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情感咨询正文

「叙事性疗法关于情感咨询的问话」心理咨询叙事疗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叙事性疗法关于情感咨询的问话,以及心理咨询叙事疗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叙事疗法 | 你的故事里写着怎样的未来?

叙事疗法是一种辅助个体主动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创作者——并发现其中的创作妙义的疗法。它强调的是我们一生中所发展出的并一直背负着的故事。

当我们在经历各种事件和与他者进行互动时,我们会为之赋予个人意义,它们反过来也影响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而且我们可以同时加载多重故事,比如那些与我们的自尊、能力、人际关系和工作有关的故事。

叙事疗法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新西兰的两位治疗师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和大卫·埃普斯顿(David Epston)开创——他们认为在对个体进行治疗时,将个体与其问题分开来看待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说,叙事疗法旨在通过重写故事来达到重新为来访者赋权的效果,并提供一种非指责的、去病理化的心理咨询。

怀特和埃普斯顿认为,治疗中极为重要的是为来访者去标签化,使来访者不再把自己视为“有病的”或“问题本身”,并帮助释放来访者为自己的处境和行为模式所困时的无力感。

叙事疗法的发展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调:

尊重(Respect): 叙事疗法要求治疗师以尊重和支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因为来访者能站出来参与治疗、直面问题——这本身已经是勇气可嘉了。

非指责(Non-Blaming): 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指责,并且会被鼓励避免在故事中指责他人,而尽量专注于识别和改变无益或有害的想法和行为。

以来访者为专家(Client as Expert): 叙事治疗师被看作是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治愈的合作伙伴,而非提供建议的权威人士。来访者对自己是相当了解的,在治疗师的协助下探索这些信息将促成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 

叙事疗法的关注点是我们围绕自身编写的、已经存在了多年的故事脚本。我们常常会给自己的个人经历赋予意义,而这些或是出自我们内心、或是被别人安置在我们头上的意义,影响着我们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叙事疗法尤其看重我们的这些故事,它们被认为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以下是叙事疗法的基本原则:

现实是社会建构的。 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体验现实的方式。这些与他人的经历成为我们已知的现实。

现实受到语言的影响。 人们通过语言来解释经历,人们可以对同一件事或同一种互动有不同的解释。

故事脚本可以帮助维持和组织我们的现实。 通过构筑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

没有“客观现实”。 人们可能从共同的经历中看到不同的现实。我们所认为的真相,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并非真相。

叙事疗法认为,作为一种理解和解释自身经历的方式,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编写着自己的故事脚本,而且我们在同一时间可以加载多重故事。也许有些故事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但所有的故事都会影响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叙事疗法中的故事通常是以下四个元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多事件(Events)

顺序相连(Linked in a sequence)

跨越时间(Across time)

一个主题或主线(According to a plot)

我们对故事的建构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我们解释事件或人际间互动的方式,以及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其中一些因素包括:

年龄

社会经济地位

种族

性别

性别认同

当念及这些因素时,一些信念会被激活——关于这些因素本身的信念,以及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受到这些这些因素影响的信念。我们会围绕这些信念塑造看待自我的方式,以及对个人经历的诠释。

我们同时携带着多重故事——关于人际关系的、关于事业与工作的、关于自身的强项和弱项的,以及关于人生理想的等等。叙事疗法强调对这些故事进行探索,因为它们可以对我们的各种决策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我们可以同时加载多重故事,但通常会有一个故事比其他故事更具主导性。当这个主线故事妨碍了我们对理想生活的追寻,或者似乎总是在成长与改变的路上拖我们的后腿时,它就出问题了。很多时候,人们带进咨询室的,是一个对他们造成情感上痛苦的问题。 叙事治疗师会与来访者一起探索他们关于自己、个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故事或脚本。当一个主线故事出现问题时,它会体现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中、个体的各种决策和行为模式中。

一个存在问题的主线故事可能是从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一个评判开始的,特别是那些可能对我们有权威性或影响的人,比如双亲或主要监护人。

