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咨询正文

「爱塔情感咨询」爱搭塔科技有限公司

admin 情感咨询 2023-04-09 23:45:53 108 0 爱塔情感咨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爱塔情感咨询,以及爱搭塔科技有限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感情观

这两天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心理还是很受触动。

一、不爱,就会冷漠,会觉得对方蠢极

迪克•斯特洛夫,不忍心自己的妻子受苦,决定把房子留给她,把一半的钱留给她。而且考虑到史崔兰的特性,他知道他们无法长久。以至于,虽然他极度痛苦,却不愿意外出散心,而要一直在附近守候,担心她孤立无援时找不到他。。。

看到这样一个傻乎乎的人,我内心感动得无以复加。他的朋友觉得他应该惩罚他的妻子。可他觉得,自己爱她,所以不忍心她受一丁点儿苦。想的都是如何守护,以及如果对方愿意重新在一起,所有的都不计较。

从这里,我看到,原来爱情真的不是感动,并不是你拼命对她好,她就会爱你。迪克的善良和爱,迪克傻的可爱。不会有人不明白他的心意。可是,因为对方不爱,以及因为对方有了自己的情感目标,而会觉得他的牺牲、他的爱只是负担,只是惹人烦不胜烦的东西。。。

二、不控制男人,自己心里健全的女人,她的爱才更容易实现长久

故事中史崔兰有三段感情。

原配妥帖的照顾他的生活,为其生育了一儿一女。但原配不了解他。在他骤然离开之后,竟然完全不知道他为何离开。

布兰奇引发了他的激情。但无法留住他。因为布兰奇太想从他那里获得爱,和那种女人需要的控制感。虽然是以一种痴迷的方式。以及一种有情饮水饱的心情。

爱塔是塔西提岛的土著,有自己的房子。有年轻的热情。她喜欢上了比自己大30岁的史崔兰。但也只是喜欢,并不会非要怎么样。他们结婚后,她一直照顾他。在他患了麻风病之后,依旧对他不离不弃。即便被岛上的人嫌弃和孤立。

其实作者并没有花很多笔墨来描述爱塔。作者描写了很多对白,来刻画原配;也花了很多笔墨,来对比,当着迪克妻子的布兰奇。但到了爱塔,印象就是,这是个能干的姑娘,自爱的姑娘,以及对史崔兰动心的姑娘。在与史崔兰结婚以后,认定了他,也让史崔兰愿意长久的和她一起生活。

史崔兰爱她吗?可能也是爱的吧。她那么富有青春热情。可是,史崔兰不会养家,只画画。他的时间精力还是只用于自己的理想。但爱塔不像前面的女子,她只付出爱,而不会试图控制他。她只是全心全意的支持他。

从心理层面来讲,爱塔心理健全,是个心理能量强大的女子。

三、不用指责谁无情或无道德,人终归只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

布兰奇的死,史崔兰有责任吗?任何一个接受了社会正常道德熏陶的人,应该都会觉得史崔兰不应该始乱终弃。他的朋友救他于危难,可他却对朋友的妻子下了手。甚至都不是基于感情,而只不过满足一下兽欲。

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困住。他还是要离开,而且不愿意带着她。即便,她可以照料他的生活。甚至,她比他的原配更知道他要画画的热切。

她留不住他,她自杀了。酿成了悲剧。可是,却不能说史崔兰是这起悲剧的唯一原因。布兰奇有她自己原本的苦。。。

……

我读这本书,完全不会去思考一些,比如为了理想,可以如何舍去安逸生活之类。只会去关注其中的情感。这果然是,自己心里有什么,就只能看见什么。

读完以后,倒吸一口凉气。我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对方眼里只有我,我也可以有情饮水饱,但我会去成就对方的理想,而不在意对方是否供养我吗?我想要的是1+1大于2,是搭配协作,是互相取暖。可是,我能给别人提供什么样的温暖?我意识到,如果我再要发展新的恋情,我得给予对方足够的自由。不是去控制,而应营造对方自愿留下的氛围。

可是,我既放不下控制的需求,也没有自信能提供有吸引力的磁场。人心的博弈,于我而言太难。人情世故,也是一窍不通。也没有能留住男人胃的巧手厨艺……

还是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自在的做自己吧。至于爱情,有当然好;没有,就算了吧。不要自寻烦恼。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第一次听说毛姆是在喜马拉雅电台的录音频道,系统随机推荐并朗读录播了一段节选自毛姆《面纱》的奇妙的爱: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第一次听说《月亮与六便士》是在一个职场观察类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里,梅帧·对于“面对一份高薪但看不惯老板的工作”应不应辞职的引用。梅帧站在应该勇敢辞职的一方,她说高薪原本应是开心快乐的,但仍在思考要不要辞职的问题,说明看不惯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看似忍一忍就能过去的状态,其实是严重消耗对工作热情的内耗,反而不利于工作的自我成长。之后她讲到辩题的本质是在问我们面对钱和前途的时候,有没有辞职的勇气,接着说到就算大家都想努力变成千里马,但前提是要遇到伯乐啊,也希望大家在意识到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候能有抬头看一眼月亮的能力。

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后来经过搜索,发现这是一本书的名字,觉得这本书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便买来看,拿到书的时候才发现,《月亮与六便士》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以前读书,好像不怎么仔细看前言、引言、或者目录,似乎觉得正文才是目的,月亮与六便士的译本序里,王晋华教授简介了毛姆的生平和这本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物性格,并给了它很高赞的评价:以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树一帜,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异彩。

初读第一节,毛姆提到他对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初识印象,一点也没有看出这个人不同寻常的地方,但后来在他逝世的四年之后,一个叫莫里斯·胥瑞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才使的这位不知名的画家没有被湮没,因为他是个写作的高手,是真心希望能引起有识之士对这位极具独创精神的天才画家的重视,在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做了生动的勾勒后,那些过去与他有过接触的人也纷纷开始了撰文投稿。毛姆说,思特里克兰德的声名鹊起是艺术史上最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事件之一。

第二节里,他说自己要不是因为战争偶然去到了塔希提岛(思特里克兰德渡过自己生命中最后几年的岛屿),他是决计不会写下这些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回忆的,如果那些相信思特里克兰德伟大的人看法正确的话,那么岛上那些跟他有过亲身接触的人也是这个悲苦画家生涯中那段最不清晰的日子的见证。毛姆又说,他的性格里有点苦行主义的成份,每个星期都会叫他自己的肉体经受一次更大的磨难。他看每一期《泰晤士报》的文学增刊,想到那么多作家写了那么多的书怀着美好希冀着出版,却不知道等来的是什么样的命运,他觉得这真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修炼。我觉得他说话很有意思,如同他书本的名字。

