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咨询正文

「情感咨询武志红工作室」北京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地址

今天给各位分享情感咨询武志红工作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地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武志红?

武老师的作品我看过三本《为何家会伤人》、《JYG》、《你就是答案》。

武志红老师的观点和对知识的传播,我个人认为, 社会 积极意义是更大的。

相当于,是对 社会 的一个启蒙。

尤其是那些,比较无知,落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地方,有这样的心理学的普及。

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事情。

武老师,是科班出身,本身具有科班的底子,加上,自己特别能写。

我相信,他也是在不断的让自己成长,越来越好。

可能前期武老师,在公号的文章,包括书籍。

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甚至是有一些纰漏的。

但总体而言,能够启迪大众对心理学的兴趣,能够引起 社会 的一些反思,那就是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这种影响力,我相信还能保持下去,如果武老师还能不断的继续精进,那么读者,将会越来越尊重他。

之前的书籍,比如我看的基本,都是比较好的。

多多少少都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但有些观点,未见得一定说的对,但至少,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来使用他。

总体而言,武老师就是一个当今很有良知的作家,心理学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为 社会 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但这个贡献尽管还不够好,但还在继续改善中。支持。

相信,也会有更厉害的牛人,取代他,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也说不一定。

以下是网络评论的两派观点:

对于《巨婴国》这本书,读者的态度基本上是两边倒。一边是对它的喜爱和认同,觉得真是写到自己心里去了。

@ 啦母:看完《巨婴国》,有种轻松自在的豁然开朗。整本书阅读过程心绪颇有共鸣,家庭政治纷争的根本,孝道压抑的个人本性。也有部分一针见血的观点几度让我情绪焦虑,我所有的全能自恋,用表面完整逃避内心破碎,以为切断与外在的联系就能铲除内心的恶。我们都是巨婴,为别人活得太久了,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不逃避,有活力,让所有好的坏的都流经我的心。

@ 沈:写出了中国人心理的共性,也写出了如今 社会 和家庭存在种种问题的心理学原因。而我也在阅读中反思了自己现在的性格和做法,真的正如作者所言,我们都是巨婴,我们活在巨婴国。

@ 千:拒绝做老好人,做真实的人。好人在中国如此普遍,也是中国的伴侣关系质量差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切记这一点:对别人好,可以赢得认可与尊重;但若想赢得亲密,只有一条路——真实和敞开。

@ rach:估计这是我2016年最爱的书了,最认同的一句话“皇帝梦,极权梦,都是巨婴梦”,我们都是巨婴。

@ 赫恩:“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看一本都是实话的书,真的让人一边流汗,一边脊背发凉啊……

@ 尘埃:巨婴现象不仅仅中国有,只是中国最严重,这和中国自古的很多观念有关,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些观念有多可怕。

@ 养乐:一边看一边起鸡皮疙瘩,似乎说的句句都是自己。想要从中找到解脱的方法,同时也因为看见更真实的本质的自己而感到恐惧。原来我是这样的……

@ 而已:恨不得每一句都划重点,这本书让我的心,一点一点的,变柔软,有好几次我特别想我妈,刚读到460多页的时候,忽然就哭了,想起我妈妈那么爱我的几个片段,特别感动。

与此同时,在知乎、微博、豆瓣等网络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出了批判的声音。

@ 琳: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本最近很火的《巨婴国》简介,就被里面的观点冲击得有点无语。

首先“口欲期”“肛门期”这些被淘汰了几十年,在精神病界几乎无人再提及的精神分析概念,在书中竟然被大张旗鼓地拿出来诟病国人“爱吃”“爱群吃”。

其次,集体主义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是 历史 悠久的根本文化,来自于延续几千年的固定居住农耕背景,怎么也能被扯到“长不大”上。中国人或者亚洲人的人际边界不清,和欧 美文 化的独立、人际边界清晰有明显差异,书中认为人际边界不清就是“大婴儿”,然而在美国文化中和人际边界清晰“共生”的自我中心,拒绝牺牲自身利益的价值观,要是放在亚洲人眼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幼稚”?与其说谁更幼稚,只能说文化背景不同而已。

