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贸易之都,开启商业和旅游的机遇之门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 0

前言

连云港是一座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连云港大力发展贸易和旅游业,已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枢纽,为企业和游客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贸易中心

连云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连云港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起点。便捷的海运条件和完善的物流设施使连云港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主要贸易伙伴

连云港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和东盟国家。这些国家对连云港的港口设施、物流服务和投资环境具有浓厚的兴趣。

主要贸易产品

连云港主要贸易的产品包括:钢铁、机械、化工、农产品和电子产品。这些产品通过连云港港运往世界各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国际合作平台

连云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扩大贸易和投资机会。

中韩经济技术产业园区

中韩经济技术产业园区是中韩两国政府合作建立的产业园区,旨在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园区内聚集了众多韩国企业,为企业提供了投资、贸易和交流的平台。

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合作建立的经贸合作平台,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示范区内开展了多个产业合作项目,为企业开拓新市场和发展业务提供了机遇。

旅游胜地

除了贸易

请问一下连云港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夏商时代:属徐州,称“人方东夷”“人方国”“隅夷”。 西周时代:属青州(一说兖州),称“人方国东夷”。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后楚,叫“郯子国”。 秦代称东海郡,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下邳、淮阴、盱眙、东阳、 堂邑、广陵、凌12个县。 西汉时称东海郡,属徐州刺史部。 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缯、良城、下邳、平曲、戚、开阳、临沂、利城、海西、兰祺、南城、山乡、即邱、祝祺、费、厚丘、容邱、东安、合乡、丞、建阳、曲阳、司吾、于乡、都阳、阴平、?吾乡、武阳、新阳、建凌、昌虑、都平、建乡、平曲38个县。 东汉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刺史部。 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乡、昌虑、赣榆、阴平13个县。 三国时期称东海国,属魏。 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城11个县。 西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徐州。 辖朐县、郯城、兰陵、襄贲、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虑、合乡、赣榆12个县。 东晋时期称东海郡,隶属于后赵、前燕、南燕、东晋。 辖朐县、郯城、利城、襄贲、祝祺、厚邱、赣榆7个县。 南朝前期称东海郡,辖齐郡、东莞、琅玡、西海、东海、北海郡;南朝后期辖青州、冀州(侨置)辖地同上。 南朝齐、梁称:(一)东莞郡、琅玡郡,辖即丘、南东莞、北东莞3个县;(二)北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5个县;(三)北海郡,辖都昌、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7个县;(四)齐郡。 辖临淄、齐安、宿豫、尉氏、平虑、昌国、益都、西安、泰9个县。 北朝东魏称琅玡郡(又称海州朐县)。 (一)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东、勃海3个县。 (二)东海郡,辖赣榆、安流、广饶、下密4个县;(三)海西郡,辖襄贲、海西、临海3个县;(四)沭阳郡,辖下邳、临渣、怀文、服武4个县;(五)琅玡郡,辖朐、海安、山宁3个县;(六)武陵郡,辖上鲜、浴安2个县。 北齐北周称海州。 (一)东海郡,辖广饶、东海2个县。 (二)朐山郡,辖朐山县;(三)武陵郡,辖上鲜、洛安2个县;(四)沭阳郡,辖沭阳县;(五)海安郡,辖襄贲县。 隋朝称海州,后称东海郡。 辖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5个县。 唐朝隶属于河南道。 先称海州总管府,后称海州,又称东海郡。 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五代时属吴、南唐、后周,称海州,辖朐山、东海、沭阳、怀仁4个县。 宋明帝泰豫元年(西元472)于郁洲岛(连云港东部)立青州、冀州,是为连云港独立设州郡之始。 