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专家正文

「安妮情感导师」你好安妮情感体验

admin 情感专家 2022-09-22 19:46:30 32 0 安妮情感导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安妮情感导师,以及你好安妮情感体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深圳灵兮情感公司挽回率高吗,购买情感挽回服务的人

失恋后,志达曾在最绝望的时候求助于“情感挽回”服务。

“三招让她回心转意”这样的标题,对当时的他有极大的诱惑力。他加上“情感导师”的微信。“导师”对他说,“只管交钱,我们会帮你想办法。”像是快溺死的人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志达交了好几千块钱。

从未谋面的“导师”指导志达回复了几次前女友的朋友圈。后来效果不佳,“导师”主动失联了。

类似的网上“情感挽回”服务已造成大量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据多家媒体报道,不仅在服务协议上有意无意地潦草,包括用微信红包支付“学费”、没有具体合同;而且,有的“导师”远距离教失恋的人使用与PUA(Pick-Up Artist,把妹达人)雷同的方式,以图挽回离开的恋人。

年轻失恋之时,想挽回爱情的人把网络上的“情感导师”当做一种魔药,一种偏方。可是魔药并不起作用,他们继而经历了纯真的消逝。

【一】

IC 图

姗姗在志达心中若隐若现。有时候他觉得完全地理解她,有时又觉得她在远处,他望不到她。

他接触到一种不用与咨询师见面,只需微信沟通的“情感挽回”业务。

依托于互联网,“情感挽回”俨然成为一个行业。曾引起严重争议的网红Ayawawa(本名杨冰阳)曾担任广州花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营业网站,最醒目的位置标注“挽回爱情”。

手机应用“小鹿情感”号称有注册用户1200万人,入驻专业咨询师3000多人;这些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深夜的“情感咨询”直播稳定地有七八百人在线。

志达曾是其中的一个。他说,他现在知道了,“感情的事,只有两个人才明白”。

志达当时二十好几,是很壮实的东北汉子。

他有一件很隐秘的心事。读小学的时候,有同学诬告他给同校的一个女同学写了情书。其实并没有这一回事,但学校用电喇叭对他进行了通报批评。所有同学都听见了。为了这件事,那个女同学转学离开。他从此对女孩都感到恐惧。

他初见姗姗,她没有穿上统一的制服,刚满21岁,是美发店里新来的前台。姗姗看上去面容平淡,有点木讷,细高个子。她像是他老家邻村的姑娘,亲切。

他说这时已经动了真心。

志达踏实地在这家美发店工作了6年。他给顾客做一次完整的“剪洗吹”,价格从最初15元,逐步抬高到88元。

后来,他把爱意对她诉说,她有一点犹豫,和老家的闺蜜视频商量了几天,才答应他。

“在一起”之后, 他推掉了和男性发型师的聚会,带她去这个城市最有意思的景点去玩。这桥直伸入海洋,夜晚的灯光五颜六色地变幻,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姗姗在这城市里人生地不熟的,手足无措,她崇拜他。他觉得很浪漫。

她却逐渐展现出一些更令他着迷的品质。原来她并不完全乖巧生涩。发型师们带着顾客过来埋单,时不时会看见一个低头看手机的姗姗,原来她在研究微商,想要自己经营一些小买卖。

她的梦想是在老家买自己的房子。姗姗几次对志达说:“我将来一定挣钱比你多!”用的是很雄赳赳、气昂昂的腔调,他听得心里一震。

她为他定义了什么是他想要的伴侣,应该是像她这样,生动又耀眼。原本志达对妻子的想象是“能过日子的”,现在不一样了。

后来志达和老板因为工资的事谈不拢,还是辞职离开。过段时间,姗姗给他发微信,说因为服务态度的事挨了骂,要回老家了。志达当下安慰她一回。考虑了一下,志达给她发信息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回河南吧。跟姗姗去河南后,他阶段性地变得壮志满怀。他决定赶紧筹钱,在县城开自己的理发店。他带着这个念想匆匆地赶回东北过年去。等到他回来,姗姗却决定离开他。

后来志达分析,也许只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她需要他,其实他们没有很好的感情基础。

当下,他经历了一种很迟钝的痛苦。他抱有挽回姗姗的希望,还是把理发店开在了县城里,因为开得仓促,很快就失败了。

他反复地联系姗姗,哀求地试图挽回她。常常是胡言乱语了几句,他自己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姗姗觉得他疯了。

【二】

IC 图

他曾给她做饭、洗衣。他本来在县城里找了新工作。她在午休时到他工作的店里来看他,他就会给她洗头发。他告诉她,今天他做了什么事。他总是在问她,今天她做了什么事。

她离开他以后,他用了更多时间揣摩着她的心思。

分手半年以后,终于有一款APP告诉他,感情都有套路可循。“小鹿情感”APP有四项主打,分别是“分手挽回”、“恋爱脱单”、“婚姻家庭”与“聊天技巧”。

“分手挽回”下方的几篇文章,题目分别是《挽回女人心?这三招让她回心转意》、《巧用这一挽回技巧,她再绝情也会心痒难耐挽回你》、《高段位挽回招数,再狠心的女人也会心软求和》。

看到这些文章时,志达正在昏昏沉沉地寻找“女孩子是怎么回事”的答案。

他点开了有“情感导师”正在进行的语音直播。 直播“导师”就像广播电台里的情感节目主持人,不断回答着线上网友提出的感情苦恼。“男人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太多了。比如没有上进心,不会说甜言蜜语,生活邋遢、不讲卫生。你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挽回啊?”