第三,书中提到“中国男人多有皇帝梦,而女人多有皇太后梦,希望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是巨婴的表现,“追求不到权力就装孙子”也是巨婴的表现,然而权力欲难道仅仅是中国人有?对权力的追求不要说广泛存在于人类不同文化族群,动物界中只要是群居的物种,对权力的追求都大有动物在,比如猴王,比如狼首领。能硬生生把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拿来扣在中国人身上举观点,服了作者的写作功底。 社会 分层结构,“装孙子”,这也是在有点 历史 的 社会 文化族群中就会有的现象,不光在中国有,在亚洲有,在 历史 悠久的欧洲、英国都是如此。

这本书能火,我觉得不是因为中国人是“巨婴”,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

@燃烧吧小宇宙:今天收到一篇巨婴国下架的推送。看了还不到一半,我就直接关掉了。为什么?负能量爆棚+将男人应承担的责任全推给女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推给 历史 传承等等。处处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挑战主流正能量思想是几个意思?颠覆所有人的三观就开心啦?让所有人认识到 社会 教育的失败,这一代,下一代的缺陷,问题就解决啦?

@张:心理学是玄学方术,靠近催眠解梦,远离理智思考,根就不正。武志红推荐的套路,更是巨大的忽悠,苗也不红。多么巨大,航空母舰,怎么忽悠,卖拐。《巨婴国》整本书宛若驾驶航空母舰卖拐,炫酷。古人曾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判定咱们是橘之国、枳之国,都不准确。那中国有巨婴症吗?当然!拿出来三四亿不成问题。非巨婴症呢?也有!剩下那些全是。判定中国是巨婴国、非巨婴国,都不准确。理智思考尽,玄学方术生,武志红立论之稳固巧妙,大抵在此。《巨婴国》的套路,无法证实,无法证伪,有人拜服,有人笑了。为什么?人和人不一样呀!理论嘛,本来就不是啥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自圆其说罢了。一本书,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应该是多了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横生出一种“原来这些现象还可以这么解释”的感触,这就够了。

~节选自赵小明著《聚英国》,感兴趣请京东搜索《聚英国》。

栏目心理专家

个人愚见,武志红是一个中年叛逆者。

文化是底色,挑战文化的传承价值,需要勇气,需要力量。在这个方面,《巨婴国》《为何家会伤人》这两本书里有着惊人的爆发力。

然而,从心理学的 探索 和发展而言,西方心理学的模板和范式需要在中国文化的解构和重新建构下,也就是与中国人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从底层心理结构上保持一致性。

我们在咨询工作实践中会有一个感受,有的来访存在的症状本身,是不能快速纠正的,哪怕方法也对,早期建构的咨访关系也较好,但咨询节奏一旦推进的过快,很有可能就会脱落。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来访“保持自我的一致性”这本来是一种很重要的自我保护。

文化的一致性对于一个人而言是约束,是禁锢,也有可能形成创伤,但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保护,自体的保护。

文化断裂,会形成不可逆的撕裂性创伤。而武志红宣讲的心理学,对中国家文化的负性侧面着色太重,黑化太过,解读有失偏颇。这是武志红作为业界网红的成功之处,却也是他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的失败之处。

心理工作者,固然不是只有温情脉脉,但是爱与慈悲却是不可或缺的。哪怕是大刀砍伐下,家文化依然是每个中国人的底色。类似“父母皆祸害”的信念,除了撕裂自体,滋生仇恨,促发愤怒,还能有更多的疗愈意义么!

当然,我并非认为家文化是没有弊端的。

1、最有钱的心理学家。他一开始工作就是广州的报社,然后又创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在得到APP上开专栏,订阅者将近20万,收入分成有一千来万吧。

仅用自己的知识来赚钱,而不是通过做别的生意发财,他是顶级的了!

