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供应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 0

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保障粮食供应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作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供应的重要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 传播先进技术:向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技术、生产方法和管理理念,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水平。
  • 普及科学知识: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产观念,摒弃落后的生产习惯。
  • 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建设高效、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保障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

  • 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完善各级推广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 健全推广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确保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 应用现代技术: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技术推广的效率和精度。

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可以从以下方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 提升农业生产力: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 推动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广新的农业产业模式,如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和家庭农场,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 发展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保障粮食供应

通过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保障粮食供应:

  • 提高粮食产量: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 稳定粮食价格:通过科技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供应。
  • 保障粮食质量: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安全性。
  • 储备粮食: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在粮食供需失衡时及时调控,保障粮食供应。

结论

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实现农业转型升级,保障粮食供应,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高效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绿色化发展,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为保障粮食供应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考察报告(3)

二是区域特色鲜明。 徐州所辖市、县、区农业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在全省20项农业经济单项冠军中,徐州占有8席,铜山区获得设施农业面积第一县、食用菌产量第一县、奶牛存栏第一县,邳州市获得林业产业总产值第一县(市)、农产品出口第一县(市),丰县获得水果产量第一县,睢宁获得羊出栏第一县,沛县获得肉鸭出栏第一县称号。 徐州市荣获全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三水梨之乡称号。 三是产业化形态显著。 全市建立高标准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8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7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2012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9%。 全市培育农民合作社7037家,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79.9%。 全市累计认证“三品”2948个,获批中国名牌产品3个,江苏省名牌产品、农产品33个,认定全国著名商标10个,全省知名商标18个。 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快。 全年粮食平均单产达到863斤;设施农业比重达到19.5%,总量、增量、占比、效益均居江苏省第一;肉鸭养殖领跑全国,丰县种鸭存栏量全国第一,本次实地考察的维维农牧科技公司核心牧场是农业部挂牌的良种奶牛推广中心,品种、设施、管理、产量、效益均为国内一流水平;近年来实施国家和省农业科技项目700余个,培育小麦、玉米、甘薯等优新品种20余个,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近500万亩,比重达57%;农田托管专业化服务面积达60万亩,今年将向120万亩迈进。 徐州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率先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让人感触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以大区域规划,带动大产业布局。 近些年来,徐州市先后制定出台《徐州市十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徐州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徐州市农业提档升级行动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一一贯之,明确提出“1+5”发展目标,即:全市重点设施农业,建立一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五大产业体系,以故黄河沿岸为重点发展林果业,以沛县、丰县为重点发展肉鸭产业,以铜山为重点发展奶业产业,以邳州为重点发展大蒜产业,以贾汪、睢宁为重点发展食品菌产业,指导全市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县区产业发展特色化、优势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第二,以大工程支撑,带动大基地建设。 徐州市围绕“1+5”发展目标,持续实施“2020”工程,每年新建成20个5000-亩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基地和20个大中型规模养殖场;于2017年至2012年实施了“十百千万”农业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于2011年实施了现代农业十大项目、四大增收工程;于2017年起实施农业二次跨越行动计划(2017-2017)。 目前全市已建成17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故黄河沿岸150万亩水果生产基地、邳州160万亩大蒜基地、新沂、邳州6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铜山5万头奶牛基地、丰、沛2亿羽肉鸭养殖基地、睢宁30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大规模产业基地。 第三,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主导产业提档升级 。 徐州市注重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每个主导产业都培育一批优势规模生产基地、一套科技推广体系,一套质量安全监管办法,一批合作组织,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一个或几个知名品牌。 如丰沛肉鸭产业体系,建成2亿羽生产基地;引进雨润、南京中意、河南华英等肉鸭加工企业42家,形成年加工肉鸭3亿羽的生产能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种鸭养殖企业5个,丰县成为全国种鸭第一县;创建集种鸭养殖品牌、生态基地品牌、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的“古沛龙飞鸭”系列品牌,形成了国内知名的鸭业品牌群,正在成为全国鸭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第四,以推进农业设施化,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化。 