青州领齐、北海、西海三郡,其中齐郡辖临淄、华城、齐安、西安、宿豫、尉氏、平虏、昌国、泰、益都十县,北海领郁、广饶、赣榆、胶东、剧、下密、平寿七县,西海辖县不详,冀州无实领土,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和新浦区东部。 同年,徐州移治朐县(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领东海郡,辖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五县,相当于今新浦区西部、海州区、赣榆县南部、沭阳县、新沂县、涟水县、灌云县、灌南县、淮安市淮阴区。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西元473),徐州移治新昌(今安徽省滁州市),而所辖淮北领土不改。 齐高帝建元元年(西元479),东海郡转属冀州,改名北东海郡,领土不变,同时,青州无西海郡,改辖东莞琅邪二郡,领即丘、北东莞二县,此时连云港东西两部分才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行政区,辖现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新沂市、涟水县、淮安市淮阴区。 同年,北海郡郁县易名都昌县。 齐武帝永明元年(西元483),废齐郡齐安县。 齐武帝永明二年(西元484),青州齐郡移治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县),同时废华城县入临淄县,青州因此增领今南京市六合地区。 梁武帝天监十年(西元512)之后,多析置州县,青冀二州分为东彭城、北海、东海、僮阳、琅邪、北谯、齐、武陵八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梁武帝置)、彭城(梁武帝置)、清河(梁武帝置)三县,北海郡辖赣榆、都昌(梁武帝置)、广饶(齐武帝置)、下密(梁武帝置)四县,东海郡辖襄贲、临海(梁武帝置)二县,僮阳郡辖县不详,琅邪郡辖海安(梁武帝置)、招远(原朐县,梁武帝改名)二县,北谯郡辖县不详,齐郡辖县不详,武陵郡辖高密县,共计十二县。 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西元549),趁侯景之乱、梁朝无暇顾及江北地区的机会,东魏占领青、冀二州,并改名海州,辖东彭城、东海、海西、沭阳、琅邪、武陵六郡,其中东彭城郡辖龙沮、安乐(彭城县改)、渤海(清河县改)三县,东海郡辖赣榆、安流(都昌县改)、广饶、下密四县,海西郡辖襄贲、海西(分襄贲县置)、临海三县,沭阳郡辖下城(新置)、临渣(新置)、怀文(新置)、服武(新置)四县,琅邪郡辖海安、朐(招远县改),山宁(北谯郡改)三县,武陵郡辖上鲜(齐郡改)、洛要(高密县改)二县,共计十九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南部、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北齐(550-574)分东海郡广饶县置东海县。 陈宣帝太建五年(西元574),陈收复海州。 陈宣帝太建十一年(西元580),海州为北周所占,改琅邪郡为朐山郡,朐县为朐山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西元583)废郡,同时废原南青州义塘郡为怀仁县,并入海州,至此,赣榆县北部始归入连云港地区。 此时,海州辖朐山、广饶、涟水、沭阳、怀仁五县,相当于今连云区、新浦区、海州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 隋文帝仁寿元年(西元601),改广饶为东海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西元607),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2),海州置总管府,领海、涟、环、东楚四州,海州领朐山、龙沮(新置)、新乐(新置)、曲阳(新置)、沭阳、厚丘(新置)、怀仁、利城(新置)八县,涟州辖涟水、金城(分涟水县置)二县,环州辖东海、青山、石城、赣榆四县,东楚州辖山阳、安宜、盐城三县,共计十七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涟水县、阜宁县西部、盐城市区、建湖县、盐都县、淮安市区、淮安市淮阴区、楚州区、洪泽县、金湖县、宝应县。 是为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西元624),改海州新乐县为祝其县。 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5),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海州总管府改为海州都督府,同时东楚州改属扬州都督,而以沂州来属,沂州辖费、临沂、颛臾三县,此时海州总管仍辖四州十七县,相当于今、涟水县、山东省临沂市区、费县、平邑县、临沭县、莒南县。 这也是连云港领域较大时期。 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6),废龙沮、曲阳县入朐山县,利城、祝其县入怀仁县,厚丘县入沭阳县,又废环州为东海县,此时海州都督府辖海、涟、沂三州九县。 唐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7),废涟州为涟水县,改属泗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西元627),罢都督府,分天下为十道,海州属河南道。 此时,海州辖朐山、沭阳、怀仁、东海四县,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 唐高宗总章元年(西元668),沭阳县改属泗州。 