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广州的校园魅力:一场校园推广盛宴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3 0

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教育的重镇。这里汇集了众多优秀的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为了向广大高中生展示广州的校园魅力,一场校园推广盛宴正在全市范围内火热展开。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旨在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广州高校的风采,激发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向往。

活动形式多样

  • 校园开放日:学生可前往心仪的高校参观校园,了解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
  • 宣讲会:高校招生人员将到高中进行宣讲,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
  • 学生体验活动:高校将组织各种体验活动,如讲座、实验、社团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校园生活。
  • 在线互动:活动还开设了线上互动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站或微信小程序了解活动信息,并与高校进行在线交流。

覆盖面广

此次校园推广盛宴覆盖了广州市所有高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关于广州高校的全面信息。活动将持续至高考前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了解高校,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吸引力十足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组委会准备了丰富的奖品和优惠。学生在参与活动后可获得精美礼品,还有机会赢取高校提供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部分高校还针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优先录取机会。

影响深远

校园推广盛宴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广州市提升教育质量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战略举措。通过此次活动,更多的学生将了解广州高校的优势,并选择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这将为广州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进步。

参与方式

有意参与校园推广盛宴的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报名:

  • 学校报名:通过学校老师统一报名。
  • 个人报名:访问活动官网(www.gzcampus.com)或关注活动微信公众号(@广州校园行)报名。

让我们共同期待广州校园推广盛宴,一起发现广州的校园魅力,开启灿烂的大学生涯!


劳动教育全国先行 广州各校因地制宜课程特色鲜明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将成为中小学生“标配”技能。 其实,广州劳动教育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首批率先推出劳动教育细则的城市。 校园劳动教育经过2年多的探索丰富,各区各校特色鲜明,劳动内容和成果有趣、有料、有意义。

沙面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做创意汤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摄

广州劳动教育

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19年,广州就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目标等进行了明确。 成为全国首批率先推出劳动教育细则的城市。

意见和纲要明确规定:小学生会做一日三餐、安排全家旅行计划;初中生会煲汤、做双皮奶;高中生会理财、通马桶……在全国引发关注和热议。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广州中小学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2021年广州市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同时,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列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

2021年,广州市教育局整合劳动教育资源,累计评选出劳动教育试点学校164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67所,劳动教育基地学校15所,市、区两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57所。 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共有余名普通高中学生开展学农劳动实践活动,约1600名学生开展随机预约劳动实践自由行活动,96所学校的2400余名学生参与结对共建劳动教育活动。

各校因地制宜

课程特色鲜明

广州中小学生的劳动内容和成果可谓是因地制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凭借地理优势,广州市增城区高级中学开辟了600多平方米的种植园,从中草药的种植到提取,再到制作,学生全程参与,利用碎片化时间,制成一排排整齐的活络油、清凉油、洗发水等制品。 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

广州越秀区朝天小学则充分发挥离广东省中医院距离近、很多学生就是医生子弟的优势,邀请省中医院的医生阿姨们到学校教孩子用中药做美白、祛斑、祛痘面膜。

猪脚醋、鸡脚醋、鲫鱼醋……花都区花东镇联安初级中学学生展现厨艺。 同学们或是专注炒米,为臭屁醋的制作做准备;或是介绍工艺流程,为感兴趣的观众盛出一碗碗好吃的美食。

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的女同学们还会做皮包。 该校所在的狮岭镇是“皮具之都”,学校早在2007年就开设了皮具制作课程。 校友麦老师到意大利和北京学习皮雕,回乡创业的同时到母校教师弟师妹。 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皮革的剪切、拼接,中高年级同学学习皮雕技艺,还能以皮雕作为小学六年级的皮业作品。

从化区鳌头镇第三中心小学的同学会编竹发簪、花瓶和蜻蜓。 老师说:“因为学校主打竹文化主题,所以竹编课程是我们的特色课程。 ”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陈爽表示,广州劳动教育改革创新走在前列,一校一品形成品牌,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各区各校特色鲜明,完成了民生实事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和育人目标。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天空农场”开展劳动课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案例

沙面小学: 做饭是“标配”技能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在广州,劳动教育安排在综合实践课的课时。

