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专家正文

「情感导师乔羽」情感导师乔羽简历

admin 情感专家 2023-03-21 04:01:12 62 0 情感导师乔羽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情感导师乔羽,以及情感导师乔羽简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著名词作家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生前曾获得过哪些荣誉?

乔羽1927年出生在山东,在1946年春乔羽,进入了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不仅在报刊发表过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他一生都在为国家文艺事业,文艺院团的建设呕心沥血。

他创造出了很多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这些歌曲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长,也成为了中国人的时代印记。不管是《大风车》栏目主题曲里面的《大风车》歌词,还是《爱我中华》,每一首歌曲中都能体会到真挚的情感在朴素的歌词中流动。乔羽的歌词看似极其普通,实际上要写好并不容易,他觉得带着平常人家的烟火气是最好的作品,所以他才创造出了那么多精彩绝伦的作品。歌词能够折射出深厚的中华文化也承载了历史的风雨与时代精神。

乔羽的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或者陪伴我们整个童年的歌曲。他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他曾经说过:“我素来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玉食,高堂华屋。他就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就是虽不宽敞却有温馨的,小小院落。说到底写歌词,要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没有真切体会去写不出好歌词的。”乔羽真挚的情感写在每一首歌曲里,这些歌陪伴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而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向老一辈艺术大家学习,对艺术的认真和执着,更好地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我的祖国》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为何乔羽先生经典频出?

2022年6月19日,著名词作人乔羽先生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哀悼。乔羽先生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例如《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他的这些歌曲陪伴了几代人。其中《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喜爱,歌词非常真挚和朴实感人。乔羽先生之所以能够经典频出,是由他的人生经历和对各种人和事物敏锐的感受力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所决定的。

乔羽出生于1927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这使得乔羽小小年纪便见惯了人间的喜怒哀乐,为他此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乔羽本身也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父亲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使得乔羽的文字功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沉淀。

乔羽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天赋的词作人,他好像生来就对各种人和事物都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通过他所创作的歌词,可以看到乔羽对于各种事物的描述是非常精准的,虽然词藻不华丽,但是却非常具有画面感,能够引发人们心中的共鸣,他擅长用大白话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传唱度。

虽然拥有这么多的成就,但是乔羽先生却是一个非常低调和努力的人。进入老年之后,乔羽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他选择隐居在北京郊区的一座小院儿,他养成了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他上午时在家专心写作,下午时出门散散步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即使后来身体已经非常不方便了,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工作,他的这些精神必将激励后来的许多人。

乔羽是哪里人

祖籍山东济宁

名人姓名:乔羽

出生年代:1927年

名人职称: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

名人国家:山东济宁市

相关介绍:

姓名:乔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7年 籍贯:山东济宁市 职务: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 协委员。◆写歌人生多磨练

乔羽,待人敬而不疏,近而不谑。浓厚的乡音铿锵有致,言词幽默有趣,加上他言语间的手势动感明快,第一眼就给人留下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的印象。

乔羽,祖籍山东济宁。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小时苦读,很早便懂得了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由于博闻强记又有来自民间的禀赋,这些为他的歌词写作夯实了基础。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小有名气。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给了他最大的学问,他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

他将自己的才华用于写歌,但是在他眼里,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乔羽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有人说乔羽玩“土气”极为地道。他的知识结构,可说是从民间奠基而又遍读古书搭起了架子,且又以古今中外各种“杂书”填充门墙。于是乎,人们听到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歌词,“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是多么的朴素精练!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其实,他的歌词看似极普通的语言,但是只有乔老才深刻体会到它们是“容易写,写好难”。

◆当年创作故事多

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间的故事一抓一箩筐。最有趣的当数《难忘今宵》。乔老说,当年写作这首歌词,前后用了两小时。那是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办公室,开口便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乔羽当时很吃惊,“你说‘马上’,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乔羽眼见总导演急得不行,但是又无法当场写就,于是让导演先回,答应早上5点一定交稿。但是送走导演已是凌晨3点,而且事情来得太急,导演连要写什么内容也没有交待。这时,乔羽已经顾不及询问,他联想当时的晚会,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人人都有美好的祝福,这应该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灵感骤来,疾如春雨。乔羽马上动笔,挥毫立就,“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歌词情感深厚,道出了除夕夜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两小时内一气呵成,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中。

