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华夏文明,弘扬国学精髓: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9 0

引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瑰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传承华夏文明,弘扬国学精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的挑战

当前,传统文化面临着以下主要挑战:

  • 文化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日益加深。西方文化以其强势地位对我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

    让中华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国学精髓永放光芒!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

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学可谓命运多舛,几经兴衰沉浮。 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国学代表的儒学,曾一度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受到猛烈的抨击。 此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都免不了被严重冲击。 这是时代的悲剧,当一个国家民族落后于时代,原有的经典就会被颠覆,原有的传统就会被遗弃。 当一个国家民族走上正轨的时候,传统文化也就成为一个民族走上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当今,中华民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学也顺应时代走上了复兴之路。 国学的复兴,是重建民族文化、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汉字中的“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汉字中的“典”,本义是“五帝的书册”,引申为重要的文献、典籍。 “经典”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 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共认的“经典”。 她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抟造文化和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 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人们在物欲驱动下,变得比较浮躁,优良的古典读书精神几被扫荡无遗,真正能够坐下来认真读书的人也不多,这要求我们要懂得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些国学经典著作就是经过了时代考验的,是历久弥新的永远具有阅读价值的圭臬。 我们相信,它们是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

俗话说“树无根不活,人无本不立”。 学习国学,一定要从最原始的经典入手。 “经”是智慧的升华,“典”是行为的法则;“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民族文化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经典”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互敬互重的美德。 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我们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轻便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教养文化,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之方。 毋庸置疑,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徐梓教授说得好:“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一个人成长的根本。 ”

一、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有利于人的适应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专业教育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 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 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社会上特定岗位的人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培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 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 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它不在于教人思考什么,而在于教人如何思考。 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 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 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 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渗入我们的历史和传统。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志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自如。 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二、国学经典教育是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历练

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后,得到举国上下的广泛认同,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很多人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撇开教材的学习,开设琴棋书画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素质教育就这样被曲解成了技能的培养。

那么,何谓“素质”呢?素质是指人或事物根本性的结构,具有基础或前提的意义,并蕴含着无限发展的可能。 “素”有白色的、本来的、最初的意思;“质”则有形体、根本、质地的意思。 所谓素质,实际上指的是可为各种具体技能提供依托和基础,又潜藏着发展的动力,并且能够突破局限,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统一体,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素质结构的活动和过程。

只有触及人的素质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打一个比方,素质好比一块土地,而各种技能,不过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庄稼。 土地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依托和基础,使得种子所具有的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潜能得以实现。 素质教育,好比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工作。 下下棋、弹弹琴,乃至学习绘画、唱歌和跳舞不过是在素质的沃土上栽种一些花草,而并不是根本地改良土地;不过是在素质的模板上增加一些案图,而并不是改善这模板的结构。 说到底,学习具体技能是仅仅着眼于“器”、“用”、“末”的问题,而不是着眼于“道”、“体”、“本”的问题,都并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与素质教育具有一致的指向,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 表面上看,国学经典教育不直接养成某种技能,是一种“无用术”,但它实际上是从更深厚和高远的层面做好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完善素质的工作,是一种源于根本、专注根本、为着根本的教育。 浸润在国学经典中,能感受和体味经典世界所蕴含的古人的思索,从而获得智慧和力量。 所以,国学经典是锻炼思维能力的工具,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义。 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指出的那样,“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均具有其他任何教育内容所难以比拟的作用。

三、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有利于人的高尚品格的塑造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 “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对于我们祖先的传统和文化曾经一度持鄙薄、仇视和批判的立场。 很多人之所以会狠心的用手割断自己的“脐带”,挖掉自己的“心”,大抵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传统,基于从众的心理,人云亦云;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以来国力不振,国势衰颓,传统文化被当作了替罪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国学经典内容没有实际用处。 在是否有用,特别是这种用处能否看得见作为评判尺度的前提下,国学经典的学习才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轻贱的尴尬境地。

