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信途科技给大家谈谈神农架产品线上推广优化,以及神农架网络推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湖北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要求,我厅组织对我省地勘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省共有地勘单位48个,年末在职职工人数 12288 人(其中,从事地质勘查有6725人;从事工程勘察与施工的有4195人;从事矿产开发的有603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有3061人),较2005年职工人数9472人增加2816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有41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36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583人),较2005年专业技术人数387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4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752人),增加268人。在职职工劳动报酬为18073.47元,较2005年的14882.29万元增加3191.18万元,增幅21.44%。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全省离退休人员为14662人,比较2005年离退休人员14535人增加127人;离退休费用21695.91万元,比较2005年离退休费用20658.11万元增加1037.79万元,增幅5.02%。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共有42个,比2005年增加3个,资质类别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类。全省地质勘查单位拥有各类单项资质总数为155个,其中甲级资质62个,乙级资质54个,丙级资质39个,其中具有最高资质为甲级的单位有28个,最高资质为乙级的单位有1个,最高资质为丙级的单位有13个。
二、我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已属地化的有3个(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北省核工业队、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央直属地勘单位有5个(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省地质勘查院、湖北煤炭地质勘查院、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湖北总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我省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国有地勘单位共有25个,资质类别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11类。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拥有各类单项资质总数为117个,其中甲级资质50个,乙级资质48个,丙级资质19个,其中具有最高资质为甲级的单位有24个,最高资质为乙级的单位有1个。
(二)经济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趋好,效益呈较快增长势头。现将省内主要国有地勘单位经济状况简述如下:
1.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我省地质勘查工作主力军之一。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该局资产总额达16.12亿元,比2005年的15亿元增加了1.12亿元,总资产增长率达7.5%。其中,生产性资产9.75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7622万元,增长8.5%,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1.47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816万元,增长14.1%。全局净资产总额达6.9亿元,比上年增加4441万元,增长6.9%。全局负债总额9.22亿元,资产负债率与2005年相当。
2006年,该局全年实现总收入达14.67亿元,比上年度的11.19亿元增加3.47亿元,增长31.1%。总收入中,地质勘探业收入从2005年的2.71亿元增加到3.43亿元,其中,地质勘探费由上年的1.95亿元提高到2.53亿元,增长了29.8%(主要为政策性增资);地质专项拨款从2005年的4454万元增加到5163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430万元;矿产开发收入从2005年的796万元增加到951万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从2005年的6.41亿元增加到8.71亿元;其他产业收入2.22亿元,比上年增加4960万元。
2006年度全局支出总额为14.32亿元,比上年度的10.85亿元增加3.34亿元,增长31.99%。其中,地质找矿支出6549万元,矿产开发支出806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610万元和76万元。
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
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局资产总额达5.39亿元,比2005年的4.7亿元增加了0.69亿元,总资产增长率达14.7%。其中,生产性资产7309.6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688.39万元,增长10.4%,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6120.6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 481.21万元,增长8.53%。全局净资产总额达4327.78万元,比上年增加220万元,增长5.36%。全局负债总额3.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与2005年相比增长14.07%。
2006年该局总收入2.77亿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14.04%。其中:地勘业收入2.12亿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2717.77万元,其他产业收入5287.73万元。地勘收入中,地质勘探费1.01亿元,地质专项拨款3020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780万元,矿产勘查劳务收入8107.61万元。2006年,该局总支出26776.42万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地质找矿支出11605.86万元,同比增长52.47%。
3.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该所资产总额达8444万元,比2005年的6770万元增加了1674万元,总资产增长率达24.7%。其中,生产性资产5332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1036万元,增长24.1%,生产性资产中的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原值3055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036万元,增长51.3%。2006年全所负债总额342万元,比上年增加了 77万元。
2006年该所实现总收入(产值)6282万元,较2005年增长21.8%;2006年总支出4460万元,较2005年增长11%。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省公益性地质工作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省两级财政预算支出。2006年本省地勘单位争取投入公益性地质项目资金共计达1.39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地质项目资金1.29亿元,获得省级财政地质勘查专项资金1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包括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经费4411万元;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经费5135万元;地方财政拨款984万元。
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勘查开发局和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是我省勘查工作的两支主力军,2006年他们认真研究把握国家和本省加强地质工作的政策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联系沟通,协调各方关系,调整立项思路,积极组织申报和落实各类国家资金地勘项目,争取国家和本省财政资金项目54项,经费达7520万元。
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勘查开发局争取国家和本省财政资金项目实际投入突破4000万元预期目标,达到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9项,经费2747万元;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6项,经费900万元;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15项,经费680万元;省国土厅技术支撑服务项目13项,约150万元。此外,部分下年度新上和续作项目资金已争取到位或申报待批。其中已批准到位中央财政地勘项目和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有8项,经费990万元;已申报审查待批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和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有20余项;区域地质调查在全国首批实现数字化填图并顺利通过野外验收。1:25万十堰—襄樊幅地质修测统一了该地区地层系统,总结了区内火山岩、侵入岩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区内基本构造格架新认识;1:5万金牛幅、高桥幅区域地质调查初步划分出区内火山岩岩相体,新发现膨润土、珍珠岩等矿(化)点;1:20万神农架幅巫溪幅区域重力调查完成面积4500 平方千米,800个物理点。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阶段工作全面展开,通过横向协作和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实施的沿江镉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城市矿山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洪湖湿地生态评价及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等各子项目野外工作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资料。
