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实战指南:打造私域流量,提升客户粘性和转化率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3 0

导言

在竞争激烈的微商市场中,建立和维护强大的私域流量对于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私域流量是企业直接控制的客户群体,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客户粘性、增加销售转化率,从而实现持续增长。本指南将提供一份全面的微商实战指南,帮助企业打造私域流量并提升业绩。

打造私域流量

1. 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是创建私域流量最常用的工具。公众号可以发布文章、推送消息和与客户互动,而微信群可以促进客户之间的讨论和互动。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

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小红书和微博,可以帮助企业接触更广泛的受众。通过创建高质量的内容、参与讨论和与粉丝互动,企业可以吸引潜在客户并将其引导至私域流量。

3. 开展线下活动

线下活动,如产品发布会、品鉴会和讲座,可以帮助企业与客户建立面对面的联系。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建立个人关系和收集客户信息,企业可以将线下客户转化为私域流量。

提升客户粘性

1.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提升客户粘性的关键。确保产品质量、提供周到的服务和解决客户投诉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2. 建立情感连接

与客户建立情感连接是私域流量营销的强大工具。通过分享企业背后的故事、展示企业价值观和与客户分享有意义的内容,企业可以建立与客户的牢固关系。

3. 提供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了解客户的偏好、购买历史和互动信息,企业可以提供

私域流量营销怎么做?

私域流量的营销之道

如今流量越来越贵,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降低获客成本都是重中之重,而打造私人流量池无疑是降低获客成本的最佳途径。

01私域流量为何会出现?

互联网曾经是一种眼球经济,谁拥有了流量,谁就能成长。 但是,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再也无法做到一锤定音,不得不对存量流量进行精耕细作。

企业正从以“货”为核心的“货-场-人”模式转变为以“人-货-场”模式。 “货-场-人”的传统模式是:生产产品、寻找销售场所(渠道)、再卖给消费者。

如今,“人-货-场”模式是这样的:首先了解用户是谁,如何联系用户和运营用户,然后为用户生产产品,最后构建销售场景(包括线上、线下的各种场景)。

市场营销理念由“增长—驱动—保留”转向“留存—驱动—增长”,用存量来寻找增长动力,于是就出现了私域流量。

02什么是私域流量?

微信生态中的私域流量池一般包括微信个人号、微信群、微信公众号。

对应私域流量的是公共流量池,网络、淘宝、京东、拼多、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都是大型流量平台。

用户运营是私域流量的核心,关注用户的长期价值。 私域流量的产生,是由流量思维转变为用户操作思维的表现。

03如何搭建私域流量

1.养号

注意养号防止被封,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完善个人资料,提高网上交易额,减少销售活动。

2.立人设

要利用朋友圈等渠道包装人设。 微信昵称应该简单易记,好读好听。 可以是昵称+行业,比如小李-活动策划人。 微信头像是留给微信好友的第一印象,是一种自我展示的视觉语言,建议使用阳光大气的头像,也可以使用职业照做头像。

建议使用大气、阳光正面、正能量的头像,可以用自己的职业照做头像。

个人签名相当于你的个人名片,要突出身份价值和能力。

3.朋友圈的玩法

普通人都喜欢看起来真实、可信、有温度的朋友圈。 所以,你也要在在朋友圈里要传达三种感觉:信任感、温度感、专业感。

同样,也要留心发圈的时间。 大多数人喜欢在上下班途中,吃饭时,睡觉前,刷一下手机,要把握住这些黄金时段。

保险公司的朋友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故事类,价值类,广告类。

故事类内容要通过展示你的日常生活,让客户觉得你是个有特点、有意思的人。 价值类内容是对他人有用的东西。 广告类内容要提炼出产品价值+客户价值。

如此一来,通过内容连接用户,过滤用户,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精准流量,然后将其长期存在于私域流量池中。

