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途科技今天给各位分享转基因产品推广方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基因检测产品市场推广方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和分享本站。
转基因食品世界上哪国能确切证明对人体乃至后代都无任何害处?
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人为的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直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在推出市场前都没有经过长远的安全评估,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 �6�1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6�1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 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我国政府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必须有明显标签及附文字说明。 “食品安全实验室”帮您解决两大杀手 鉴于核酸分子检测法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在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目前国内已有包括商检在内多家实验室进行此类检测。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食品安全实验室”,是目前使用PCR方法检测致病微生物和过敏原的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目前,海康公司的检测试剂盒包括两大系列:常规凝胶PCR和实时荧光PCR。在食品过敏原检测方面,食品安全实验室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专业检测公司,提供的核酸水平过的敏原检测试剂盒及服务,涵盖了食品中能引起人免疫反应的17种过敏原,包括鱼类、贝壳、坚果、花生、小麦、芥子等。公司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将过敏原检测的灵敏度又提升了1000倍,能查出食品中非常微量的过敏原成分。在微生物检测方面,食品安全试验室还遵照国际标准提供对13种食品常见微生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服务,在2-4小时内即可获得结果,灵敏度比传统方法高100倍,而且检测种类多,样本可以是水、拭子、各类食物和原材料等。针对企业在使用PCR方法检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我公司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检测试剂盒,既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减轻了企业质检部门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我公司自在香港注册成立至今,秉承服务发展的理念,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一直处于东南亚及国际领先地位.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实验室致力于为香港及东南亚地区广大食品企业,高级酒店提供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服务,如:过敏原,致病微生物,转基因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使我们的技术和经验有效的服务于国内食品生产企业,使他们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我们将“食品安全实验室”的中国实验室设立在北京,我们将在此为广大食品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总之,转基因食品可以说是无害的,因为吃下的核酸都会消化的,但是可能会有较小的插入序列,由于是可以随机转移的,可能有害,但目前没有发现。中国人传统观念受限制,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但人家美国人不一样,美国80%的食品都是转基因的,欧美等的转基因产量比中国高的多了。放心食用,没有危害,如果真的你是转基因食品的受害者,那你就出名的。 请采纳评分下
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的问题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否会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植物中,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包括:1)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2)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3)对生物类群的影响。
关于食品的安全性。
经和组织(OECD)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反之,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方面:1、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的外援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害。2、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目标植物,则会对过敏源造成不利的影响。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出来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不大,可根据其结构与天然蛋白结构是否一致来判断安全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转基因动物如何对应GAP,GLP,GMP、如何避免转基因动物的遗传物质进入药物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问题,另外,作为动物药厂的动物本身一旦不“产药”了,对该动物的后继处理也应慎重考虑。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监控。在美国分别由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环保署(EPA),以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环境和食品联各方面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中国的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到目前为止,只有2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规章:
1993年12月国家科委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996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另外,部门和行业的管理规定力度不够,不适应工作要求:
据了解,中国大陆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基因工程受体生物92种,而申报只有22种,从事此类研究的单位80多个,申报安全性评价的只有19个。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基因工程安全评价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办法。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此次举办第七次生命科学前沿讨论会--基因工程和生物安全性问题,邀请了部分在京的转基因专家,畅谈讨论,旨在为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出谋划策。
一个公众关注的话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个上至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都关心的共同话题----转基因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新概念。 转基因生物安全,从整体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的争论,已扩大到了政治、经济、贸易、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而且争论的热点和焦点,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引发的环境安全与食用安全问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严格说来,任何食品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性。国际上目前广泛采用“实质等同”原则,即以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作为评价依据,只要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就是安全的。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 虽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但本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许多政府部门和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比较关注,人们担心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其营养成分的变化、转基因成分加工产生的变化,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负面影响。这只是“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目前并没有证明确实存在这些危险。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价试验。在中国境内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前,应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阶段的安全性试验,经安全评价合格的可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销售前,应由农业部认定的技术检测机构经过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标识、申请国内标识三个阶段。 目前,经政府部门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尚未发现其对人体健康有何副作用。 转基因生物发展趋势 尽管国际上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争论不断,全球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始终没有放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1年的5260万公顷,6年间增加30多倍。至2000年,已有近50个国家相继培育成200多种转基因作物,其中各国已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作物产品种类已达149个,仅美国就有42个,由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转基因农作物及其产品市场销售额由1995年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0亿美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支持。目前,中国正在研究的转基因生物有130多种,涉及的基因种类超过100种。其中在棉花研究领域,有45个优良品种获准进入环境释放,经国家审定的抗虫棉有13个,并在全国12个省推广,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 从1997年至2001年,经过安全评价,农业部批准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杨树等10种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环境释放,批准转基因棉花、矮牵牛花等植物和兽用微生物基因工程疫苗进入商业化生产。近年来,中国还实施了“转基因棉花种子产业化”、“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开始在生产中发挥效益。 政府对转基因安全问题负责 农业生物技术,在为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所以从科学上讲,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还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物多样性大国,又是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原产地,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生物安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采取“积极研究、慎重推广、加强管理、稳妥推进”的方针。对于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物种,如大豆、水稻,以及大宗粮食、油料作物要加强管理、慎重推广,稳妥地推进产业化。为此,根据国际相关组织和多数国家的做法,我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1年5月23日,我国政府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条例》在原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从研究试验延伸到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条例》规定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安全评价制度、标识管理制度、生产与经营许可制度和进口安全审批制度,标志着中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活动开始实施全面的管理。 2002年1月5日,农业部又发布了与《条例》配套的三个管理办法,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自3月20日起施行。 从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条例》及其配套规章体现了科学、透明、公正的原则,适用于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农业转基因产品,对国外企业充分考虑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是对人民负责的。 严格管理程序出效益 自2002年3月20日《条例》的三个配套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农业部就收到了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五家境外公司19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涉及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4种作物和抗除草剂、抗虫、雄性不育3种性状。 