举个栗子,幼年时期,如果因为我们的某些行为,父母批评我们“懒散”,我们可能就会开始认为自己是懒散的,并在继续今后的个人生活时将这个标签编织到自己的故事中。这个懒散特质会继续发展,成为我们主线故事的一部分,影响未来我们的一言一行、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以及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如果成长过程中,我们被重要他人以某种方式评判——以前面提到的懒散为例——我们会很难甩掉它,或者从故事中摆脱这种标签。时间一久,我们不仅会时时背负着这个标签,而且它还会被那些我们被视为懒散的事件强化,从而继续巩固“我就是一个懒散的人”的主线故事。

故事出了问题,会妨碍我们做出有益的决策。

不良的故事脚本会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使我们越来越偏离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把自己从问题中分离出来似乎变得越发困难了,我们甚至会开始认为自己就是问题。

不幸的是,那些标签往往附着在我们的弱点上,或者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可能没有达标的方面。当我们尝试做出与主线故事背道而驰的举动时,可能会被别人甚至我们自己忽略掉,因为它往往被视为一个特例——我们“不懒散”的行为可能会被最小化或忽视,因为它与我们的主导人设不符。

换句话说,我们甚至不确信自己所作的决定或积极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这与我们告诉自己的、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和我们拥有怎样的能力的故事相冲突。

叙事疗法的主要关注点,是那些有问题的、似乎正在阻碍我们过上理想生活的主线故事。一个训练有素的叙事治疗师会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这些故事并从中找寻线索和信息来帮助我们向这些有问题的故事提出质疑。

通过叙事疗法,我们可以开始识别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质疑那些标签的机会,探索我们内心还承载着哪些预设的信息。以这种方式探索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自我概念,挑战旧的和不健康的信念,并为我们开启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以展现出一个更为准确和健康的故事脚本。

在叙事疗法中,治疗师会强调把个体从他们的问题中分离出来。通过这样做,个体会开始理解他们能够做一些不同以往的事情。渐渐地,那些编织在我们故事中的那些陈旧的、有害的价值观和意义就能够现出原形并被修正。

自我概念逐渐开阔,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随之也就有了积极改变的空间。当我们和我们的问题之间有了空间,我们便可以更好地检视和判断什么对我们有益、什么对我们有害。

叙事疗法的目的不是改变一个人,而是让个体成为自己人生故事的执笔者。

在叙事疗法中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和练习来帮助人们修正或摆脱一个有问题的故事。一些最常用的技术包括:

整合故事

叙事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做的最主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将他们的故事整合起来,从而使来访者能够找回主动权,并探索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为这些经历赋予的意义——进而逐渐明确那些被加诸于自我的信念。

在接受治疗之前,有些来访者可能没有意识到某个故事已经跟随了他们大半生,但是隐约知道有些东西在妨碍他们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或驱动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当故事被整合在一起,来访者就成为了自己故事的观察者,治疗师会和他们一起检视故事,进而找出有问题的主线故事。

外化(Externalization)

当来访者重获主动权将故事整合在一起时,他们实际上就成为了自己的观察者。外化练习可以在人和问题之间的创造一定的距离和空间。 有了这种距离,个体就能更好地专注于改变不想要的行为,而不是认为自己就是问题本身。外化练习使得来访者机会重新定位自己和问题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并开始感到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回到了自己手中。

解构(Deconstruction)

有时候,个体的主线故事会让人感到沉重和难以承受,就好像一个永远无法被摆脱的魔咒,而解构可以帮助来访者在故事中获得更清晰的线索和信息。 当一个有问题的故事已经在来访者的生命中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更倾向于使用概括性的陈述来描绘它,并可能迷失在自己的故事中。通过结构,叙事治疗师和来访一起把故事分解成更小的片段,从而帮助找出问题,让整体故事更容易被理解。

独特发现(unique outcome)/例外(exceptions)

