撬动变革:利用示范推广引领行业转型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0 0

引言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推动变革至关重要。示范推广已成为引领行业转型和实现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通过展示和宣传成功的转型案例,企业和政府机构可以激励其他人效仿,并加速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示范推广的概念

示范推广是指通过展示成功案例来推广特定方法或技术。它涉及识别和表彰那些在实施创新解决方案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组织或个人。通过展示这些成功案例,示范推广可以激励他人接受变革,并提供效仿的蓝图。

示范推广的好处

  • 减少风险:示范案例提供了真实世界的证据,证明了新方法或技术的有效性,从而减少了潜在的采用者实施这些方法或技术的风险。
  • 提供指导:成功的示范案例提供了有关如何部署和实施创新解决方案的详细指导,为其他组织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 建立信心:看到其他组织成功地实施变革可以建立其他组织的信心,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 加快采用:示范推广可以加速采用率,因为组织受到成功的案例激励,从而更容易做出变革决定。
  • 塑造行业格局:通过突出特定的成功案例,示范推广可以塑造行业格局,促进特定做法或技术的使用。

示范推广的应用

示范推广可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包括:

  • 可持续发展:展示绿色创新和最佳做法,以加速行业的可持续转型。
  • 技术采用:推广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实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 教育改革:宣传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以改善学生成果。
  • 医疗保健创新:展示尖端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 社会变革:发起旨在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示范项目。

示范推广的成功标准

成功的示范推广应满足以下标准:

  • 明确目标:明确定义示范推广的目的和预期成果。
  • 选取合适的示范案例:选择那些代表最佳实践和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案例。
  • 提供明确的指导:详细描述成功的做法,包括实施策略和获得的成果。
  • 广泛传播:

每年省电344万度的黑科技,原来是它

大家都以为工厂只会耗电,其实他们还能省电,这篇文章将彻底改变你的认知。

这家用黑科技省电的工厂就是联想旗下的联宝科技。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工厂,全球每销售8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联宝科技制造,截止目前,产品累计出货超过1亿台。

跨过绿色制造的绊脚石

焊接对电子制造业至关重要,但它同时也是能源消耗最多的工艺之一。

低温焊接,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技术。 但这个技术其实被应用在我们每个人都能使用到的PC中电子产品元器件、基板、表面装贴等等的焊接上。

技术系着能源。 凭借这项技术的产品,可使焊接的峰值温度下降60℃至70℃。

为何要如此在意焊接温度?

低温焊接技术全部应用产品后,峰值温度下降,即可大幅降低了产品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每年可以节省电能344万千瓦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431公吨,相当于每年植树13万棵,对环境保护产生巨大的效益。

世界首个技术突破,源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联宝科技是 PC行业全球首个!全球首个!没错,就是全球首个! 采用独创的低温锡膏生产工艺的企业。

同时,这些年,更是在个人电脑领域的有害物质控制、产品能效、生产能效、绿色产品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为绿色制造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联宝科技全球首创PC制造业低温焊接技术,为先进中低温环保焊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来自于2018年11月,联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成立的清华大学&联宝科技焊接新技术联合实验室惊人数据,数据从实验、认证、测试等方面进行跟踪监测和数据收集。

截至2018年12月份,联宝应用低温焊接技术的产品出货150万台。 追踪使用该技术的产品售后记录显示, 对比常规焊接的产品售后不良率减少了约26%,客户满意度大为提升。

如何用技术撬动PC行业,引领变革?

前不久,联宝科技发起邀请,将PC制造业领军企业聚到了一起,组团打破技术应用壁垒和孤岛,中低温环保焊接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低温联盟是PC制造业 首个!首个!首个! 中低温焊接的绿色产业链联盟,联盟为了搭建绿色制造服务平台,整合中低温焊接材料上下游资源,推动中低温锡膏和电子元器件领域绿色材料的开发应用,创新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引领行业变革而继续努力奋斗。

低温联盟有谁?联宝科技、联合仁宝、纬创、宝龙达等PC制造业领军企业,成员企业产品 出货总量在全球PC市场占比超过70%, 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全球PC制造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多大,你懂得?