第三节里,了解到毛姆初成名进入伦敦文学界时,年轻急切又羞涩的心情。那时的他们羞于表现情感,担心被取笑,所以大都克制自己不去张扬。他说不认为当时风雅倜傥的诗人、作家们就有多么的洁身自好,但却不记得那时候的文艺界像今天这样淫乱不堪。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译本序里王晋华教授将说到的《月亮与六便士》的出版,正值我国当时五四运动的开展,那时鲁迅发出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等口号的呐喊。文风让人觉得熟悉。毛姆说在那个年代,谈话仍然被看作是一门应该掌握的艺术,格言警句还不是呆笨的人冒充有趣的工具,它们只会给高雅之士增添生气和活泼的情趣。突然想到自己常在Q签名处更新的自认为有理的文言,越发觉得这个人说话的有趣。

第四节开始,毛姆用没有人比她对他更好了引出了一个叫做柔斯·瓦特尔芙德的女子。也是在这位小姐家里的茶会上,毛姆遇到了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妻子——思特里克兰德太太。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喜欢结交一些文人,可能也是因为他们住的较近,那个夏天,毛姆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经常见面,也时不时的到他家里吃顿愉快的午餐或是参加热闹的茶会。

用毛姆的眼睛看到的是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讨人喜欢的和蔼、朴素。他说,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不仅设宴招待这些作家、艺术家,还曾探访过他们的深宅幽居,她认为他们的人生信条无可厚非,却不曾有一刻想按照他们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即便觉得这些人的理论和悖论都很有趣,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开心的知晓,却对她的信念和原则丝毫没有影响。

我突然想到思特里克兰德会不会在17年间已经非常了解他的太太,所以才会选择用一走了之这样冷漠的离开方式去追求他的艺术生活?

初识思特里克兰德夫妇,毛姆认为自己将他们写的太没有血肉了,甚至没有性格上的特征,他为自己的辩解就是:他们给他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印象。他一边思考着人们为什么把短促的时间花在无聊的应酬上,一边认识了初见只打了一个招呼的思特里克兰德。

当再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从那个对他很好的女子——柔斯·瓦特尔芙德的嘴里,他形容她幸灾乐祸的样子让我不禁想到了生活中爱聊八卦的女人们。

思特里克兰德只给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留了一封不到十行的信笺就走了,在听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姐夫说再见到思特里克兰德打的他爬不起来的话后,毛姆写到:如果愤怒的道德不具备足够的力量直接给罪人以惩罚,想想也真是件沮丧的事。准确的语言描述却听不出立场的判定。如同他可能本不想参与思特里克兰德的家事,却接受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对他去见思特里克兰德一面并帮忙说服他回来的请求。

离开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哭哭啼啼痛苦不堪的模样,冷静后思考着的毛姆虽然仍不能断定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请求他带回迷途的丈夫是否是出于真爱还是只是担心丑闻传播,虚荣心受到伤害,但仍旧计划着合适的时间去见思特里克兰德。他说: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人性是多么的复杂矛盾,不知道真诚里有多少是做作,高尚中又多少卑劣,邪恶中又有多少善良。

跟着毛姆的脚步,我们带着思特里克兰德跟着小三走了的谣言来到巴黎寻找思特里克兰德的比利时旅店。当那个原本被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上校姐夫形容的豪华大酒店以极其破烂肮脏的样子出现的毛姆的视野的时候,我们或许已经猜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离开决计是不会有一个女人跟随的。

当毛姆以为自己受了愚弄下意识的打听时,他又难以置信的的得知思特里克兰德真的住在这里的事实。接下来,在和思特里克兰德如同博弈斗嘴的冷漠谈话中,毛姆被这个四十岁准备开始学画画的男人真挚炽热的情感感动了,他说把同一件事热情不减地讲上三遍,只有女人才做得到。看起来,毛姆慢慢印证了思特里克兰德只是为了画画才抛妻弃子的事实。

在毛姆进一步的笔触下,我们看到了那个与思特里克兰德家人提供的不太一样的思特里克兰德,他不善表达,却又有狂热者的直截了当;冷漠不理睬别人意见,有着信徒的狂放不羁。当然在我看来,这也不是多么褒扬人的词,毛姆说:传统对他完全失去了效用;他就像一个身上涂了油的摔跤手,你根本抓不住他;这赋予他一种你束缚不了的自由,会叫你火冒三丈。

当毛姆带着没有说服思特里克兰德的遗憾回到伦敦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家里时,那里在短暂的凌乱后又恢复了井然有序的模样,毛姆的据实相告,没有女人,住在极其肮脏简陋的小屋子里,几乎分文未有,一下子让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姐姐和姐夫嚷嚷和臆断起来,但显然的是,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相信了,在毛姆说出:如果是为了女人离开至少可以战胜,而为了理想走的,就无能为力的时候,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用不甚友好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表达了她愤怒后的默认。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收起了自己遭受的痛苦,并告诉毛姆如果有人提起思特里克兰德和一位女子私奔了,让他不要反驳,这之后,大家也能猜到,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利用着无人不知的谣言和人们的同情,开始了她的谋生之路。毛姆说他后来才认识到一点:卑鄙和伟大,恶毒与仁慈,仇恨与热爱,是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里的。站在女性的角度,我觉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做法无可厚非,毕竟她还要抚养自己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把书本分成几个部分,我想以上便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之后的第二个部分,随着毛姆在巴黎的朋友一个叫戴尔克·施特略夫的人物的进入,开始了对思特里克兰德绘画的了解。与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的是,这位名叫施特略夫的男性也是一位画画的人,但他对自己绘画室的要求如同他的画作一样,能挣到不菲的收入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但总归是一个慷慨大方又对绘画有着真知灼见的一个人。在我看来,他算是思特里克兰德绘画初期的伯乐。因为毛姆不取笑人的态度,也使得他从施特略夫那里知晓了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一些消息。他曾邀请过思特里克兰德来到家里赏析他的画,但思特里克兰德在借了一些法郎后一句话没说就走了,这使得她的妻子最初非常厌恶这个没有一丁点礼貌的人。

后续不论是毛姆与思特里克兰德见面下棋,还是从施特略夫夫妇那里的加深的对思特里克兰德性格的印象,都让人觉得这似乎就是一个为了艺术而生的人,他全然不会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和身边人的态度,肆无忌惮的的口无遮掩,即便对待总是接济宽容他这些的施特略夫,直到一次他的病重。

严重的疾病让他踏入了鬼门关,如果不是施特略夫夫妇的悉心照料,恐怕这个日后伟大的画家早就命丧黄泉了,然而,他却用俘获了施特略夫太太的芳心的方式回报了施特略夫的崇高。这时的施特略夫像个小丑一样,把病人带到家里来照顾,明明起初妻子强烈的不同意,后来,病人好了,却霸占了他的画室,这还不算,当他试图为难的准备赶走这个从来没正眼看过自己一眼的人的时候,那个当初表示如果思特里克兰德搬进来,她就走的妻子竟然说要跟思特里克兰德一起走。