志达很信服,随即加上了一名“导师”的微信。他对“导师”说了自己与姗姗的情况,“导师”说要付费指导。志达回忆,导师花了挺多时间来安慰他:“她会回心转意的,我会一直帮助你的。”

他听到了,有一点感动。

导师指导他先不要总缠着姗姗,先坚持住半个月不要去联系姗姗,“冷她一段时间”。

“冷是真的冷啊,(结局)不是他们允诺的那样。”志达忍不住感慨。后来他知道了,这是“情感咨询”服务中常有的“自我塑造”项目。

半个月过去了,姗姗没有任何反应。“导师”又指点志达在朋友圈里发点“正能量”内容。并积极回复姗姗的朋友圈,给她点赞。

姗姗却变得更冷淡,更不耐烦。她甚至给他发来很长的微信:如果在县城里有困难,可以找她,否则就不要来麻烦她。

志达心想,姗姗永远把他看作一个哭泣的大老爷们儿了。微信上的“导师”也逐渐地不回复他,像是默认失败。

志达没觉得“情感导师”给他出的主意有多么奇怪、不靠谱,只觉得“导师”是要挣他的钱。

【三】

IC 图

这是一门挺大的生意。如果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情感挽回”,前10页都是各类“专业”情感挽回机构的网页。

而到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控诉——根据“导师”的话去做,并没起到“导师”承诺的效果,他们的恋人没有回心转意。

被抨击甚多的APP“小鹿情感”每天傍晚都有“导师”在线,介绍“挽回”技巧,解答聊天室里的网友提问。

一整晚里,聊天室里先后出现6个“导师”的声音,每场直播一小时。

晚间6点45分,一个男声正在分析无法挽回前女友的男人们常见的举动:向前女友反复诉苦;对前女友进行道德绑架,比如说“你忍心离开一个这样爱你的人吗”;以自杀相要挟。

“导师”说,这样都是不对的。他管聊天室里的七百余个听众叫“兄弟们”。“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你给我扣个1(注:即发一个“1”的字符)。”

“兄弟们经常说,只要你回来,我什么都愿意改。”“导师”说,“你这样做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太需要ta。”“有这样情况的,要扣个1、”

然后,“导师”对扣了1的两个听众说,“你们等下把和女孩的聊天记录截屏发给我,现在先加上我的微信。”

想要领取一份情感挽回的技巧,也要加他的微信。

7点上线的姑娘声线甜美。她说自己是高级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挽回。

她说,经常有“兄弟”拿着聊天记录来问她,为什么前女友看到自己说话就这么反感,是不是死心了?——“你能激起她的情绪波动,说明她还不想和你分手,只是,你的某些地方没满足她的需要。”

女“导师”允诺说,如果加她提供的微信号,就能免费做一套测试挽回几率的试卷,再接受一次“价值1000元的深度分析”。

聊天室里的人数上涨到800多个,又换了几个不同的女“导师”,口音各异。

“如果不先给你们一点干货,你们会觉得这个老师不够专业。”其中一位女“导师”说。

可以发一张与几位女性一起的合照,让前女友嫉妒。可以匿名给她点个外卖。——这是一种办法。

还可以给她发微信:“鱼,那么信任水,水却把鱼给煮了,树叶那么信任,风却把它吹落了,我那么信任你,你却把我给伤了。 后来我才知道,把鱼给煮了的,不是水是火,吹落树叶的不是风,而是秋天。伤我的不是你,而是我的自作多情。我终于决定不等了,把爱而不得的你归还于人海,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也没有爱过。”——也是一种办法。

要点是,使自己显得不易获得,而不是一只“舔狗”。具体的办法是,读“导师”发的材料,把自己粉饰成一个人物:先冷淡前女友,再“二次吸引”。

有匿名的网友给“导师”留言:“女朋友嫌我烦,嫌我懒,把我拉黑有10多天了。我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他,但现在我加她,她不同意。”

“要改变你的形象,”安妮老师回复说,“你以后不要再给她这种卑微的感觉了,明白了吗?”

据《长江日报》2018年1月报道,位于洪山广场长城汇大厦的“小鹿情感”武汉总部有近500名员工、4000平方米的办公区,经营范围包括非医疗性心理咨询。

“小鹿情感”APP背后是注册资本达1000万的武汉小鹿乱撞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魅动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2017年6月,小鹿情感获得了武汉市科技投资公司参投的引导基金入股,自称是国内首个婚姻家庭与心理情感领域中获得政府引导资金参投的企业。后来,“小鹿情感”变得投诉缠身。

对于大量投诉,该公司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均表示,公司只提供平台,虚假宣传和违约问题都应当由在平台上提供情感咨询的公司负责。

但平台上未标出情感“导师”所在的公司名称,用户对“导师”的认识经常只限于对方的行业“花名”。发生纠纷之后,用户和“导师”之间隔着“小鹿情感”的客服。多数的投诉止步于与客服讨价还价。有的客服对消费者说,虽然宣传是“挽回率100%”,但“导师”没提一定能挽回某个特别的“前任”;通过客服,有些“导师”松口,选择退钱。有些则不会。

【四】

后来,志达在网络世界里遇到一些同样给“情感导师”们打去钱财的男男女女。工地青年万勇曾爱上过一个服装店女老板,至今说起她,仍念念不忘。与志达一样,万勇也曾痛苦地搜索“女孩子是怎么回事”。

