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婚姻挽回正文

「宜兴挽救婚姻」江苏宜兴女孩求交往

admin 婚姻挽回 2022-12-07 14:46:26 135 0 宜兴挽救婚姻

今天给各位分享宜兴挽救婚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宜兴女孩求交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钱秀玲的生平

钱秀玲 ,1912年生,宜兴新庄镇(原大塍乡)人。1929年,钱秀玲到比利时的鲁汉大学化学系读书。结识了具有俄罗斯和希腊血统的医学系学生葛利夏,并与之结婚。

婚后,钱秀玲夫妇居住在比利时的一个偏僻小镇艾海德蒙。丈夫在镇上开了一家私人诊所,钱秀玲在诊所里当护士。

1939年9月1日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1943年5月德军占领了比利时,比利时人民不甘被侵,英勇地进行抵抗活动。镇上有一个参加抵抗活动的青年叫罗杰,因炸毁德军列车通过的铁路被德军抓住并被判处绞刑。罗杰的父母通过比利时国王和王后向德军求情,但也无济于事。钱秀玲从报纸上看到了德军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战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冯.法尔肯豪森是钱秀玲堂兄钱卓伦的好友,钱卓伦曾是国民党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国防部总参办公室主任,中将军衔。1934年至1938年,冯.法尔肯豪森在中国担任国民党军事顾问时,与堂兄钱卓伦成为挚友,此人虽为德国军官,但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钱秀玲连夜写了一封信,并亲自赶到布鲁塞尔,恳求他赦免罗杰的死刑。

几天以后,冯.法尔肯豪森下达了特赦令,释放了罗杰。

1944年6月7日,在钱秀玲居住的小镇附近的艾克兴市,比利时地下抵抗组织杀死了三个德国盖世太保,德军开始了疯狂的报复,逮捕了90多个青年男子,要求当地居民交出凶手。否则德军将采取抓阄的方式,每批15个人将被处死。人们再次恳求钱秀玲想办法救人。

当时钱秀玲正怀着大女儿,她连夜坐一辆破车,冒着受冷枪和流弹袭击的危险,赶到了布鲁塞尔,请冯.法尔肯豪森帮忙。这一次连冯.法尔肯豪森也十分为难,因为他的厌战情绪和释放比利时抵抗运动分子,引起了盖世太保的不满并受到监视,希特勒也对他失去信任。但他看到一个大着肚子的异国女子的勇敢和真情,冯.法尔肯豪森还是下了决心。

第三天,被逮捕的九十多人放了回来。没过几天,冯也被调回柏林。

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钱秀玲先后营救了近百个比利时国民的生命,比利时国王授予她“国家勋章”。艾克兴市的市民们为了铭记这位巾帼英雄,特意将市中心的一条大道命名为“钱夫人”路。市政府还在古董店里买了一座铸有龙的中国铜塔送给她作纪念。

时间又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比利时人没有忘记钱夫人。2001年金秋时节,比利时艾克兴市的市长专程到宜兴,与宜兴结为友好城市。艾克兴市市长杜特里约先生在签字仪式上地说:钱秀玲女士是宜兴人民的女儿,是艾克兴市的母亲,我的父亲就是钱女士从德军枪口中救出的90多个青年之一,没有钱女士,也就没有我。

钱秀玲,191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名门望族。其堂兄钱卓伦,国民党中将,曾历任国民党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等职。

钱秀玲虽家境非常优裕,却不骄不奢。她好运动,爱打篮球,喜爱化学。学生时代起,她即立志科学报国,最大的理想是去法国居里原子能实验室学习,希望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

1929年,17岁的钱秀玲像那个时代无数有抱负的青年一样,孤身一人,负笈求学,来到比利时最有名的鲁汶大学就读化学系。在校期间,漂亮而又东方风韵十足的钱秀玲,和同校医学系比自己大几岁、具有俄罗斯和希腊两种血统的葛利夏渐渐走到了一起。结婚后,钱秀玲夫妇居住在比利时一个偏僻小镇,开始了他俩长达六十多年的相濡以沫的幸福婚姻,直到1996年葛利夏逝世。

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怀抱科学理想的钱秀玲在炮火纷飞的年代来到沦陷的巴黎,找寻约里奥·居里主持的原子能研究所。只可惜,研究所为逃脱纳粹魔掌,已迁往美国。面对人去楼空的大楼,钱秀玲黯然神伤,返回比利时。

1940年5月,德军占领比利时。在钱秀玲居住的艾海德姆镇,一个参加抵抗活动的青年罗杰,冒着生命危险埋下地雷,炸毁了德军军列通过的铁路。事情败露后,罗杰被抓,旋即被宣判绞刑。

钱秀玲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华传统文化在她身上所孕育的正义感把她推向了那段畸形历史中的英雄舞台。和所有比利时人一样,她决不愿看到“爆炸英雄”悲惨的结局。偶然之间,她从报纸上看到冯·法尔肯豪森这个名字。“好熟悉的名字!……”

1934年至1938年期间,这位现任德军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战区最高行政长官,曾在中国担任国民党的军事顾问,与钱秀玲的堂兄钱卓伦互相赏识,最终结为莫逆之交。钱秀玲赴比国留学前,钱卓伦曾对堂妹说,要是遇上难事,可以找冯帮忙。

“冯现在是纳粹头子,会不会六亲不认,更加大开杀戒呢?”虽然有着种种担心,但救人如救火,钱秀玲还是马上字斟句酌地给冯·法尔肯豪森写了封信,恳求他能从人道主义考虑,设法使罗杰免于绞刑。第二天一早,她带着这封信和堂兄钱卓伦的信,赶早班车到160公里外的首都布鲁塞尔。千辛万苦找到冯后,钱秀玲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冯犹豫了一下说:“我会想办法的,让我试一下吧!”

几天后,罗杰奇迹般地被特赦。钱秀玲救人的事情传开了。在每个艾海德姆镇人心中,钱秀玲是可爱的中国女人,是“英雄”。

1944年6月7日,在艾海德姆镇附近的艾克兴市,地下抵抗组织杀死了3个德国盖世太保。德军开始疯狂报复,逮捕了97名青年男子,要求当地居民在一天内交出凶手。否则,将采取抓阄的方式,每批处死15人。在心急如焚的时候,又有人想到了钱秀玲。

当时,钱秀玲正怀着大女儿。她挺着大肚子,连夜坐着一辆破车,冒着被冷枪和流弹袭击的危险,赶到布鲁塞尔。冯·法尔肯豪森没等钱秀玲开口,就知道了她的来意。他为难了,钱秀玲却决不放弃。

第三天,被逮捕的97个人奇迹般地又被放了回来。没过几天,冯被纳粹德国调回柏林。这次见面成了她和冯在二战中的最后一次见面。

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钱秀玲的义举,比利时政府授予她“国家英雄”的勋章。比利时国王与王后还将一幅最心爱的合影签名后敬赠给她。艾克兴市的市民为了铭记这位巾帼英雄,特意将市中心的一条大道命名为“钱夫人路”。

冯·法尔肯豪森回到德国就被盖世太保抓了起来,作为异己分子准备送上法庭审判。但二战结束的脚步逼近了柏林,德国投降,冯·法尔肯豪森作为战犯又被交给盟军监管。1948年,冯被引渡到比利时。1950年,冯作为德国在比利时的头号战犯接受审判。

