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记者和媒体专业人士: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联系信息和报道风格。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10 0

研究记者和媒体专业人士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调查和报道复杂的主题,帮助公众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这些记者和专业人士的专业领域、联系信息和报道风格非常重要,以便与其有效联系并获得可靠的信息。

专业领域

记者姓名 专业领域
约翰·史密斯 政治、外交政策
玛丽·琼斯 经济、金融
汤姆·布朗 环境、气候变化
苏珊·李 社会问题、贫困
大卫·陈 科技、创新

联系信息

记者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约翰·史密斯 john.smith@example.com (555) 123-4567
玛丽·琼斯 mary.jones@example.com (555) 234-5678
汤姆·布朗 tom.brown@example.com (555) 345-6789
苏珊·李 susan.lee@example.com (555) 456-7890
大卫·陈 david.chen@example.com (555) 567-8901

报道风格

记者姓名 报道风格
约翰·史密斯 调查性、深入分析
玛丽·琼斯 数据驱动、经济学
汤姆·布朗 环境保护、叙事
苏珊·李 社会正义、情感化
大卫·陈 技术应用、趋势

结论

研究记者和媒体专业人士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联系信息和报道风格对于获取准确的信息和了解当今世界至关重要。通过建立与这些记者的联系,你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

有事想找记者曝光怎么找?

