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推广站:连接科学技术与林业实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7 0

林业技术推广站,顾名思义,其作用在于将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到林业实践中,推动林业产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们是连接林业科技界和林业生产一线的桥梁,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业技术推广站的职责

  1. 收集、整理、筛选和转化国内外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成果,形成易于推广应用的技术资料。
  2. 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培训,提高林业生产者和相关人员的林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组织林业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和良种,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4. 开展林业调查和监测,了解林业生产现状和技术需求,为林业科技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5. 与林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建立林业技术推广联盟,共同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意义

  1. 促进林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提升林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推动林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3. 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林产品质量。
  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为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林业经济的繁荣。

林业技术推广站建立的原则

  1. 政府主导:林业技术推广站应由政府主导建立,保证其权威性和公信力。
  2. 需求导向:以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3. 协同合作:建立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的合作。
  4. 信息共享: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信息平台,实现林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共享交流。
  5.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林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生产特点,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未来发展

  1. 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林业技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推广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智能化服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林业生产者提供智能化的技术咨询、指导和管理服务。
  3. 产教融合:加强与林业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nstitutions 的合作,培养林业技术推广人才。
  4. 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林业技术推广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理念。
  5. 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为林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

林业技术推广站是林业科研和林业实践的纽带,在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力量,我们能够推动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开封市农林局下属机构