听到这个消息,钱秀玲坐不住了。她到处奔走呼吁,寻找她救助过的人联名上书,主动接受比利时媒体的采访。她告诉记者,冯是一个侵略者,但同时,他又尽其所能,从人道主义出发,使许多比利时人免遭杀身之祸。对他的功过应该全面评价。她说:“我在二战期间为比利时人做过一点事情,国家因此授予我勋章。我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冯·法尔肯豪森冒着生命危险,做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法庭开庭时,钱秀玲还和她救助过的几个人出庭为冯·法尔肯豪森作证。最后,因为冯·法尔肯豪森作为德军占领军的首领,对战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当时,比利时有一位著名的反德国纳粹女英雄——希茜拉·温特偷偷地到监狱给冯送吃的、穿的。

冯服刑3年多,被提前释放。冯与希茜拉·温特携手回到德国的波恩定居。1966年,冯·法尔肯豪森去世,享年88岁。

战后,钱秀玲一家居住在首都布鲁塞尔邻近凯旋门的一所普通知识分子宅院里。走进钱家,看不见政府颁发的“国家勋章”,也看不见国王和王后送给她的珍贵礼物,据说她都让儿子收到不知哪个抽屉里去了。每当人们景仰地向她提起当年的往事,老人总是淡淡地、带着一丝抱歉回答:“我忘了,都记不得了。”倒是年轻一辈们追问,初恋时,葛利夏和她是谁先开始追求的对方,常常惹得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泛出羞涩的兴奋的潮色。老人的儿子说,她母亲战后很不愿接受采访,她宁愿把那个扭曲的时代忘个一干二净。无数次过滤之后,她只愿记住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亲情……

老人除了一位跟随多年的从宜兴老乡请来的保姆,还育有一儿一女,也60多了。虽然离开家乡已70年,居家服饰跟普通中国家庭和中国老太太一无区别。“乡音无改鬓毛衰”,与自己人说话时,依然是自小那口带着宜兴口音的普通话。 钱秀玲所在的赫伯蒙镇有一位名叫罗杰·杰拉德的青年,他是一名英勇的地下抵抗运动战士。1942年冬,罗杰冒着生命危险,给抵抗运动传递了德寇军列通过的信息。不久,因有人被捕后经不住纳粹的严刑逼供,出卖了罗杰等三人。罗杰的家人很快就接到了盖世太保的电话通知,要罗杰立即到警察局去一趟。只有罗杰自己知道,这一去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但自打他参加抵抗运动的第一天起,他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罗杰向父母亲告别后就赶去了警察局。

当时,驻扎在比利时的德军采取一种“连保”的方法来对付抵抗运动,他们并不经常出面抓人。因为他们知道罗杰这样的人不敢跑,即便是跑了,他们的家人也跑不掉,而整个镇子的人更是跑不掉。

罗杰走后,他的家人按照他的要求,起先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可不久,他们接到了从布鲁塞尔发来的通知书,罗杰已经被纳粹判处死刑,镇上也贴出了同样的宣判书。

那大概是1943年4月的一天,钱秀玲去布鲁塞尔看望朋友,在返回赫伯蒙的火车上,她碰到了罗杰的父母和姐姐,他们刚刚去布鲁塞尔的监狱里探望了罗杰,他们把罗杰的事情告诉了钱秀玲。

罗杰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钱秀玲。回到赫伯蒙镇,她发现,全镇的居民都因罗杰等人被捕而陷入了极度的恐怖与焦虑之中。经过再三考虑,钱秀玲赶到了罗杰的家中。她告诉罗杰的父母,她要尽力去挽救罗杰的性命。罗杰的父母对钱秀玲的好意表示感谢,可谈到救罗杰,他们却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叹气。连比利时国王和王后的求情交涉都被德寇拒绝,一个弱小的中国女子又能帮上什么忙呢?两位老人握着钱秀玲的手,泣不成声。

钱秀玲并非是为了安慰两位老人,故意说些好听的话。这时,她已经想到了一个人―德军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战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亚历山大· 冯·法肯豪森。

在德国军官中,法肯豪森可算是个“中国通”。1900年,他曾作为德军中尉参加八国联军,到过中国。1934年夏,他再次来到中国。两年后被希特勒任命为军事顾问团团长,为蒋介石围剿红军和抗日出谋划策。1938年,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德国政府决定撤回军事顾问团,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支持。而法肯豪森等人写信回去,要求以个人名义留在中国,帮助中国抗战。希特勒得知后,立即严令法肯豪森等人回国,并警告说,如不执行命令,将以叛国罪论处,并取消国籍,没收财产。他们在德国国内的家眷,也将面临严重后果。当年7月8日,法肯豪森等人在广州挥泪登船。次年春天,已经退役的法肯豪森经希特勒劝说,重新穿上军装,成为德军的一名将领。

钱秀玲最早是从堂兄钱卓伦(字企裴)那里听到这个名字的。钱卓伦是国民党军少将(后升为中将),历任国民党国防部第一厅厅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铨叙厅(主管人事的部门)代理厅长、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厅主任等职。1934年至1938年,钱卓伦曾与当时在中国担任军事顾问的德国军官法肯豪森共事并结为密友。

在罗杰被捕前,钱秀玲就从比利时的报纸上看到了法肯豪森的名字,当时她心中不免一惊。时刻牵挂着祖国命运的钱秀玲心想,假如这就是堂兄提到过的那个德国军官,他就有可能参与过中国早期抗战重大决策的制定。如果他将中国的军事机密泄露给德国的同盟国日本,后果将不堪设想。钱秀玲想到这里,立即提笔给堂兄写了一封信,把她的担心告诉了堂兄。不久,堂兄就回信给她,他在信中告诉钱秀玲,法肯豪森虽然也是德军中的一员,但他与那些顽固不化的纳粹分子有不同之处。他是一个职业军官,又对中国很有感情,不会干出卖中国的事情。信中还说,此人极富正义感,为人正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中国的那几年里,与不少中国人都结下了特殊的情谊。

听说罗杰被捕的消息后,钱秀玲立刻就想到了堂兄的信中所言。如果法肯豪森真是像堂兄所说的那样,他也许会将罗杰释放,钱秀玲这样想着。即使是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愿意去闯一闯。

钱秀玲从罗杰家中回来,铺开信纸,字斟句酌地给法肯豪森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提到了堂兄信中所谈法肯豪森的为人,恳求他能从人道主义考虑,设法使罗杰免于绞刑。

第二天一大早,钱秀玲就带着长子,顶着寒风,乘早班火车赶往160公里外的布鲁塞尔。钱秀玲的长子回忆说,那时正是战时,火车走走停停,有时还会上来几个德国士兵检查证件。因为没有电话可打,他们赶到布鲁塞尔已经很晚,找到朋友家时已是半夜。后来朋友告诉他们,听到有人按响门铃,他下了一大跳,先让家人躲了起来,然后才敢下楼开门。

在布鲁塞尔,钱秀玲打听到法肯豪森就住在王宫旁的一幢楼里,那里也是德军司令部,四周戒备森严,岗哨林立。可此时的钱秀玲已顾不上许多,她拿着自己写的信、堂兄的回信和照片,径直向大门走去。法肯豪森听说是一位中国老朋友的妹妹求见,便让秘书和她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钱秀玲至今还记得,她按照约定时间再次去那里的时候,是一个上午,大厅里站着很多德国军官,他们用异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走进法肯豪森的办公室。