唐高宗咸亨五年(西元674),沭阳县复属海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西元742),改州为郡,海州改为东海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西元758),改郡为州,东海郡复改为海州。 唐昭宗光化二年(西元899年),海州入吴国。 南唐元宗保大十三年(西元959),为后周所占。 宋太宗至道三年(西元998),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 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1073),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1),海州为金侵占。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2),海州复归南宋。 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5),海州再割让金国。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西元1220),海州再归南宋。 宋理宗端平二年(西元1235),海州徙治东海县。 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西元1253),海州复治朐山县。 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2),海州改为西海州。 宋恭帝德祐元年(西元1275),西海州为元所占,复改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西元1279),升为海州路总管府,领朐山、沭阳、赣榆(怀仁县改)、东海县及录事司。 后改为海宁府。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西元1284),海宁府改为海宁州,录事司与东海县均并入朐山县。 海宁州改属淮安府路。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西元1292),设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海宁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淮安路。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西元1367),海宁州归吴,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1368),海宁州复改名海州,属淮安府,废朐山县,沭阳县直属淮安府。 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赣榆县,从唐贞观元年(西元627)以来的局面从此被打破,相当于今天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是连云港局域最小时期。 同年,废江南行中书省,海州属中书省淮安府。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西元1381),废行中书省,淮安府归六部直辖。 明成祖永乐元年(西元1403),海州仍属南京淮安府。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海州为满清侵占。 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设江南省,属江南省淮安府。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从江南省分出安徽省,海州属安徽省淮安府。 清康熙五年(西元1662),淮安府复归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西元1662),江南省改名江苏省,海州属江苏省淮安府。 清雍正二年(西元1724),海州升为直隶州,统州治和赣榆、沭阳二县,脱离淮安府管辖,恢复唐初以来的局面。 相当于今连云港市区、赣榆县、东海县、沭阳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 民国元年(西元1912)海州直隶州被废,东海县分成东海和灌云两县;1935年由东海、灌云各划出一部分成立连云市,区域:临洪口以南,烧香河以北,东至东西连岛,西沿临洪河新浦、板浦以东为范围。 为江苏省第三个省辖市和全国较早的省辖市。 民国时期实行市县平级政策。 1946年4月1日,连云市第一任市长张振汉到任。 (因爆发抗战,连云市筹备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现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鲁中南行署。 先称新海连特区后称新海连市,辖新海市、连云市、云台办事处(后又分前云台区、后云台区)两市一区。 新海连市时,辖新华区、民主区、锦屏区、浦西区、云台区、连云区等7个区。 1953年1月1日起划入江苏省,归徐州专署管辖,1961年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为江苏省直辖市。 1983年国家地市体改时,江苏省将原徐州地区的赣榆、东海、灌云3县划归连云港市;1996年江苏省又将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云台区,现辖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的市中心在哪?