(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抓住地质勘查工作社会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全省商业性地质勘查技术劳务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服务地域逐步拓宽,经济效益保持增长,社会影响得到提升。2006年,全省地勘单位签订商业性地质勘查技术劳务项目数百项,合同额2亿多元。所承接的项目类型主要为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矿山技术咨询服务、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调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前期地质调查、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规划等,但技术含量较高、单项合同额较大的矿产勘查项目比例增大。同时,省外、国外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市场也逐步得到拓展,省外主要瞄准西部市场,国外主要推进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市场。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2006年度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资金276万元。开展了“援埃塞俄比亚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编写的《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矿产地质调查前期考察报告》通过了评审,并提交商务部和埃塞俄比亚矿业能源部;编制的《埃塞俄比亚Gimbi-Nejo地区1:25万地球化学调查总体设计》向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局作了汇报,正在根据专家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了湖北省郧西县周公山锑矿、郧西县西沟锰矿、竹山县牌楼锑矿等一批矿权登记申请,完成了鹤峰县向家山—九台山锰矿地质预查等8个矿权申报资料的修改、踏勘检查、延续申请等工作,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矿产开发工作情况
本省地勘单位矿产开发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所属地勘单位通过探矿权折价入股方式参与矿山开发,年收益在1000万元左右。在矿产品加工贸易方面,省地矿局实验研究所矿产开发公司研发生产的环粘土、铸造涂料、水性保温隔热涂料、耐火原料等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市场逐渐打开,目前年矿产品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
(六)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
2006年,全省工程勘察施工完成产值约9.28亿元,其中属地化地勘单位完成产值8.9亿元,占总产值的95.91%;中央直属地勘单位完成产值3549万元,占总产值的3.82%;其他地勘单位完成产值136万元,占总产值的0.27%。
2006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工程勘察施工共完成产值7.31亿元(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施工等)、实现收入6.36亿元。其中:省内完成产值4.85亿元、实现收入4.42亿元,省外完成产值2.28亿元、实现收入1.85亿元,境外完成产值人民币0.18亿元、实现收入人民币0.09亿元。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省地质勘查院是我省以磷化工为主产业的勘查单位,“十五”期间地质工作开始走向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5年完成工勘项目110个,产值400万元,较上年增加50%,完成的“石油学院南区”项目获荆州市优秀勘察成果三等奖,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三等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完成项目129个,合同总额450万元。从业人员年均收入2.5万元,在岗率达到90%,比2005年均有增加。
三、我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7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的相继出台,我省各地勘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改革,突出加强地质工作,加快地矿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湖北地质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可取经验。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富民、强队、兴局”为目标,以“调整结构、强化主业、培育主体”为主线,以地质工作为立局之本,以矿产开发为强局之路、以科技创新为兴局之策,实施“一主三化”发展战略,壮大核心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开辟新的服务领域,推动地质工作和地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谓“一主三化”,就是坚持以地质勘查为主业,加快推进矿产开发产业化、建设工程集约化、多种经营产权多元化。通过有效整合全局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理顺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形成以地调院、环境总站为龙头,以地区性、专业性地勘单位为重要支撑的以局为单元的地勘主业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整体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以及地质环境调查,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做优做强地勘主业;以局矿业公司为投资经营主体,大力加强矿业权经营和矿产品开发,新增、运作一批探矿权,控股、参股一批矿山企业,实现矿产开发产业化;以地建集团为龙头,以高资质企业为支撑,调整经营策略,瞄准重点项目,立足国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实行专业化分工、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努力盘活地产资源,适度发展制造加工业,精心培育服务业,改革多种经营产权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将股份制作为放开搞活多种经营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局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专业特色和优势更加凸现、市场竞争力更强,地勘队伍正向主业现代化、辅业企业化和管理科学化加速迈进。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求生存、谋发展、带队伍,一是在“三个不变”,即保持地勘事业性质不变、保持地勘主业不变、保持地勘单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局、队两级分流部分人员组建工程勘察、岩土施工、地理信息等地勘延伸产业公司开展相关业务,以解决人员安置压力,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二是保持行业特色,稳定地勘主业,在国家地质任务不饱和,商业地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面向公益性地质和商业性地质两个市场,大力开拓地质勘查工作领域。经过艰苦努力,该局不仅保留了原有地勘工作体系、单位建制、保存了地勘队伍基干力量,保留提升了地勘及相关资质,保证了地勘主业稳步较快发展,并取得了丰富成果和良好效益。
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抓住国家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加大先进装备引进管理,大力推进基地建设,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进一步增强,在地质科研及地质生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稳步提高,国家地质调查工作骨干队伍的职能和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总结我省地勘单位改革经验,有以下体会:一是有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单位生存发展困难的情况下搞改革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主心骨作用。二是坚持从一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改革。三是注重在改革中妥善处理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的利益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四是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特别是妥善处理好保持地勘工作体系与在市场中求生存的关系,实现两者同步协调发展。五是按照有利于生存、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保持主业的原则,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
四、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设想
(一)加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以所属地勘单位为主体,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加强装备和基地建设,建实建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切实保障其运行和工作的开展;项目经费按实际工作量核定。
(二)深化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规定,研究解决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管理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按照全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政策,落实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及在职职工社会保障政策、地方性补贴和住房改革政策;帮助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解决职工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问题;加快分离地勘单位办社会职能的改革。
(三)完善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制度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矿业(山)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的机制。加大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的投入力度,突出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制度,主要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及找矿综合研究工作。逐步扩大基金规模,省级财政分成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矿业权价款等收益,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