发展设施种植、规模养殖是徐州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多年如一,持续实施,一一贯之。 以设施化提高农业效益,带动农业投入,这次考察学习的三堡镇徐村被称为江苏省食用菌产业“第一村”,全村家家是大户,户户有菌菇,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90%以上来自食用菌产业,康华食用菌公司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 徐州市亩效益6000元以上面积达50万亩,亩效益3500-6000元面积达到200万亩。 以规模化推动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形成特色优势,每个主导产业都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立山药、牛蒡、芦笋出口特菜规模专业化基地50万亩,建立出口白蒜专业化生产基地160万亩,形成蕃茄、辣椒、黄瓜、西芹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区域200万亩,全市建立千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30余个。 第五,以机制创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把工作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全市114个镇全部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了土地流转管理全覆盖,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61万亩,占比达30%。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坚持推进“三大合作”(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分合作、社区股分合作),全市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37家,入社农户比重达79.9%。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资金互助合作社122家,全面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企业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田托管服务,实行订单式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统一服务模式,全市已经实施农田托管服务近60万亩,今年年底可望增加到120万亩。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确立了徐州农业“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工作目标,对全市114个镇实施差别化管理,分类考核,兑现奖惩。 二、徐州现代农业学习考察的体会与启示 徐州和淮北地相近,水相连,农业自然资源大体相同,徐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路径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第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观念引领,敢争一流。 思想的高度决定着发展的空间,敢争一流方能竞争一流。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农业的观念来谋篇布局,立足淮北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和人文传统,超前谋划,高起点定位,错位发展,形成鲜明特色。 必须构建现代农业制度来组织现代农业各要素,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确立和壮大主导产业。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特色,构筑优势。 现代农业发展动力之源在于市场,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之途在于培育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首要在于做大规模,唯有规模才能形成市场、影响市场,才能有效聚集和吸引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才能做响品牌,延长链条,形成产业体系,继而使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农业不同于工业,组织松散,培育一个特色产业需要数年之功,必须不断积聚优势要素,持续用力推动。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建平台,聚集要素 。 与国情略同,我市现代农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选择优势区域,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率先探索,在提升农业装备水平,聚集科技、人才、信息要素,推动产业链条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率先实践,是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积极创新,激发活力。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创新,以创新经营机制,破解农业生产经营过于分散、生产与市场难以对接的制约;以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金融创新,破解农业发展融资难题。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干事创业,勇于担当。 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这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因循守旧,安于守成,显然难有作为,必将错过宝贵的发展机遇期。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激励士气,大胆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担当,建立适应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考核机制,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事业发展的力量。 三、对标徐州我市农业的差距与潜力 徐州市国土面积是我市的4.3倍,耕地面积是我市的4.3倍,农村人口是我市的5.2倍,人均耕地面积略少于我市,农业发展条件相似。 对标徐州,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差距,奋起追赶。 一是在农民收入上有差距,促进农业增效的潜力大。 2012 年徐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我市多3476元,约是我市的1.5倍;农业增加值434亿元,是我市的8.4倍,亩均增加值4937元,是我市近2倍。 我市在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收益率上潜力很大。 二是在结构调整上有差距,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潜力大。 徐州市出口白蒜、食用菌等五项为全国单打冠军,8个单项产业为全省之冠,设施农业比重是我市的2.7倍,铜山区奶牛存栏量是我市的15倍,沛县肉鸭饲养量是我市家禽饲养量的2倍多,山药、牛蒡、芦笋特菜种植面积是我市蔬菜播种面积的1.5倍。 我市段园葡萄、塔山石榴、隋堤沿线西瓜、日光温室蔬菜等方面有基础、有特色、有区域优势,做大做强潜力很大。 三是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有差距,园区平台建设潜力大。 徐州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是我市6.2倍;农民合作组织数量是我市的7.7倍;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9.7%,比我市高出11个百分点;农业专业化服务率先发展;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 目前正规划建设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上潜力较大。 四是在目标定位上有差距,争创一流的潜力大。 徐州市把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于“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底气足,目标高,气魄大。 我市农业区域狭小,规模总量不大,在全省农业中份额比重不高,但在生猪养殖、日光温室蔬菜、石榴种植等若干单项产业发展上争创全省第一、乃至全国领先,则有基础、有潜力、有希望。 四、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加快促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借鉴徐州经验,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拉升标杆,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再定位再思考。 