划重点:全世界!PC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在中国!用全球首创技术!一起搞事情!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PC制造业内 首个绿色产业链建立! 其中覆盖了中低温焊接、低温电子元器件和低温基板等在内的PC主板表面贴装技术。

用中国制造撼动世界制造

行业标准+知识产权!咱们的! 绿色制造,联宝科技还将致力于赋能低温焊接的产业生态链,加快推进低温锡膏和低温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行业标准制定与统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等,推进行业绿色制造发展。

低温产业联盟将秉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以坚实的行动践行 国家战略 ,作为绿色制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者和先行军, 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环保、体验卓越的高科技产品 ,同时发挥领航者作用,积极带动产业链 *** 聚变,加速向高质量企业转型,积极探索绿色科技,赋能绿色制造,持续发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首创之路,未来可期

一项科技成果,从头脑中想法的孕育到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最后被用户认可,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历险过程。 尤其是成果获得用户认可、得到广泛使用,更是这一历险记中最为惊险的一跃。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 出成果尤其是出高质量成果是前提,但仅有成果是不够的,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由中国制造的PC独创焊接技术,将迎来成果转化、持续探索绿色科技,赋能绿色制造的新挑战。

未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深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立足深圳实际,紧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投资,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深刻认识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促进生产端、消费端有机衔接,以点带面锻长板、补短板,实现产业梯次发展和整体跃升。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各区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土空间布局,“一群一策”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网络与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海洋产业等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等产业短板加快补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三、发展重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

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 推动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协同发展,加强网络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与模组等技术攻关,建设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启动前沿技术储备,加强行业标准研制,支持南山、宝安、龙岗、龙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球网络与通信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加快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开展EDA工具软件、半导体材料、高端芯片和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攻关,推进12英寸芯片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人才汇聚地、创新策源地。

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推动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终端制造和应用等领域协同发展,着力突破4K/8K视频采集器件与设备、显示面板工艺与技术、核心基础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依托南山、宝安、龙岗、光明等区打造全链条产业创新区和全场景“AI 5G 8K”应用示范先行区,努力建设全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

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围绕智能手机、个人电脑、VR/AR、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车机、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产品,打造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高端整机品牌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应用软件、核心器件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向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等区集聚发展,打造全球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聚焦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环节,加快新型传感器材料、CMOS-MEMS集成技术、先进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关,建设MEMS中试线、MEMS传感器产业基地,丰富智能传感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支持南山、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要素完备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低代码开发平台等关键性基础软件和CAD、CAE、BIM、CIM等工具软件实现源头创新,加大基础共性标准、应用示范标准研制及推广力度,实施开源生态孵化工程,推进软件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名城。

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装备、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细分产业,塑造一批优质数字内容原创作品和IP,高标准建成一批数字创意孵化和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创意与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融合融通,支持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构建“一核、一廊、多中心”的数字创意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标杆。

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 推动服装、家具、黄金珠宝、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升级,加强服装功能面料、家具智能芯片、钟表机心等技术攻关,建设时尚产业互联网平台和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培育若干国际知名展会,支持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华等区,以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新兴时尚产业高地、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

9.工业母机产业集群。 聚焦数控机床、锂电池制造装备、半导体制造装备、显示面板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主轴、丝杠导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加强装备数字化技术攻关,建设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集成电路检测装备研发及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支持宝安、龙华等区建设集聚区,增强工业母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支撑能力。

10.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船)等领域,突破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扩展智能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应用场景,依托福田、南山、宝安、深汕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区。

11.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高功率超快激光器与装备、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等行业,提高特种光纤、高功率光栅、高功率激光芯片、高性能激光器等上游材料和器件国产化率,开展专用特色装备技术攻关,建设光电光纤激光总部及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支持宝安、龙华、坪山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巩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竞争优势。