私域流量池三板斧——用户承接、精细运营、竞争力维护

私域流量池三板斧—— 用户承接、精细运营、竞争力维护 一、搭建私域流量ID,让你的客户愿意留下来1)搭建私域流量的目的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做私域流量的目的,以便在规划私域流量业务时候不至于偏离。 第一,低成本反复触达。 私域流量非常符合市场营销规律。 据统计,一个用户在完成首次购买前,平均需要被营销触达12次。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可能面对的都是刚刚认识你的用户,那么我们单次营销获得极高转化率的概率显然不高,反复低成本触达用户是营销成功的基础。 但是如果我们要在公域流量触达用户12次,成本是非常贵的,如搜索里的网络、电商类的阿里直通车、信息流广告投放类的头条、短视频投放类的抖音,这些地方的广告费用大多数都很高,甚至销售额都无法覆盖投放广告费用。 这时候私域流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私域对比公域在营销方面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成本、触达质量、渠道费用等。 用户一旦进入你的池子,触达就几乎不需要花钱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无论是APP还是微信个人号ID,都是私域流量,淘宝的店铺粉丝群、微博的粉丝群、甚至还有陌陌这类平台的群,也可以被认为是私域流量。 微信个人号只是其中比较主流、门槛比较低的一类。 第二,差异化体验。 私域流量运营不仅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提升效果,还可以让用户体验到特殊服务,强化产品价值,用户的消费驱动力将被加强。 因为一旦用户进入到公域,例如淘宝、京东等交易平台,你的所有商品、服务规格必须要符合平台的规则,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延展能力和企业的差异化服务能力。 第三,与用户保持双向亲近。 在最开始接触私域流量时候,大家往往对这块的价值和作用的认知不够全面,认为这是指一个单纯增加销量的手段,但实际价值比想象要大。 比如私域流量可以与用户建立无障碍的双向沟通路径,我们可以对用户的口碑进行收集,分别处理,加深对用户的理解,在后续迭代产品、捕捉机会、减少误判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大作用。 案例分享:案例方是一家以线下演出及教育为主的企业,他们的用户获取主要来自线下剧场,因为剧场是用户与产品接触最亲密的地方,在这个时候用户是几乎不受干扰的接受该企业的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营销动作在信息传递中的流失。 ①、用户获取,主要有4个场景:物料、服务、衍生品销售、取票。 当你走进剧场后,你可能需要看下今天是哪些演员会上场、或者想在开演前了解一下剧情;你可能想把背包存一下,无负担走进剧场;你可能想租个望远镜或者充电宝;你可能想买衍生品;或者你可能带着孩子,想利用候场的空档给孩子普及一下剧场知识。 这时候剧场就设计了对应的服务,用户可以领取儿童观剧手册、卡司海报;可以在服务台存包、充电、租望远镜、买纸巾等;在衍生品柜台卖纪念品;或者单纯取票。 每个环节都会有工作人员向你推荐客服ID,自动推送“添加本ID,将满足您3个需求:1.获取高清剧照;2.获取作品鉴赏文章;3.了解正在热演的其他剧目;4.了解适合您家宝贝的音乐剧课程。 ②、后续运营 用户精力是很宝贵的,不要怒刷存在感,你的每次出现最好有些价值。 所以他们用户运营的基础功能只有3个: 1.服务:退改签、作品资料获取;2.售卖:课程售卖、产品首发、特殊座位、权益销售;3.信息分享:八卦、小道消息、讨论等。 2)如何完成用户承接? 第一,场景拆解 我们可以基于建立用户获取渠道的诉求,将产品与用户的接触点进行结构化,穷举在各个业务环节中我们与用户的接触点,并分析哪些地方的用户有可能会对加入私域产生需求,寻找满足其需求的机会,让用户加入私域。 建议多参考,少生搬硬套。 例如,你如果做有食物配送环节的业务,可以从评价返现等模块切入;如果做线下教育业务,可以从售前体验环节切入;如果你是健身类、瘦身食品类业务,可以从减脂运动的关联场景切入。 在场景中,给用户一个与你建立联系的理由。 第二,用户动机 用户动机就是一个天平。 你的付出就是用户的回报。 用户不会无缘无故添加你,给到的理由越扎实,获得用户的成功率就越高。 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场景给不同用户设计不同的转化载体。 举例1:私域流量玩得最厉害的公司很多都在教育行业,例如“跟谁学这家公司,他们就是主要通过免费训练营赠课的方式来实现用户自发添加、裂变,在这个过程中,他给用户提供的是免费的、某一个产品的体验,换取的是客户好友添加,或者在他朋友圈里做相关宣传。 举例2:拼多多引起用户裂变的核心动机是「砍价」,随手分享,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产品。 这在低线城市有时间、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中,非常有效。 第三,标签化 添加流程的设计中,一定要为未来与用户互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不同场景获得的用户,尽可能为其打标签,这样在未来才有可能实现更高质量的触达。 打比方,你是做在线教育的,1次小学3年级语文的训练营吸引了用户,那么如果你对他在标签功能里标注了:2021-3年级-语文-男,那么你就能围绕这个标签,马上想到3个事情:他可能还需要更多语文内容;他可能需要3年级其他学科;明年他要4年级了。 你标注的字段越多,你对用户就越了解,未来的可能性就越多。 