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微信订阅号推广的终极指南: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互动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5 0

引言

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拥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微信订阅号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一个与目标受众建立联系、吸引用户并建立品牌忠诚度的强大平台。了解微信订阅号推广的最佳实践对于成功推广您的业务至关重要。

一、内容营销

  • 创建有价值和引人入胜的内容:您的订阅号内容应该是高质量的、信息丰富的,并且与您的目标受众相关。使用各种内容格式,如文章、图像、视频和音频。
  • 定期发布:保持您的订阅号活跃和引人注目。定期发布内容可帮助您吸引粉丝并建立参与度。
  • 进行内容优化:使用相关关键词优化您的内容,以增加搜索可见度。确保您的标题和摘要吸引访问者。

二、粉丝增长

  • 利用微信广告:微信广告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广告平台,可让您向特定受众展示您的订阅号。
  • 发起微信红包活动:微信红包是一种虚拟货币,可用于激励用户订阅您的订阅号或完成其他任务。
  • 与其他公众号合作:与相关行业的公众号合作,以进行交叉推广和增加曝光度。

三、用户互动

  • 创建互动内容:使用投票、调查和问答等互动内容来吸引用户参与。
  • 回复评论并与用户互动:及时回复用户评论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帮助您建立关系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 建立用户群:使用微信群功能与用户建立私密的社区,以促进讨论和提供支持。

四、分析和优化

  • 使用微信 Analytics:微信 Analytics可提供有关您的订阅号性能的深入见解。定期检查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监控关键指标:关注关键指标,如粉丝增长、阅读量和参与度,以衡量您的推广效果。
  • 持续优化:根据分析结果,对您的推广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有效性。

五、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某知名科技品牌 该品牌通过以下策略成功提升了其微信订阅号的影响力和用户互动:
  • 发布高质量的行业文章和产品更新
  • 利用微信红包活动吸引新粉丝
  • 与其他科技公众号合作进行交叉推广
  • 使用微信 Analytics进行深入分析并优化策略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该品牌在短短三个月内将粉丝数量增加了 50%,阅读量增加了 30%。

结论

微信订阅号推广是一项持续的过程,需要仔细计划、执行和优化。通过关注内容营销、粉丝增长、用户互动、分析和持续优化,您可以建立一个蓬勃发展且引人入胜的微信订阅号,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互动。