目前已进入“十二五”发展的中期,结合国家推动“四化同步”的新战略,我市农业发展的新变化,全市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要求,有必要对我市“十二五”以来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回顾,把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置于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和全省农业发展全局再思考、再定位,及时调整,拉升标杆,进一步突出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构筑特色优势。 立足我市实际,可以在小麦和玉米两大粮食高产创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标准化养殖、石榴产业发展、食品工业发展等五大产业发展上率先突破,勇争全省第一;在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等单项工作上重点突破,争创全省一流。 2、优化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势产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坚持南粮、北菜、东山经果林的框架布局。 粮食产业突出实施小麦和玉米两大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把大豆面积压缩到80万亩以下,玉米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在隋堤以南打造60万亩吨粮田;蔬菜产业重点推动棚室升级改造,突出发展日光温室,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10万亩日光温室产业带;东部沿山地带突出发展石榴产业,着力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打造20万亩优质石榴生产基地;养殖业突出发展生猪产业,以万头良种猪场为带动,以3000-5000头规模猪场为骨干,以500-1000头规模养殖大户为主体,以隋堤以南为重点发展区域,将濉溪打造为生猪生产大县,把隋堤以南打造为猪粮产业区;大力发展肉牛、山羊草食动物养殖,这是养殖业中的朝阳产业,努力用5-10年将草食动物养殖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20%以上。 3、汇聚要素,打造富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和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应不同产业发展需要,分类培育加工型龙头、储藏运销型龙头、合作组织型龙头、专业市场型龙头,每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企业集群,依托龙头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围绕主导产业,凝聚科技力量,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和规模经营主体,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推动农机、农机结合,强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推广应用。 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制定适应本地特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规模基地,创建一批绿色食品品牌,每个产业甚至争创1-2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 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各具特色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服务体系。 4、创新机制,培育富有竞争优势的新型经营主体。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规范土地流转,积极推进互换、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于龙头企业,重在提高其市场开拓能力,完善与农户、与基地的联接机制;对于农民合作组织,重在提高其规范管理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对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重在扩张数量,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快提升其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主体。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新型经营主体密切对接,提供优质服务的新模式,形成一主多元、运转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便利充分的信贷支持。 5、园区引领,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继续强化凤凰山、百善、宝迪、口子等四大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能力,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引导相类、衔接配套的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食产业为主导,以作物和生猪良种繁育为特色,以百善食品工业园区和铁路物流园区为带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南部粮食主产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古饶以猪-沼-菜为特色,打造绿色食品基地,创建高标准菜篮子基地形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渠沟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中农大深度合作,打造科技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努力把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为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 6、政策推动,持续用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实施“四化同步”战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重点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制定完善生产性建设用地、用电、信贷、保险、税收等扶持政策,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产业支持政策,集中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林业、农业等项目资金,优先投向优势产区,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城市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优势产业发展。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积极编制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支持。 7、人力支撑,凝聚力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着力培育农业企业家、农民创业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四支人才队伍。 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作为人才蓄养的主阵地,支持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吸纳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职业农民、技能农民,大量培育专业生产经营大户,重点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充分利用与中农大、安农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吸引高档次科技创新型人才参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整合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力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绩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对县区、乡镇农业发展准确定位,分类考核,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一体的农业发展考核办法,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力。

