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迈向数字化知识宝库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 0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旨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网络,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全面的数字化知识服务。

工程目标

  • 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网络,连接全国各级图书馆。
  • 数字化现有文献资源,建立海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
  • 提供在线阅读、下载、检索等数字化知识服务。
  • 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

工程内容

  • 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建设统一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 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化现有馆藏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古籍、音像资料等。
  • 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在线阅读、下载、检索、外借等数字化知识服务。
  •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通过数字图书馆,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工程意义

  • 提升知识获取能力:数字图书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
  • 促进知识创新:海量的数字化资源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促进知识创新。
  • 缩小地域差距:数字图书馆可以连接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缩小地域差距,促进知识平等。
  • 推动图书馆转型:数字图书馆推动图书馆从传统实体向数字化转型,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工程进展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已建设全国数字图书馆总平台,连接了全国31个省级数字图书馆和2800余家公共图书馆。

数字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已数字化馆藏文献超过2亿册,包括图书、期刊、古籍、音像资料等。

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推出在线阅读、下载、检索、外借等数字化知识服务。

展望未来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继续深化发展,不断完善数字资源建设、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工作。

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持续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为建设全民阅读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国家图书馆文本数据加工标准和操作指南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专注于文本数字对象的全面加工和管理。 它特别针对文献的载体特性和属性,详细介绍了文本数据的加工策略、格式规范、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强调保护文献原始完整性的同时,本书的实用性旨在满足国家图书馆对文本数字资源的需求。 无论是国家图书馆自身的数字化进程,还是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资源加工的广泛应用场景中,如图书馆的广泛推广工程,本书都能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特别是对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它更是作为培训的重要参考资料,帮助参与者理解和掌握文本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

【 #策划#导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保障和实现自身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提升公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还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下是整理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篇一】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xx全会精神,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关于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皖宣〔20XX〕13号)要求,结合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实践,现就我县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xx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筹文化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 坚持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以标准化保障均等化,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乐园,探索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二、主要目标

(一)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 到20XX年底,全县建成11个农民文化乐园;到20XX年,全县建成30个农民文化乐园。 其它美好乡村中心村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功能要求,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先行建设村文化活动室,逐步达到农民文化乐园标准,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二)村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每个行政村每年组织不少于1场“送戏进万村”正规演出、12场电影、12场文体活动、6场培训讲座。 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得到落实。 节庆礼仪、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示、评比表彰、志愿服务、议事聚会、各类培训活动丰富多彩。

(三)村级文化设施管理运行水平不断提升。 参照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规定,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日常管理。 每村组建群众文艺队伍不少于2支,每个农民文化乐园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1名、兼职管理人员不少于2名。

(四)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村民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以上,满意率95%以上。

三、主要内容

(一)紧贴群众需求,推进服务内容标准化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目标,提供适合、适应、适当的服务。依托农民文化乐园平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抓好八项服务:

1、演出服务。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符合条件的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实行统一集中采购。 统筹使用每村4400元的农村文化活动补助资金,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每年为每个行政村送一场正规演出。

2、电视服务。 实施入户工程,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直播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协调发展、互为补充,力争20XX年综合入户率提高到95%以上,免费提供10套以上公益性节目(包括4套央视、3套省台、2套市台、1套县级台节目),让农民群众看好电视。

3、广播服务。 规划建设全县应急广播体系,依托“村村响”工程和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让群众收听到4套以上广播节目。

4、电影服务。 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提质工程,保证农民群众平均每个月看一场质量较高的电影,新片达50%以上。

5、书报服务。 推进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使每个农家书屋拥有基本藏书1500册、流动图书300册、报纸10种、流动期刊30种,保证必要的更新,解决农民群众经常看到新书报、好书报的问题。

6、上网服务。 每村配备4台以上电脑,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远程教育资源,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农民群众共享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7、活动服务。 充分挖掘和传承各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节庆礼仪、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示、评比表彰、志愿服务、议事聚会等,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8、培训服务。 围绕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能力素质,每两月举办一期培训或讲座,内容包括党的理论和形势政策、思想道德、实用知识、致富技能、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健康生活、文艺书画、非遗传承等。

(二)抓好设施配套,推进功能定位标准化

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中、重点突出原则,着力打造集“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一体的、标准化的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

1、一场。 供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放映露天电影等活动的综合文体广场,配置必要户外健身器材、舞台。

2、两堂。 礼堂主要供举办文化节庆、文化礼仪、文体活动、室内电影放映以及村民议事集会、婚丧嫁娶、庆生祝寿等,可配有室内舞台;讲堂主要供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宣讲、科学和法律知识普及、生产技能培训等。