寒暄之后,钱秀玲向法肯豪森出示了堂兄的照片,证明了自己的身份,而后便把两封信都交给了他。她开门见山地请求法肯豪森免除罗杰的死刑。不知是钱秀玲的勇气还是她那动人的话语打动了法肯豪森。临走时,法肯豪森对她说,“我会尽量满足你的愿望。如果你需要我的帮助,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几天后,罗杰的父母亲便收到了德军的来信,说他儿子的死刑被改为有期徒刑8年。罗杰改判有期的同一天,在比利时另一个小镇波依隆,一位被德军关押的同名死刑犯也被放了出来。

秀玲为营救抵抗战士勇闯德军司令部的消息传出后,比利时人奔走相告。她很快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女英雄。不少比利时人从各地赶来找她,请她去找法肯豪森,以救出被德军关押的亲属。热心肠的钱秀玲总是有求必应。她一次又一次地去见法肯豪森将军,从虎口中救出了许多比利时人。

钱秀玲一共找了法肯豪森多少次?救了多少比利时人?现今已经不大好查清。她的长子回忆说,他与母亲去布鲁塞尔找法肯豪森至少有五六次。我也曾为此找过不少历史学家,他们告诉我,当时许多人在亲友被捕后,都会千方百计通过关系找到法肯豪森,或者是别的什么德国高官,请他们手下留情。其中有不少人的地位都要比钱秀玲高。有的人既可能请了钱秀玲帮忙,也可能同时也找了别的人。最后被捕的人放了出来,或是被减了刑,这当中究竟是谁起的作用不那么好断定。

后来,我找到了一份战争刚结束时的比利时报纸,上面登有比利时记者对钱秀玲的专访。她对记者说的话会对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有所帮助。钱秀玲说,当时法肯豪森曾得意地告诉她,“有很多人请求得到我的帮助,这好像是比利时人的习惯。他们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认识我的人找到我,让我释放某某人。罗斯丽公主(比利时王室成员)也给我送来了许多人的名单和材料,意大利大使馆也有人送来材料,还有一些中立国使馆的人来找我,他们都希望我能释放某些人。”

战后,钱秀玲救人的故事在比利时民间广为传诵,这当中也许会有一些夸张。但赫伯蒙镇的一位老人对我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是谁救出来的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钱夫人这样一个中国女子,能够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不畏风险,多次去找占领军的首领法肯豪森。

“如果说年轻的钱秀玲是一个漂亮、敢作敢为的大家闺秀和五四青年,那么90岁高龄的钱秀玲,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可以说更加平和,更加纯粹,更加返璞归真了,甚至连她额头的皱纹也返老还童般地日益舒展。短短一个小时的接触,我觉得我们看到了她一生的历史。”编剧赵冬苓这样回忆2001年4月份的头一次拜访。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通过和钱秀玲老人的接触,赵冬苓认为“遗忘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赵问:“艾克兴市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路名,到底是哪一年的事啊?”

老人摊摊双手:“忘记了,都忘记了……”

赵又问:“国王给您颁授的勋章,您放在哪儿了?”

老人茫然地摇摇头:“真……真不记得了。”

然而,当赵冬苓又问:“在你眼中,冯法尔肯豪森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个有道德的人。”老人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事隔几天,赵冬苓致电钱家要求再次拜访老人。像每次接待来访者一样,老人穿着漂亮的蓝旗袍,涂一点淡淡的口红,准时等候着他们。当赵冬苓再次提起勋章的事时,老人沉吟了半天,还是那句:“不记得有这事呀?”

亲属在征得老人的同意下,帮着赵冬苓找了老半天,仍是一无所获。拜别老人后,她的亲属问赵:“今天是不是让你很失望?”

“不,正相反,从老人的遗忘,我好像抓住了她最有价值的东西,我抓住了一个人物的魂。”赵冬苓激动地回答。

然而在拍摄期间,国内竟传出了些不负责任的传言。如关于她和德国冯将军关系暧昧的种种“故事”。赵冬苓对此很气愤,“这让我们作为旁观者也感到寒心。要是真有这些所谓的故事和污点,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和文化参赞断断不敢大张旗鼓地宣扬钱秀玲老人,文化部孙家正部长也不会在拍摄期间,两次郑重向比利时文化大臣提及此事了。”

毕淑敏经典语录100

1、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为,殊不知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2、主动的放弃,如同退潮的海水,在动荡归于平静的过程中,遗留下突兀屹立的东西,那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礁石。

3、愿我们都能被世界温暖相拥。

4、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是我们身边人的情和爱让它有意义。

5、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6、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

7、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

8、就像没有永远的敌人一样,也没有永远的爱人。

9、尴尬其实是人生经常遭遇到的一种状态,它有个小小的规律,你越是害怕它,它就越张牙舞爪,让你不知所措。如果你坦然处之,心想人非完人,谁都有出糗的时候,它也就泄了气。

10、婚姻是一双鞋。先有了脚,然后才有了鞋。人生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穿鞋是为了赶路,但路上的千难万险,有时倘不如鞋中的一粒沙石令人感到难言多苦痛。

11、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但在欢喜你亲近你的眼光中,你所留下的形象始终如一,引起的感觉永恒温暖。比如远行的双亲,纵使白发苍苍,在儿女心中,依旧盛年音容,丰采卓然。

12、婚姻的本质像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植物,需要不断灌溉,加施肥料,修枝理叶,打杀害虫,才有持久的绿荫。

13、柔和,是力量的内敛和高度自信的宁馨儿。愿你在某一个清晨,感觉柔和像云雾一般悄然袭身。

14、有很多时候,幸福像一匹金色的高头大马,拉着一架金色的马车,但是很多人都是从地上捡起那几根从马身上掉下来的金色的鬃毛的时候,才知道,哦,原来它真的在我面前经历过,它真的从我面前跑过,可是当你捡起那根鬃毛的时候,它已经无影无综了。如果是这样的遗憾,你怎么办?扔了它,再等下一匹马;还是你会去追?

15、往事被言语的荆棘勾连而起,灵魂被刺得出血。

16、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17、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18、好心情并不来源于一帆风顺,而是生长于一种从容和坚定的勇气中。

19、人们通常把爱好当作才能,一般说来,两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并不像克隆羊那样惟妙惟肖。爱好这个东西,有时候很能迷惑人。一门心思凭它引路,也害人不浅。有时你爱的恰好是你所不具备特长的东西,就像病人热爱健康、矮个儿渴望长高一样。因为不具备,所以,就更爱得痴迷,九死不悔。

20、岁月的长河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21、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天地何其寂寥,峰峦何其高耸,海洋何其阔大。旅行中我也知晓了死亡原不必悲伤,因为你其实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以另外的方式循环往复。

22、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

23、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24、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活着就好,认真吃饭,认真工作,认真处世即可,实在无须为“意义”和”人生“费劲!