毛姆回想起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施特略夫太太看思特里克兰德的一个微妙行为,恐惧背后的隐义大慨就是担心自己的移情别恋?也许,笨蛋一样的施特略夫就不该用提起自己太太是怀着被人抛弃的孩子嫁给自己的这件事,来说服太太同意思特里克兰德来到家里养病,想想这真是一个一箭双雕愚蠢又伟大的举动。

但思特里克兰德还是思特里克兰德,即便施特略夫太太喜欢上了他,并在施特略夫主动让出住所后,照顾了思特里克兰德一段时间,这也没有改变思特里克兰德的什么。但对于施特略夫而言,那个无比爱着自己的妻子,在遭受妻子的背叛后,没有报复,没有愤怒,他只想像到鉴于自己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了解,决计不忍心自己的妻子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于是他决心永远等待着她。在与毛姆谈论这些的时候,他大约也是猜到了毛姆的心中所想,于是说自己不指望她能像自己爱她那样爱自己。他知道自己是个叫人看不起的人,也不是那种女人会喜欢的男人。他很清楚。如果他的太太爱上了思特里克兰德,他不会怪她。

毛姆接下来说了一句让我感觉悲伤又幽默的话:你显然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男人都少些自尊心。

而施特略夫又说:我爱她比起我自己要多得多。在我看来,爱情中若还考虑自尊,那只能说明你最爱的还是你自己。后续还举了已婚男人出轨的例子。

当我再读一遍这两个友人在面对背叛和亲情的问题上如此坦然的谈论时,不知为何依旧觉得有些好笑。

后来,施特略夫太太死了,在思特里克兰德走后,她服了毒药,并且至死也不愿再见施特略夫一面。面对施特略夫太太的离开,施特略夫伤心欲绝,回到他们房间的画室,他看到了那副画着布兰奇•施特略夫的裸体画。愤怒的中火使他不能自控的想要拿东西一下子撮烂那幅画,可是画作仍旧保存了下来,因为施特略夫说那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一幅奇妙的伟大画作。我很诧异毛姆笔下这个有些悲凉的人物—施特略夫,如果不是他带着对思特里克兰德天赋的高度认可,或许思特里克兰德早就病死在了那个臭气熏天的小屋子里,而今他的妻子也多少因这个人死去,他却仍旧能够控制住没有破坏那副伟大的画作,我想着这大概就是人类心中善良的影子。不久之后,施特略夫回了荷兰老家。

毛姆在书中解释布兰奇•施特略夫的行为说道:过去他认为布兰奇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疼爱和生活的安逸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而大多数的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成了爱情。这是一种能被任何人(或者物)所激起的被动感情, 就像一棵藤蔓会攀附在一棵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姑娘嫁给任何一个想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了,自然会生出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承认它的力量。说到底,这种情感只不过是对衣食无忧的满足,对财产的自豪,对有人疼爱的沾沾自喜,和对自己有一个家可以掌管的感激之情。他还说女人们生性善良,爱慕虚荣,于是便认为这种感情具有它的精神价值。我虽然不完全认同毛姆的这种说法,可用在布兰奇也就是施特略夫太太身上,觉得还真是有些道理。

虽然毛姆有预见性的觉得布兰奇和思特里克兰德的结局不会那么好,但也意外于有人死去的结局,于是那原本对思特里克兰德的饶有兴趣里也多了一丝厌恶的成份,而这个令人厌恶的思特里克兰德对于毫不理睬自己的人又容易表现自己的热情,我想着这不就是欲擒故纵的心理吗,我记得在最初与沉默寡言的思特里克兰德的见面里,毛姆对思特里克兰德用过这招。

后续,当毛姆再次提到思克里特兰德的时候,已经是他逝世九年的时间了,离他们分开也已经十五年了,还记得毛姆是因为偶然来到的塔希提岛吗?他又重燃了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兴趣,于是在毛姆与尼克尔斯船长、一个姓寇汉的犹太商人、塔希提的鲜花旅馆的主人约翰生太太、布吕诺船长、库特拉斯医生这些人的交涉中,我们多少看清了些思特里克兰德生命中那最后几年的光景。

塔希提岛是个似乎能令人无故留下的岛屿,那里的人们对于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人有的只是同情,而并不感到很是奇怪,反而不太会用怪异的眼光再看待他,也许思特里克兰德,第一次在巴黎与毛姆见面,说着自己梦中的岛屿,就是这片座岛屿。也是在这片岛屿,思特里克兰德创作出了一些名留青史的画作。

在后来塔希提鲜花旅馆的主人约翰生太太的介绍下,思特里克兰德认识了年仅十七岁的爱塔,并在约翰生太太说出爱塔有几百法郎的积蓄后,思特里克兰德捋着自己的红胡子,问爱塔:是否愿意自己做她的丈夫,就这样,毛姆说:可怜的思特里克兰德结婚了。

思特里克兰德自离开伦敦后,一直过着悲苦拮据的生活,虽然即便他不在乎自己是否吃饱穿暖,但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需要食物才能存活的人的事实,但在爱塔的地产,一个离环岛公路八公里的地方,有两间带着凉台、没有刷漆的木制平房。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住在那样一个有着芭蕉树、芒果树和凤凰木交相辉映美丽的地方,靠着那块有出产的地,过了一些舒服的日子。

至于库特拉斯医生,是最后知晓思特里克兰德得病和病史情况的人,甚至思特里克兰德的墓穴也是由他和爱塔一起挖的,因为思特里克兰德得了严重的麻风病,再没有人敢靠近那个美丽的世外小屋。

医生在最后一次被请求去救思特里克兰德的命的时候,因为不在家错过了爱塔托赶车人带来的消息,当第二天医生匆忙的赶到思特里克兰德的小屋时,那个散发着腥臭味的小屋,从地板到顶棚,展开了一幅奇艺的精美画卷,但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死了。死前快一年,他的眼睛已经瞎了。

爱塔带着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许诺,在他死后,放火把这副天才之作一并也烧了。

毛姆说:他至死也没有变啊。

回想起,思特里克兰德在毛姆笔下存世的几幅画,有那个姓寇汉的犹太商人借给他两百法郎,他一年后送给他一幅画着他种植园的画、还有布吕诺船长去思特里克兰德家里做客,因为同情花钱买了几幅、还有那个叫库特拉斯的医生,第一次去给思特里克兰德看病,思特里克兰德坚持叫他拿走的那幅画。

他似乎从未想过靠画得到什么。毛姆说:他已经实现了追求的东西。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多么的美好。临了,在骄傲和灭世中间,他又将它毁掉了。