食用安全作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安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为此,农业部在2002年下半年启动了食用安全检测工作,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天津防病中心等单位制订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验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对5家境外公司的反馈意见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全评价的需要和专家意见,农业部确定了对进口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抗营养成分分析和大鼠90天喂养两项验证试验。 根据《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规定及管理程序,农业部先后安排了环境安全检测试验和食用安全检测试验。环境安全检测包括生存竞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漂移3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山东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和华中农业大学承担;食用安全检测包括大鼠90天喂养和抗营养成分分析两个指标的试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防病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承担。 2002年四五月份,我国大豆进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全年大豆进口明显减少。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132万吨,比2001年减少262万吨,下降18.8%。这是什么原因?农业部相关同志分析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豆进口猛增的势头。 据介绍,前几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不断攀升。2002年,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的实施,对国外转基因大豆输入我国进行了有效和有序的管理。由于大豆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引发了国内大豆价格上扬,库存减少,收获期大豆价格上涨,主产区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0.35元/斤,每亩收益达到110元左右。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而且较好地推动了农业部大豆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 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为保障《条例》、三个管理办法及临时措施的实施,农业部成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由农业部、外经贸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系会议,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综合协调与管理。 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为此,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会由各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从事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研究和管理的58位专家组成,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 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进口、标识认可的申请、审批透明和公正,农业部还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程序、进口安全管理程序、标识审查认可程序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复等各环节及时间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公开发布。 目前,农业部已经完成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正积极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测机构的认定工作。 相关链接 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要求,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于2001年5月23日以国务院第304号令公布并施行。 《条例》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口活动中应遵循的5项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制度。具体条文如下: (1)安全评价制度。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以科学为依据,以个案审查为原则,实行分级分阶段管理。 (2)生产许可证制度。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申请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首先要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3)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经营许可证。申请经营许可证,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条例》规定的其他条件。 (4)标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识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未标识的,不得销售。 (5)进口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以及用作加工原料的三种用途实行安全管理。引进单位或者境外公司应当凭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从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到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基因污染”的威胁不容忽视。专家担心,类似墨西哥“玉米妈妈”的遭遇可能正在中国大豆身上发生。一些国外公司可能钻中国立法不完善、管理不统一的空子,将中国作为“转基因生物的试验场”。
转基因产品已经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权也渐渐受到重视。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3月20日开始实施之后,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将于7月1日生效。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提醒说,转基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从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到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基因污染”的威胁不容忽视。
“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
玉米是墨西哥人的衣食父母,当地土著亲切地称其为“玉米妈妈”。但如今,他们惊讶地发现,“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了”。
2002年6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墨西哥国立大学法律系的独立法律顾问玛利亚。柯林女士讲述了这个令她感叹不已的故事。
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5000年前,玉米首先在这里被培育成为人类的粮食。1998年,出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但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或饲料。
2001年11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DNA片断的污染。由于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包装上并没有转基因标识,研究人员推测,一些不知情的农民把它们种到了地里。
论文发表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绿色和平组织等一些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力量立即呼吁墨西哥禁止美国转基因玉米的进口,同时也有不少科学家对这项研究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2002年4月4日,《自然》发表了两篇质疑文章和作者的答复,同时承认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原来的文章”。
墨西哥人则坚信他们的玉米被污染了。2002年1月23日,墨西哥环境部门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出示的研究结果称,瓦哈卡山区野生玉米的污染比率高达35%。4月23日,墨西哥国家生态研究所所长埃斯库拉又透露,墨西哥政府仍在对玉米基因污染事件进行调查,相关研究结果不久将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并强调,“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墨西哥玉米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将遭到破坏”。
中国大豆的前车之鉴
一些专家担心,类似墨西哥“玉米妈妈”的遭遇,可能正在中国大豆身上发生。
中国的大豆与墨西哥的玉米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中国则是大豆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有6000多份野生大豆品种,占全球的90%以上;墨西哥的玉米约有1/4是从美国进口的,而中国去年进口大豆近1400万吨,数量与国产大豆持平,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
中国目前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生产。但是,从运输到加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部分转基因大豆遗落到野外或者被农民私自种植。
“比如说,加工厂里面有很多农民工,他们如果喜欢进口大豆,偷偷拿一些回家去种,”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品质资源所研究员常汝镇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首席科学家、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研究员薛达元也指出,如果种植转基因大豆,野生大豆一旦受到污染,中国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丧失。
中国的大豆与墨西哥的玉米也有不同之处:玉米是异花授粉的植物,而大豆是自花授粉。这意味着,中国大豆发生基因污染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
但这不等于基因污染在中国大豆身上就不会发生,常汝镇说。他正在进行一个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交错种植的实验,研究基因污染发生的可能性。
加拿大农田的超级杂草
其实,在自然界中,通过授粉的方式,某个物种的基因漂流到另一个物种,或者说实现杂交,本是一件寻常事。但由于转基因作物中转入的外源基因通常具有某种特殊的性状,例如杀虫、抗除草剂等,这种基因如果漂流到另一个物种,就可能带来明显的环境影响。
2002年2月,英国政府环境顾问“英国自然”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特意描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的威胁。
在如今的加拿大草原农田,同时拥有抗3种以上除草剂的杂草化转基因油菜非常普遍。它们的油菜籽掉到农田里,来年会重新萌发。如果一片田地上种植的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就成了不受欢迎的超级杂草,农民不得不求助于对环境破坏更大的旧除草剂。
同时对3种以上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超级杂草,是由对不同除草剂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油菜植株之间交叉授粉实现的。而这种超级杂草的出现,距离加拿大首次种植转基因油菜的时间间隔只有2年。此外,在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基因还通过授粉的方式,漂流到了生产有机食品的农田当中。所谓有机食品,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不含转基因。因此,在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看来,这些转基因作物就是影响其产品信誉的超级杂草,是对其农田的基因污染。
于是,2002年年初,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有机食品理事会状告孟山都公司和阿凡迪斯公司,要求这两家来自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公司赔偿损失。
人类食物链的不速之客
最令人担心的基因污染是,某种本来没有被批准用于食品生产的转基因成分,在管理和控制不力的情况下,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美国的“星联玉米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阿凡迪斯公司生产的一种“星联”转基因玉米,由于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美国环保局仅批准其用于动物饲料,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但是,2000年9月及随后进行的检测却发现,许多玉米食品中竟然含有星联。
尽管星联的种植面积在当年美国玉米总种植面积中仅占不到1%,但由于在加工和存储阶段与其他玉米种类混合,当年美国收获的玉米中约有10%被星联污染。美国政府还指出,阿凡迪斯没有遵守为防止异花授粉而在种植星联玉米和种植普通玉米的土地间保留一定间隔作为缓冲的规定。
2002年3月,阿凡迪斯为消费者的集体诉讼支付了900万美元。此外,为回收市场上可能含有星联的300多种食品,阿凡迪斯和相关保险公司支付了约10亿美元。
2002年6月,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称,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混有星联的食品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情况,但如果是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转基因品种混入人类的食物链,情况又会如何呢?