如果您想通过记者曝光某个问题或事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确定目标媒体:首先,确定您希望曝光问题或事件的媒体类型,例如报纸、电视台、网络新闻等。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 2. 研究记者:了解目标媒体的记者和编辑,找到负责相关领域报道的记者。 您可以通过查看他们之前的报道和社交媒体信息,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专长,找到合适的记者。 3. 联系记者: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等方式联系记者。 在联系时,简要介绍您要曝光的问题,并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对公众有重要意义。 4. 提供证据:记者通常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和事实来支持报道,因此在联系记者时,最好能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照片、文件、证词等。 5. 保持沟通:一旦记者对您的故事感兴趣,建立起联系后,保持及时沟通是很重要的。 回复记者的问题,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并在需要时与记者进行面对面的采访。 6. 注意安全:有些曝光可能涉及敏感问题或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行动时务必注意安全,并确保您的行为合法合规。 需要注意的是,记者是独立的第四权力机构,他们会根据新闻价值和报道准则来决定是否采纳您的故事。 因此,在寻求曝光之前,确保您的故事有足够的公共利益和新闻价值,同时准备好充足的证据和信息,以便让记者对您的故事感兴趣并决定报道。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想找编辑方面工作该怎么准备?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编辑 一、定义 首先,“优秀编辑”不容易被确切定义,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个编辑是否优秀的尺度也不相同。 但当我们站在宏观上来看,还是可以对“优秀编辑”下一个定义的,那就是“能带领一大群人和你共同思考的编辑是优秀编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是一个精神工作者。 他所要做的事是把一种意识形态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再传达给另一个人。 因此,首先要要求编辑的基本素质高于受众素质,至少说在某些方面的素质。 这样,你才有能力去做一个精神上的领导者。 二、优秀编辑三部曲 1、认识“道” 老子讲“大道自然”,所以做一切事,成功与否乃是自然而然的。 其中包括两层含义:1、符合成功的条件,即成功;2、不符合成功的条件,即失败。 两者均可解释为“自然而然”,所以“自然而然”不等于说坐享其成、守株待兔。 想获得成功乃是需要运用智慧努力去做的。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智慧。 首先我们要对“道”有所认识,进而认识“电脑”这个“道”。 “道”是一种形态(精神上的,意识形态)或环境(物质上的,社会环境)。 道的形成既复杂又简单,说复杂是因为要形成一种道,必需天时、地利、人和才行,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都对“道”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说简单,是因为要形成“道”必须有足够多的人对其有所关注,并拥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电脑行业经过多年的孕育,事实证明已形成了一种非常大的“道”。 为了讲得通俗一点,我们称之为环境,一种很有生机的环境。 投身到这样一种很有生机的环境中来是极富挑战的,因为你所面临的只有两条路——成功与失败。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导致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关键看你是否进入角色,或者讲是否入道。 当你入道之后,你便能知道同道中人都在思考什么问题、做着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行其事,必先入其道。 2、编辑工作是对“道”的思考过程 从入道,到认识道,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这是对编辑素质最基本的要求。 你要编辑电脑杂志,不懂得电脑是不行的,只懂得一些表面的东西是不够的。 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这个行业,进而获得更多深层次的认识。 3、优秀编辑对“道”有所感悟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认识”和“感悟”的差别在于,认识是以本人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了解事物,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感悟是从事物本质的角度去思考事物、领悟事物,是一种发送信息的过程。 可以这样讲,认识是被动的,而感悟是主动的;认识是别人的,而感悟是自己的。 只有当自己对事实本质有所理解和领悟,你才能够将你所认识到的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别人,否则那将是不准确的、不客观的、没有思想的。 感悟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基于“认识”的,没有认识就谈不上感悟。 三、文化与生命力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民族有民族文化;家庭有家庭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电脑也有电脑文化。 通俗地讲,文化是人们对同一种事物的共同认识和感受,也是一种精神信仰。 大凡重要的古代历史遗迹,尽管有所残缺,但仍能吸引今人去瞻仰。 大凡有所成就的大企业,当他要把某种产品推向另一个国家的时候,总是要对当地的文化有所了解。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文化即是生命! 文化是生命力的象征,人的躯体可以腐败,但精神上信仰却可以一代一代永世流传。 所以要做一件比较长久的事,你必须让你所做的工作富有文化内涵。 