市中心是金鹰门口的广场是彭城广场,那周围都算是市中心的。

拓展资料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 ,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着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总面积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 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楚王陵、戏马台、潘安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李煜等历史名人。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2018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支持徐州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客家人人的迁徙的途径是怎么样的。

客家人的迁徙线路(1)客家人的起源地——赣州(江西) 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迁徙? 等待迁徙者的命运会是什么? 迁徙的过程是否可以少一些痛苦和恐慌? 客家人,像过去迁徙到外地的上海人一样,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以自己的文化为荣,拒绝认同当地的文化。 客家人有数千多万人,其中有数百万人居住在海外。 人们只关注几个近代杰出的客家人(孙中山、李光耀、李登辉等),很少人关注多数贫穷的客家人,他们这些草根,祖祖辈辈栖息在南部山区中,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他们来源于何处?他们将走向何方?这一直是一个谜,是我从书本上无法揭开的谜,所以,我这次选择了向南行走,沿着客家人的迁徙线路行走,试图进行一次关于客家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因为,我想知道现代人的迁徙与客家人有什么不同?怎么样才能找到迁徙者内心的安宁?能不能从客家人的迁徙中获得一些启示? 客家人的形成,主要跟宋朝相关,特别是宋元交替的年代,中原人因为战乱而向南迁徙。 为什么向南迁徙呢?这是地理因素和民族因素造成的。 中国的东面是海洋,西面是雪山高原,北面是具有征服性的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三面受阻,向南迁徙是唯一的选择;进一步而言,可以说是祸起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些地带缺水,农业文明无法向草原蔓延,游牧部落先后几次形成征服性很强的少数民族,然后就屡屡侵犯中原。 为了抵御这种入侵,在南北对抗中取得优势,汉民族就要强调增加人口和保持江山一统。 然而,总是有昏庸的皇帝导致国力衰退,造成军事不振,领土被侵占,甚至是江山易手。 宋王朝的实力不济,举国尚文不尚武,皇帝被掳为人质,中原人不堪异族的欺凌和折磨,不得不开始了南迁的高潮,借助水运从河南和淮河流域跨越长江,继而沿赣江南下,与故土渐行渐远…… 中原人从东晋时期就开始了这种群体迁徙,世上很少有哪一个民族是这么群体被迫迁徙的(实际上成了不能回归家乡故土的难民),这是一番如何的景象?背后总是战火轰隆,哀鸿遍野,原有的宗族社会变得七零八散,人们在混乱中拖家带口到一个陌生的荒蛮土地,寻找一生或者几代人的安宁。 走入赣州地带,可以了解到东南部山区是一个天然的屏障;而湖南容易受到水路攻击,西南是云贵高原山区,不能发展农业文明。 相比之下,赣州以南属于丘陵山区,水系发达,可以把沿河两岸的荒蛮之地开发出少量耕地。 这样,中原人相继在战乱期间涌入赣州。 我跟一位赣州的博物馆长交谈过,客家人在赣州停留一段时间,人多了,就要寻找新的迁徙地,分两条水路走,一条水路是章江,翻过大庾岭进入广东的是“广府人”;一条水路是贡江,翻过石壁进入福建的是“客家人”;后来客家人从福建延汀江和韩江南下进入广东。 从此,这些迁徙者在荒蛮的他乡为客,他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凶吉祸福,魂牵梦绕故土的一景一物,远离了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回望氏族曾拥有的辉煌,保留着传统的中原文化,形成“耕读相传”的习惯,希望能通过科举再度逐鹿中原…… 来到赣州城,当地人就跟我说,赣州的“赣”字就是由章江的“章”和贡江的“贡”字组合而成,江西也俗称为“赣”。 