基因污染的应对方案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转基因作物开始进行田间试验。如今,全球共有约7.9亿亩转基因作物,相当于一个西班牙的面积。
应该说,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对环境的安全性。但是,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朱鑫泉说,当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环境释放的安全性研究则相对甚少,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评价依然缺少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
也正是由于安全性研究的不足,面对基因污染的威胁,人类目前能够采取的有效办法并不多。
例如,为了减少基因污染的风险,科学家们提出了建立“避难所”的想法,即在转基因作物之间种植一些非转基因作物作为隔离带。但这个想法通常不受欢迎,因为许多农民觉得这样做太麻烦。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甚至认为,彻底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是惟一的解决之道;但也有许多科学家相信,能够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例如,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在2002年6月《自然生物技术》上撰文称,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是研制出绝育的转基因作物,阻止基因漂流。这样农民只能每年都向转基因技术公司购买一次新的种子,转基因作物成本预计将增加约10%,但在知识产权方面经济损失在10%以上的转基因技术公司表示,它们乐于承担这样的成本。
中国将成为试验场?
对人类来说,所谓基因污染,目前在认识上仍然比较模糊。
关于墨西哥的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3月1日美国《科学》杂志就称,许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玉米的DNA是否渗入野生玉米,即便渗入对野生玉米是否真正构成威胁,都还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
“转基因作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还不清楚,不同作物的情况也不一样,但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常汝镇说,“现在的问题是,包括一些研究人员在内,国内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2001年,常汝镇在审阅国内某研究单位一位研究人员的稿件时就惊讶地发现,该研究人员未经主管部门批准,自行引进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并分发到其他单位试种。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资料还警告说,一些国外公司可能钻中国立法不完善、管理不统一的空子,将中国作为“转基因生物的试验场”。
转基因作物中含有从不相关的物种转入的外源基因,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含有矮牵牛的抗除草剂基因。这些外源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授等途径扩散到其他物种,生物学家将这种过程称为“基因漂流”(gene flow)。环保主义者则喜欢使用“基因污染”(genetic contamination)的概念: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
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综述报告
美国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影响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其中以植物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 198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宣布成功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入烟草细胞,以及同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宣布成功将大豆基因转入向日葵共同标志着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随后,转基因技术开始迅猛发展,大量转基因植物陆续研制开发成功。1985年,第一批抗病毒、抗虫害和抗细菌病的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同年,美国专利局宣布转基因植物受专利保护。1986年,美国环保署允许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烟草进行种植。1994年,美国的转基因延熟保鲜番茄——“FlavrSavr”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进入市场销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许进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 1996 年,美国的转基因作物开始大量商业化种植。此后,随着大量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转基因作物不断研制开发成功并获批投放市场,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迅速扩大。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革命中,美国不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也始终是这场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2.美国转基因技术概况 (1)转基因技术对美国种子公司的影响 美国农作物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大部分是由种子公司来承担。 植物转基因技术诞生后,种子公司好似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认为转基因技术能够给他们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加之美国农业部在《植物品种保护法》(PVP)中规定,他人可以出于研究目的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新品种的优良特性,这更加大了投资者的兴趣,因此大量的私有资金频繁投入到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当中,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开始从政府研究机构转向私人种子公司,这使得私人种子公司成为美国转基因作物研发的主要力量。美国农业部对1996—200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美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专利共4200个,其中75%是来自于私人种子公司。但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种子公司发现转基因技术不但不能给他们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越来越高的研发投入已经给企业带来了生存的负担,因此,小的种子公司承受不住巨大的经济压力纷纷倒闭破产,大的种子公司也纷纷开始合并或被其他企业并购。到1997年,美国的3大种子公司就占据了种子的研发培育及生产销售的很大部分,其主要种子产品包括占全美种子市场 84%的棉花、56%的玉米及38%的大豆等。 (2)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及产业化 孟山都公司及杜邦先锋公司公布的资料显示: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及推广从最初的研发计划、功能基因发掘到最终形成转基因产品,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探索阶段;验证阶段;早期产品开发阶段;深度开反阶段以及商品化准备阶段。 在早期产品开发阶段,转基因新品种开始进入田间试验。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从1987—2005年4月,美国种子生产公司及有关研究机构向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局(APHIS)共提交了11600份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的田间试验申请,其中10700多份申请得到批准,占申请总数的92%。2002年批准数量达到高峰,全年共有1190份申请获得批准。 到商品化准备阶段,转基因新品种经过广泛的田间试验确认不会对农业或环境造成危害之后,便可以向APHIS提出解除对该品种管制的申请。 (3)种子公司的研发推广方向 转基因作物根据转基因的特性分为三代。第一代称为“InPuttraits”,意思是转基因作物的特性主要集中在输入特性方面,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耕种成本,增加作物产量以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等。抗除草剂作物、抗虫作物、抗病毒作物、抗恶劣环境作物(如抗旱作物)等均属于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第一代转基因作物虽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直接利益,但却给农户带来巨大的实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学农药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第二代称为 “Outputtraits”,意思是转基因作物的特性主要集中在输出特性方面,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品的品质,如改善食品的味道,增加食物的营养,减少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等。第二代转基因作物可以让消费者直接受益。第三代称为“Value-addedtraits”,意思是转基因作物的特性主要集中在作物传统功能以外的其他方面,主要是为了特定目的而使作物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种转基因作物将用于与传统粮食及纤维制品完全不同的领域,如药用作物,生物燃料作物,含有生物降级物质的作物等。到目前为止,第一代转基因作物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各大种子公司在深入开发第一代转基因产品的同时,也在把研发目标逐步转向第二代及第三代转基因产品。 