25、世上有一种伪坦率,最需提防。人们常有一种善良的错觉,以为只有隐瞒才是欺骗,殊不知最高明的骗术,正是在光天化日下进行。伪坦率是一种更高水准的虚伪,他利用的是人们对坦率的信任。坦率其实不说明更多的问题,它只是把双方的意见公开,本身并不等同于真诚。

26、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

27、困难的本质是一种停顿状态,因了某种阻遏,停止在中途。只要你向前走,也许“难”还在,但“困”就已经解除了。

28、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证明你的自我价值的工具,我要说,除了单一和狭隘,还有一种盲从。你用世俗的标准代替了内在的准星。

29、我不会感谢那些本来想侮辱我的人。他们不应该因为仇恨和狭隘受到感激。仇恨和狭隘,常常是可以置人于死地的,你没有死,是因为你救了你自己。你应该感谢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啊。

30、成功不是外在的评价,而是内心的感受。

31、到了宜兴,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宜兴的人是有福气的,他们只要带上一把紫砂壶,就等于怀揣着家乡的土地。

32、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地基之上的,谎言只不是短暂的烟幕。

33、重要并不是意味着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心灵对自己生命的允诺。

34、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35、有些人把梦想变成现实,有些人把现实变成了梦想。关键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你的梦想做了什么。

36、为掩盖自己一个小小的过失,不惜粗暴的弹拨病人弓弦般紧张的神经,我感到深深的懊悔。我们可以吓唬别人,但不可以吓唬病人。当他们患病的时候,精神是一片深秋的旷野,无论多么轻微的寒风,都会引起萧萧黄叶的凋零。让我们像呵护水晶一样呵护人的心灵。

37、精神是一片深秋的旷野,无论多么轻微的寒风,都会引起萧萧黄叶的凋零。

38、当一个人知道用自残的方式,可以胁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的时候,他会受到鼓励。

39、不被爱的人,总是有罪吧。

40、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41、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没有人能替代你的感觉,代替你生命的过程。不是只有伟大的人才重要,每一个生命都宝贵而重要。如果每一个人都是不重要的,那么我们整体也就不重要了。如果你从根本上怀疑自己存在的必要,那就真是无可救药了。

42、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43、快乐是一种心灵自在安详的舞蹈,快乐是给人以爱自己也同时享有爱的欢愉的沐浴。快乐是身心的舒适和松弛,快乐是一种和谐和宁静。

44、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在没有深刻反思之前,敦促他们学习才是第一等重要的事。

45、你拒绝了金钱,就将毕生扼守清贫。你拒绝了享乐,就将布衣素食天涯苦旅。你拒绝了父母,就可能成为飘零的小舟,孤悬海外。你拒绝了师长,就可能逐出师门自生自灭。

46、难过并不是因为死亡,我们可以接受死亡,难过的只是再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因为分离而难过,并不是把死亡看得多么**。

47、友谊也像零存整取的银行。若你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渡过难关时,才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

48、岁月是流淌在血液里面的经历,是藏在心灵树洞里的故事。然而它也会轻易地从你的生活姿态里流露出来,并获得回应。只要你不再自卑,万物为之静好。

49、魏晓日知道自己走出了一着险棋。以先生的功力和阅历,哪里看不透他这是激将,或者干脆就是一种操纵呢?但他背水一战了,以自己的力量,挽救夏早早的生命,实是再无良策。用寻常的方法,哪里能在先生分秒必争的安排中,再捅进一根针。先生虽然喜爱自己,但喜爱你和喜爱你的病人,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况且,在最深层的意识中,魏晓日知道,先生是不喜爱病人的,先生喜爱的只是病。

50、命运中的不速之客永远比有速之客来得多。所以应付前一种客人,是人生的必修。他既为客,就是你拒绝不了的。所以怨天尤人没有用,平安地尽快把客人送走,才是高明主人。

51、纯净而有力量,是很高的境界。复杂常常使人望而生畏,很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叫人摸不着底细,以混浊佯作高深。

52、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莲,终有偃旗息鼓闭合的那一天。

53、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畏惧。知道谢自己,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54、爱人,会离开。狗,会衰老。好好爱自己,让一切变得不同。

55、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其实寻找目标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关键是你要知道天下有这样一件唯此为大的事,然后尽早来做。正是你自己需要这样一个目标,而不是你的父母或是你的老师或是你的上司需要它。

56、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你在你的行业里是行家里手,在其他领域,完全可能是白痴。

57、当那个我们快乐时,她比我们更欢喜;我们忧郁时,她比我们更苦闷的人,头也不回地远去的时候,我们大梦初醒。损失了的文物永不能复原,破坏了的古迹再不会重生。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谛,当我们明白最晶莹的真诚我那个就在我们身后时,猛回头,它已永远熄灭。我们流落人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58、生命也是要消费的。就在我们一呼一吸之间,卡上的数字就要减掉若干秒了。

59、我们是自己家庭的制造者,我们是自己家庭的保健医。

60、相信惟一,你就注定在茫茫人海东跌西撞寻寻觅觅,如同一叶扁舟,想捕获一匹不知潜在何处的鳟鱼,等待你的是无数焦渴的黎明和失眠的月夜。

61、生命是为自己而存在。它是一种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是在众人之前的杂耍。

62、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

63、当科技的某些手段成了毒杀之腕的时候,我们要清醒地自救。不单有钱人能够享受买来的“有机”,无钱人更要凭着清醒的智慧,觉悟起来。

64、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活着。

65、总觉得作品是某种地理时空的产物,就像野**是旷野和秋天的合谋。

66、生活中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幸运。对于女人,无端的幸运更像一场阴谋一个陷阱的开始。

67、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他出现的频率并不比我们想象的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人们喜欢会为幸福的标本,却忽略了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人预报台风,有人预报蝗虫,有人预报瘟疫,有人预报地震,却没有人预报幸福。

68、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会看到被潜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鱼一般从深海中升起,哺育着我们。

69、爱与不爱,关系一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70、那些亲密的记忆,或许如同穿过几次的洁净衬衣,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纹路,熨帖随性。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举手投足之间,你确知它与你同行。

71、即使是一块苦胆泡过的黄连,长久的咀嚼,也会使它的苦涩慢慢淡下去。

72、我们都将衰老,接受不可改变的东西,挖掘深藏在自己身心中的美好。

73、额头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只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

74、旅途不仅是行走,更是与自己的心灵和解、与世界温柔相拥的过程。灵魂命令我们对这星球的美一见倾心。人不能一味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

75、心理师要学会过滤,否则你就会被他人的经验腌透,变得干硬和充满不被感动的盐分,丧失了柔软和纯正。厌倦是抵抗焦虑的第一道封锁线。

76、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活过。

77、智慧是划分区域的。从商的智慧是金色的,从政的智慧是血色的,爱情的智慧是无色的,仇恨的智慧是黑色的。没有谁的智慧是万能的,所以人们在一些领域绝顶聪明,在另一个领域混沌不堪。

78、适当的担忧,是一种成熟与承受的能力。

79、成功并不像想像的那样难。因为我们不敢做,它才变得难起来。

80、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人,就像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你看到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很愉快?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得亲眼相见,是福气啊。我看到美丽的人,就会由衷地欣赏他们。不要时时用自己来和美人比较,那不但是自卑的发源地,闹得心情沮丧,而且暴殄天物,蹉跎了一段心旷神怡的好时光。

81、爱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的毫无怨悔地爱别人。因为那是爱自己的一个决定。

82、让我们始终有勇气独立特行。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将记忆自拔于困顿的泥沼,将希望播撒与每一寸光阴。

83、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84、它们毫不张扬地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而起,携带着全部的能量,抵达阳光能到的任何地方。

85、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86、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87、我不赞成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如果一定要插,至多插一肋。因为肋骨的后面是心脏,若都插上刀,心就会被洞穿,便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88、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法宝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战术就是宁静致远。

89、一个人说点谎话不难,但要连续在几百万字中说谎话,很难。所以,还是在文字中说真诚而且自己坚信的话吧,直抒胸臆,坦率待人,比较容易和快乐。

90、我不希图来世的天堂,只期待此时此刻,朝着愉悦和幸福的方向前进。

91、也许世上的友谊万万千,装傻就是其中最简单好贵的一种。

92、自卑出现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摆到桌面上来,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现,从容面对,自卑就成了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了。

93、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浸润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94、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95、婚姻是一双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96、我不喜欢模拟苦难。我对人为的自造苦难,以考验他人的做法,深恶痛绝。人生的苦难,不是像牛痘疫苗一样的病毒提取物,植入皮肤,就可以终生预防天花。我所看到的更多的事实是,苦难磨秃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力,削尖了利己损他的恶性竞争意识,使人变得粗糙和狠毒。苦难浪费了时间,剥夺了原应更富创造力的年华,迟滞了我们的步伐。

97、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我们是自在之物,我们不必讨任何人的喜欢,就可以欢天喜地地背负大地,面朝青天。只要你认定了这一点,枷锁就被打开,你就可以自由地呼吸了。

98、你生而有翼,为何竞甘愿匍匐在地,形如虫蚁?