开封市农林局下属机构职责多样,涵盖多个领域,致力于保护和管理全市的动植物资源和农业生态。 其中,开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主要负责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生态规律,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以及对陆生野生动植物的资源保护、猎捕管理等工作。 开封市种子管理站负责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新品种研发和质量管理,确保种子市场规范,推动农业发展。 开封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技术培训,为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开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训,促进渔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封市分校则致力于农民的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农业技能。 开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安全,而开封市原种场则专注于农作物原种开发,服务种植业。 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则负责农业资源调查、规划和优化配置,推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农业技术推广站参与农业技术规划,推广新品种和技术,同时指导基层农技推广。 林场管理国有林场,进行林木培育和护林防火,土壤肥料工作站则提供土肥水技术指导与监测服务。 林业技术推广站则负责林业技术的推广、培训和监督。 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工作站负责农村能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同时管理农业野生植物和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蔬菜科学研究所则致力于瓜菜科研和科技知识普及,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则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指导。 最后,开封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负责农业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为加快林业发展, 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1.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局面正在形成。 “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明显,近几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各类商品林基地建设方兴未艾,林产工业得到加强,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山区综合开发向纵深推进。 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和利用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组织、法制和工作体系。 建国以来,林业累计提供木材50多亿立方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6.55%,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我国林业有一个大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 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3.加快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我国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仍呈加剧趋势。 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 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从整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 4.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二、加快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5.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6.基本方针。 ———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 ———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城乡林业协调发展。 ———坚持科教兴林。 ———坚持依法治林。 7.主要任务。 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抓好退耕还林,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和农民收入。 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堤岸防护林;努力绿化好宜林荒山、地埂田头、城乡周围和道渠两旁;努力建设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其他游憩性森林。 同时,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三、抓好重点工程,推动生态建设8.坚持不懈地搞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要加大力度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进一步保护、恢复和发展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天然林资源。 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草)工程,切实落实对退耕农民的有关补偿政策,鼓励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解决好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继续推进“三北”、长江等重点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营造各种防护林体系,集中治理好这些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灾害。 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通过划定封禁保护区、种树种草、小流域治理、舍饲圈养、生态移民、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尽快使首都及主要风沙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扩大自然保护面积,提高保护水平,切实保护好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加快建设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工程,在条件具备的适宜地区,发展集约林业,加快建设各种用材林和其他商品林基地,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减轻生态建设压力。 9.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社会造林。 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的覆盖面,提高义务植树的实际成效。 义务植树要实行属地管理,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 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单位绿化的责任范围,落实分工负责制,并加强监督检查。 绿色通道工程要与道路建设和河渠整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 城市绿化要把美化环境与增强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建设水平。 鼓励军队、社会团体、外商造林和群众造林,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 四、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10.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 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鼓励以集约经营方式,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 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生物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出口林产品。 11.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 根据市场需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抓紧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鼓励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扶持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规范林产品和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对农民生产的木材允许产销直接见面,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 12.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林业发展。 针对我国林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要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引进资金、资源、良种、技术和管理经验。 努力扩大林业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外商投资造林和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制定有利于扩大林产品出口的政策,完善林产品出口促进机制,提高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林业开发。 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输出管理,防止境外有害生物传入。 认真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加强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13.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这是调动社会各方面造林积极性,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权属明确并已核发林权证的,要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尚未核发林权证的,要尽快核发;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抓紧明晰或调处,并尽快核发权属证明。 退耕土地还林后,要依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 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归农户所有。 对目前仍未造林绿化的,要采取措施限期绿化。 分包到户的责任山,要保持承包关系稳定。 上一轮承包到期后,原承包做法基本合理的,可直接续包;原承包做法经依法认定明显不合理的,可在完善有关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承包。 新一轮的承包,都要签定书面承包合同,承包期限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对已经续签承包合同,但不到法定承包期限的,经履行有关手续,可延长至法定期限。 农户不愿意继续承包的,可交回集体经济组织另行处置。 对目前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山林,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形式。 凡群众比较满意、经营状况良好的股份合作林场、联办林场等,要继续保持经营形式的稳定,并不断完善。 对其他集中连片的有林地,可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将产权逐步明晰到个人。 对零星分散的有林地,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合理作价后,转让给个人经营。 对宜林荒山荒地,可直接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等形式确定经营主体,也可以由集体统一组织开发后,再以适当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对造林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无偿转让给有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开发经营,但必须限期绿化。 