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咨询正文

「咨询案例情感淡漠的青少年」情感淡漠症怎么治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咨询案例情感淡漠的青少年,以及情感淡漠症怎么治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类问题有哪些

通过对本机构的咨询案例整理,我们发现青少年情绪类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多数青少年只是知道自己的某些情绪似乎困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在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并没有产生对外求助的行为。因此岁改,我们将一些症状及其表现整理出来,帮助家长与青少年自查,以便及时求助。1.抑郁 这种情绪障碍主要特征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并伴有焦虑、沮丧、压抑、苦闷、躯体不适及睡眠障碍。具有抑郁性情绪障碍的同学对学校及生活中新鲜事物基本不感兴趣,平时总是无精打采,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思考,常常抱怨大脑一片空白,而在各种活动中兴奋不起来,并且缺乏人际交往意愿。经常回忆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并感到内疚,而在对将来的事情进行展望时总是较消极。2.焦虑 焦虑分为记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其中慢性焦虑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具有慢性焦虑的青少年乎薯判呈现持续性的紧张状态,无法静心学习和思维,交往中紧张,易激惹。遇事过度紧张往坏处想,而且会为实际上不存在的威胁感到不安。同时各种躯体症状如心悸、口干、发抖、睡眠障碍及梦惊等躯体并发症也有发生。恐惧 恐惧又称恐怖,中学生最常见的恐惧症为社交恐惧。其主要特点是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害羞、局促、尴尬,从而变得行为迟钝。而在公共场合总是觉得别人在注意自己,从而不敢讲话,甚至不敢从事正常活动。3.强迫 强迫主要手哪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比如看到尖锐的东西总是想到起刮在某个平面上刺耳的声音;看到胖胖的小孩内心总有种想虐待他的冲动;总是不停的检查门锁,因为总是怕自己没有锁门等。具有某些不可改变的习惯不是强迫,真正的强迫是指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4.自卑 自卑的青少年往往一方面在自己的自身生理条件如身高及能力如学习和掌握某项陌生技能的成功几率评价过低,一方面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常把一些他人的无心之言与自己关联起来,认为是别人在贬低自己,从而与他人产生冲突。另外,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将自己一方面的不足扩张到整个个人能力的不足,从而失去成功的能力。因此,自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非常消极的。 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的时期之一。而上述情绪类问题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交往及生活能力,如不及时矫治,其危害甚至会持续一生。因此,一旦发现上述诸类症状,应当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及早治疗将危害降到最小。

反映青少年情绪特点的具体案例及分析

一条围巾撕裂6个家庭 杭一女高中生命丧同学之手 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随后这一消息被警方证实。截至昨天上午,5名加害者悉数被杭州警方抓获。令所有人惊异的是:他们竟是死者的同学。 昨天下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这起命案不仅毁了6个孩子的前途,撕裂了6户家庭,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关注。 其实早在半年前,杭州萧山区一名高二男生,也为一件不起眼的小碰擦,将一名素不相识的女学生杀害。而这名出身贫寒之家的女学生受害时,刚参加完高考,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 这两起凶杀案中,死者和加害者都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拿刀杀人,而且杀的还是自己的同学?十几岁的孩子心里究竟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们必须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都归于暴力? 对生命尊重教育的缺失 昨晚,记者采访了杭州市青少年热线心理咨询师杨迪老师。听到又一起学生杀人案,她感到非常痛心。“这起命案再次折射出我们长期以来在孩子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对生命尊重’的教育缺失。” “这导致我们的青少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对自己生命的漠视。除了伤人,杀人,还包括局首铅自杀。”她说,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情感教育的苍白,更强壮、更聪明的青少年一代,反而少了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更关注的是孩子或学生如何去竞争,而如何爱护、同情、帮助别人慢慢淡出。“这种冷漠是最可怕的。” 青少年犯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教育无效或失败的直接后果。惩罚从来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生敞亮,使人生的终极可能性敞亮。毫无疑义,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中的问题虽然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但这样的追问亦是必须的: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救赎的可能在哪里?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律师点评] 一、追根青少年犯罪 (一)欲望的囚徒 随着中国桐好社会结构的变迁,全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使不同收入层的分化加剧。"恐贫症"成了公众的社会性心病,人成了欲望的囚徒。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的潜在欲望获得了"合法化"的地位,结症也许在于肯定个体欲芹枝望的自由权利的同时,个体欲望的自由被同时夸大了。于是社会结构和心理的失衡便成为犯罪的诱因。 (二)终极关怀的缺失 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冻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带来了价值判断的多元与生活方式的个性化,终极关怀不得不让位于"及时行乐"的唱词。各种价值观并存所造成的混乱,让正处于人生的弱脆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无所适从。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和健全,可以减少由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激化的犯罪行为,由于社会保障是作为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保障,至少能够消除和减少那些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发生的犯罪行为。"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是否适用于社会进化?我们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这些问题都亟待探讨、回答。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可乘之机 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流量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同时,也为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而有人把犯罪现象视作"现代化的副产品"。"有钱就有一切"成为行动纲领,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以致陷入了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理智毁灭的境地。 (五)同辈交往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交往原指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中发生的人际交往,由于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的独特关注,现通常专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交往。同辈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动态上表现为信息沟通、物质交换;在静态上反映为人际关系,即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由于青少年的敏锐与个性的不成熟,往往情绪强烈,易走极端,致使部分人为获得"自尊"而攀比,为"行侠"而入魔,为"仗义"而铤而走险。

