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途科技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夫山泉商品推广方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夫山泉产品营销策划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和分享本站。
求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市场营销方案
农夫山泉有点甜啊 呵呵、、 营销 不是很懂 不过我就感觉现在的网络很给力的 大多数人现在都不怎么喜欢喝饮料了 为了健康选择喝水的 至少 我周围人都这么想的 可是水大家还是喜欢喝 牌子响的 瓶子质量好的 水好喝的
农夫山泉的品牌营销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第一,品牌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与众不同的差异性。“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夫山泉不入俗套,独辟蹊径,通过“有点甜”这三个字明确地说明了产品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第二,推出的品牌力求简单,只要一点,便于记忆。农夫山泉在这一点上就体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仅仅用了“有点甜”三个字。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富有感性,并且体现出了商品的特点,这个感觉无疑具有强大记忆的功效,让消费者一提到“有点甜”自然就会想到农夫山泉。
第三,符合产品的特征,突出产品的优良品质。“农夫山泉有点甜”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无可挑剔。
第四,建立面的纵深,从全方位的配合烘托这个点。在广告的宣传上,农夫山泉的策划者在背景的选择上与广告语相配合,先是一幅非常美丽淳朴的千岛湖的风景画面,青山绿水,又重点突出纯净的湖水,然后是一个农家小孩幸福地喝着农夫山泉,并露出了甜美的微笑,整个画面的选择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第五,给消费者一种美好的感觉。广告语的策划要给消费者一种舒服,乐于接受的感觉。“有点甜”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在心理的感觉上都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这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感觉。给人这种感觉后,产品就算是成功了,所以要创造给人感觉美好的记忆点,正应了好迪广告的那句话,“好迪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出事后这两年农夫山泉网络营销的方式是什么?
是农夫山泉非常善于运用事件营销。
一个是从养生堂到农夫山泉;
二个是借“事件”东风,农夫多点“甜”,如:
市场新武器——事件营销“事件营销”,即: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流行的一种市场推广手段。所谓“事件营销”是指经营者在真实与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
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期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
搭乘“奥运号”,也就是,农夫山泉的策划在所有支持北京申奥的企业行为中是一个创造性的突破,它是以代表消费者群体的利益而非企业个体的名义来支持北京申奥;
3.“变身”引发水之战,如:养生堂有限公司原本生产农夫山泉纯净水,但它于2000年4月公开宣称,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农夫山泉以后只生产天然水,不再生产纯净水,随后又在全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中开展了纯净水与天然水的生物比较实验。农夫由泉点燃了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引发了一场沸沸扬扬的“水战”,以娃哈哈、乐百氏等为代表的全国数百家纯净水企业与农夫山泉针锋相对,从而引起媒体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农夫山泉的促销手段和效果有哪些
今年夏天看到过农的方式:在小店他们要求一定进数件货,散装摆在前面,摆上一个月就送一件水;
这个大概就是第一定律吧,所有东西摆在最前面,提高被看和购买频率,培养消费者习惯。一般人就只会看到第一位的东西,越排后效果月呈几何级下降。
农夫山泉在促使品牌成功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行动
农夫山泉品牌推广战略(1)
农夫山泉,四年三步棋
1998年最响亮的广告语恐怕要算“农夫山泉有点甜”了,这一年,农夫山泉凭借一部成功的电视广告和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一举打响了农夫山泉这个品牌,1998年底,农夫山泉一举杀进全国纯净水行业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四年来,每年的饮料销售旺季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农夫山泉出色的行销所创造的市场业绩,作为一个并没有太多科技含量的产品,农夫山泉却能持续的保持高度的市场关注度,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深厚的行销理念和精心策划的结果,笔者将尝试解析和探讨农夫山泉四年来的行销理念和行为。
1998—1999年,差异化行销奠定三足之势
娃哈哈、乐百氏纯净水经过了96年、97年的广告大战,产品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地位,品牌认知度很高,销售渠道已经非常成熟,网络的广度和深度都非一般区域性品牌可比。199年,娃哈哈纯净水又推出了由歌星毛宁和陈明演绎的“心中只有你”的广告片,依然走明星和音乐路线;乐百氏纯净水继续强化27层过率的独特销售主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这时的饮用水市场可谓竞争白热化。
1998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出现了一支纯净水的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农夫山泉。在这支表现农夫山泉独特瓶型结构和饮用方式的广告中,农夫山泉提出了“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独特诉求。在创意的表现形式上,采用带有悬念性的故事情节型手法,把农夫山泉独特的饮用方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且还提出“农夫山泉有点甜”的独特销售主张。产品还没有上市,广告已经把农夫山泉的名字传遍全国,而“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也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应该说,农夫山泉的这一版广告作为农夫山泉系列电视广告的旗舰,在短时间内就使农夫山泉的品牌知名度从零一下子达到了几乎童叟皆知的程度。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根本之处在于处处体现了差异化的特点,从农夫山泉个性化的名称,到通过拉动瓶盖饮水的喝水方式,再到“有点甜”的侧翼型诉求,农夫山泉做到了不同于其他饮用水的独特形象;另外,农夫山泉的媒介投放也是大手笔投入,在全国性媒体和地方媒体密集投放广告,短时间内强化和确立了农夫山泉独特的销售主张和形象。
农夫山泉的独特销售主张确立了其高价的价格策略,每瓶零售价始终在1.8元以上,保持了一个高价格品牌的形象。1998年在瓶装水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状况下,农夫山泉凭借一支创意非凡的广告打开市场,实属不易。其成功值得回味。
农夫山泉避开明星效应和对水质的诉求,而是出其不意,采用感性和理性结合的方式,提出“有点儿甜”的独特销售主张,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非常新颖的策略,使消费者耳目一新,把消费者的注意力从水的质感引导到水的口味上,同时这句广告传播语还为后续的传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有点甜”的内涵随着传播内容的演化而不断深化、升华,不仅仅是简单表象上的口味有点甜,其实还是水质的上乘的体现。
1999年,农夫山泉继续差异化的行销传播战略,只不过传播主题逐渐从 “农夫山泉有点甜”逐步转化为“好水喝出健康来”,更加突出了水质,同时也佐证了农夫山泉之所以甘甜的本质原因。1999年的广告从诉求角度看,农夫山泉开始相对弱化上市初期“有点甜”的概念,而是更侧重于诉求水源——千岛湖的源头活水,通过各种创意表现形式,使消费者认识到农夫山泉使用的是千岛湖地下的源头活水,是真正的“健康水”。另外从农夫山泉的专题片中我们也看到了农夫山泉现代化的生产线和可靠的质量。作为一个后势品牌,农夫山泉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灵活多变的广告宣传形式,终于稳稳的坐上全国瓶装水市场占有率第三的位置。
2000年,概念之争站立舆论潮头.