微信运营深度剖析

我们先来玩一个反推对比游戏:2B业务为主的传统企业如何做销售?划分区域—设立渠道—收集销售线索—销售人员点对点销售;传统媒体如何挣钱?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运营出优质的内容,不断渗透到目标受众,提高影响力,体现在发行量上,然后出售不同版面、栏目的广告,以冠名、硬广、软广等形式;2C业务的电商如何渗透到市场提高销售额?在淘宝开店,选品—美工设计—装修—上架—商家刷单—评级提高—淘宝客分销—面对顾客;企业如何展示自己?买域名—外包搭建网站—企业文化、核心业务、团队介绍、联系方式—将网址提供给客户,方便上网查阅; 然而,这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我随便列举一下身边真实朋友们的故事,大家感受下:国内最大的人才管理咨询公司,搭建了自己的微信自媒体,开设了三个菜单,一个是能源、金融、汽车行业客户案例,一个是创业人才基因研究报告,一个是联系方式,发布后第二天,销售人员将某行服务的客户案例发布到了各自的朋友圈,当天立即收到了2-4个潜在单子意向;这里面的心理因素就是:销售员掌握着潜在客户,在转化潜在客户时,如果主动传递出我们企业给比你更牛逼的企业做咨询服务,一是增强信任感,二是制造危机感:你不来做啊,那得落后咯!一个89年的男生,从新浪微博时代开始业余经营新浪大号微博,然后到微信时代,在微信上运营行业类型自媒体,从转载优质的内容开始,到拥有了近50万订阅者,靠着自媒体广告业务与渠道业务,月流水百万绰绰有余。 所以,不少媒体停刊了,或者改半月刊为月刊,集中运营新媒体业务,因为广告客户已经被分流了。 2C的电商在微信开设服务号或者订阅号,发优质的内容,讲产品的故事,搭建社群,让顾客成为粉丝,干果类电商年销售额过千万。 开线下火锅店的老板,巧妙地在服务号开通电子会员,每月定期在服务号上定向给会员发送优惠福利,第一时间传递到会员的微信端口,刺激他们的复购欲望。 这就是微信作为新媒体现在扮演的角色。 每一次技术作为工具的突破,如果运营者借此充分调动人性的主观能动性,都会给企业在商业模式的某个环节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新媒体微信,则是减少了信息流的传递、降低了销售渠道的层级,虽然商业的本质并未改变。 一、定位:企业定位与用户定位双向进行 天不设牢,而往往很多人自在心中设牢。 提到新媒体运营,很多人一来就会开始讲用户定位,标题怎么拟,内容如何设计,如何做好推广,我觉得这样的思维方式比较局限于用户定位,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诉求。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你需要思考的是: 我想要做新媒体,是做一个追随者还是引领者? 如果是追随者,那么核心就是模仿与借力,如果是引领者,那么必须要清楚判断好新媒体的趋势在哪里?微信是腾讯的,腾讯的核心就是“联接”,微信的核心是“联接”人,当人的体量上去以后,微信一定会在这个基础上力推微电商,构建生态,因为这个离钱近,这是商业的规律。 自媒体是第一步,社会化电商第二步。 自媒体尚未完全饱和,仍有不少垂直的空白领域,而社会化电商大有搞头。 我想要做新媒体,目的是什么? 是服务于企业还是自我表达?服务于企业是想达到什么效果?促进2B销售业务还是2C?如果是自我表达做自媒体,是想做行业自媒体还就是个人自媒体? 这些问题需要思考清楚,因为这是大方向。 方向如果都没搞清楚,就一味地去搞内容,搞推广,人力、时间、精力如何最大化的分配? 企业定位的过程就是明白自己是谁,到底要为什么而做,这件事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占有何种分量。 我用思维导图将微信订阅号与服务号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类,所有企业的决策者都应该可以对号入座: 其次,才是用户定位:我的用户是谁、年龄层次、行为习惯、阅读习惯、偏好、价格敏感度等等因素综合性考虑,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内容如何做。 总的来说,企业定位和用户定位是同步进行的,而后的运营是围绕这两者,实现企业的用户、流水和服务的增长为终极目标的。 二、搭台唱戏:打地基、搭框架 如果说想明白定位就好比清楚自己要修什么楼房,海景房、写字楼、商住两用、别墅等,那么接下来就要搞明白在哪里修、地基打多深以及楼房的整体框架要如何搭。 在哪里修:服务号适用于企业展示对外传播、线下实体店如火锅铺子如赵香兰南洋火锅,以及企业的经营业务主要是服务导向的如020项目功夫熊、嘟嘟美甲、爱鲜蜂; 地基打多深以及框架怎么搭,我用思维导图做了一个梳理,你会发现,其实社会化电商类、行业/垂直自媒体类、自媒体类和企业对外展示类的菜单框架侧重点是很不一样的。 有的促销基因比较重,有的内容基因重,有的互动基因重,也就是为什么我一来就说要想清楚定位,不是所有新媒体都要把内容放在第一位。 具体地来说,社会化电商需要传递出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1,产品的故事 这个环节降维性地取代了传统2C企业在各类渠道以及媒体的广告费; 2,创始团队的故事 这个环节生动形象地讲清楚,增强信任感拉近距离,用创始团队来进行2C端的品牌公关是成本相对较低的; 3,推送内容 围绕产品相关的如何使用的信息增量,以及围绕目标受众相关的关联信息,信息类增值服务,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会每次见到顾客都不厌其烦地讲自家产品,对吧? 4,用户社群互动 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微信讲座、把用户拉到线下做活动、组建用户微信群,收集用户意见,注意不要演变为吐槽群了。 