3.美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品种培育数量最多和商业化种植规模最大的国家。就种植规模看,自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美国每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自1996年以来,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增长近36倍。其中,以头几年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最快,如1997年、 1998年和1999年分别比上年增长441%、153%和40%;近年来增速趋缓,如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增幅仅分别为18%、9%和 5.3%。虽然近年来增长百分比不大,但就种植面积来说,美国仍是增长速度迅猛的国家。2003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4280万公顷,2004年 4760万公顷,2005年4980万公顷,平均每年都以超过20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2006年全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460万公顷,占全美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12894万公顷)的42.3%,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10200万公顷)的53.5%。2006年全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较 2005年增长480万公顷,成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就转基因作物的特性看,目前美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仍为第一代转基因作物,即输入特性基因作物。 就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品种看,目前,美国的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南瓜、木瓜、苜蓿等均有转基因品种种植。 转基因大豆一直是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2699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5860万公顷)的46%,占美国全部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0%。 转基因玉米是美国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其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6万公顷,增加到2006年的1959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2500万公顷)的78%,占美国全部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6%。 转基因棉花是美国第三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棉花有抗除草剂、抗虫及抗除草剂和抗虫混合型3种产品,自2002年开始,混合型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始不断增大,到2004年已经成为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2006年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13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1340万公顷)的38%,其中抗虫棉花111万公顷、抗除草剂棉花161万公顷、抗除草剂及抗虫混合基因棉花241万公顷。 4.美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7年是转基因作物商品化以来的第12个年头。在过去的11年中,无论是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转基因作物的栽培,还是在转基因食品的推广等方面,美国一直引导着全球转基因技术的潮流。按当前的发展势头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仍将是转基因技术领域的火车头,引导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美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持续扩大,在农作物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2)转基因作物所导入的外源性状由“单抗”逐渐向“双抗”或“多抗”发展 (3)转基因作物将逐步向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发展 (4)转基因食品将有所增多 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称之为转基因食品。目前在美国广泛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是由转基因大豆加工的大豆油。但出于安全性考虑,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控及审批非常严格,致使目前很多转基因作物仍作为饲料及纤维制品来使用。 虽然目前对转基因食品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转基因食品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却始终吸引着广大消费者。以含有维生素A的转基因稻米为例,这种稻米有助于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和因此导致的失明等情况。虽然有反对的声音存在,但更多的人认为推广此类稻米势在必行。 在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的不断深入,转基因食品逐步走向市场将是大势所趋。 基因治疗的困难和前景一、追溯基因治疗
1943年美国学者艾弗瑞 (Avery)等人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从此,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如今,基因治疗的发展又成为基因生物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高技术。
近十年来,世界上已有近400个基因治疗方案开始用于临床,其中美国占了一大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使人类认识了自身,而且成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源头。
2000年法国巴黎内克尔儿童医院利用基因治疗使数名有免疫缺陷的婴儿恢复了正常的免疫功能,取得了基因治疗开展近十年来最大的成功。目前每年用于基因治疗上的总投资约10亿美元左右,主要集中在美国,其次在欧洲。截止2001年9月,全世界已批准的基因治疗方案达到了596个,其中,癌症居基因治疗的首位,共376个方案,占总数的63.1%。预计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治疗癌症的基因治疗产品将进入市常在巨大的医疗需求和治愈重大疾病潜力的驱动下,基因治疗产品的销售额将达36亿美元,估计每年增长约1倍, 2006年达到99亿美元,2010年基因治疗的市场将达到450亿美元左右。一些大的跨国制药公司瞄准了那些中、小型专门的基因治疗公司,纷纷与之形成战略合作,以便争夺未来的新产业领域和医药市场份额。
二、基因治疗在中国
1991年,我国科学家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目前已有4名血友病患者接受了基因治疗,治疗后体内IX因子浓度上升,出血症状减轻,取得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随后,我国科学家利用胸腺激酶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基因治疗方案获准进入1期临床试验,初步的观察表明,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者占55%,其中 1例已超过三年半,至今仍未见肿瘤复发。此外,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外周梗塞性下肢血管病基因治疗方案也已获准进入临床试验。目前,我国已有6个基因治疗方案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总的来看,我国基因治疗产业比美国落后了约4年,正处于成长阶段,绝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仅有大约5个项目通过审批进入特批临床试验或I、Ⅱ期临床试验。
三、投资者关注基因项目
2001年是投资者投资行为较为理性的一年,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成果能否产业化已成为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高科技概念已不再为投资者热捧。
由于多数公司所研究的技术还处于基础研究及探索阶段,前景不明朗,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同时,也由于多数公司只有研发能力,而无营销、产业化能力,生物技术公司2001年亏损面高达80%。不少公司转而谋求多种方式的经营,但限于资金、技术、管理、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发展举步为艰,甚至债务加重。
生物技术前一轮投资的经验教训,促使上市公司着眼于从产业源头投资、从项目孵化培育。基因是生物技术的产业源头,对基因组功能的研究,是生物技术公司发展的制高点,生物芯片与基因功能的研究相辅相成,既是基因研究的手段,又是基因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应用。
我国是否应用"外源基因去除" 技术?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并非无解
华裔生物学家李义教授和他的“外源基因去除”技术
--------------------------------------------------------------------------------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卞晨光
人物档案
李义,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一九八三年赴美留学,获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新英格兰地区入侵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康涅狄格大学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他创建了可使转基因作物安全无害、可让转基因食品放心食用的“外源基因去除(Gene-Deletor)”技术。