2000年农夫山泉搭上奥运列车,出资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指定饮用水,同时也更换了包装,全新奥运包装全面上市。农夫山泉在传播上很讲究策略,对市场也有很好的把握和拿捏,农夫山泉深知瓶装水不过是一种品类关心度很低的产品,因此,在传播方面只有不断的制造概念、话题和卖点才能不断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使自己的品牌成为高关注率的品牌。因此,三年来,农夫山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概念和主题广告,不同版本、不同主题的广告轮番轰炸,同时又赞助各种体育赛事,从世界杯足球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到国内乒乓球擂台赛和2000年奥运会,都留下了农夫山泉的足迹。
2000年3月法国著名食品生产企业达能集团与乐百氏合资组建“乐百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在业界引起关注。此次合作的项目是酸奶和纯净水。乐百氏与达能合作应该是强强连手的结果:乐百氏希望与达能的合资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达能则借助乐百氏已经积累的品牌资产,完成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张。在此之前,法国达能已经与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进行了合资。
2000年的市场变化给农夫山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娃哈哈和乐百氏与法国达能的合资,在资金和管理方面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农夫山泉采取了极端的行销策略,广告一经推出就引起市场的巨大波澜。
在农夫山泉的最新版本的广告中,利用植物生长的对比实验来体现天然水的营养丰富,最后农夫山泉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这个广告在媒体上一播出就引起强烈的震动,不但其他纯净水生产商大为不满,而且媒体也是连篇累牍的报道、追踪,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其实,农夫山泉只是宣布自己停止生产纯净水,但潜台词却是请其他厂商也停止生产纯净水,乃至整个行业都停止生产。对于农夫山泉的做法,炒作也好,挑战也好,总之,宣传的轰动效应是达到了,农夫山泉成为2000年瓶装水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一直以来,农夫山泉都强调天然水的产品概念以区别于纯净水,1999年的专题片就强调被污染的水无论怎样净化都不可能恢复到最纯净的地步,就象白色的衣服弄脏以后,无论如何清洗都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白色的程度一样;除此,农夫山泉还常常在全国的报纸媒体上发布软性的科普教育文章,介绍天然水的优点,暗暗的抵制纯净水;农夫山泉认为纯净水几乎不含任何物质,对人体健康并无好处,而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水对生命成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00年农夫山泉正式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在业内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同时,投资3亿元的亚洲最大的水厂——农夫山泉淳安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投产,引进国际一流专业公司的生产设备,采用国际流行的吹瓶—灌装一条龙的生产工艺,全部生产线由电脑自动监控,生产工艺达到国际水平。 为了把农夫山泉天然水的概念与纯净水进一步区别开来,农夫山泉又在全国中小学中发动了用纯净水和天然水养殖水仙的实验的活动,通过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炒作,并很快公布了实验结果,再次引起巨大的舆论争议,虽然农夫山泉的做法受到了媒体的质疑,更受到竞争对手的抗议,对于媒体的大肆炒作和带来的巨大舆论影响,恐怕农夫山泉也没有料想到,这一年,农夫山泉无疑成为瓶装水市场上最被关注的品牌。
2001年,奥运牌确立长远战略
农夫山泉一直以来都与体育有着很深的渊源,除了常规的行销主题传播外,赞助体育比赛也是农夫山泉的重要行销举措之一,98年赞助法国世界杯,99年赞助45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00年赞助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这些公益赞助活动对于农夫山泉品牌的提升也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真正形成整体战略性的还要算赞助2008年中国申奥代表团,成为中国奥委会指定“荣誉赞助商”这一重大举措。
赞助2008年中国北京申奥活动具有战略性意义,申奥成功对于赞助商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即使申奥失败,在申奥的过程中也赚足了眼球,赢得了不少认同,对于申奥失败的负面影响自然不会转嫁到赞助商身上,因此,赞助行为是一个几乎没有风险的事情。
赞助申奥只是整体策略的开始,关键是怎样利用好赞助2008年申奥这一重大事件,挖掘出鲜明的主题来。在这方面,农夫山泉无疑是行销的高手,农夫山泉在2001年初就点名,由国家奥委会以行政命令方式通知世界冠军孔令辉和刘旋担任农夫山泉的申奥形象大使。这一举动足以说明农夫山泉独特的思路和与官方非同一般的关系。2001年1月农夫山泉推出了“一分钱”的电视广告,宣布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到7月31日为止,农夫山泉每销售一瓶天然水都提取1分钱,捐献给中国奥委会,用来支持中国2008年申奥行动。随着孔令辉和刘旋那亲切的笑脸频繁的出现在电视媒体上,农夫山泉支持申奥的主张和独特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申奥日期的日益临近,申奥气氛日益升温,农夫山泉也不知不觉成为瓶装水市场上的热点。
应该说,农夫山泉的“一分钱”活动是很高明的,企业不以个体的名义支持申奥,而是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和主张来支持北京申奥,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既不容易看出企业支持申奥背后的商业意味,又可以以支持北京申奥的巨大影响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响应,从而促进农夫山泉的销售。为了配合整体的行销,农夫山泉的包装更换成了申奥主题的包装,并把价格降到每瓶1元,有力的配合了“一分钱”的活动,同时也与纯净水直接展开了价格战。
