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专家正文

「情感导师李玫瑾」李玫瑾情感发展

admin 情感专家 2022-11-02 08:01:12 25 0 情感导师李玫瑾

今天给各位分享情感导师李玫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玫瑾情感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心里专家李玫瑾咨询电话是多少?

李玫瑾目前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李玫瑾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等问题,你可以关键字查找,这是525网站点直接咨询就可以了。

李玫瑾教授:不想养出“熊孩子”,3岁前有恩于他,3-6岁立威于他

孩子也是国家的,应该给母亲三年产假,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

在孩子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需要成年人帮助以外,孩子还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

不想养个“熊孩子”,在孩子6岁前,家长要学会对他说“不”……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都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

近日,在2019年上海市家庭高峰讲坛活动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发表了一席演讲,其中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或许能给你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发。

01、孩子3岁前,是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

“应该给母亲3年产假,利于培养婴幼儿正确的依恋关系。”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这样公开呼吁。她认为,孩子3岁以前,是与家人建立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这种依恋会不断积累,直至12岁。

所谓依恋,是在幼儿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安慰。婴儿期依恋的质量会影响成年人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孩子对自己有一脖子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还有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

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隔阂的原因在于依恋形成期。这样的孩子大多在12岁以前不是由父母养育长大,情感联系并未形成。

在《妈妈是超人2》里,包文婧在节目开始前,就说自己从没有照顾过饺子,包括做饭、洗澡、换尿布、陪孩子睡觉。

在她单独陪伴孩子的第一天晚上,她使尽了好好哄、摔东西、扔娃娃、情绪爆发等各种办法,可饺子就是不想睡觉,到最后,她和饺子两个人一起崩溃大哭。

因为一直是姥姥带孩子,所以在2岁的饺子心里,姥姥是她最亲密的人,而妈妈是那个可有可无的人。

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说:“错过孩子建立依恋对象期,如果推迟到2岁半以后,再好的母亲抚养都没有用了。”

此外,一些错误养育理念的盛行,也会阻碍婴儿形成良性依恋。比如源于美国的“哭声免疫法”,曾一度让年轻的中国父母追捧不已——孩子哭闹时不能马上抱起,这样有利于提升孩子免疫力,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

而在李玫瑾教授看来,这样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一岁以内孩子的哭闹完全是生理性哭闹,也就是说,哭闹是孩子痛苦时向家长发出的信号,此时应该立刻抱起孩子进行安抚。”

反之,长期哭闹得不到安抚的孩子,他们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形成过度紧张的记忆,影响孩子的脾气秉性。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或“键盘侠”,殊不知,他们这“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恰恰源于一岁以内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02、成年人的性格,大多源于家庭的养育方式

一次,李玫瑾在电梯里偶遇一个5岁小男孩。还没等李玫瑾站定,孩子开口便提醒她说:阿姨,你还没按几层呢!“不用问,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多个成年人抚养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个小话痨。”李玫瑾笑言。

在孩子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需要成年人的帮助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粑粑,抚养人也是在爱意浓浓、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

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当时听了没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它可以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叫翔宝的3岁小朋友火了,他不仅词汇量很大,还经常“语出惊人”,是一个妥妥的小暖男。

在擦拭伤口时,他会强忍泪水忍着痛说“我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痛,妈妈你别心疼”;

为了想吃到雪糕,翔宝跟妈妈说“吃雪糕可以降火呀”,还一本正经地说“爱就像爸爸妈妈生你气,从来不讲道理”;

在爸爸犯错时,翔宝会嘟着嘴指出爸爸的错误,妈妈则会在一旁引导孩子“你认为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更合适呢?”

很多网友看完后又羡慕又好奇,孩子才3岁啊,爸爸妈妈到底是怎么教的?