当某个故事看上去翔实而具体,仿佛铁板一块毫无破绽,似乎没有任何可替代性的故事的存在空间,来访者便会很容易陷在这个故事里,被动地默许它左右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决策、行为、个人经历和人际关系。 叙事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向自己的初版故事发起挑战,也会通过提问鼓励来访者对单一的故事版本进行质疑,并考虑主线故事之外是否存在一些独特的发现或例外事件,进而拓宽他们的自我概念。

这些独特发现或例外可以帮助来访者探索那些已经存在了很久,却因为与主线故事冲突而甚少被留意乃至被赋予价值和意义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健全的、关于自我的新故事。

人们运用故事来组织和理解世界和自身经历,个体所告诉自己的话对其决策和行为存在强大的影响。叙事疗法不仅能为人们重新赋权,还能帮助他们以一种反映自己真正的目标和价值观的方式生活。

在成长和改变方面,我们往往比自己想象的更有力量,尤其是当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真实的声音和故事时——正如叙事疗法的开创者之一大卫·埃普斯顿(David Epston)所说,“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斯蒂芬·麦迪根.(2017). 叙事疗法 (刘建鸿,王锦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Clarke, J.(2020). Narrative Therapy Overview. Verywellmind.

叙事治疗的七种基本假设

坚持分享第1222天 20210701

1.叙事治疗不试图做长期的人格重建。想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不一定要回到童年的创伤。在学校咨询工作中,因为学生可能仍在童年,所以回溯童年经验是不太可能的。叙事是一种短期的咨询方式,所以相较于需要深度探索的治疗取向,更适合学校情境。

2.叙事并不需要咨询师的“专家知识”(尽管研究的统计结果认为这很重要)。叙事咨询师相信改变需要的是当事人自己的知识。

3.叙事治疗不认为唯有情绪渲泄才能带来个案的改变。这并非意指叙事治疗师只注重认知而忽略情感。相反的,咨询师看见、关心、并尊重问题所带来的情绪。我们认为情绪或情感(一如想法与认知)是在故事里发生,并将随着故事的改变而变化。一个人的情绪反映着他/她在当下故事里的位置。如果他身陷于问题故事当中,我们不会像其他治疗师一样将焦点放在一个人的情绪上。原因是我们更想要邀请人们离开问题故事,拥有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并藉此找到解决方法,使自己有能力驾驭问题。

4.叙事取向的咨询工作不像其他治疗取向,特别偏重此时此地或是过去的经验。原因是故事会自然地随着时间开展。所有当下的发生都有着过去与未来。我们想要连结这样的时刻,并特别着墨在支线故事的探索上,使之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只将焦点放在当下意味着在咨询工作中可能失去某些重要的资源。

5.叙事取向的咨询工作不需要来访者学习理论的各种术语。叙事咨询师也无需教导来访者以特定的方式说话。相反的,叙事要求咨询师倾听来访者(本书中指的是学生)的隐喻,并且学习他的语言。因此,无论来访者的学识或年龄如何,皆可从叙事治疗中受益。即使是小孩(有人认为特别是小孩)很适合透过隐喻工作。有经验的叙事咨询师会学习和使用孩童的语言和说话方式。

6.叙事并不将个人视为独立于家庭、同侪团体或其他重要他人的个体,而是将周遭的重要他人视为见证来访者为生命努力的支持者。这个取向不只强化个人力量,同时也特别适合用以建立社群、网络的关系。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群,不同人必须在此学会互相适应,由这点出发我们相信叙事治疗特别适用于学校情境

7.最后,传统心理学认为在文化及社会期待的影响下存在着恒常不变的人格结构,而叙事治疗并不采用这样的观点。我们发现这样的假设普遍存在于心理咨询的各派理论中。叙事治疗探究“论述”本身的影响,留意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主流论述如何形塑童年经验。如此,叙事治疗要求咨询师们在咨询过程中尊重多元文化并留意文化力量如何影响着孩童的生命经验。