潜力巨大
转基因作物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使用量,并节省大量劳动力,因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猛增了1200万公顷,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增长了60倍。ISAAA主席詹姆斯估计,在今后10年的商业化过程中,转基因作物种植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将有4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万农户种植2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困扰重重
尽管转基因作物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但因其可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扩散,有可能产生“超级杂草”,或使其他植物的性状产生意外的改变,进而给人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同时,转基因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等地,人们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和担忧已经影响到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摆脱转基因技术在推广和应用中的诸多烦恼,科学家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进行了多次尝试。例如曾先后利用转基因植物花粉不育技术、无籽技术和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来控制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但因这些技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还是无法令公众彻底解除对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食品的戒心。
柳暗花明
今年2月初,李义教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转基因植物大会上作完“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学术报告后,在场的科学家们顿觉眼前一亮,马上意识到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终于有了绝佳的解决方案,转基因技术由此便可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家、转基因植物领域的开创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奇尔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你的‘外源基因去除’技术是否申请了专利?我们是否可以使用?”2月底文章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多种文字的报刊杂志和国际上重要的互联网站纷纷予以报道。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院(意大利)的切尔夫斯博士撰文评论说:“外源基因去除”技术对解决由转基因植物导致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性等问题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利时生物技术专家盖普瑞指出,李义教授的技术在消除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的各种担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罗德岛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授考琦教授认为,李义教授新开发的技术是对转基因植物领域的卓越贡献,对转基因的能源和生物反应器植物的商业化尤为重要。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主席、法国科学家皮诺利博士认为,“外源基因去除”技术是转基因生物体诞生20多年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生物技术领域内的一场真正的革命。
“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要点之一是在目标植物中加入了受DNA调空片段启动子控制的特殊基因,该基因在启动子的作用下,可根据科学家的意愿,在需要的时间和部位将外源基因和自身从转基因植物中切掉,从而使转基因作物的花粉、种子、果实不再含有外来基因,或将外来基因从人们所需食用的部分(如植物的茎、叶、块茎)彻底清除掉,达到用转基因作物生产出非转基因食品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转基因植物基因扩散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争论告停
“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论文刚一发表,奥地利植物分子生物学家索沃赫便撰文指出,李义教授的技术可为人们多年来就著名的“终结者”(terminator)种子技术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所谓“终结者”种子技术就是在植物中引入种子致死基因,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和生长,从而可以解决外源基因飘移问题。但在不发达国家,农民往往习惯于播种自己收获的种子。如果农民种植“终结者”种子后,因收获的种子与普通种子外观相同,无法分辨,通过出售或交换,其他农民将会继续使用这些种子,其后果自然是颗粒无收。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来讲,无疑是灭顶之灾。因此,该技术刚一推出便饱受批评,而拥有该技术的美国孟山都公司也受到激烈抨击。在强大的压力下,1999年10月,拥有该技术的孟山都公司不得不宣布永远不使用“终结者”种子技术。正如切尔夫斯博士指出的,“外源基因去除”技术不仅具备了“终结者”种子技术的优点,而且解决了“终结者”种子技术所无法解决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并克服了“终结者”种子技术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因为即使农民使用自己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种子也会正常生长,只不过这样的种子没有了外源基因的性状,但农民仍然可以获得普通作物的收成。
事出有因
说起来,李义教授当初之所以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与他10年前的一项转基因植物专利有关。1996年,当时尚在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系工作的李义教授带领他的实验室用生长素合成基因构建了广谱性的无籽瓜果基因,并获得了专利。由于无籽果实技术不仅能提高瓜果的品质,还可克服因授粉不良而导致的减产,从而实现瓜果类蔬菜的高产、稳产,因此,李义教授的无籽基因专利在西红柿、西瓜、黄瓜和青椒上的使用权立即被欧洲一家世界性大公司买断。然而,两年后那家公司却终止了合同,原因是,欧洲等地的很多消费者不接受转基因食品。而在美国,一种转基因植物为通过安全性审查所需的实验费用竟高达几千万美元,通常任何单一的瓜果类品种产值都不太高,所以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投资除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以外的任何产值较低的转基因作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包括无籽瓜果技术在内的许多先进转基因技术都未能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由此,李义教授便开始构思,希望找到一种方法,使外源基因(如抗虫、抗逆、抗病、高产、无籽基因等)发挥完作用后,再将它们彻底清除,得到非转基因的产品。于是,在1999年他申请了一个关于“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课题,独特的构想、新颖的设计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该课题获得了康涅狄格州改革创新项目的全额资助。
华人贡献
要将设想变为现实,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去除效率达到近乎100%,否则无法在大田里使用。当时还是李义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段晖(毕业于兰州大学)为大幅提高去除效率做了艰苦的探索和大量试验。段晖的工作不但为提高去除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外源基因去除”的成功开发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2002年,正当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的时候,著名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如何控制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污染的分子策略的文章,文中提到的分子策略与李义教授三年前的设想不谋而合。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罗克明和实验室的其他科学家利用烟草植物证实了新颖重组酶识别位点确实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去除效率。他的实验证明,在3万多株转基因后代烟草植株中,外源基因去除效率达到了100%。罗克明和赵德刚博士(来自贵州大学)的实验结果为“外源基因去除”技术的论文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数据。中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郑雪莲和邓伟在康涅狄格大学参与了课题后期的工作,也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邓伟和罗克明还在西南大学完成了部分辅助试验。此外,陈永勤博士(来自湖北大学)、蒋湘宁博士(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和裴炎博士(西南大学教授,罗克明、郑雪莲和邓伟的中方博士生导师)等亦先后参与了课题研究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所以说,尽管“外源基因去除”技术诞生在美国,但实为华人科学家的杰作。
谈到将来的打算,李义教授表示,希望将能与中国的科学家通力合作,进一步地完善“外源基因去除”技术,并将该技术在多个领域内推广应用,使中国受益,使百姓受惠
中国官方究竟有没有对转基因问题的真正明确答复?