(四)引导国有地勘单位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积极培育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主体,积极探索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先导,以商业性地质工作为主体,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地质勘查发展道路。鼓励支持国有地勘单位获取运作矿业权,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鼓励国有地勘单位与社会资本及外资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矿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培育壮大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的市场主体。
(五)加快地质人才队伍建设
将地质教育纳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大对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依托我省地质院校,加强与部属院校的合作和共建。全面实施地质职工全员教育,推进在职职工的岗位培训和青年职工的学历教育,有计划地选送各类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地质队伍总体素质,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培养高层次的地质专业技术骨干和复合型人才。建立我省地质杰出人才、地质找矿成果、地质科技进步等奖励制度,激励地质科技创新,形成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成果、地质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地质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大力改善野外地质工作条件,提高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待遇,完善津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专家选拔机制。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发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
(六)推动地质科技创新
编制全省地质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营造良好的地质科研环境。健全地质科技多渠道投入体系,逐步加大地质科技投入,合理安排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研究和新技术引进推广的经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对重要地质科技项目倾斜。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研究;组织运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开展重要矿产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地质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创新;积极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尾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以及矿山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开发、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环境等课题的综合研究。加强省级重点地质实验室的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提升地质装备水平,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地质装备的利用效率,加快深部探测、分析测试等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的引进、开发与应用。
(七)扩大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省外、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重点到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大、资源互补性强、有一定投资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开展我省严重短缺或投资收益显著矿种的风险勘查工作。鼓励国有地勘单位和有条件的企业以资源条件较好、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西部省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开展省外、国外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制和政策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广泛开展地质勘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五、对策建议
地质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地勘单位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基础服务,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针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及建议如下:
(1)进一步落实加强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尽快落实将省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重点内容的政策。按照国务院批准的2007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这支队伍经常性支出纳入“一般公共事务”类级科目。同时,每年度相应固定安排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经费,适应地质工作信息化、现代化进程需要的地质装备更新专项经费,地质成果数字化建设与地质资料保护专项经费以及基本建设专项经费支出。建议中央财政对省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安排一定的专项补贴。
(2)长期以来,因政策缘由,多数地勘单位未能纳入社保体系,职工后顾之忧没有解决,单位负担较重。因此,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解决职工(含离退休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和地质队进城及各种政策性补贴等问题。
(3)建议加快地勘单位资本积累和职工生活条件改善的步伐,通过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地质勘查队伍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76号),对地勘单位所持有的划拨土地给予优惠政策,使之成为地勘单位能够经营开发的商业用地,作为资源经营,以解决地勘单位经济积累不足的问题,同时,针对地勘单位的实际困难,给予地勘单位职工集资解决居住条件的政策。切实解决职工住房货币化所需的补贴资金。
(4)在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和《关于印发〈以折股方式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办法〉(试行)》(财建〔2006〕695号)所给予地勘单位在矿权经营方面的政策基础上,对国有地勘单位获取经营矿权和矿山开发给予进一步倾斜政策。中央、省级基金矿产勘查项目形成的探矿权出让收益分配比例向承担项目的国有地勘单位倾斜,建议为转让价款的30%。
(5)以野外一线为重点,切实增加省级地质勘查队伍的装备投入,改善地质装备条件。此类经费根据实际需要,中央财政予以专项补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补助经费,帮助省级地质勘查队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的问题。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中国有哪些原始森林
中国有哪些原始森林
我来答有奖励
yhgxhlxt
聊聊已关注成为第30位粉丝
中国的原始森林有:神农架山区,大兴安岭,金光湖原始林区,尖峰岭热带雨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1.神农架山区,位于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的边界,南濒长江,北望武当山,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结的地方,亦是我国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温带过渡的地带。全区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主峰太神农架高达3300米。1978年,国家决定在其中的大小神农架诸峰周围20平方公里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2.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连片大面积的热带森林,深受国内外瞩目。地处云南南端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当今我国高纬度、高海拔地带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绝无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现象。
3.金光湖原始林区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内田村,金光湖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林海茫茫,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不胜枚举,林区总面积7768亩,最高海拔845米。林区古木参天,曲径幽回,身处林海,不仅可以饱览大自然秀丽风光,还可尽情享受"森林氧吧"的无穷乐趣。区内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及其它树林,还有珍稀动物。
4.尖峰岭热带雨林位于三亚市北部,乐东县北部与东方市的交界地带,是海南岛西部濒临北部湾的一处山地。距三亚市区90公里,总面积447平方公里,尖峰岭主峰海拔1412米,因形似尖刃而得名。在这片神秘的大森林里生长繁衍着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动物种类。尖峰岭地区目前尚保存了中国整片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鸟语花香,年平均气温19°C-24.5°C ,盛夏凉风习习,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植物的精气浓度大,是疗养避暑度假胜地。
5.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腊、勐海3县境内。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它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以及整个森林生态都是无价之宝,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区内有8个植被类型,高等植物有3500多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的八分之一。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保护植物的15%。
原
中国哪些地方有贫困山区?