12.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围绕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等领域,提高探测器、传感器、高端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关键零部件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测试与高端仪器研究平台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南山、宝安、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提高精密仪器制造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水平。

13.新能源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光伏、氢能、海上风电等细分产业,加强高效燃气轮机、高能量密度储能、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虚拟电厂落地,加快综合能源补给设施建设,依托龙华、龙岗等区推进数字能源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低碳城和求雨岭氢能产业园等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14.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提升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应急处置救援技术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装备等行业发展水平,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安全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全安全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支持罗湖、宝安、龙岗、龙华、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1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感知系统、车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快速充电设施等细分领域,突破感知设备、线控底盘、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建设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深汕汽车工业园等重点项目,依托南山、坪山、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6.新材料产业集群。 推动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推进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高模量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工程化项目建设,支持罗湖、宝安、龙岗、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建成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

17.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发展新型医学影像、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高端植介入产品等细分领域,突破高端影像系统、手术机器人、新型体外诊断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南山、龙华、坪山、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18.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支持化学创新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现代中药、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发展,推动新型基因治疗载体研发、工程细胞构建、抗体工程优化、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瓶颈技术突破,加快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坪山、南山、福田、龙岗、光明和大鹏等区创建产业集聚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

19.大健康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精准医疗、康复养老、现代农产品、医疗美容、化妆品等行业,扩大健康产品高质量供给,加强再生医美材料、康复器具、种质资源与基因发掘、精准药物开发等技术攻关,建设精准营养研发与应用平台、健康设备计量测试平台等创新平台,支持罗湖、盐田、宝安、坪山、大鹏等区建设集聚区,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20.海洋产业集群。 巩固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能源与矿产业、海洋渔业等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海洋工程和装备业、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圳西部海岸—东部海岸—深汕合作区为主轴,构建“一轴贯通、多区联动”海洋产业区域协同格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1.合成生物。 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创制等领域,加快突破人工噬菌体、人工肿瘤治疗等创制关键技术,推进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

2.区块链。 重点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 金融、区块链 智能制造、区块链 供应链等领域,推动在技术框架、测评体系、应用规范、跨链互操作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打造区块链创新引领区。

3.细胞与基因。 重点发展细胞技术、基因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领域,完善细胞和基因药品审批机制、监管体系、临床试验激励机制、应用推广机制,加快建设细胞与基因产业先导区。

4.空天技术。 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

5.脑科学与类脑智能。 重点发展脑图谱技术、脑诊治技术、类脑智能等领域,开展类脑算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抢占脑科学领域发展制高点。

6.深地深海。 重点发展深地矿产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高端装备、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等领域,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深地深海科技创新高地。

7.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重点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光计算技术等领域,推动建立可见光通信标准化体系,布局一批高价值专利,促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光计算技术的应用示范,培育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应用创新产业集群。

8.量子信息。 重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开源平台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在量子操作系统、量子云计算、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 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个产业集群对应一份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做到专员负责、挂图作战,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二)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 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三)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 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

(四)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积极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存量资金结构,打通市、区两级产业基金通道,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协同联动,提升基金管理团队专业化水平,实现“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五)强化创新支撑体系。 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构建市区联动推进体系。 加强对产业集群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原则,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市、区联动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 健全统计监测体系,每半年滚动更新反映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市推进成效的产业报告,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数字化赋能“三品”战略 五部门发布未来四年行动方案

五部门发布未来四年行动方案——

数字化赋能“三品”战略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五部门联合对外发布《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确立了未来四年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主要目标。 提出到202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专家认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以消费升级为导向,以数字化为抓手,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数字理念引领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统筹推进数据驱动、资源汇聚、平台搭建和产业融合,将推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迈上新台阶,引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品”战略是重要抓手

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是指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近年来,“三品”工作已成为引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表示,自2016年“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实施以来,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和对需求适配性稳步提升,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利润、出口交货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均接近30%,轻工、纺织出口额占全球30%以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全产业链稳定性及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