5,促销福利 社会化电商归根到底就是卖东西的,涉及到交易的都要讲究定价促销。 以农业电商“维吉达尼”为例,维吉达尼的创始人曾经是深圳晶报公益周刊的主编刘敬文,他在新疆建立农民合作社,将新疆的干果等优质食品整合到一起,通过搭建淘宝与微信服务号进行售卖,每年销售额上千万。 而连接用户与农户的,就是农户故事、讲顾客的故事(猫周刊)、明信片(互动工具)、维厨房(教你怎么吃的指南性信息)。 媒体人是最会讲故事的,媒体人也是懂品牌和公关的,所以说一个好的主编胜过100个销售人员,而媒体、公关、品牌、社会化电商都会产生重叠之处。 行业/垂直类自媒体需要传递出的核心内容: 分类汇总的内容精选:这类自媒体大多到了内容沉淀阶段,需要分类归纳,想明白受众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核心是什么,比如壹读新媒体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其他全媒体的内容只是辅助,真正的业务线在于视频服务,于是壹读的菜单框架是这样的: 其实由壹读的菜单框架可以看出壹读的核心运营团队对内容的梳理与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我看到不少行业自媒体在用菜单梳理自己的沉淀的内容时,分类不清晰,也不擅长用技术搭建wap进行分类,并未把沉淀的内容很好的展示出给用户。 壹读君很巧妙的一点在于,通过壹读拍呀增强用户的粘性,类似于打卡积分,跳出了传统内容基因很重的自媒体,只知道输出自己想传递的内容,而忽略了用户为什么要来不断看你。 壹读的汇总页面开发很值得产品和技术学习:三、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与活动运营 楼盖好了,到了第三步,才是每一层放什么(内容运营),卖给谁(用户运营)以及怎么卖出去(活动运营)。 这三个维度的运营共同去经营并且实现以下四个目标:新关注的用户进来了,如何转换为活跃用户,多次点击;流失了的用户,如何再拉回来;如何激活留存着的但保持沉默的用户;保持既有活跃用户的活跃度。 我用思维导图归纳了下这三块运营里的核心要素,其中活动运营根据每家企业的推广预算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内容运营里,标题和内容的核心逻辑是:标题是激发用户点击的欲望,把用户拉进来,而内容是用来激发用户转发并且把用户留下来的手段。 什么样的标题会激发用户点击的欲望呢? 什么样的内容会激起用户转发的冲动呢?好玩、有趣、激发了用户情感上的某种共鸣;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增量,用户觉得有用; 什么样的内容会激发用户关注微信账号的想法呢?用户体验:排版清晰舒服,阅读体验感好;内容:有价值、感兴趣、对自身来说实用;尾图:一个图片就说清楚能够给你提供什么。 这是我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集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附带企业二维码的尾图中的文字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即便是一句话也要说清楚,不然一篇文章阅读量破五万,到最后用户看了也不知道这是谁发的,白白流失了大量的潜在可转化用户。 关于用户运营,如果你还停留在通过内容来拉新的阶段,那就out了。 通过内容来拉新,是媒体人的基因,而当下比较成功的是“思享空间”和“馒头商学院”,通过特定受众所需要的微信讲座内容来拉新,报名参加需要转发截图才可以,促进了文章的分享与点击阅读量,最后讲座结束后公布讲座内容,通过文字或者视频形成二次传播,为下一次讲座预热。 而微信群,可以分为核心忠诚用户的微信群和讲座微信群。 前者是不同阶段的发展可以发到群里,收集一下用户的反馈意见,后者用于再次传播以及多次传播,让这些微信群用户帮你转发下一次活动预告,随着微信群的增多,转发将是乘数效应。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讲座如果搞得好,用户数增长会很快的根本原因:通过微信群不断裂变。 最后是推广,也就是活动运营。 我重点说一下最聪明的几种推广方式: 互推:不是简单的找一些同受众同调性的微信公号整理成一篇文章,冠以“你不能错过的XXX个微信订阅号”,那是微信早期的玩法。 需要包装,比如10个职场新人习惯养成方法,然后将10个互推的账号植入进去,这样又回到了我刚才的核心逻辑:标题用来吸引用户点击,而内容则是诱导转发。 否则,用户其实很少会去转发10个订阅号集合的,对吧? 寻找合作伙伴发福利:合作伙伴包括app和微信公号,将自己的产品打包或者设置一定的优惠券,最好力度“看上去”大一些,寻找同受众的微信公号,与其合作,将自己的产品或者优惠券变为对方账号给予用户的福利,但最终领取需要关注自己的账号才行,这个方法累积持续地做,是最低成本拉新的方式。 KOL借势推广:根据受众的特点,寻找匹配的KOL,借力来推广,从而将KOL的粉丝导入自己的微信公号,但这需要好的策划。 微信大号软性推广:寻找受众一致的微信大号,精准地投放软文,在原本具备用户基数的微信大号上借势推广,这个方式见效比较快,内容策划最重要。 四、复盘:数据分析 通过对每一次传播的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目标受众的方式,并且不断优化。