接下来,我们对核心功能设计方法进行总结。 接下来,我们对核心功能设计方法进行总结。 我们平时在做业务设计时候,非常强调目标要清晰、思考触达本质、规划有结构、做事有优先这四点。 总结一个简易的私域流量ID的核心功能设计方法,供大家参考。 我们从需求和场景2个维度出发,在其交汇处设计一些服务,把这些可能性结构化,再经过优先级排序,逐步丰富业务。 这里补充一点就是,私域运营体系提供的服务,要尽可能的发挥私域优势,鲜明地提出唯一性的服务,这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留住用户的机会。 我们从需求和场景出发,梳理出属于自己的体系来,最终得出一个即简洁、又吸引的方案,让用户添加你之后,长期与你保持良性连接。 二、提高用户转化率,让你的用户更值钱 私域流量的安全感来自于用户数量,我们一般都首先想到的是去优化拉新,优化这个环节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且先把用户基数做上来,会让我们做其他尝试时候更有底气(只要你的配套服务做得不是太烂)。 1)拉新 拉新方法各种各样,对应优化的思路也有很多,推荐大家从3个角度来考虑,第一是场景,第二是流程,第三是执行。 第一,场景,给出更多、更好的理由。 尝试把自己带入业务场景下,思考有哪些需求是用户正好需要,而你正好可以提供,并且获取门槛还很低的,这就会成为机会。 例如:教育类机构的9.9元名师写作训练营,如果你不需要写作营,还有英语营、数学营,总有一个科目你需要吧?随着竞争激烈化,9.9元变成0元是不是也可以?所以要持续不断地给到用户不同的理由。 第二,流程优化,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使有效时长翻倍。 第三,执行优化,场景和流程优化之后,如果业务还是需要比较密集的人力投入,那么还需要额外考虑一下执行的问题,个人在业务执行的过程中因认知差异、经验等原因,产生的结果可能差别很大,我们要尽可能消除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 建议三步走:把工作标准写下来,简洁清晰、必要的时候补充示例; 2.培训与测试:告知工作内容后,需要检查一下对方是否掌握; 3.监督:一些服务时效性数据、一些用语规范,需要定期检查,减少此类情况带来的损失。 如果是线下拉新,还可能涉及到兼职的管理,现场的部署等问题。 你为用户做的利益点能不能撬动用户为你转发朋友圈,进而完成你所期待他帮助你完成的任务。 用户裂变尝试:关键是撬动用户裂变的天平,吸引用户与你做1次交换。 当我们为用户提供的利益超过TA内心认为需要付出的代价,裂变动作就可能触发。 裂变的优化需要从放大利益和降低门槛2个角度去做,让用户占便宜。 常见套路/诱饵有: ①、虚拟物品赠送:赠课、赠资料包等; ②、实物物品赠送:实体书、礼盒等; ③、现金奖金:返佣等。 那如何对用户裂变的效果进行评估呢?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比例关系,大家可以用这个关系来判断裂变效果。 新增用户数(A)与触达用户数(B)的比例关系决定裂变效果: A/B大于1,裂变扩大;等于1,则裂变维持;小于1,则裂变衰减。 2)留存 留存的本质在于用户能够发现,并认可产品带来的回报,我们需要不断夯实这个驱动力。 充分认知了上面这句话后,很多事情我们就不会去做了,例如,用言过其实的活动来消耗用户热情、频繁骚扰用户、用无营养的内容刷存在感。 理想的情况是我们要争取每一次出现,都对用户有价值。 这里面可能大家非常关心触达频率的问题。 我们每天发多少朋友圈?可以发1对1私信吗?很多人觉得每天发1条朋友圈都觉得打扰用户,但很多微商1天发10条不嫌多。 如果没什么事,干脆从朋友圈和对话框里短期消失也不是不行。 如果无缘无故固定刷存在感,用户的第一反应是,这个ID好像没什么用,那还是删掉好了,这样流失的会很没有价值。 因为每一次信息发布,都是对用户的一次索取,如果用户的获得感失衡,流失的风险就会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 第一,对最重要信息,建议拉长周期,给足预热时间。 比如要上线一个功能,那么至少3天就要开始预告了,但不用故弄玄虚,简单清晰地告知是什么事情就可以,发布期间可以给1次私信推送,这样可以确保信息可以比较有效地到达所有用户。 第二,对最不重要的信息,至少也要努力让内容更加有趣,减少对用户价值感的伤害。 要保持克制,不能因为发信息不要钱就什么都给客户发。 第三,介于第一、二两点之间的信息,可以酌情调配资源。 是否需要专门做用户活跃?有没有刻意去做活跃,这个见仁见智的。 总体感觉用户的精力有限,所以不会强刷存在。 我们倾向于没事儿不随便打扰别人,所以发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客户可能需要的,确实能引起用户讨论和互动。 当然也会有用户不感兴趣带来的好友删除,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3)转化 私域流量的产出能力始终是所有人比较关心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单个用户在1年内平均带来的销售收入,这个数字是可以拿去看整个私域流量运营成果的。 但因为品类各异,这个指标横向对比的意义没那么大,大家到时候可以和你们的运营成本做对比,看一下这个事情对你的业务是否是正向贡献。 提升转化的玩法和思路,这里有3个点想重点说一下: 第一,自我介绍 在添加客户的那一刻,开场白应该清晰地说明自己的作用和价值,用户添加前的话术要说明我们的价值。 示例:用户走进剧场,添加客服微信,自动会推送1条消息,告诉他们:、如果想了解剧情梗概、下载高清剧照发朋友圈,可以通过链接领取;、这个号是官方客服,此外有其他剧目在售,可以长期关注;、还有面向孩子的音乐剧培训;、还可以有奖填写问卷,现场可以领取礼品等等。 即便建立了这样一个印象,这时候也会有人不喜欢朋友圈那么聒噪,会删除你,但是比例是还能接受的。 