实际上,在西方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和中国古典教育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但精神实质相一致的博雅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古典文化修养的传统精英,其核心内容是经典文本研读、古典语言训练和古典文化熏染。 英国有句名言:“虽然希腊文、拉丁文对于管理印度殖民地毫无用处,但只有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的人,才能统治印度”。 在古代中国,虽然“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没有提供治国经邦的具体策略,但它们却是训练治国之术的有效手段。 只有精通“四书”“五经”和擅长写作八股文的人,才可能以此打开科举之门,参与国家管理。

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 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四、国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有利于民族人文精神的提升

教育以人为对象,本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要将人从不成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带到更自觉、更理想、更圆满的境地。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为了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为了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文教育主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使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学得表浅的知识,而且通晓支撑这些知识的文化意蕴;人文教育不是要培养没有灵魂的专家,而是要造就具有文化修养的个体。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学经典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经典是连接我们和历史传统之间的一座桥梁,缺乏经典教育,我们就无法踏上回到自己精神家园的道路,只能成为文化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参加这个家园的建设,形成对她的情感皈依。 接受经典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过程。 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的体验,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永远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教育既是实施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开展博雅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方式。 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砥砺我们的品行、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让年轻人汲取民族传统的优良养分,掌握祖国特有的优雅语言,使之成长为既有崇高理想,又有典范道德;既有文化知识,又有文明素养的新一代中国人。

传统文化之中国画-复兴之路如何走?

题跋(题画诗)是中国画的“标准配置”

【编者按】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是在“讲故事”,而图文并茂是让人懂得的最佳方式;(图文并茂,意思是指在一篇文章里,图片和文字都很丰富多彩,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中国画的诗情画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中华儿女应当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而不是像今天的人,把他“越玩越少”——没有题跋(题画诗)的“中国画”比比皆是。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画“四全”有诗、书、画、印,却还有一项必不可少,就是题款,题款可简单也可复杂,却可反映一个画者的综合素养,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是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 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与题跋这两方面内容,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 好的“款跋”必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题跋(题画诗)的来历:

一、顾恺之 《女史箴图》箴文,卷末的 “顾恺之”名款,梁元帝 萧绎《职贡图》为例:“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其山川、风俗、历史及历代交往情况、纳贡物品等”从此开创书法与绘画一体“中国画题跋”的样式。

1 顾恺之 《女史箴图》 萧绎《职贡图》为例

二、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2、王维开创诗与画的结合——中国画的诗情画意”的萌芽。

2 梁 张僧繇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等

三、宋徽宗赵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却是不可否认的,有“书画皇帝”和“丹青皇帝”的称号。 亲创粗笔水墨花鸟,更加主流和严谨,特别是创立了“中国画的诗情画意”标准形式——集诗书画于一体(这样的形式犹如“声光电+SanDisk效果”的电影,其艺术效果好;若是缺少题画诗,就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或,“便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难以表达作品中的思想、情怀!),自此成为了中国文人永恒的精神追求。

3 李昭道、宋徽宗“诗情画意”等作品

4 宋徽宗“中国画的诗情画意”、范宽作品

5 李唐 晋文公复国图、《文姬归汉图》

本文例图为宋代及宋代以前,比较稀少的“题跋(题画诗)”图示,宋代以后的中国画题跋(题画诗)形式比较多,因此,不赘附了。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足部》谓: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清代王概《芥子园画传》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耳,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翻多奇趣。 元代以来,在画上题书诗文已成为中国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艺术手段。