赣州有很多客家人,包括相邻的吉安。 但是赣州市内讲“官话”为主,出了市区,农民多数是讲客家话。 有人说客家人保留着东晋时期的文化,客家话也带着东晋时期的语音,我还来不及推敲其中真伪。 我主要是关注客家人的生存和命运,迁徙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也是痛苦的过程,在迁徙的痛苦中创造了一线生机。 一方面,他们按照姓氏重新凝聚起来、集合力量,要与占据南岭的蛮寮(估计是瑶族、畲族为主,过去称为百越)互相搏杀,求得一个立足之地;另一方面,他们要开垦土地,为了养活一家大小。 而且,山区上“人多地少”,还要自觉地继续迁徙。 随着斗转星移,客家人走出了一条典型的迁徙路线——起源于赣州、发展于汀州(福建)、繁荣于梅州(广东)、出洋于潮州(广东),这是一条何等漫长的迁徙线路,凝集了迁徙者的多少艰辛,顽强地探索客家人的出路……此外,有一支系从福建(或广东)向西迁往四川和广西,也有一部分客家人回迁到赣州,在赣州形成了“新、老客家人”等两个群体;我打听到,赣州的很多地方乡镇,整个镇都是一个姓氏。 赣州城在宋代达到辉煌的顶端,可能跟中原人迁徙带来的农业文明和文化思想有关,还有,当时这个地方远离了中原的战乱;所以,赣州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宋城”。 我比较喜欢逛赣州的老街道“灶儿巷”,还有规模很大的文庙,以及老城墙等。 这些景观都可以说明赣州的人文历史深厚,让人流连忘返。 还有,唐代时期李世民的皇族子孙李渤担任过赣州刺史,在“郁孤台”留下名句: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登上郁孤台,可以瞭望到章江和贡江交汇成赣江,自南向北流去。 郁孤台还有一位宋代名人辛弃疾的雕像,当年,因为怀才不遇而被流放到赣州,他的境遇完全像是郁孤台这副对联的现实写照。 不过,这里的很多老房子都被拆了,希望多保留古城的风貌;如果没有历史建筑,还算是什么历史文化古城? 我还走访了一个叫李老山的村子,这里有一个渤公祠,相传李渤在赣州做刺史时,留下的一支后裔在这里居住;李渤晚年迁往九江的庐山,创办了白鹿书院,成为天下第一书院;据了解,这种重视读书的风气在江西一直很浓厚,大大小小的书院在荒蛮山区中遍地开花,真是很难得,那些众多科考无名的读书人传承了中原文化。 可眼前的现实景象却是让人叹息,现在的李老山人口多了,因为土地有限,人均不到四分田;因为收成太低,农民不种粮食,只好以改种蔬菜为主;村子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幼残余在家。 我在一对老夫妇家庭小坐一会,他们居住在老房子里,眼神很呆滞,家境很清贫。 谁来关心他们的未来呢?“雷声大、雨点小”的新农村政策不能对农村产生什么改变;虽然京九铁路横穿客家人的居住地带,以为会带来什么新希望,可是,客家人迁徙的脚步却终止了,迁徙的文化走了,简直太糟糕。 本来,农民的半截身体已经埋在土地上了,现在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捆绑在土地上,等于是给农民加上了一条铁链,农民已经完全成了土地的奴隶,不能再迁徙,因迁徙而形成的“客家文化”也等于断脉了;人口继续膨胀,人多低少的矛盾将更严重,这些山区农民的活路和出路在哪里?如果这样下去,可以断言,100年后农民也没有脱贫的机会…… 我意识到,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历史,是无数草根的客家人所创造的,其社会、经济和心态等都有待深化认识,我将沿着一条典型的客家人“地理迁徙线路”继续走下去,下一站是福建的龙岩市,过去的汀州。 -------------------------------------------------------------------------------------------------------------- (2)客家人的发展地——汀州(福建 龙岩) 我从江西赣州转移到福建龙岩,只能选择汽车客运工具,经过瑞金市就进入福建了,一路上都是山区公路,经常是沿着河边行驶。 我选择到福建上杭县,因为这里有一个李氏大宗祠,据说从这个李氏入闽始祖(火德公),自宋朝以来衍生的李氏子孙有3000万人;其迁徙线路也正是翻越石壁到达福建宁化的,后来向南迁徙到上杭县开基立业。 现在,每年来上杭李氏大宗祠寻根问祖的海外李氏宗亲络绎不绝。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本人是客家人,也是火德始祖的后裔,自幼听说过福建李氏宗祠及乡土故事,所以,近乡情更怯。 一般人都是来寻根祭祖,我来寻找什么呢?我想,我不仅是寻根祭祖,更重要的是在寻找迁徙文化。 南方的农村为什么盛行修宗祠?海外为什么那么多宗亲会组织?这里面有什么原因?我一直未得其解。 