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了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

信途科技 新闻资讯 9 0

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日益紧密,共同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科研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科研能力,不断取得新的中医药研究成果。企业依托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生产技术,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贵州百灵药业合作,开发了以黄芪为主要成分的抗衰老保健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产业链分工明确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分工明确。

  • 科研机构:负责基础研究、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 企业:负责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实现产业化。
  •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业链协同创新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仅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更促进了协同创新。通过共同开发、联合攻关,推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

1. 技术共享

科研机构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共享技术资源,优势互补。科研机构提供创新技术,企业提供市场应用经验,共同探索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场景。

2. 联合攻关

面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集中优势力量,共同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术创新。

3. 人才培养

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企业为科研机构输送应用型人才,共同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1. 创造就业机会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各环节都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营销人员,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包装印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继续强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创新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中医药的需求。

1.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增强,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

2. 技术不断创新

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继续探索新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市场需求。

3.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将持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健康发展。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对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适宜技术产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健康保障,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

1. 降低疾病发病率

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2. 提高国民健康素质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品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3. 传承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了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了技术创新,带动了经济增长,为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为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保驾护航。


浙江省卫生厅的卫生工作

浙江省 2010年卫生工作2010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建设“卫生强省”的目标,坚持“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着力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下功夫见成效,推动我省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使我省卫生综合实力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完善医改配套政策体系,制定攻坚破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加强调查研究,跟踪指导24个农村卫生改革试点县(市、区)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及时研究解决医改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充分运用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创建这个有效载体,结合深化医改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全省逐步形成以卫生强省建设为龙头,以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市、区)建设为支撑、以卫生强乡镇(街道)建设为基础的建设格局。 二、科学编制我省“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尚未完成的任务,制定落实相应的措施,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加强医药卫生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研究,着眼于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从改善健康和促进健康公平入手,科学编制我省“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 同时,研究制定医疗资源配置、卫生科技和人才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有关规划。 三、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省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所有县(市、区)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85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达到人均129元以上;所有县(市、区)住院补偿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住院补偿率比上年提高5%。 年度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全部进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其补偿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至少5个百分点。 保持管理体制稳定,鼓励经办机构利用自身资源和管理及技术优势,面向其他人群提供保障服务。 争取落实经办机构人员编制,提高管理和经办能力。 升级改造和规范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推进新农合跨地区实时结报。 试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编制,强化规划的保障和执行力度。 推进30家在建县级医院的建设进程,争取新建(含改扩建)10家以上;计划新建(含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00家以上,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4000个左右,继续开展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 深入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将支援关系延伸到乡镇卫生院,每所城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与3所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小病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占45%以上。 继续实施“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项目,为农村定向培养大专层次社区医生800名。 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生”试点,争取全省34个欠发达县(市、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聘1000名本科及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 启动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全科医生特岗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 建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岗位培训制度,全年开展全科医生知识培训1万人次、培养全科医生1000名、培训社区护士1000名;培训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长)400名。 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定性定编改革,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绩效工资制度。 在卫生部指导下开展农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点,争取用3-5年时间解决乡村医生执业资格问题。 全面启动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工程。 以县市自愿申报为原则,开展“2+X”为主要内容的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 其中,“2”为必选改革项目,包括乡(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改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定编改革;“X”为自选改革项目,包括县乡卫生一体化改革、县医院托管改革、“一院多站”式改革、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改革、医疗资源功能整合改革、管办分离改革等。 列入第一批试点的县市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起步阶段可选择1-2个突破口,突出重点、先行先试,为全省面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抓好三大类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项目经费统一调整为人均20元,突出重点人群和疾病,建立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和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 鼓励有经济实力和服务潜力的地区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 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30%以上,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以上。 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使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一样获得妇幼保健、疾病防治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血液安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新设12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和服药点,高危场所艾滋病预防工具放置率达到90%。 全力推进“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实施消除疟疾行动。 完成20万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10万人、乳腺癌筛查5万人,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叶酸服用率均达到60%。 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40%。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99%。 为2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 开展3000个以上整治村农村改厕工程项目,完成40万座以上户厕和3000座以上公厕的建设任务。 积极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职能调整,理顺地市级食品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县(市、区)级食品监管体制的改革,切实做好职能交接过程中的餐饮服务卫生监管工作。 组织开展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 做好组织协调,查处重大事故,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 加强应急准备和演练演习,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建立健全省级食品安全卫生监测评估机构、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网络、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等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继续巩固强化“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三网建设。 健全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督查工作。 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积极推进市县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建设,开展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公益性。 根据不同类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特点和功能,研究制定绩效考核意见,推行绩效考核办法。 落实国家绩效工资政策。 选择1-2个地市开展试点工作,培养既懂医疗、又懂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 深入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创新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模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2/10万和10‰以下。 组织我省国家卫生城市(县城、镇)开展国家健康城市(县城、镇、村)创建活动,推进浙江省健康城市(县城、区、镇)建设试点工作。 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区)、卫生镇(乡、街道)、卫生村创建和卫生先进单位评选活动。 六、实行以省为单位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使用工作。 各市、县(市、区)要建立监管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工作的管理,严禁网下采购、二次攻关、索要回扣等问题,确保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开展。 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不少于60%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 指导基层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 制定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本药物监测点,做好监测和评价。 开展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研究工作,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的培训、宣传和解读,引导群众使用基本药物。 各地要落实补偿政策,积极鼓励探索村级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工作。 七、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修改完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公立医院规划布局,提高医疗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研究出台浙江省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 鼓励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试点。 