2001年,农夫山泉借北京申奥的主题开展的“捐献一分钱”活动可谓一石击三鸟。首先,奥运主题是一个很好的行销题材,在瓶装水销售的旺季直接借助支持申奥可以赢得最多的注意力和公众好感,借助申奥打价格战则显得自然和顺理成章;借助申奥题材推出的活动可以企业行为带动社会行为,以个体力量拉动整体力量,以商业性推动公益性,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农夫山泉的体育战略具有了可持续性和延展性,从2001年到2008年的7年间,农夫山泉无疑将成为北京主办奥运过程中,企业的最大受益者,农夫山泉可以与北京主办奥运会过程中每一个动作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从而产生最多的关注。
据说,农夫山泉的庞大的广告宣传和精心的策划已经取得了意料中的效果,从3月到7月已经销售4亿瓶,随着申奥的成功,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快速上升,推动农夫山泉销售的节节高升。
作为一种商业行为,业界不得不佩服农夫山把申奥当道具的策略安排和赌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机遇、幸运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和有策略的思考。
瓶装饮用水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低关心度产品,一种随机购买度很高的产品,能够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整个行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除了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外,策略性的行销力量一定程度上拉动着市场的需求,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农夫山泉的成功在于深谙瓶装水市场的游戏规则,作为一个市场的后入者,用差异化行销切入市场,并以大手笔的广告投入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品牌认知,从而确立市场地位;在成长过程中,农夫山泉不断的制造话题和行销主题,把一个低关心度的产品制造成为一个高关心度的品牌,这完全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和策划背后深厚的行销理念的反映。
农夫山泉品牌推广何以成功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企业都力图使自己的产品以及企业的整体形象广为人知,并能深入人心,为此想尽法子用尽手段。但对消费者而言,面对如此众多的企业和产品,要让他们记住其中的某一个并非易事,更别说印象深刻。
1999年农夫山泉的广告开始出现在各类电视台,而且来势汹涌,随之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热烈的反应,再通过跟进的一系列营销大手笔,农夫山泉一举成为中国饮用水行业的后起之秀,到2000年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三甲之列,实现了强势崛起。历来中国的饮用水市场上就是竞争激烈、强手如云,农夫山泉能有如此卓越表现,堪称中国商业史上的经典。而这个经典的成就首先启动于“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整个经典中的经典,这句蕴含深意、韵味优美的广告语,一经出现就打动了每一位媒体的受众,令人们牢牢记住了农夫山泉。为何会有如此非同凡响的效果?原因正在于它极好地创造了一个记忆点,正是这个记忆点征服了大量的媒体的受众,并使他们成了农夫山泉潜在的消费者。
从该案例中,作者总结、提升出一种能让消费者快速、深刻记忆住企业对产品诉求的好方法:记忆点创造法。它的核心内容是:创造能让消费者记忆深刻的点,有了这个点才有了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
企业的产品宣传与消费者的记忆如同进行着一场思想斗争,前者竭力要在后者大脑中建立起信息据点,而后者则不懈地排斥无用的信息;前者如何才能战胜?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略上我们要能够以一当十,战术上我们要以十当一,以百当一,才能有必胜把握。俗语说得好:铁钉虽小却能穿墙。记忆点创造法就是要将企业产品最具差异化、最简单易记的品牌核心诉求提炼出来,把企业所有宣传、传播的力量集中贯注于这一个点,努力让这一点深透到消费者的记忆深处,从而建立起难以消除的信息据点,这个据点就是企业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也决定着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地位。
如何成功地建立记忆点呢?具体操作原则如下:
原则一、创造显著的差异性,建立自己的个性。
雷同、相近的东西很难让人记忆深刻,只有显著的差异才使人难以忘记。三国演义中关公与孔明无论是外表还是通过典型事件来烘托其个性都是不同的,关云长的外表特征是:红脸美冉;诸葛孔明的特征却是:手摇羽毛扇;关云长性格的记忆点是:过五公斩六将、下棋刮箭毒;诸葛孔明的性格的记忆点却是:草船借箭、七出祁山。因为每一个人物都有明显的差异化,所以才能让读者产生深刻的记忆。创造差异性是突显自己产品的存在的首要的因素,没有差异点,就不会产生记忆点。 “农夫山泉有点甜”对此做出了很高明的应对。当别的同类产品都在表现各自如何卫生、高科技、时尚的时候,农夫山泉不入俗套,独辟蹊径,只是轻轻却又着重地点到产品的口味,也仅仅是“有点甜”,显得超凡脱俗,与众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差别,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鲜明的个性,重要的是让电视机前的消费者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的产品让消费者忘记是困难的,一个广告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产品也就成功了一半。同样做得很成功的是乐百氏纯净水,它重点突出了“二十七层”净化工序,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字表现纯净水的优异品质,使人叹服,不禁对企业的精益求精精神产生敬意。这种表现方式独树一帜,当然功效奇大,鲜明的差异性立即脱颖而出,挑剔的消费者不会轻易错过。
原则二、力求简单,只要一点,容易记忆。