万勇发狠给某位“情感导师”打了2500元。他向记者展示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自己曾对“导师”说,“我真的没有这么多钱。”“导师”回复道,“我可以给你申请一个分期(付款)。”万勇说,那位“导师”也安排自己“冷”前女友一段时间,然后“导师”也跟着消失了。

小王则听说,有的人曾给“情感导师”缴付十万元。他说,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只要人能回来,什么都好,多少钱都可以”。

小王读初中时看过“坏男孩学院”的视频,学会点穿衣的技巧、与女孩聊天的套路。他一度很有自信。

“小鹿情感”实际控制人巫家民的上一个创业项目就是在线教育网站“坏男孩学院”。他在2015年公开报道中声称,当时的平均客单价在1400元左右,活跃用户10万人上下,在线学习如何泡妞。当时,PUA被“坏男孩学院”介绍为包括搭讪、追求女性的技巧,有时还包括快速发生性关系的窍门。

小王读高中时,看见一个白净长发的学妹。他心想,就是她吧。

学妹特别单纯,像个小白兔,符合他对伴侣的幻想。小王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不断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兼职,后来他把几年的压岁钱都拿出来,贷款买了一辆车。他读大学的时候,时常开着车去看她。

他想念她,想知道她在干什么。学妹也考上大学了,小王有时候与她相约视频写作业,几个小时,只看到一个低头学习的女孩子。分手以后,小王一度检讨,“是我太黏人了吧。”

她给他留下了一段发光的回忆。她曾说过爱他。他们曾一起出去玩,她的眼中有他,都是爱意。

直到她提出要和他分手。小王惊慌失措,恍然发现自己完全不懂她的意思。与志达相似,他也反复地揣测过,是不是自己打球回来接她的电话,在那种精疲力尽的时候,他的口气不是很好,伤到她的心了?

小王一度沉迷于网络诉苦。他说,自己曾在百度贴吧里求过网友的建议,有好几个人先热情回复他,分析他和她的情况,然后提出加微信详聊。最终他们都是要钱。

他也进了一个“挽回”相关的微信群,都是苦命的失恋与失婚者。他也说了自己的情况。这一回,有年长许多的离婚阿姨对他说,“你没有做错什么;你看,你前女友那么快就又和另一个男生在一起了,她是爱上了别人吧。”

【五】

IC 图

在被阿姨点醒之前,小王已参加过多个“情感挽回”线上辅导班。他也对“导师”诉说过自己的苦恼。

这个辅导班一开始说了些“道法自然”之类玄乎的话,核心思想大约是,提高自己的境界,女人自然会来;小王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接下去,导师开始教PUA的固定套路:穿衣打扮,去酒吧搭讪,用社交软件约附近的陌生异性出来,快速地发生性关系。小王讨要退款,争执起来,没有成功。

他不死心,又报了另一家平台的“挽回”课程,发现仍然是为他挑选衣服、拍照、发朋友圈。“导师”还提出,可以指导他用微信与前女友聊天,他试了试,“说了些很油腻的话”,牛头不对马嘴。

小王后来与“导师”吵架。“导师”布置作业,要学员们加上多少个女孩子的微信;小王说,“我想挽回我的前女友,我不想要别的女孩。”“导师”则骂他说,“你为什么不多睡几个姑娘呢?为什么非要前女友‘那个垃圾’呢?”

小王无言以对。他说,自己也尝试过用社交软件实践PUA,找到一些陌生的女性,同意出来认识。小王良心上过不去,后来都没有见面。

“我只想变得自信一点。”谈及“挽回”的初衷,小王很苦恼。

他常常不禁联系对方,“就像一个孩子”。他也许应该忍住不去联络她,可是不联络她,会不会冷淡了她?恋爱的时候,他手足无措。小王需要有人告诉自己怎么办。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在《自恋引论》中分析,陷入爱情的人很容易将对自我的理想投注到所爱之人的身上。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令人谦卑,在爱情中崇拜对方,这是很常见的。

“狂热的爱情首先来源于生殖冲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骏对记者说,没有什么可避讳的,“是头脑中荷尔蒙的大量分泌,导致有的人即便追求不到也无法忘记。”

王骏是江西省一个地级市的大学心理咨询教师。他遇到过很多咨询者上门倾吐爱的困难。他对记者说,在小城市,做一次正规的心理咨询比较奢侈,因此,找到他的经常是极度痛苦的人。“大概率都是难以修补的爱,是两人之间难以改变的不匹配”。

至于PUA,王骏也坦言,不止一些纯粹的骗局,他甚至听说过做心理咨询的正规同行给来访者提一些类似PUA的建议。

他自己有时也给来访者出些主意:带伴侣去吃饭,说一点甜蜜的话。他说,确实有的来访者对如何与异性交往缺乏认识。

这类情感咨询在监管上仍是空白,在一篇《PUA犯罪亚文化探析》的论文中提到,“我国对于情感咨询服务行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更不必提及是否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规制的问题。”

上述论文除了建议加强法制宣传,完善法律法规外,也希望提高对网络交易平台中店铺的审核力度、加强社交平台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比如对心理咨询师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提高婚恋咨询服务类公司设立的门槛。

【六】

万勇觉得,自己以后可能不再会像爱那位女店主一样,去爱其他人。“当你有一些经历以后,就不会再有当初的纯真了。”他说自己这几年收入、社会地位都提高了一些,再喜欢一个人就变得很难得。但他怀念从前的自己,他在爱情之中,曾经非常快乐。