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完成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工作,启动二级医院评审。 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为工作契机,以院内感染控制、急诊管理、危重症救治为重点,扎实推进浙江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继续做好医疗广告监管。 严格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医疗技术准入、临床应用和用药管理。 推进预约诊疗服务,进一步开放周末门诊,延长门诊挂号时间,采取多种便民、利民措施,优化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探索建立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鼓励高年资医师到基层服务。 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深化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探索建立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贯彻《浙江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建立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新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营造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三名三进”工程,不断增强我省中医药特色优势。 加强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计划改扩建县级中医院5-8家。 争创全国示范中医院3-4家,争创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1-2个,争创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4个,争取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争取省部级以上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10个以上,培育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以上。 做好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和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培养以及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考试工作,启动新一轮省级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的培养工作,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九、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国家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研究”和“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课题的研究和应用。 加快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强医学龙头学科、重点学科和学科群建设,争取承担国家及省部科研项目30项以上、新建医学重点学科群1-2个、建设50个县级医学龙头学科。 加强卫生适宜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使全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达到60个,努力提高适宜技术推广的普及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 依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及省部级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工程,加强卫生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 深入实施“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定人定向的扶持培养,使培养对象成为具有推动医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能力、在临床复杂疑难疾病的救治、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等工作中知名度较高的卫生创新人才。 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创新有利于卫生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 继续开展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十、进一步加强卫生立法工作和卫生执法能力建设认真做好《浙江省爱国卫生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等地方法规的立法工作,启动《浙江省公共卫生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制定《浙江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强化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工作,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执法覆盖率达到100%。 推进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完善打击非法行医长效监管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认真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有职业危害的企业数据库,推广有毒有害企业职业卫生台账,建档率达到100%。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100%达到规范化运作。 十一、全面加强卫生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提高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圆满完成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对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和重大资金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深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 继续深入开展“六型机关(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政(院)务公开,严格实施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完善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十二、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卫生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为要求,圆满完成对口支援青川卫生灾后重建工作。 切实做好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对口支援贵州省41家州县级医院工作,帮助受援医院改善和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扎实做好“环沪护城河”的各项工作,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尽心尽职。 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继续保持全省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 做好援外医疗服务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助推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 以重大任务保障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保健对象健康素质为目标,努力提升保健保障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和新闻报道工作,为卫生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建立健全卫生系统的保卫、反恐、信访等工作组织和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厅办公室)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1.“组学”技术。 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 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 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 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 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 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 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 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 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 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 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 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 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1.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 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 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 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 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 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 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 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 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 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 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1.老年人保健。 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 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少妇女常见多发病;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 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 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1.传染病防控。 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 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 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针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卫生、环境危害和职业卫生、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保障生物安全。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发展重点:1.新药研发。 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孤儿药及婴幼儿用药的开发,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和保障药品安全。 2.医疗器械研发。 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我国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救援需求,研发应急救援装备。 3.中药现代化。 围绕中药资源、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新型制剂、临床疗效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进行关键技术研究;进行GAP种植基地技术优化升级及规模化推广,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培育研究和替代品研究,加强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以及中药新剂型和新工艺的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加强疗效确切、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等。 4.新型健康产品开发。 加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及诊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批健康产品。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根据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系统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集成医学领域的科技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临床协同研究网络等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全过程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医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大尺度整合集成,推动医学科技快速发展,为催生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发展重点:1.新型医学研究中心。 依托优势医院建设一批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依托科研机构及大学建设一批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为我国的医学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2.临床协同研究网络。 进一步加大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整合力度,依托临床研究基地,打造一批跨学科、跨地域的专科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研究流程,建立形成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新型协同攻关和持续推进机制;通过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系统建设临床样本资源库、疾病注册登记共享平台,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资源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医学资源和诊治信息的集成、整合、共享、挖掘和分析,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疾病防治研究资源库群,实现医学研究资源大尺度的整合;注重加强医学伦理和循证医学研究平台和能力建设。 3.大型队列研究基地。 重点加强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预防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做好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建设具有资源化、精细化、组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等特征的可持续研究的国家大型队列,建设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4.医学科技信息和战略研究平台。 整合医学科技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信息资源,加强医学科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科技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和信息产品推送能力,为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加强医学科技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鼓励医学科技领域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及研究机构的建立,建立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库,前瞻性把握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高医学领域宏观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与高效管理的能力。 5.医学实验动物平台。 系统建立丰富的实验动物品系资源和实验动物基因突变体库;加快发展重大疾病的实验哺乳动物模型,满足疾病机制、药物筛选、临床治疗研究等需要;建立起国内模型动物的保种基地,实现实验动物和模型动物的保种及规模化供应。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 亚宝药业承办的“春播行动” 中药透皮技术社区培训计划项目,是真是假?

