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促销秘诀:如何通过活动最大化收益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0 0

概述

会展是企业推广产品或服务、建立业务关系的绝佳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和执行,企业可以利用会展活动最大化收益。

活动的规划和执行

1. 明确目标

确定参加会展的目的,例如:建立潜在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销售产品。

2. 选择合适的活动

根据目标,选择与行业和受众相关的活动。考虑活动规模、时间和成本。

3. 制定战略计划

制定活动计划,包括参展目标、目标受众、宣传策略和后续行动。

4. 设计引人注目的展位

展位设计要醒目、引人注目,并能传达品牌信息。使用高质量的展品、灯光和互动元素。

5. 训练参展人员

培训参展人员热情、专业,能够向访客传达产品/服务价值。

促销策略

1. 前期宣传

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传统广告提前推广活动,吸引潜在访客。

2. 现场活动

展示产品/服务,提供演示,参与互动活动,与访客建立联系。

3. 铅生成

通过QR码、着陆页和名片收集访客联系信息,为后续跟进做准备。

4. 社交媒体互动

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活动标签分享活动内容,与受众互动并增加活动曝光率。

收益最大化

1. 分析活动数据

收集活动数据,分析访客数量、潜在客户数量和销售转化率,评估活动效果。

2. 跟进潜在客户

及时跟进收集的潜在客户联系信息,建立业务关系并促进销售。

3.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

通过活动建立的社交媒体联系,继续培养关系并扩大市场覆盖面。

4. 寻求合作伙伴关系

与其他参展商或行业专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活动影响力和获得新客户。

案例研究

分享成功案例研究,展示通过会展活动实现目标的企业。

结论

通过遵循这些秘诀,企业可以利用会展活动最大化收益,建立品牌知名度、获取潜在客户并提高销售额。做好充足的计划、执行出色的促销策略并跟进潜在客户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长三角会展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啊? 有谁对长三角会展产业了解啊? 长三角会展产业的中心在哪里啊?