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决策,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享有优先经营权。 14.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 当前要重点推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沙使用权的流转。 对尚未确定经营者或其经营者一时无力造林的国有宜林荒山荒地荒沙,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给附近的部队、生产建设兵团或其他单位进行植树造林,所造林木归造林者所有。 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 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促进林木合理流转,调动经营者投资开发的积极性。 要规范流转程序,加强流转管理。 认真做好流转的各项服务工作,及时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流转过程中,要坚决防止出现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公有资产流失等现象。 要切实加强对流转后应当用于林业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15.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 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 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 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16.深化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苗圃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由国有林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把目前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分离出来,转由政府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国有森工企业要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企业重组,妥善分流安置企业富余职工。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改革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逐步将其分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对其内部结构和运营机制作出相应调整。 生态公益型林场要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按从事公益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承担。 商品经营型林场和国有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经营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切实关心和解决贫困国有林场、苗圃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快公有制林业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组建跨地区的林场和苗圃联合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7.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 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 改革和完善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对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办法。 公益林业要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业要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 凡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将以多种方式对投资者给予合理补偿。 要逐步改变现行的造林投入和管理方式,在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报账制的同时,安排部分造林投资,探索直接收购各种社会主体营造。 六、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林业长期稳定发展18.加大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投入。 要把公益林业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国家财政要重点保证;地方规划的区域性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部门规划的配套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要纳入相关工程的总体预算。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 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支农资金,也要适当增加对林业建设的投入。 对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建设中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优良种苗的开发推广等社会性、公益性建设,由国家安排部分投资。 逐步规范各项生态工程建设的造林补助标准。 随着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逐步深入,有关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原来由森工企业承担的社会事业投入,国家给予必要支持。 19.加强对林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国家继续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扶持政策,具体贷款期限可根据林木的生长周期由银行和企业协商确定,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 有关金融机构对个人造林育林,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面向农户和林业职工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 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鼓励林业企业上市融资。 20.减轻林业税费负担。 继续执行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林业税收优惠政策,并予以规范。 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取消原木、原竹的农业特产税。 取消对林农和其他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征收的育林基金要逐步全部返还给林业生产经营者,基层林业管理单位因此出现的经费缺口由财政解决。 七、强化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21.加强林业科技教育工作。 要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高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重点研发林木良种选育、条件恶劣地区造林、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沙治沙、森林资源与生态监测、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林农复合经营、林火管理与控制及主要经济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 抓好林业重点实验室、野外重点观测台站、林业科学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要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在扶持基础性、公益性林业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推动非公益性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走向市场。 鼓励林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通过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要加强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稳定科技工作队伍。 对林业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林科教、技工贸相结合。 积极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不断加强林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根据林业建设特点,建立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 切实加大对林业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林业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22.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加快林业立法工作,抓紧制定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林业工程质量监管、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根据新情况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 加强林业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改善执法监督条件,提高执法监督队伍素质。 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为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 八、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2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 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建设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支持林业发展。 根据加快林业发展的需要,强化林业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各级政府的林业行政机构建设。 建立完善的林业动态监测体系,整合现有监测资源,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生态变化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 健全林业推广和服务体系,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要充分发挥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和作用。 林业行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促进林业发展再立新功。 24.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林业工作。 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和民兵、青年、学生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要发挥各自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国土绿化事业。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保护森林、绿化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承担造林绿化任务。 要大力加强林业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态安全意识。 中小学教育要强化,普及林业和生态知识。 新闻媒体要将林业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 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积极投身林业建设的伟大事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中国的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是?