或融入旧文化当中,或创造新文化。 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事物是不可能长久的。 那么文化内涵如何得来呢?以下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律: 认识->思考->感悟->文化 由此不难看出,要做一个优秀的编辑,他所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是在以上四个步骤中逐步提高。 然而新生事物不断,所以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国内的媒体采编合一的情况很普遍,其实这只是一种媒体发展中的过渡形式。 在成熟的媒体中,记者和编辑的分工截然不同,编辑是更高端的工作,通常只有做过多年的优秀记者才能胜任。 编辑的工作性质更复杂,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一个优秀的杂志编辑,要了解什么呢? 首先,他必须完全清楚自己杂志的定位。 相对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基本是小众媒体。 能让所有年龄背景的人喜欢的杂志梦里才有。 所以,编辑了解自己的细分市场。 比如《财富》始终坚持自己固定的读者群-中高级经理人,深度报道大企业,大新闻和大人物。 当然,这样的读者定位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时是定量的)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因为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杂志的编辑思想和风格。 不少国外的好期刊每一期都有读者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分析读者的反馈。 世界在变,读者也在变化,编辑的理念也要随之改变。 优秀的杂志,永远都知道如何去适应读者。 其次, 一本好杂志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财富》追求的是首先是报道的权威性,同时突出商业新闻中激动人心的一面。 我们有一句口号:商业是文学、是戏剧。 所以,好的编辑在组稿、改稿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记者的个人风格,还要确保文章的风格与杂志的总体风格相协调。 目前国内的财经杂志, 各自的做法不同。 有的立足于挖掘黑幕,有的追求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商战技能,都在读者中产生不小的影响。 《财富》中文版的宗旨是为中国的经理人提供全球最新的管理信息,我们报道的基调是以乐观、建设性的的态度报道商业。 我们乐于强调事物积极的一面,永远给人以信心。 比如,在9.11这样的悲剧性事件发生时,我们当期杂志没有选择死人,或是断壁残垣做封面图片,而是选择一位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瓦砾中低头行走的,浑身灰头土脸的高大的经理人的图片。 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 那么编辑们有哪些具体工作呢?他们要确定报道的内容,以及用什么方式去报道,也就是报道的策划。 同时要考虑的因素是区别于竞争者。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提醒: 首先,杂志编辑不要过多追求独家新闻。 因为提倡抢新闻,运作不当,难免会出现来源于记者的不实新闻,这对杂志而言是致命的。 杂志没有必要将时效性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而是要力争自己的报道经得相对于报纸而言更长时间的考验,这就应该从新闻的深度和广度、文字和图片的质量、以及图文有效的结合等方面综合考虑。 我这样说,不是打击杂志记者抢新闻的热情,但是对杂志而言,长于深度和图文的冲击力。 编辑还要懂得如何培养杂志在同行业中的特殊地位。 比如《财富》杂志坚持做500强栏目,并一直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奠定了权威地位。 它现在既为杂志带来了的品牌效应,进入500强也成了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 道理很简单,一个企业要想描述自己的综合实力,你只要说,是全球500强, 还是美国500强, 还是中国500强就行了。 《财富》已经为你定好了标准。 这就是品牌的作用。 编辑还要有深厚的写作功底。 如何让读者接受一篇长长的深度报道?读者要看精彩的文章。 编辑要把记者的文章加工成精品。 所以《财富》把新闻报道提升到文学和戏剧的高度。 对一个传统的记者和编辑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富于挑战的角色转变。 记者要是好的WRITER,编辑的基本功之一是REWRITING。 他们要能把通常是枯燥乏味的财经报道变的读起来激动人心。 好的编辑必须时刻树立竞争对手的概念。 随时要考虑的问题是:这则新闻竞争对手是怎么报道的?为此我们会放弃,或是重新来做本来已经做好的文章,原因就是要区别于我们的对手。 好的编辑应随时关注竞争者的动向,学会写竞争对手研究报告,充分了解他们的动向。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作为杂志的编辑,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人。 时代在变,读者变,编辑如果不变,注定要淘汰。 和企业一样,杂志业中的百年老店也寥寥无几,绝无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成功之道。 如果说有什么能有助于你的编辑生涯基业常青的话,那就是终生学习。 怎样当好财经记者 中国今天的媒体市场面临开放、传媒竞争日趋激烈。 其中,杂志是一个主战场。 而财经管理类杂志,更是现在的热中之热。 由于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所以汇集了不少优秀的记者和编辑。 在一份优秀的财经杂志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能够为读者带来具有趣和有深度的报道呢?我用例子来说明问题。 比如,财经类的杂志主要以深度报道经济新闻事件和人物为主,经常会涉及到对财经问题分析。 在这些报道中,记者的身份是一名报道者呢,还是一位财经问题专家?我想这个问题会让很多初涉财经报道的记者感到困惑。 我认为财经记者不是专家,也没有必要成为专家。 但这并不表示财经记者不需要专业知识。 相反,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一些商业常识应是财经记者的必备。 