青少年情感淡漠的表现是怎样的

青少年情感淡漠的表现: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的知颤告觉、理解、表达过程中及在经御洞春验和技能上明显比正常水平低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镇耐内心荒漠化、情感世界空白、缺乏同情心、不能理解周围人等。

郑州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他为什么要妈妈反复道歉?

小方(化名),男孩,17岁,高三。父亲为企业高管,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幼年和童年主要由母亲养育。12岁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因父亲工作忙、作息不规律,影响到小方学习,三年后转随母亲生活至今。

据小方母亲讲述,从2021年6月,学校因疫情停课,要求学生在家上网课开始,小方就出现了情绪很不稳定的情况。带他去医院检查,测试结果显示有焦虑症,医生开了药物让小方吃,但效果并不明显。

父母对小方的教育方式存在较大分歧。母亲对小方的态度比较温和,父亲则经常否定孩子,有时甚至会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孩子。

最终,在母亲劝说下,小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但态度不是十分积极。

初步分析,小方可能有焦虑和躁狂情绪。在小方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经常性的否定和打击,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创伤。父母离异,小方先随父亲生活后又随母亲生活,频繁变动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分歧,可能造成小方内心缺爱,缺少安全感,认知冲突,孤单无助等。而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小方焦虑和躁狂情绪的深层原因。

第一次咨询:“妈妈,你必须道歉!”

由于小方对做心理咨询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心理咨询师向小方母亲建议,第一次咨询可以由小方母亲向心理咨询师详细介绍孩子现在的状态和成长经历,心理咨询师给家长提出建议,家长先做出改变,给予孩子更多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帮助孩子化解负面情绪。小方母亲对此表示同意。

据小方母亲介绍,真正发觉孩子有心理问题,是在2021年6月。当时小方所在学校因为疫情停课,要求学生在家上网课。但小方每天晚上都睡得比较迟,第二天早上不能按时起床,无法正常进行网课学习。为此,母亲每天都要多次催促他起床,同时也经常催促他按时向老师交作业。小方因此大为光火,暴跳如雷,一遍遍要求母亲道歉:“你必须道歉!”同时质问母亲:“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

于是母亲就反复道歉,直到小方的情绪平复下来为止,这个过程经常需要半个多小时。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严重影响了网课学习,等7月份返校期末考试,小方的年级成绩下降了100多名。

9月份新学期开学,小方心理压力很大,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常常因为笔坏了、担心电子书被同学刮花等小事烦心不已。周末回到家,也会经常因为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突然很生气,一次次让妈妈道歉。小方母亲说:“每到周末孩子回家,我都会很紧张,神经一直紧绷着,生怕哪一句话触怒了孩子。”

小方母亲说,自己的问题主要有两个:1、不明白自己感觉很正常的提醒和交流,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很生气,并要求自己反复道歉?2、当孩子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安抚孩子,帮到孩子?