志达说,他通过这次“天崩地裂”的失恋学到了很多。失败的情感咨询也令他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处理感情问题,别人是不会清楚两人感情具体怎么样的。包装朋友圈失败以后,他又在河南县城里干了半年的美发才决定离开那里。

此后的两年他都没有再谈过恋爱。美发行业的朋友们纷纷逗他说,“还是喜欢姗姗?”“还喜欢她,”志达回答。

志达漂泊着,又去了河北某个城市,仍然干平价的理发工作。不过,他说自己今后要努力挣钱,给家人好的生活环境。“以后优先找一个更爱我一点的。”他说。

小王更加矛盾。他有一点恨自己的前女友。被动学习了PUA知识以后,小王回忆起自己的初恋,疑神疑鬼地觉得好多事前女友可能在骗他。比如,为什么他们家的人总暗暗地嫌弃他穷,是不是打压他的自信,为的是拴住他、留下他?她是不是也懂很多的恋爱技巧,全都瞒着他?

小王后来在某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找到一份工作。他说,后来他见识了更多的人,有时候他也去酒吧,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女人。他现在觉得,很多女孩子不像表面看来这么单纯。

他有时又回忆起父母亲的相识过程。母亲还是少女的时候,父亲创造出各种机会,接她下班,“无意间地爱上,无意间地生我出来”。小王很憧憬那种感情,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遇上,小王还在等待。

《再塑生命》中海伦凯勒的母亲将如何向沙利文老师介绍海伦?

她的父母写信给盲校的校长,然后校长就派沙莉文老师来教小海伦。

安妮·沙利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悲惨童年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食禄岗。父母的故乡是爱尔兰,1860年逃荒来到美洲新大陆。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的工作,糊口问题总算解决,但是家中并不富有,不幸一直盘旋在这个家的周围。3岁时,安妮患了很严重的沙眼,却因家中贫穷无钱医治,导致安妮的视力恶化,只有微弱的视力。1874年,母亲得结核病死去,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她和弟弟吉米、妹妹玛丽。后来,在父亲家族其他成员的“临时收养”及“张罗策划”下,姑妈收养了她的弟弟妹妹,堂兄勉强收留了她。 因为眼疾和其他种种生活中不顺心的事件,安妮的脾气从小就让人无法忍受,邻居们都叫她“令人讨厌的小孩”。父母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用火钳挟面包烫了手,她用力摔面包;母亲让她照顾睡觉的妹妹,她愤怒地晃摇篮,把妹妹摔到地上;父亲刮胡须时斥责了她,她把瓶瓶罐罐都砸在镜子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妮的坏脾气也是有增无减。父母死后,她到堂兄家就更加不驯服了。后来,安妮的妹妹也去世了,10岁的安妮和7岁的吉米则在1876年2月被送进了离家千里的德士堡贫民救济院——所容纳了900多位老弱病残人士的大杂院。

噩梦开始

噩梦才刚刚开始。救济院的条件很差。在救济院登记时她的视力为“盲”——但还通点路。3个月后,1876年5月30日,弟弟吉米因先天带来的臀部结核瘤病在救济院离开人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关心小安妮的悲伤和孤单,直到救济院新来的、为女生宿舍主持星期六祷告和星期天弥撒仪式的巴巴拉神父的出现。 有一天,巴巴拉神父说:“安妮,你不应该再呆在这儿,我要带你离开。” 巴巴拉神父有一个朋友在马萨诸塞州罗威郡的天主教慈善医院当医生。当时,安妮的视力已经非常糟糕。神父首先要带安妮去看眼疾。 就这样,11岁的安妮离开了救济院,住院治疗眼疾。但不幸的是,手术很失败,安妮的视力甚至比术前更糟糕:仅剩下光感,近似于失明。尽管后来又施行了几次补救手术,但均以失败告终,医生宣告:尽力了,且无能为力了。 安妮必须出院。而此时巴巴拉神父已经奉教团之命,远赴他乡传教。失明的安妮无依无靠,又被送回救济院——这个她深恶痛绝的地方。 安妮的世界陷入了孤单、黑暗。 在救济院多数人对她不友好,因为安妮的坏脾气,他们甚至把安妮关到了这座建筑的最低层——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那里有数间囚笼似的小牢房,安妮就被关在其中的一间里。她又抓又咬又叫,还拿食物砸人。有一位年老的清洁女工对安妮十分同情,她烤了一些巧克力果仁小蛋糕,放在安妮的笼子前。由于害怕安妮拿蛋糕砸人,她快步走开了。可安妮并没有砸人,反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从此,安妮和那位女工成为了好朋友,也渐渐受到了他人的关注,直到那时,救济院的医生们才发现,原来安妮竟是几乎完全失明的盲人!