哪位大大可以给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字数越多越好 .<时事政治中的经济问题 >,不要政治中的经济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如何与文化经济知识结合(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二)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引导居民加大文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分析题1、《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材料二中山东省委关于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蕴含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8分)①构建结构合理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分)②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分)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 (2分)④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分)推进科技创新,助力科学发展【热点解读】1、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2、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难点突破】:意义科技创新对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意义。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④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经济意义①发展航天事业可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占领高科技阵地,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航天事业、开发太空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③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政治意义①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奋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命题角度】2012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今后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注:①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9.25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重。 ②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材料二: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三: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 材料四近年来,山东省面对教育、文化发展现状,积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抓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新型农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表(含备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维护粮食安全、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意义。 (平度二模)(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方面应如何做?(3) 结合材料三,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 (4)结合材料四,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5)结合材料四,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山东省强调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依据。 (6)运用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 (1)①经济信息:从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量持续增长,但各年增长幅度大小不一;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粮食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具有加强经济管理的职能。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等措施,是政府全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等问题,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3)① 运用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发展。 ② 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③ 运用货币政策,加大贷款力度,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金融支持。 (4)①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分)②重视教育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2分)③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新型农民。 (2分)④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人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2分)(5)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强对农民教育科技培训,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加强对农民教育科技培训,可以使农民群众成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6)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摆脱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促进农业的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求新思路。 解决目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命题角度】空间交会对接被世界航天专家公认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零的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 材料一: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1)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材料二: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进行了中德合作的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项目共有17项,其中,中方10项,德方6项,中德合作l项。 涉及中方7家单位,德方6所大学,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2)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的宗旨、原则的合理性。 材料三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元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在“神州八号”飞船上的600多项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1)①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到“神七”的研制”,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3分)②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3分)③材料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分)(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②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符合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委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3)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财政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助力科学发展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①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⑤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短缺的状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把握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 有利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国家:①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创新力度;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为自主创新主体;③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④保护知识产权;⑤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企业:①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技术人才;②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③通过资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④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⑤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三、热点切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④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例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今后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注:①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9.25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重。 ②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材料二: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要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三: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贷款力度。 材料四近年来,山东省面对教育、文化发展现状,积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抓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新型农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图表(含备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维护粮食安全、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方面应如何做?(3) 结合材料三,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 (4)结合材料四,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5)运用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 (1)①经济信息:从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量持续增长,但各年增长幅度大小不一;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世界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粮食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具有加强经济管理的职能。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等措施,是政府全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等问题,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3)① 运用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发展。 ② 运用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③ 运用货币政策,加大贷款力度,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金融支持。 (4)①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分)②重视教育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2分)③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新型农民。 (2分)④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人力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2分)(5)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摆脱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的局面,促进农业的发展。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求新思路。 解决目前农业面临的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2011年,我国较为稳妥地处理了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物价涨幅见顶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弱。 经济增长平稳减速,没有出现大的起落。 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保障房建设按计划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缩小,新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大、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结构性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仍然存在。 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引发经济下行的新问题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环境恶化。 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暗淡,发达国家债务规模高企且不可持续,新兴经济体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部分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实施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我国对外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二是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加大。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金偏紧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利润减少,经营困难,活力不足,给就业带来压力。 三是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成本推动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影响趋于长期化。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上升期。 电力、水、天然气的价格和环保收费长期偏低,也需要进行调整。 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存在。 四是金融财政领域潜在的风险隐患比较突出。 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发展过快,缺乏有效监管,部分资产质量不高;部分地区金融秩序混乱,非法集资现象突出,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总额超过10万亿,大多依靠土地政策支撑偿还,2012年将迎来还款高峰。 一旦建设土地价格下跌,局部地区面临一定偿付压力。 另外,如果房价较大幅度下降,银行、地方政府都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稳”字当先,协同求“进”在这个背景下,2012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就是要稳中求进,即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总水平、稳定就业,力争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强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取得进展,防止金融财政风险影响经济发展。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结构性减税提高经济活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是应对需求收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结构性减税实际上是与调结构、转方式一脉相承的。 