99、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没有必要取悦他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

100、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生活爱别人甚至爱世界,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就可以如大鹏扶摇直上,享受自由翱翔的快乐。

死者生前有重大疾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妻子把财产转移了,法院怎么处理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夫妻一场,本应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中,也曾讲述过湖北的企业家周先生,无怨无悔救治病妻整整十年,为挽救妻子的生命不惜一掷千金的重情重义之举;以及湖南的年轻丈夫小浩,新婚不到四个月妻子突成植物人,他倾尽全力积极救治多年,甚至离婚后依然承担妻子全部生活和护理费用的感人故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另外一些人,把夫妻情分当做一文不值,却把钱财看得比命还重。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就是江苏宜兴的一对夫妻,丈夫罹患急性白血病情况恶化、危在旦夕,妻子不但不积极救治,反而趁丈夫病危之机,将丈夫名下的存款全部转移一空,就连丈夫住院报销的医疗费也不放过、悉数收入自己囊中!如此行径着实令人愤慨,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病情好转后的丈夫面对空空如也的银行账户,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案例时间:

江苏省宜兴市的柏先生与妻子龚某于2000年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女。2011年2月,柏先生经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于同年3月进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2012年1月,因病情恶化,医院先后两次发出病危通知。

丈夫生命危在旦夕,妻子龚某不仅没有将全部心思用在照顾丈夫上,反而开始“牵挂”起丈夫银行卡中的钱来。为了防止丈夫死后自己“人财两空”,龚某在2012年1月,先后三次从丈夫的银行卡中取款,将总计59万元汇入自己哥哥的银行卡内,随后再将上述钱款转入自己的卡中。

龚某甚至连丈夫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报销款都不放过。2012年1月,她将108510元报销款悉数收入囊中,还另外在丈夫工资卡上支取现金1万元。

令龚某没有想到的是,经过治疗,命大的柏先生竟然病情好转,回到宜兴边治疗边休养。当他打算取款买药时,才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上,竟然一分钱都没有了!

柏先生气得差点吐血,多次让龚某把钱还给他,但每次都得到妻子“钱在你那在我这还不是一样”的回答。当柏先生几次需要用钱购买贵重药品时,却得到妻子推三阻四的托词,他再也坐不住了。

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面对无情的妻子,万般无奈的柏先生愤然向法院提起诉讼,将龚某兄妹俩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二人返还他的存款。

然而,就在柏先生起诉之后,龚某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继续“顶风作案”。她于2012年3月8日和12日,向她哥哥的卡上又分别存入2.8万元和10万元。

法庭上,龚某辩解道:“我取的钱已经全部花掉了。主要都用在给丈夫付医药费和还亲戚朋友的借款上,还有一些花在了家中日常开销上。”她要求法院驳回丈夫的诉讼请求!

宜兴市法院审理后认为,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龚某在柏先生患病后,未经其同意,分三次从丈夫卡中取出59万元,并在诉讼期间将12.8万元存入其哥哥银行卡等行为,属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四条规定,柏先生有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因龚某存在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应当少分共同财产,因此法院酌情确定柏先生可分得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的60%即50.63万元,扣除其工资卡中后续取得的4.8万元,龚某还应支付给柏先生45.83万元。龚某哥哥的卡内有12.8万元属于原被告的共同财产,应在该款项的范围内承担支付责任。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这位龚某,你说你飞就飞吧,你竟然连丈夫的救命钱都席卷一空,可就太不仗义了!好在,法律会维护柏先生的合法权益,决不会放任不管,看你装B看你飞!吃了人家的,最后还得给人家吐出来!依我看,法院给龚某还留了40%,真是对她太客气了。既然《婚姻法》第47条规定,对于转移、隐匿、变卖、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对龚某这样恶劣的行为,就应该让她一分钱都分不到,吃了多少吐出多少,方才大快人心、以儆效尤!大家说对吗?

这真是:

丈夫病重危在旦夕,妻子转钱费尽心机。

夫妻情分荡然无存,疯狂洗劫三观尽弃!

如此毒妻令人发指,依法严惩不容姑息。

不判她个净身出户,怎能彰显人间正气?

-----张磊

为娶学生孙多慈,徐悲鸿登报与妻子离婚,却不料遭到孙父拆散

1930年,初冬,正在宜兴老家侍母的蒋碧薇,再次收到丈夫徐悲鸿的“催归信。”面对这封封催促她回家的信件,蒋碧薇不仅眉头轻促,一边是年迈的老母亲,一边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真让她不知如何是好。

可话虽说如此,蒋碧薇还是心生甜蜜之意,丈夫的信,让她在娘家,颇觉多了几分颜面和底气。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能够被丈夫如此倚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蒋碧薇轻轻地将信件打开,脸上漾起了幸福的笑容,只是不肖片刻,便见她双手颤抖,面色惨白,就连一旁的老母亲也觉察出异样,急问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蒋碧薇看看母亲,嘴角紧紧地抿了一抿,心下便有了计较,这信中缘由,是绝不能在娘家说起来的。

很快,蒋碧薇便踏上了归程,和来时的心境完全不同,此刻的她不仅心急如焚,而且焦虑万分。丈夫信中白纸黑字所述,让她归家的原因并非因为思念太深,而是让她回去挽救婚姻,因为他爱上了别的女人。

蒋碧薇无法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在她和徐悲鸿之间。然而,命运的转变往往出其不意,却又暗合其中。很多看似偶然发生的事情,实则早有必然的端倪。

1930年,这是蒋碧薇人生的劫起之年。而这一劫,追根究底却是源自于一位名叫孙多慈的女人。

孙多慈,生于1913年,从小便是个晶莹剔透的可人儿,她生性乖觉,聪慧过人,颇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孙家的这个小姑娘却偏偏独得了父亲的偏爱,捧在掌心,视若明珠。

1930年时,孙多慈十八岁,已经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她的身上,真真是用多少美好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

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在她的著作《孙多慈女士的画》中,就曾经这样描述过她,“与之相对,如沐春阳,无人不觉她可爱。”

就是这样的孙多慈,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央大学艺术系,成为了徐悲鸿课堂之上的一名旁听生。当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选择,将会成为很多人一生当中的转折点。

本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孙多慈,在徐悲鸿的课堂上,仿若一颗久逢甘露的树苗,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先生所授的每一个绘画技巧。

在课堂上,她的眼神一直跟随着徐悲鸿,生怕错过了哪个重要的知识,认真的程度比正式的艺术系学生还要更甚。

从她的眼神中,徐悲鸿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自己的崇拜,这令徐悲鸿十分欢喜,不自觉地就会在课堂上多看她几眼。