如何利用微信代运营突破企业发展瓶颈

一、 定位:企业定位与用户定位双向进行

天不设牢,而往往很多人自在心中设牢。 提到新媒体运营,很多人一来就会开始讲用户定位,标题怎么拟,内容如何设计,如何做好推广,我觉得这样的思维方式比较局限于用户定位,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诉求。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你需要思考的是:

我想要做新媒体,是做一个追随者还是引领者?

如果是追随者,那么核心就是模仿与借力,如果是引领者,那么必须要清楚判断好新媒体的趋势在哪里?微信是腾讯的,腾讯的核心就是“联接”,微信的核心是“联接”人,当人的体量上去以后,微信一定会在这个基础上力推微电商,构建生态,因为这个离钱近,这是商业的规律。

自媒体是第一步,社会化电商第二步。 自媒体尚未完全饱和,仍有不少垂直的空白领域,而社会化电商大有搞头。

我想要做新媒体,目的是什么?

是服务于企业还是自我表达?服务于企业是想达到什么效果?促进2B销售业务还是2C?如果是自我表达做自媒体,是想做行业自媒体还就是个人自媒体?

这些问题需要思考清楚,因为这是大方向。方向如果都没搞清楚,就一味地去搞内容,搞推广,人力、时间、精力如何最大化的分配?

企业定位的过程就是明白自己是谁,到底要为什么而做,这件事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占有何种分量。

我用思维导图将微信订阅号与服务号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类,所有企业的决策者都应该可以对号入座:

其次,才是用户定位:我的用户是谁、年龄层次、行为习惯、阅读习惯、偏好、价格敏感度等等因素综合性考虑,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内容如何做。

总的来说,企业定位和用户定位是同步进行的,而后的运营是围绕这两者,实现企业的用户、流水和服务的增长为终极目标的。

二、 搭台唱戏:打地基、搭框架

如果说想明白定位就好比清楚自己要修什么楼房,海景房、写字楼、商住两用、别墅等,那么接下来就要搞明白在哪里修、地基打多深以及楼房的整体框架要如何搭。

在哪里修:服务号适用于企业展示对外传播、线下实体店如火锅铺子如赵香兰南洋火锅,以及企业的经营业务主要是服务导向的如020项目功夫熊、嘟嘟美甲、爱鲜蜂;

地基打多深以及框架怎么搭,我用思维导图做了一个梳理,你会发现,其实社会化电商类、行业/垂直自媒体类、自媒体类和企业对外展示类的菜单框架侧重点是很不一样的。

有的促销基因比较重,有的内容基因重,有的互动基因重,也就是为什么我一来就说要想清楚定位,不是所有新媒体都要把内容放在第一位。

具体地来说,社会化电商需要传递出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1,产品的故事

这个环节降维性地取代了传统2C企业在各类渠道以及媒体的广告费;

2,创始团队的故事

这个环节生动形象地讲清楚,增强信任感拉近距离,用创始团队来进行2C端的品牌公关是成本相对较低的;

3,推送内容

围绕产品相关的如何使用的信息增量,以及围绕目标受众相关的关联信息,信息类增值服务,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会每次见到顾客都不厌其烦地讲自家产品,对吧?