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结构性减税的时机已经到来,通过税制的调整与完善,可以为服务业、小微型企业等减负,以此促进经济的转型。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操作首先,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兼顾稳定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必然要求。 其次,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操作,推进利率市场化,改变贷款利率和民间借款利率、存款利率与理财产品利率间的巨大差距,将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促进各个时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篇1 浅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科技支撑,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需要服务于现代农业,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随着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村实现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中国农业技术上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早在1982年,国家就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列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了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心,以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了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业技术推广为粮食产量连续迈上新台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为了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推广机构也逐渐增加,普遍提升了技术员的能力,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心,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基础,社科技术示范户为辐射点的推广体系,对农业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并且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的载体。 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产业,所以着力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发展农业的重点,通过灵活多样的推广方式,例如科技示范区、科技下乡活动等等,取得明显的成果,定期对农业技术实行咨询讲解与培训,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广体系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求的是完整性,紧密衔接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但是由于整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组成的部门主体是不连贯的,由此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性和联结机制。 在基层没有能够建立健全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没能够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到技术推广体系之中,客观上也存在着不连贯和不完整的问题。 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还需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客观上存在着政府主导的计划性和指导性的性质,并不能够做到及时跟进农业发展状况,存在着农业技术的供应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往往农业技术的推广完成是任务性和目的性的,与农民、农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还存在着不吻合的问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部分农民的科技意识仍然不强。 部分农民对于科学性的技术知识意识淡薄,忽略了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多数年轻的农业人口改变了自身的环境,选择非农业或他乡谋生,剩余部分的劳动力在文化科技素质方面不高,导致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应有的认识。 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推动农业创新与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套实际可行的推广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有效的推广管理体制和多样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迅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科学性、完整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农业的体系保障。 3.1强化农民农业知识以及科技教育的专业培训 农民是接受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所以有关农业技术的科技教育是提高农民技术应用能力的前提,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适应性,只有将农民对农业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提高,才可使其适应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更新速度,理解农业向产业化改变的经营要求,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中,应加入定期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的模块,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的科技知识、教育知识等等。 3.2不断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促进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整性,在现已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把省、市级的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机构到推广体系之中,形成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强化科技力量支撑。 加大对村级农民技术员的政策待遇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大对有科技推广能力和科技带动作用的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省市级示范社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其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走多元化体系建设这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建设,实现体系的完整性。 要将信息化服务纳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之中,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改变当前主要是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优化农业资产及综合性服务方向发展。 3.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实现农业技术的供应与需求有机结合,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中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深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群众之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涉农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的实际需求,实时关注农业的动态,并对其进行分析,合理合适合需地确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开展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活动,满足农民的需要。 响应国家“以贡献求发展”的号召,促进农业技术的交流,将新型的科研成果及时注入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农业大学生产力;分析制约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尽快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进行实际运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 4 结束语 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探讨,对于农业的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农业技术推广是依据农业发展现状提出的解决办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参考文献: [1] 郭庆海.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论纲[J],农业经济,2001(03). [2] 黄天柱.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J],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06). [3] 路立平.吉林省农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J],农业科技管理,2011(09).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000字篇2 浅析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摘 要】世界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正向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面对这种新形势,本文分析了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某地实际情况,提出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多渠道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探索出一条具有某地郊区型现代农业特色设施农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 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 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 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 层的原始温室。 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 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 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亩,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 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加快某地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2.1政府项目推广与技术示范辐射相结合的推广 是由经济规律、社会需求和农民增收愿望共同决定的,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势在必行。 各镇(街道)农技推广部门每年要有选 择的实施一批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品质优、基础好、效益高、有市场 需求的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在某地市的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下,有计 划、有组织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项目确定后,各级财政都应拨付一 定经费,由市里组织专家研究提出集中应用的新技术或配套技术。 开展以入户指导为主要方式的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员要统筹制定指导方案。 开展育种、栽培、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入户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 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种植户、养殖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 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每名技术指导员一般要联系20个示范户。 在生产关键环节必须到户指导,并结合农事活动的实际需要。 经常回访,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指导单位、技术 指导员、示范户四者之间要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加强检查与考核。 对表现突出的技术指导员和带动作用 明显的种养户给予奖励。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 2.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技推广网络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对于单个农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信息采集、技术采用、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有明显优势;相对于政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集体进入市场的载体,也是农业信息化的组织载体,在带领农民开拓市场方面有较为准确的切入点。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既是信息源、也是信息宿,更容易贴近设施农业种养户及满足其需求,是及时、准确、高效信息供应的忠实服务者。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可以引导会员农户科学决策,减少设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 2.3农业教科研机构与技术市场的推广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及在杭科研机构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经常会把某地一些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作为自己的实践环节。 这样双方就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机 制,一方提供实践基地、另一方派出有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到生产基地蹲点,参与技术开发、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技术推广活动。 在农科教结合中,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的科技力量,是科教兴农的重要环节。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始终坚持为5年杭州电大毕业论文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 特别是适用技术培训更有针对性,把培训农民与技术推广紧密联系起来,农技推广、科研、教育等部门应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 浙江农林大学、 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具有商品属性的物化类和部分易控制技术成果,虽然进入市场,但由于农业成果的生态区域性、不稳定性、时效性、时序性等特点,对价格的确定、风险的界定、权限的规定等问题,决定了推广技术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因此必须制定细致的规范,加强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 总之,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 推广系统、用户系统、研究和管理系统等。 在某地郊区型现代农业建 设过程中,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 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高校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 构、涉农企业及民间推广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 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8. [2]张英,徐建华,李万良.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展望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1. 浅谈农业推广毕业论文范文 2. 农业经济方面论文3000字 3.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范文 4.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5.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标签: 保障粮食供应 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抓手 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