12月19日、20日,“求证”栏目报道了美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大量消费转基因食品的情况,以及中外专家对转基因作物的看法。我国政府如何对待和管理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如何监管转基因作物安全
【回应】 按照危险程度及试验流程分级分阶段评价管理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段武德说,根据2001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建立了由农业、科技、卫生、商务、环境保护、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依照《条例》及配套规章,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评价管理。分级管理,即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四个等级:安全等级I,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具有高度危险。分阶段管理,即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按照试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5个阶段依序进行,实行报告制或审批制管理。
对已发放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加强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商业化生产管
理、标识等监督管理,杜绝非法生产经营转基因农作物种子和产品的行为。即便是产业化多年的产品如抗虫棉,对新品种安全证书发放也严格进行质量把关,生产应用环节也须持续监测田间棉铃虫抗性发生发展状况和次要害虫的发生发展状况,推动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延缓害虫产生抗性和控制次要害虫的上升。
对于进口的转基因生物,按照用于研究和试验的、用于生产的、用作加工原料的三种用途实行审批管理。
我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吗
【回应】 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油要标注
段武德介绍,美国孟山都公司于2002年向我国提出大豆GTS40—3—2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申请,农业部即依据《条例》及配套规章,组织研究并确定了检测方案,分别由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对基因漂流、生存竞争能力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三项环境安全指标进行检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安全研究所对慢性毒性和抗营养因子等食用安全指标进行检测。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该申请的全部资料和国内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审查后,农业部于2004年向孟山都公司发放了转基因大豆GTS40—3—2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生物安全证书。根据我国《条例》规定,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仅允许用作食品和饲料加工原料,不得用于生产种植。迄今我国未种植转基因大豆。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被列入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对以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的大豆油要专门进行标注。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研究员朱水芳介绍,对进出境转基因大豆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要进行转基因标识和符合性检测。
如何看待转基因作物
【回应】 应科学理性认识,发展与管理并重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认为,对转基因作物的认识要科学和理性。应当看到以下基本事实:国内外大规模应用已超过16年,每年亿万公顷土地种植转基因作物,数十亿人食用转基因食品,未发现任何真正有科学证据的安全问题。经过多年科学评价和严格管理,人们当初担心的某些问题陆续得到澄清和有效控制。实践证明,依法批准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可积极推广,放心食用。
黄大昉说,我国在农作物传统育种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单靠常规技术难以突破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和技术瓶颈。为了增强农产品长期供给与保障能力,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为了抢占生物技术制高点,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我国必须加快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黄大昉同时表示,转基因技术仍是一种新兴技术,仍须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并不断提升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水平,使这一技术健康发展,日臻完善。
以上观点是我在其他网站复制下来的,我本身就是学习生物的。
我的观点是:转基因作物就像地沟油一样,在生化工艺上来说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现在你想买到非转基因粮食那基本上比不可能。如果没有转基因粮食,那世界上饿死的就不只是现在这点人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不去想那么多,因为究竟其对转基因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现在还是没有确切定论。
转基因食品:大豆 玉米 水稻 等等 其安全性有待研究,为何还要出台相关种植的政策?
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食用者夭折病死或失去生育力。
基因改造食品(转基因食品 如: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油)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阴谋)
基因改造,一项遏制全球人口增长的阴谋计划
原文提要:
《盎格鲁撒克逊使命》(The Anglo-Saxon Mission),由共济会办理,计划于 2010年1月1日 重新执行。
方案一:2014-2017年之间发动目标为控制和制服全球敌对国家的世界战争。
目标:消除负荷过剩的世界人口。主要对象:有色人种。
