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助力业务增长:打造敏捷、高效的云基础设施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1 0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敏捷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企业需要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以较低的运营成本提供创新服务。华为云作为业界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过其强大的云基础设施,帮助企业释放潜力,推动业务增长。

敏捷性:释放创新的力量

华为云敏捷的云基础设施使企业能够快速部署新应用和服务,并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快速扩展或缩减。这为企业提供了以下优势:

    降低成本。
  • 成本控制: 华为云提供透明的定价和灵活性付款选项,使企业能够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控制云支出。

案例研究:敏捷性和效率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家零售巨头

这家零售巨头使用华为云敏捷的云基础设施快速部署了一个新的电子商务平台,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在线购物需求。该平台能够在大促活动期间快速扩展,处理高流量,并在淡季缩减以优化成本。

案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华为云的高效云基础设施自动化了其贷款处理流程。这减少了手动流程带来的错误,提高了处理效率,并显着降低了运营成本。

结论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敏捷性和效率是成功的关键。华为云凭借其强大的云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了打造敏捷高效的 IT 环境所需的工具和服务。通过释放创新的力量和优化运营,华为云助力企业推动业务增长,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如果您希望了解华为云如何帮助您释放业务潜力,立即访问华为云官网。


华为云·鲲鹏:板块介绍

2019年,华为云推出业界顶尖的7nm服务器处理器——鲲鹏920,提供多行业、多场景的基于鲲鹏处理器解决方案,加速企业云端创新,满足业务需求。 鲲鹏计算产业,构建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涵盖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与咨询服务。 鲲鹏芯片不断演进,成为战略核心。 华为打造TaiShan服务器,实现高效能计算,开启自主研发芯片,为生态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欧拉操作系统面向企业端,以Linux内核为基础,支持多样性设备,覆盖全场景应用,对接鸿蒙,实现生态互通。 高斯数据库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保险、车企等企业。 华为行业应用不断迭代,通过平台和生态驱动,形成行业应用矩阵,为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五大军团拓宽生态,开发新应用场景,构建新增量。 华为云·鲲鹏:鲲鹏计算产业规划三步走,先在重点行业竖立典型场景,打造标杆项目,随后扩展行业覆盖范围,利用技术优势推进各行业数字化业务发展,最终实现全产业链打通,构筑基于鲲鹏服务器的完整生态。 华为云·鲲鹏: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涵盖市场规模预测与产业总览。 数据爆炸式增长推动新技术探索,催化新的计算产业链和生态体系,市场规模预计到2023年实现1.14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全球10%,近1043亿美元。 华为自身聚焦处理器研发、数据库推广、公有云覆盖,提供操作系统支持。 初期注重生态建设与产业链正反馈,中后期实现硬件开放、软件开源,让利于合作伙伴。 华为将重点聚焦商用处理器、数据库、华为云、操作系统及存储领域,中间件、PC操作系统与行业应用市场全面开放给生态伙伴。 为了构建全产业链,华为前期提供产品支持合作伙伴生产基于鲲鹏的服务器或PC,构建完备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 后期生态成熟后,华为逐渐退出计算机整机生产领域,专注成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在服务器整机市场,华为与成熟厂商合作,支持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生产。 鲲鹏服务器产能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释放。

华为这一“拳”30年的功力,谁挡得住?

作 者:金豆

来 源:正和岛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制造业、农业、能源等传统产业,都在加速数字化布局与转型。 无论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还是提升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提质增效,或是企业市场化充分竞争下的现实需求, 社会 各界越来越多的达成一个广泛共识,那就是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进入这个时代的城门钥匙。

“未来15年制造业将面临着双向受压的局面,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商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学东对未来中国制造业做出了以上的研判。

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业能够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与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息息相关。