消费者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中各种产品的信息相对而言是无限的。要让消费者记住你的产品决非易事,决不是可以省去智慧、技巧、创新而能够做到的。最起码要避免让他们一下子就要记住过多的产品信息,对此消费者缺乏意愿和能力,这样再多的信息也等于没有。面对铺天盖地的产品信息,消费者只愿意也只能够记住简单的信息,越简单越好,简单到只有一点,最容易记忆。农夫山泉在这一点上同样掩藏不住其非凡的明智,仅仅用了“有点甜”,三个字,三个再平常、简单不过的字,而真正的点更只是一个“甜”字,这个字富有十分的感性,那是描述一种味觉,每个人接触这个字都会有直接的感觉,这个感觉无疑具有极大的强化记忆的功效,而记住了“有点甜”就很难忘记“农夫山泉”,而记住了“农夫山泉”就很难对农夫山泉的产品不动心。农夫山泉就是以简单取胜,简单,使自己能够轻松地表述;简单,也使消费者能够轻松地记忆。
又如农夫山泉近期推出了“农夫果园”的系列果汁饮料开始进军果汁饮料市场。按理说果汁市场刚刚近几年兴起,市场空间应很大,但是先有统一入主,后有娃哈哈、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国内外著名饮料大企业跟进,市场细分一分再分,产品创新一代胜一代,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农夫山泉此时推出“农夫果园”为时早已晚矣,它应属于果汁里的二流产品。可是农夫山泉却别出心裁,采用一点记忆,在别的厂家的果汁饮料都尽力回避果汁饮料里的有沉淀物的问题时,农夫山泉却迎刃而上,打出“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的广告语,并把其变成了产品销售的一个卖点。这一“摇一摇”,结果化糟粕为玉帛;这一摇,使产品深入人心,并倡导了一种新的喝法;这一摇,也使“农夫果园”系列产品扶摇直上,将已诸候纷争的果汁市场“摇”得重排座次,农夫山泉的果汁饮料也乘势从二流产品迅速挤入一流产品。
这正是简单的特有效率,中国人对关羽的形象记忆深刻,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记忆点是“刮骨疗伤”。这件事简单之极,但又决非简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关羽那样不怕痛的,这件事的核心点正是一个“痛”。关羽“不怕痛”,能忍常人不能忍之“痛”。“痛”同样感性十足,谁都体验过并且记忆深刻,只要想象一下“刮骨”是一种怎样的“痛”,而关羽在承受这痛时连眉毛都不皱一下,人们便不由地叹服,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这就可以起到简单而深刻的记忆。
原则三、符合产品的特性,突出产品的优良品质。
名副其实才能盛名不衰,越是真实的就越有力量。企业要始终知道是在为自己的产品作广告,为自己的产品作广告就是为自己的产品的特性作广告,广告要符合产品的特性,否则就不是在为自己的产品作广告,广告中的核心记忆点更要以高度的准确性切中产品的特性,否则就是一个失败的记忆点,其失败正败在放弃了最生动有力的产品特性的支持;失败的记忆点是无法经受市场考验的,是无法取得消费者欢心的,必然导致品牌的失败。如舒肤佳“有效去除细菌,保持家人健康”;潘婷“含维他命原B5,拥有健康,当然亮泽”;伊利“来自大草原的好奶”。符合产品的特性是第一步,为产品作广告、创造记忆点就要竭力宣扬、渲染产品的优良品质。就是说要为产品的优点作广告,围绕产品的优点创造记忆点,记忆点要是广告的核心点更是产品优良品质的凝炼和升华,通过记忆点使消费者知道并记住产品的优点,这是产品成功的基础。
“农夫山泉有点甜”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无可挑剔。农夫山泉取自千岛湖70米以下的深层水,这里属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质纯净,喝一口都会感到甘甜。正是这样,用“有点甜”来形容可谓恰当之极,因为它符合产品的特性;更可谓精妙之极,因为它突出了产品的优良品质。
原则四、建立面的纵深,配合、烘托这个点。
这个记忆点决非是孤立、单薄的,孤立、单薄的经不起记忆的筛选。相反它背后必须有一个宽阔的信息纵深面,而点正是面的浓缩,虽仅一个点,却挟带大量的信息。记忆一触发这个点,必会带动后面的大量信息,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只要记住并激发这个点,就会自然地记起背后广阔纵深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正是企业绞尽脑汁要告诉消费者的。农夫山泉的广告策划人员显然深悉这一点,那个著名的广告决非一句“农夫山泉有点甜”就完事大吉,而先是一幅非常美丽淳朴的千岛湖的风景画面,清山绿水,又重点突出纯净的湖水,接着是几个非常富有人情味的人物描写,然后再用大量的“笔触”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农家小孩饮用了湖水后的非常甜蜜、纯真的微笑,最后才是一句话外音“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最后一句点题之语是点,前面所有的描述都是纵深面,没有前面的纵深面,这个点决不深刻,没有后面的点,这个面决不让人记忆深刻。这个点在整个纵深面所营造的绝妙意境的高潮时分自然而然,如约而至地降临,一下子就深深地扎进了观看者记忆的海洋,观看者无可挽回地记住了这一刻、这一点,也记住这一点后面的纵深面的广阔信息。
原则五、针对消费者,要让他们感觉美好。
“有点甜”无疑是让人感觉美好的,“甜”意味着甜蜜、幸福、欢乐,这是中国人终身的追求,这样的中国人必定会追求感觉甜美的产品。农夫山泉狠狠地抓住这一点,它对中国人说:我,有点甜。这等于说:我,是你的追求。作为广告语,这更等于说:请追求我吧。这是极难抵挡的诱惑,农夫山泉就是用诱惑力赢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当年孔府家酒也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广告语是“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家”在中国人心中是非常美好的,是很容易感动中国人的,而一种能让人想家的酒必然会给中国人一番特殊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产品的成功就有了保证。所以要创造让人感觉美好的记忆点,赢得消费者的好感,才会有好的产品,正应了好迪的一句广告语: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产品推广方案设计怎么写