这次深入了解之后才明白,原来,客家人来到这些荒蛮之地,应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土地,而是抢占土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姓氏和宗祠为凝聚力,通过“多生育和姓氏认同”快速积聚人口,形成一个宗亲社会团体,才能形成对外抗争的力量;他们不仅要对付蛮寮(或者叫原著民)的袭击,对付匪患的袭击,也有客家人不同姓氏团体之间对土地和水源的互相争夺。 也就是说,没有人游离在宗亲团体之外能在异乡生存下来。 因此,南迁的客家人实际上保持了中原宗族社会的特征,内部有宗法管理,也有团结互助。 但是,这种宗族社会不同于东晋时期的士族社会,而是庶民社会。 为了迎合加官进爵世袭制的封建社会传统,他们在修族谱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的姓氏根源往早期同姓氏的朝廷大官上靠,自我说明是士族出身,这种做法可以简称为“靠谱”,其根本是为了庶民社会中的优秀分子追求“入士为官”的出路,所以客家人形成了“耕读相传”的传统。 难怪,我不愿在官场上混日子,我的家人一直为此遗憾,过去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家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我对自己的客家人文化不了解。 到了上杭县,一个闽西山区小县城,我打听稔田镇官田村在哪里?这是李氏大宗祠的所在地。 沿着乡镇公路走了四十多公里,我终于在夜幕降临之前赶到了李氏大宗祠;远远望去,像是一个城堡,背面是圆形的围屋式结构,前面是方形“殿堂式”结构,内有“三进院落的深度”。 大门属于福建石雕艺术,有一副“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当年建造这个大宗祠花费了两万银元;据说,这就是客家人的“围龙屋”。 宗祠旁边正在修建新的配套建筑,宗祠的办公楼和客人休息的别墅,都是用宗祠后人的捐献款修建。 当晚,我就住在新修建的别墅里,由于没有空调,感到异常闷热,很早就醒来了。 黑暗中,我思考着先祖迁徙和立业的艰难情景,以前的这个地方一定比现在更荒凉,兵荒马乱的年代,谁会管这些草民呢?一切都要靠自己了,他们的内心一定比现在更黑暗、更恐慌……一定经历过绝路求生的时候,一定有不屈的抗争精神,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他们有的倒下了,有的伤痕累累,但是他们一定是顽强地挺立着,不知道他们那时候想些什么?我想起了日前熟悉的一首诗:“请,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仿佛成为我向先祖和众神的祈祷,也许,这是所有客家人的祈祷。 此刻,一阵心酸涌上心头,一行热泪不禁滑落在脸庞;因为,在新的迁徙潮中,我也变成了身在异乡的异客,也在苦苦寻找如何融入社会,寻找如何求得内心的安宁。 还有,我对客家围屋的兴趣很浓,在赣州错过了机会,到了福建,我再次错过机会。 我从上杭转移到永定县,这里是客家围数量屋最多和最典型的地方,可是,我只在永定县住一个晚上,到永定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想在第二天赶到广东梅州去,而永定只有早上一班车去梅州。 只好打电话给旅游局,拿到一些资料回来看。 不过,我大概认为围屋是宗族社会和建筑模式的互相融合,其建筑特色像是西北那种夯土长城的围合,能防范土匪的袭击,说明这一带山区的人口比较少,匪患特别严重,客家人能生存下来很不容易,围屋保障了他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强化了宗族社会的特征,这种宗族社会内部的小家庭和大宗族互相融合,有利于竞争发展。 后世认为客家围屋是全国六大特色“民居”之一,赞誉为客家人的艺术杰作,那是后话了。 有机会我一定再去看看围屋,弥补这次的遗憾。 (听说,永定县就是李登辉的祖居地,他的祖辈从福建迁往台湾,从民族和文化根源上说,他不应该搞分裂祖国的行为,虽然,中国政治上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复杂) 也许,围屋、农耕文明和宗族社会是客家人顽强扎下根来的根本,而向往士族社会和科考中举是他们养成读书风气的原因,读书、科考和做官属于提升家族地位的中原文化。 可以说,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客家人自我觉悟地完成了一系列的文化融合,锤炼成为能文能武、耕读相传、农商结合的优秀族群——“一个自强不息的族群”。 这样,客家人依靠这种文化融合,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核,才有了后续的繁荣发展。 