第二,用户标签化与分层 通过物料、场景,区分用户类型,并对用户进行标签化,为后续针对性推荐和转化打基础。 你知道的用户信息越多,给到他们的选择可能就越适合他们的需求。 常用的标签比如: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来源、添加时间等,如果有可能,这几个标签都可以预设好,然后给用户标记上。 未来的宣传就可以有的放矢,精细化的使用推广资源。 此外,对于有过转化的用户,还可以加一个已消费的标签,方便对这些已经形成消费习惯的用户进行维护。 第三,针对性推荐 当我们手握标签,就可以针对用户的潜在需求进行推荐了。 简单来说就是,您买过A,可能会需要B,要不要了解一下? 虽然这个动作早就在互联网公司被系统化了,但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业务类型中,这样做推荐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不仅对用户的打扰降低了,我们对产品的转化率认识也会更加具体。 那接下来的知识点,是和人设设计有关的。 私域流量ID肯定需要做好人设的设计工作,建议大家可以把产品的价值主张和对应的用户圈层搭配起来考虑。 比如你在粉丝爱好者群体里,那么就不要放那么多官方消息,而是需要一些内行的、专业的内容,一些在公众号上聊起来不是很过瘾的内容,就像爆料、八卦、非官方预告、周边新闻等等,满足发烧友想先人一步知道更多的心态;用语上自然也是要更加内行和专业,加上一点幽默感,就会很鲜活。 讲完人设设计,再来接着讲讲职能和分工的内容,微信运营工种有3类。 一是客服,负责受理咨询,回答问题,1个人借助联络易这类工具,可以负责几十个微信ID; 二是策划,主要负责写内容、搜集素材; 三是销售,我们有单价上万的线下课,销售流程比较长,所以有这个岗位来专门卖课程,有意向的客户会二次添加他们的微信,他们每个人只对接很少的人,资深销售也只保持数千好友。 对于精力分配的实施建议,有些事情1个人也能做,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可以再增加人力: ①、优先做好朋友圈人设(避免流失)——新媒体也可以兼着做,就像发微博,但别太口水化。 ②、其次,客服的服务要到位,要及时回复,把话术打磨好存下来后可以复用。 这其实是个体力活,关键得勤快和持久,还可以适当主动出击,想想阿里小二。 ③、客服和销售功能重叠,看情况配置,建议合并。 三、敏锐捕捉外部机会,让你的业务保持高竞争力 企业微信值得做吗?其实企业微信的大版本在去年就更新完了,因为疫情可能很多公司业务停摆,没有用起来,或者因为惯性,没有从个人ID的习惯中抽离。 直到Wetool被封杀之后,这个问题才又一次被拿出来。 企业微信是未来要做微信生态内企业私域流量必须要做的,建议企业可以尽快切入进来做。 微信的意图分析、无社交不商业,服务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微信里做生意的公司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的社交电商、小鹅通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跟谁学、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平台。 ②、错过社交电商红利,微信广告收入也被挤压。 每天有很多账号被封,但是也有很多账号被生产出来。 这导致腾讯对私域流量从围堵到疏导的思路变化,微信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商业基础设施上的短板,没能很好的支撑企业双向互动社交营销的诉求。 发挥私域的商业化能量的意图明确。 ③、钉钉和短视频的双重威胁。 钉钉挤压商业化社交,短视频挤压社交的使用时间,最近看到一个数据,短视频在大家的使用时长里占到了22%,社交占到了27%,在过去一年里,短视频往上追了十几个点,与此同时,社交往下掉了五个点。 因为竞争环境的变化,微信不再提倡克制。 如果微信在此时继续在商业化方面围堵,那很可能用户会转移,对竞争壁垒的稳固有负面影响。 第二,企业微信的优势 私域流量的一个痛点是用户关系与交易数据没有打通,现在彻底解决了。 并且有3个点值得关注: ①、自动化:整合活码、话术库、一键群发客户朋友圈功能,人效大幅度提高。 比如招商银行的线下营业厅,完全可以取消掉,我们在微信上就完全可以办理业务。 很多同学会说,用户可能会不习惯这些方式,其实没有必要担心这些,用户习不习惯,主要还是我们如何去运营的问题。 ②、数据化:监控各账号运营情况不再靠人脑,数据后台功能日趋完备,交易流与关系链路打通。 ③、安全性:账号丢失/被盗、人员离职后分配等问题解决。 第三,潜在风险 保持对短视频的尝试和关注,这块做得好可以帮助私域流量做更好,如果完全错过短视频,有可能赶不上新的机会和趋势。 要想要让业务持续保持竞争力,就要保持对业务的先知先觉和快速的行动力。 ①、壁垒思维:做有积累的事,不做净消耗的事 我们可以在有机会自动化的、有机会复制的地方用人力投入,比如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打磨、自动化流程建立、用户口碑整理和二次利用、产品机制的研究和设置、自有用户的沉淀、项目的复盘和微创新,属于有积累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业务思考深度、团队专业性、知识积累等都会有提升。 避免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避免一些一锤子买卖式的项目、避免一些性价比不高的重复性投入。 、聚焦用户:始终与用户在一起,紧跟用户的注意力 私域流量不仅仅是微信ID,还有很多平台。 抖音、快手、淘宝、BBS,但凡是用户关注你之后,还能收到你的消息和提醒,就都可以是重复触达,都有潜力成为私域流量。 未来