叙事疗法解构

“解构是一种颠覆理所当然的现实与做法的过程,将那些所谓的‘真实’从其产生的情境与条件中,从隐藏着歧视与偏见的空洞言语中,从掌控人生活自我与人际关系的熟悉手法中,剥离出来。

生活化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很多人都认同了这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成为一种主流论述。有的主流论述是好的,有用的,但有的主流论述却把人困在问题里。

建构主义是关于知识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认为学习者并非是一张“白板”或者一只“空杯子”,等着外在知识的灌输,而是认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而是具有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必然要建立在旧有的知识结构之上,要和原来的知识整合一体。也就是说,知识是不可能像一个固体的物品一样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而是首先要被打散,以某些信息形式出现(比如文本、话语、艺术等),然后被学习者所理解(从他们本人的知识结构出发来进行意义的阐释),然后形成学习者的个人知识,而这种个人化的知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客观、外在的知识形态。

建构主义至少有五种具体的形式:皮亚杰的个人建构论;乔治•凯利的建构主义心理学;恩斯特•凡•格拉泽的激进建构主义;琼•所罗门、弗里德里克•斯代尔和格根的社会建构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这些形式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别。所以当我们讨论建构主义的时候,应该尽量明晰自己的术语定义,以免概念混淆。

目前,社会建构论主要有两层含义:(1)泛指一类立场,认为我们人对现实的理解不是客观的一一对应,而是个人或者社会通过语言建构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会改变、筛选和转化我们的体验;(2)专指某些个人或者学术主体主动的通过各种方法诠释体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社会建构主义则认为人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就进入了一个社会,从这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要靠这个社会母体特别是语言这个文化载体来诠释自己的体验。所以社会生活不仅仅决定人可能有什么样的体验,而且决定这些体验如何被解读。

与传统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相对照,社会建构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它是反本质主义的。它不相信内在的心理本质的存在,比如“人格”、“认知”或者“情感”;其次,它是反实在论的。它不相信有一个可以直接感知的“纯粹客观的实在”、“外在的”存在。社会建构主义者并不主张否认现实的存在。他们只是认为“现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然而,目前在社会建构论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同的理论立场;第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知识都存在时代和文化的局限性,因而试图超越文化和时代去解释现象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宏大话语或追求普遍性的理论都不可能找到合理性的基础。每种理论都应该澄清其立场和本土文化的视角;第四,“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是来自客观实在,而是来自他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语言对于如何理解世界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最关键的东西。第五,语言被视为具有构成作用的东西,不仅仅具有描述功能;第六,社会建构主义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社会活动,反对通过分析个体的或者社会现象的结构所做出的批判;最后,社会建构主义关注过程,不关注静态的实在,比如心理学的人格特质。根据伯尔的观点“知识不能看成是一个人拥有‘或者没有拥有’的东西,而是人们在一起做出来的东西。”

解构和外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外化的目的是先让人能够和问题分开,也就是能够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问题最终也是一个故事,一个被反复复制的故事,就像电脑的病毒,这个故事有一定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被僵化了(也就是被反复复制,缺乏对个人的本土知识的尊重和运用)。现在把问题外化了,就可以有心理空间来审视这个结构。审视的结果就是要让这个僵化了的结构松动,可以容许新的生活可能加入进来。新的生活的可能性慢慢地积累,僵化的结构就被打破了,这就是解构。

在治疗中如何通过叙事去解构?解构的方法比较简单、直接,比较容易理解。比方说,要解开一个绳结,首先你得仔细观察这个绳结的结构:如何盘绕,如何纠结,然后才可以打开。要了解开一张桌子的结构,首先要观察这张桌子的构造,材料,装配过程。其实人的问题——被内化了的问题,就是被视为人的一部分,如同胳膊、手臂。现在问题叙事被外化出来,就好比把一个东西放到面前,我们可以来了解它的构造,它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对于问题叙事,那就要去了解它的主题、人物、情节,把这个故事放到它的背景中来看。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可以问当事人问题最初是怎么开始的,对于问题的认定如何影响当事人规划生活的方式,等等。