故事的最后,毛姆又回到了伦敦,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的家中换掉了曾经的朴素印花布和莫里斯墙纸,她现在追求时尚所装饰的各种颜色,其实都是因为在南海岛屿上的一位画家有过这样的梦想,毛姆没有提到爱塔和他的孩子,只告诉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关于思特里克兰德悲惨痛苦的病逝。

短暂的沉默后,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也就是思特里克兰德在伦敦长大的儿子颇有意味的说了一句:上帝的磨盘转的很慢,但是却碾得很细。此时的毛姆却无故的想到了思特里克兰德和爱塔的儿子,那个活泼快乐的小伙子,他顿时在想象中,似乎看到了他浑身赤裸着工作在一艘双桅帆船上,夜晚,星星熠熠闪亮,四周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思特里克兰德的儿子和另一个小伙子他们在沙哑的手风琴中快乐地跳着。

怎么说服父母让自己转班?大家帮帮我。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魏强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一个青春期孩子学会面对问题不逃避,情绪起伏能自我调节,不自卑也不自傲,这个过程会有多艰难?即便有个资深心理咨询师老爸,也要独自学会应对成长的挑战,发展多种能力。今天分享这位有心理知识和实操经验的爸爸——魏强老师和女儿的真实故事,看他如何渡娃渡己。

更多背后故事和干货,魏强老师将于今晚20:00在博雅直播间分享,点击预约↓

01

成熟懂事的女儿,在青春期

关上了与父母沟通的门

女儿从小就懂事,成熟和稳重,但一上初一,就让我很紧张。“怎么会这样?”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大脑里盘旋。

最初的迹象是跟我们父母的感情隔离,尤其是对我。依然很有礼貌,但她跟你可说的话越来越少。

之后就是好几次,发现她坐在那里学习,背后看着半天也不怎么动,走过去才发现孩子脸上都是泪水,问她怎么了,她也什么都不说,只是自己走开。

最让我紧张的是,有一次她很低落,跟我说,在学校里真的很没有意思。我问为什么?她说,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一个朋友都没有,很孤单。我说,为啥不跟同学们一起呢?

她很认真地跟我说,爸爸,我感觉他们都离我好远,根本融入不进去。我又问为什么?孩子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们喜欢的东西我都不喜欢吧,他们都喜欢聊一些游戏,明星什么的,我觉得那些很无聊……

《爸爸是女儿》剧照

这个时刻,对我的冲击很大。那时,我已经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知道孩子说的不能融入同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也知道这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更知道这样发展下去,会发生什么。瞬间,好像一切都变得昏暗了,天是要塌了吗?

跟所有的家长一样,我也很自责,很感到羞愧,甚至还会更多。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陪伴和帮助很多家长和孩子走出了他们的心理困境,可是我自己的孩子都带成这样,怎么还好意思帮助别人?回想过往,我发现我做过很多错误的事情,因为孩子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乖巧,我理所当然地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和求助信号,还自己我感觉良好,不知不觉成了缺位的父亲,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然而,我也知道,沉迷在这些想法里终究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我自己不能走出这些思维,一切会变得更糟糕。相反,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我,她需要一个成熟、能帮到她、支持她走出来的好爸爸。就为了这个目标,我必须站起来。

听魏强老师讲更多

青春期故事与治愈干货

02

心理咨询师爸爸

手把手带孩子渡过难关

第一阶段:改变自身的身心,重建与孩子的关系。

我知道,女儿遇到了困难,不知道怎么办,并不是说孩子自己愿意这样,而是她的支持系统——就是我们和她的关系发生了问题,她无法从我们父母的身上汲取力量。我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建立起跟孩子的连接,站到孩子的边上,站到孩子的背后去,成为她的靠山,成为她的支持力量。

对我来言,主要是做两件事。

第一,重新看待孩子现状,并完全接纳。

发现孩子开始出现心理状况后,不由自主地,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和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各种麻烦,比如孩子的性格过于内向,过于敏感,遇到事情,喜欢退缩,如果这样将来就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比如孩子从小就总是用乖巧懂事的形象示人,基本上没有参与过同龄孩子的玩闹,基本的社交经验都没有,靠她自己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困难重重……

当我的脑子里面盘旋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只要想到孩子,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焦虑起来,心心念念地要给孩子治病,而完全意识不到,这么想的时候,我其实已经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

下意识里我认为她的不好,都是让我充满了对她否定的情绪。孩子感受到了这种情绪,就只能是选择远离我,支持孩子就成为一句空话。

《爸爸是女儿》剧照

有一次,孩子很苦闷地问我,我上课听不懂怎么办?急于改变孩子的我,自以为机会来了,拉着孩子围着整个小区转了一圈,滔滔不绝地给孩子讲了一大通,学习的理论,自以为很得意。可是没有注意到的是,孩子脸色越来越沉。结果,孩子一回到家,就跟妈妈说,“以后,再也不想跟爸爸散步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开始反思,问题不是在做法上,而是在我的心上。我必须接纳现有的一切,不是那种带着忍受的情绪的接受,而是满怀欣喜地接纳。

我开始训练自己,努力去重新喜爱这个青春年少的小姑娘,孩子所有的不足,我都视为现有的基础,高高兴兴地接纳了。反正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和成长,起点低一点有什么关系?起点低反而可以说明改变的价值。想通了这些,我就不再纠结孩子的现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长之上,心情好了很多。

当然这样也是不够的,认识层面的东西,变成自然而然的出自本能的东西,需要让生活的场景能直接联系到相应的情绪和感觉上来。于是我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潜意识的训练。首先想到的是催眠,但是催眠搞起来比较麻烦,后来尝试了《治疗密码》的方法,效果不错,很快解决了内心从内而外的问题。这个时候,看到女儿,我就不由自主地高兴起来,能够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孩子所谓的那些问题,也不再让我焦虑,而仅仅是需要我努力的方向。

这种变化是神奇的,并不是我做了什么事情。准确地说,这个阶段我并没有刻意做什么,但是我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慢慢地变了。眼看着,女儿跟我说话的时候,眼光不再刻意地躲闪了。我也变得更有耐心听她讲话,孩子回家的时候,看见妈妈也会问一句,“爸爸呢?”

《爸爸是女儿》剧照

第二,是需要克服“急”的心理,用生长的态度来面对成长的问题。

作为家长,可能我们的经历是要比孩子多一些,不知不觉中,我们往往会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中,变成那个知道答案的人,总是恨不能上前指点指点,让孩子少走弯路,走得越快越好。可是这是反人性的,甚至是反生物性的,生长是有规律的,挫折和失败才是富含营养的养料,当然这需要你知道怎么面对它。

另外,要真正做到心理上的平静、安宁,也不容易,也是需要心理上的建设。

如果做到呢?