2、最神奇的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学思想非常玄乎,他自己也说他不喜欢科学心理学,他的那些理论能够自成一体,能说得圆,听着却难以让人信服(有些偏激与片面)。他的理论不是科学,无法证伪,缺少论证,多来源于他的反思感悟与个案观察。

3、最勤奋的心理学家。在北大读书就写了很多文章,工作后一直笔耕不缀,出版了十几本书,写了五六百万字。同时他还要讲课,参加各种培训,亲自做心理咨询,等。

4、经历最奇特的心理学。虽然是70后,但至今未婚。读研时还患上了抑郁症。他喜欢给自己及家人做分析,验证心理学知识。当然,他更是遇到过无数神奇的人、奇幻的事,我怎么经历就这么贫乏呢?

我读过他的书,听了他一年的心理学专栏,看过他的直播。了解不算太多,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他要是好好学点佛法并且能开悟就更好了!

武志红老师应该是偏网红多一些吧,他的心理咨询公司在很多城市有分部,各个平台的流量都很大,线上线下都赚的盆满钵满,应该是这个行业里最有钱的人了。

看过部分他的书和电视节目,他的选题往往比较通俗,跟时事结合的很紧密,不太在乎学术性,也不怎么参与学派争论,所以说他偏网红多一些。虽然人家不止在网络上红,但是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确实是当年天涯上批判父母的那个帖子。

至于他的书的疗愈效果,很多人说不仅没有,甚至还有反作用,也就是原本跟父母有问题的,受到“父母皆祸害”的鼓动后,跟父母关系更坏,精神状况更不稳定了。

所以说武志红老师的各种发表,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学视角的写作,不能将其作为心理学入门和学习,因为他经常是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观点往往剑走偏锋,这样才能有流量,有话题。

要客观地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过去现在将来,固定地脱离时代背景的看人和事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不提倡不采纳不推崇。

凡事凡人一拿出来评价,就会有两个极端的评价。心理学本来就应该以不下定义不贴标签不评判为原则,更何况针对心理学家。如果你服气,就捡适合自己的道理来精进,不服气,你来成功一个看看。

我觉的武老师为心理心理.对于当下 社会 .生活节奏生活的压力下成长起来捌零后.玖零后成长教育与 社会 现实完全不是回事.造成的迷茫和无助武老师大有用武之地.但其理论只有高中作文水平.还未达到心理学家水平.本人弱见。

如何评价武志红退出心乐土工作室?

能自立门户的治疗师基本上内功都不差,但是武志红的盈利气息太满了。接触过一定时间的心理学再来看的话反而让人产生出“武志红”这个人比较水的错觉。

但是要是打开心扉去看武志红老师的每一句话的话会有一定的效果。前提是打开心扉,他本人说的不错,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反正有一定的效果。

介绍

武志红,出生于河北,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

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文/武志红)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已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被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会给他吃的,冷了,妈妈会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什么。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幼儿们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去学习、去……这些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

接下来,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心疼,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

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广州武志红心理工作室的咨询师荣伟玲说,“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分离是一生的主题。”荣纬龄说,“在人生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重要的分离。”

她说,在处理分离上,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第一个分离:分娩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分离。

“想象一下吧,”荣伟玲描绘说,“妈妈的子宫多么舒服。它是温暖的摇篮,是营养的摇篮,是什么都不需要担心,没有痛苦的摇篮。但现在,你要被赶出这个完美的摇篮,你相当庞大的身躯被赶进一个狭窄的通道,要有很长时间这个痛苦的过程才能结束。最后,你还有一个糟糕的结果———你赤裸着来到一个冰冷、嘈杂、陌生而且你完全无能为力的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的结果吗?但是,这却是你生命历程的开始。”

分娩,不仅对孩子痛苦,对妈妈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于是,为了减少这个双重的痛苦,现代人越来越流行剖腹产。一开始,人们以为,剖腹产带来的都是好处,妈妈腹部肌肉的弹力不会遭到破坏,也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而孩子的头部因没有遭受挤压,头形更漂亮,应该也更聪明。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一非自然的过程。有研究发现,相对于自然分娩的孩子,剖腹产的孩子挫折商明显偏低,难以承受挫折。