看似有板有眼、有理有据的市场运作策略,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扑朔迷离的市场营销环境,更是滋生误读的沃土。 背景案例 A公司是国内乳饮料产销量数一数二的品牌,在乳饮料、乳酸饮料方面有着行业内不可撼动的地位。2004年7月,公司市场部经过为期3个月的市场调研,除看似精准的调研数据与U&A(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外,还提报了如下市场建议: 1.目前国内乳制品行业乳饮料系列中,高档定位、以生物科技为先导的产品系缺乏,有深度开发潜力。 2.气候与饮食习惯导致43%以上的北方居民身体偏胖,消费者希望饮用到有利于减肥瘦身的健康乳制品,同时,不少糖尿病类型消费者希望饮用到有利于自己身体状态的乳制品。 3.北方气候干燥,27%的消费者饮用纯奶后有上火现象。同时,由于亚洲人绝大部分存在乳糖不耐症(是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力低下而不能消化利用乳糖所致,表现为肠胃气胀、腹痛和腹泻)的遗传缺陷,不少北方消费者对乳制品望而却步,而利用乳酸菌发酵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上火、乳糖不耐等症状,还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4.虽然目前全国乃至全球都无法提炼出真正的无糖奶(因为全世界还没有能将乳糖从牛奶中彻底分离出来的生产技术),但作为新产品的首创者,可以借助无糖的概念炒作一把,打擦边球,燃起销售的巨火。 5.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消费群,意识前卫,标榜时尚,对乳制品质量有较深入的认识,因此,新品推广当以此区域为核心,辐射其他销售地带。 7.综合以上调研结论,建议公司在京、津、冀地区上市一款以乳酸菌发酵为技术依托、以无糖概念为产品USP、以“时尚动力、轻松生活”为推广主题、以瓶装220毫升及330毫升为主导规格的无糖新品,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及上市预测,上市4个月销售额就能突破3000万元,操作费用控制在230万元以内。 公司营销决策层在看似合乎市场逻辑的建议报告的鼓动下,着手无糖乳饮料系列新品的上市工作。瓶型设计、US?提炼、口味测试、推广策略、铺市计划、SP跟进、广宣拉动等都逐步到位,不出40天,京、津、冀市场铺市率达90%以上,各区域经理均信心满怀地在新品销量目标责任状上一挥而就签上大名,营销高层也对着每天的报表系统静候佳音。产品上市第一个25天,提货970万元,营销高层大喜过望,立即在地级电视台追加了35万元广告投放;第二个25天,提货缩减为618万元,营销高层略感不妙,但仍不失信心;第三个25天,提货骤降为143万元,营销高层认为是地面广告没能与高空宣导有效对接造成消费者拉动不足所致,又在原来基础上追加15万张新品海报,并以费用让利的形式强制终端张贴宣传,辅之以环环相扣、怪招迭出的大型商超促销活动;始料不及的是,第四个25天,提货量居然只有77万元,最后连续数旬总量都远不能达到预期。4个月结束后一算,总体销售目标达成率仅为57.8%。 营销高层追究责因,市场部调研组人员指责销售一线全是“脓包”,一个如此具有市场潜力且做过深度分析的新品的上市计划执行起来居然糟糕透顶,看来重塑销售一线执行力迫在眉睫!而销售一线人员则怨声载道:什么破玩意儿,拿个花瓶般的红漆马桶来忽悠领导,也不考虑市场的接受性!执行不好还埋怨我们销售一线人员,事先怎么不选点做市场新品小规模测试?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多市场推广费用打水漂!一时间,营销高层也分不清了,失败到底是因为市场部市场调研失真,还是因为销售一线执行不力? 案例引申 有过营销咨询与销售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不是因为专业才正确,而是因为正确才专业。因此,诸多看似数据精练、分析透彻、模型科学的“专业”报告,往往将市场真相掩埋在深海之下,当事人面对报告看到的是海面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大好前景,而海底惊涛骇浪、弱肉强食的真相,则只有当事人在市场上碰得头破血流时,才会痛斥“专业”报告的撰写“专家”们,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 1.产品的好,必须让消费者感知到。几乎所有市场上表现优良的快消品,在制定上市推广主题时有两个分解层次,第一个分解层次是质量(制作工艺)层,第二个分解层次才是感官(感性诉求提炼)层。如娃哈哈“营养快线”,是因为含有“15种营养素”且能“一步到位” (第一个分解层次)才使营养见效“快” (第二个分解层次),营养成分(质量)是基础,“快”才是核心;“农夫山泉”矿泉水,是因为来自“农夫居住之山地”(天然) (第一分解层次)才会“甜”(第二分解层次)。而上例中,无糖本来是乳饮料推广主题的第一个分解层次,但失败的是,策划者并没有将此层次推进到理想的第二层次,致使诸多广告费用被浪费。 2.新品使用者并不一定是直接购买者。且不说无糖概念的市场吸引力如何,无糖系乳饮料真正的消费者为45~70周岁的中老年人(身体偏胖,糖尿病高发人群),而购买者则多集中在18~35周岁的女性(家庭主妇),因此瓶型及瓶贴设计应当倾向于具有亲和力、简洁实惠、视觉冲击力强的类型,而上例中,瓶型及瓶贴设计误入卡通时尚、过分求新求酷一族。 3.快消品最好用“添加某某”,尽量少用“不加某某”作为新品概念。“添加DHA、AA”、“添加RHA”、“添加18种营养素”、“咖啡加可乐”、“特别添加活性乳酸菌”等成就了不少名牌上市新品。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以“不加某某”、“非某某”为推广主题成功上市的案例,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消费者更易于接受“添加某某”的推广诉求,所以,推广无糖系乳饮料是有很大风险的。况且在当时,业内并没有推出无糖系产品的先例,而所谓无糖并非真正无糖(因为乳糖存在),只是没有人为添加蔗糖之类而已,这种擦边的概念在前些年尚可炒作风行,随着市场管理的逐渐规范,忽悠概念的推广行为日趋捉襟见肘。据说,该无糖新品系列在北京推广时,就因为广告不当被工商部门以“涉嫌混淆概念欺骗消费者”为由开出罚单。另外,根据对该上市新品进行的市场使命分析,无糖系新品只是冲量型(补充型)产品,因此更不值得冒这样的市场风险。 4.市场表现趋同就意味着消费者接受性趋同吗?之所以选择京、津、冀作为操作市场,当时市场部的解释是:(1)区域辐射联接性强,物流配送便捷;(2)这3个市场原主导产品销售结构趋近;(3)企业在3个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接近。问题是,3个区域的市场表现趋同,并不意味着3个市场对新品的认 看似有板有眼、有理有据的市场运作策略,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扑朔迷离的市场营销环境,更是滋生误读的沃土。 背景案例 A公司是国内乳饮料产销量数一数二的品牌,在乳饮料、乳酸饮料方面有着行业内不可撼动的地位。2004年7月,公司市场部经过为期3个月的市场调研,除看似精准的调研数据与U&A(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态度)分析外,还提报了如下市场建议: 1.目前国内乳制品行业乳饮料系列中,高档定位、以生物科技为先导的产品系缺乏,有深度开发潜力。 2.气候与饮食习惯导致43%以上的北方居民身体偏胖,消费者希望饮用到有利于减肥瘦身的健康乳制品,同时,不少糖尿病类型消费者希望饮用到有利于自己身体状态的乳制品。 3.北方气候干燥,27%的消费者饮用纯奶后有上火现象。