一、会展推动着长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提高首先,会展能为城市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会展业不仅为中外厂商推广品牌、交流技术、洽谈贸易、收集行情、寻求合作、拓展市场提供桥梁和窗口,而且拉动了运输、电信、咨询、宾馆、餐饮、保洁、广告、印刷、装饰、安保等服务行业发展。 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调查显示:展会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等手段的营销中介体。 每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能实现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调查表明:近3年来,每年全国仅举办会展所带来的场馆收入就占全国展览场馆收入的80%以上。 其次,会展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持久的繁荣。 会展与企业经济活动具有不可分性,这决定了会展对城市、产业和居民具有较强的财富和福利效应,它直接刺激了外贸、旅游、旅馆、交通等行业的发展。 会展能够迅速提升城市的功能,增加收入,增强办展单位或城市与会展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改善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米兰、中国的香港以及新加坡等都是著名的“展览城”。 这些城市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动员各个部门来推动这一事业,不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展馆,还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 会展业的兴盛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城市繁荣。 再次,会展业为招商引资展示着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形象,提供了最佳商务城市的投资环境。 通过会展业,有利于企业了解相关城市的综合环境,有利于会展企业或者其他企业做出正确的选址和投资决策,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润。 对政府决策者而言,有利于了解自己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机遇和危机、优势和劣势,同时也有利于了解竞争对手。 此外,还有利于决策者把握影响会展以及城市会展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制定正确的城市发展竞争战略。 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统计:在各种营销方式中,贸易展览会的成交额仅次于直销,3/4的买家在贸易展览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商品。 该中心的另一项统计表明,在商业营销中,通过参加展览会耗费的商业销售成本仅是没有采取展会促销方式的商业营销耗费的一半。 二、长三角地区会展业的发展现状首先,长三角会展经济带在全国5大会展经济带中发展最快。 就中国目前几个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看,以上海等城市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汇聚了中国6%的人口和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堪称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 其中上海的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 其次,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会展企业数量多,国际展览巨头纷纷看好。 会展企业是展览业存在的基础,长三角地区拥有国营、民营与合资企业近1160家,这些国际国内展览企业,几乎涵盖了整个长三角会展“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长三角地区吸引了德国的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等著名展览公司,排名国际10大展览公司之列的大部分企业均已来此“安营扎寨”。 三、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政府争食会展“奶酪”,市场主体严重缺失会展业的乘数效应让很多地方政府为之怦然心动。 一些地方政府不顾自身及周边环境如何,一意孤行地将赌注押在会展上,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潜意识里把倾情打造会展业视为“政绩工程”的最亮点,出现了许多城市蜂拥而上的局面。 如2002年南京市举办了90个展会,而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展览会占了全年展览会的近80%,各类商会、协会举办的占12.5%,公司、社会举办的仅占全年展览会的8%左右。 (二)行业法律、法规滞后展馆的无序建设,导致了业界的无序竞争,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无序竞争将成为长三角会展业的主格调。 因为会展业主要是为商品交易和销售服务的。 长三角地区多数行业的国际、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进入过剩经济阶段,作为重要促销手段之一的会展业,必将被各地政府、各地厂商竞相争夺。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但从目前情况看,能够促进会展业有序发展、规范会展业竞争的行业法律法规却迟迟不见踪影,会展业成了大众共享的“面包”,长此以往,长三角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三)跨区域兼并举步维艰区域内展览公司规模小、数量少。 如杭州会展办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杭州的会展企业在三年内由原来的几家发展到100余家,每年举办的展览会有110个左右。 这些企业中,有独立办展能力的不到40家,所办展览会的展位数超过500个的仅占总数的10%。 在这种态势下,兼并势在必行。 但是,在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下,地区间的兼并阻力重重。 长三角地带会展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特别是一些大型展览会,政府参与或干涉的痕迹十分明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 (四)展馆分布向少数城市倾斜长三角会展业呈现集中态势,从展馆规模来看,上海5大展馆面积均超过1万m2,浙江则有10个,江苏有11个。 上海、杭州、义乌、南京都出现了面积超过10万m2的展馆。 其中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现有展览面积12.5万m2,到2010年完工时,总展览面积将达到25万m2,届时将进一步加强上海在国内和东亚会展市场的领头地位。 从产业效益来看,上海是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2004年5大展览馆举办的展览会超过260个,其中规模达到5万平方米的展会就有16个。 而杭州、苏州、南京、宁波等城市也不容小觑,杭州的“西博会”名扬海外,南京2002年举办的大中型展览会有90多个,宁波也组织了36个在华展和634个出国展,它们在长三角会展业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五)产业布局缺乏整体性构思长三角的会展产业布局缺乏区域整体性构思,具有明显的趋同性。 三角洲内的主要城市经济实力雄厚,都有能力独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但地缘经济的联系性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各城市独立发展会展业,加剧了会展业在区域内的不良竞争。 2004年长三角规模以上的服装展就有15个,分布在上海、宁波、义乌、温州、杭州等地,但在时间和地点上多有碰撞。 观众往往对该去哪个展会参观犹豫不决,而参展商面对这么多的展会也不可能如数参加,导致部分展会主题虽好,但由于没有那么多的参展商应邀参展,只好随便拉人抵数,降低了展会的吸引力。 四、促进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的对策(一)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引导会展经济健康发展政府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 办会展确实需要政府主导,但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政府的定位应是抓“大”放“小”。 