实行的手段:主要是不对称战争
1、包括生化战争和弱核战争。
2、针对食用基因改造食品的人民而设计的特种生化战。方案二:近期的两大计划:
《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1962年由联合国成立,计划于 2009年12月31日 重新执行。
方案:废除有机农业,鼓吹基因食物。
目标:让地球上最终人口减少到十二亿人以下。
对象:身体不健康之人、有色人种。
实行的主要手段:让多数落后人种饿死、夭折病死或失去生育力。 【请注意,计划的实施时间可能会变更,是权变的。尤其是被曝光揭露后就会有另一个替代方案。而事实上,会被揭露的原因通常也是一种谋略而已,实际上的答案,通常会比这个更加残忍且隐匿高深。其他还有几个组织在最近也开始发起攻击命令,积极在布局,而大多与上述息息相关,本文不作更多说明。】中央情报局对一个国家发动攻击,是兼文兼武的,各种层面都已涵盖。能文的解决就使用文,逼不得已才会采取武,毕竟武力会影响到自己,也会严重破坏到世界的安定。
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这类巨型的基金会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企业组织。全球有上千家基金会,都是拿中央情报局的钱,之后听命于情报局的指示。
将钱以「捐款」名义赞助给指定机构(包含了台湾地区也有不少基金会都是拿中央情报局的钱在听命办事),进行愚民洗脑及分化中国的阴谋,其中多数是宗教基金会、人权基金会、教育基金会。
推广基因计划的《食品法典委员会》也包含了《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并非只有一个组织。
一、中情局改变中国的阴谋和布局:
这些相关组织从1996年开始对中国发动总布局,至少有四项主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其中包含以下重点:2008年通过金融危机让中国股市下挫直到崩盘。2010年让中国推广种植基因改变农作物。2012年让中国房地产崩盘。2014年让外商大量放空撤资。2016年让中国粮食发生危机。2018年让中国失业人口达到十亿。直到让中国陷入内乱死亡总人数超过六亿人,最后仅存留七亿以下的人口。
评估认为:从1996年开始,关于人民币的汇率及中国的各项重要政策,半数以上都是完全按照西方剧本在进行。施行的时间和预计的时间大致上相同,前后差异不到一年,受到控制的程度相当之高。
换言之,理想情况是中国在这十年间完全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使政权落入欧美精英核心的暗中控制,行走的路子全照人家为中国准备好的剧本。
中国目前有30%的民间协会可能被西方暗中控制,50%的重要学术机构被出资收买。60%的公共知识分子成功被西方洗脑,大多具有盲目反对政府的趋向,严重阻碍到政府独立政策的施展。
另外有90%以上的老百姓是完全搞不清楚危险性,没有任何危机意识,主因是三十年贪图安逸造成的麻痹效应。二、中情局控制全球人口的阴谋计划
1、基因粮食的真相:基因粮食最初是美国商人研发出来要给猪、牛、鱼吃的饲料,由于会二次对人体造成终身伤害,在迅速通过立法的保护之下,全面禁止喂食动物,转而才卖给美国殖民国家。
直到20年前,美国智囊们妙想出奇招,弄出一个「控制全球人口计划」,转而又开启了基因粮食工程,且涉入的范围从植物扩展到了动物身上,包含各种猪、牛、鱼、鸡都成功的转为基因食物。例如:天然的阿拉斯加的鲑鱼,从幼鱼长到成鱼,要三年时间。基因鲑鱼,只要二个月时间。这种鱼目前在美国殖民国家的卖场都可以买到,但是美国与加拿大是不吃这种鱼的,因为这种鱼在美国禁止贩卖。天然的鸡,从幼鸡长到成鸡,要几个月时间。基因鸡,只要十五天,其中有一种鸡可以长出八只腿,变成肉瘤腿。
以上只是很个别的例子,实际上在美国殖民国家,几乎都是食用基因食物。而美国的快餐连锁业者,在美国殖民国家与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食材是完全不同的。美国的殖民国家是供应基因动物、粮食,其他的国家则是正规动物、粮食。
2、基因粮食的骗局概要:基因粮食是非常伟大的世纪大骗局,是目前正在执行中的一项阴谋计划。这项计划不是温室效应的安全计划,而是即将谋杀全球三十亿人的恐怖计划。截至目前为止,已中毒被控制的总人数约在六亿到九亿人之间,都是半饥荒国家,文明极其落后的地区,以及美国的殖民地区。全球估计有二万多名学者加入这次的诈骗行列中,数万名教授也参与到这个超级大项目之中,比温室效应所动员的人数还要多十倍以上。
但他们多半是不知情而受到利用,不断编写各种离经叛道的论文,包含各项数据都严重作假。这一项重大计划在二十年间,已诈骗得研究经费金额可能高达一万亿美元以上。这些钱三成来自美国政府,三成来自食用基因作物国家的纳税人,四成来自相关利益集团提供。之后采用钱滚钱的方式,转为各基因作物利益集团扶持,并由这些实验国家的政府拨出大量的款项。这个计划堪称是近代一百年来最令人发指的大计划,全然地无情至极。但是对于解决世界粮食以及人类永续生存的当前困难,却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只因为地球「资源有限」。199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联合成立「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列出十二个重点推广基因农作物的营销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肯亚、埃及、津巴布韦、阿根廷、巴西、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国家与1974年《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中被点名的十三个危险国家,重合性居然高达一半。这正是美国政府想要统治全世界的阴谋依旧不减,故技重施,但是这次的阴谋更庞大且恶毒。3/《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的安全及海外利益的意涵》(1974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200: Implications of Worldwide Population Growth for U.S. Security and Overseas Interests):
这份文件指出:必须设法消灭多余人口才能保住美国的利益。印度、孟加拉国国、巴基斯坦、奈及利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巴西、菲律宾、泰国、埃及、土耳其、衣索比亚、哥伦比亚,其他还有次要国家分开列名在相关的备忘录中。该文件说:这些国家非发达,但拥有丰富资源。
很快地,在日后的三十年间,上述十三个国家都沦为世界上最动荡的悲剧国家,成为战区或者挨饿的国家。
3、1991年巴西政府公布一项数据:「巴西44%的14-55岁的女子已经永久绝育。」巴西非常悲惨,事实上,这十三个国家中,全部都大量堕胎、死亡、战乱、饥荒、贩毒,以及沦为器官买卖及犯罪国家,经济从最高峰一下子掉到最谷底且无饭可吃,而暗中主导者就是中央情报局。该秘密文件认为:要把这些国家的死亡率增加一倍,至少达到每年灭绝2000万人口。依照1948年联合国宪章的定义,美国这项政策是种族灭绝政策。但是美国不在乎,因为该文件的相关计划,都是机密文件,至于三十年后灭绝了十亿人,天晓得谁要被定罪?
当年的活体实验国家是奈及利亚,之后从各地区延烧开来,没有实验成功的国家则发动战争或制造动乱,经济制裁。二十年后,十二个国家又被列表。
4、台湾已经深受其害
目前,活体实验国家则变更成为中国,而活体实验的第一地点则是台湾地区。台湾经济在五十年前由美国扶植起来,台湾人太过相信美国政府,多数已经成功的人迅速的移民到海外。五十年后的台湾遭逢美国毒手,这就是美国政府的一向手段,得不到的,就要彻底毁灭让你,还原到本来,绝对没有让你白吃的午餐。
在了解转基因食物后,你还会选择食用吗?