心理学家则称,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如果没有经历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会产生断裂,她会恍惚觉得,孩子像是医生创造出来的。不少采取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会陷入孤独、沮丧,甚至怀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不情愿甚至拒绝承担做妈妈的责任。这样一来,母子关系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断裂。

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险,剖腹产就是一种上上之选。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痛苦而拒绝自然分娩,就像不能因为痛苦而拒绝分离一样。”荣伟玲说。

[分娩的三种分离]

成熟分离:自然分娩的过程,在结束那一瞬间,当妈妈将新生儿拥在怀里时,爱意会达到一种顶峰。虽然这一刻是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但经历痛苦的折磨后,在甜蜜的爱意中,两个人仿佛又变回成为一个人。并且,因为一开始就遭遇过痛苦,自然分娩的孩子挫折商更高。

拒绝分离:难产是拒绝分离,当然也是没有谁期待的拒绝分离。不过,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出世,这一传说的寓意就好像是,在妈妈完美的子宫里多待上一段时间,会让我们更强大。这个大受欢迎的情节似乎代表了我们的愿望:拒绝与妈妈的子宫分离。

单纯分离:为求一个好日子,一些妈妈甚至会提前采取剖腹产的方式让孩子早点出生,这种分离方式对婴儿会造成伤害。此外,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妈妈并不爱肚子里的小生命,而分娩就意味着怀孕这个痛苦过程的结束。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是一生中最关键的分离。这个分离如果处理好了,可以为孩子学会成熟分离———享受亲密,同时享受距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每一个惧怕亲密或惧怕距离的成年人,他们的问题几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与妈妈的心理分离的问题上。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

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一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

正常共生期:两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婴儿从自信变成矛盾的依赖

分离期是一个微妙、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马勒又将它分为四个亚阶段:身体分化期、实践期、和解期和个性化期。

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2.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地探索周围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最后让幼儿(婴儿一般指不到一岁的孩子,而幼儿指2-4岁的孩子)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以前无所畏惧的他们现在变得什么都怕,怕陌生人、怕探索、怕……而妈妈是他们的偶像,因为妈妈在他们眼里是那么强大。他们越来越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但同时又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马勒称之为“和解期的冲突”。

分离是因为要迎接挑战

因为这种心理冲突,这个阶段幼儿很容易受伤。如果妈妈无条件地爱他,能够分享他的每一个新获得的技能和体验,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接受他,那么,幼儿在实践期的受挫感会渐渐消失,他会重新变得自信起来。理想妈妈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安全岛,心里有了这个安全岛,幼儿会放心地四处探索,因为他们深信,当自己遭到新的挫折时,强大的妈妈会及时地出现在他身边。

但同时,幼儿的自主感也在成长,他越来越喜欢自己做主,他要通过对妈妈大大小小的反抗,来保护自主性。譬如,他会尾随妈妈,不停地注视着妈妈的行为,但又会突然离开妈妈,希望妈妈来追他,将他再度抱在怀里。这种常见的模式同时体现了爱与分离。

这个阶段,妈妈需要关注并保护孩子,但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这种程度的把握是非常微妙的。这个阶段的幼儿知道,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还不能独立地应付环境。因为这种矛盾心理,幼儿很容易受伤。

这时,妈妈对幼儿的情感的敏锐捕捉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捕捉是一种理解,他会让幼儿感受到,妈妈既爱自己,又理解自己的自主性。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认同并模仿妈妈的行为。不过,即便如此,幼儿也常常冒出一些短暂的分离需要,这意味着他要学习新的内容并在新的领域挑战自己。

幼儿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在这个阶段,如果妈妈不理会幼儿,而听任其自己探索,那么幼儿势必会遭受太多的打击,并最终形成一种意识“我不行,而且没有人爱我”。如果妈妈太害怕幼儿受伤,什么都替他完成,那么幼儿的自主性就会受到伤害,并最终形成种种不良意识,“什么都会有人替我解决”、“妈妈太能干了,但我什么都做不好”等等。

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既积极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

这时,虽然孩子从心理上已经与妈妈分离,他彻底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妈妈与“我”之间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但实际上,他心中的“我”实际上是对妈妈的内化。