抓“大”即政府在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长期规划、政策导向等方面创造条件,起宏观指导作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 放“小”即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从会展中退出来,只有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地方政府出面主办会展,将对会展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利于推动会展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成功的会展业大多数是在政府创造条件的基础上按市场规律进行招商投资才形成的。 韩国大田和中国大连举办会展的思路都是由政府创造条件,改善环境,集中力量建好会展设施,两处的会展中心通过优化人力资源和会展设施,走上一条会展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强化会展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方向1.明确城市定位。 目前,实现长三角会展业一体化还为时过早,各会展城市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在整个长三角中的地位,结合本地特色和未来发展取向,明确会展业的分级定位,寻找发展会展业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级别城市之间的协同力,培育同级别城市之间的协作型竞争,最终实现长三角会展城市的共赢。 2.合理调整会展场馆布局与结构。 兴建场馆是一个城市会展业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会展场馆建设需要长远规划和科学设计。 要在考虑本地市场容量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情况下,把高起点、分阶段建设场馆与对现有场馆进行智能化改造相结合。 3.以地方优势为基础,强化分工,错位经营。 长三角各城市要依托自己的优势,以强势产业或地方特色为向导,以完善的会展产业链为纽带,构建区域会展互动发展机制。 协调会展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实现长三角会展市场资源的重构。 中心大城市应以发展大规模国际展为主,而周边小城市则集中开展专业贸易展,谋求成为特定领域的“领头羊”,实现错位经营。 4.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长三角的会展场馆建设正以20%的速度递增,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众多城市无一不“大兴土木”。 然而,参照国际标准,展馆的利用率达到60%~70%时,才可能发挥出最佳的市场效益。 但除上海能达到50%外,长三角其它展馆利用率仅有10%~30%,大量展馆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始建于2000年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在其后的3年里场地利用率不足19%,终因难以为继,于2003年被拍卖,而与此同时,新展馆的立项和开工仍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摇身一变,成了汽车城,大量的会展设施无法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令人痛心。 5.鼓励兼并联合,提升长三角会展品牌和国际竞争力。 为加速长三角会展业共赢发展,要大力鼓励在共同市场中进行跨地区的企业兼并活动。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长三角会展产业带,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 在会展业中,品牌是信誉的象征,会展企业的兼并联合能有效推动同类或相似会展的品牌联合,整合优势经营资源,提高整体管理能力,推动长三角会展业走向区域共赢之路。 (三)加强会展业专业人才的培养1.建立全面的学校教育体系我国近年开始启动会展的全面教育,包括学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目前约有20所院校着手开设会展管理专业或类似的专业。 各级学校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复合型的会展人才,使从业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会展人员沟通、公关、求知、思维、语言以及与会展密切相关的策划、营销、市场、管理、礼仪、广告设计、服务等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会展策划、会展管理、会展市场营销、会展经营决策、会展礼仪、会展英语等相关知识。 实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在课程设置上,结构要合理,即专业课和相关学科课程的比重要有所侧重,不能顾此失彼,教材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要具有科学性、国际性,并且结合实务。 学校教育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提高长三角会展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有针对性地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中国贸促会的调查显示:100%的办展单位都有对员工进行培训的需要,77%的高级展览经理希望得到国外著名展览公司高级展览专家的培训,68%的展览经理希望学习国外会展理论和实践知识,70%的展览经理表示最希望参加国内短期培训班。 在这种情况下,2002年长三角各类会展短期培训活动达到了12次,参训人数超过1500人。 举办培训班是目前提高业内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有效方式,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会展业的年轻人或已居一定岗位上的主管人员,由业内的资深人士、专家、大学教授及涉及专业知识的国外专家来授课讲解,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其效果很明显,可以解决目前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容可以是普及知识与实务相结合,也可以围绕专业主题进行,使他们的专业知识更全面,这样对会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应该是一个见效快、成本低、又不影响企业正常活动的较好方式,应视为培训会展业人才长期有效的策略。 培训时应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还要做好效果评估,尤其是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效果评估。 3.全面发挥展览协会的指导作用展览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展览协会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从1975年起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分别通过课堂学、工作实践、餐饮协会活动和考试等方式给予被授予者一定的分数,累积到一定分数后,协会将授予一个资格证书,称作注册展览管理人(CFM)。 一般取得这个证书要花3~5年的时间,有了证书就证明你在展览业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荣誉。 该协会还把这套培训方法输出国外,与加拿大、墨西哥、阿联酋等国家的展览协会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这些国家可用这套教材和方法培训本国专业人员,对合格者,美国展览管理协会也颁发证书。 所以,有计划、有层次地培训展览专业人才是未来中国展览协会的一大任务,我国展览协会也可以进行展览人才的行业认证考试,并且规定考试前应参加相应的培训。 展览协会可以指定一些条件合格、有质量保证的机构作为指定培训点。 在通过率的压力下,这些培训机构就会主动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成的学员由展览协会颁发证书。 协会还可以做好行业指导工作,定期组织业内人士交流、切磋业务,拓宽眼界。 有关政府部门要确保认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作为企业资质审查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保证会展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切实做到先培训后就业。