当然,对这些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必如专家那样深奥,但必须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面对复杂多样的财经新闻,做到成竹在胸。 财经记者与专家的另一个区别在于,记者必须具备过人的沟通技巧,而专家潜心钻研学术问题,大多在理论研究中具有丰富经验,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使用专业语言,以照顾他们的交流对象。 财经记者应该能够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将专家高屋建瓴的评析和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翻译给读者,使各类经济问题比如股市行情、经济趋势、企业管理等变得浅显易懂,普通读者获取信息就会没有障碍。 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总是充斥平衡记分卡、竞合等专业术语,无疑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乐趣。 其实,大多数读者接触各类财经问题的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媒体这个桥梁,因此,优秀的财经记者往往会产生比专家更大的影响力。 《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等优秀的财经期刊虽然风格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商业大事用平实、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 因此,优秀的财经记者应将与读者的有效沟通视为必备的技巧。 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具备了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的基本素质。 财经记者不一定是作家,不求过度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尤其是处于你们现在的阶段,多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做到把基本事实表达清楚就可以。 一些刚涉足新闻领域的记者可能会为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可读性而过多借助于文学手段的表达,导致财经报道丧失严谨。 其实,对于任何记者而言,第一重要的不是花哨的写作,而是做到客观真实。 而对于财经记者,这一要求更高一些。 财经记者也不是教师。 现在还有一个误区,一些财经记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忘记了读者的需求主要是对信息的了解,不是来听你讲课。 你没必要在分析一个企业时,张口根据科斯定律如何如何,闭口波特的竞争力说告诉我们怎样怎样。 当然,这样的财经记者比起不具备这些知识的来说,是进了一步。 但读者也是很反感的。 可能也只有记者和编辑同行自己会喜欢。 高高在上,总是想着教育别人,不会平等地与人交流,是无法成为好记者的。 财经记者也不是评论家。 记者主要的是忠实记录事实,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介入者,不要总是喜好发表所谓权威的言论。 财经记者不是无冕之王。 财经记者应该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 有读者才会有记者,记者的地位是读者赋予的,不是新闻界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至高无上。 如果不能清醒地看待自己,就有可能变得自恋(全场笑声)。 我还想再次强调一下沟通技巧的问题,因为它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很重要。 其实,记者在新闻机构中的地位并不高,他的作用在于为媒体的报道提供最基本的素材。 但作为高端杂志的财经记者,必须经常和一些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分析师、官员等专业人士打交道,这就需要记者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既要说服被采访者接受你的采访,又要在写作中向普通读者靠拢。 沟通技巧还表现在与编辑的交流上。 编辑是记者的领导。 好的杂志中,通常编辑和记者都有各自明确的责权范围,所以记者应学会在尊重、服从编辑的基础上说服编辑的技巧,共同寻找最合适的报道方式。 财经记者的外语能力自不必说,外语能帮助记者在基础调研、学习中取胜,也是采访的利器。 这一点将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金钱或许也是财经记者面临的一大诱惑。 由于经常性接触到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一些记者难免会为了私利希望对方提供某种经济上的好处(如红包,过度的招待或者证券业的内幕消息)。 当然,这并仅仅是是记者本身的问题。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好的记者是不屑于此道的。 记者这个职业基本不是赚钱的职业,世界各国大多如此。 基本的动力是兴趣和责任感。 这一点,希望大家在择业时能有所考虑。 对于财经记者而言,写作是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你们注意: *尽量避免出现专业词汇,才能增加报道的可读性。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所采访的东西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财富》经常报道通用的韦尔奇,基本上没用过6SIGMA,最多也就是说他推行有名的QUALITY PROGRAM。 *对于新闻事实要多方求证,向合适的第三方求证。 国内的财经报道多为录音,要么就是记者自己瞎评论,或者找错求证对象,如找经济学家去评价企业,找管理学者谈国家经济政策。 国外财经报道中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专业分析师,这些人多在研究机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工作。 *数字说明一切,财经记者必须对数字敏感。 但数字也有欺骗性。 国外有LIES, DAMNED LIED AND STATISTICS 之说。 不会用数字,你的报道很难让高端读者接受。 *以企业的标准去报道企业,不能以个人好恶和流行道德标准来报道。 比如,安然的问题,既要管理层贪婪和缺乏道德的一面,也要看到安然在创新方面的成功一面。