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是本人查阅的资料希望能帮助LZ) 三北工程是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是一项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30 年的建设成就,有效拓展了人们生存发展空间,奠定了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30年的建设实践,开辟了建设区增收的新渠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 30年的建设历程,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铸就的“三北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升华,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30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十分英明的,顺乎民心、合乎民意;30年的实践也证明,人们在恶劣的生态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的态度,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可以治理的,穷山恶水的面貌是可以改变的。 1978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出发,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范围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省宾县,东西长4480千米,南北宽560~1460千米。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三北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建设期限为73年,分3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 主要目标是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15%;平原、绿洲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大部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降低到轻度以下;沙地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面积不再扩大;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通过30年建设,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0.51%,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建设背景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 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7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 据调查,三北地区在上世纪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 三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 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千米流失土壤万吨以上,相当于刮去1厘米厚的表土,黄河每年流经三门峡16亿吨泥沙,使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淤沙4亿立方米,下游部分地段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母亲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实现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聚居着汉、回、蒙、满、维吾尔、哈萨克、鄂伦春、塔吉克等22个民族,总人口1.67亿。 三北地区战略地位突出,有我国重要的国防基地。 工程区横跨我国北方半壁河山,同俄罗斯、蒙古等10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7000千米。 三北地区有许多革命老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 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防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三北地区地域辽阔,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矿产资源丰富。 人均农地、草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极具开发潜力的农业区;已经发现的矿产有170多种,约占全国的70%,其中有多种矿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冶金、重化工基地。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灾难的根本措施。 三北地区在农田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不少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程建设前,三北风沙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87万公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造林保存面积达140万公顷,为大规模进行沙害、水患治理积累了经验。 实践证明“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要在于兴林”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植树种草是解决生态灾难的根本措施,生态灾难只能用改善生态的办法来治理。 30年来,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生态建设的主导目标不动摇,并且伴随社会发展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思路调整 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北地区生态面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促进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粮食安全,把农田防护林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建设以平原农区的防护林体系。 二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为进一步调动群众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使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统一,改变单一生态型防护林建设模式,做到农林牧、土水林、带片网、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林工商七个结合,使防护林体系达到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三期工程,从三北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三北农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选定一批党政领导重视、基础工作扎实的县旗,进行重点扶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提出到2000年,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京津和河北北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新疆绿洲等地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四期工程,根据日益严峻的防沙治沙形势,提出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 近几年,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工程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一个亮点、统筹三大区域”的工程建设思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农防林更新改造和重点农区、重点沙区和水土流失区的高标准防护林建设。 建设重点 三北地区生态脆弱,治理难度大、任务重。 建设中,在坚持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三大重点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突出工程建设主攻方向,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与任务,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 一期工程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基本原则,在农牧交错地带的长城沿线紧密结合基本农田和基本草牧场建设,确定了194个重点建设县,将70%的国家专项投资和70%的建设任务安排到这些重点县,重点开展了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重点地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为主体的防护林建设。 二期工程在巩固完善已有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安排京津周围绿化工程、京包—包兰铁路两侧等5个重点工程, 并将山西昕水河流域等确定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示范区。 三期工程在巩固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出率先在东北三省和京津两市以及西部八省73个县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的奋斗目标,把建设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作为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计划资金上优先予以保证,在科技推广上重点给予支持,在政策措施上优先予以扶持。 四期工程根据国家批复三北工程建设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基本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又把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外围等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将国家下达投资和安排建设任务的70%以上用于防沙治沙。 三、政策与行动30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 工程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质量管理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强化工程管理。 一是强化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 工程建设由国家林业局主管。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具体负责工程的规划、计划、督导、检查,各级林业部门成立工程建设专管机构,或固定专管人员,负责本省区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各乡镇林业站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到实施紧密结合的工程管理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并在实施过程中先后制定了工程建设的技术、计划、资金、等管理办法、规程和标准,使三北工程建设从种苗准备到检查验收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管理都有章可循,推进了工程建设组织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加强计划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不断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积极推行招标制,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公开招标,专家评议,民主决策,择优扶持;推行合同制管理,层层签订建设任务合同书,明确项目规模、内容、质量、建设期限及职责,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国家补助资金,做到任务、资金和责任三落实;推行监理制,加强质量监督;推行检查通报制,对计划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 二是严格资金管理。 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账、专用,单独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三北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展三北专项资金专项审计,杜绝挤占、挪用、改变投向等现象。 三是全面推行质量管理。 建立技术干部承包责任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把关,实行技术承包,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对造林质量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进行多方位的质量评估;建立重点项目通报制度,将重点项目检查验收的结果进行通报。 建设机制 30年来,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工程建设的根本动力,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一期工程建设期间,试行了经济合同制,实行任务、投资、期限、负责人四落实,用经济手段对工程建设进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二期工程期间,在强化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大力推行工程造林,建设项目按程序立项、按设计施工、按项目投资、按标准检查验收,做到计划与规划衔接,投资与质量、任务挂钩,验收结果与奖惩兑现。 三期工程建设期间,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确定了“五长”(省长、地市长、县市长、乡镇长、村长)工程建设负责制和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坚持每年逐级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抓工程建设的责任与职责,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期工程建设期间,建立了目标明确到省、任务分配到省、投资下达到省、责任落实到省的“四到省制度”,增强了各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地在工程建设中普遍推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报账制,监理制,提高了工程建设科学管理的水平。 科技支撑 30年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来抓,切实加大科技攻关和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力度。 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为了突破工程建设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从三北地区干旱少雨的实际出发,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了以抗旱造林技术为主的系列适用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3%。 同时,在飞机播种造林技术上,突破了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不宜飞播的“禁区”。 二是大力开展推广方式转变。 在工程建设中,按照不同类型区,实行由推广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的转变,组装配套造林、营林、经营等综合技术措施,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区,探索总结治理模式。 