近代,尤其是1918年5月14日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主张改变了中国画近百年来,是以西方绘画的评价标准来评判的,二十世纪我们历经战乱,贫穷、折腾------“五四运动、西风东渐、破除四旧、八五思潮”;因此说中国画的发展是混沌的,缺乏艺术主见,以至于“中国画”被西化,不是真正的中国画。 这是民族的不自信所造成的,这样的“民族自卑”已经伴随中国画一百多年了!已经使中国画的“元气”大伤了,如果不及时补救,我之国粹——中国画必将沦为西洋画的“附属品”而真正的殇夭了……!此绝非笔者的危言耸听:2014年9月12日晚上八点多钟,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出了 “庆祝开播八周年”的节目,节目邀请了中国画院副院长卢禹舜,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研究部主任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朱其等谈到中国画的发展时,都认为当代中国画已经“欧化”——考美院,中国画系也与油画系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考素描、色彩,而中国画的“必备”书法、白描、古诗词、古汉语等等全是空白……;现在,让美院教师(授)教授“题画诗”,也是不现实的……。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画核心价值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中国乃至东方世界对宇宙自然的看法,对社会人事的态度,对美与永恒性的追求,都在中国书画里得到了显化,并通过它们而获得了千百万炎黄子孙、东方朋友乃至世界各国朋友的认同。 诗 、书 、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学(国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越是传统的,就越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 ”顾绍骅的艺术思想与主张:中国画的发展必须依照“中国方式”——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诗、书、画)为一体的观点——“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也是世界美术的发展方向!并且积极倡导《中国画审美(评价)标准》,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2 新时代《中国画评价标准》