新闻专题策划怎么做?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 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新闻策划从实施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7个步骤:(一)市场分析要做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先对策划对象所在行业及相关情况有个深入的了解,比如行业的历史,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 了解得越详细,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点。 (二)确定宣传目标对新闻策划来说,主要需要确定的是宣传的范围和宣传的目标人群。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宣传目标影响着后面新闻点的策划、媒体的选择和预算的编制等步骤。 比如宣传范围只是地域性的,那么就不一定非策划出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了,媒体也只需选择地方性媒体就可以了,预算也会比做全国性宣传低得多。 再比如宣传是针对年轻白领的,那么策划的新闻事件必须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媒体也应针对性地选择白领媒体。 (三)策划“新闻点”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 如何找到“新闻点”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下面将会介绍寻找“新闻点”的基本模式和“借势”、“造势”两大基本方法。 (四)选择媒体新闻策划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来完成的,因此媒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宣传目标来选择媒体,比如大众产品,应选择大众媒体;如果客户目标是女性,则应选择女性媒体;专业化的产品,应选择专业化的媒体,像计算机产品,最好选择计算机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中的计算机版面;而市场在全国的,则应选择全国性媒体。 (五)编制预算做一次宣传,当然要衡量投入产出比,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 广告投放通常采用两种预算方法,1、销售百分比法:以销售额的某个百分比,比如3%,作为广告宣传费用;2、竞争对比法:以主要竞争对手的大致费用来决定自己的广告预算。 但新闻策划和广告投放在费用上很不同,广告费用主要包括广告制作和媒体投放的费用,而新闻策划则主要是新闻事件的实施费用,优秀的新闻策划只需要少量的甚至不需要媒体费用。 因此,新闻策划费用很难像广告投放那样在今年就可以计划好明年的投放量。 新闻策划不同个案的实施费用往往会根据具体的策划而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目标任务法”来预算。 所谓“目标任务法”,就是先确定一个新闻策划的目标,然后估算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费用,包括新闻事件实施费用和新闻发布费用,这两项费用相加就是一次新闻策划的总费用。 (六)策划的实施和控制这是新闻策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再精妙的策划,也需要通过媒体进行传达。 如果媒体不配合,新闻策划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还有,现在不少媒体已出现“排他性”倾向,就是一条新闻如果其他媒体(尤其是竞争媒体)已经刊播了,就不再采用。 这为新闻策划所需要达到的“大规模轰炸”效果制造了难度。 这一情况下,需要策划人有很强的媒体运作和控制能力。 在美国,有一个与此相关的“守门人”概念。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现已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认同。 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 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一、二。 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 企业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 因此如何通过媒体“守门人”这一关,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课题。 早在1997年,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赢海威在内部刊物《瀛海威人》上,刊载一篇题为《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短文:“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当尽量了解各个媒体的特点、每个记者的脾气禀性、他们的需求和特长。 报纸和杂志有区别,电台与电视台不同,大众报刊与专业媒体又不同,专业媒体中信息类与电脑类又特点各异,中央级媒体与一般类媒体更要有所侧重。 针对各种类的记者也要有不同的策略,年轻与年长、有版和无版、科技类、文化类、教育类、社会新闻类等等都要有针对性地打交道。 善于写评论的与善于写长篇报道的,在我们提供资料及公关活动时要使其各尽其长,各得其所。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结交—些记者朋友,记者中也有噱头,记者朋友面可以宽泛,各种媒体都可以,但要选择对公司最能发挥作用,愿意理解瀛海威思想和阐发思想的人”还有一家大公司在进驻上海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出了一篇《上海媒体概述与公关策略》的调查报告,在对上海媒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媒体的特点作了详细分析后,提出了进行新闻策划的“具体对策和机会”:“首先,大局上抓住关节点。 恰恰因为上海媒体管的死,所以宣传主管部门的权力非常大。 抓住这个节点,所有工作相应会顺利很多。 平时注意和宣传主管部门实力官员建立关系,多多交流,对于企业危机公关有决定意义。 上海媒体领导相当听话,只要主管部门打招呼,毫无折扣执行。 另外,企业大的宣传活动,可以考虑请宣传主管部门参与,事半功倍。 其次,研究不同媒体特点,分别对待。 比如对于申江这样的周报,主要提供的就是产品特别是时尚产品类信息。 其他几张周报和周刊,侧重人物性的新闻。 公关公司统一式新闻稿肯定是不行的。 