4,用户社群互动

为用户提供感兴趣的微信讲座、把用户拉到线下做活动、组建用户微信群,收集用户意见,注意不要演变为吐槽群了。

5,促销福利

社会化电商归根到底就是卖东西的,涉及到交易的都要讲究定价促销。

以农业电商“维吉达尼”为例,维吉达尼的创始人曾经是深圳晶报公益周刊的主编刘敬文,他在新疆建立农民合作社,将新疆的干果等优质食品整合到一起,通过搭建淘宝与微信服务号进行售卖,每年销售额上千万。 而连接用户与农户的,就是农户故事、讲顾客的故事(猫周刊)、明信片(互动工具)、维厨房(教你怎么吃的指南性信息)。

媒体人是最会讲故事的,媒体人也是懂品牌和公关的,所以说一个好的主编胜过100个销售人员,而媒体、公关、品牌、社会化电商都会产生重叠之处。

行业/垂直类自媒体需要传递出的核心内容:

分类汇总的内容精选:这类自媒体大多到了内容沉淀阶段,需要分类归纳,想明白受众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核心是什么,比如壹读新媒体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其他全媒体的内容只是辅助,真正的业务线在于视频服务,于是壹读的菜单框架是这样的:

其实由壹读的菜单框架可以看出壹读的核心运营团队对内容的梳理与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我看到不少行业自媒体在用菜单梳理自己的沉淀的内容时,分类不清晰,也不擅长用技术搭建wap进行分类,并未把沉淀的内容很好的展示出给用户。

壹读君很巧妙的一点在于,通过壹读拍呀增强用户的粘性,类似于打卡积分,跳出了传统内容基因很重的自媒体,只知道输出自己想传递的内容,而忽略了用户为什么要来不断看你。

壹读的汇总页面开发很值得产品和技术学习:

三、 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与活动运营

楼盖好了,到了第三步,才是每一层放什么(内容运营),卖给谁(用户运营)以及怎么卖出去(活动运营)。

这三个维度的运营共同去经营并且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新关注的用户进来了,如何转换为活跃用户,多次点击;

流失了的用户,如何再拉回来;

如何激活留存着的但保持沉默的用户;

保持既有活跃用户的活跃度。

我用思维导图归纳了下这三块运营里的核心要素,其中活动运营根据每家企业的推广预算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内容运营里,标题和内容的核心逻辑是:标题是激发用户点击的欲望,把用户拉进来,而内容是用来激发用户转发并且把用户留下来的手段。

什么样的标题会激发用户点击的欲望呢?

什么样的内容会激起用户转发的冲动呢?

好玩、有趣、激发了用户情感上的某种共鸣;

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增量,用户觉得有用;

什么样的内容会激发用户关注微信账号的想法呢?

用户体验:排版清晰舒服,阅读体验感好;

内容:有价值、感兴趣、对自身来说实用;

尾图:一个图片就说清楚我是谁,能够给你提供什么。

这是我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集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附带企业二维码的尾图中的文字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即便是一句话也要说清楚,不然一篇文章阅读量破五万,到最后用户看了也不知道这是谁发的,白白流失了大量的潜在可转化用户。

关于用户运营,如果你还停留在通过内容来拉新的阶段,那就out了。 通过内容来拉新,是媒体人的基因,而当下比较成功的是“思享空间”和“馒头商学院”,通过特定受众所需要的微信讲座内容来拉新,报名参加需要转发截图才可以,促进了文章的分享与点击阅读量,最后讲座结束后公布讲座内容,通过文字或者视频形成二次传播,为下一次讲座预热。

而微信群,可以分为核心忠诚用户的微信群和讲座微信群。 前者是不同阶段的发展可以发到群里,收集一下用户的反馈意见,后者用于再次传播以及多次传播,让这些微信群用户帮你转发下一次活动预告,随着微信群的增多,转发将是乘数效应。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讲座如果搞得好,用户数增长会很快的根本原因:通过微信群不断裂变。

最后是推广,也就是活动运营。

我重点说一下最聪明的几种推广方式:

互推:不是简单的找一些同受众同调性的微信公号整理成一篇文章,冠以“你不能错过的XXX个微信订阅号”,那是微信早期的玩法。

需要包装,比如10个职场新人习惯养成方法,然后将10个互推的账号植入进去,这样又回到了我刚才的核心逻辑:标题用来吸引用户点击,而内容则是诱导转发。

否则,用户其实很少会去转发10个订阅号集合的,对吧?