越看徐悲鸿越发觉得,孙多慈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她在绘画上天赋过人,虽然是旁听生,但是,她画面的表现力,比很多正式生要强很多。

打心眼里,徐悲鸿喜爱孙多慈的才华,他知道,绘画除了肯学外,还要有好的天赋,难得孙多慈身上能将两者兼具。于是一个爱教,一个肯学,孙多慈在绘画上的进步,日新月异。

徐悲鸿搞不清楚,是从哪一天开始,他对孙多慈的偏爱与日俱增,甚至搞不清楚,他爱的是孙多慈的才华,还是孙多慈这个人。

总之,这个十八岁的姑娘,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甚,让他忍不住地想要靠近她更多。

徐悲鸿邀请孙多慈来自己的画室做模特,也许是为了传授画艺,也许是为了彼此有更多时间相处,此时的他,已经很难分辨自己的内心。

望着安静地坐在画室一隅的女子,徐悲鸿身上无限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画成之后,他久久地凝望着这幅作品,这是一副令他颇为喜欢的画作。

然而,徐悲鸿竟然有些分不清,这份喜欢的感觉是对画本身,还是对这画中之人,这让他心中不禁有些烦躁,于是他顺手拿起笔来,在画作的下方写下了一行字。

“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之罕见。”权当做是惜才吧,徐悲鸿只能这样对自己说。

而当孙多慈看到这幅画时,她的内心被震撼了,不仅仅因为那绝美的画面,还有徐悲鸿对她学艺的肯定。在那一瞬间,她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心中阵阵悸动。

自此之后,孙多慈便经常到徐悲鸿的画室里做模特,一起切磋画艺。多年之后,孙多慈的自画像里,依稀可见当年徐悲鸿画中的风采。

不知不觉,那一年临近了初冬,这是一年中,风景最好的时候,落叶缤纷,精彩纷呈。作画的人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外出写生。

徐悲鸿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这一年他邀请了孙多慈同行。许多时日的相处下来,孙多慈在徐悲鸿面前已经不复往日的拘谨,再加上台城风景如画,更让这个姑娘心驰神往。

在玄武湖畔,她开心地笑,尽情的画,调皮的玩闹,一举一动,无一不打动着徐悲鸿的心。

跟孙多慈在一起,徐悲鸿能感觉到,自己身上那蓬勃欲出的创作欲,而这创作欲的源头恰恰来自于眼前这位笑容可掬的女子。

从台城归来后,徐悲鸿将自己关在画室里,一气呵成了名画《台城月夜》。他端详着这幅画,看着画中属于他们的静好,不得不承认,他是真的爱上了孙多慈这个人。

这个认知,让徐悲鸿有些害怕,因为彼时的他,已是有妇之夫。思前想后之下,徐悲鸿觉得自己实在无力控制那份蔓延的 情感 ,便向蒋碧薇发出了“催归信。”希望妻子的回归,能够将他的心拽回正轨。

然而,走失的心,如果自己不愿意回来,旁的人又岂能轻易叫得回。

蒋碧薇的回信很快就到了,信中只有两个字“即归。”

收到回信后的徐悲鸿,内心却更加矛盾痛苦。一方面,他放不下孙多慈,他以为自己叫回了妻子,就会断绝了对孙多慈的念想。

事实证明他错了,这种被自我压抑的 情感 不仅仅没有退却,反而有了更加蓬勃生长的态势。

另一方面,他又有些后悔,在信中,向妻子如此直白的表达,未来将会面临多少来自于她的质疑和问询,想到这里,徐悲鸿就觉得异常烦闷。

内心的愁苦,让徐悲鸿无以为力。此时,只能提笔,将自己的心境跃然纸上“燕子叽头叹水逝,秦淮艳迹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双清万古情。并为此诗命名《赠孙多慈》。

以诗寓情,然而,这情却不敢与外人道也,这诗也不敢给所赠之人。徐悲鸿无奈,只得将此诗寄于自己的挚友,舒新城,以期获得一丝心理上的解脱。

蒋碧薇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昔日风流倜傥的丈夫,如今却是一脸憔悴。

尽管,徐悲鸿一直云淡风轻地告诉蒋碧薇,对孙多慈不过是“惜才”。然而,蒋碧薇不信,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孙多慈之于徐悲鸿,绝不仅仅是才华上的吸引。

蒋碧薇来到徐悲鸿的画室,在那里,她见到了孙多慈。准确地说,是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孙多慈。因为,在这一间斗室里,到处都是孙多慈的画像。

当她看到那副《台城月夜》时,蒋碧薇的心已经开始滴血,那副画中,席地而坐的男人,柔情万分地看着,站在一旁的女子,这种缱绻的笔触,传递的,分明是满满的爱意。

蒋碧薇无法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她一直认为自己和丈夫的爱是无坚不摧的。

想当年,他们初相识,她就已经有了待嫁的夫婿。然而,为了爱情,她不惜断绝和娘家的关系,与徐悲鸿私奔,经历多少磨难才走到了今天。

这样的感情,怎么能容许她人染指?不,坚决不能。蒋碧薇看着眼前的画面,内心妒火中烧,让她失去了理智。

校园里,小报上,开始涌现出许多,关于徐悲鸿和女学生孙多慈的花边新闻。而那时的孙多慈,原本以为,自己对徐悲鸿只是仰慕之情,被旁人说得多了,便也默认了这份 情感 。

1931年,孙多慈的才华再次震惊了所有人。她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央大学艺术系,从此,成为中央大学正式的学生。

这件让徐悲鸿格外高兴的事,却成了蒋碧薇的心病。因为那将意味着,孙多慈将以学生的身份,在徐悲鸿身边呆四年。四年的时间,会发生多少事情,他们的感情会到什么程度,蒋碧薇简直不敢想象。

偏偏,这世界上,最动人的男女之情,恰恰是暧昧不清。不挑明,不说清,却男有情,女有意。每一个恰到好处的眼神和笑容,每一个神情的凝望,都能成为感情的催化剂,让人欲罢不能,死也不休。

此时的徐悲鸿和孙多慈便是如此,尽管碍着人言可畏,他们减少了接触,孙多慈已经不再去徐悲鸿的画室,徐悲鸿也很少单独辅导孙多慈。

然而,他们总是要相见的。课堂上的你一瞥,我一笑,你敲敲桌子,我吐吐舌头,已经足够成为两人快乐的源泉。

当局者迷的徐悲鸿,大概认为自己控制得很好,然而,旁观者清的蒋碧薇,却时时刻刻地感受到丈夫的心,离自己越来越远。

此时的她,方寸大乱,她只想分开这两个人,守护自己的婚姻。还有什么人能够阻止他们相爱呢?