在新的时期,面对全球疫情影响带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挑战,以及全球疫情防控要求、劳动力短缺、物流成本高企等因素形成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下,中国制造业如何锤炼产业链强韧性,成为未来15年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朱森第表示, “数字化转型是锤炼产业链强韧性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01、国之大势:一堂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林研判,数据要素正在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变量。

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 《规划》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企业形态加速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 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众多企业清晰认识到应该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紧迫性。 通过这场疫情的影响,也让企业家们发现,数字化已经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时间轴加速缩短。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数字化服务的潜力,更加速了制造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假如还不重视和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势必加速衰减,甚至不复存在。

因此, 未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已然是国之大势和时代要求。

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化进程,肖亚庆提出,要认真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 他指出,要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运维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或许,数字化转型正是我国未来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条“没有退路”的胜利之路。

02、任正非亲自督战,华为打出30年功力的一“拳”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虽然很多制造企业明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或者停留在初级阶段。 有些甚至是在跟风效应的影响下赶时髦,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方向、方法与目标并不清晰。

前不久,任正非亲自督战,华为成立五大行业军团的新闻搅动了整个 科技 圈和制造业。 有人认为,这是华为深耕行业数字化,瞄准潜力无限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蓝海。 新时期华为的数字化战略布局,及时给我国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打了一剂强心针。

1. 华为数字化变革历程

通过梳理发现,早在2013年,华为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并惊人的每两年登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纬度:

现如今回过头来看,凭借强大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鸣枪时,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甚至达到了傲视群雄的江湖地位。

华为30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今天的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已经沉淀了远超同行的时间,还间接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 可以说,时间和金钱堆出来的护城河已经非常宽广。

2. 华为数字化转型的“三横一纵一平台”

作为一家非云原生的制造企业,华为数字化转型,首先选择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客户交易、产品研发、生产供应三大主业务流上开展变革。 通过业务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横向打通跨域业务断点,纵向贯通战略到执行。

为了支撑业务变革,华为在集团层面统一构建了数字化使能平台作为底座,它包含两个关键的基础设施,一是公司级数字底座,汇集各BU/MU/FU数据,进行统一数据治理,并实现了数据服务化封装和全局共享;二是构建了公司级统一的云化、服务化IT平台HIS(Huawei IT Service),来沉淀各领域的数字化变革资产,避免重复造轮子。 简单总结就是: 三横一纵一平台 。

华为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那就是华为松山湖智慧工厂的实践。 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热火朝天的、喧嚣的大生产场景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和数字化设备在程序指令下,“静寂”地精确循环。

整个生产基地,从大卡车向基地运货、物料自动仓储入库、生产线自动提取配件、产成品出库,实现了全线智能化管理。 在智能制造车间里,每一台生产设备、每一位员工,每一件物料,均成为物联网上的一个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节点。

松山湖工厂的产线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条120米的生产线从物料上线到包装完成只需要17个人,平均28.5秒可生产出一台手机,该工厂目前共有近40条这样的生产线。

3.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套用一句经典电影台词:这一“拳”30年的功力,你们挡得住吗?

如同任正非所说“和平是打出来的”。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30年功力的一“拳”,横向打通跨域业务断点,纵向贯通战略到执行,对内避免了低效投入、重复投入和无用投入,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全面升级,对外在市场化的充分竞争环境下,助力企业构建真正的护城河,提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战斗力,打赢数字化转型这场硬仗,从而换来更长远的稳定发展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华为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淌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之路。

面向未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华为期望结合产学研与政府,持续共同打造华为工业云,践行“Me for Me,Me for Customer,Me for World”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制造企业想持续打胜仗,这才是必须加快的战略级布局。

03、华为云如何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稳准狠”?