走进校园

在这里有人启发她去上学,她也渴望有希望的生活,渴望命运的转机。后来救济院因条件差被告,上级来人调查,安妮借着调查组成员走路的气流,紧跟调查组成员身后;凭着感觉,当人家打开大门要离去的时候,她喊“香邦先生”(调查组长),说自己要上盲校,这才有幸免费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时间是1880年10月,那时她已满14周岁。 1880年10月3日,安妮坐着马车进入了柏金斯盲人学校的校园。 在柏金斯盲校读书,安妮也不驯服。因为老师当众批评她,她摔门而出;校长开导,她死活不听。幸好莫美丽老师收留了她,但她却屡次向老师挑衅,老师的回答却是沉默。后来,安妮接纳了莫老师,进步很大。经过漫长的盲校磨砺,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妮长大了。在学校假期来临的时候,安妮甚至想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后来学校帮安妮在波士顿南边找到一份整理、清扫旅店的工作。

恢复视力

安妮在整理房间时,常和房客聊天,并由此有机会认识了一位给安妮热心推荐医生治疗眼疾的房客——上帝又一次把布来福医生带给了安妮。两次手术后,安妮的视力恢复了!尽管视力所及,依然模糊,属“半盲”状态,但安妮已经很知足了!这一年,安妮16岁。 在学校,安妮经常外出替大家办事,一次因为偷着到法庭旁听关于她先前所在的救济院的事,校长认为她玷辱了校誉,要开除她。幸好霍布金太太出面保了她,主动做她的监护人(义母),她才得以继续学习,寒暑假可以回霍布金家了。后来她成为优秀毕业生,上台代表8名毕业生讲话,当时是1886年,那时她已经20周岁。

命运转折

1886年安妮·莎莉文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了。她和义母霍布金太太一同回鳕鱼角过暑假。她不再无忧无虑了,秋天后义母继续回柏金斯盲校当义工,自己怎么办?她想到饭店去洗碗,但是那里不收女工;她想卖书,又怕犬吠……她坐立不安,转眼到了8月底,她接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长安那诺斯先生的来信——  亲爱的安妮: 别来无恙?寄上凯勒先生的来信,请你仔细看一看。凯勒先生为他又聋又哑又盲的小女儿海伦寻求一位女家庭教师。你有兴趣应征吗?请来信告诉我。 请代问霍布金太太好! 祝快乐! 你的朋友:安那诺斯 就是这封简短的信,改变了安妮、也改变了海伦的命运。 读完这封信,安妮·莎莉文感觉非常沮丧,她一点也不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她别无选择,这是唯一可以糊口的一份工作,第二天她坐下来写了回信—— “亲爱的安那诺斯先生:谢谢校长的培育和关怀。经过慎重考虑后,我诚心接受您所提供的职位……” 盲人特殊,聋人特殊,盲聋哑就更加特殊了。因为这是特殊教育里面的特殊教育,安妮做了半年准备,学习和研究了山姆·郑博士当年教又盲又聋又哑的萝拉的资料,尽管那是一份不十分成熟的经验。1887年3月3日,安妮·沙利文长途颠簸,来到了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甘比亚,见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海伦·凯勒。这是沙利文老师人生中的第一个学生,也是她唯一的学生。 就算海伦是一个十分文静的孩子,但是她又盲又聋又哑,作为老师教她点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况且她又如此桀骜不驯!

意志的较量

为了教会海伦认知各种事物及其对应的英文单词,安妮就地取材——从娃娃教起。安妮到达的第一天晚上,给了海伦一个玩具娃娃。当海伦用一只手触摸到玩具娃娃时,安妮用她的手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慢慢地写下了doll(娃娃)。海伦感觉到安妮写字的手,显得很惊奇。然后,她照安妮的样子在她的手上写下安妮写的字母。她学得很快,但发怒也快,因为7年来没有人教育她自我约束。她学着学着不学了,抓起玩具娃娃,摔到了地上。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由于海伦对外部世界感情上的对抗,安妮试图和海伦交流的努力很难奏效。以下是她们第一次一起进餐的情景: 安妮不允许海伦将手伸进自己的盘子里去取她想要的食物,而海伦和她的家人在一起时,已经习惯了这样做。因此与安妮的第一次进餐成了意志的较量:海伦的手一伸进盘子里,就被安妮坚决地推开。海伦的家人为此很不高兴,离开了餐厅。安妮把房门锁上,继续用餐。海伦干脆在地板上又踢又闹,推拉安妮的椅子。半小时以后,海伦绕着桌子找她的父母,却发现没有人在那儿,这使她感到迷惑。最后,她只好坐下来开始吃早餐,但却用手。安妮给她一把勺子,却被哗啦一声扔到地上,于是意志的较量又重新开始。 安妮·沙利文对海伦行为的反应很敏锐。她在给家人的信里说:“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既要规范和控制她的行为,又不能伤害她的心灵。我起初只能非常缓慢地、一点一点地进行,并试图赢得她的爱。”

奇迹发生

两周以后,第一个奇迹发生了。安妮将海伦带到家庭住所附近的一个小木屋里,以便两人可以单独生活在一起。海伦离开她的家人的第一天,差不多全天都在踢打和号叫。到了晚上,安妮让她睡觉,她也不听。第二天早上,海伦非但没闹哄,而且很平和。两周后,她变成了一个温柔的孩子。她愿意学习了。这时安妮工作起来就很开心。海伦学得很快。安妮能够引导开发她的智力了。安妮和海伦整天在一起,把她触摸到的任何东西的名字都在她手上写,但她不懂是什么意思。慢慢地她学会了怎样缝衣服,怎样做东西。每天她们去参观农场里的动物,或到鸡棚里找鸡蛋。而安妮随时随地忙着用她的手指在海伦手上写字母。经过7天的相处,海伦的性格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治疗生效了。安妮写道:今天早上我的心在快乐地歌唱,奇迹发生了!两星期前粗暴的小生命已经变成了温顺的小女孩。 后来有一天,安妮到达的一个月后,她们在外面散步,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她们听到有人在用手泵抽水。安妮把海伦带到水井房,安妮压水,让水流从海伦的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流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写water(水)。反复让海伦体验“水”,海伦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水唤醒了海伦的灵魂,给了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一天她学会了“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和“老师”(teacher)等30个字,这一天学的比以前5个星期学的还多。到4月底认了100个以上的字,到了5月中旬学了将近400个字。海伦还学会了书写,到10月份,海伦可以用盲文给柏金斯盲校的孩子们写信了。从那天开始,海伦每天都走出家门,去找东西学习。每一个新名字都会给她带来一种新的思想。她触摸到的任何东西好像都是有生命的。有一天,海伦想起了她摔碎的玩具娃娃。她到处找娃娃的碎片,想拼装成完整的原样,但没弄成。她认识到做错了那件事,心里内疚。沙利文小姐教会了海伦很多事:读书、写字、甚至会用打字机。但她教会海伦最重要的是怎样思考问题。 从此开始,安妮陪伴着海伦走过了50年,她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排解了海伦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其间,安妮与哈佛大学年轻讲师约翰·阿贝特·梅西(John Albert Macy)成婚,但因为安妮全身心地投入海伦的生活,梅西最终离开了安妮。