心理咨询师给小方母亲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够“接着”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爱护,就像小时信简候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妈妈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是帮助孩子化解情绪的最有效的方法漏则之一。

2、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也很重要。不要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样?”“你究竟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能给妈妈说一下?”不妨多对孩子说:“妈妈理解你的感受。”“妈妈爱你。”“在妈妈眼里,你一直是个好孩子。”

3、父母的心态要强大而稳定,不要慌,不要怕,要有爱,要有光。要用自己的爱和光,给孩子传递温暖,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第二次咨询:小方的情绪变得稳定,但整体情况滑搜裤似乎更不好了

大约三个周以后,进行了第二次咨询。咨询开始之前,小方母亲在电话里向心理咨询师反馈:上次咨询后,她按照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去做,小方的情绪果然稳定了很多,一是发火的次数少了,火气也没有那么大了。但是,小方的学习状态似乎更不好了。之前是每周一送他返校的时候总是磨蹭、迟到,而最近两个周,先是让母亲每晚接他回家住,第二天早上再送他去学校,后来干脆说不去学校了,学校的学习方式不适合他,他要自己在家上网课。

小方母亲说,孩子的这些要求,她基本都满足了。现在孩子的情绪是好了很多,但她担心小方会不会以后一直就不愿去学校,甚至将来有可能辍学?

心理咨询师对小方母亲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小方看起来似乎是更“任性”了,但这也意味着母亲态度的改变和无条件的接纳,让他有了更多安全感,使得他不再那么压抑,可以更真实地展示和表达自我。这是孩子释放情绪的过程,也是疗愈和内在探索的过程。

在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和小方一对一交流的时候,小方终于愿意敞开心扉了。

心理咨询师首先对小方的情绪表示理解,告诉他:他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曾遇到过,但只要自己愿意解决,勇敢面对,再加上父母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的,对此应该有信心。

同时对小方强调: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是严格保密的,如果他愿意,今天可以把平时不方便、不愿意和其他人讲的话,敞开心扉谈一谈,不用有任何担心。

小方说,其实有些话压在心里很久了,他也早就想找一位值得信任的、能够懂他的人好好聊一聊。

心理咨询师问小方:“那么,我们从哪里开始说起呢?就从您每次去学校都显得很困难说起,可以吗?您是否可以讲一讲:是学校里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觉不舒服,或者有压力吗?”

小方说:一个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情绪不稳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下滑,让他感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自信。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些讨厌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暑假前有一段时间,他想等下课同学们都离开后,自己在教室里自学一会儿,就让母亲悄悄给班主任说一下,看能不能晚关一会儿空调。如果班主任同意,他会非常感谢,甚至计划着让母亲专门为学校做一些事作为补偿;如果不同意,他也理解,不会有什么意见。

谁知第二天班主任老师竟然在班里公开说起了这事,说某些同学为了自己方便,就要求老师晚关空调,知道不知道班里的电费是用全班同学的班费支付的?这让小方感到非常窝火、耻辱、愤怒,从此一想到去学校会见到班主任老师,他就会非常抗拒、排斥。

“其实,我一直想把自己的学习赶上去,但是学校里的一些人和事又让我特别烦心,所以经常会有一种想要逃离学校的想法。我让妈妈给老师请假,要在家上网课,但并没有告诉妈妈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总是要求妈妈道歉是怎么回事,可以谈一谈吗?”

“因为妈妈总是不相信我,说我学习磨蹭、应付、不认真,其实我只不过是想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节奏学习而已。很多时候,我刚刚调整好状态,或者已经进入网课课堂了,她一会儿打开房门看一下,一会儿又过来提醒一下,反复地打扰、干扰我。所以我的情绪就爆发了,就让她道歉。如果她不管那么多,多给我一些信任,我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

“嗯嗯,我相信您说的话。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和您探讨一下:您的这些负面情绪,除了您认为的和妈妈不信任您、过度管控有关,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这个我还没有想过,也许有吧……”小方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我们不急于作答。您好好想一想,可以等下次咨询的时候我们再交流。”

第三次咨询:“爸爸,您知不知道您骂我的那些话对我伤害都多深?”