顾绍骅于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三日星期四

网页链接

谈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 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代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中国过去淘汰的文化。 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来的。 只不过中国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区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政府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国人则还在我们的周朝时期。 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规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代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中国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 学习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倒退,没能什么新意。 究竟应该用哪些原则、从哪些方向去理解国学和整个中国文化?笔者以为这当属解疑国学及中国文化之惑的“纲”。 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整体或可喻为“一锅老汤”。 如果能以对待“一锅老汤”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中国文化,可以发现,许多文化方面的困惑将迎刃而解,许多争论也将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统一的平台。 的确,如果“形象思维”一下,可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一锅已经煲了数千年的“老汤”——这锅“汤”,从久远的诸子百家时代便已经“开煲”,其“底料”中杂糅了儒释道墨等各家之说,佐以古今中外先贤智者之论,内中纲常礼教、阴阳八卦、厚黑谋略、魏晋风度、唐宋文章等诸般“味道”兼备;这锅“汤”,在“天朝大国”的集体荣耀时代曾无数次沸腾,在割地赔款国耻连连时分也曾一再被几乎扑灭了底火。 不过,虽是历经波折,这锅“汤”数千年来却从未被彻底倾覆,薪尽火传,绵延至今。 这锅“文化老汤”非常值得珍惜,因为其丰富的内涵、醇厚的味道正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坚实基础。 在文化成为重要“软实力”的今天,应该进一步有效发挥这锅“老汤”的优势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传播,为经济发展助势。 不过,在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这锅“老汤”也面临着诸多必须接受的新理念、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众所周知,但凡“老汤”都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甚至,对经几十年上百年反复熬煮的老汤之健康性,存在着一定的疑虑和争议。 其二,“同化”的能力极强,再新鲜的东西放进去,都会变成了老汤本身的滋味。 其三,其种种复杂滋味究竟何来,不好解释;但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往往成为招牌,成了自傲的本钱。 “老汤”如此,中国文化亦然,不妨一一对照来说:其一,“重滋味不重营养”的低效、低质文化概念和行为,在中国文化整体中存在仍然较多。 譬如现在仍被一些人念念不忘、声言要发扬光大乃至申遗的“国粹”,于现今之意义委实寥寥,却偏偏有人乐此不疲。 而且,如同对待“老汤”的态度一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也产生了很多疑虑和争议。 比如对儒学,有人认为这是强国的文化利器,是“一项更适合人类进化的文化选择”,现代社会应该重新接受儒家文化的启蒙,重新发现孔子的价值。 但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儒家文化是误国的文化包袱,要承接和发展现代文明,“孔子的思想枷锁必须被打破”。 是故,小到对儒学、对读经,大到对国学热、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掘,有人不遗余力地添柴加火,有人则大泼冷水。 虽然有些问题和争议本身一眼即可见其荒诞性,但要更好发挥传统文化“这锅老汤”的作用,却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争议的存在。 其二,如“老汤”一样,中国文化亦有着巨大的同化力量——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一点。 应该承认,这种同化能力使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保持了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民族的观念和价值统一,但这种同化力量也易形成保守、迟滞、活力不足的一面。 现在看来,对外来或内生的新的文化现象一味“同化”,很快便让其失去自身特色,这未必全是优点。 从有利文化发展和丰富的角度出发,保持某些文化质素的新鲜、活力和营养,或亦有其进步意义。 其三,如同中国人对“老汤”的说不清道不明一样,对许多文化现象及其内在逻辑、肌理等国人往往也缺乏解释能力,却偏偏又要以其“博大精深”作为招牌,作为自信的基础。 作家曹文轩曾经写道:“假如说西方人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话,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对他们自己的一切都作出了高得不能再高的解释。 ……解释意识和解释能力的双重缺乏,使我们根本无法继承我们的遗产,也根本无法正视当下的实践。 ”可以说,这几句话点中了当前对中国文化理解和传播方面的软肋。 我们有些人,对中国文化洋洋得意充满自信,不遗余力地赞美,然而对其“可解释之处”往往又很茫然。 以己之昏昏,当然不可能使人昭昭,更重要的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注定很虚妄。 有鉴于此,面对愈发激烈的文化竞争之势,对中国文化这锅“老汤”,我们应该细细品味,努力去理解去分析,真正搞清其价值所在,精华所系及糟粕所存,对其进行适度地改造,从而能让其能真正适应现代节奏,发挥更好的现实功用。 到那时候,当前有关国学的一些争议,也便会走上一个正确的轨道,讨论出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下面具体来分析中华文化的文化根基和主要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上古的时期,由黄帝等祖先在经过实践探索并在后代逐渐形成,其主要成果体现在两大典籍之中,其一是<黄帝内经>其二是<易经>,这两部经典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其内涵所体现的主要是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其中<黄帝内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方面和人体生命的养生方面,其内在的思想对中医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养生学方面,它主要对中国的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对道家和医家气功的养生修炼起到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并且,对后世形成<气化论><经络论>等重大生命科学理论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另外,中国文化的内求方法学的形成跟这两大典籍也有直接的关系. 天人整体观的思想,主要的体现就是讲求人和自然和社会的整体的共存共生的关系,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目前,我们国家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就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在我们现实社会的具体体现. <易经>做为中华文化的最古老的经典,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乃至后来传到中国的佛家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的春秋和战国时代,先后出现了众多的文化先哲,其中就以老子,孔子等最具有代表性,而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都深受<易经>思想的影响.而老子和孔子在阐述天人整体观方面都分别在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对天人整体观予以展开阐释.所以,中国的道家和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两面体,二者和而为一,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的代表. 中华民族的文化因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完全断绝它坚强的生命力.即使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所遭受了100多年的历史耻辱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也是不可磨灭的.其实,也正是在遭受了100多年的耻辱的时候,中华文明和世界的文明进行了交融,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在历史的文化冲击中进行调整和重新的整合以及对中华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并再创新.