‘在实践的层面上,“解构”可以被理解为“倾听那些没有被说出的声音”。倾听,是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技术。尤其是在叙事治疗中,听比说更为关键。那么,治疗师应该怎样听?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听言外之音,听无言之言。来到咨询室的人往往相信当前的某个具体问题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诉说的任何事都与这个问题有关。似乎‘活中再没有任何空间可以容纳问题之外的东西。“倾听没有被说出的声音”是一个很高超的技术和要求,它可以在外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当事人拓展叙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新的生活故事将会涌现出来。

在治疗中,治疗师必须“在场”(being present)。在场当然要求人在场,更要求心在场。心不在焉,漠不关心,感情不投入,智慧不澄明,如何谈得上治疗?治疗师对于当事人的生活世界必须有一种真正的关切,要有一种持久不衰的“好奇心”。传统的治疗师往往对当事人的故事不感兴趣,或者说不是对整个的故事感兴趣,只对那些有利于他们做诊断的情节感兴趣。他们倾听来访者的故事,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下诊断,诊断出来了,故事再精彩也不听了,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一旦有了诊断的结论,这些“专家”就觉得,“好了,我已经了解了你得的是什么病!”根据他们所受的训练,他们已经非常了解这个“病”的范畴、类别、症状、一般的处方,因此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在5分钟之内开出相应的心理治疗的出方,包括药物出方和“行为处方”。但是,这种治疗所了解的是某个知识体系分类中的某一种“病”,而不是面前这个活生生的“人”。确切的说他们致力于帮助解决的问题也是“病”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这种心态可以说是影响治疗关系的最大障碍,需要治疗师时时保持警惕。如果对此没有任何意识察知,那么最好不要从事有关心理治疗的工作,以免害人又害己。

同时,这种“好奇心”又不能等同于“猎奇心”。否则,咨询师就和被人们戏称为“狗仔队”的专门搜集桃色新闻的小报记者没有什么差别了。“好奇心”是对于一个人和他的精神世界的尊重,也是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的渴望,同时也就承认了自己对这个人的“无知”。治疗师希望通过这种真诚求知的态度更多地了解当事人的生活,从而发现不曾被当事人注意到的生活片断,以便和他/她一起重新改写这个生活故事,让故事向着他与她真切希望的方向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当事人更好的生活价值。但是“猎奇心”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窥探别人隐私的目的,当事人越是不想告诉他人的东西,他就越希望了解,以便在背后议论时有谈资,显示自己的“博学”,以便在“臭味相投”者中间取得“话语权”,从而获得一种畸形的自我满足——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

叙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叙事可作为心理学研究中获得深度资料的重要手段。叙事资料作为数据资料的补充,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其次,叙事还可作为干预手段在研究中使用。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叙说生活故事的过程中,也就审视了自己。这种反思或审视是一种内源性的干预,使我们自律,变得对我们的生活负责。

叙事疗法把人与事分开,以人性的眼光看人,而不以道德教育人。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叙事疗法对多数适合心理咨询的人都有较好的作用,是 当今重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一。

什么是叙事疗法?

叙事治疗以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观为基础,认为一切知识都由社会建构而来,既不能由个体建构获得,也不能由发现所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态度、情绪等心理现象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和文化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存在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普遍知识,也不存在单一的、具有普适性的心理治疗方法。对错综复杂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的诠释。每个人的经历和对经历的解释组成了个人的经验并塑造了个人的行为。人类的经验(包括个人经验在内)基本上是模糊的,绝非通过简单的分析判断就能了解和把握。对经验可有多重解释,但真知只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因此无论是治疗师还是患者,单独依靠某一方都不能解决问题。家庭治疗一定是协作式的,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对话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才能使问题明朗化,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

关于叙事性疗法关于情感咨询的问话和心理咨询叙事疗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xintukeji.cn/h/3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