不过有一首词,乔羽却经过了整整数十年才付之成文。在乔老的记忆中,有过一段美妙的“遭遇”:有一次回到家中,打开卧室的窗户,倏地飞进来一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它自在而得意,欢快而轻柔,灵动而飘逸,就像一位老友似的在墙边盘桓了好几圈。乔羽吃惊地看着这只小生灵,丝毫没有惊动它,直到它又从窗口飞了出去。那时,一种亲切而圣洁的情感充盈了乔羽的心灵,但是这种情感并没有在当时付诸文字,而是在25年后,也就是1988年,他提笔写到咏叹友谊的歌词《思念》时,才把沉淀在心中的那一段回忆重新开启,写就了又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倘若他心中没有一只鲜活的蝴蝶,没有对旧友深沉的思念,这感情与形象绝对无法融合,而他偏偏将二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融合得那般巧妙,生动而又深沉。

◆晚年心事归平淡

再过两年,就是乔老的80高寿。今年是他与夫人佟琦的金婚纪念。夫妻俩一路走来,懂得了相互忍让、相互搀扶,婚姻幸福美满。晚年时,大家尊敬地称乔羽为“词坛泰斗”、“词坛不老松”等,但是乔老对此付之一笑,当学生称他为“音乐文学界的泰斗”时,乔先生认真地说:“我反对泰斗的说法。泰斗是那些永远明亮的,指引方向的。而我只是一个歌词作者罢了。现在一些报刊上动不动就称人是‘著名的’,然后就是大师、泰斗。这是一种浮躁的社会现象。没有人会说‘著名的鲁迅’,我们只说鲁迅先生就可以了。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不用说他著名,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肃然起敬。毛泽东就说:中国除了地大物博,还有一部《红楼梦》。这就够了。”

乔老笑对功名,淡泊利禄,乐观豁达。他平常爱啜几口酒,抽几口烟,也爱广交朋友。他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两段,上午闭门写作,谢绝来客来访。一旦投入写作,任何电话不接,足见创作态度之认真。下午时间自由安排,或接待造访者,或找老朋友聊天,再或散散步。平日里喜欢钓鱼。他说,尤其喜欢雨中垂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从他那儿,你可以领悟:许多原不曾经意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学问;原来心灵真的可以不为浮名和积习所累,许多艰辛只需当时看开,以后便可作为谈资和玩笑。

这一切,用乔老的歌词形容最好不过:“青山在,人未老”。

他著有电影文学剧本: 《刘三姐》、《红孩子》, 歌词: 《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 乔羽代表作品: 《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

乔羽的哪部作品让你记忆深刻?为什么?

19日晚,著名词作家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

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著名词作家、剧作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被誉为“词坛泰斗”。代表作品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爱我中华》《思念》等。

作为一位词作家,乔羽笔耕不辍,一生创作了上千首歌曲。时光流转,而歌声未消。这些经典歌曲仍然在每一代中国人心底传唱,仍然在每一寸中华大地上回响。他用朴素而直白的语言,将祖国揉进了每一首歌里,把情怀种在每一个人心上。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乔羽老师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每次听都觉得不愧是经典之作。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感想。以表对乔羽老师的哀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墙……”看到上面的歌词,你一定是唱着念出来的。旋律一响,就仿佛开启了时光之门,将几代人拉回到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

这首影响了几代人的歌,其实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歌曲的创作过程也十分有趣。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题材影片《祖国的花朵》上映,影片的主题曲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抒情的二部曲式合唱,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北海公园划船的感受。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 歌曲的第二部分开始两个小乐曲,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用力划桨,奋勇前进的情景。最后,全曲在变化再现的乐声中结束。歌曲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歌曲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最后以“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有资料记载,电影《祖国的花朵》上映后的几年里,只要进北海公园,总能听到大人、小孩都在唱这首歌。电影公映后,获得1980年全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得1980年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歌曲评奖一等奖,随后又编入中小学音乐教材。

《让我们荡起双桨》最能在人生道路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融入了时代,抓住了时代的精髓,合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它体现了纯正的情感和高尚的灵魂。正如乔羽自己所说,让他再写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类式的歌,绝对超越不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歌,陪伴我的学习生活,它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这首歌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无限的憧憬,一唱起这首歌,我会轻轻的附和。

而乔羽老师的离开,无疑是这世间又少了一个英才。或许,他们是到另一个世界去创作。人世间虽再无他的身影,但他高尚爱国爱民的精神,朴实无华、善良可爱幽默的人品性格,无人能超越的伟大艺术才能和作品却永远留存在人世间,留存在亿万人的心中!