小翔宝的妈妈表示,他们每天都会给孩子讲绘本故事,生活中也很喜欢跟孩子沟通,经常询问孩子的意见,久而久之,孩子的词汇量越来越大,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性格也越来越外向、开朗。

反观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的亲戚生活,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

当其他的孩子想吃糖可以找家长要,想哭、想分享的时候,都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而那些留守的孩子呢?他们该向谁说呢?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变得内向、不自信,不善言辞,进入青春期还会变得十分叛逆。

更有调查发现,儿时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缺爱,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社交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更容易走向极端。

所以,在家庭养育的环境中,父母不妨给孩子耳边多一点的声音,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因为父母亲自抚养的过程,就是孩子复制抚养观念与性格的过程。一般而言,成年人的性格,大多源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03、在孩子6岁前,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

记得有一位母亲就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

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让孩子永远只感受到快乐。

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需要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于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也就是哭得在地上滚来滚去。

可你若等他到青春期后,再开始对TA说“不”,他不会再哭闹,也不再打滚,而是会离家出走、服毒自杀,或以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的TA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

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如果说,父母在孩子3岁前主要实施情感抚养,那么3-6岁主要是实施性格抚养,因为“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对孩子说“不”,哭不能解决问题

比如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因为得不到心仪的玩具满地打滚,在商场里哭闹。此时家长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回家,与孩子单独待在卧室里,面带微笑地看着孩子哭闹。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长可以起身离开去拿一个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以后有什么样的需求,应该好好跟爸爸或者妈妈说话,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玫瑾提醒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做到“四不要”原则:不要骂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要离开孩子。

因为对于哭闹中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大道理仿佛噪音,根本听不进去;同样的,若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有计划地给孩子买玩具,学会等待

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商场里去挑选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长可以说:“哎呀,你这个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妈妈的预算计划,我们只能买100元的玩具。”

然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爸爸工作赚钱很辛苦,家里的生活要有计划,“如果妈妈这个礼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了!”

正如前段时间,朱丹在主持亲子类节目《童言有计》时提到给一岁的女儿买钢琴,应采儿却表示,儿子Jasper也曾对她说“妈妈我很想要一架钢琴”,不过她却对儿子说:“太贵了,家里还没有办法给你买,如果你真的要的话,你就要好好学,如果学得好的话,在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给你这样一个礼物。”

应采儿在表面上吊足了儿子的“胃口”,而Jasper在听到妈妈这样的话后,也特别用功的去学琴,同时会非常期待,特别珍惜这个礼物。

因为此时的延时满足,不仅会让孩子懂得感恩,还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巧克力的诱惑:让孩子懂得自律

孩子从三岁起,自律能力也应该逐渐养成。这时候,家长还可以适当利用诱惑训练,来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能力。

准备一份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比如巧克力。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对孩子说:“宝宝,这两份巧克力都给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妈妈再额外奖励你一份。”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首次掌握决定权,一定会把两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也就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奖励。

这时候家长不要问不要看,找个事走开。然后第二天拿着那份奖励找到他,说:“对不起,不是我不给你,是你自己不想要。”他最多不高兴而已。

而当我们第二次做类似的选择实验时,孩子就会吸取教训,按照计划品尝巧克力。而当你给他奖励时,一定要说这是妈妈对你的考验,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你长大了,以后有些东西要慢慢拿,不要急。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作为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还要在爱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然后坚定地遵守。

爱与规则并行,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不要让孩子成年后,为你的缺位买单;更不要让你的骄纵,毁了孩子一生。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一道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李玫瑾教授主要成就是什么?

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人物成就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担任过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后晋升为专业技术二级警监。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研究特长: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社会职务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李玫瑾结过几次婚?

李玫瑾结过1次婚。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课题研究

李玫瑾

1987年参与国家哲学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

199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

1997年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项目《犯罪心理研究》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1999年主持公安部部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2000年参加全国妇联《反对与制止家庭暴力》项目

2000-2001年承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受害保护》等。

2001年主持公安大学引智项目《犯罪侦查与心理画像》。

李玫瑾为什么老得那么快

劳累过度,气虚体弱。而且李玫瑾教授年龄是63岁,1958年出生的。年龄也是很大了,所以老的快也是正常的。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心理学家李玫瑾用了40年,总结了上千例罪案,发现决定命运的并不是智力,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性格、智力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流行词汇。

情感导师李玫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玫瑾情感发展、情感导师李玫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6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