贫困的地区都很山,要不了多少钱,一个月给个二三百老乡就很开心了。加之很多地方要贫困搬迁,说不得你就能一个人住一个村子。
在2014年统计数据公布的名单中,各贫困县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省份占375个。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全境都属贫困县,共有74个;其次是云南,有73个;第三是陕西和贵州,各有50个
详细名单编辑河北省(39个)
石家庄市: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行唐县
张家口市: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尚义县、蔚县、万全县
承德市: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
秦皇岛市:青龙县
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顺平县、唐县
沧州市: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
衡水市:武强县、武邑县、饶阳县、阜城县
邢台市: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新河县、平乡县、威县
邯郸市:魏县、大名县
山西省(35个)
太原市:娄烦县
大同市: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广灵县、浑源县
朔州市:右玉县
长治市: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
忻州市: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岢岚县、代县、宁武县
晋中市:和顺县、左权县
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运城市:平陆县
吕梁市:交口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兴县
内蒙古(30个)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
赤峰市: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
通辽市: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
乌兰察布:商都县、化德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卓资县、兴和县
吉林省(8个)
白城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白山市:靖宇县
延边州: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黑龙江(14个)
哈尔滨市:延寿县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
大庆市:林甸县
鹤岗市:绥滨县
佳木斯市: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抚远县、汤原县
双鸭山市:饶河县
绥化市:兰西县、海伦市
安徽省(19个)
阜阳市: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颍东区
亳州市:利辛县
安庆市: 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潜山县
六安市:寿县、霍邱县、裕安区、舒城县、金寨县
池州市:石台县
宿州市: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江西省(21个)
赣州市: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寻乌县、会昌县、安远县、上犹县、赣县、南康区
吉安市:井冈山市、永新县、遂川县、吉安县、万安县
上饶市:上饶县、横峰县、鄱阳县、余干县
抚州市:广昌县、乐安县
九江市:修水县
萍乡市:莲花县
河南省(31个)
洛阳市: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栾川县[6]
信阳市:新县、息县、固始县、商城县、光山县 、淮滨县[6]
商丘市:虞城县、睢县、宁陵县、民权县[6]
驻马店市: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6]
南阳市:淅川县、桐柏县、南召县、社旗县[6]
濮阳市:台前县、范县[6]
平顶山市:鲁山县[6]
新乡市封丘县[6]
开封市:兰考县
安阳市:滑县[6]
周口市:淮阳县、沈丘县[6]
三门峡市:卢氏县
湖北省(25个)
恩施州: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恩施市、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
十堰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郧县、房县、丹江口市
黄冈市: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市、红安县、蕲春县
宜昌市:长阳县、秭归县
孝感市:孝昌县、大悟县
黄石市:阳新县
直辖单位:神农架林区
湖南省(20个)
张家界市:桑植县
益阳市:安化县
岳阳市:平江县
郴州市:桂东县、汝城县
永州市:新田县、江华县
邵阳市:隆回县、城步县、邵阳县
怀化市:沅陵县、通道县
娄底市:新化县
湘西州:古丈县、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凤凰县、花垣县、龙山县
广西壮族(28个)
南宁市: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
河池市:环江县、罗城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都安县、大化县
百色市:田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
崇左市:天等县、龙州县
柳州市:三江县、融水县
来宾市:金秀县、忻城县
桂林市:龙胜县
贺州市:昭平县、富川县
海南省(5个)
直辖单位: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白沙县、临高县
重庆市(14个)
城口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秀山县、黔江区、酉阳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丰都县
四川省(36个)
广元市:苍溪县、朝天区、旺苍县
南充市:阆中市、仪陇县、嘉陵区、南部县
广安市:广安区
乐山市:马边县
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
宜宾市:屏山县
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达州市:宣汉县、万源市
阿坝州:壤塘县、黑水县、小金县
甘孜州:石渠县、理塘县、色达县、德格县、甘孜县
凉山州:美姑县、金阳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普格县、喜德县、盐源县、木里县、越西县、甘洛县
贵州省(44个)
黔东南州:雷山县、从江县、剑河县、榕江县、黎平县、麻江县、丹寨县、台江县、岑巩县、锦屏县、天柱县、黄平县、施秉县[6]
黔西南州:晴隆县、望谟县、册亨县、贞丰县、普安县、兴仁县、安龙县
毕节市: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织金县
铜仁市:沿河县、松桃苗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德江县
黔南州:长顺县、罗甸县、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
六盘水市: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县
安顺市:紫云县、关岭县、普定县、镇宁县
遵义市: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
云南省(73个)
昆明市: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
曲靖市:富源县、会泽县
保山市: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
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威信县、绥江县、彝良县、镇雄县
丽江市:宁蒗县、永胜县
普洱市:镇沅县、墨江县、景东县、江城县、孟连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澜沧县、宁洱县
临沧市:永德县、凤庆县、沧源县、镇康县、云县、临翔区、双江县
文山州:广南县、马关县、砚山县、丘北县、文山市、富宁县、西畴县、麻栗坡县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6]
德宏州:梁河县
怒江州:泸水县、兰坪县、贡山县、福贡县
迪庆州:维西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
大理州:漾濞县、鹤庆县、弥渡县、南涧县、巍山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
楚雄州:双柏县、南华县、大姚县、姚安县、武定县、永仁县
红河州:屏边县、金平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
陕西省(50个)
延安市: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
铜川市:耀州区、宜君县、印台区
渭南市:合阳县、白水县、蒲城县、澄城县、富平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
宝鸡市:麟游县、太白县、陇县
汉中市:洋县、西乡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
榆林市:清涧县、子洲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横山县、定边县
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石泉县
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甘肃省(43个)
兰州市:榆中县
白银市:会宁县
天水市:武山县、清水县、甘谷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安县、麦积区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古浪县
庆阳市:华池县、环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
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
定西市:安定区、通渭县、临洮县、陇西县、渭源县、漳县、岷县
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礼县、西和县、文县、康县、两当县