人物遗言

1916年底,沙利文老师病倒了。她和助手托马斯·波丽第一次离开海伦,去波多黎各疗养。但即使在疗养的时间里,她也是频繁地给海伦写信。这也是她和海伦相遇后,有生之年的唯一一次“离开”。慢慢地,由于用眼过度,她的眼睛再一次失明。直到66岁,1936年10月19日,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她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Good-bye John Macy, I'll soon be with you, good-bye, I loved you. I wanted to be loved, I was lonesome. Then Helen came into my life, I wanted her to love me and I loved her. Then later Polly came and I loved Polly and we were always so happy together, my Polly, my Helen. Dear children may we all meet together in harmony. My Jimmy I'll lay these flowers by your face, don't take him away from me, I loved him so he's all I've got... Polly will take care of Helen. As the years go on her speeches won't be so brilliant as what people will think but my guiding hand won't be there to take out what should be taken out. Thank God I gave of my life that Helen might live. God help her to live without me when I go. (再见了, John Macy,不久我就将和你在一起了,再见了,我爱你。 小时候,我一直希望被爱,那时我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后来,Helen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她爱我,并且我一直爱着她。再后来,Polly也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也爱他。我们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我爱着的Helen,我爱着的Polly,别了。 请Polly替我照顾好 Helen.在她外出演讲的日子里并不怎么顺利,人们难以相信她。不过,以后,恐怕她再出去时我不能再为她翻译了 谢谢上帝让我将生命赠予了Helen,使她拥有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上帝啊!请你让Helen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也能快乐地生活!) 她对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人,一一做了致辞和谢幕。深情的寂寞和爱,轻轻落地。 海伦功成名就,扬名世界。安妮这支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由于用眼过度,最后失明;她默默无闻地隐身背后,从不抱怨。有记者要写关于她的文章,她不屑一顾地回答:“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私事,不必大家费心。”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是何等的伟大呀!海伦是安妮·沙利文一生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所有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海伦是安妮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王杰的《安妮》这首歌,背后有件什么样的真实故事?

王杰的《安妮》这首歌,背后故事发生在王杰14岁那年,一次校内舞会让王杰意外认识了美法混血、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德莎,热恋中的王杰唤女孩昵称——安妮。德莎却在回国的暑假车祸去世,后来王杰很有名的《安妮》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去世的初恋女友。

王杰给女孩写了首曲子却没有填词,他给这首歌取名叫——《安妮》。

扩展资料:

歌名:安妮

歌手:王杰

作曲 : 王杰

作词 : 陈乐融

事到如今不能埋怨你,只恨我不能抗拒命运

时时刻刻沉醉爱河里,谁知悲剧早己注定

闭上眼睛想起你的情,难忘记你我曾有的约定

长夜漫漫默默在哭泣,心中无限痛苦呼唤你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

安妮,我无法忘记你

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

永远的爱你,事到如今不能埋怨你

只恨我不能抗拒命运,时时刻刻沉醉爱河里

谁知悲剧早己注定,闭上眼睛想起你的情

难忘记你我曾有的约定,长夜漫漫默默在哭泣

心中无限痛苦呼唤你,安妮

我不能失去你,安妮

我无法忘记你,安妮

我用生命呼唤你,永远的爱你

安妮,我不能失去你

安妮,我无法忘记你

安妮,我用生命呼唤你

永远的爱你,安妮

我不能失去你,安妮

我无法忘记你,安妮

我用生命呼唤你

《绿山墙的安妮》:被一个有趣的灵魂治愈

一个满脸雀斑、模样不算好看的11岁女孩,装了满脑子的天马行空,在一个美丽的黄昏闯进亚芬里。从此,这座美丽淳朴、务实保守的村庄迎来了一轮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朝阳。

这个女孩叫安妮·雪莉,是《绿山墙的安妮》书中的主人公,阴差阳错被单身兄妹马修和马瑞拉收养,居住在偏僻、朴素但充满幻想的绿山墙。在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安妮在绿山墙的成长是一个治愈的故事,故事里没有坏人,只有怪人,没有坏事,只有怪事。你可能担心这样一个线索单一、缺少冲突的故事会枯燥乏味,但恰恰相反,它的精彩,会让捧读它的人如饥似渴,欲罢不能。

