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猫腻:5大推广套路,让你商品卖不出去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 0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推广已成为商家不可或缺的手段。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各种套路,欺骗消费者,让商品卖不出去。

1.刷单造假

刷单造假是一种常见的推广套路。商家会通过购买大量自己的商品,制造出虚假的销量和好评,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刷单造假的危害包括:

  • 损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容易误以为商品畅销或口碑良好而购买。
  • 破坏市场秩序,造成恶性循环,其他商家被迫也刷单造假。
  • 浪费资源,大量虚假交易浪费了电商平台的资源和消费者的注意力。

2.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商家在推广中夸大商品的功能、效果或服务,误导消费者。

虚假宣传的危害包括:

  • 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宣传不符,造成损失。

你认为有哪些消费陷阱或黑心商家应该上315?

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既是巨大真实,也只是冰山一角。 说实话,和我们老百姓相关的消费陷阱太多了,真希望所有的消费陷阱、消费纠纷都呈现在屏幕上,让我们增加防骗意识,见多识广才能较少被骗被坑的可能。

下面就我的一些所见所闻,来说说我希望哪些消费陷阱应该上315。

一、换身份的土鸡蛋

土鸡蛋大家想必都见过,但是你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哪。 只要打上“健康、养生、纯天然、高品质”标签的土鸡蛋成了热销产品。 销售人员在推销时,最喜欢拿蛋黄颜色来宣传,普通鸡蛋颜色浅,土鸡蛋颜色深。

但实际上,这些鸡只是普通的蛋鸡,而他这里的鸡蛋之所以蛋黄颜色更红,其实使用一种叫做斑蝥黄的饲料添加剂。

之所以这么做,其实就是价格相比于普通鸡蛋,翻了1倍到2倍3倍。

二、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

在国家加大整治骚扰电话的形势下,为什么我们还会接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电话呢?这些电话又是谁拨打的呢?

原来这里是在用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以前人工外呼的传统拨打方式已经被逐步淘汰了。 只要通过一些科技公司购买一台3000元的外呼机器人就能够做到给无数个人打骚扰电话。 一个只能电话,可以拨打5000多个骚扰电话。 知道这样的后果吗,有不法之徒就会利用这样的智能电话进行诈骗、传销等勾当。 最可恨的是,我们每天都会受到这样的从不同地区打来的电话。 而且你还没有任何办法!

对这个我是深恶痛绝,主要是每天都能收到几个,我强烈要求315能加大力度整治这些人。

三、不允许退卡

这里我所指的就是一些美容院、健身房。 服务承诺得不到保障,经营者往往不能兑现当时承诺的优惠服务,应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很有可能被经营者擅自改变,导致商品或服务质量下降。 退卡或转让难,此情况多存在于健身行业。 消费者办卡以后,由于经营者服务质量不如预先或因其他原因想退卡,经营者会以各种理由搪塞,甚至以“概不退款”为由拒绝退款。

四、让人不放心的纸尿裤

这个让我最糟心,纸尿裤是给孩子用的,但是一些黑心商家在纸尿裤里放黑心棉。 想象一些孩子如果用了这样的纸尿裤会引发很多的疾病。 你做什么都不能在孩子身上捞取利润啊!!!

五、“美丽”的陷阱

大家上街的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美容院在外面做宣传免费给人做皮肤护理。 当你没抗住忽悠,进去之后,却发现和之前她们和你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之后一点一点的你就进坑了,被坑的几千的上万的都有。

美容机构商家针对的大多是高等院校学生等年轻群体,抓住了年轻人爱美、面子薄等心理,以免费体验为噱头吸引进店,在消费者体验的过程中,诱导消费。

六、网上购物陷阱

现在我们在网络上买蔬菜水果已经习以为常,去年的时候我就在某平台上买过哈密瓜,商家在广告中表示鲜嫩多汁,肯定新鲜。 结果邮寄到家的全都是烂的,和商家沟通,人家直接告诉我是在路途中损坏腐烂,和他一点关系,之后我就投诉到平台。 还有几次也是相类似的事情。 经常有这种无良商家把过季、即将腐烂的水果低价销售,让消费者入坑。

七、让人担忧的食品

现在很多的黑心商家为了食品能够占据味觉,促进销量,疯狂的在食品里放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有一些食品会造成孩子的早熟,一些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家禽,绝大部分由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是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还有一些毒油条,里面混杂着地沟油等有害物质,吃到身体里怎么能不生病。 另外一些黑作坊,没有任何卫生许可做出的零食、食品都流入市面。 想想都觉得可怕。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消费陷阱和黑心商家,只有对她们进行的彻底的曝光,才能让我们老百姓少花点冤枉钱,少被坑。 老百姓也要提高自己防范的意识,不贪小便宜,才能让自己不被坑。

先用后付的东西是不是套路?

是套路。

这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技巧,这意味着无需先付费就可以给自己一些东西。 先用后付,其实是商家利用了人占便宜的心理,降低退货率的一种手段,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有愧疚感的时候,在心里会贬低自己,同时美化对方。

那也就是说,原本你交了钱,你可以客观的来评判这个商品的好坏,但是你没交钱,先拿了商品用了,那这个时候呢,你想退货,那你心里清楚,对方会因为你的行为赔钱,这会极大地增强你的愧疚感,那么多数人会选择交钱,确认收货。

先用后付的好处。

1、收货商品可以先使用,满意再付款,本就是最大好处,且没有任何服务费。

2、订单发货15天后微信自动扣款,不需要再输入支付密码,省时省力。

3、给顾客有些许资金周转时间,比如10号看中这个商品了,15号才会发工资,可以先0元下单抢购,发工资再付款,满足了顾客消费需求。

电商专供到底藏了什么猫腻?

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但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

“电商专供”商品背后藏猫腻

专家表示,“电商专供”商品应向消费者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

本报讯(杨召奎)实体店的东西太贵,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价格却要便宜很多。 但收到货后,很多人却发现和实体店的有差别,这被商家称为“电商专供”款。 《工人日报》日前采访发现,“电商专供”商品并非假货,但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 此外,由于这类商品只在线上销售,消费者很难通过比价获得实惠,同时也被“电商专供”商品耍得团团转。

北京市民郭女士向消协反映称,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某品牌的羊绒保暖衣,促销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折。 结果买到手后发现,实体店内的含绒量显示是70%,这款促销产品含绒量只有30%。 当她与店主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这是“电商专供”款,所以才会打三折。

郭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 近年来,很多品牌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体系。 为了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维护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商家将一部分商品作为“电商专供”。 这些商品仅仅用于电商渠道销售,并和实体店销售商品刻意作出价格区分,因此价格偏低。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表示,虽然“电商专供”产品的质量与线下同款有一定差距,但“电商专供”产品为同一品牌商生产,也经过授权销售,所以不是假货,只是销售的渠道靠互联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与“差异定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

但注意到,有的商家卖的“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款商品在编码、外形上仅有细微不同,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有的商家搞“线上线下两幅面孔”;还有的商家将“电商专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销售。 不少消费者因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

今年3月,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确实有猫腻。 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某款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 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宁波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线上产品出现“低价劣质”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线上的成本控制。 为了体现价格优势,使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相同款式商品。

对此,曹磊指出,如果“电商专供”商品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但质量却有不同,那么此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对表示,如果卖家卖的是“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确保质量合格,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其次应该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

标签: 让你商品卖不出去 电子商务的猫腻 5大推广套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