临夏州:临夏县、和政县、积石山县、东乡县、广河县、康乐县、永靖县
甘南州:临潭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
青海省(15个)
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
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县、民和县、循化县、化隆县
黄南州:泽库县
果洛州:达日县、甘德县、玛多县
玉树州: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
宁夏回族(8个)
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
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中卫市:海原县
新疆维吾尔(27个)
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岳普湖县、疏附县、疏勒县、叶城县、英吉沙县、伽师县、莎车县
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乌什县
和田地区:和田县、洛浦县、墨玉县、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哈密地区:巴里坤县
克孜州: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图什市
伊犁州:尼勒克县、察布查尔县、托里县、吉木乃县、青河县[7]
西藏自治区(74个)
五年里,国家电网做了哪些大事
从严治党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将党的建设作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旗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保证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扭住思想“总开关”,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夯实基层基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向基层延伸;坚持党管干部,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强化作风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抓好群团青年工作,促进企业和谐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
在党中央领导下,国家电网公司坚决拥护改革、主动参与改革,结合实际推动各项改革落地实施。围绕国企改革新要求,公司成立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司制改制、董事会建设、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等各项改革任务。
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完成390家县公司“子改分”,各级存量法人户数共计减少437户。电网业务基本实现两级法人、三级管理。这些改革措施为公司带来的综合收益约49亿元。2016年,公司的负债率降到55.9%,在世界500强同业中处于最优水平。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公司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增量配电投资业务放开、产业和金融单位等为重点,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运作、股权投资和上市等方式,激发国有资本活力。
一带一路
国家电网公司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公司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公司“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和国际产能合作行动计划,以项目为依托,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重点,推进电网互联互通,通过电网技术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海外项目投资、社会责任履行等融入世界发展脉搏。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累计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条跨国输电线路,在解决当地无电和缺电问题、促进民心互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进蒙古国锡伯敖包—中国河北等跨国输电项目,并就利用特高压技术,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网进行研究。累计对外投资约155亿美元,成功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香港、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
坚强电网
自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的重大战略构想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围绕特高压科研、试验、论证、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十多年来,通过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我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尖端技术装备应用最多的现代化电网。电网规模、并网发电装机、新能源开发规模、全社会用电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
截至2017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八交七直”特高压工程,在建“一交四直”特高压工程,20条特高压工程线路累计长度超过3万公里,形成输送能力达数千万千瓦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
农网改造
农网改造升级是一场惠及亿万农民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部署,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最为关键的两年攻坚期里扎实推进工程实施,提前3个月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建设任务。2016~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资1423.6亿元,完成153.5万眼农田机井新通电及改造、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7.8万个自然村新通动力电及改造。毫无疑问,农网升级对塑造农村生产生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农网改造塑造了新农村。
安全供电
安全供电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国家电网公司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把大电网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格电网调度和运行监控,加强电力需求预测,统筹电力电量平衡,抓好风险预警预控,开展反事故演习,提高对重大电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全力保障夏、冬季节电力负荷高峰的安全供电。
截至2017年9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21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面对多地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公司发挥跨区跨省输电通道作用,落实需求侧管理,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科技创新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行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引导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技术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公司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目标,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示范应用上,加大科研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技术应用,强化标准制定,取得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世界电网技术制高点的重大成果,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能源转型
国家电网公司始终以奉献清洁能源为企业使命,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做了突出贡献。一方面积极帮助发电企业实现清洁能源的并网和输送,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另一方面积极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和配置,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在2016年,为加强清洁能源并网和输送,国家电网公司投资750千伏及以下相关工程120亿元,建成输电线路5620米,满足了784个新增新能源项目并网和省内输送的需要。同时,跨省跨区外送通道建设紧锣密鼓,加快推进,集中投产了一批跨省跨区输电项目,全国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大幅度提高。
电能替代
国家电网公司历来重视电能替代工作。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电能替代的实施方案》和《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从机制设计、技术保障、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快推进电能替代。