会的,因为转基因的食物对人体并没有影响,所以可以选择食用,这种食物对人体是有帮助的。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
有!1.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2.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我们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
3.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
4.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事实:
本报综合报道 据英国《独立报》22日报道,转基因食品巨人孟山都公司(Monsanto)进行的秘密研究表明,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血液的构成发生变化。“孟山都老鼠”揭示出来的健康问题,使更多的人怀疑,在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之前,食用这种玉米是否安全。
孟山都公司机密报告被披露
《独立报》披露了“孟山都”公司所进行的秘密研究的一些细节。据悉,孟山都公司的这份机密报告长达1139页。报告还显示,血液变化和肾脏异常等健康问题在喂食非转基因食品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没有发生。
然而,孟山都公司的报告更加强了人们的忧虑,医学人员称,啮齿动物的血液变化说明,老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或是出现长了肿瘤等疾病,免疫系统必须“动员起来”抗击病魔。
孟山都公司称异常情况纯属偶然
孟山都公司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是代号为“MON 863”的转基因玉米,孟山都将玉米进行改良以保护其不受食虫的侵害,该公司将这种虫子描述成“影响全世界玉米作物最致命的有害物之一”。
孟山都公司在21日晚表示,出现在那些老鼠身上的异常情况纯属偶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是反映老鼠之间的正常差异常。
孟山都公司的发言人在21日表示:“如果有哪位著名的反生物技术批评人士对这些研究的可信性提出质疑,那么他们更应该向管理者提出这些问题。毕竟,我们公司的‘MON863’玉米并不是早就提出来了,自2003年以来已作为一种安全的常规玉米得到其他9个国家的批准。”
科学家呼吁披露报告全文
“盖伊”医学协会分子遗传学专家迈克尔。安东尼博士称这些研究结果“从医学角度来讲非常令人担忧”。他还补充说:“他们在对那些老鼠研究中发现这么多显著不同之处,这令我感到吃惊。”
利物浦大学人体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高级讲师霍华德博士呼吁把这份研究报告完整地刊登出来,他说这份报告就足以引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
据悉,孟山都公司以“报告含有能够被竞争对手商业利用的机密商业信息”为由,拒绝透露其详情。
政府表示担忧
英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说,政府大臣们对这些研究结果表示担忧,已要求进一步了解研究信息。
此时欧洲的国家,包括英国在内,正准备投票表决是否允许转基因玉米继续公开销售。上周,欧盟没能通过一个关于是否可以在该地区销售此类产品的安全协议,虽然英国和9个其他国家表示赞同。
■新闻回放 “孤独科学家”挑战转基因食品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和引起轰动的说法,而且在国家电视频道的黄金时间播放———1998年8月,奥帕。普兹泰博士(DrArpadPusz鄄tai),当时是英国科学机构中的怪人表示,喂食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免疫系统遭受严重损伤,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发布消息的普兹泰博士说,这个结果应该引起严重关切,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问题。“我认为把我们的公民当做试验用的豚鼠是非常不合理的,”他评论说。
作为该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普兹泰博士在1998年8月在电视上作出相关评论的时候,正是托尼。布莱尔的关键时刻,他正在致力于使英国在生物技术革命中充当主角。
那次简短的采访毁掉了普兹泰博士的事业。
转天的晚上,罗维特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菲利普。詹姆斯教授打来电话,祝贺这位匈牙利裔的科学家在电视上露面。
接下来的48个小时内,普兹泰博士和他的一些同事断言,詹姆斯教授接到了从唐宁街打来的两个大发雷霆的电话,教授对这种说法予以否认。
两天后罗维特就收回了普兹泰博士的研究结果。该研究机构的高级官员随后声称,这个匈牙利人承认他没有如实介绍他的研究结果。他们说,这些老鼠不是被喂食的转基因马铃薯,而是加有某种蛋白质的普通土豆,可能含有额外的基因。他们还说这些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未经同行审查。简而言之,詹姆斯教授说普兹泰博士不应该把这些资料公之于众。
普兹泰博士依然在反驳这些指控。他的研究就是要测试转基因马铃薯对环境安全的影响。罗维特的试验证明,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有“极大的不同”。
不管人们现在的观点如何,普兹泰博士还是以一个先知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关于孟山都秘密的转基因玉米研究的披露,也许能够证实,这位曾经赞成转基因的科学家,已经成为了反对转基因运动的英雄。
(蒋建平)
■背景 转基因食品在英国的兴衰沉浮
1998年,英国科学家奥帕。普兹泰博士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马铃薯损坏了老鼠的免疫系统、大脑、肝脏和肾脏。但不管其真相如何,英国政府当时已经决定,跟着转基因技术全速前进,而他的观点被当成了胡说八道的废话。
托尼。布莱尔全力支持改良食品,他身体力行地表示他很愿意吃这些食品。杰克。坎宁安当时负责政府的转基因战略,他宣称普兹泰博士是在“彻底地抹黑”这件事情。他的办公室策划了秘密方案,要指使“有名望的科学家”出面攻击他,“迎合政府的关键举措”。
然而,最终所有这些官方的努力都归于徒然。6年来,公众简单地采用拒绝食用转基因食品的方法,解决了这个争论。在普兹泰争论之前,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的加工食品中,有60%的产品含有转基因原料。争论爆发之后,在消费者的抗议之下,销售商们自己得把这些产品撤掉。84%的英国人说他们不会吃这些产品,甚至十分赞成转基因食品的内阁部长们也承认,这类产品没有市场。
人们的关注从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影响,转到了更为有力的关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影响的证据上来。
接连不断的研究表明,从科学家那里逃逸出来的基因,发展成为自然界中的超级杀手,污染了有机的和常规的产品。
原先信心十足的各类生物技术公司开始放弃他们在英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计划。六年前他们在等待英国政府批准种植53种不同的作物品种。现在没有一种被保留下来,而且没有一种新的品种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推广。
最近在争取获准销售的转基因作物是MON 863,一种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种植和食用的转基因玉米。5月19日,欧盟的各政府官员再次陷入僵局,可能得到今年晚些时候该委员会才能再次把它拿出来亮相。
产生争议的原因,就是本报的前述报道,拥有该种玉米的孟山都公司的秘密老鼠研究提示,吃这些东西或许会损害健康。
现在,关注的焦点再次摆回到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方面。欧洲委员会急切地要求能够允许在英国和欧盟的其余地区销售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欧洲的政府几乎是平均地被划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造成无法破解的僵局。
(蒋建平)
■资料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遗传工程改变植物种子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把这些修改过的再复合基因转移到另一些植物种子内,从而获得在自然界中无法自动生长的植物物种。
上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开始把10多年分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转基因食品上,1995年成功地生产出抗杂草黄豆,并在市场上出售。又经过7年的努力,现在他们利用基因技术已批量生产出抗虫害、抗病毒、抗杂草的转基因玉米、黄豆、油菜、土豆、西葫芦等。目前,转基因食品的主要产地是美国、加拿大、欧盟、南非、阿根廷等。
关于转基因产品推广方案和基因检测产品市场推广方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