同时,由于亚洲人绝大部分存在乳糖不耐症(是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力低下而不能消化利用乳糖所致,表现为肠胃气胀、腹痛和腹泻)的遗传缺陷,不少北方消费者对乳制品望而却步,而利用乳酸菌发酵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上火、乳糖不耐等症状,还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4.虽然目前全国乃至全球都无法提炼出真正的无糖奶(因为全世界还没有能将乳糖从牛奶中彻底分离出来的生产技术),但作为新产品的首创者,可以借助无糖的概念炒作一把,打擦边球,燃起销售的巨火。 5.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消费群,意识前卫,标榜时尚,对乳制品质量有较深入的认识,因此,新品推广当以此区域为核心,辐射其他销售地带。 7.综合以上调研结论,建议公司在京、津、冀地区上市一款以乳酸菌发酵为技术依托、以无糖概念为产品USP、以“时尚动力、轻松生活”为推广主题、以瓶装220毫升及330毫升为主导规格的无糖新品,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及上市预测,上市4个月销售额就能突破3000万元,操作费用控制在230万元以内。 公司营销决策层在看似合乎市场逻辑的建议报告的鼓动下,着手无糖乳饮料系列新品的上市工作。瓶型设计、US?提炼、口味测试、推广策略、铺市计划、SP跟进、广宣拉动等都逐步到位,不出40天,京、津、冀市场铺市率达90%以上,各区域经理均信心满怀地在新品销量目标责任状上一挥而就签上大名,营销高层也对着每天的报表系统静候佳音。产品上市第一个25天,提货970万元,营销高层大喜过望,立即在地级电视台追加了35万元广告投放;第二个25天,提货缩减为618万元,营销高层略感不妙,但仍不失信心;第三个25天,提货骤降为143万元,营销高层认为是地面广告没能与高空宣导有效对接造成消费者拉动不足所致,又在原来基础上追加15万张新品海报,并以费用让利的形式强制终端张贴宣传,辅之以环环相扣、怪招迭出的大型商超促销活动;始料不及的是,第四个25天,提货量居然只有77万元,最后连续数旬总量都远不能达到预期。4个月结束后一算,总体销售目标达成率仅为57.8%。 营销高层追究责因,市场部调研组人员指责销售一线全是“脓包”,一个如此具有市场潜力且做过深度分析的新品的上市计划执行起来居然糟糕透顶,看来重塑销售一线执行力迫在眉睫!而销售一线人员则怨声载道:什么破玩意儿,拿个花瓶般的红漆马桶来忽悠领导,也不考虑市场的接受性!执行不好还埋怨我们销售一线人员,事先怎么不选点做市场新品小规模测试?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多市场推广费用打水漂!一时间,营销高层也分不清了,失败到底是因为市场部市场调研失真,还是因为销售一线执行不力? 案例引申 有过营销咨询与销售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不是因为专业才正确,而是因为正确才专业。因此,诸多看似数据精练、分析透彻、模型科学的“专业”报告,往往将市场真相掩埋在深海之下,当事人面对报告看到的是海面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大好前景,而海底惊涛骇浪、弱肉强食的真相,则只有当事人在市场上碰得头破血流时,才会痛斥“专业”报告的撰写“专家”们,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 1.产品的好,必须让消费者感知到。几乎所有市场上表现优良的快消品,在制定上市推广主题时有两个分解层次,第一个分解层次是质量(制作工艺)层,第二个分解层次才是感官(感性诉求提炼)层。如娃哈哈“营养快线”,是因为含有“15种营养素”且能“一步到位” (第一个分解层次)才使营养见效“快” (第二个分解层次),营养成分(质量)是基础,“快”才是核心;“农夫山泉”矿泉水,是因为来自“农夫居住之山地”(天然) (第一分解层次)才会“甜”(第二分解层次)。而上例中,无糖本来是乳饮料推广主题的第一个分解层次,但失败的是,策划者并没有将此层次推进到理想的第二层次,致使诸多广告费用被浪费。 2.新品使用者并不一定是直接购买者。且不说无糖概念的市场吸引力如何,无糖系乳饮料真正的消费者为45~70周岁的中老年人(身体偏胖,糖尿病高发人群),而购买者则多集中在18~35周岁的女性(家庭主妇),因此瓶型及瓶贴设计应当倾向于具有亲和力、简洁实惠、视觉冲击力强的类型,而上例中,瓶型及瓶贴设计误入卡通时尚、过分求新求酷一族。 3.快消品最好用“添加某某”,尽量少用“不加某某”作为新品概念。“添加DHA、AA”、“添加RHA”、“添加18种营养素”、“咖啡加可乐”、“特别添加活性乳酸菌”等成就了不少名牌上市新品。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以“不加某某”、“非某某”为推广主题成功上市的案例,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消费者更易于接受“添加某某”的推广诉求,所以,推广无糖系乳饮料是有很大风险的。况且在当时,业内并没有推出无糖系产品的先例,而所谓无糖并非真正无糖(因为乳糖存在),只是没有人为添加蔗糖之类而已,这种擦边的概念在前些年尚可炒作风行,随着市场管理的逐渐规范,忽悠概念的推广行为日趋捉襟见肘。据说,该无糖新品系列在北京推广时,就因为广告不当被工商部门以“涉嫌混淆概念欺骗消费者”为由开出罚单。另外,根据对该上市新品进行的市场使命分析,无糖系新品只是冲量型(补充型)产品,因此更不值得冒这样的市场风险。 4.市场表现趋同就意味着消费者接受性趋同吗?之所以选择京、津、冀作为操作市场,当时市场部的解释是:(1)区域辐射联接性强,物流配送便捷;(2)这3个市场原主导产品销售结构趋近;(3)企业在3个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接近。问题是,3个区域的市场表现趋同,并不意味着3个市场对新品的认 知、理解、接受性会趋同,因为结果显示,天津市场新品销售预期目标达成率为77%左右,北京市场达成率为72.8%,而河北市场达成率仅为23.1%。也就是说,京、津两直辖市新品接受度和市场表现趋同,河北市场的表现则大相径庭。 5.提货量等同于销量吗?什么是渠道逆流?为什么新品上市的第一个25天提货量突破了970万元,之后持续下滑直至基本不动销?新品上市伊始,由于强力的广告吸引和积极的铺市刺激,经销商能相对顺利地将新品库存推向各级通路,通路商及终端商也较易接受新品,而销售循环一久,新品在各业态终端并不能快速流转,渠道囤货导致了最终的渠道反弹,形成囤销甚至退货,即所谓的渠道逆流。一段时间内,“提货量=经销商库存量 渠道在途量 分销商囤量 终端库存量 消费者接受量”,而严格意义上的销量仅指消费者接受量,因此,测算上市新品的真正销量须以各终端网络指定时间段内消费者接受量(销售额)为基本依据,否则极易陷入上例中的“提货量”陷阱。 误读根源 处理问题不如防止问题发生,缓解误读市场的阵痛不如探究误读市场的根源。误读的原因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研组织不合理。真正有行销意义的市场调研应当以销售执行为导向,而不是诸多咨询公司标榜的专业的营销导向型。如何安排销售导向型的调研?首先,调研成员必须有至少6个月的一线市场销售经验,通晓销售流程。