截至今年8月底,公司累计实施电能替代项目9万余个,完成替代电量约3247亿千瓦时,相当于在能源终端消费环节减少1.8亿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碳粉尘合计1亿吨。替代技术由5大类、18种技术拓展到20大类、53个应用领域。
创新创业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从未停止对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今年6月,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公司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优化业务布局,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产品设计和设备试验能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公司先后成立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央企促进双创的典范。近年来,公司不断推动智慧车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强化充电服务、车桩全寿命周期服务等功能,提高增值服务能力和充换电设施利用效率。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加快电动汽车储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网协调控制系统建设。完善分布式光伏云网功能,推进增值服务开发。
精准扶贫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分析影响贫困地区脱贫的农村电力发展突出问题,精准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研究定点扶贫县及其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稳定脱贫办法,统筹部署实施了“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推进村村通动力电、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定点扶贫县光伏扶贫三大工程。
2017年9月25日,圆满完成全部7.8万个自然村通动力电和增容改造任务。2017年8月底,公司已完成光伏扶贫项目接网总容量896.6万千瓦,惠及174.4万户贫困户。公司连续22年推进定点扶贫工作,迄今已向湖北长阳县、秭归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和青海玛多县捐赠扶贫资金1.94亿元,实施了421个扶贫项目。去年以来,公司先后在青海、湖北五县区投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
电力入藏
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高度重视西藏地区电网发展,把服务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当作责任央企的重要政治使命,把加快西藏电力建设作为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的大事,集中力量、狠抓落实。
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彻底结束了西藏东部和四川甘孜南部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将于2018年建成投运的藏中联网工程将显著增强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结构,与青藏联网工程、川藏联网工程形成合力,为全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供有力保障,为后续藏电外送打下坚实基础。
——玖石国网
神农架梅梅土蜂蜜是软广告吧
我也是刚买了一瓶 就是看到百度上面软广告买的 首先觉得产品是货真价实 然后觉得乡里人不容易
想扶贫支持 贵点无所谓 所以花158元买了瓶300多克的蜂蜜。
买的时候我微信让所谓的梅梅不要发甜的白糖蜜 她也说她家蜜是土蜜蜂 没有用糖喂养 不会甜的腻人
没有想到产品到家回家一尝 甜的腻人
还有快递显示的也不是神农架 而且武汉洪山区李花花寄的
建议腾讯微信公司管理下这些不良商家 现在我都不信任微商了
超级甜的腻人 而且喝一口还割喉咙 不能直接喝 只能兑水喝
祖国的壮丽山河有哪些
为生命扣上“安全带”
安全生产是党和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之一,《安全生产法》出台、改革国家安全监管体制、违法违规行为被严惩等举措,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等高危行业事故多发。按照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孩子上得起学
200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但教育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教育投依然严重不足。2006年,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性教育支增长将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等逐步增长,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到2010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将接近100%。
看病心里舒畅
过去的5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面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家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放心喝水吃肉
2005年,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国家关闭了15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2006 年,让百姓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已经明确,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
支起“保护伞”
2005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但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今后几年里,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300万~1400万人。今后,企业不得集中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国家也将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个就业岗位。一些歧视性就业协议将被禁止。优化就业环境,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居者有其屋
2005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联手出击调控房地产市场,市场秩序得到好转。但对普通百姓而言,商品房价格仍然“高高在上”。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将朝着遏制投资、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方向发展,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老有所养
统计显示,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费19年增长119倍。但目前我国公共养老覆盖面只占总人口的15%,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随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为重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国家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越来越多的人将过上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
共享发展的成果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目前占全国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其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06年,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
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陆续掀起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截至2005年9月,全国累计清偿2003年以前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1410亿元,占拖欠总额的75.82%。但漠视、侵害农民工利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务工环境仍待根本改观。2006年,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钱,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拖欠工资的现象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
生活更有质量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大丰富。但和老百姓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服务网点还很不健全,一些景点高昂的票价依然让百姓“望景却步”。2006年,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回答者: 章方思琪 | 一级 | 2009-9-15 20:13
祖国的变化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唱起这首歌,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岁月如梭,再过几天我们的祖国就迎来了六十岁的生日,这六十年里祖国的变化让世人瞩目,世界惊叹!