可以这样说,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自己———自己的内容就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成为自己。

接下来,还有对爸爸的爱与分离,对爸爸妈妈的其他替代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重要亲人的爱与分离。谁最爱他,谁的爱与分离就越重要。但最关键的,仍是与妈妈和爸爸的爱与分离。与爸爸的分离一样非常复杂,本文暂不论述。

[幼儿与妈妈的三种心理分离]

成熟分离:幼儿内化了妈妈的形象,有了自己。但幼儿有了自主性,他形成了主动、积极探索的特质。

拒绝分离:如果妈妈不愿意与幼儿分离,或错误地什么都替幼儿做主,从而阻碍了这个心理上的分离过程,那么,幼儿就会形成依赖症,现在,他特别依赖妈妈,以后,他特别依赖爸爸或其他亲人。等长大后,他会依赖别人。

单纯分离:妈妈不理解甚至根本缺乏理解幼儿的意愿,也拒绝与幼儿分享他探索世界的情感和体验,那么,幼儿就会陷入孤独症。他可能会极度自恋,也可能会变成孤独症。

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

这一过程从幼儿园开始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

“与家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荣伟玲说,“它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变成成人才基本结束。当然,有些人一辈子都完不成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初期亲子关系造成的模式开始发挥显示威力。

我在北京做电话心理咨询时认识的一个打工仔,他上初中时仍每天晚上回家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那个学校全是住宿生,唯独他例外。他的村庄离学校2.5公里,每天晚上,他都要步行回家,一早又步行去学校。因老被同学笑话,他最后退学了。

直到他长得五大三粗时,妈妈才拒绝和他睡一张床,但这未免太晚了,他对妈妈的依赖已严重到病态,因为想妈妈,他每天都要哭,每个星期都要给妈妈打三次以上的电话。在他的倾诉中,他说妈妈并不情愿和他睡一张床,不知有多少次赶他了,但他一死皮赖脸地求妈妈,妈妈就会心软下来。

这是孩子不想与妈妈分离,但也有另一种情形,妈妈无法完成与孩子的分离,她甚至会主动破坏这种分离。

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了一个故事:

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她11岁,妈妈心血来潮,想把安吉拉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但安吉拉喜欢自己乌黑的头发,而不喜欢金黄色的头发。结果,无论安吉拉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妈妈最后还是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安吉拉讲话的时候,妈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命令她闭嘴。但一旦心血来潮,妈妈又会拼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

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流畅地讲课,但忽然有一天,她说不出话来了。

派克分析说,与妈妈的关系让安吉拉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模式: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无论妈妈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但她只要不开口,妈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潜意识模式的影响下,安吉拉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当从疏远变成亲密时,她就会“失语”。这种“失语”只是为了捍卫她的隐私空间。

像这样的父母并非少数。派克说,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不过,无论父母怎么样,孩子都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已从“无所不能的神”还原为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这时,孩子需要新的“神”。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认同,从偶像的人格中吸取养料,以成为自己。这些偶像可能是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也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明星、科学家、政治家等大人物。

这时,有拒绝分离模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遇到的认同对象经常与他们是不一样的。如果认同对象是单纯分离模式,那么对象会主动远离他。如果认同对象是拒绝分离模式,那么两个人会腻在一起,但这并不甜蜜,因为两个人的成长速度都会因为亲密而慢下来,新的亲密关系不仅没有促进他成长,反而会成了累赘。

[与家的三种分离模式]

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

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温暖的过客:我们的拯救者

也有可能,在与家分离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会有幸能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他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作用,他们会驱散我们生命中的一些错误,将我们拉向成熟分离模式。

我上初二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位临时老师。当年,她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来我们学校做一段时间的数学辅导老师。初二上学期的一次模拟考试,我正飞快地写答案时,她悄悄走过我身边,对我说:“细心点啊,我都看到好几个错误了。”

等考试结束后,我问她为什么对我这样说,这好像违反了考试纪律的。她回答说:“你是最好的学生,我不忍心看你犯错误。”我很感激,但也很纳闷,接着问:“可我只在班里排七八名啊。”