蒋碧薇想了又想,最终她想到了孙多慈的父母。于是她便多次去信,向孙家言明情况,希望他们劝导女儿,不要做破坏她人婚姻的恶事。

孙家父母很快便介入了此事,然而,爱情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很多时候,外界的压力并不能让两人分开,反而成为他们共渡难关的 情感 粘合剂。

孙多慈虽然口中答应孙父,不会做出违背礼教之事。然而,心中对徐悲鸿却多了更多的思念;徐悲鸿虽然迫于压力不再与孙多慈接触,然而,心中却多了更多对她的怜惜。

1932年,徐悲鸿在南京的公馆落成,看到许多学生都给老师送去了贺礼,孙多慈却不敢露面。但是,内心 情感 的焦灼,让她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抚平那份焦躁不安。

回想起两年前,跟徐悲鸿去台城写生,漫天飘落的枫叶,那时的他们是多么的快意。可惜,再也回不去了。思及此,孙多慈便决定送去百颗枫树苗,就让它们代替自己陪伴在他身边吧。

收到树苗的蒋碧薇,并不清楚这其中代表着什么。但是,她知道这是孙多慈送来的,她怎么能允许这个女人送的东西,从此长长久久地生长在自己的院落之中。

于是,蒋碧薇将这百棵枫树苗全都砍了。而她没有料到的是,这一砍,还砍断了她跟徐悲鸿之间本就微弱的 情感 连接。

徐悲鸿被彻底激怒了,如果说之前他催促妻子回来,代表着他还有心要守住婚姻,那么蒋碧薇之后的行为,则让他一点点的失去了对待婚姻的耐心。

面对越发不可理喻的蒋碧薇,徐悲鸿发起了自己的反击,他将公馆命名为“无枫堂”,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他作品上的印章都刻有“无枫堂印”。

这几乎就是对蒋碧薇赤裸裸的嗤之以鼻,而蒋碧薇面对如此情景,则是更加疯狂的与徐悲鸿吵闹。

那段时间,徐悲鸿终日烦闷,蒋碧薇的不依不饶,让他无心创作。这样的妻子让他十分陌生,她还是当年那个气质如华的女子吗?

此时的徐悲鸿,想起了那封几年前,他寄给舒新城的信。在那首《赠孙多慈》的诗下,其实舒新城是有回批的,只不过那时的他,对婚姻还抱有维护之意,便就此压下了。

此刻,再拿出那封旧信,诗下两行行云流水的字体,明晃晃地刺激着他的双眼,上面所书“台城有路直须走,莫待路断枉伤情。”

看来知徐悲鸿者莫舒新城也,1934年8月,徐悲鸿正式向蒋碧薇提出了分居。

两个月后,他便大方地邀约孙多慈去狮子岩写生。孙多慈没有拒绝,在她看来,她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

面对已经跟妻子分居的徐悲鸿,孙多慈不想再逃避这段感情,她亲手摘下了两颗红豆送给了他。红豆寓意相思,如此明白的示爱,让徐悲鸿激动不已。

原来,你如同我爱你,那般的爱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心动的吗?

徐悲鸿拿着这两颗红豆,这是孙多慈第一次如此直白的向他表明心迹,激动的内心,难以平复,他要将这一刻永久的纪念下来。

于是便找到一家银匠,将两颗红豆打造成了两枚戒指,一枚上刻有“悲”字,送给孙多慈,一枚上刻有“慈”字留给自己。这段“慈悲之恋”从此便公布于世。

1935年,孙多慈完成自己在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业,即将毕业。为了日后有更好的出路,徐悲鸿托挚友舒新城,帮助孙多慈出了个人画集,并为她争取到了出国留学的名额。

至此,蒋碧薇也终于看清楚了自己婚姻的最终结局。原本她还抱有一丝幻想,分居,只是徐悲鸿太过生气之下的暂时之举,等气过了,他们还会恢复往常,毕竟他们一起渡过了这么多年。

但是,安排孙多慈出国之举,让蒋碧薇明白,徐悲鸿是彻底不想要这个家了,她几乎可以肯定,孙多慈只要前脚刚走,徐悲鸿就会后脚跟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个新的国度,开始属于他们全新的生活。

此时的蒋碧薇已经完全失去理智,这个结局她怎么能甘心。当初不顾一切地跟随,十几年的举案齐眉,最终落得被人抛弃的下场。

得不到的就毁灭,这是一个女人最后的疯狂,然而这疯狂之下,却是她最深切的无可奈何和心有不甘。

在蒋碧薇的干预下,孙多慈最终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失去留学资格的孙多慈,回到了安庆老家。并与徐悲鸿维持着书信往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国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

徐悲鸿一方面担忧孙多慈的安危,一方面担心战乱中彼此失去了联系,于是便将孙多慈一家接到了桂林。

1938年7月31日,徐悲鸿在《广西日报》上刊登启事,告知所有人,他与蒋碧薇已经解除关系,从此各不相干。

徐悲鸿拿着报纸,登上了孙家的大门,希望可以就此与孙多慈喜结连理。然而,却不成想被孙父骂了出去。

婚内爱上她人,抛弃糟糠之妻,并且是用这种登报的方法,来撇清关系。在孙父的眼中,徐悲鸿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一个爷们该做的事情。

今日对原配尚可如此,难保他日对多慈不会重蹈覆辙。纵然徐悲鸿才华出众,却入不得孙父的法眼。

不得不说,一切姻缘,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徐悲鸿以为自己已经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诚意和热心,就如同他当年对蒋碧薇那样。

然而,孙多慈却不是蒋碧薇,当年的蒋碧薇可以抛下一切与他私奔,今日的孙多慈却做不到视父亲的话为无物。

最终,徐悲鸿的这一次求娶,在孙多慈的劝说下,只能先行放下。按照工作安排,他离开了桂林,前往印度讲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环境塑造了人的命运。孙多慈自幼颇得父亲疼爱,这份亲情的影响,在她的婚姻问题上显得尤为重大。

孙父看得出徐悲鸿骨子里的浪漫,也许能带给女儿一时的欢愉,然而,他之于小女而言,却并非良人之选。

他宁愿女儿未来的婚姻生活,过得平淡却能厮守终身。也不愿她如同蒋碧薇那样,虽然轰轰烈烈,却终究无法长久,女人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1940年,孙多慈还是按照父亲的安排,嫁给了许绍棣。就像孙父期许的那样,虽然他们二人之间的爱情平平淡淡,甚至孙多慈在后来的回忆中,还有些后悔听从了父亲的安排。

然而,许绍棣却给了孙多慈一世的宁静。他尽己所能的,为妻子撑起一片天下 ,在这片天下里,孙多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甚至在听闻徐悲鸿离世的消息后,许绍棣也默许了妻子为其戴孝三年。

这样的男人虽然许不了一世浪漫,但却许得下一世安稳,对于孙多慈而言,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1945年,徐悲鸿在他的生命之中,再次遇到另外一个,能够点燃他的激情和创作欲望的女人,廖静文,那又是另一段爱情故事了。

这场旷世的“慈悲之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背叛婚姻”的徐悲鸿另娶,“插足他人”的孙多慈他嫁,而貌似最无辜的蒋碧薇,在维护自己的婚姻时,终究是用力过猛,伤害了别人,也没能如愿以偿的留住婚姻。

命运没有成全了谁,也没有亏待了谁,也许这就是命运最公平的安排。

梁祝故事是什么样子的故事?