虽然这个过程我们经历了所不愿意经受的磨难,历史也给了我们很深的伤痛,这些都是不能忘怀的,但是,历史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和必然,一个民族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回报,历史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前进,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百年耻辱以后,文化的的融合将使中华文化更加成熟.未来的世界,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全球变暖,文化冲突,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核战危险,水源短缺,等等,这些都跟人类跟自然和社会的不和谐所致,而中华文化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都将会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开辟全新的有发展前景的思路.对解决世界性的各种危机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做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延续不断,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文化方面具有极大的合和精神和极大的包容性,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永远向前发展的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做为中华文化的创始民族--汉族,曾经不只一次的被外族侵略和统治,但都没有使自己的文化灭亡,反而是统治汉族的其他外族被汉族的文化所同化,并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每一次的民族融合,都使中华文化更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另外,因为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的影响,中国的道家,儒家,佛家,医家等思想都将会成为人类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敲门砖,将会为未来人类的生命自由开辟新的思想观念.比如,在人体生命科学方面,中国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将会用中国独特的内求方法学的方法来研究并开发人体的潜能,并使人的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类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世界声的很多问题都会解决.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和过程.但这最起码是一个有希望的前进的方向.中国的古人,在上古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有很多的人在探索研究人体生命的领域,但因为发展的观念和思想传播的限制,有很多的人还只限于独善其身,也有很多有成就的人,但是,因为人类对他们的思想和观念缺乏认识和理解,暂时难以接受他们的这种成果,所以,在未来,中国文化还必须要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开发,对传统文化,不以现有的知识框架来加以区分和理解.这样,必将能够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里找到另人惊喜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真正要发掘的话,是需要很大的工程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人,能够积极的投身其中,并勇于实践.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什么样的文化群体,什么样的文化群体,就产生什么样文化观念和思想,什么样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就会主导这个文化群体的行为.当今世界,以西方为主的西方文化思想,所体现的就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文化大家作为文化的主要内涵,而对西方世界的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优胜劣汰和生存竞争法则,以及现在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人类本能的基础之上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本身就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性和不和谐性.首先,残酷的竞争思想就意味着暴力和掠夺,这就是在近代历史上,为什么西方的国家在世界上扮演了掠夺者的不光彩的角色.其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也是建立在人的本能和物质的基础之上的民主和自由,本能的东西跟动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有就会产生暴力的竞争,现代的战争,很多的时候就是这种竞争法则的具体体现.物质的基础,是吸引人类本能欲望的极大的诱惑,世界的物质是有限的,象能源,水,等等,这些物质的基础一旦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时候,人类的自相残杀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都谈不上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所以,西方的这些思想和理念已经使我们的世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而在目前,按西方的这些思想和观念又不能解决问题,比如,现在的美国,在世界上就是,他们到处发动战争,想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本过的战略利益,但是,事物发展都是有其平衡的规律的,美国因为违反了这个规律,所以美国在世界上就,越被动.最终将走进死胡同. 因此,我们中华文化,在这个方面将能够给整个人类开创一个全新的发展观.这点就是一个重大的启迪. 在未来,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也将是不可限量的,首先,中华文明的天人整体观的思想,就可以让世界变的更加和谐.其次,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发展将有可能促进世界各个民族的大团结,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其三,是中华文化将有可能在人类生命科学领域里,摘得桂冠.解决人类生命自由发展的难题.其四,是中华文化将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世界文化的先进文化,并成为人类文化的领头者. 这是我对中华文化的一点认识和理解,有些东西还可以在展开,但限于篇幅,多不赘述,只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学些中国文化,都实践,这样自然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了.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 1,传统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际和国内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并要高屋建瓴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创新并能代表世界和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2,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要结合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发掘,并要考虑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3,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善于去粗取精,并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坚决的同社会上的低俗文化做斗争,决不能让低俗的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并影响人民的思想. 4,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会上的具有文化性质的社会单位和个体进行规范,坚决对低俗文化进行治理,并以高尚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做引导. 5,政府要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并成立专门的分门别类的文化研究机构,对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予以继承并发扬. 6,允许文化界的百家争鸣,进行有意义的学术讨论,鼓励文化的积极创新,对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进行推广. 7,积极开展国内,国外的各种文化交流,并同时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在国内和国外对普通的大众进行推广. 8,政府鼓励民间的文化团体和机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推广,但要予以积极的沟通和引导. 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是具有可以对人思想和观念进行改造力量。