再次,研究公司新闻中的‘上海因素’。 发掘公司新闻中,与上海有关的,可能对上海造成影响的新闻要素。 ”除了像赢海威和这家大公司倡导的“公关”模式外,现在还有一种更高明的“新闻诱惑”办法,就是不是企业去找媒体,而是想办法让媒体主动来求企业。 比如有家企业急于放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消息,但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往往并不急于找某一个媒体,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蛛丝马迹,使目标媒体的目标记者(一般是比较勤奋的知名记者)主动找他,然后做出千分不高兴、万分不情愿的样子,遮遮掩掩、欲语还休,并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这个事件太敏感,最好不要写”,“这句话可能会引起业内震动,无论如何不要指明是我说的”等等这样做,反而更容易引起媒体的重视,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七)策划效果衡量对策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判断整个策划成功与否,也能对下一次策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在,广告的效果评估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大学课堂上也出现了专门的《广告效果评估》课程。 但由于新闻策划至今还没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也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方法。 一般来说,新闻策划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a、刊登播出数量 在策划实施后统计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数量,看是否达到原先设定的目标。 b、刊登播出质量 主要指篇幅、字数、播出时间长度、刊登的版面(是否头版或其他重要版面)、播出的时间段(是否黄金时段、知名栏目)、企业和产品的名称是否出现、产品性能是否介绍等。 c、市场反应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销售业绩,只需对策划实施前后实际的市场销售情况作出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策划是否推动了销售。 二是看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是否提高,这需要在策划前后各做一次问卷调查。 比如要了解某品牌的知名度可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表:1、从未听说过 2、仅仅听说过 3、知道一点点 4、知道相当数量 5、非常熟悉。 如果策划前大多数消费者回答时1和2,而策划实施后则主要回答3和4,说明策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d、还可采用“比较法” 就是与其他竞争产品的市场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对新闻策划的效果作出评估。 另一角度来说:一般来说,新闻策划大体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主题 主题的选择是整个新闻策划的灵魂,是统率整个活动的思想纽带和思想核心。 主题的确立往往建立在掌握种种资料和整合种种资源的基础上。 一个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重点,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方案,所以一般在讨论后都要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并确定一个主题而不是多个。 而确定这个主题的标准即是新闻价值的大小,即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这里所形成的主题往往比较宽泛并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必须说明的是,在最初的讨论时期,主题的宽泛有利于从多个层次展开新闻采访活动。 2、体裁与风格 体裁关系到报道的性质。 可以选择解释性报道或是预测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新闻体裁,也可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很强的研究报告,也可能策划为整合报道或是连续报道、组合报道。 风格问题,关乎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产生独特的叙事修辞。 通常,风格的策划背后,多少会存在一个较为理想化的摹本——它或是本媒体的典范作品、或是一个存在于新闻人心灵深处的经典范例。 在风格策划的细致之处,甚至会涉及到像是否采用倒叙写法,要不要“编者按”等等,如何对待日常用语、科学用语,重视讲故事还是重视说服力这一类微观问题。 3、单元结构 通常是指内在结构。 结构必须坚实而稳固,与此同时,它应该由多个结构单元组合而成。 往往每个结构单元代表了一个次主题。 为了寻找到尽可能理想的单元组合,在策划的这一阶段,我们往往采取穷举法进行无限制列举,然后再通过筛选和归纳的方法得到一个真正科学、高效、具有阅读价值的内在结构。 4、任务描述 这是一个对文章结构总体和每一个单元的任务作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使用一个长句子,具体可感的描述出:每一单元将会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采访什么?难点和重点是什么?成稿后的面貌如何?等等。 对于职业新闻记者而言,任务的描述无异于是对于相关文本的工作量的描述。 5、分工与计时 具体分工包括:基于文本单元,或者采访工作的不同侧面,把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分配到每一个相关人员,提出注意事项。 分工的策划将会最终形成两张表:任务人表和日程表,交与主持者和每个相关人员共享、掌握。 任务人表便于使参与者有章可循,主持者通过对任务人作必要的讲解、认真的督促,为新闻活动保驾护航。 日程表主要用于时间的控制,一般以时间进度表(倒计时)的方式来表现。 时间的安排要合理,在考虑新闻同业竞争的同时也要留有余地,一般来说:日程表上前面的时间进度较紧凑,后面可以留有时间余地来调整。

标签: 了解他们的专业领域 联系信息和报道风格 研究记者和媒体专业人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