其次,调研组织工作不是临时的,而是常态,自始至终跟踪动态信息,汇总为有用数据,抽样解读市场原因。不少企业的新品调研是源于企业某高层感觉需要上市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产品,调研人员到市场上的目的就是为上级领导找到支持其结论的数据(没有的话就拼凑),这明显将流程倒置。最后,调研成员必须敏锐和有企图心,在不违背法律与道德的前提下,要想法设法捕捉到真实的需求信息。另外,市场调研分析结果是公司的机密,绝不允许外泄。 2.认知立场错位。还没深入市场一线就预设立场,这是大部分市场调研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误读市场的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人都有思维定式,而思维定式源于经验积累与生理特性。在数据形成之前,企业应该要求所有调研成员将大脑还原为没有任何思维定式的“裸脑”。 3.迷信“大师”。我曾经就职于一家企业,为其产品进行渠道整改。后来事实证明,我通过一个多月走访调研提出的整改计划是正确的,但当时企业重金聘请了某咨询公司知名高级顾问,该“大师”一句话就否决了我的方案。他大谈国际流行趋势,提供了号称当时国内最具“吸合力”的渠道整改模式,结果试水不到两个月就失败收场。学者是将最简单的市场问题复杂化,而专家是将最复杂的市场问题简单化,一些咨询公司的“大师”多是学者,而非专家,真正的专家有前瞻力,有判断力,有将方案导向切实可行的落实力。不少企业就是因为错请“大师”迷信“大师”而误解市场,导致错失商机,一蹶不振。 4.间接误读——市场执行无法与调研对接。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与建议没有错,而是市场执行偏离了调研结论,导致高层对整体营销表现不满,将调研结论处以“极刑”,这就是间接误读。 规避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避免市场误读呢?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1.在组织与机制上保证调研行为的持续性、保密性、客观独立性,否则一切调研都是为证明某领导的“高瞻远瞩”,故市场调研负责人需要超强的组织魄力与“特务”精神。 2.随时以“变化”、“动态”的眼光看待市场调研结论。也就是说,随时准备依据无穷变化的市场对调研数据和结论进行更新与升级,市场调研工作永远没有“阶段性胜利”这一说,只有无尽的跟踪与反馈。 3.切实加强一线销售的执行力,杜绝间接误读现象。 4.参考多方意见。说到底,市场永远是不可尽知的,因为市场天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一份市场调研报告都必然有片面性和滞后性缺陷,百分之百采纳调研结论就是极其愚蠢的选择,应参考多方意见。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还真有不少企业就是依靠老板亲自跑一线的经验来提出新品推广思路,进而大获成功,这是否就意味着组织调研就不重要了?显然不是,这只能说明确实有一部分高人的市场洞察力超人一等,这种超人的洞察力如果与科学的组织调研完美结合,则其市场功效可能更大,甚至大很多。
农夫山泉 水溶C100 的广告策略是什么
农夫c100:造水英雄的柠檬兵法
在汇源进入可口可乐版图之后,本土饮料企业已被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和统一四大家族形成十面埋伏之势。这是一个本土企业依靠差异化突围的典型案例,其对品类战略的实践是,每一款新品都能创造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葛文奎的桌上横七竖八地摆着20多只尚未定型的瓶子,在养生堂大厦二楼那间空旷的办公室,这个年轻的设计总监已经干了足足八年,包括尖叫、农夫果园、水溶C100等的外观设计都出自他的团队。
在农夫山泉,设计总监的职位并不好做,在这家总是希望每一款新品都能开创一个新的细分市场的公司,差异化战略被奉为经典。水溶C100的瓶型设计一共捣腾了6个多月,直到一款灵感来源于GUCCI、CHANEL08年透明手提包的瓶型设计被端上台面,这款今年夏天的黑马饮料方才打上了重要一环。
熟悉饮料市场的人都知道,若想在夏季推出一款有影响力的饮料,各大厂商往往在春节前便会开始密集的广告造势。然而,水溶C100在2008年5月份正式上市,直到奥运期间方才投放了第一轮不痛不痒的广告,即便这样,其销售额还是在5个月内远超一个亿。在国内一线城市的许多卖场,这款知名度并不高的产品却频繁卖断货,在大本营杭州,水溶C100一夜之间占据了整个果汁市场10%的市场份额。
一位饮料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水溶C100的整体市场表现还处于观察期,但从目前的销售局面看,其已经可以算作农夫山泉差异化战略在近年来的一个突出案例。在今年夏天饮料行业风波不断、各大品牌鲜有大动作的环境下,水溶C100可以做到自然成熟、自然落地,其整个营销过程妙趣横生,而前面所提及的外观设计只是其中一个小小“拉环”而已……
产品差异化 选点柠檬汁
说养生堂是目前最能“生孩子”的国内企业这话确实不假,从早前的龟鳖丸、农夫山泉到其后的清嘴含片、维生素咀嚼片、尖叫等,养生堂的整个产品序列繁复得如同一个迷宫。但细致观察,各类产品无不遵循着一个主线:不寻求在成熟市场谋一个新品牌,而是着力开发一个未有竞争对手的新品类。构建品类正是养生堂引以为豪的企业战略。
——这正符合了李斯·特劳特在其著名的《定位》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当你在成熟产业中无法跻身第一梯队时,夺取市场的最好方法是,以差异化战略细分出一个新的品类,以“吃螃蟹者”的身份成为人们记忆中该品类第一品牌。
当年的农夫绿茶,就是违背“定位”理论的失败案例。当年养生堂企图在高手林立的茶饮料市场谋一杯羹,却无奈过多的同类产品,早已使市场处于“吃饱”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状态,无论怎样使劲儿,农夫茶也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销量平平难有建树。而今年的水溶C100之所以跳出现有主流市场的橙汁、苹果汁、葡萄汁口味,着眼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柠檬汁品类,也正是缘于这一惨痛教训,走了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之路。
首先从口味上讲,柠檬独特的酸甜味,本来就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口感;同时酸味证实了其维生素C功能诉求不假(维生素C药片的味道:酸),这是该饮料最大的卖点。所有人特别是对时尚女人而言,适量补充维生素C是保持年轻活力、美容与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较强的酸甜口感正适应了这个时代年轻人喜好较强刺激的生活习惯。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个狠招:当人们喝惯了水溶C100时,再喝其他饮料,会觉得淡而无味……