首先,如果我们的关注力,成败感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对我们自己,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个阶段,我坚决地把重心放在工作上,该出差出差,该上课上课,至少在跟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保持了淡定,平和,有耐心,做到了关注,但不焦虑。

第二阶段: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学会关注自己的状态

事情就是事情,感受就是感受,事情发生了,可能短时间内不一定可以变化,但是我们的感受却是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感受不同,我们的状态和工作效率是不一样的,要想做好事情,保持好的状态,是相当重要的事情。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我所接触的青少年几乎都不懂。

于是我耐心地一次次引导孩子关注和观察自己的感受,妈妈说了一句话,孩子生气了,我就会问她,是不是妈妈的责怪让你觉得很委屈,感觉她完全没有看到你的努力?朋友送她一个小礼物,我就会问她,没有想到小雨专门记了你的生日,还专门送给你小礼物,是不是感觉她很贴心,感觉到心里暖暖的?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更愿意的是逐渐参与到这个世界中来,去体验,去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

这样,我就当一个镜子,不断地把生活给她的经验,一次次拉回到她自己面前,让孩子逐渐开始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有一个温柔的小孩需要有意识地照顾。

《爸爸是女儿》剧照

第三阶段:教会孩子调整自己的感受,主动适应环境的需要。

有了对自己感受的觉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调整感受已经有了基础。下一步就是教会孩子主动去为了自己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感受。

这个过程是比较难的,有时候孩子会觉得感受是自然而然,由感而发的,调整完全没有必要;有的时候,孩子会把调整感受看成是自欺欺人。所以,家长总是要花点心思,逐渐让孩子去体验,而不能是抽象说教。

《爸爸是女儿》剧照

女儿在班里的成绩总是中偏下,但有次期中考试,她考了班级第五。女儿挺开心,可是没有开心几天,一次回到家里,又哭上了。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班主任老师找她谈话了,跟她说,不要以为自己考得好了,就有多了不起,乱翘尾巴,还是要踏踏实实学习。我一听,立马就明白了班主任的意思,她是希望女儿能够谦虚谨慎,继续保持进步。

可是女儿并不这样想呀,她感觉到好不容易考一个好一点的成绩,班主任老师不表扬也就罢了,还板起面孔来批评她,女儿觉得好委屈,觉得自己的努力老师完全看不到,还批评自己翘尾巴。

我就耐心地一点点引导孩子。帮她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师为啥要找你谈这个话?

老师说的这些话背后的情绪是什么?

老师想要给你传递什么样的情绪?

老师想要给你传递这样情绪的目的又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女儿意识到其实老师也是有很多的焦虑情绪的,特别是带他们这种成绩不好的毕业班,老师之所以找她谈话就是想在精神上给她施加压力,在老师的认知里,有压力才能产生动力。

《爸爸是女儿》剧照

厘清了这些,我就引导孩子,那你觉得老师想给你传递的这种焦虑情绪,对你有用吗?如果你接受了这些焦虑,对你的学习是有帮助呢,还是有阻碍呢?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有必要接受老师的这种情绪传递吗?

有了这些分析,女儿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她说,自己本来就是容易焦虑的性格,这次考试之所以发挥的比较好,可能也是考试心情比较放松,而如果再接受老师新派发出来的一波焦虑,可能自己又会受不了了,对学习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老师想要传递的这种压力还是不接的好。

“可是,老师就那样板着脸对我说,我怎么能做到,不接她给我的压力呢?”女儿很发愁地看着我问。

我狡黠地一笑,说:“这个简单呀,她说的时候,你就当她在说詹子琪(女儿很嫉妒的一个女生)吧。这样感觉就不一样了,要不你试试?”

女儿低下头想了想,突然就笑起来,“对呀,我只要觉得她是在说詹子琪,果然就不难受了。”

…… 一会,女儿的情绪就云开雾散了,开开心心去做作业了。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手把手的教,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遇到感受不好的时候,她都会主动的想想自己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感受,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阶段:帮助孩子建立探索的勇气,建立持续有效的行动力。

有了觉察自己的感受,主动调整自己的感受的能力,的确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很大程度上改善情绪状态。

但是如果不能根据目标,建立起克服困难,采取有效行动,不断前进的能力,孩子的自信还是很难发展的。

建立有效的行动,需要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在这个突破方向上,需要孩子能看到自己的努力,也能看到成效,获得不断的正向反馈,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我给女儿选择的这个方向是运动。

《爸爸是女儿》剧照

最初的启动是比较难的,因为女儿从小就不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是那种能不动就不动的,能躺着就不站着的人。

于是先进行价值感的准备,一起上街,看到身材好的小哥哥,小姐姐,我都会主动引导,父女两免不了唏嘘羡慕一番,虽然这个阶段的准备,依然不能产生行动,但是我心里有数,一切只是在等一个契机。

很快契机就到了,距离体育中考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学校组织了模拟测试,满分40分的体育考试,孩子只得了20分,这个对她打击很大。

我当然要抓住机会。孩子呀,你看文化课要搞出20分来,多不容易呀,不过这个体育就不一样了,谁还不搞个38、39分,我们要是在这个地方失这么多分,那不是血亏。现在还有半年多,我们现在开始天天练习,估计还有得救。

于是孩子在挺勉强的情况下,开始锻炼,当然为了保护她的成就感。最初的练习,我设定的很简单,就是每天一次的800米跑步。

每天坚持跑步,其实真的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来坚持,但是如果做这件事的时候,可以不断地获得有效的反馈和充足的乐趣,一切就不一样了。而这才是我想教会女儿的东西。

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反馈机器,不断地从各个角度给予她实实在在的反馈,让她体会行动的乐趣。

听魏强老师讲更多

青春期故事与治愈干货

从跑步的成绩提高了几秒钟,我就在家里房门上更新贴上标识不断进步的曲线;到给她量运动带给她身材的变化;再到把她跑步的英姿拍成小视频发到家庭群里。各种各样的办法我都想了,目标只有一个,让她感觉到,只要付出一点行动,就会有乐趣和良好的感觉相伴。于是女儿练得越来越起劲。

直到有一天,她从学校回来,笑逐颜开地说,今天学校又测800米了,她发现同学们完全不是个,她轻轻松松就跑了个第一。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发动机已经启动了,开始可以自行运转了,因为健身已经开始和孩子的骄傲联系起来了,孩子已经开始体验到了持续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

持续不断的运动,给孩子带来了更好的体能,也带来了更稳定的情绪。让我特别骄傲的是,中考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接孩子,但是我估计当时的考场外,只有我一个家长是接了孩子直接去健身房锻炼的。