什么是会展信息化管理

会展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展览会的各个环节,会展信息化的实施是为会展举办方、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提供信息交换和互动的平台。 会展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会展的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企业各类资源、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和效率、拓展会展业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一)优化企业各类资源资源与资产的最大区别在于,资源的价值具有潜在性,可以通过高水平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这就是资源优化。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企业资源规划和整理的平台,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任何企业的资源都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会展行业同样如此。 在贸易展览会行业,最主要的有形资源是展览场馆和资金,最重要的无形资源是客户信息和智力资源。 信息化管理正对这些资源的优化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例如,信息化管理能够帮助会展场馆管理者选择会展场馆使用和出租的最优方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同时能改进场馆日常管理,使其维持良好状态。 信息技术还有助于正确预测场馆需求,对场馆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或扩建。 又如,客户资源管理软件通过收集整理客户资源,建立和扩大客户数据库,分析客户偏好,与客户进行双向交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通过对客户资源的分析,为会展的立项、宣传、配套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事实上,会展行业特别是展览会对于客户的熏视远不止把他们当作一种资源那么简单。 因为客户的认可和参与程度直接决定展览的成败,所以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展会管理的头等大事。 展览业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面向商品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大量客户,需要有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欧洲最受行业公认的大型专业贸易博览会,如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每~届都接待参展商数千家,专业观众数十万人。 一个大型的展馆年接待观众人数应该在百万人次以上。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每年一次,为期两周,观众人数达到百万。 开发和保持如此大规模的客户群体通常需要巨大的精力,不是少数几个人能够完成的。 客户群体规模越大,信息量越大,控制和分析客户信息、掌握客户关系的难度就越大。 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为展览会的海量客户信息的高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正是目前商业活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必然产物,成为企业管理中继ERP之后的又一热点。 相对于ERP系统,CRM系统又被归类为企业的前台系统。 典型的CRM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市场营销管理、销售管理、客户服务支持管理以及客户分析。 由于CRM强调的是从整体上全面改进企业与客户有关的业务流程,这样对于过去难以量化管理的市场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均可以按照客户的满意度及其他与客户有关的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在企业引入CRM系统及理念后,对于市场部门可增加“客户保持量”的指标,对于客户服务等后勤部门可增加“客户满意度”等综合指标,使企业的所有人员全部面向客户。 同时对销售部门的考核将不仅仅是销售额及利润等几个简单的指标,员工的工作均可以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工作效率更高,目的性更强。 (三)提高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毫无疑问,会展行业的各个经济要素如组委会、参展商、展馆等,一直在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个行业的运作水平。 对于展览会组织者来说,从客户服务的角度看,展览会提供的常规内容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 比如传统的手工登记观众的方法常常造成拥挤,延迟观众的入场参观,影响展会效果,引起观众和参展商的不满。 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制作和发放个性化胸卡,设立现场上网、触摸屏等现场导览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观众。 快速及时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呵为参展商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分析报告、观众数据等信息反馈服务。 展览组织者为了给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全面配套的服务,常常会尽自己一切可能开发宾馆预订、交通、展品运输和清关、展台搭建、展具出租、服务人员(保安、翻译等)、广告宣传、餐饮等业务。 会议组织者需要完成包含策划、会议公司、酒店、翻译、速记、会务用品、摄影摄像、公关传播、票务等18个环节的业务。 这些相关业务往往由多个企业联合完成,它们之问的规范性、协凋性和互动性直接关系到会展的服务质量。