3、三室。 文化活动室供村民开展文娱活动、非遗传承演练及文化辅导等;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供村民阅览图书、报刊、杂志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供村民浏览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讲座、医疗卫生、电子书刊等,欣赏红色历史、经典影视、舞台艺术、少儿动漫等。 可整合广播室、留守儿童活动室、乡村学校少年宫、妇女之家、便民服务室、交流议事馆等功能。

4、四墙。 利用礼堂内部墙面,通过设置标准活动展板,进行相关展陈设计、布置及更新,体现农民文化乐园展览展示功能,利于传播现代文明、倡导主流价值、学习身边楷模、展示村庄形象、传承当地文化、弘扬先贤精神。 展览内容分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四类。

【篇二】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

根据xx届xx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精神及《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建设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的通知》要求,为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现代化,特制定**市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一、实施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是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档升级,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在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建设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突出公益性,维护和保障广大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优势;坚持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原则,了解群众对数字文化的需求,建设丰富适用的数字资源,加强数字文化的惠民服务;坚持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标准规范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共建共享、开放共赢的原则,加强合作共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馆数字化建设,开创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平台建设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等已建成的现有网络及硬件条件为基础,应用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模式和架构,积极配合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统一管理、开放互动、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改进资源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实现**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发展提供整体有效的数字化支撑,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具体目标

20XX-20XX年,我市数字特色资源库群初具规模,数字化服务和需求信息全部进入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三、平台建设的组织实施

**图书馆负责本馆的电脑配备、联网、数字资源建设和本馆及对应县级馆上报服务信息的审核筛选,通过互联网与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最终将筛选后的数字资源、各类服务项目信息、服务需求信息及服务统计数据在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上实现自我上传、管理及发布。 乡镇(街道)文化站及社区文化室,要配备电脑等终端设备并联网,并对村级(社区)文化室上报的信息进行筛选,汇总后根据工作门类分别报对应的县级馆,县级馆再统一上报相应的市级馆。

【篇三】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活动方案

为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推动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及相关工作方案的通知》(宝政发[20XX]3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届xx全会精神,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构建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就近方便、惠及全民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到20XX年,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比较健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资金人才保障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有效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

20XX年至20XX年,围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效益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1.持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争取国家资金,启动占地180亩的南岸新城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搬迁新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新建东风、温水、八渡、李家河、东南、曹家湾7个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5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级活动室,158个农家书屋。 建成门类齐全、功能先进、层次分明、省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站、镇文体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齐全的新格局。

2.大力加强流动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支持,为县文化馆、图书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建成与我县人口分布和地域条件相适应的流动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方便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3.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颁布的关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使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文化部颁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 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全县人均0.4册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2册以上。

4.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到20XX年底,在全县已建成的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新建八渡镇、关山管委会综合文化站,使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

5.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至20XX年,全县60%以上的镇、社区建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水平,保障公众文化权益。

20XX至20XX年,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益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水平。 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城乡群众公共文化权利、培育社会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1.全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 组织文化部门、演出团体和作家协会、社火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等单位,继续开展大型文化下乡活动、图书流动阅览、送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农村文化服务活动。 组织农村和城市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 办好广场文化周、社区文艺汇演、秦腔大赛、歌手大赛、自乐班大赛、民间曲艺大赛、“非遗”展示展演展览宣传活动、社火艺术节、关山消夏节、龙门洞道教文化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全县镇村文艺演出不少于200场次。 努力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不少于3小时。

2.逐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 继续深化县级院团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解放艺术生产力。 抢抓全市重点支持300支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支持600支基层农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政策机遇,扶持我县城乡156支群众业余文艺团体,支持其活动经常性开展,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3.全面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根据中、省《关于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推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公共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共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4.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 组织文化馆、图书馆业务人员走进社区(农村)培训、辅导和调研,人均每年不低于48天;县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不少于20场(次),下农村、社区服务点活动不少于200次。 县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60次。 乡镇文化站每年举办有影响的大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开展培训、展览、演出等文艺活动12次以上。 各村(社区)农家书屋每年开展群众主题读书活动4次以上。 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领导,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以上电影,全县每年公益性电影放映不少于20XX场次。

202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达标率将达80%吗?

从文化部召开的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部近日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到2020年,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将达110平方米;阅览室坐席数达到105万个,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1册,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为1.8元,公共图书馆达标率达到80%。

《规划》还明确:到202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应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加强,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保障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规划》从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服务网络;加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效能,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等8个方面,明确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26项重点任务,提出了城市24小时阅读服务空间、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目、中国记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19个具体建设项目。

标签: 迈向数字化知识宝库 深入解读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