冰箱、烤箱、蒸锅、电饭煲、消毒柜,洗菜池……5月6日,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御景校区(简称“沙面小学”)的生活体验馆俨然成为一个开放性厨房,各种厨具应有尽有。 六年级(1)班学生在生活实践课上做创意汤圆。

6—7人一个小组,学生们分成了蜂蜜、牛奶和椰果三个小组,分别调制不同味道的汤圆。 大家根据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煮汤圆步骤,开始劳动。

“现在提倡健康生活,不要放太多糖哦。 ”学生们一边在调味,邓卓颖老师一边在提醒。 曾心颖和钟好两位同学都分到了牛奶组,他们用牛奶调制出美味的汤圆。

沙面小学劳动学科科组长邓卓颖介绍,学校两年前就在综合实践课开设了劳动技能课程。 以往四年级才开始有劳动课,从这学期开始,一年级学生也要开始上劳动课了。 “劳动技能课程里老师会列一个学生要掌握的劳动清单,其中做饭做菜是很重要的一项。 低年级学生主要学摆水果,创意水果拼盘等,高年级学生开始学做菜。 ”

邓老师发现,自从上了劳动技能课后,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提升了不少。 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孩子们可以自己做饭做菜,不会饿肚子了。

曾心颖说,她在家尝试过做茶叶蛋,“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特别开心。 ”她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做家务,但是在学校上了劳动课以后,才真正对劳动产生了兴趣,“我们之前做过雪媚娘、西米露、多肉葡萄等,跟同学一起合作,比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有趣多了。 周末在家,还会几个同学一起约好做某一种美食,然后拍视频分享在班级群,老师把我们的视频发在学校官微上,特别有成就感”。

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 学生变身“农耕达人”

播种、浇灌、采摘、烹饪、品尝,是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一条龙,6日,羊城晚报记者在校园看到,学生在“向阳璞园”天空农场动手实践,从劳动中学习知识、培养品质、收获快乐。

“向阳璞园”天空农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海珠区第一个在天台建造的具有物联网远程智能控制的校园小农场,实施自动化喷灌系统,连接到每一个种植箱。 “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浇水,很方便。 既运用了现代科技,又能让学生在校园里农作。 ”校长赖海虹说。

农场里,绿藤盖满棚顶,下面种满了西瓜、辣椒、冬瓜、番石榴、柠檬等多种蔬菜水果,花间时不时有蜜蜂飞过。 二年级的学生戴着手套、穿着围裙,提着小桶,拿着喷壶和剪刀有说有笑地来到天空农场,在老师陈佩凤的指导下,一个同学用手拖住瓜身,另一个同学用剪刀剪掉瓜藤,捧着装进菜篮。 “哇,这个瓜好大呀!”同学们不禁感叹着。 另一边的三个同学则是拿着喷壶对准植物根部和叶子喷水,耐心浇灌。

同学们自己种菜、浇灌,等果实成熟后再采下来义卖,也会拿着蔬果回家烹饪,做给爸爸妈妈品尝。

学校还开设了茶艺、除草、收纳等劳动课程,聘请了专业的茶艺老师为同学们讲解茶文化,体会劳动的美,将泡好的茶敬给父母,在劳动中增加亲子情。

宝玉直实验小学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对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劳动教育,难度逐级递增。 “学校有六本劳动教材,”陈佩凤说,“老师会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设计一些项目让学生完成。 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整理文具盒、书包,三、四年级的学生学着帮家人收拾衣柜、鞋柜”。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王沫依 何宁 实习生 胡诗怡)

校园活动、校园传媒、校园海报、校园执行有什么好处 ?