第五阶段:教会孩子怎么交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有了前面的各种准备,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能力就不是很难,只要帮助孩子不断在生活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技能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您的角色就象三国里的军师,适时地给主公出一些好主意就行。

有趣的是,实施中,我发现可能是主流教育侧重点的原因,女儿对社会道德要求很高,反而是基本知识匮乏。

女儿喜欢上一个叫小雨的女同学,于是就不余其力的对她好,什么只要一下课就跑的小雨的课桌前找她去玩呀,没事就给小雨带点糖果、小吃啥的。总之她能知道的各种好,但是出乎女儿意料的,小雨并没有象女儿想象的那样积极回应,甚至还表现出了有点爱塔不理的样子,女儿就感觉不好了,觉得要么是自己有问题,不招人喜欢,要么就是小雨的人品不怎么样,太高冷范了。

我就慢慢引导她怎么看这个问题,设身处地帮助她理解,所谓交朋友,其实就是建立一种合作,只不过一般来说,是在情感方面的合作而已。

而合作,一定是双方各自为对方提供合适的价值,这样双方合作,利益才能增加,朋友的关系才能持久呀。明白了这个道理,孩子才会知道怎么去获得别人的友谊。

《爸爸是女儿》剧照

03

渡娃先渡己

转眼,两三年过去了,女儿已经从初中升到了高中。虽然学习没有特别大的进步,但是孩子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格不再敏感、多疑,而是乐观、积极、幽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跟班上的同学相处的也很好。

重要的是已经学会了遇到问题,主动地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完全为情绪所左右。更重要的是她也学会了用心地生活,围绕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追求新的进步成为了她生活的乐趣来源。

《爸爸是女儿》剧照

作为父亲,我对女儿的变化充满了欣慰,虽然成绩上孩子还是完全谈不上优秀,但是对孩子的未来,我也还是放心的,因为我坚信有了适应能力的孩子,未来一定会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其实女儿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几年收获最大的反而不是她,是我自己。几年来,为了支持到孩子,我一直努力学习、成长自己、调整自己,让我自己的心态有了深刻的变化。

帮女儿走出青春期困境的经历,也丰富了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在渡过,我和同事们一起举办了多次线上、线下的家长课程班,帮助大家找到成长进步之梯。看到一个个家长和孩子的进步,特别是那些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面对生活重新展现出笑脸的孩子们,我就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父亲节特别直播

青春期风暴中,一个父亲的觉醒

听魏强老师讲更多

青春期故事与治愈干货

1、青春期风暴中,我才发现自己不是想象中那样合格的父亲!

2、我是怎样达成了和孩子、和自己的和解?

3、怎样做孩子才肯对你说,才能听你说?

点击扫码 免费预约

魏强老师谈渡己渡娃

这次,我收到博雅小学堂的邀请,将与正在为青春期孩子烦恼的你共度5周,我的内心是欢欣的。

渡人先渡己,作为父母,只有我们先修复自己,为孩子提供支持性的环境,才能帮孩子学会怎么面对和处理自己的面对青春期的压力、焦虑、孤独、迷茫、抑郁、不良情绪,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的挑战。

我们也会分享如何陪伴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帮孩子面对和解决情绪问题,如何改善孩子的状态,增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能力,形成成熟有效的思维方式等。我们有知识学习,有分组讨论,也有实操训练,目的就一个:学以致用。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心远,同舟渡之。

资深心理咨询师

魏强+吕军生双师实操指导

陪你度过惊涛骇浪的青春期

给父母的实用陪伴心理训练课

第3期

仅限120人

用5周时间 读懂青春期

自我成长 情绪 沟通 行动 社交

五方面给孩子最充分的支持

双师教学,线上讨论

5次主题直播,重新认识青春期

5次案例与实操讲解,克服盲点难点

5次直播答疑,针对性建议

点击扫码 立即加入

如有疑问

请咨询助教

点亮“在看”,分享更多人

点击原文,免费试看

月亮和六便士‖何为真正的爱情,思特里克兰德一生中的三个女人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是从他抛妻弃子开始的,并且不置可否地被人认定是和女人私奔。 所以,从一开始就涉及到他和女人、和爱情的关系。

这也难怪,毕竟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对女人感兴趣, 只是,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思特里克兰德是个例外。 但,尽管如此,他的一生中也曾有过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乍看之下都很爱他,而与之相反的,思特里克兰德却似乎一个都没爱过。

然而,很多时候,事情都存有两面性,特别是在爱情这件事上;尽管很多人都曾信誓旦旦地说过:我爱你胜过爱自己。而事实上,不管他承不承认,很多人还是爱自己多一些。 那么,在思特里克兰德的三个女人当中,有没有真正爱他的人?而,基于思特里克兰德那坚不可摧的冷酷,他可也曾对其中的哪个动过怜悯之心呢?

今天,我们继续读《月亮和六便士》,借助思特里克兰德的三个女人, 深入地分析下何为真正的爱情。

故事最初,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众人怜悯的对象。 很明显,她是不幸的,因为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残忍抛弃;同时,她又是伟大的,因为她决定寻他回来,只要他肯放弃“那个女人”,她便不计前嫌,慷慨大方地原谅他。

只可惜,在思特里克兰德那里,她得到的回应却是: 女人的脑子太可怜了!爱情。她们就知道爱情。

无疑,思特里克兰德一心追求艺术无心顾及其他。他不需要女人。更一点都不再爱他的妻子。尽管看上去是那么得不近情理、令人唾弃,却也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他对她没有留恋,更没有怜悯。 “我已经养活她十七年了。为什么她不能换换样,自己养活自己呢?” 或者, “阿美为什么不重新嫁人呢?” 这是他对被他抛弃的妻子唯一的善后方式。虽说残酷不近人情,倒也干脆利落。

而作为女人的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就不同了。 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她最初的大度慷慨是为了尽量避免别人对她的议论纷纷,是她的虚荣心作祟;而当她幡然醒悟丈夫的离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理想时,她的报复心便瞬间膨胀——真希望他死的时候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一个亲人也不在身边。真希望他染上恶疾,浑身腐烂—— 这其中,已经没有丝毫的夫妻情分存在了。

倒也凑巧似的,她对他的诅咒多少应了验,只一点,思特里克兰德死时身边是有亲人的:一个爱他的女人和儿子。

很明显,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个有主见有心机、能够审时度势将有利条件拿来为我所用的聪明女人。当她发觉在男人那里无所求时,很快就重新把生活安顿好了,且自我安慰道 “说不定他已经死了” ;而当她的丈夫终于染上恶疾而死,并且在不日之后大出人们所料闻名于世时,她便摇身一变,成为这位 “伟大天才的未亡人” ,甚至连她的儿子都是一副 “道貌岸然的样子” 。