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使得展览机构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提高服务的质量,增加服务的内容,因而必然使展览衍生行业的规范与控制成为展览机构的关注重点。 欧洲一些有影响的国际性贸易展览会已开始尝试为参展商提供服务套餐(packageservice),也就是为参展商提供包括展品、展台、人员等各方面参展活动安排的全面服务。 参展商不用再找别的机构安排自己展品的运输、人员的商旅活动、展台的设计和装修,所有这些可以由展览公司全部协调包干。 这种服务方式在十年前还是不敢想象的,因为对于一个拥有上千家参展商的国际性展览会而言,要把所有客户需要的全部服务都揽在自己手里,无疑要耗费管理者大量精力,不利于组织者提高展会的核心业务质量。 而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原先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程序化了,尤其是已经十分成熟的热门展览会,因此,会展组织者可以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切实提高会展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客户参展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其忠诚度,自然也就保证了会展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给会展组织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四)拓展会展业务领域会展业务领域拓展的典型是网上会展。 随着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运行形式,电信运营商提供了种类繁多、日益便利的上网手段。 如果说过去品牌会展主要通过建立网站以宣传自身,那么今天的网上会展已经具备了一些传统会展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手段,不再仅仅是传统会展的宣传手段,而是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会展形式。 目前,一些大型会展纷纷开设电子版,有的干脆就全部搬到网上。 网页设计也跨七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设计精美、更新及时,而且普遍增加了许多实用性功能.如网上签约、下单、链接贸易伙伴等。 与传统会展相比,网络会展具有参会者不受地域限制、交易成本低、组织工作简单等优点,日益受到会展主办方的青睐。 网上会展以其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必将成为传统会展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会展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会展现场信息服务衡量会展企业能否办好一个会展的标准不仅在展览的收益上,更在于会展招展服务的水平上,而在会展现场表现得最为直接和明确,现场信息化管理不仅提升了会展信息化水平和会展形象,更好地为会展参与者服务,更能获得宝贵的会展信息资源并挖掘利用。 1.会展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这一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的系统如图8—2所示:数据库管理系统观众登录系统组展商接口系统门禁系统客户终端系统图8—2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的系统(1)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系统、观众信息处理和质量保证系统两个部分,其中中心服务器系统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管理中心,也是大量的会展相关信息数据的集中存放中心;观众信息处理和质量保证系统是对登录大厅采集系统提交的名片电子图像做集中处理,并采用多重质量校验方法保证信息质量。 (2)观众登录系统此系统包括观众信息采集系统和现场制卡系统。 观众信息采集系统是对观众信息进行采集,实现从纸质到电子文档的转换;现场制卡系统是为需要现场制卡的观众和参展商提供高速条码卡打印工具。 (3)组展商接口系统现场信息处理完成后,系统需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满足会展主办商要求。 这主要包括:观众信息处理/下载系统(观众归一化管理、观众信息质量整理、所在城市自动生成、观众信息查询处理、观众信息下载);展览会报告生成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得到切实有用的分析结果);展后信息查询系统(包括观众基本信息查询、观众调查表查询分析管理、观众行为信息查询分析、观众数据对比校核、观众数据导出等)。 (4)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包括大会入口门禁系统和研讨会门禁系统两个部分。 大会入口门禁系统是实现对观众进出馆权限的控制和对观众行为信息的采集;研讨会门禁系统是对进出研讨会的观众进行扫描,以实现会后对参会人员的信息分析。 (5)客户终端系统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会展服务也随之有了新的内容,现在已经广泛使用触摸屏技术建设“人性化”客户终端。 从技术层面来说,触摸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①触摸屏信息生成系统:根据参展商的展台、名称、类别等信息生成展台触摸屏系统;②触摸屏演示系统:根据触摸屏生成系统生成的数据显示相应会展信息。 2.会展现场信息服务每个会展的现场信息化管理都有它的个性,但通常会展现场信息服务都包括会展准备、现场服务、展后服务。 (1)会展准备在会展开幕之前,主办方要围绕会展参与者处理很多细节工作,在短时间内集中处理这些琐碎事项绝非易事,但很重要,细节工作直接关系到会展的效果,关系到会展参与者对主办方的印象。 会展现场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帮助主办方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展准备工作的内容如图8—3所示:网页开发制作和信息发参展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会展准备工作的内容展前观众邀请信息预登记胸卡设计和制作原有观众信息的导入图8—3会展准备工作的内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印刷触摸屏系统设计和制作①网页开发制作和信息发布展览主办商利用服务商的技术力量,开发会展宣传网站。 实现会展新闻、观众预登记、参展商在线申请、问卷调查、研讨会信息发布等功能。 