两周以后,当小方再次面对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师,我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了!”

小方说,其实过去发生的很多事一直压在他心里,很沉很重,无法释怀。以前他不愿想,也不愿说,就像不敢触碰自己的伤疤。因为这些事和他最亲的人有关,甚至到现在他也不太明白究竟是父母错了还是自己错了。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感觉到了父母的改变,他自己也有了更多力量和勇气。所以上周的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和你们好好谈一谈!”

那天晚上,母亲和父亲一起,坐在了小方的面前。小方父亲上学期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学霸”,考的是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做了企业高管。他希望小方能像自己一样成为“学霸”,但是儿子的表现却让他非常失望。他认为儿子一是不够聪明,二是不够努力,于是经常骂儿子“垃圾人”“算个屁”“弱爆了”。

小方问父亲:“您现在记不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您带我去理发,骂了我一路。到了理发店,当着别人的面,您继续骂我。我也是有自尊心的,您知不知道您骂我的那些话对我伤害有多深?”

“您是学霸,但是您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像您一样优秀吗?我就是那个‘其他同学’!我不想当学霸,更不想成为您的‘复制品’,就像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活,希望您能理解我、尊重我!”

而对于母亲,小方说:“您认为自己是在爱我、关心我、帮助我,其实是对我的不信任和干扰,所以我很抗拒。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有自己的计划和习惯,如果您放开手别管那么多,我会感觉更自在,也会做得更好。”

小方母亲后来对心理咨询师说,那天晚上小方的心里话让他们非常震惊。她和小方父亲第一次认识到,过去他们努力为孩子做的很多事,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和感受。他们真诚地向小方道歉,请他原谅,并承诺以后也要不断学习成长,用更适合小方的方式和他相处。

小方母亲说,那天晚上,自己因为悔恨流下了眼泪,小方几次走到她身边劝慰:“好了妈妈,事情都过去了,我们都不要再提了。”这让她感到很温暖、很欣慰——孩子真的已经长大了。

第四次咨询:“我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必须努力了!”

最后一次咨询是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小方告诉心理咨询师,和父母的那一次深谈,以及父母态度的改变,让他的心中释怀了很多。他感觉自己也需要行动起来了。“我已经耽误了太多时间,必须努力了!”

上次咨询回去,小方就让妈妈送他回到了学校——他要像之前一样住校学习。之前拉下的功课,他自己制订了一个补习计划,在正常上课之外,通过向老师同学请教、网课学习等方式,尽快赶上正常进度。

对于和班主任老师的“过节”,小方表示,其实这是一件小事,无论谁对谁错,自己都没有必要太计较,而应该把注意力和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心理咨询师问小方:“您感觉,过去那些经常扰动您情绪的问题,现在还有那么严重和可怕吗?”

“问题离我越来越远,现在只剩下一些‘隐隐约约’的背影了。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小方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在小方身上再次得到验证。

在日常心理咨询接待过程中,我们也屡屡发现,几乎所有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叛逆、厌学、网瘾、社恐、早恋等心理问题背后,都存在着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缺憾。这提醒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不要随意否定、指责、讽刺、挖苦孩子,否则,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性格、学业、职业、婚姻等。

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而言,父母的心态正向、强大而稳定非常重要。这样的心态,在孩子正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可以成为重要的资源,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成为强大的支持,甚至是疗伤的良药。

与其总想着去挖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如营造温暖安全的氛围,让孩子自己敞开心扉。即便是那些看起来问题很严重的孩子,心灵深处也都有一颗向上的种子,只要你给他足够的爱、尊重、信任、欣赏,这颗种子就会被唤醒,成为一种自主的、强大的、可持续的蓬勃生机与成长力。

小方的经历也提醒学校老师: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言慎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极有可能变成某个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特别声明:根据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文中来访者姓名为化名,部分细节也做了相应技术处理。读者请勿对号入座。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 郑州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他为什么要妈妈反复道歉

青少年心理咨询有哪些项目

青少年心理咨询有情绪类、行为类、人际交往类、饮食障碍类、亲子教育等项目。

1、情绪类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孩子面激山对的社群中人际交往关系的日益复杂,孩子会被暴露在越来越多的压力源中。在这一阶段,孩子可能会出现应试焦虑、厌学、易怒、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睡眠失常。