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想及理念,是中国人不具侵犯世界发动战争的文化根源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以及兵家思想,无不体现“天人整体观”和“和合”的思维,因此,在21世纪,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文化的向外输出,把中华文明的文化理念向世界推广,并化育世界上的未开化的人民,以及通过文化的交流,同西方的文化相互的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从而对产生世界性的先进文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的文化向外输出的过程,会逐渐的加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认识和理解了,世界上对中国的误解就会减少,这样对中国在世界上 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会有帮助。 这样的话,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希望了。 中国的文化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儒家和道家,佛家是舶来品,但是这个舶来品已经被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给同化了,因此你会发现,佛家也谈儒家的观点和道家的观点,用这两家的观点来证明佛家的观点和中国的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观念的一致性,只不过儒道佛各家所谈的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谈的而已。 当前中国的文化发展就是一种儒道佛三家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家相得益彰,相互还有矛盾还有支持,在矛盾和相互的支持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历史上,这三家也是不断地进行争斗,但是,谁也没有把谁给灭了,反而到了现代呈现出了儒道佛三家相融的趋势。 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展的现象。 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没有被外族所同化,反而把外族的统治者给同化了。 但是,在历史朝代的更迁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导致了文化成为了政治的附庸,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进而中华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失去了文化的根本意义。 特别是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把中华文化在中国进行了僵化的运用,如“八股文”、“文字狱”以及“不谈国事”等等政治的一些运用等等,致使到了近代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形成了批驳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潮,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的政治原因导致的中华文化的没落,一方面因为中国要想向西方世界学习先进的科技及文化。 所以就一棒子把中国传统文化全部打倒。 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东西也被连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中华传统文化,成了当时那个历史时代的牺牲品!倒是中国建国以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潮,有使当时的中华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当时出现了“批林批孔”的名词,把批林彪和批孔子放到一起。 成为了一段历史的黑色幽默。 不可否认,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建立了国家,是得益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但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前提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 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运用了东方的智慧的同时结合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建成的新中国。 这里首先应该确立的就是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身上都具有很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 只是在建国的初期,国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摸到门路,才走了一些弯路。 时至今日,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世界的价值,所以,才有了政府向世界推广“孔子学院”以及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实现真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必须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因里面去挖掘和寻找力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历史上很少有侵略其他国家的例子,(当然,在历史上民族融和过程中的相互的战争是不算的)中国在古代的时候,讲求国家的同志的过程中要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这也是毛泽东之所以提出,中国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的文化渊源。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好几个朝代都是被外族统治的,但是,尽管如此,外族的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让中华的文明从此在世界上中断,反而使外族的统治者因此而被中华民族所同化,如南北朝时大批的鲜卑族汉化,以及元朝的蒙族接受汉文化的熏陶而因此的改变。 清朝的满族人更甚,因为他们全部融入了汉文化的里面,因而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最终致使他们的民族淹没于中华民族的里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这些,都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前段时间,在和讯网上,看到有人质疑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3500年,在3500年以前都是神化史。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不时五千年,只要从现在算起,你的民族的文化还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即使是3500的文字历史,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这个文化的魅力可以对世界的文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就够了。 中国政府,现在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只有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里面去发掘并结合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的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华文明实现伟大的复兴。 从网络上以及目前的整个学术界来看,中华文明的历史魅力正在世界上如火如荼的展开,比如中国的《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世界性的研究机构,很多的人在研究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经典。 还有,目前在电视上,“百家讲坛”的栏目,很多的学者都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近风靡一时的于丹教授在以“我读经典”为题目的里面所讲的“庄子”和“论语”就受到了国人的极大认可和推崇。 这说明国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很热爱的,在加上于丹教授的这种创新性的发扬,使大家进一步的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亲近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复兴的一种现象的体现。 当然,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过程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 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在这个方面要以行政和法制的手段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社会的的人们都能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从个人做起,把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的责任担当起来,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就有希望了。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所有的爱国的同胞,都能以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从自身做起,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去。 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吧!

标签: 传承华夏文明 弘扬国学精髓 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