主办商可以通过该网页发布会展相关信息、在线招展(邀请参展商)和招商(邀请参观者)。 参展商可以通过该主页了解会展信息,包括上届会展情况和报告、本届会展日程和活动安排、展馆地理情况、酒店预订、运输和搭建等。 同时,在参展后,即可将有关资料和信息在该主页发布、修改和维护,通过工作平台管理预约观众信息等。 观众和公众可以通过访问该主页,查看主办商和参展商发布的有关信息,了解展览动态,预约参观等。 ②参展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全面的参展商公司和产品信息是最有价值的行业数据资源中心。 参展商信息有三个来源:参展商参展调查表、参展商发放的产品资料、参展商公司网站以及相关行业媒体的介绍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比起传统的会刊资料,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需要收集和管理整个参展商的参展展品型号、报价和销售渠道、行业背景、获奖情况等多方面的资料。 按照行业特点把参展商和展品进行分类,能使参展商信息更加容易利用。 ’③展前观众邀请服务商可以根据主办商的要求对有兴趣的客户和预登记的观众邮寄邀请函和胸卡。 ④信息预登记主办商可以利用服务商的技术优势和专业队伍,完成参展商和观众展会前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彻底从这些细节中解脱出来。 ⑤胸卡设计和制作服务商可以根据主办商的要求,设计制作兼容非接触式智能卡、接触式智能卡、PVC条码卡、纸质条码卡等各种形式的卡证,同时,为展览主办商提供参展商和观众的胸卡设计和印刷服务。 ⑥原有观众信息的导入服务商可以提供对主办商原有观众数据科学化、合理化的整理,使之更符合展览会的需求,并将其导入到现有的数据库中。 或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快捷、稳定的查询。 ⑦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印刷根据展览会的实际情况,服务商结合自身经验和问题库,提供调查问题咨询,会同主办商设计最合理有效的调查问题,并负责排版制作。 ⑧触摸屏系统设计和制作结合展览会风格和不同需求,设计独特美观的触摸屏系统,提升展览会档次,满足使用者了解、查询等需求。 (2)现场服务①参展商服务。 展商服务管理由展商登记、展商证卡制作、资料管理、欠费管理、展商申请服务管理、展商调查表、展台管理、展商调查表统计分析组成。 ②观众服务。 观众服务包括:观众登记、观众信息收集、制作证卡、门禁管理、电子会刊、事件管理、调查表分析和观众抽样调查分析组成。 (二)展后信息管理根据不同权限,按照主办商各类查询条件的要求,在会后提供完整的卖家信息资料库和买家信息资料库。 参展商用户可以按照姓名、单位、职位、行业、学历等不同条件组合对到会的观众进行查询;同时,基于查询结果,可以查看详细信息、查看名片原件图像、下载观众信息等,同时,提供发送邮件和群发邮件等观众联络功能。 在展览结束之后,为主办方录人和完善现场获得的数据信息,并帮助主办方利用相关数据,相关服务如下:1.数据处理对展览会现场收集的观众信息和观众行为数据进行深入的规范化处理。 一是根据相应行业的特点,对各种不同部门和职位进行归类处理,确定观众的部门属性(管理、销售、技术、服务等)、决策层面、职位属性(高级职员、中级职员、一般职员)归类部门和职位;二是通过邮政编码、电话区号和全世界城市数据库的相互校验,确定观众所在城市、省份和大区信息规范地区;三是对残缺不全、明显无用的信息进行删除,提高信息的有效性进行观众信息整理;四是对基本信息(姓名、单位、部门、职位、手机、邮件等)相同的观众进行辨认,合并相同信息。 2.会展统计分析报告为主办商和参展商提供基于数据的多种分析报告。 提供展览会各会场和研讨会的观众到达人数、在馆人数、到达人数等,这些可以帮助主办商分析现场展览效果,辅助未来展览策略。 例如:分析不同主题会场的到达人数情况可以调整主题设置;研讨会主办者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研讨会场的在馆人数,了解演讲的受欢迎程度和达到效果等。 会展统计分析报告包括比例类分析报告、调查类报告等。 比例类分析报告,是指根据规范化的数据,以饼图或棒图的形式提供基于观众职位、部门、观众来源区域等的分析报告;调查类报告,则是通过对观众填写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对组委会关心的每个调查问题(观众感兴趣的产品类别、会前各宣传媒体的效果、观众的行业细分等)提供备选答案的饼图、棒图或图表报告,以及对每个调查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如职位和某个问题看法的相关性分析。 另外,提供对调查问卷的逐一查看功能。 3.展后回访提供专业的观众回访服务,方式包括邮寄、E-mail、传真等,内容包括会后满意度调查、下届参观意向等,通过展后回访,可以分别管理观众各种联系方式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 参展商和观众展后对会展网站的访问:观众展后访问本次展览会站点时,可以查看新发布的展览会资料、查询曾经访问过的参展商、查看参展商的最新信息、下载参展商的参展资料,并可通过留言簿或电子邮件联络参展商或主办商。 会展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1)信息管理的标准化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是指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原始数据收集制度化,信息载体规范化、信息加工程序化和信息传递工艺化等方面。 (2)信息管理的高效化信息管理的高效化是指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经济四个方面;高效率的信息管理既是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信息管理全过程的工作标准。 (3)信息管理的现代化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需要做到人才建设和机构建设的完善、技术全面、硬件过硬,同时,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蔡梅良.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龚维刚主编.会展实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罗松涛主编.会展管理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6.马勇.冯玮编著.21世纪会展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会展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