对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会如何使用适宜的抗压技巧,以及如何能够及时感知并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都尤为重要。研究发现,青少年期的情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很有可能会演变为长期性的心理问明键中题,影响孩子未来的心理状态的稳定。

2、行为亮早类

这一个阶段的孩子对个人主义的追求达到了顶峰,逆反心理加剧,甚至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叛逆行为。这一阶段,有的孩子会对家长、老师的指导和意见非常抗拒,喜欢“对着干”。

逆反心理是一个常见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引导和控制,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如网络暴力、不安全性行为等。如果青少年叛逆倾向加剧,可能会演变为品行障碍,甚至为以后的冒险激进、违法犯罪等行为模式埋下祸根。

3、人际交往类

随着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孩子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好奇。有的孩子可能会步入恋爱阶段,但因为心智依然不是十分成熟,且成长前期也没有相关的经验,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情绪可能会随着关系的进展有强烈的起伏。

同时,因为生理上的种种变化,有的孩子为自己的样貌、身材感到焦虑、尴尬甚至自卑,甚至演变为对社交场景的恐惧和排斥。

4、饮食障碍类

基于青少年对体态、体型及样貌的追求,有的孩子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因为在意自己的外观而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甚至引致饮食失常。

5、亲子教育

单亲家庭,青少年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青少年表现出情感淡漠怎么办,青少年失恋,父母该怎么处理,父母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怎样才算是恰当,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敏感、和父母的沟通也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亲子教育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也是重中之重。

一例因妈妈的心理控制引起抑郁的咨询案例-

案例摘要: 众所周知,家庭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重要因素,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依恋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影响重大。“父母教养方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支持、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行为控制是指父母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限制与规范,而心理控制则表示父母将自己的思想和 情感 强加给孩子,限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的自主性,高强度的父母心理控制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且这种消极影响具有持续性和演变性,本文中的小明就是一个因为妈妈的过度心理控制导致抑郁的案例。

关键词: 心理控制 青少年 抑郁 

一、问题描述

小明是一名高三复读生,在学校的心理筛查中显示有焦虑抑郁的倾向,第一次心理约谈,小明坐下来,咨询师问:遇到了什么烦恼的事情了?小明说:自己焦虑,半夜总醒来,睡着又醒来,然后情绪就低落下来,很委屈的样子。当问到家庭氛围,家里父母关系怎么样,跟父母关系怎么样时,小明说跟母亲会吵架,母亲因为自己的成绩会跟父亲吵,然后很委屈的样子。小明自诉妈妈平时不工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然后就一直掉眼泪。

成长仿裂经历:小明从小由妈妈带大,妈妈大学毕业,但生下小明后就没有再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妈妈对小明的照顾无微不至,尤其注重抓小明的学习,所以小学阶段小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明的生活一直是白天上课晚上上各种辅导班,到了初中,小明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但出于妈妈的压力,还是坚持上各种辅导班,成绩也处于中等偏上,到了高中,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小明成绩出现了明显下滑,妈妈就变得越来越紧张焦虑,对小明的管控也愈加洞棚严格,高考落榜后小明依照妈妈的意愿选择复读,可妈妈变得更加紧张控制了,每天说的话就是:赶紧学习啊,最近提分怎么样纳大则了?小明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与妈妈的关系也愈加紧张,学习没有动力,失眠、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抑郁的倾向。

二、问题分析

1,从家庭动力看,妈妈的焦虑与不安是根源

小明的妈妈特别焦虑,推测内心安全感不足,毕业后把期待和希望都投到儿子身上,小明承担不了妈妈过度的期待和焦虑情绪,大部分采取隐忍、不理的态度,可这样正好激起妈妈更大的焦虑,加上家里的爸爸缺位,对孩子不管,对妻子的焦虑情绪也不回应,家里就成了妈妈的焦虑不断升级的地方,之后演变为对小明的心理控制,影响这个家庭的动力和氛围。