大学校园总是美好的。 为什么美好?因为它丰富多彩,是一个可以让大学生发光发热的平台。 学生的校园生活、资源平台离不开校园内的丰富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学校来说,不仅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外活动,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与思维。 更可以推广学校本身,打响学校的认知度。 传媒、海报是宣传活动,推广高校品牌的重要渠道。 校园执行更是给了更多大学生兼职就业的机会。 也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

关渭贞的走上从政路

关渭贞这三个字,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羽坛可谓如雷贯耳,关渭贞所取得了荣誉大部分都来自于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作为中国羽毛球队女双主力,她曾经先后9次夺得世界冠军。 退役之后,关渭贞选择回到家乡广州。 如今,近20年过去了,这位当年的美女冠军实现完美转型,身兼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和广州羽协主席的她,每天都在忙碌着,思考着。 世青赛、汤尤杯、中国公开赛、苏迪曼杯,还差一个世锦赛,广州即将成就举办羽毛球世界级大赛的大满贯城市。 把广州打造成羽毛球之城,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现已经是广州体育局副局长的关渭贞,风采依然不减当年。 由于分管群众体育工作,每年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如万人健步行、龙舟赛、横渡珠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一身运动装,留着短发干练依旧。 很多老广州见到这张以前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面孔,都还很熟悉,不时有人上前打招呼。 而在政府机关里,她往往一身职业套装,谈吐优雅。 在市直机关中,她也是有名的“美女局长”。 走上了领导岗位后,关渭贞一直致力于推广和普及羽毛球运动的工作。 她认为羽毛球运动在广州有很好的开展基础,“羽毛球运动比较适合广州人的体形特点,广州人也确实是喜欢羽毛球”,广州的300万羽毛球人口、1500多块羽毛球场、每三年培养一个世界冠军、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的落户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羽毛球人才辈出,关渭贞从10岁开始练习打羽毛球,但体力上的限制让她听从了教练的建议――― 改练双打,这也让她走上了更高的台阶。 无论是林瑛还是农群华,关渭贞都能和搭档建立默契,她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你应该要求自己全面,而不是要求对方全面,应该是你去适应对方”。 也正因如此,关渭贞成为了世锦赛的历史上唯一取得过女双三连冠的选手。 在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中九次获得冠军,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夺得一枚奥运金牌,而且就差一步。 那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快30岁的关渭贞本打算退役了,但在当时的总教练王文教的一再劝说下,她坚持到了奥运会。 当时她和农群华搭档,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当时中国队唯一进入决赛的一对选手。 在决赛中,她们的对手是韩国名将黄惠英、郑素英。 首局,关渭贞/农群华在15比14领先时出现了发球和配合失误,被韩国选手乘机以18比16拿下;第二局,关渭贞/农群华以15比12扳回;决胜局,在11比14落后时,关渭贞和农群华顽强地将比分追成13比14,关键时刻裁判又判关渭贞在接发球时判断失误,结果她们以13比15惜败。 这场比赛,当值的英国裁判居然在关键时刻共6次判中国选手发球违例。 尽管在这届奥运会后,这位英国裁判被世界羽联永久停职,但比赛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带着与大满贯仅差一小步的遗憾,关渭贞结束了运动员生涯。 1992年12月,关渭贞退役了。 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到国外去当教挣美元,当时是很热门很流行的,但关渭贞选择了回广州,第二年4月,她担任广州市体委副主任。 但考虑到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她把自己的上任时间足足推迟了几年,一头钻入大学校园“充电”,1994年,年仅30的她开始了正规的大学本科学习,最终完成了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业,并获得了新闻学士的学位。 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生活,使她收获良多,既及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又把工作遇到的问题求教于老师、同学和书本,为她顺利从一名运动员转型为体育局的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常跟一些国际组织打交道,关渭贞体会到,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英语,就很难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 此时她也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了英文的重要,并有一个很大的心愿,那就是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集中精力来把英文学好。 