想象力,让生活焕发诗意

《绿山墙的安妮》的想象力不属于脑洞大开的那种,而是用初见的美好去讴歌和赞美生活。无论是故事里充满想象力的安妮,还是蒙哥马利充满想象力的笔触,都把生命写成了诗,清新唯美,温柔如水。

作家周国平说:“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安妮刚到亚芬里车站的时候选择待在外面,而不是站长建议的女士候车室,因为外面有更多想象的空间。看到路边缀满白花、从田埂上斜垂出的洋樱桃树,她马上想到了一位戴着美丽面纱的白衣新娘。在安妮看来,亚芬里的一切都能令她浮想联翩,住在绿山墙、走在亚芬里的小路上,她都能挥着想象的翅膀,浪漫地度过一分一秒。

面对古板的没有一丝美感可言的裙子,安妮可以想象着自己喜欢:“幸运的是,我可以把其中的一件想象成是用雪白的麦斯林纱做成的,缀着漂亮的蕾丝花边,袖子的三边都蓬松地鼓起来。”卧室简陋,安妮就通过想象,为窗户挂上真丝窗帘,为地面盖上天鹅绒地毯,把冷冷清清的小卧室打扮成“做梦的地方”。在安妮看来,生活中的不尽人意,大多都可以通过想象变的完美,这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在世俗眼中或许可笑,但在安妮心里,却是享受生活的秘方。

安妮的想象力,在热爱生活的人眼中是舞动的精灵,在刻板保守的人眼中,就是出格的怪物。奇妙的是,安妮能够让刻板保守的人逐渐爱上她的想象力,甚至爱上她。

被安妮想象力征服的第一个人是马修。马修是亚芬里出了名的怪人,木讷迟钝,腼腆害羞,不敢和马瑞拉、格林太太以外的女性说话。他驾着马车去火车站,是为了接他们即将收养的男孩,但偏偏搞错了,火车站只有一个女孩,这让马修如何开口呢?

不过,安妮没有让马修为难,因为还没等马修想好开场白,她已经说了一连串的话:“很高兴见到你,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正担心哪!我想像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刚才我还想,如果你今天晚上不来的话,我就到对面铁道拐角,爬到那棵大樱花树上一直等到天亮,一点儿也不用害怕。隐藏在盛开的樱花中,沐浴在月光下睡觉,不是很浪漫吗?就如同睡在用大理石砌成的客厅里一样。如果你今天晚上不来,我想明天早晨也肯定会来的。”

铁路站长口中的“怪女孩”,正好对上了“怪人”的胃口。这番充满想象的喋喋不休,撞开了马修封尘已久的心扉。像绝大多数安静的家伙一样,马修也喜欢健谈的人,而且安妮可以滔滔不绝,也不介意他是否做出回应。相比亚芬里有教养的女孩斜着眼、羞怯地从他身边偷偷行而过,安妮和她们不同,她能和马修大大方方的聊天,而且像个小鸟一样咋咋呼呼,一点都不扭捏。有了安妮的日子,马修的世界明亮了许多,虽然腼腆害羞一点没变,但整个人却充满了人情味。他会偷偷给安妮买最时髦的泡泡袖,还会一改往日的沉默,尽力说服马瑞拉让安妮做她喜欢的事。那个曾经眼里只有农活和农具的人,越来越享受安妮随时蹦出来的奇思妙想,如果坐在没有安妮的餐桌上,他会觉得盘子里的烤肠和面包一点都不浪漫。

和马修相比,刻板沉闷却勤劳善良的老姑娘马瑞拉要严肃很多。刚刚见到安妮的时候,她认为这个女孩话太多,并不想收养她。但是,她很快就被安妮的想象力吸引了。当安妮说刻薄的布卢伊特太太像个锥子时,马瑞拉的心是愉悦的,因为她“竭力忍住了笑”,或许绿山墙,乃至这个小镇都不曾有人对她说这样生动形象且大逆不道的话。虽然安妮第一次睡前祷告的“浪漫祷词”把马瑞拉吓的面色苍白,而且安妮想象力泛滥时,马瑞拉经常无奈地插不上话,但她越来越爱上了安妮“有趣的叨叨”,她很清楚,自己心里那座刻板的冰山正在一点点消融。当马瑞拉听到安妮失去戴安娜后的“遗言式”哭诉时,她彻底被安妮的想象力融化了,她试图掩藏自己抽搐的脸,但是没有用,随即瘫倒在椅子上尽情地放声大笑,那是马修从来没有听过的,反常的,响亮而持久的笑声。

在亚芬里,那些瞬间被安妮的想象力吸引的,几乎都是亚芬里的孩子们,比如安妮最要好的闺蜜戴安娜、还有学校的同学。把安妮当异类的,都是成年人。想象力对于务实的成年人来说,往往一文不值,他们习惯了思虑再三,渐渐失去了与美好事物的直接感应。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写过一句话:“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安妮的想象力,就是那片童心,让亚芬里的成年人寻回了儿时的自己,开始发现身边显而易见却总被忽视的美丽。

从安妮的生命中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像阳光和雨水一样滋养着这棵闪闪发光的小树。而蒙哥马利富有想象力的文字,也“滋养”着每个读故事的人,让他们的眼睛,为了那些如沐春风的语句变得贪婪。“这种改变对安妮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就好像无法改变溪流浅水中的一丝跳跃的阳光一样”。“每年都会有一朵希望的玫瑰被织进一顶不朽的花冠中。”“海螺光洁盘旋的内壁仿佛依稀可见海上西下的斜阳”……细腻而优美的想象,赋予文字跳动的灵魂,一定是对生命充满了热爱,才能写出这样赏心悦目的文字。或者说,它们更像是一首歌,用奇妙的能力,唤醒读者脑中所有的旋律,不断回味,如痴如醉。

