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山东省被割让给日本。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8 0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之一便是讨论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问题,其中包括中国问题。

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参加了巴黎和会,寄希望于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租借地和相关权益。由于西方列强的自私和短视,中国的外交努力遭遇了失败。

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1. 西方列强的自私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首要考虑是维护其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支持中国的合法要求。他们担心中国收回山东会损害其在华的经济和政治利益。2. 日本的强硬态度日本在战争中占据了山东,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二十一条》,获得了在山东的广泛权益。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坚决反对中国收回山东,并威胁退出会议。3. 美国的不作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最初对中国持同情态度,但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和日本外交施压,他最终放弃了支持中国的立场。

山东割让

在西方列强的默许下,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强迫中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其中第156条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将转让给日本。山东割让给日本,是中国外交的重大失败。它不仅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而且还助长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野心。

影响

山东割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民族觉醒山东割让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促进了民族觉醒意识的提升。2.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山东割让和巴黎和会的卖国行为。这场运动演变为全国性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3. 国耻记忆山东割让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国耻记忆,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国家独立和发展而奋斗。

结论

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和山东割让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深刻教训。它反映了西方列强的自私本质,也暴露了中国当时外交力量的薄弱。这段历史警示我们,只有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增强国家实力,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1919 中国山东问题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均让给日本,并列入对德和约。 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外交完全失败。 1月28日中日辩论后,中国代表先后向巴黎和会提交了多份有关山东问题的议案,希翼以维持门户开放主义的方法,打破日本独占山东的局面。 5国会议讨论山东问题时,美国先后提出德国在华利益由巴黎和会暂时代管和由5国共管,候山东开为商埠后,归还中国的建议,遭到日本一再反对。 此后,意大利因对领土要求未能满足而退出和会,日本也乘机进行要挟,如不满足要求,也将退会。 在此情况下,英、美、法国逐决定牺牲中国利益,满足日本要求,于4月30日作出上述举措。 5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受权将这一决定转告中国代表,中国代表当即提出强烈抗议。 6日中国代表参加协约国大会,看到对德和约全部文本,再次提出抗议声明对山东条款有“不能不保留之义务”。 中国代表并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强烈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 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做出了什么举动使中国外交受辱?

把德国在山东省的权益让给了日本,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没有得应有的的尊重,反正总而言之,弱国无外交,当时。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您好!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抗议列强把德国在华权益——山东青岛租界转让给日本的做法。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为一方,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日本、美国等为另一方,双方展开惨烈的战争。 中国一开始保持中立,因此日本就在德国租界地山东青岛登陆,通过激战占领了青岛;后来中国北洋政府参战,宣布没收德国在华资产,取消德国在华特权,废除与德国的一切协定并断交,还派遣了大量华工到欧洲参加战地工程,支持了协约国[英法为主]的战争,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英法曾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为了让中国尽快参战,承诺德国在华权益归中国接收,而且战后中国将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废除德奥在华一切特权等。 美国更是表示全力支持中国废除对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主权。 但到了战争结束的巴黎和会,日本先是质疑中国战胜国身份,又要求减少中国代表人数,还提出要接管德国在华权益,而其它列强为了自己的私利,准备拿中国利益为筹码与日本作交换,而北洋政府也一度准备妥协,但受到了国内人民特别是学生的强烈反对,爆发了54运动。 最后,中国外交人员拒绝了在和约上签字,维护了中国的尊严。 而事后,中国坚持就青岛主权与日本交涉,迫使对方不得不最终将青岛主权交还给中国,但中国也付出了代价,如双方约定,中国不得在青岛驻军、支付日本补偿款、允许日本军队在胶济铁路沿线驻军等等。 巴黎和会parispeace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 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 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会议的筹备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 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 1919年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 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 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 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 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会议的机构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 ①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 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 “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 1919年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一时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②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 ③和平正式会议,协约国代表与各前敌国代表分别相会,一次是递交和约最后草案,一次为签署和约。 ④委员会,和会附设有国际联盟、赔偿、领土问题、条约起草、战争责任、国际河港铁道等专门委员会52个。 会议的经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市内法国外交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1月25日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筹组国际联盟的决议。 4月24日第5次全体会议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进行讨论,大国间勾心斗角,争论激烈。 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 后经妥协,于5月7日将对德和约最后草案文本交给德国政府代表布罗克多夫-兰曹。 德国曾几次对草案一些内容提出异议,但英、法等战胜国只对和约草案略做细微的改正。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 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 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 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 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 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暧昧态度,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美国转向支持日本。 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不得不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1.废除势力范围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4.撤消领事蚕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由权

标签: 中国外交失败 1919年巴黎和会 山东省被割让给日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