2016年7月1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亚宝药业承办的“春播行动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举行。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强等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各大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基层医生代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梦想·飞翔”。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基层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 他在讲话中强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非常重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早在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对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春播行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问题,他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创新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创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机制;第三,创新中医药科学普及和继续教育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春播行动首席专家肖培根在讲话中对春播行动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春播行动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为了让“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这一梦想早日实现,他建议春播行动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努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曹正逵在致辞中指出,春播行动的开展离不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专家们的无私奉献,离不开亚宝药业的精心组织,离不开广大基层医生的积极响应。 今后,学会将不断壮大春播行动的专家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继续做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在致辞中深情地讲述了他的梦想,那就是,让中国基层的老百姓能够用上真正的好药,并享受到真正有效的医疗技术。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亚宝药业将继续秉承“与健康携手,创生命绿洲”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做好“春播行动”的每一个细节,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用企业的“匠心精神”做好产品和服务,切实落实好“中医传承”工作,把“春播行动”的种子撒向大江南北,让“春播行动”的阳光普照基层百姓。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14年5月7日组织成立了以肖培根院士领军的专家团队,分为技术培训组和临床研究组,建立了初级、提高、高级、专业和继续教育“五级”培训体系,以对广大基层医疗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切入点,对基层医生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培训。 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从透皮技术到中医儿科、妇科、外科,从中医基础、中药基础到呼吸、脾胃、心血管、糖尿病;从体质学说到骨科、针灸、推拿。 四年以来,共完成初级中医贴敷技术培训 595场、受训学员 人;二级中医贴敷技术提高培训班 229 场、受训学员人;三级北大高级培训班70场、受训学员4790人;四级中医药专业技术培训班 33 场,受训学员1827人。 为了促进优势医疗资源的平衡性流动,为基层提供更多的中医药技术,在为基层大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指导基层医生更好地使用中医药,进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从2015年3月份开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亚宝药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走基层、送技术、惠民生”为主题的春播行动基层巡诊活动。 一年多来,共有60多位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著名专家先后深入基层,共开展了81场巡诊活动。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基层的医生代表充满深情地讲述了春播行动给他们的带来的改变,春播行动不仅让他们开拓了视野,而且提高了他们运用中医药进行诊疗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对中医药的感情,坚定了他们运用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的信心。 此外,春播行动所开展的《弟子规》巡讲活动,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了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 从会上获悉,中华中医药学会于今年7月2日成立了“春播行动中医传承专家组”,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院长担任传承专家组组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基层医生学习需求,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在今天的论坛上正式启动了春播行动中医传承活动。 该传承活动旨在探索适合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师带徒”模式,提高基层医生临床诊疗和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本次传承活动在传统的“一师带多徒”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集体带,带集体”的传承模式 ,指导老师和学员都分为若干组,每个组的指导老师由6名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共同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该组的学员们进行指导,以确保基层医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其运用中医药进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唐旭东院长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缓解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第二,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发挥其在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中的优势;第三,以春播行动中医传承工作为依托,助力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 基层梦、专家梦、行业梦,在春播行动的这个舞台上,我们的梦想正在飞翔!

标签: 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形成了中医药适宜技术产业链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