江苏展会业策划研究(很急!!!!)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 具体体现在:第一,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 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 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 第二,能获得优质资源。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着各行业在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 会展业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神话,博鳌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典型范例,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 第三,能提升支持力度。 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竞争力,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协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会展业的支持和助力。 其中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经济能服务于和增强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所以,会展经济有巨大的效能。 第四,能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近年来办展活动的增多,会展业不仅能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拉动和促进就业。 第五,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会展紧扣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会展业呈现出蓬勃生机事实上,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早,特别是近年来会展业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二是会展活动空前活跃。 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超过 3000个,出国办展近800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2000万人次;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与观众达数亿人次。 会展收入增幅明显,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三是会展形式丰富多彩。 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 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而号称中国第一展并享誉全球贸易展的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展。 四是组展主体呈多元化。 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一大亮点,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二为行业协会,各种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大部分由行业协会主导或主办;三为国有企业,少数国有企业组织经营性会展等业务;四为民营企业,个别民营企业介入会展业,或主营或兼营,经营范围中有会展业务的民营企业遮京、沪、穗这三地就超过千家;五为外资企业,境外的会展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结成合作伙伴,开展海外和国内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 五是会展群聚效应突出。 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紧跟其后,广东最为活跃。 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 同时,逐步形成新兴的会展业市场和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会展集团公司。 综上所述,会展业起点高、发展快、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贸易色彩浓厚,知名品牌集中,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辐射广,成为地方经济活动的亮点,展现出蓬。 我国会展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高校的会展教育。 经过短暂的孕育期,2004年我国会展学历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看好会展业前景。 但是要办好会展教育决非易事。 目前的会展专业招生、会展教材出版、会展培训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需要冷静看待。 会展教育是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基础,学校培养是会展教育的基石。 我国的会展人才需要实行分层次培养,分阶段培养。 无论是“重教育,轻培训”的观点,还是“重培训,轻教育”的观点,一样都失之偏颇。 我们应借鉴旅游行业的经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以做带学,学做结合”,提倡学校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 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 会展就是整合资源,会展教育资源也需要整合。 在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为会展教育服务的同时,学校要将优秀会展企业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样,会展企业也要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和重要的合作伙伴。 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可按企业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就我所知道的,会展行业的资格认证目前包括会展策划师、会展商务师以及注册会展经理这几种。 会展策划师是从事会展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销售和营运管理等相关活动的人员,其核心技能包括会展项目的市场调研、立项、招商、招展、预算与运营管理等方案策划、项目销售及现场运营管理等会展商务师范围更广,是指从事会展策划、筹备、展期各项管理和服务、展后后续服务、参展商项目推广和展期营销等各方面专业人才。 而注册会展经理(CEM)培训体系是国际展览管理协会推出的会展经理培训课程。 培训的对象一般是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一般为三年以上)会展经理,一般要求参加一定数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通过相应的考试。 会展从业人员通过参加该培训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注册会展经理”证书,该称号被认为是具有理论知识和从业技能的重要标志。 2006年“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考核方案(试行)会展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推器”之称。 现代会展业发端于国际化大都市和著名旅游胜地。 据专家预测:随着中国申奥、申博成功,上海将成为21世纪亚太地区的重要会展中心。 会展人才日益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之一。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八大趋势1999年8月,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主席及执行董事访华,标志着国际会议组织已开始瞄准中国市场。 执行董事汤姆?霍尔顿先生发表了自己对中国会展业前景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际市场,我们决定从高层次上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以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新的会议目的地。 的确,尽管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与自身的大国地位和资源条件极不相称,但在新的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会展业将赢得众多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加入WTO会使中国会展业在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上发生一系列变革。 概括而言,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会展业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八大趋势:1、全球化趋势加入WTO后,国内各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全球化,会展业也不例外。 与其它行业相比,中国会展业是一个壁垒相对较少的行业。 因此,入世后会展业所受到的冲击肯定不会象金融、农产品、制造业等行业那样强烈,但不强烈不等于没有影响。 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各成员国对服务贸易执行与货物贸易相同的无歧视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业自然也要受此协定的约束。 另外,入世能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尤其是在会展业的配套服务部门怎样分工协作、会展业与旅游业如何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上可以提供新的参考依据,这势必会提高国内会展管理部门的调控水平。 面临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会展界应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即对内抓紧制定行业法规,对外尽快熟悉国际规则。 2、信息化趋势信息化既是中国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里的“信息化”有两层涵义,一是要尽可能地掌握国际会展业最前沿的东西,包括行业最新动态、理论研究成果、展会信息或专业设备等;二是在会展业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提高行业管理和活动组织的效率。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第三产业成熟后迅速兴起的会展业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知识经济的主要标志就是信息化,正如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说――“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家”。 中国会展业要实现信息化发展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首先是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会展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国外发布我国的会展信息,以及时掌握全球会展业的最新动态。 其次,在会展业中积极推广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现代化、会展设备的智能化和活动组织的网络化。 最后,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推动国内会展业的信息革命,如开展网络营销、举办网上展览会等。 