如今,她的办公室还随处可见英语书,她还笑言,如果再让她选择一次,她会在上大学的时候,多增选一项英文专业。 关渭贞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说,奥运会冠军是运动员最高的目标,虽然拿了无数的世界冠军,但奥运在运动员的一生中是最神圣的、最崇高的,如果能够拿到,它将代表自己最颠峰的成绩在里面。 相信自己,尽最大努力,有能力去战胜对手。 关渭贞和农群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发挥出色,一路闯进决赛,但中韩两国在羽毛球世界大赛中都处于领先行列。 韩国名将黄惠英、郑素英也都获得过多站世界大赛的冠军。 这场比赛是当时世界顶尖选手之间的较量,决胜局在双方战成10比10的时候,裁判莫名其妙的判农群华一个过网犯规,当时关渭贞和农群华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和计较那一球,可是在关键时刻,裁判一次又一次的判关渭贞发球违例,在接发球时判断失误,最终她们以13比15惜败。 当时关渭贞觉得非常痛苦,非常难受,非常委屈,接受不了,当时思想一下子轰了,顿时反映不过来!!关渭贞说,如果不是这样错误的判罚,她们是能够战胜对手的。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奥运会就这样落幕了,对这个结果关渭贞选择了接受。 但是有些客观的因素,使这场球没能完美的落幕和漂亮的结束关渭贞最后职业生涯的一场球,最后她接受这个事实。 她说,运动员就是在成与败中走出来的,但是尘埃落定的那一下,从领奖台走下来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至今关渭贞都觉得那是她运动生涯的最大遗憾。 关渭贞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羽毛球,1998年,她迎来了一个发挥潜能的机遇,她接受广州市体育局的任命,负责组建广州市羽毛球管理中心。 这个集广州市羽毛球协会、全民健身和竞赛为一体的管理中心,开全国之先例,其模式至今在全国仍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广州式的体制创新,领导希望羽毛球能够在发展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随后尽管工作繁忙,工作之余,关渭贞非常注重内涵的修炼。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对我国和广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 据此,从2004年起,关渭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开始了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学习,最终花了两年时间顺利完成了清华大学体育管理硕士课程的学习任务,获得该校管理学硕士学位。 在学习期间,关渭贞始终坚持学有所用、用以促学,坚持学习与工作“两不误”。 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分管的工作当中,用在所参与的社会活动和国际体育事务上,争当熟悉管理理论与实务、适应国际竞争潮流的体育管理专家。 她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国际体育组织的认可,2005年入选为世界羽联开发部成员。 关渭贞把热情和理想都投入到热爱的羽毛球事业上,跟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任后,关渭贞挑选了一批观念较新的年轻人组成班子,并制定了广州羽毛球的五年发展规划,把方向对准了举办国际大赛和推动本地羽毛球的发展。 从运动员到管理者,她完成了华丽的转型。 傅汉洵,(著名羽毛球教练,曾任广州市体育馆体校、市中心体校、市体委体工队羽毛球教练、七、八、九、十届广州市侨联兼职副主席、,致公党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年近七旬的傅汉洵教练,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关渭贞的情形,“那是1971年,当时她在沙河的先烈东路小学读书,被体育老师带来我们这里搞业余训练。 我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她身材不错,更重要的是她臂力好,在学校每年都是投掷冠军。 ”尽管身体条件好,但关渭贞当时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下肢灵活性欠佳。 为此,傅汉洵还有针对性地给她增加了一些训练项目。 “由于年龄小,又是女孩子,难免有些娇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自觉性就增加了,克服了下肢不太灵活的特点,上手技术好、威力大的特点更加明显,水平提升很快。 ”傅汉洵告诉记者,后来关渭贞到国家队,他们还经常通电话。 1992年年底,关渭贞退役后回到广州,担任广州市体委副主任,刚开始也是住在恩师傅汉洵家里。 “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傅汉洵回忆起那段时期,也称赞关渭贞适应能力强:“没有任何经验,刚从国家队退役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我当时在这方面也没什么经验,所以就鼓励她多向同事学习、请教,但我发现她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就能上手,所以到后来,我们都没有担心过她转型方面的问题。 ”在傅汉洵看来,如今的关渭贞在各方面都日益成熟,特别是对近十年来广州的羽毛球发展的布局、规划,都考虑得很周到,同时关渭贞的活动能力也非常强,一系列羽毛球赛事的落户,也提高了广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到现在为止,在傅汉洵先生的心里还有一件最令他遗憾的事,那就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主裁判的连续两个误判让关渭贞/林瑛失去了拿到奥运会金牌的机会。 