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下一代碳推广技术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8 0

引言

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有望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而应对气候变化。CCUS涉及从工业和化石燃料燃烧等排放源中捕获二氧化碳,然后将其利用或永久封存。

CCUS 的工作原理

CCUS 的工作原理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 碳捕获:在排放源处使用各种技术从排放气体中分离二氧化碳,例如胺气洗、膜分离、氧燃料燃烧等。
  • 碳利用:捕获的二氧化碳可以利用于各种应用中,例如增强石油采收(EOR)、生产化学品和材料,甚至作为碳中和燃料来源。
  • 碳封存:未被利用的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地质构造中,例如盐水层、油田或煤层,永久隔离在环境之外。

CCUS 的


ccus是什么意思

ccus,全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气候应对技术。 它通过捕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可以直接使用或储存的形式,以对抗全球气候变化。 各国对这一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尤其在CO2驱动石油开采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尽管产业化过程中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ccus的前景显得越发光明。

ccus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的碳捕获和储存(CCS)环节,还延伸至二氧化碳的回收和再利用,这种资源化利用方式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更具实际操作可行性。 例如,通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提纯后重新投入到生产流程中,形成一个循环经济。

标准化方面,ccus的国际进程也已启动。 2010年,美国和加拿大便启动了ccus地质储存的标准化工作。 加拿大标准协会(CSA)与二氧化碳国际性能评估中心合作,制定了Z-741标准,并得到了国际认可。 2012年,ISO成立了专门的TC-265技术委员会,由全球多个国家、组织参与,旨在制定一套全球通用的ccus规则和标准,确保项目的实施既有效又可靠。

总的来说,ccus不仅是减排的工具,也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其标准化进程正逐步推进,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CCUS及CCS技术介绍

CCUS技术全称为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旨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这一工业过程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三个环节。 在捕集阶段,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排出的混合气体中提取。 之后,二氧化碳经过提纯,可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循环再利用。 最后,通过管道、罐车等方式将捕获、压缩的二氧化碳运输至地下岩层进行封存。 这一技术组合,即CCUS技术,被视为实现能源行业碳中和的关键。 碳捕集技术,顾名思义,是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为进一步处理创造可能。 利用环节则聚焦于二氧化碳的提纯与循环再利用,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封存技术通过运输和存储,确保二氧化碳远离大气,实现减排目标。 CCUS技术在当前仍面临成本高昂与技术复杂度高的挑战。 然而,在全球气候目标与政策激励的推动下,CCUS项目数量增长,成本逐步降低,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作为全球投资热点,CCUS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吸引资本关注。 CCS技术,即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是将CO2与工业或能源源头分离,通过运输至封存地点与大气隔离的过程。 CCUS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将利用环节纳入考虑,强调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再利用价值。 CCUS技术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实现能源行业碳中和,更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成本的降低,CCUS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碳捕获与封存(CCS)的升级,它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提纯,用于再生生产,实现资源化利用,而非简单的封存。 科技部副主任彭斯震认为,中国目前优先考虑的是发展,而CCS技术由于能耗高和成本大,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他倾向于CCUS,强调其经济效益和操作可行性。 在国际能源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中国CCUS潜力巨大,应尽快推进相关研发。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广泛应用,如合成高纯一氧化碳、化肥生产等,尤其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和油田驱油技术前景广阔。 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都在积极研发,美国Novomer公司、中国江苏中科金龙化工等已在产业化生产中取得突破。 然而,国内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面临成本压力、投资风险和市场需求小等问题,导致进展缓慢。 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利用二氧化碳替代石油生产,可减少污染和节约资源。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能提高石油采收率,减少排放,但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中国在CO2-EOR技术上也有所进展,如大庆油田和吉林油田的试验项目,为未来应用提供了基础。

标签: 碳捕获 CCUS 利用和封存 下一代碳推广技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