营销人对“私域流量”到底有多少误会??

1. 以完美日记为例,新兴品牌的快速崛起使“私域流量”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媒体去中心化和人口红利减退的背景下,“私域流量”对营销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每个品牌都需要掌握这种营销方式。 2. 然而,时趣发现许多品牌对“私域流量”存在误解,如将其等同于建群吸粉或“微商式”营销,或是仅仅在朋友圈进行运营。 这些品牌在模仿完美日记、阿芙精油等成功案例时,并未真正理解其背后的营销逻辑。 3. “私域流量”概念早于淘宝客的淘系生态中出现,但直到2018年才开始受到行业关注。 其受欢迎程度从网络指数的上升趋势中可见一斑。 4. “私域流量”一词概括了品牌能够自主掌控并多次利用的流量资源。 随着媒介环境的碎片化,这种去中心化的流量获取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简而言之,“私域流量”是相对于“公域流量”而言的,它更注重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精细化运营。 5. 私域流量的兴起对品牌有三方面主要影响:提升客户复购和转化率,降低获客成本,增强用户粘性,并培养忠实顾客。 同时,它还缩短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营销效率,并促成了新的营销模式,如社群零售。 6. 完美日记和阿芙精油是私域流量营销的两个典型案例。 完美日记通过在小红书等平台的投放,以及利用个人微信号和社群矩阵进行精细化运营,构建了完整的流量和商业闭环。 阿芙精油则将线下门店作为私域流量的根基,将线下客户引导至线上平台,实现了多维度触达和品效合一。 7. 品牌在实施私域流量营销时,需要从用户思维出发,而不仅仅是关注品牌或产品本身。 这体现在消费品行业的DTC模式和C2M生产模式的转变上。 品牌应重视社群、微信个人号、私信、朋友圈等私域流量池的运营,同时也要注意自动化工具和人工运营的结合。

标签: 微商实战指南 打造私域流量 提升客户粘性和转化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