张洁雯,(曾获奥运会、世锦赛女子双打冠军,现任广州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说:我挺佩服师姐的,因为作为一名运动员,退役后转型成为一名行政人员,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她能做得这么好,就更难得了。 而且我觉得她和现在的运动员有些不太一样,像我们平时都大大咧咧的,属于粗线条,很多事情差不多就算了,但她做事很认真,很注重细节,而且她挑你的毛病,还能讲出一个道理来,让人心服口服。 此外,她很善于规划未来,对事情看得比较全面,看得比较远,观点也比较独特。 作为我的师姐和现在的领导,她对我们还是比较严格的,表面看上去挺酷,大家也都有点怕她,但她内心很好的,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好听的话,但她能在背后默默地帮助你,这样的事情我遇到了好几次。 命运特别眷顾美丽的她,20年前,她在北京亚运会上捧回女双冠军,20年后,她成为了广州亚运会筹办者之一。 关渭贞表示,体育留下的最大财富,不仅是意志体质的锻炼,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她高瞻远瞩的国际眼光。 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关渭贞现在的工作重心,曾经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北京亚运,时隔20年后她以参与人的身份筹建亚运,她甚至表现出一种如履薄冰的审慎。 她说“你只要踏入筹备工作,就感觉到责任非常大,因为不能有半点的失误,只要有失误就会影响整个广州,包括国家在亚洲的影响力”,作为领导者她压力重大。 说起筹办亚运,她说这种意义相比她参加奥运,可能具有更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广东作为体育强省,她对办好这届亚运会信心满满。 在即将进入亚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关渭贞呼吁广州市民能多一分参与的热情,作为主办方的亚组委也能提供更多的互动活动,不要在自己的生命中留遗憾。 她给明年的亚运会提出了寄望:“如果全广州人包括我们国人都能够有这样的心,合成这种力量应该是不可忽视的,给全亚洲、全世界看到,广州亚运并不是由物质堆出来的亚运,要充分体现我们的特色,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曾经的运动员关渭贞变身如今的副局长关渭贞,她的每个角色都演绎得恰到好处,她说话不紧不慢却有一种自信的成分,正如她看广州羽毛球的未来,即使谢杏芳走了,老一批的队员退役了,事业也总会有人来做。 正如前世界冠军也是她昔日队友韩爱萍所言:“关渭贞作为一个优秀运动员转型到搞行政工作,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真的是很不容易,对广大体育人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 记者:在很多退役运动员中,你的转型是比较成功的,有什么秘诀吗?关渭贞:当时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到国外去当教练挣美元,是很热门很流行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读书,希望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以选择了回广州,到暨大读书。 而在当运动员的时候,经常接受采访,和记者打交道是最多的,所以当时选择了国际新闻专业。 记者:如今你在体育局的工作其实已经很忙了,为什么还要到广州亚组委兼职?关渭贞:首先我为能进入亚组委工作感到很幸运,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 其实虽然我一直从事着体育工作,但在亚运筹备的前期,是没有参与的,直到今年2月才进入亚组委任职。 我现在身兼好几职,体育局这边的群众活动是常年不断的,还有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副部长,后来又兼羽毛球团队的主任。 但在时间上我会分配好,让各项工作同步,可以说今年是我最忙碌最充实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年。 记者:算不算自找苦吃呢?关渭贞:不叫自找苦吃,我觉得这种人生的机遇不可多得,如果没有参加进来,才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 因为我参加过两届亚运会,现在又是在家门口,自己又是个体育官员,如果没有进入的机会,对我而言,那种失落感才叫苦不堪言。 记者:你在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是分管火炬传递的副部长,这和你之前作为火炬手传递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感受有什么不同?关渭贞:我的心态是很平和的,因为我经常在各种角色中换位。 其实你从不同的角色里,能体会到不同的真实感受,而且收获也不一样。 火炬手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但有机会去组织协调火炬传递这么大的一件事情,是一次锤炼,这种经历对我的人生是非常宝贵的。 记者:作为羽毛球世界冠军,如今你也在致力于推动广州的羽毛球事业,这是一种不了的情结吗?关渭贞:广州已经办过世锦赛、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如果能够再把世界锦标赛办下来,就是一个大满贯的城市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做到。 中国是世界羽毛球最强的国家之一,如果广州在中国能够起到这样一个龙头作用,我觉得作为广州市民,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应该要弘扬和发展壮大起来。 