小时侯外婆常和我讲:从前小孩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完了弟弟妹妹穿,而且款式单一。那时粮食不充足,想吃个地瓜干都很困难。现在我们穿的衣服各式各样,色彩鲜艳。所有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爸爸说:“他们小的时候教学环境十分艰苦,学习用具和各个科目的参考书也远不及现在这么丰富。他们的童年是在弄堂和乡野中度过的,打玻璃球,玩跳房,丢沙包是他们经常玩的游戏。如果能有一把玩具手枪和布娃娃,那就是很奢侈的玩具了”。而如今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别说玩具手枪布娃娃单是电动玩具就成千上万。我们的童年是与世界高科技同步的。
妈妈说:“小时候她们住的都是低矮的旧瓦房。一遇到下大雨,雨水就直往家里钻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走的大多数是泥路,最好的也是沙石路。如果有车子开过就会扬起满天的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而现在马路全都是柏油或水泥铺的家家户户都住楼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打。马路上都按装了红绿灯和电子警察,不用指挥人们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大家的出行更方便安全。
啊!祖国你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你感到骄傲。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三峡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北京奥运会的举世瞩目,千年飞天之梦的圆满。我为我能生在新时代的中国而自豪。“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我们肩负着未来的使命。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变得更美好!
祖国的变化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
1、前 言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的重点开发地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船队直达重庆。三峡库区的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三峡工程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久、稳定的支撑能力为基础。为了促进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的综合整治,保护好生态环境,以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人和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2、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热资源丰富
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占总面积的4.3%。三峡库区行政区域指三峡水库涉及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个县和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市三区、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市二区、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和重庆市近效七区和江津市16个县区,共20个县市,土地面积5.4万km2,人口1 966.44万人(2000年)。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三峡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5~19℃,大于10℃积温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 000亿m3。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 W。水资源开发潜力大。
(3)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林、果、土特产品优势。重庆库区森林覆盖率为21.8%,湖北库区为32.9%。库区经济植物超过2 000种,其中药用植物1 000余种。柑桔生产规模大,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桔产业带,2000年柑桔种植面积达28 331hm2,总产量24.55万t。其它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驰名中外。
(4)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本区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丽。有闻名遐尔的长江三峡、圈椅淌原始森林、龙门河森林公园、高岚河、神农溪等自然风光;亦有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鬼城等人文景观。三峡工程建成后,库水延伸可辟更多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开发展示更广阔空间。
2.2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三峡库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较大幅度增长。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 1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库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 875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人均纯收入1 868元,比上年增长2.5%。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库区建材、矿产开采和化工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建材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2.3 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江段受到污染
2000年监测库区长江干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除个别断面外,各断面年度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类。库区城市江段枯水期和丰水期总体水质良好,平水期较差。据主要城市江段16个断面统计:枯水期城市江段Ⅰ、Ⅱ类水质江段占56.3%,Ⅲ类水质江段占26%,Ⅳ类水质江段占18.8%,水质Ⅳ类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城市江段岸边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约为27.55km,宽约2~120m,其中严重超标污染带总长约7.81km,宽2~45m。重庆江段的超标污染带长约5.5km,占库区超标污染带总长的70%。
3、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环境压力
3.1 主要机遇
3.1.1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的长期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的增长方式从忽视环境,甚至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教兴国的实施将使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资源超负荷消耗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人力素质的集约经营模式。两大战略实施,不仅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1.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加快基础建设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三峡库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大批水电能源、西电东送、高速公路、铁路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将继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技术改造的力度,限制或淘汰工艺、设备落后的生产能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和水资源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发展环保产业,逐步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全过程的保护环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3.1.3 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有力推动三峡库区产业开发和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环境政策和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三峡库区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将会明显提高。《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已于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初步测算库区水污染防治工程,“十五”期间投资达244亿元,规划的实施将极大改变水污染状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3.1.4 三峡工程将大大促进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峡工程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在整体上对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为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工程建设还直接为库区发展各类市场,改善投资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2 面临的环境压力
(1)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加剧。三峡水库淹没、人口增长将对环境带来沉重压力。三峡库区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近几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比2000年增加10%~20%。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任务紧迫。城市化加速发展和环保基础设施的滞后矛盾日益突出。库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不到10%。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岸边随意排放,处理率低。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双重压力。城市化水平提高带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急剧上升。
(3)水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亟待加强治理。2000年三峡库区废水排放量为11亿t,长江干、支流水体污染日趋加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乌江和其它次级河流,受水库回水顶托影响,河口江段污染将有所加重。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坚持不懈地努力。由于乱砍伐森林和毁林开荒,森林植被减少。2000年库区水土流失面积3.58万km2。水土流失造成大量面源污染进入江河,加剧了水环境污染。
4、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进入新世纪,三峡库区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峡工程进入攻坚阶段,2003年初期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建成。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2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1 推行可持续发展农业,妥善安置农村移民,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峡水库涉及农村直接淹房人口34.87万人,淹没耕地1.68万hm2、园地0.72万hm2。农村移民采取了种植业安置为主,结合养殖、二、三产业安置、养老金安置和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为促进库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农业。主要措施是:
4.1.1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改造利用荒山草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林移民安置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将环境保护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工程相结合,实现农业人口人均拥有0.053~0.67hm2稳产高产农田,0.02~0.033hm2经果林,使林草覆盖率达到4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70%以上。大于25°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小于25°的16万hm2坡耕地实行坡改梯工程。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采取改良土壤,科学种田措施,使农田生态改善,逐步实现库区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4.1.2 科学施用化肥,采用绿色肥料,发展生物农药2000年,库区化肥按纯量计算,施用总量15.37万t,农药折纯使用量为765.7t。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成为长江水体污染重要来源之一。要改善施肥结构,鼓励综合使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大力开发和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菌肥料、叶面肥料等绿色肥料;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工厂化无土裁培车间,推广无公害综合性农作物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推广压低害虫基数、保护害虫天敌和科学施用农药的综合技术,完善农药生产和使用的管理法规、标准,保证农药使用的环境完全。
4.1.3 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三峡农村移民规划二、三产业项目768个,安置移民7.86万人。为了使库区乡镇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必须强化乡镇企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整治。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又无力治理的小型落后生产点和企业应依法取缔或责令关闭。现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必须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发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名特优产品,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并延伸生态农业;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总体上削减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在水源保护区和三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保护范围内不得兴建有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和鼓励扶持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为预防和整治环境污染提供基本保证。
4.1.4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生态农业出现良好势头。2000年以来,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继续开展了地下地膜截水墙试验、坡耕地粮经复合垄作模式构建试验、裸岩石砾地开发利用试验、陡坡地生物篱农业技术模式构建试验,优良作物、蔬菜、经济果木、药材及引种试验等;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开展了移民安置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坡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经济作物合理施肥,库区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等研究。这些成果应大力推广,促进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发展。
4.2 结合城市和县城迁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三峡水库淹没涉及2座城市、11座县城。淹没线以下城集镇49.88万人,其中城市和县城迁移线下总人口达39.55万人。库区应结合城镇迁建,对所有城市、县城进行统一规划,使城市(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制定和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库区进行了初步移民安置区环境规划,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新老城区应进行统一环境规划。要保证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与这些规划相互协调、同步实施。
(2)治理城市水污染,保护供水水源。要编制完善水功能区划,加强水源保护;提倡城市节水,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城市港口船舶污染管理。
(3)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城市绿化,防治大气污染。到2010年,库区城市和县城气化率将达到85%,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城镇要按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落实迁建区的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居民区绿化、工业区绿化、城市防护林带和护岸林带建设,有效控制城镇扬尘。
(4)加强环境噪声防治。对产生较大噪声的工厂企业,在迁建时应增强其隔音减噪能力,对产生较大噪声的生产设备进行消音和减噪处理。城镇迁建中要改善道路条件,改善车辆运行状况,控制交通噪3声污染。
(5)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三峡地区历史堆存和近期排放的固体废物较多,应结合库底清理和城市迁建进行妥善处理处置。
4.3 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1)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为保护三峡自然生态要进一步加强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重要小流域治理,加强支流的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提高库区生态环境功能。
(2)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为保护库区生物多样性,在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规划中,已拟定建设宜昌市天宝山森林公园、兴山龙门河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巫山小三峡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三峡库区已建立陆生植物物种资源保护站,开展了龙门河地区气象、物种多样性、固定样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监测。1995~2000年,相继进行了优质果树、观赏花卉、资源植物的引种繁殖示范试验。珍稀濒危植物保存达到47种。此外,在巫山地段进行了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珍稀植物的繁殖试验,已可满足保存该物种需要。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站保存了库区31个濒危植物物种,为库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奠定了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制止捕杀或采挖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
(3)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发挥生态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农林面源污染治理和无公害基地建设方面的示范推动作用。力争在三峡库区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建成一批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精品示范工程。已建成的万州生态环境实验站、秭归生态环境实验站已起到良好生态示范作用。今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试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生态示范区的规划更新,形成滚动发展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4)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对库区因森林乱砍滥伐的坡地,迁建施工,矿山、建材资源开发采掘废弃的土地,应结合区域环境与发展规划、移民迁建安置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实施改土造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以发展森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使生态得以恢复,环境得以改善。
4.4 综合防治库区水污染,保护水环境三峡库区水环境状况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为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库区水环境安全,必须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所规划的总目标是:
2005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基本得到遏制;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整体上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库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治理目标,要求库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工业废水COD排放量削减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为实现这项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以下措施和任务: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库区所有市县(区)和沿江建制镇、影响区所有城市和县城所在镇、上游区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要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规模。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必须配套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的污水收集系统。
(2)抓紧治理城镇生活垃圾。为确保库区的水质安全,有关城市、建制镇必须在蓄水前分期完成135m、156m、175m水位以下堆存的垃圾清理。所有清库垃圾必须做到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与一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分开处理。
(3)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认真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坚决关停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主线,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技术进步,实现工业污染物全面达标,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三峡库区上游的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和入库泥沙量。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应综合利用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5)全面治理船舶流动源污染。长江三峡库区及上游河流通航3 000km,各类运输船舶9 000余艘,年产生垃圾4.2万t,生活污水约1 500万t,含油废水100万t。特别是200艘危险化学品运输船,存在发生事故的隐患,严重影响库区水质安全。为保护库区水环境,要配套建设污水和垃圾收集上岸的辅助设施,实施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和化学危险船舶洗舱基地工程。
关于神农架产品线上推广优化和神农架网络推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