朱森第认为,未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要从产品的数字化入手,由产品的数字化带动企业设计研发的数字化、生产加工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再带动企业整个管理的数字化、营销的数字化,然后和新的技术融合,使得企业变成一个数字化的企业。

众所周知, 目前全球公认的5朵云——亚马逊云、微软云、华为云、谷歌云、阿里云,只有华为云,是制造业起家的云服务提供商。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华为通过华为云,尝试把30年建立护城河的经验、方法、技术和工具对外开放,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为产业云已联合300多家生态伙伴,为2万家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华为云已落地超140个产业云创新中心,从业务流深入“研产供销服”5大类制造场景,以电子、装备、家居、小家电等产业集群实践经验及优势,拓展覆盖到 汽车 、石化、钢铁、五金等15个产业集群。

同时,产业云创新中心还与高校、政府以及产教融合机构紧密合作,基于当地特色和发展需求,制定并落实了超20个ICT人才培养规划,落地超50场开发者类大赛,培训超20万以上开发者,以满足软件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打造长期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华为超过30年的制造业经验、研发投入,以及近十年来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以说是最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堵点和爽点。华为云针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更是做到了“稳准狠”:

1. 准:智能生产(生产力要素提升 生产装备、产品)

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对准公司业务目标,使能主业成功,核心要围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展开,提升研发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做好数据治理,基于数据模型贯通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使能作业和运营效率提升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2. 稳:数字办公(生产力要素提升 人)

稳中求进,通过一个全场景稳定、安全、智能、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充分释放“人”的生产力。 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更紧密联接和协同,行政更高效为员工提供各类服务,实现企业组织效率和执行效率的稳定高效。

数字化变革是渐进式发生的,要蹄疾步稳,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放到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和衡量。 创建一个稳定的并被赋予数字化使命的组织,以及架构先行(确保架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的可持续演进和保持领先)是数字化变革是否最终成功的关键。

3. 狠:科学管理(构建与先进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工业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一场由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升级并带动生产关系升级的革命,一把手要有刀尖向内、躬身入局的战略决心,要将数字化转型提到集团战略的高度并推动落实。

要聚焦在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大量消灭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流程改来改去,反复烙烧饼。 要在理解复杂生产关系(流程/制度)的合理性基础上,通过坚持技术升级和生产力要素提升来倒逼管理体系升级。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指出, 目前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工业强国都迫切想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势中赢得先机,中国制造业更是到了从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时期。

“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工业网络和工业设备的协同运作,需要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云服务商、集成商和企业用户的共同努力。 华为云愿意提供自身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与制造业行业伙伴一起携手,在政府指导下,共建工业智能体,推进制造业质变。 ”张修征如是说。

云生态的“华为模式”:“黑土地”上繁花似锦

在2024年的华为云生态大会上,生态伙伴们积极表达了与华为云合作的热情与期待,如百望云与华为云携手推动架构升级与业务创新,埃森哲与华为云联手助力客户成功,共同加速业务转型。 大会现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显示了华为云在后数字化时代的战略重点——构建强大生态。 华为云在后数字化时代的生态策略独具特色,注重与伙伴形成深度合作关系。 上云不再是单一的降本增效,而是进入云上创新阶段,尤其AI技术的兴起,推动各行各业迈向智能化。 华为云通过与行业伙伴的紧密合作,如与深圳福田政数局联合,为不同领域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城市智能化转型。 华为云的生态打法被喻为“黑土地”,其开放策略体现在全球超过600万开发者和多家合作伙伴的广泛聚合。 华为云通过统一身份和合作框架,为伙伴提供清晰的成长路径和扶持,分为GoCloud和GrowCloud两种角色,分别注重共生共创和技术共赢。 在大会上,华为云与伙伴共同发布了行业和水平联合解决方案,展示了生态体系的精细化发展。 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2024年,千行万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确定性机遇。 华为云及其伙伴生态模式强调开放、共赢,致力于在共创、共享和共赢中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有力选择。 普华永道的林骏达也强调了共生型生态体系在后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科技厂商与伙伴需要从利益导向转向增长导向,共同创造更大价值。

标签: 华为云助力业务增长 高效的云基础设施 打造敏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