话到此,想必我们就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一切已经水落石出。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不爱她的丈夫的,她唯一爱的是她自己;而思特里克兰德同样不爱她,又似乎十分了解她的德行似的,更吝啬着不愿给她一丝怜悯。

如果非要说他们之间曾有过爱情,那也算不上真爱。

施特略夫,即那位一心把思特里克兰德当天才、当朋友的荷兰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患病的那次,若没有施特略夫的精心照顾,或许他早就死了。

而正是因着这个事情,施特略夫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是的,恩将仇报的思特里克兰德和勃朗什私通,害的施特略夫人财两空不说,精神几近崩溃;特别是当思特里克兰德随后又将勃朗什抛弃,使她自杀身亡时,施特略夫变得彻底绝望。

可笑又可恨的是,在整个过程当中, 思特里克兰德一直都像个局外人般啥啥都蛮不在乎的样子; 主角反倒只有施特略夫夫妇俩。

很明显,勃朗什对思特里克兰德是身不由己的。 起初她讨厌他,怕他怕得要死,随后便是不顾一切地爱上他、跟定他。

而思特里克兰德呢,却仅是“需要她”而已;这“需要”出于一种“野蛮的欲念”,书中的“我”如此分析: 他身上那个半人半兽的东西把他捉到手里,在这种具有大自然的原始力量的天性的掌心里,他完全无能为力。他被牢牢抓住,什么谨慎啊,感恩啊,在他灵魂里都一点地位也没有了。

所以,当勃朗什要跟他时,他没有点头但也没有排斥;而当勃朗什日后变得和其他女人没啥两样,对他要求越来越多时,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她,原因是 “我不需要爱情” 、 “我没时间干这种无聊的事。生命太短促了,没有时间既闹恋爱又搞艺术。”

如此来说,对勃朗什而言,她的爱是一种错付、一种悲剧。然而,如果我们肯深入地去想一想,就不免疑惑: 勃朗什的爱是怎样的一种爱呢,这种宁愿去死也要执着的爱是否就是真爱呢?

思特里克兰德说: 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

这句话可谓一句中的。 这也是很多女人的通病。她们觉得爱是自私的,并理所应当似的将爱人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容不得他有半点身体上、精神上的自由; 而这种极其自私之爱,几乎都以悲剧告终。即便没有个你死我活,也终是个一拍两散。

毫无疑问,勃朗什的爱算不上真爱,更确切地说,她爱的不是思特里克兰德而是她自己;特别是当她不惜为爱献身,这爱就愈加显得可悲又变态了。

后来,在塔希提,五十岁的思特里克兰德和十七岁的爱塔“结婚”了。他们之间的结合,对于爱塔而言,当然是因为爱情;而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则更多的是因为爱塔的外在条件和人品。

爱塔给了他一个家,而这个家,恰巧是他“终生寻找的地方”: 一个“包围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的小岛”,岛上一个“与人寰隔绝的幽僻角落”,“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四周一片郁郁苍苍的树木”,有“观赏不尽的色彩,芬芳馥郁的香气,阴翳凉爽的空气”。

最关键的,是爱塔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支持与尊重,她的爱是绝对的无私与付出。

当思特里克兰德被问及和爱塔一起生活幸不幸福时,他说: 她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

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思特里克兰德对待女人时情绪上的些许变化;而当他身患恶疾,爱塔说什么都不肯离开时,思特里克兰德的反应也多多少少说明了点什么,下面引用书中的一段文字——

到这里,我想说其实所有的“铁石心肠”都是相对的。 即便是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坚不可摧的人,也不是彻底的冷酷无情;他心中最清楚爱塔对他的包容和付出,任凭他再“铁石心肠”情感上也终有回应,哪怕这微乎其微、难以察觉。

而爱塔的伟大在于,不管她的男人对她什么态度,她都是无条件爱他,只管付出而无所求; 但人心总是肉长的,人也是奇怪的动物,她越是不要求思特里克兰德什么,反倒比起之前要求他的女人来要幸运得多。最起码,她得到了他的温柔和怜悯。

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爱情,并一味执着,却少有人领略到爱的真谛。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说, “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

什么时候我们懂得了先要为爱付出,而非只一味索取,什么时候爱情才能将它最最美好的一面作为礼物一样回馈给我们。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感谢小妹推荐这本书给我,纸质版的书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拿在手上,我是捧着手机偷了午觉时间把这本书看完的。启阅之前就决定要写点东西,以不辜负妹妹的推荐,尽管妹妹可能没想过要我有任何反应,就是看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推荐给我。可我还是不习惯默默接受好意,一句“谢谢”总是要的吧!

首先,这本书是堪称世界上最会讲故事之一的毛姆的作品。名不虚传,这个故事开始后确实让人欲罢不能。没有狗血的剧情,真实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生活,作者的巧妙安排却让情节依旧跌宕起伏,紧扣人心。思特里克兰德毫无征兆地“出逃”,让我真想跟着作者去巴黎探个究竟——是何等姿色的情人引诱了这个“中规中矩”的好丈夫?勃朗什·施特略夫的轻描淡写中透露的深沉,早已为后来的出轨埋下伏笔,引你一步步去发现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复杂情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就翻完了这本书。

放下手机,脑海里浮现的景象是爱塔站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园野中点燃木屋的情境。相比小说中的其它女性形象,作者对爱塔是偏爱的,虽没有刻意赞扬,却也没有恶意贬低。所以站在熊熊火焰旁的爱塔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和真挚。没有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虚伪,也没有勃朗什·施特略夫的偏执。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是给予,没有要求,没有束缚。这是难能可贵的!

细细回味看故事的过程,对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我发自内心地佩服过,在他毅然决然放弃舒适安稳的生活去追逐梦想的时候,我佩服这种无谓的精神和勇气,用行动印证了“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他和“恩人”的妻子在一起的时候,我鄙视过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这种行为真的是忘恩负义、没人性……然而,对他的种种厌恶似乎最后都随着爱塔的一把火化为灰烬,最后还莫名生出一些同情、羡慕乃至崇敬的复杂情愫。可转念一想,我怎么看待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及其一生似乎没有任何人会在乎,毕竟男主本身就是一个无所谓被世人唾弃的人。还不如以思特里克兰德的故事为镜,反思一下自己来得有意义些。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相比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大部分我们几乎都是“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有些人忙着捡六便士,从来没有看到过“月亮”;如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有的人看见水中月,惯用对待六便士的手法想要将其装进自己的口袋,跳入水中,越挣扎水中月越不成形,白白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能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不停地寻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的香客 确实是少之又少。部分是因为缺少勇气,部分是因为我们根本看不清楚自己心中的神庙在何方。

作者带我们走近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引导着我们去思考我们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一种人生?作者是这样发问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这样的对比发生在亚伯拉罕和爵士之间,也隐隐出现在思特里克兰德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之间。

作者一开始对思特里克兰德的选择还是心存疑虑的。他似乎也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安稳的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虽也承认这种生活(安稳人生)的社会价值,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终于,在听完亚伯拉罕和爵士的故事后,给出了那个关于“人生的问题”的答案——“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亚伯拉罕没有性格?我想只有非常有性格的人,才会在发现别的生活方式更有意义之后,只经过半个小时的考虑,就毅然抛弃原本蒸蒸日上的事业。而事后从来不懊悔突然踏出这一步,那就更有性格了。”

跟思特里克兰德和亚伯拉罕这样的人比起来,我始终是个没有性格的人。离开现在的生活轨道,忘记自己所受的教育,无所事事地游荡,我也未必会因此觉得高兴。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心中的“神庙”在何方就踏上朝圣的路,你又怎知自己不是离“神庙”越来越远呢?