这不是我关渭贞个人的事情,我这十多年只是做了一个推动跟普及的工作,让更多人喜欢羽毛球,但是我希望未来有更多人能够把这个理念延伸下去,希望我的师妹们回来广州后,能够接过这个接力棒,把羽毛球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地往前推进,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羽毛球,带来更多的精彩,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一名曾经在世界取得过辉煌战绩的羽毛球运动员,关渭贞把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1998年,受市体育局党委委托,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 她根据广州的地域特性和人种形体特征,提出了把羽毛球打造为广州市“市球”的目标并积极付诸实践。 她一手抓竞技,亲自促成广州自2000年起每年都举办一次国际羽毛球大赛,以赛代训,加强对运动员实战训练。 在她的具体领导下,近年来,广州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十分优异:2004年雅典奥运会杨维、张洁雯夺取了女子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谢杏芳夺得了女子单打亚军,同时,还在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女子单打金牌,近两年更是包揽女子单、双打世界排名第一。 她一手抓普及,利用自身的影响,促成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顺利落户广州,使广州成为全国唯一、世界第二个拥有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的城市。 在她的推动下,到目前为止,广州全市羽毛球人口已达到200多万,场地总片数1600多片,经营场所172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羽毛球之都”。 “当前,群众体育事业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战略高度,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作为分管群众体育工作的副局长,关渭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抓的。 她提出,以国际化、精品化、社会化的“三化”标准来规划广州群众体育各项工作,按照“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广州看广州,跳出成绩看成绩”的原则,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贯彻“惠民66条”,实现群众体育的社会价值。 为兴建各类便民体育设施,她一方面争取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一方面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加强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的配套建设,促使市体育局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拨出20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同时还带动各区(县级市)、街镇及社会各界投入超过4亿元,建成健身路径1600多条,篮球场2000多片及一批全民健身广场。 为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她深入基层调研,提出并制定了《广州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办法》,推动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1000多所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 市体育局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还在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为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她每年组织全市性群体活动达60多项,2002~2008年累计参与群众超过2000万人次。 所创造的元旦万人健步行、国际龙舟邀请赛、横渡珠江、金秋万人登山、万人健康跑等活动已逐步形成品牌。 据此,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给广州颁发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优秀组织奖。 这个奖是对具体组织者的充分肯定,是关渭贞体育事业人生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美女冠军、到美女主席、美女局长,关渭贞一直在不懈努力着,她的梦想从来没有幻灭过,反而越发真实起来。 这个一辈子都离不开羽毛球的女人,正在一步步地打造属于广州的羽毛球之城。 2008年6月,关渭贞出席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亚奥理事会“体育与和平”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关渭贞当选为亚奥理事会“体育与和平”委员会委员,这是亚奥理事会对关渭贞、对亚洲体育做出重要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关渭贞个人的光荣,也是中国体育、广州体育界的光荣。 