梁祝故事:男同志的情感哀歌 梁祝故事的前因后果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足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莉叶故事媲美。有人声称,它是中国古典悲剧的颠峰,最完美地表达了东方男女的纯洁忠贞的情感。这个立场就是数百年以来梁祝故事阐释的主流。 梁祝传奇始见于唐代的《十道志》和《宣室志》等,尽管文字比较简略,但五官眉目都已成型。而更为详尽地叙述其细枝末节的,当推清代俞樾《茶香室四钞》援引的《祝英台小传》,它这样告诉我们说,东晋时代有个女子祝英台,小名九娘,出身于浙江上虞富家,“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想要为她择偶,她却推辞说,女儿应当出外游学,去寻找真正的贤士。于是就改扮男妆,自称“九官”,云游江湖,路上遇到会稽(今绍兴)人氏梁山伯,惺惺相惜,于是一同到江苏宜兴善权山的碧藓岩下搭建书房,刻苦读书,同居同睡长达三年之久,而梁竟不知道祝是个女子。分手时,祝英台嘱咐梁山伯,要他务必在指定日子里来家里赴约,他会告知父母,把自己的妹妹“九娘”嫁他,这其实就是以身相许的秘密承诺。 但梁山伯却因家贫自卑,不敢前往,拖过了约定的日期。于是祝英台父母就跟富豪马家订下女儿的婚事。后来梁山伯当了鄞县的县长,赴任时途经祝家,查询“九官”这个人,家僮回答说,家里只有“九娘”,并没有“九官”这个人。梁山伯这才惊悟,便以同学友情为由,恳求相见。英台以罗扇遮面,出来作了一揖,仅此而已。梁山伯追悔莫及,思念成疾,竟然不久就病死在任上。 《小传》进而描述说,第二年英台出嫁马家,下令水手绕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凭吊。抵达时风涛大作。英台在山伯墓前失声痛哭,大地忽然裂开,英台坠入墓穴,外面仅留下她的衣裙,却也化作蝴蝶飞散而去。宰相谢安听说了这个故事,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贞情爱,封她为“义妇”。如今山上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常有大碟双飞不去,相传是两人的灵魂所化,所以世人称这种大蝶为祝英台。明代陈仁锡的《潜确类书》称,南齐建元二年,当地人在当年读书的老宅上建了“碧藓庵”,刻有“祝英台读书处”字样,来纪念这个不同凡响的女性。至此,梁祝悲剧变得情节曲折,委婉动人,已大致完成了其叙事结构的发育过程。 同性恋语法下的梁祝传奇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感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并不是寻常的 “男欢女爱”。尽管祝英台爱上梁山伯,确乎是女人对男人的传统爱慕,无须大惊小怪,但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感情,却是大有蹊跷,很值得我们细加玩味。十五年前我就曾撰文,指认它是经过伪饰的同性恋范例,显示了中国同性恋文化和美学的基本特征,但这一长期流传于吴越乃至长江流域的悲剧,同时也是话语误读(或掩蔽)的一个范例。从被言说和传播起,直到在越剧中扩充与定型,“梁祝”一直遭到异性恋话语的阐释,以致它的真实语义被长期歪曲,并且以后还将被继续歪曲下去。 梁祝故事之所以遭到误读,乃是由于其主要角色是一对男女。消除这一语误的方式,就是运用同性恋语法对文本展开重读。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在“梁祝”文本的入口,伫立着梁山伯的英俊身影,他正形单影只地行走于访学的道路,这时,另一个出门访学的婀娜“男子”(由祝英台假扮)出现在他孤寂的视界里。这个陌路相逢的“男子”用“他”的秀丽、娇羞和温柔,点燃了梁山伯的情火,促使他以“友谊”的名义与之同行乃至结庐共居。他们同宿一室,朝夕相处,感情日益深厚,而梁则在等待一个感情出击的适当时机。 祝英台化妆成男子后究竟是怎样的形象,这点可以从越剧《梁祝》中获得启示。由女演员扮演的祝英台,尽管一身文士装束,却依旧是眉黛含春,从骨头里散发出女人的妩媚。但不同寻常迹象在于,这种“娘娘腔”不但没有触发梁山伯的反感,反而令他对前者产生了一段非凡的“友情”。 祝英台并未意识到梁的“友情”中所隐含的特殊意味。她私下爱慕着梁,以为只要她还原为女妆,梁一定会加倍欣喜和娶她为妻。在分别之际,她含蓄地向梁山伯发出了隆重邀请,希望他能准时到家里迎聘她的妹妹(她本人的一个代码) “九娘”。这是一个旧时代女子向男人所发出的暧昧而动人的呼吁。 然而,梁山伯并并未如期赴约。他事后对人辩解说,因为家境贫寒,无钱置办聘礼和婚仪。这显然是一种推脱之辞。而更符合逻辑的推断是:他对娶一个女人没有任何兴趣。他仅仅喜爱哥哥“九官”而已。为避免“娶亲”造成的“麻烦”,他压抑下了与祝英台重逢的强烈渴望。他的计划是先拖过下聘礼的约期,使婚姻成为不可能,然后再登门造访,以了却对祝英台的无限思念。但这一举动严重打击了祝英台。她的父母不容许女儿继续为一个贫穷弟子耗费青春,决定将其许配给富豪马家。祝英台找不到任何理由推诿,只能应允这种父母之命。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双双“觉醒” 此后的事件发展变得越来越富于戏剧性。当梁山伯在赴宁波当官途中专门前往探视祝英台时,家童声称府上只有“九娘”而没有“九官”,这使梁猛然意识到他犯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爱上了一个真正的女子。震惊之余,他要求亲眼见一下祝,以证实家僮的说法。祝英台用罗扇遮着脸腮,出来向他袅袅作了一揖。梁又惊又怒,以为受了莫大的欺骗——这个女人,竟然伪装成男子欺骗他,把他置为感情的掌上玩物!这再度证实了世上女人的险恶。然而,祝的妩媚形象却继续纠缠和折磨着梁,使之无法从往事的甜蜜追忆和残酷现实中摆脱出来。尽管担任县令符合他大济苍生的理想,但致命的精神楚痛,最终竟把他推向了病魔、伤痛和死亡。 惊悉梁山伯病逝的噩耗,祝英台最初的反应是难以言喻的悲伤和悔恨。她把梁见到她“真身”时又惊又怒的情形,当作梁热恋和追悔的证据。她后悔当初未能及时揭破自己的性别,以致对他心灵造成了无可挽救的致命打击。但这时一些有关梁山伯同性恋的风闻可能已经断续传来。她半信半疑,亦悲亦恼,心情复杂地踏上了出嫁的道路。 为证实民间的传言,她下令船夫专门绕道清道山,并以风浪太大为由停船靠岸,然后只身前去祭扫梁墓。从这时到她“自杀”为止,其间一定发生了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使她最终了解到梁山伯对她的感情的真正实质。她意识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和羞辱:她对梁山泊的爱情,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而已。 在梁祝事件的结尾,祝英台肯定是以“失踪”方式离开我们的。她绝望地留下自己的“绣裙”,并再度改换男装,向一个我们无法知晓的地点逃亡,从此隐名埋姓,下落不明。 为了对祝英台的失踪找到一种合理解释,作为地方富豪的马家可谓费尽了心思。他们编造大地(墓室)裂开,祝台跌入殉葬的情节,以瞒天过海,欺骗世人。就连国家官员和皇帝都对此深信不疑。在真假奇迹相混的东晋时代,人们可以轻信一切奇怪的事情。我不想对此有所物议。我所惊讶只是,尽管这宗案件破绽百出,但经过近千年的探询和阐释,却至今都没有人对此提出必要的异议。 “蝶恋花”还是“蝶恋蝶” 在梁祝悲剧的结尾,出现了双飞不散的大蝶。据冯梦龙《情史》记载,祝英台死后,她的家人在墓前焚毁她遗留的衣物,那些衣服竟在火焰里化成了蝴蝶。当地人称黄蝶为梁山伯,黑蝶为祝英台。这再度向我们显示了“梁祝”故事的同性恋语义。

关于宜兴挽救婚姻和江苏宜兴女孩求交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6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