后来,沿着汀江、韩江和东江顺流而下,客家人开辟出一条生存地带,把赣州、汀州、梅州和潮州(包括惠州)连成一片客家居住区,进入繁荣时期,继而扩散代内地和海外……在一路的行走中,我想进一步追问:客家人的文化内核是什么?这种文化是不是在继续发展?我还不完全认识自己的族群,也没有完全认识自己。 过去,自己曾抱怨过条件和环境不好;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客家人是不抱怨环境的,他们不畏困难、主动竞争,可以浓缩为四个字——自强不息。 -------------------------------------------------------------------------------------------------------------- 客家人的繁荣地——梅州(广东) 梅州,全市都是客家人,名闻海内外,所以,梅州又叫“世界客都”。 这里是我真正的故乡,虽然是上溯近十代人以前的故乡,还是感觉分外亲切,到处是说客家话的人。 我试探过,这里连开三轮车的人也是那么勤勤恳恳,介绍我去一家酒店,价钱和卫生条件都令我满意,还帮我把行李箱送到客房。 客家人在福建汀州立稳根基之后,顺着汀江和韩江而下,占据了大片丘陵山区,在共同的区域内,各种姓氏迁徙而来的中原人实现了对客家文化的认同。 于是,在广东形成了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州)人等三大族群的三足鼎立之势。 梅州还后来居上,列入广东的四大文化名城,梅州的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以致广东的很多大学都是满嘴客家话口音的教授,高中老师也是遍布省内外。 为什么读书的风气如此之盛,究其原因,也许饱尝过在荒蛮之地生存的艰难,希望向上抬升自己的生活地位;也许客家人度过了迁徙时期的艰难,生活安稳下来了,家庭有了人才投资的能力。 而且,宗族社会有一些公产,建设起地方乡村书院,梅州人还有不惜卖掉耕牛培育读书人的习惯。 生活的安定也表现在饮食上,形成了客家菜。 到了梅州,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客家菜,比如“盐掬鸡、梅菜扣肉、鱼片豆腐”,很多菜都是偏咸,我想,是不是源于中原人口味一样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炎热的山区劳动出汗很多,需要补充盐份。 这些菜不是什么宫廷菜,而是就地取材的庶民菜,渐渐形成了客家菜系列,也叫东江菜(广东的东江,客家人居住区)。 同样的变化也体现在建筑上,房屋建造也从夯土墙转向砖木式,梅州这边的围屋(土楼)比较少,房子的样式很多,围龙屋是一大特色,多数是砖木结构的“殿堂式”房子,也有一些华侨建造的中西合璧房子,反映出梅州侨乡的特色。 近代,客家人的社会地位提升也出现了,大埔县是一个将军县,国民党时期出过108位将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时候,客家人的物产丰富,出现了特色产业,顺着韩江而下到潮州出海口岸,大量向南洋出口;这种出口贸易带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严重,大批客家人乘船到南洋去,开启了他们的海上迁徙道路。 在大埔县,有一个李光耀祖居地,是李光耀的曾祖父在南洋发迹之后回来兴建的,房子不算很大,正门上有一个“中翰第”的名字,我亲自去走访过。 李光耀父子先后担任新加坡总理,他们都没有回来过大埔,据说只有李光耀的堂兄回来过。 客家人崇尚读书也结下硕果累累,在近代人才辈出的现象是很显著的,如孙中山、李光耀、叶剑英等都是读书成才的,文官武官都有,还有很多科学家。 民国时期全国著名大学的大学生多数是广东人和江苏人,其中广东客家人可以说是一支生力军。 从客家人的起源、发展和繁荣来看,这是一个向上提升的过程。 他们经历了要么生存、要么灭亡的关口,或者要么向上提升、要么向下沉沦。 一个家庭、一个族群、一个国家又何况不是如此,我们国家在进行这个那个试验,还算是赶上了一个改革发展时期,取得了一些成就,现在,也到了要么向上提升、要么向下沉沦的十字路口,因为农民的根本出路问题没有解决,也不被真正重视。 如果时间向后推移20年,农民的人均土地下降到只有一分地,就养不活亿万农民了,难道要等到危机爆发才能产生民族自我醒悟吗?我所看到赣、汀、梅三地的农民已经陷入了有限耕地与人口增长的困境中,农村的土地责任承包制曾一度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个制度不但不能解决致富问题,可能还会出现从温饱走向饥饿的危险。 到时候,农村变为非洲,城市变为欧洲,将不是一句笑话。 也许上天还留给中国20年的时间实现农民的过渡和转型,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的梅州,地方政府似乎想向海外的华侨“套点钱”来建设城市,已经偏离了山区经济发展,偏离了属于草根的客家文化。 