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介绍,轻工业大力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实施,较好满足了消费升级,如高端手表所用的陀飞轮机芯产量从2015年的几百只提高到2021年的2万余只;国产智能坐便器质量抽检合格率由2016年的82%提升到2021年的97%。

“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准确把握住了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三品’贯穿科技硬实力突破与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消费品工业持续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发挥了全局性带动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为“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指明了方向,将有助于指导行业借力数字技术改善消费品供给,瞄准国际高端水平进行开拓,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在产业链中高端取得提升和突破,并将之作为长期努力的方向。

同时,引导企业提升数字化研发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并有助于建立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促进供给升级和需求升级协调共进,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数字化是发力点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新动能作用持续增强,消费品工业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释放发展新活力。

数字化技术深刻改变了消费品工业。 在方太洗碗机全能工厂的水槽洗碗机智能化柔性生产线上,记者看到每台洗碗机都能自动进行智能化检测并进入下一步,还能模拟顾客家庭使用场景,确保每台产品符合市场品质要求。 据方太集团洗碗机产品线总经理徐慧介绍,方太洗碗机数字化工厂于2021年10月正式投产,当前可生产水槽洗碗机和嵌入式洗碗机两个品类,兼容25个系列、82个型号,单线日产近千台。

因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果汁企业汇源集团的配送时效大幅提升,当日达和次日达比例上升了80%;破损率下降了90%;物流成本则下降了20%。 汇源果汁执行总裁咸晓芳介绍,与京东物流共建的一体化供应链项目不仅为汇源的运营和管理带来效率提升,更通过全国仓运配一体的供应链柔性协同网络,带动消费者的体验升级。

伊利将数字化技术赋能于乳业的全产业链中,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在上游,伊利打造“智慧牧场”,奶牛们一“牛”一ID,活动量、反刍量、产奶量、食欲、睡眠、呼吸频率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在中游,伊利建设“智能工厂”,从生产线到质检、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机器人、生产、抽检、灌装、装箱、码垛一气呵成,目前伊利全国所有工厂均实现了智能化布局。 在下游,伊利通过大数据洞察消费需求,预判流行口味和营养功能,根据不同地区、人群,优化口味、创新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轻工业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轻工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分别达到76.9%、6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和3.4个百分点。 应用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的轻工企业比例,分别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3.5个、2.2个和3.7个百分点。

“轻工业中小企业多,部分企业缺乏数字化人才及资金,急需成熟案例示范引领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使命重大、空间广阔。 ”张崇和表示,《行动方案》围绕“数字化助力增品种”“数字化助力提品质”“数字化助力创品牌”3大领域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均超过80%,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发展目标,为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明确指导方向。

“《行动方案》精准定位数字化助力‘三品’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其有效实施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变革效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消费品工业全产业链条转型升级。 ”刘文强说。

打造行业发展新支点

《行动方案》立足行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刘文强分析,包括聚资源、育生态、增绿色,助力增品种;促改造、强追溯、抓协同,助力提品质;强体验、重服务、显特色,助力创品牌。

比如,在增品种方面,提出推进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产品市场供应,积极拓展绿色消费场景,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绿色化生产等。 在提品质方面,提出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消费营销等环节数字化溯源,发挥数字化溯源提振消费信心的倍增效应。 在创品牌方面,提出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品牌联合体,突出地理标志产品、主导产品,加大优质特色消费品宣传,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等。

“轻工业将通过数字化赋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张崇和透露,将大力发展功能食品、婴童用品、智能家电、智慧家居、适老产品、绿色设计产品。 每年发布升级与创新消费品100个,到“十四五”末,发布数量达到1000个。 绿色设计产品总量达到2000个。 同时,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集群转型,推动3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率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形成超2万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一方阵。 到“十四五”末,培育10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

“纺织行业将完善产业生态,将数字化打造成行业协调发展、协同创新的新支点;提升基础能力,将数字化打造成为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支点;拓宽应用场景,将数字化打造成为撬动国内大市场、畅通双循环的新支点。 ”孙瑞哲说。

标签: 利用示范推广引领行业转型 撬动变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