最本真的善良,是对生命的感恩

安妮来到绿山墙之前,有过两次收养经历,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她在两个家庭的生活并不幸福。但在马瑞拉询问的时候,安妮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反而充满了理解和感激。

安妮确实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但不要误会,她并不像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样完美。她虽然热情奔放、坦诚直率,但脾气火爆,做事也不够专注,总犯小错误。读安妮的故事,就像看着邻家小女孩成长,亲切真实。

如果说富有想象力是安妮最显著的优点,那么赋予她想象力的,就是她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的纯良之心。她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捕捉到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并嚼成良药,治愈每一处受伤的心灵。因为感恩生命的赐予,安妮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善良,尽最大努力原谅所有的恶意,并毫不吝惜地释放天性,把淳朴和热忱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

在亚芬里,安妮几乎爱所有人,对马修、马瑞拉、戴安娜、艾伦太太和斯泰西小姐,安妮会毫不费力地立刻爱上他们,因为他们也拥有和安妮一样善良美好的灵魂。而其他人,像林德太太,安妮也选择爱他们,虽然“得花点工夫”。对曾经害她摔断腿的乔西·派伊,安妮也能始终保持友好。乔西·派伊编织的花边得了一等奖,安妮为她感到高兴,她对马瑞拉说:“而且我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高兴,因为这说明我在进步。”

看吧,安妮就是这样,不仅善待帮助过她的人,还能善待伤害过她的人。就连身边的一草一木,她也能倾注真挚的情感。

在安妮心中,草木同样拥有着可贵的生命,所以,她和所有的草木、河流做朋友,用最大的热情称赞他们,用最丰富的想象力为他们起名。白色苹果花遮天蔽日、被暮色余晖映了绯红的林荫大道,叫“喜悦的洁白之路”;色彩斑斓、清澈幽长的巴里家池塘,叫“闪光之湖”;卧室外挂满洁白花朵的樱桃树叫“白雪皇后”,木桥下的小溪叫“树神的水泡”……马修的老马叫“贝尔”,门前的老鹳草叫“邦妮”……安妮与她的草木朋友分享着成长中的喜怒哀乐,陪伴它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四季。

马克·吐温说过:“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安妮用善良回馈带给她新生的绿山墙,用春风化雨的青春活力滋润着死气沉沉的亚芬里,她就像一道光照进了灰暗,让这里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机。她用不染纤尘的赤子初心坦然期待着明天,也从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经从盼望中享受了一半的喜悦。

弯道附近,一定有最美的景致

安妮来到绿山墙的5个岁月,弥补了她苦难的童年。勤奋的安妮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女王学院,又全力以赴获得了埃弗里奖学金。带着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安妮回到了绿山墙,马瑞拉摆在窗台上的玫瑰、窗外开着白花的洋樱桃树、清香的薄荷、诱人的香水月季,在安妮看来,都如“一首歌、一个希望、一句祷告。”

如果是成年读者,读到这里,一定知道太过美好的东西必然不会长久。蒙哥马利在描绘美好的同时,也埋藏了伏笔。比如马修频发的心脏病,马瑞拉越来越严重的头痛,和存款银行的破产传闻。

乌云是在一个普通的清晨飘进绿山墙的。报纸上登载的银行破产消息像一柄剑刺入马修的心脏,要了马修的命。可怜的绿山墙已经充满了悲痛,但乌云还没飘走,马瑞拉的眼睛也被医生警告不能再读书、做针线活,否则就会失明。

这是安妮第一次感受到失去亲人的痛,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责任的沉重。从女王学院回到绿山墙的那个晚上,她是那么快乐,她的未来是那么光明,但一夜之间全都化为乌有。苦难,是爱的沉淀,是生命的升华。安妮思考未来的这几天,仿佛过了好几年。但她认真计划好了每一件事情,决定用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来报答马瑞拉的养育之恩。

安妮放弃了奖学金,放弃了去雷德蒙德读大学的机会,选择在亚芬里做一名老师,在绿山墙陪伴马瑞拉,为她读书,帮她料理家务。

如果说去雷德蒙德读大学是一条笔直的梦想之路,那么留在绿山墙自学大学课程就是梦想之路上的弯道。对于这条弯道,安妮依然选择用乐观来解读:“我不知道弯道附近有什么,不过我相信那里一定有最美的景致。”

事实上,安妮很快就在弯道上收获了惊喜。为了让安妮留在亚芬里,她的“死对头”吉尔伯特让出了亚芬里唯一的教师岗位,安妮也与吉尔伯特“一笑泯恩仇”,收获了这份可贵的友谊,而这份友谊,又在蒙哥马利后面的书中发展为爱情。

热爱生活的安妮,也热爱着她人生中的弯道。这个通透的姑娘明白,人生该走的弯路,一步也少不了。就像自然界的河流,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因为前进过程中,总要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对于人生来说,那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就是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苦难,绕不开,也避不了。但正因为这些障碍,河流才激荡出壮观,人生才收获了精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安妮就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像彩虹一样拥有不同的色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对安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她“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如果你认识了安妮,相信你会和她一样,用善良去感受世界的温暖,用想象去治愈人生路上的悲观。

关于安妮情感导师和你好安妮情感体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3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