而且在中国消费者心中,象征时尚、高档的柠檬汁(西餐和高档场所出现),具有目前主流产品无法替代的特性,避开了同质化的激烈竞争。
与此同时,相比目前众多饮料品牌主推的橙汁产品,柠檬汁非但具有强大的功能诉求,同时也将消费者从橙汁企业主打的“新鲜”和“果肉”两大卖点中拉了出来。如果你仔细研究会发现,果汁饮料普遍的容量会写上450ml、500ml,果汁含量大于等于10%,水溶C100则用了与其不同的精确表达:445 ml果汁含量12%。每瓶所含维生素C相当于5个半新鲜柠檬,这半个柠檬是怎么算出来的,谁也不会去深究,但强调“多出半个”,恰恰就强化了人们对该产品的认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差别,共同构造了水溶C100异于同类产品的记忆点。
考虑到上游的柠檬汁产业在国内尚未形成,水溶C100要实现量产必须依靠进口,较高的成本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主要消费者是诸如城市白领、学生等时尚人群,从而使整个产品策略定位于中高端消费人群。为了抓住这一部分人的眼球,水溶C100跳出现有市场主流产品的包装形式,选择全透明的、与众不同的比较“另类”的塑料瓶型,看上去大瓶颈、粗瓶身,仿佛容量大,事实上因瓶子相对小而容量稍小,节约了成本。而相比当前市面上色彩鲜艳的果汁饮料,透明的包装设计再加上浅乳白色的柠檬果汁,更能体现天然无添加的健康、时尚感觉。
一个农夫山泉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如果说水溶C100在营销上是成功的,那么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产品本身。这也是农夫近来年为数不多的一出世便具备了明显品类特征的子产品。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当一个公司能够向其客户提供一种独特的、对其客户来说不仅仅是廉价的物品时,它便已经具备了差异化营销的基本特征。
据此,水溶C100的中高端时尚、活力人群定位,决定了其广告诉求的不同。
慢传播
事实上,对于农夫山泉而言,开发与对手有明显差异的产品非常重要,同时广泛宣传这种差异,进而让消费者认同这种差异更为重要。饮料行业向来喜欢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杀出一条血路,只是最终能真正突围的每年也仅有那么几款,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不成正比的。
水溶C100的促销显得有些沉闷。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广告开路原则,这款终端价4.5元有着酸酸口感的饮料,被农夫山泉试探性地投放于部分大城市市场。其具体的铺货路径则是后话,只是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效果出乎很多人意料。
“平均一天的销售量就有50箱,我特意观察过,放在超市里不到半个小时,零售架就会空,需要不断地补货。”杭州某超市的销售人员称。一款饮料能不能卖好是很明显的,你只要观察顾客从看到饮料到放入购货篮的时间即可。“前几年的激活和脉动热卖过一阵,去年没有出现很突出的饮料,果汁饮料一直都不是特别好卖,但是今年的水溶C100真的是很意外。”
一款在推出时定位于15~35岁之间的年轻群体的饮料,能在数个月内迅速占领市场并被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所接受,的确比较难得。
水溶C100的广告在产品上市三个月后的奥运期间推出,主要通过中央台和省级电视台落地。广告的元素很俗套,并无特别之处,无非是常见的小孩加美女模式,显然,广告意在引导从五六岁的小孩到40岁以内的较高收入的白领对此款饮料产生兴趣;同时大胆的4.5元/瓶的零售价,也显示出其价值远远超过3~3.5元/瓶的其他品牌果汁饮料,暗示“物有所值”,让追求价值生活同时喜欢新奇的人们想先饮为快。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在网上。目前关于水溶C100的媒体报道几乎一篇没有,然而网友的零散发言却很多,诸如一家三口分头去超市,最后却不约而同地抬回了相同的三箱饮料,结果一看都是水溶C100;诸如尝过水溶C100之后说,感觉口味和柠檬味果珍一模一样,却不知怎么卖得这样火……
饥饿式分销
“这是一款不适合用喧哗的气氛做宣传的产品。”农夫山泉告诉记者,当初水溶C100的目标客户针对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特征是时尚、容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如果单纯通过广告切入,是很难从这部分人中收到实际效果的。
水溶C100最后选择了饥饿式铺货的方式点燃市场。
具体的步骤是,通过对渠道的控制(暂缓对批发渠道的供货)先在一线城市的学校周边、写字楼附近,以及各类娱乐场所等地铺货,在此期间水溶C100与众不同的包装往往能抓住一部分人眼球,考虑到年轻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等到消费势能积蓄到一定阶段,再通过经销商环节大面积铺货。
一个细节是,水溶C100刚在西湖边的书报亭铺货时,便选择了隔位铺货,即相邻两个书报亭往往只选择其中一个铺货。
此外,水溶C100是借助农夫山泉的生产基地和渠道,相比其他饮料巨头,养生堂的产品、促销、分销、价格,最弱的一条就是渠道。因为农夫山泉目前在全国的水源基地都远离市区,因此除了一瓶饮料的正常成本(包括瓶盖、标签、水、市场推广等费用)外,农夫山泉每年支付的运输费用占到其总成本的20%,运费达到可口可乐的3倍。其价格定位决定了它的渠道只能是城市强势,二三级市场弱势。这也是水溶C100的饥饿式分销得以展开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从农夫山泉的天然水概念到农夫果园混合果汁概念再到水溶C100,不断推出有具备差异化特征的新产品,正是养生堂的生根之道。这些品牌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没有延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一产品失败后对其他产品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水溶C100之所以能成为黑马,正是因为它将差异化贯彻到营销的每一个细节,当这些细节组合成巨大的产品特质,那它必然会激起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市场涟漪……
农夫山泉商品推广方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夫山泉产品营销策划方案、农夫山泉商品推广方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信途科技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