2,小明的抑郁与对父亲的愤怒不能表达有关

小明的压力表面来自于妈妈过度的关心和爱,实质小明对小时候爸爸的缺席也感到愤怒,用小明自己的话说:照顾自己的责任一直是妈妈的责任,爸爸从来都不管我,也不管妈妈的情绪,爸爸就是甩手掌柜,从来不参与家里的事情,妈妈很辛苦,所以我才会觉得愧对妈妈,学习不好就是对不起妈妈。

根据小明的主诉和问题分析,形成初步的咨询目标:帮助小明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学会跟父母的表达沟通。

三、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的分析和咨询目标,制定了帮助小明的解决方案,包括六次跟小明的心理辅导,两次跟小明妈妈的心理辅导,开设亲子沟通的心理教育课,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利用倾听共情、角色扮演的技术,帮助小明宣泄情绪缓解焦虑,学习正向沟通和表达对妈妈的情绪,从追逃模式(当人面对让自己焦虑恐惧的人事物,要么会选择斗争要么会选择逃跑)帮助小明理解妈妈的焦虑和自己应对妈妈情绪的方法,帮助小明意识到到不一样的应对策略:表达感受,接纳面对妈妈的情绪,帮助小明觉察,跟妈妈的情绪做区分。

下面是跟小明咨询的部分对话(展示应用“深度共情”技术):

第三次在咨询,小明坐下来,眼神向下不看咨询师,问到想说点什么?来访:沉默,欲言又止。过了一会说道:还是跟我妈的关系。咨询师:跟妈妈关系怎么了呢?小明:妈妈总是唠叨我,想想期末考试后要回家待两个周,就很烦焦虑,妈妈能从早上说自己,说到晚上,一天唠叨不停。咨询师:那妈妈唠叨你什么呢?小明:就是说我学习,总提不上分她着急,考不上大学就以后生活不好等。咨询师:那你都怎么回应的呢?小明:我就开始不说话听着,但她说一个小时还说,我就说:能不能一会说,声音小点。她还总是吃饭的时候说,而且我坐的位置,他们把我夹在中间,我都逃不出去必须听他们说,我爸有点大男子主义,如果我不听就觉得我不孝顺。他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我觉得他们不会教育孩子。咨询师:你觉得他们怎么不会教育呢?小明:嘴角抖动委屈,比如我爸给我讲题,我听不懂没跟上他的节奏就不给我讲了,说我笨就不管我了,他们缺乏意志力,没有耐心。妈妈也是按自己的节奏,比如吃饭总是快到中午饭让吃早饭,我真的不想吃早饭想吃午饭,她就开始说我给你买了又不吃之类的。咨询师:好像父母不能以你的节奏对你,你还要跟着他们的节奏。来访委屈地流泪了。

第二步,跟小明妈妈的沟通辅导。

咨询师从以下两方面跟妈妈沟通:1,了解妈妈对孩子的期待和互动模式,提醒妈妈自己的焦虑情绪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焦虑;

2,妈妈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不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经过辅导沟通,妈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过度了,没想到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会调整孩子回家后的状态和沟通的方式方法。

四、效果评估

经过六次咨询辅导,和对妈妈的心理辅导,加上亲子沟通的心理辅导课,小明的情绪明显好多了,咨询师跟妈妈沟通后,小明反应妈妈说学习没有那么强硬了,也不给自己压力了,小明的笑容明显增多了。

五、专业反思与展望

现在学生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究其根本,往往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父母本身的心理 健康 程度有关,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控制型,态度又比较直接强硬,父母或其中的一方有焦虑或抑郁的问题,那么,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尤其是抑郁问题,往往开始以焦虑或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期待和愿望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成绩优异而不管孩子的承受能力,这时候,孩子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感觉做不完作业或上辅导班没有时间玩耍放松,起初孩子会努力实现父母的愿望,心里想:如果把这些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就能实现,但很快就会发现,父母给的任务是完成不了的,然后就会开始对抗,表现为叛逆或对立违抗的行为,此时如果父母还不改变方式方法和态度,孩子就会渐渐变得抑郁,实则在表达:我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你们还是会按你们的方式对待我,那我就什么都不做了。

关于咨询案例情感淡漠的青少年和情感淡漠症怎么治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8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