乔羽资料

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7年 籍贯:山东济宁 职务: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乔羽(1927.11.16—) 山东东平人。中共党员。

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创作以歌词和剧本为主。《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爱我中华》一经谱曲,广为传唱。1956年与时佑平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少年行》,(即电影《红孩子》),描写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群儿童成长为革命少年的故事。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署上自己名字不署真作者名字的将1959年广西柳州彩调剧团原创的彩调剧《刘三姐》弄出电影剧本《刘三姐》,柳州彩调剧以反映反压迫敢于阶级斗争为主线将一个隐约的传说创作为歌颂美丽智慧勇敢的民间歌手刘三姐,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1964年还参加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诗词部分的写作。粉碎四人帮后,与树园等合作创作了话剧《杨开慧》并继续创作了歌词,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历任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创作干部,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编剧。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著有歌词集《小船儿轻轻》,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上列歌曲均获全国大奖。

编辑本段生平

最早的成名作——不是歌词

1946年杏花盛开的时节,十九岁的乔羽因贫穷和战乱,告别正在就读的中西中

学(现济宁一中前身),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这个时期的乔羽对哲学、政治、经济学颇感兴趣。这时,他从学校里被抽出来深入农村参与土改工作,写出了十二万字的《党尔砦土改经验调查报告》。土改工作团团长王任重对这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笔漂亮的调查报告赞不绝口,下令立即把乔羽调到冀南区政策研究室。然而,王任重的命令,最终却因中共中央的“这批学生谁也不能动,留等解放全中国统一使用”的命令化为泡影。这篇调查报告被当时的《冀南日报》加版转载,对推动当地的土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竟成了乔羽最早的“成名作”。这年乔羽二十岁

写歌人生多磨练

乔羽,待人敬而不疏,近而不谑。浓厚的乡音铿锵有致,言词幽默有趣,加上他言语间的手势动感明快,第一眼就给人留下神采奕奕,精神矍铄的印象。 乔羽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读来不觉费劲。小时苦读,很早便懂得了格律诗、乐府和古今民歌,由于博闻强记又有来自民间的禀赋,这些为他的歌词写作夯实了基础。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小有名气。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给了他最大的学问,他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 他将自己的才华用于写歌,但是在他眼里,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乔羽经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有人说乔羽玩“土气”极为地道。他的知识结构,可说是从民间奠基而又遍读古书搭起了架子,且又以古今中外各种“杂书”填充门墙。于是乎,人们听到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歌词,“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是多么的朴素精练!乔羽说:“我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其实,他的歌词看似极普通的语言,但是只有乔老才深刻体会到它们是“容易写,写好难”。

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间的故事一抓一箩筐。最有趣的当数《难忘今宵》。乔老说,当年写作这首

歌词,前后用了两小时。那是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办公室,开口便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乔羽当时很吃惊,“你说‘马上’,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乔羽眼见总导演急得不行,但是又无法当场写就,于是让导演先回,答应早上5点一定交稿。但是送走导演已是凌晨3点,而且事情来得太急,导演连要写什么内容也没有交待。这时,乔羽已经顾不及询问,他联想当时的晚会,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人人都有美好的祝福,这应该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灵感骤来,疾如春雨。乔羽马上动笔,挥毫立就,“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歌词情感深厚,道出了除夕夜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两小时内一气呵成,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中。 不过有一首词,乔羽却经过了整整数十年才付之成文。在乔老的记忆中,有过一段美妙的“遭遇”:有一次回到家中,打开卧室的窗户,倏地飞进来一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它自在而得意,欢快而轻柔,灵动而飘逸,就像一位老友似的在墙边盘桓了好几圈。乔羽吃惊地看着这只小生灵,丝毫没有惊动它,直到它又从窗口飞了出去。那时,一种亲切而圣洁的情感充盈了乔羽的心灵,但是这种情感并没有在当时付诸文字,而是在25年后,也就是1988年,他提笔写到咏叹友谊的歌词《思念》时,才把沉淀在心中的那一段回忆重新开启,写就了又一首经久不衰的好歌。倘若他心中没有一只鲜活的蝴蝶,没有对旧友深沉的思念,这感情与形象绝对无法融合,而他偏偏将二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融合得那般巧妙,生动而又深沉。

关于情感导师乔羽和情感导师乔羽简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78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