毛姆对人生的参悟良多,他说的那句“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引得颇多共鸣。“想做”和“不得不做”这个组合总让我想起多年前姐姐的训诫——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这番话不免有些鸡汤的味道,但不得不承认这番话却是支撑我去接受那些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事情,去迎接各种挑战的一个信念。一次次的坚持以后我不确定自己收获的是否就是快乐,但至少这让我感到心安,夜晚睡得香甜。

或许我已经没性格到不会做梦;又或许我就是那个幸运儿,恰好诞生在一个适得其所的地方。我宁愿相信是后者,毕竟我是真的喜欢这井然有序的幸福。

关于人生,仁者见仁。书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引人深思,摘抄于此:

1.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2.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3.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4.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5.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6. 以适当的缄默遮掩自己的怪异行为,我们并不觉得这是虚伪。并非任何事情都一概需要直言不讳。

7. 大皈依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有些人通过激变,有如愤怒的激流把石块一下子冲击成粉末;另些人则由于日积月累,好像不断的水滴,迟早要把石块磨穿。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8. 我们生到世间没人知道是为了什么,死后没有人知道要到哪里去。我们必须自甘屈卑,我们必须学会享受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的注目。愚昧远比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着沉默,满足于自己的小小天地,平易而温顺。

9. 西西弗斯触怒众神,众神惩罚他,令他将一块永远上不了山顶的巨石推上山顶。于是,西西弗斯每日周而复始地推动巨石,徒劳地消耗生命。在相当漫长的时光里,西西弗斯是绝望、煎熬又痛苦的。直至某天,他突然在无休止的重复当中,感受到了美——粗粝的兽欲、原始的力量。这种美的发现,令他不再将推动巨石视作苦难,于是苦难也就即时终止了。

10. 如果没有信仰,我们早已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

很显然,思特里克兰德并不是个招人喜爱的人。以道德为基准点,将人分为神人、圣人、普通人和恶人的话,不说思特里克兰德是个恶人可能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毕竟德克和妻子的悲剧以及勃朗什·施特略夫的死,似乎都跟他脱不了干系。但要说他勾引的勃朗什·施特略,似乎有些不公平了。没道理弱者、可怜人就是对的。思特里克兰德把这你情我愿的事情看到更简单些。泛滥的同情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很难看到那些可怜之人的可恶一面。

思特里克兰德不念德克恩情,与其妻私通。是道德所不能接受的。但他内心还是有善良的一面,在垂死之际不愿意拖累爱塔而恶语相向,不想传染给医生而拒绝接受治疗……难道真的要“将死”,才会“言善”?人性多么矛盾!真挚中藏着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卑鄙,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至此,我明白了,时时都能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就能称之为有道德的人。那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功利主义的道德标准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结果导向;道义论则是动机导向,要求人们遵循某些规范。很多时候道德规范是一种制约和约束,但细细想来,也正是这些规则规范,才让我们避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毛姆认为:“良心是我们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因为人们过于看重别人对他的意见,过于害怕舆论对他的指责,结果自己把敌人引进大门里来;于是它就在那里监视着,高度警觉地维护着它主人的利益,一个人只要有半分离开大溜儿的想法,就马上受到它严厉苛责。它逼迫着每一个人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它是把个人拘系于整体的一条牢固的链条。”但为了灵魂宁静,依然每天坚持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说这句话的人是个聪明人,我也一直在一丝不苟的按照这条格言行事:因为我每天早上都起床,每天也都上床睡觉。”

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作者指出的了人的矛盾和复杂——“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那么至良至善的道德似乎犹如星空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的言语在的我思绪面前总是如此的苍白无力,采撷了书中的一些佳句在此:

1.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

2.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3. 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4. 我总觉得事事要邀获别人的批准,或许是人类文明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

5. 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这是人们对平淡生活提出的浪漫抗议。

6. 你身上的人性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

7. 恐惧使人们变得残酷无情

8. 你要伤害别人的时候,就伤得狠点儿。这样你就有时间观察状况,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9. 当人们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的时候,他们大多只是在欺骗自己。

从感情线来梳理这个故事,可简单概括为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更有人将三位女性分别归为“月亮”“半月亮半便士”“便士”三类,这样似乎就能解开我的疑惑了——为什么一直在“逃离”的思特里克兰德最后还是安于爱塔,过着两人三餐的生活?爱塔是“月亮”类的女子,没有那么多生活的账本。死心塌地爱着这个大艺术家,却从不干扰他的自由,还生长在这位大艺术家一直向往的土地上……

故事里的两性关系充满了男权主义的霸道和自以为是,大概是因为年代久远了。作者似乎对女性也有很深的偏见,对女性的感情描写是这样的:“那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对任何男人都可以产生,就好像藤蔓,依附在任何树木上都能够生长。”这让我想起莎莎跟我说的那些话——“女人是没有爱情的,谁对她好她就喜欢谁”。我不好评价这种论述的准确性,如果你觉得说到了你的心坎上,那它对你来说应该就是对的。

在两性关系上,作者十分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堕入情网后的差异。在时间投入上“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在整个人生态度上“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很多女人却把爱情当作一生的全部……诸如此类对比还是很明显的,明说暗喻皆有。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这样令人想逃离的女人,我还是到此为止吧!对于这个话题,实在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同样摘录了一些佳句在此,有需要自取哈~

1. 在爱情的事上如果你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2.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是嫁给蠢物啊?” “因为有脑子的男人是不娶讨人喜欢的女人的。”

3.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4.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5.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我会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到我的工作上去。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伴侣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6. “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他的伤害,”他说,“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

7. 爱情最主要的成分是温柔。

8. 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总是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9. 爱让一个人比原来的自己更丰富,同时又更贫乏。

10. 除非真正跟男人一起生活,不然你看不出他的真面目来。

关于爱塔情感咨询和爱搭塔科技有限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8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