尽管地方政府向外界宣称梅州是“世界客都”,但是他们不明白也不关心客家文化是活的文化。 我们不希望政府把客家文化理解为“书本的或者是纪念馆的文化”,我真想说一声,客家文化没有死,他还有一点点气息,不要把这最后的一点气息都掐灭了……在梅州的街头,常看见梅州女人蹬三轮车,她们担起这种艰苦的活,风里来雨里去,体现了客家人吃苦耐劳的本性;然而,这种吃力地往前滚动的样子,也很让人揪心,客家人的命运在改革开放时期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赶上来…… -------------------------------------------------------------------------------------------------------------- 客家人的出海口——潮州(广东) 一个潮起潮落的地方,连接韩江与东南大海,于是起名为潮州。 潮州话属于闽南话,很难懂。 过去,潮州属于汕头地区,流传过一个笑话,某人在汕头当兵三年,只学会一句潮州话“三条底裤(汕头地区)”。 我从梅州乘车去汕头,没有在汕头逗留,当晚转移到潮州,这是我此行的第四个目的地——客家人的出海口。 侨居东南亚和美国的客家人很多,多数客家人都是从潮州出海的。 在海外的唐人街(又称华埠),最流行的两种语言是广东话和客家话,其次才是潮州话和普通话。 客家人为什么走向海外,除了他们的自觉迁徙外,还跟他们从农耕文明转向农商结合有关,特别是客家人的开垦能力是华人成功在海外立足的重要因素。 在海外流行一种说法:客家人创造华埠,广府人繁荣华埠,潮州人占据华埠。 客家人在潮州相邻的揭阳市(县级市)占据了一席之地,部分移居到潮州城的客家人,只能在语言上趋同(认同)潮州话,因为宋代的潮州官员多数来自福建,带来很多福建说闽南话的移民,使潮州变成闽南话为主的地方。 而且,潮州话很难学,外地人几乎很难在潮州立足,也造成潮州的孤立。 客家人除了把商品从韩江向外出口,或者移民海外,基本上不在潮州驻足停留。 还有,顽强的客家人在左右夹击之下,顺着“东江”南下,从梅州延续到惠州(和深圳),与香港相连,又开辟了一条向外移民的途径,香港北部山区有很多客家人。 潮州的人文底蕴深厚和古城保护完好让人叹为观止,古城的存在也保持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一种活的潮州文化。 因为,古城内有一条限制三层以上新建筑的规定,使房地产商望而却步,把新建设转移到新城区去了。 潮州崇尚文化的风气很浓,文庙、开元寺、叩齿庵都很完好,佛教场所很多,开元寺建于唐朝,后来,佛教传奇人物六祖惠能的弟子大颠和尚还兴建了新的寺庙;可以说,潮州城的学风、佛风浓厚。 潮州的小吃和功夫茶也是一绝,吃风喝风也很盛,包括潮州的风味食品在全国很多。 最令人惊讶的是,潮州古城的临街房子都是商铺,反映出潮州人流行经商的特征,他们多数是卖食品和成衣,有两个不得不说的特色,就是卖佛教供奉商品和旧书店都很多。 我在潮州买了不少旧书,如《河图洛书》、《中国佛教的十大人物》和《马语者》等,这是此行的一大收获。 虽然潮州人喜欢经商,但是,潮州的经济活力不是广东的领军人物,这跟当地的经商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潮州人能吃苦,举家迁徙到各地去开小店,另一方面,潮州人敢于冒险,喜欢投机,插手各种倒买倒卖的行为。 这些行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显得有活力,随着商品丰富起来后,暴利商品越来越少,出现“成于投机也败于投机”的结局。 还有就是造假和诚信问题严重,使得区域经济声誉下滑,很难再重新树立潮汕的商业信誉。 连在潮州出生的香港巨富李嘉诚也不愿回来投资,他投巨资到深圳盐田码头,却不投资汕头码头,他捐助了汕头大学,许诺把汕头大学办成全国一流的大学,也愿意为洪水灾害提供数千万的捐助。 但是,他对地方官员“套钱”和“浪费”的做法深恶痛绝,在那么多地方官员中,他喜欢过两个市长,一个是讲究清廉的,一个被排挤走了。 我去北马路看过李嘉诚的故居,80年代重建过,现在属于他的亲戚居住,也不愿意再改变了。 我发现,在潮州蹬三轮车的人,也是喜欢套着客人走,主动给你拉去什么景点,到时候就可以加收你的钱。 因此,潮州人那种商业味的热诚语言,外地人需要多留心。 在文化多元地带,我想了解不同文化之间是否能和谐共生?广府人占据早年的沙地(如今的珠三角)、客家人占据丘陵山区,潮州人占据部分沿海区域。 我到广州看到一个例子,看见广府人的珠三角工厂生产成衣,客家人在这些生产工厂打工,潮州人在市场卖成衣,显然,这已经形成一种组合。

标签: 贸易之都 连云港 开启商业和旅游的机遇之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