“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她回答说,“虽然现在还不是。”

她这句话让我感动坏了,她从此成为我的一个偶像。后来,我没辜负她,果真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

这位老师不久离开了我们学校,并没有教我多长时间。可以说,她和我的关系,是一种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事情,但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间之一。现在,我知道,在这个瞬间,这个老师给我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她没有因为我成绩好而明显喜欢我,也没有因为我成绩差而明显疏远我。这是一种无缘无故的爱,这种爱就仿佛是我们生命中的烛光。一般时候,我们会忽视这种烛光的存在。但是,当到了一些黑暗的时候,到了我们消极、绝望的时候,这种烛光会变得非常亮,非常温暖。

并且,点燃这烛光的人,却丝毫不企图在你心中占据重要地位,丝毫不想控制你。他们来了,点燃了烛光,就又走了,就仿佛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这样的过客,会给你留下温暖,会让你更相信自己,同时也更相信别人。让你对关系更有信心,也让你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样的过客,我称之为我们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们本来温暖,他们回让我们更温暖。如果我们本来冰冷,这样的温暖会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

广州市心理咨询机构

广州心理咨询机构很多,尽量选择专业的机构,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相关的证件是否齐全,也是说明是否专业的依据。比如机构的营业执照,可以在市场监督管理局输入公司名称,查看公司是否正规;要看清咨询合同,在心理咨询之前,会签署一个包含保密协议、咨询相关规定,来保障来访者的权利,并且提前告知来访者在咨询中注意的事项。

2、用户的评价和文章分享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性。用户评价可以反映出心理咨询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其他网站搜索查看该心理咨询机构的用户反馈;而文章分享也可以看到心理咨询机构所依据的宗旨。

3、咨询师的从业经验和年限,专业上会以累积咨询时长及累积接待案例数来描述咨询师的从业经验,累积时长超过500小时或接待案例数超过100人的咨询师算是有一定经验的咨询师了,但这也要建立在咨询师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的基础上。

在广州心理咨询做的比较好的是豚海心理咨询咨询,豚海汇聚了100多名心理专家,组成专业的团队,这不仅给来访者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同时严格进行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审核和培训,也会帮助来访者找到合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从而规范心理服务行业。

我是看到广告到店后可以领取免费心理测评,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体验一下,没想到老师和蔼可亲、也非常专业,首先了解了我个人情况,还签了保密协定,这个非常赞,确实效果不错,老师引导我去探寻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认清自己,然后给予意见和建议

武志红|关于肥胖的心理学解释

肥胖:长胖的你在害怕什么

这是武志红工作室出品的《身体心理学38讲》中的一节,主讲老师是国内舞动疗法推广者王宇赤,她是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自身咨询师,这一课程也得到了武志红老师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推荐,认为比他自己讲得更好。

以前看过武志红老师的《身体知道答案》,对我非常有启发,这一次的身体心理学课程更加系统深入,值得学习。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武志红老师关于身体的第二本书《身体的隐喻》也即将初版了。

下面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肥胖不是身体的错,肥胖体现在身体上,身体是肥胖的结果。

肥胖会受到一些特定人格因素的影响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说:

那些比较冲动的人、高神经质低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变成肥胖的人。

1、冲动容易发胖

有些人的冲动行为不太受意识控制,克制不住产生冲动行为,对行为后果有后悔、内疚的感觉。

这类人情绪忽高忽低,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忽高忽低,不稳定,容易引发肥胖。他们通常缺乏自制力、毅力和恒心,这也是为什么人在青春期是最容易发胖的。

2、争强好胜的人容易肥胖

争强好胜的人,他们内心脆弱,感觉自己渺小,时长有别人觉得自己不重要的恐慌感。正因为他们有一个弱小的内在自体,外界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才会显得特别重要。

路易斯海在他的著作《生命的重建》中说:

肥肉,是肥胖的人身上的铠甲,就像古代出征的士兵,外界的攻击打到身上,就不会有疼痛也没有反弹。

当生命遇到失意,赶到不安全和恐惧时,我们通常会充满无力感,匮乏而脆弱,让体重增加几斤,身上多些肥肉,的确可以增加自己的重量感,帮助我们抵御寒冬,但真正能够给我们力量,保护我们的是肌肉,拥有肌肉需要独立,心理上需要分离,成人才有肌肉。

1、生与死

吃是生的欲望,我们与吃的关系,是我们与母亲关系的隐喻。婴儿没有妈妈的乳汁会死,没有妈妈的爱也会死。

很多时候我们吃东西不是因为饿,而是馋,馋是一种心痒痒的感觉,缺少味道,不满足,想要得到的感觉。因为馋吃进去的东西不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是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如果妈妈无法照顾婴儿,不能满足婴儿吃的需求,婴儿就会受到是否能活下来的威胁,就算长大也会一直处在饥饿当中,这是情感饥饿。

为了填补内心未被满足的情感空洞,他们透过吃很多、不停的吃来减少焦虑,获得满足,克服死掉的恐惧。

【案例】

一个来访者,胖胖的女生,小时候妈妈不能满足她情感上的需求,只能给她吃的,通过给她吃很多东西,补偿给不了她的情感,她吃很多东西,为了活下来,也为了得到妈妈独特的爱

每次通过饮食或运动瘦下来之后,她都不开心、莫名情绪低落,她以为是饿的,其实是不敢瘦下来,不敢长大,她不想脱离婴儿的状态,因为长大就要与妈妈分开,要失去妈妈的爱。而长大需要力量和肌肉,重生需要独立和担当。

2、强与弱

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内心力量不足的时,会通过在身上储备肥肉,增强内心力量感

身上的肥肉形成了一堵墙,分开自己和外界,把内心弱小的自己藏起来,给别人看的是有重量块头大的身体,告诉别人我很强大。

【案例】

我一个同学的妹妹,在家里一直被父母当儿子养,其实是父母第二个孩子想要儿子,于是寻找心理平衡。

她妹妹知道父母喜欢变成男孩的自己,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得到父母的认可,真的像男孩一样,不打扮,不娇气,胖墩墩的,很有力量。

同学的妹妹越长大越胖,她需要不断增加肥胖来取得别人认可,因为他小时候就是这样得到爸妈认可的,她的价值感、存在的意义和力量都需要肥胖来支撑,肥胖是她小时候的生活,也是在家里的位置。

3、性欲与食欲

肥胖掩盖身体的性别特征,一个胖女孩,失去了凹凸有致的女性特征,其实是在告诉全世界的男人:我是没有性魅力的,不要靠近我,不要喜欢我。如果一个男人肥胖,也不具备性魅力。

肥胖的潜意识语言是拒绝性魅力,压抑性欲望。

肥胖的男人跟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曾奇峰说过:

【案例】

大学有个同学,胖胖的男生,跟女生关系特别好,女生找到男朋友一个一个离开他也不伤心,他跟母亲特别亲密。

他为什么一直胖呢?是担心自己长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会对妈妈产生性欲,跟妈妈发生性行为而产生焦虑。他的焦虑有两部分:

古人云“食色性也”。用食欲压抑性欲,饮食紊乱跟性压抑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他内心不想长大,不想成为真正的男人,肥胖的身体让他在心理上保持婴儿时期的感觉。但他的身体已经成熟是事实,成熟的身体里就会产生性冲动,他需要用力压抑性欲望,用巨大的食欲代替无法满足的性欲。

胖子给人的感觉,温和、温暖、好接近,他们身上柔软的肉肉让人有想靠近的冲动。风靡一时的大白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他的身体有柔软的包裹感,受伤的心被柔软的包裹起来是很有疗愈性的。

每种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如果你有点胖并喜欢自己这样,生活不痛苦也不纠结,那就做一个快乐的胖子吧。

如何评价武志红?

武志红这个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个人经历

1992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系本科。

1996年入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武志红,男,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

曾在《广州日报》社工作,主持《广州日报》每周六见报的"健康心理"专栏。

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情感咨询武志红工作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京武志红心理工作室地址、情感咨询武志红工作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4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