寻找合作伙伴发福利:合作伙伴包括app和微信公号,将自己的产品打包或者设置一定的优惠券,最好力度“看上去”大一些,寻找同受众的微信公号,与其合作,将自己的产品或者优惠券变为对方账号给予用户的福利,但最终领取需要关注自己的账号才行,这个方法累积持续地做,是最低成本拉新的方式。

KOL借势推广:根据受众的特点,寻找匹配的KOL,借力来推广,从而将KOL的粉丝导入自己的微信公号,但这需要好的策划。

微信大号软性推广:寻找受众一致的微信大号,精准地投放软文,在原本具备用户基数的微信大号上借势推广,这个方式见效比较快,内容策划最重要。

四、 复盘:数据分析

通过对每一次传播的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目标受众的方式,并且不断优化。

微信和苹果,你支持微信吗?

苹果和微信开撕了!

微信连发两条通知

昨天下午,微信宣布了一个非常遗憾的消息,由于苹果方面的原因,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就在大家还在庆幸,还好可以使用二维码转账给公众号运营者时,微信在晚上又发布了第二条通知,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功能也关闭了。

哪怕和苹果方面进行了长期沟通协调,赞赏、转账功能还是被迫关闭。

这意味着,用iphone的用户今后阅读公众号文章时,没办法使用赞赏功能和自媒体人碰撞出一场世俗的快乐,来场纯洁的金钱交易了。

苹果回应:一视同仁

苹果公司这份声明虽然简单但含义明确,60多个汉字隐晦地表达了几方面意思:1

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 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2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 包括微信这种已经有8亿用户的App。 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都不会开特例。 ——这是典型的苹果式契约精神,3.1.1项自去年六月之后已经明确,除了IAP方式,App中不应有任何其他提示用户付费的方式。 另外,进一步看,如果参考3.1.1,微信所采用的二维码方式仍然”犯规“——这是在App Store平台上的巨无霸应用微信的矛盾,既需要这个平台,又想让用户回到自己的支付生态上。 去除打赏功能后的替代方案二维码的方式并不算方便,也有安全隐患,并仍有被苹果禁掉的风险。 于是微信又赶紧发了第二则通知:应苹果公司要求,微信文章个人转账功能也关闭了。

短时间内两次调整,不得不说苹果和微信两者博弈程度之激烈。

受害者

▌自媒体

微信公众平台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公众平台的文章每天阅读数(PV)超过30亿,赞赏账号的总收入超过2000万,流量主收益已经超过10亿元……

自媒体14.3%的收入来源于打赏,赞赏功能不是自媒体最高的收入渠道,但却是最稳定的。 苹果此举,自媒体的赞赏收入肯定会降低,降低多少不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会话打开率越低的公众号,受到的影响越大。

不过,赞赏功能的关闭,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其实并没有舆论所说的那么大。 那些靠打赏能赚到钱的自媒体人,通过其它方式照样能生活的很好。 当然,像榜姐这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就不怕了...

▌微信

自媒体拿不到赞赏,可能会倾向于去其他诸如网络、搜狐、网易、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会造成一定流量的损失。 不过还有一个事实是,相比其他收益,赞赏本身带来的资金流量不算多,所以对微信官方平台的影响不算大。

但是,微信推出付费阅读确实受了很大的打击,毕竟付费阅读在微信团队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赞赏功能推出那么久,帮用户养成了良好的付费习惯。 苹果用户赞赏取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付费阅读习惯。 微信团队肯定心疼死了。

苹果为什么这么做

首先明确一点观点,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互联网也不例外,竭尽所能地制造垄断是它的天性。 哪怕强势如阿里爸爸,淘宝在微信的生态圈里面也得服软,几乎是被扼杀的状态。 站在这个角度,苹果和微信都没有错,商业战场,利益为王。 在苹果的声明中,提到了微信没有走IAP机制。 什么是IAP机制?根据苹果2016年6月更新的条款,应用内购买虚拟物品,必须遵守IAP机制(In-App Purchase=应用内购买),不得使用第三方的支付方式。 哪些是虚拟物品?比如,手游内的金币、装备、付费内容的订阅、在线服务的会员等等,非实物的、复制成本接近于零的线上产品。