亚奥理事会“体育与和平”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为亚洲的儿童和青少年和平相处作贡献,以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加强体育作为调解冲突的中介作用;其独特视角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通过可持续的项目以及创造和平的传统,让“体育与和平”委员会发挥领导作用,改变亚洲几百万青年与儿童的生活;其主要价值是以确立“体育与和平”委员会的“领导地位”,通过体育运动推动“尊敬与宽容”、“团队合作精神”。 关渭贞表示,通过参加这次“体育与和平”委员会议,接触到了世界各地的体育管理精英,增加了对亚洲体育发展状况的了解,进一步明白了通过体育促进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体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她将会把这些理念融入到今后的体育管理当中。 2011年12月9日中午12时(北京时间上午7时),新西兰南岛皇后镇希尔顿酒店一层非凡会议厅已紧闭了3个半小时的橘色大门终于打开了。 世界羽联主席姜荣中与世界羽联另外25名理事鱼贯而出,然后,姜荣中与世界羽联常务副主席帕森、首席运行官伦德以世界羽联两幅标志图案为背景,一起坐到长桌前,其他理事们则围绕列后。 申办世锦赛和苏迪曼杯的中国广州、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4个申办代表团全体成员,在世界羽联官员的安排下,分列两侧,等候令人紧张的时刻。 随着姜荣中“中国广州”的发音一起,广州申办代表团在全场热烈掌声中,兴奋地相拥而庆,与世锦赛缘分深厚的关渭贞的眼角更是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第一次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毕生难忘的。 关渭贞的首个世界冠军,就是在1987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的。 作为24年前现场采访过关渭贞的本报记者,至今仍记得当时关渭贞夺魁那一刻的激动。 就如同著名的“奥运会3大梦想”一样,关渭贞已实现了参加世锦赛和世锦赛夺标的两大梦想,最后一个“世锦赛梦想”就是作为申办者和组织者,举办一届世锦赛。 中国从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成功举办奥运会,足足等了24年,巧合的是,关渭贞从羽毛球世锦赛夺冠到申办世锦赛成功,也恰好用了24年,24年的甘苦,谁可共鸣?作为中国羽毛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叱咤风云的一代“羽坛皇后”级人物,关渭贞与李玲蔚早年同为国家队的战友,又是年龄相仿的“铁姐们”,最有意义的是,早在1987年北京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李玲蔚夺得了世锦赛的女单金牌,关渭贞则获得了世锦赛的女双冠军,这也是关渭贞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同时在这届世锦赛上,中国羽毛球队历史上第一次囊括了世锦赛的全部金牌,因此给关渭贞留下了深刻的冠军记忆。 真可谓是巧合奇缘。 当广州申办代表团几经周折,舟车劳顿,抵达皇后镇下榻的酒店时,一进酒店大堂,打扮干练的李玲蔚刚好与关渭贞迎面而遇,两位昔日的“羽坛皇后”,就这样在异国的皇后镇奇特地相遇了。 这对好姐妹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为她们这次巧合的皇后镇相遇而寒暄起来。 原来,这次李玲蔚是作为世界羽联资深理事来皇后镇参加世界羽联理事会的。 李玲蔚也成为了帮助广州申办世锦赛的最坚强后盾。 更为巧合的是,作为与关渭贞同时代的英国羽毛球“皇后”级明星娜拉这次也来到了皇后镇,这三位品貌出众,球技精湛的昔日羽坛皇后,终于重逢,演绎了一段皇后镇“羽坛皇后”的美丽故事。 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就是广州站,是火炬手数量最多、传递时间和传递线路最长的一站。 从5日起到11日,613名火炬手将参加广州的传递活动。 130名火炬手将在大学城进行火炬传递,总运行里程约15公里。 参与今天火炬传递的130名火炬手中众星云集,首棒火炬手是前短道速滑名将、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 最后一棒火炬手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 今天火炬手中还不乏明星大腕,市民不仅能参与到火炬传递的盛况中,更能一睹巨星的风采。 羽毛球世界冠军关渭贞、网球冠军孙甜甜、新的乒坛一姐刘诗雯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将亮相。 而且也有不少演艺明星加盟,包括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曾志伟和国际影星章子怡,另外,安七炫、谭咏麟、蔡卓妍(阿SA)、张敬轩、郎朗等也将参与。 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在广州大学城传递 11月11日,火炬手张铁林(左)与火炬手关渭贞进行圣火交接。 当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广州大学城举行。 130名火炬手完成了亚运火炬15.2公里的传递里程,至此,亚运火炬传递广州站活动圆满结束。 11月12日,最后5棒火炬手将把亚运火炬传递到开幕式的现场,点燃本届亚运会的主火炬。 位于大学城外环东路与外环西路的转角处,5号火炬手关渭贞一下车,众多师生立即喊出以下口号:“世界冠军看这里,广州亚运欢迎你!”听到此叫喊,关渭贞向人群挥了挥手。 没过多久,她接过亚运火种,开始了今早120米的火炬跑。 只见关渭贞一路跑,一路向马路旁边的路人挥手致意。 1分20秒后,关渭贞将火炬交给了下一棒的张铁林,这对“世界冠军”加“皇阿玛”的圣火结合,一下子引爆了周围围观市民的气氛,原本在远处聚集的市民立即向此处涌来。 “果然是世界冠军,跑得比别人都快。

标签: 发现广州的校园魅力 一场校园推广盛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