先后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1200多项,推广面积达到300多万公顷,造林保存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85%以上。 同时从工程建设国家专项投资中拿出10%的资金专门用于适用技术的推广,保证了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是大力开展造林模式创新。 在三北地区,按照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要求,总结推广应用了100多种造林模式。 并按照功能布局需要,在三北地区推广了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防护林建设。 建设政策 30年来,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工程建设始终以改革为动力,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营造林机制和投资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工程建设良性发展的经济政策环境。 一期工程上马不久,各地结合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大力推行了承包造林、“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和转让”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促进了造林生产责权利的结合,明晰了产权关系,调动了农民的造林积极性。 二期工程期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结合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和全民义务植树等政策的实施,推行“两工”(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造林和“四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造林、统一验收、分户经营)的统分结合的造林政策,探索了工程建设新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激励机制,促进了按山系、按流域的规模治理。 三期工程期间,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开始推行“四荒”拍卖和股份合作制造林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四荒”拍卖的政策和办法,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主体,充分调动了社会团体和农户投身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四期工程期间,随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把集体林分家到户,国有林家庭承包,明确了林地的使用权,放活了林地经营权,落实了林木的处置权,农民成为了山林的主人,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种苗工作 三北工程建设始终把种苗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道生产环节,不断强化种苗的基础地位。 一是加强了良种繁育和采种基地建设。 先后设立优良灌木采种基地2.6万多公顷,建设了樟子松、落叶松、油松等一批种子园和母树林,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林木种子。 二是建立了以国有场圃为龙头,以乡村苗圃为骨干、以村户育苗为补充的多层次苗木生产体系,为工程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苗木。 三是加强了种苗技术推广,大力推广了容器育苗、组培苗、全光育苗等新技术,使育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是加强骨干苗圃建设,大力推广合同制育苗。 在三北地区选择了一批自然条件好,有一定生产规模,有一定基础的乡村苗圃,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定向培育优质苗木。 五是加强种苗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 建立了三北地区种苗信息网,适时提供种苗供需信息,促进种苗的余缺调剂,保证了种苗与造林衔接。 国际合作 三北工程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启动建设的一项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从建设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化发展态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截至2006年底,三北地区有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和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援助的林业或以林业为主体的项目58 项,援助资金超过16亿元人民币,援助领域涉及防治荒漠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治理水土流失、林木育种与改良、机械化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产业开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同时,先后有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技术人员到三北地区考察三北工程建设。 四、建设成就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与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 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采取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561万公顷,使27.8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多万公顷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 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蒙、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净减少7921平方千米。 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已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 新疆完成造林274万公顷,绿洲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万多平方千米扩大到7万多平方千米。 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 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分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72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 5.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 38.6万平方千米,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 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造林779.1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千米,使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千米,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3亿多吨。 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 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坚持以保障粮食生产为目标,营造带片网相结合、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253万公顷,有效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平原农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一些低产低质农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三北地区的粮食单产由1977年的118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311公斤/亩,总产由0.6亿吨提高到1.53亿吨。 在沙区新辟农田牧场1534万公顷。 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 据东北林业大学测定,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粮食增产15%—20%,仅此一项,三北地区增产粮食187.6万吨。 2005年全国产粮“十强县”全部是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达标县。 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30年来,三北工程把生态治理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批特色林产品基地,培育了优势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目前,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3.9亿立方米,净增6.7亿立方米。 营造的农防林和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高达4亿立方米,已具备年产2000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能力。 营造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建成了苹果、红枣、香梨、枸杞、板栗等一大批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带。 年产干鲜果品3600万吨,产值达到537亿元。 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地方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三北地区形成了以人造板、家俱制造、造纸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5000家,安排就业人员70多万人,产值225亿元。 同时,三北地区以森林观光和绿色产品为主题的各类旅游、休闲产业正蓬勃兴起, 2007年接待游客近9000万人次,产值达192亿元。 开创了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突破了传统林业建设理论。 三北工程是我国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先河。 在30年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建设思路、组织形式、工程管理、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个高生产力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管、多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型防护林体系的思想,把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有相结合起来;第一次把生态建设以国家重点工程的形式组织起来,以生态工程建设带动了林业全面发展。 增强了全社会的绿化意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生态建设领域的地位。 三北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国土生态面貌的决心和意志,符合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激发了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 三北工程建设凝聚了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的心血,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 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 三北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际上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1987年以来,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等10多个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宣布:“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3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从中国国情、三北地区区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将防护林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将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 五、未来发展三北地区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沙化土地的85%;水土流失面积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67%。 三北地区也是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宜林地面积3936万公顷,占全国宜林地面积的68.7%;全国近50万平方千米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区;黄土高原45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基本上分布在三北地区。 我国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和2050年26%的战略目标,增值空间重点在三北地区。 三北工程对于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发展,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提高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建设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为主线,以新农村村屯绿化,特色产业发展,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和政策创新,大力开展造林育林、封禁保护、更新改造、巩固提高,为实现三北地区生态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目标任务: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提高,加快发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 平原农区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地承载力和人口环境容量明显增强。 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布局和重点:在沙区,以遏制土地沙化为根本,加大封禁保护力度,推进全面治理,建设乔灌草复合防护林体系;在山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平原农区,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改造、提高相结合,建设高效农业防护林体系。 集中力量抓好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新疆绿洲外围和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加大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江河源头和风沙源的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标签: 连接科学技术与林业实践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技术推广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