▲In-App Purchase指南

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其实游走在苹果IAP机制的灰色地带,苹果这次大举动,实际上是建立在把“赞赏功能”定义为“虚拟物品销售”的基础上。 所以与其说苹果禁止的是“赞赏功能”,不如说禁止的是“以赞赏的名义而进行虚拟物品销售的行为”。

苹果此举看似霸道,但完全遵循公平公开的商业准则,也符合其一贯以来的契约精神。 而苹果力推IAP机制的直接原因,说白了就是能从虚拟产品的销售中赚取30%的分成。 但是,这有什么问题吗?在谁的场子玩,跟谁的规矩来嘛。

当然,外界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苹果表面上拿微信赞赏功能开刀,实际是想表达对微信小程序的不满。

小程序以致敬乔布斯的名义在苹果10周年上线,当时还算克制,然而最近小程序竟然支持长按二维码扫描,一旦被普及推广开,直接的后果就是取代了苹果应用商店,用户不再需要在应用商店里购买APP...

就像很多网友YY的一样,这件事的本质就是苹果对微信说——“我是老大,我是爸爸,你是小弟,我不允许你威胁我的利益(平台分成),不尊重我的地位(小程序),这次尝点苦头,下次相不相信我弄死你(微信下架)。”

不过说实话,从小程序去年9月内测到现在,你看到过值得一提的成功案例吗?反正榜姐是没见到。

真相只有一个

其实,苹果VS微信不是一场规则的博弈,而是一场支付场景的博弈,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的微信支付,已经让苹果感觉到了危机感。

毋庸置疑,苹果新规则对微信的影响超出了用户的想象,不然腾讯怎么会与苹果进行了近10个月的谈判。 跳出这一事件,仅就产业链布局来看,关闭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和微信表情赞赏功能,是苹果对微信支付的防守,因为苹果现在有了自己的支付。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作为苹果最具创新的一项功能,ApplePay可以说是苹果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与其他的支付产品一样,苹果也在试图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植入支付产品,进入商超和一些餐饮场所,可以说是ApplePay成长道路上的第一步。 未来,苹果势必将支付拓展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寄生在iOS平台上的微信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苹果对微信支付进行限制亦是必然。

更重要的是,微信支付可以说是苹果最强劲的对手。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清楚,背倚腾讯的资源,微信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并坐拥数亿用户。

坦白说,苹果和腾讯尽管不是劲敌,但在支付领域,微信支付与苹果已经构成了竞争关系。 尽管苹果并非仅仅针对腾讯一家,但针对性已经非常明显了。 如果说微信公众平台的赞赏功能有风险,为何安卓平台没有封杀这一功能呢?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的微信支付,已经让苹果感觉到了危机感。

而最新一期的市场占有率饼图似乎也佐证了上述观点。

你没看错,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占据了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的91.12%。

而占据36%美国市场的苹果支付,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多,却只能被归在1.88%的“其他”里面,连个影子都没有……

顺便看下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FC兽佛:叫你绕开苹果支付

@xpianyao:让你们分不清大小王

@水木青枫:苹果爸爸真是流弊,公众号打赏也想要分成,微信爸爸不给分[白眼]又要搞事情了[哼]

@Hao帆:我不赞赏不是我的错,是ios的错

@熙熙快点跑:腾讯要做手机了

选择题

就在前几天,腾讯的市值超越了全球无数家公司,跻身全球企业第十名。 我们虽然曾经骂腾讯是抄袭之王,但目前我们依然使用着不断更新换代、使用体验效果越来越好的qq和微信。 我们虽然吐槽苹果的创新能力大不如前,却阻挡不了对新款iPhone的追逐...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一天,苹果和微信只能二选一,你选择谁?

标签: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互动 揭秘微信订阅号推广的终极指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