3、集团化趋势集团化是国内各个产业部门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它是伴随市场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 尽管会展经济的概念在中国提出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或者说会展业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但中国加入WTO已成为铁的事实,在这种产业背景下会展业必须从开始就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中国推进会展业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会展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会展企业的集团化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行业在资产、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融合与质的提升。 我国会展行业的集团化可以分三步走:一是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合、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组建会展集团;二是开展品牌竞争。 即会展集团应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开展经营管理,以逐步提高品牌的知晓度及价值含量;三是实行海外扩张。 积极向海外扩张是会展企业集团化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项重要竞争策略,它能使国内会展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主动。 海外扩张主要有设立办事机构、合作主办展览、移植品牌展会、投资兴建展馆等四种形式。 4、品牌化趋势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观世界上所有会展业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 例如,在德国慕尼黑每年要举办40多个重要展览会,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本行业的领导性展会,高档次的展览会为慕尼黑赢得了大批参展商,也增强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为增强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品牌化是必由之路。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深圳高交会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它城市发展会展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性会展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晓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由此可以预见,品牌化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日程。 而且,中国会展业的品牌化应主要围绕三个内容来进行,即培育品牌展会、建设会展名城和扶持领导企业。 5、专业化趋势“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造成展览会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 而且,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国际知名展会才比较缺乏。 专业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 展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否则就吸引不了特定的参展商和观众,国内绝大多数展会主办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目前,在全国每年举办的1300多个展览会中,有75%以上是专业性的。 以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大连为例,1996年全市专业展览会只占展会总数的48%,而到了1999年便上升为80%。 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 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 在会展发达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总是固定在某个或几个场馆举行,这样既便于会展公司和场馆拥有者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又有利于培育会展品牌,我国会展企业应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 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际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会展业必将在展会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套服务等方面走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 6、创新化趋势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里,一种事物如果不能常变常新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会展业在中国是一项新兴的经济产业,并且与会展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而惟有不断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最终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 中国会展业的创新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即经营观念创新、会展产品创新、运作模式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 经营观念创新是指我国会展企业应树立“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经营思想,即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参展商和观众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会展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不断开发新展会和大力培育品牌展会;运作模式创新即在组织方式或操作手段上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如推进会展企业上市、向海外移植品牌展览会、开展网上展览等;服务方式创新则指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超前、更便捷的配套服务。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推进创新将成为我国各主要城市发展会展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7、生态化趋势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任何一项经济产业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都必须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可以预见,生态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会展业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注重场馆的生态化设计。 投资者在兴建会展场馆时将从会展场馆选址、建筑材料选择到内部功能分区,突出生态化的特色,有关管理部门也会对此制定相应的规范。 目前,“绿色会展场馆”的概念在国内已经相当时兴。 (2)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理念。 会展城市在组织整体促销或展会主办者在对外宣传招徕时,都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生态特色和环保理念,以迎合参展商和大众的环保需求心理。 (3)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除积极建设绿色场馆外,展会组织者和场馆管理人员将比以前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三废处理,在布展用品的选用上也应做到易回收的材料优先。 (4)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会将倍受欢迎。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日益成熟,国内会展产品中必将涌现出大量与环保相关的专业会议或展览,并且这些展会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8、多元化趋势从整体上看,世界会展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包括产品类型的多行业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经营领域的多元化。 首先,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产品类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中国会展企业应根据当地的产业经济基础和自身的办展实力,积极开发新的专业性展会。 专业内容可涉及汽车、建筑、电子、房地产、花卉等各个行业,关键是要尽快形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会展形式正在从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融商务洽谈、展会参观、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于项目于一体,这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后,面临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我国的绝大多数会展公司都会努力拓展本企业的经营项目,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以分担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轻工业会展东京国际会展中心又被称为“Tokyo Big Sight”,是日本最大的会议展览中心。 它由东京市政府和东京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于1958年4月1日建成的,到1997年7月时它已经接待了超过一千一百五十万的展商和普通观众。 东京国际会展中心拥有平方米展厅面积,分为三大部分:东展厅、西展厅、会议大厦。 展览会主要在东西展厅举行2004年日本大阪中国工艺品轻工业品展销会大阪中国工艺品、轻工业品展销会自1986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有17年历史。 2004年7月初在大阪举办的第17届大阪中国工艺品、轻工业品展销会将以加强成交、扩大出口为主要宗旨。 展出范围:轻工业品、日用品、工艺品:抽纱、陶瓷、珠宝首饰、地毯、丝毯、玩具礼品、圣诞装饰品、各种手编织品、鞋帽、包袋、服装、家具、各种木制品、室内装饰品、家庭日用品等。 此次展销会在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第11届非洲国际商品展--2007年(加纳)中国商品展销周展出地点:加纳共和国首都,阿克拉国际展览中心展出形式:以实物为主,辅以图片、模型、样品等参展产品:1、机电产品:柴油机、发电机、水泵、家用电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熨斗、电烤箱、微波炉、电吹风、电热咖啡壶、太阳能热水器、各类五金工具、电动工具、仪器仪表、装饰五金件、汽车配件等。 2、纺织品:服装、牛仔服装、针织产品、真丝产品、家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 3、电子产品:电脑、手机、数码相机、MP3、电话、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通讯产品。 4、轻工产品:家庭用品、圣诞用品、礼品、工艺品、洗涤用品、旅游用品、厨房用品、搪瓷用品、不锈钢器皿、塑料制品、箱包、日用五金、自行车、皮具、灯具、照明器材、电线电缆、钢琴、假发、文教用品、儿童用品、家具、化妆品。 5、医药报价以及化工产品:壮阳药品、防暑用品、驱蚊用品、原料、成药、外用药、卫生材料、及化工产品。 6、食 品:饮料、饼干、糖果、肉类罐头、工业食品、宠物食品、调料等。

标签: 会展促销秘诀 如何通过活动最大化收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