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信途科技给大家谈谈山东阳谷县,以及山东阳谷县解放后撤过县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有龙王庙吗里面有拜的龙王吗?
山东聊城市阳谷县确实有个龙王庙村,但是龙王庙已经不复存在了,更不要替可以参拜之事。
阳谷县有多少人口?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县境北接东昌府区,东邻东阿县,西邻莘县,南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接壤,东南部隔黄河同东平县相望。县委县政府驻阳谷镇,北偏东至聊城市驻地45公里,东北至省会济南市150公里。阳谷县总人口75万人(2003年)。其中非农业人口17.02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8.99‰,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长率4.24‰。有少数民族27个,3080人。
山东阳谷县
阳谷县总面积1065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3年)。其中非农业人口17.02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8.99‰,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长率4.24‰。有少数民族27个,3080人。在山东省西部,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
县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2300。行政区划代码:371521。区号:0635。拼音:Yanggu Xian。
阳谷县辖3个街道、10个镇、5个乡:博济桥街道、侨润街道、狮子楼街道、阎楼镇、阿城镇、七级镇、安乐镇、定水镇、石佛镇、李台镇、寿张镇、十五里园镇、张秋镇、郭店屯乡、大布乡、西湖乡、高庙王乡、金斗营乡。
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汤锦程通过对张氏文化源流的详尽考证,进一步理清了蔺相如文化的传播轨迹,揭示了张氏家族发展缓慢的诸多原因。[现址岩楼N乡张岩寨村]
1999年底,阳谷县境内人口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66%。回、布依、满、壮、蒙古、苗、土家、朝鲜、白、达翰尔等24个少数民族共3180人,占总人口的4‰。在各少数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9%。回族多系元、明、清时期因经商、婚姻等关系自江西吉安、山西洪洞及山东省泰安、济宁、冠县等地迁入张秋镇后又流散于沿大运河之七级、阿城及十五里园、范海等地,在集镇自成街道,在乡自成村落。其他各少数民族多系建国后因工作及婚姻关系来阳谷定居或流入。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为29.2:47.9:22.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9%。实现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12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21亿元,比年初增加4.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94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
农业
阳谷农业资源丰富,是山东省主要产粮区之一,先后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县、食品加工百强县和山东省畜牧强县、放心畜产品基地县。现已形成肉鸡、蔬菜、林果、牧草等四大主导产业,其中肉鸡深加工能力处全国第二位。先后有 13 种农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23亿元,增长3.2%。农业增加值14.61亿元,增长-0.01%。粮食总产35.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02%;棉花总产0.39万吨,增长8.33%;油料总产3.07万吨,增长—30.70%;水果总产3.46万吨,增长-9.66%;蔬菜总产122.05万吨,增长12.29%。肉类总产9.74万吨,禽蛋总产4.72万吨,奶类总产0.24万吨 。水产品总产0.51万吨,增长2%。全年造林28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6%。全市农机总动力118.04万千瓦,增长0.1%。
工业
阳谷县工业基础雄厚,产品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电缆、酿造、化工、服装、机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畜禽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有凤祥牌肉鸡、日辉牌电缆、诺亚牌口杯、景阳冈牌白酒、鹤牌农膜等 20 多种产品分获国家、省级优质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国内,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多项技术和项目列入国家“ 863 ”计划、星火计划。为了实现工业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产业化、外向型、高科技等特色优势,以增强关联度、提高竞争力为目的,规划建设了阳谷经济开发区,正在打造铜、钢、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群体,工业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8%。实现出口交货值2.65亿元,增长-12.5%。产品销售率99.5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02亿元,增长39.65%;实现利润2.41亿元,增长40.72%。实现利税4.34亿元,增长44.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95%,比上年提高15.04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26%。更新改造投资1.05亿元,增长452.63%;房地产开发投资0.53亿元,增长-15.87%。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家,实现增加值2824万元,增长7.97%,实现利税458514万元,增长5.24%。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10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10万人、94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92%和4.99%。公路货物运输量204万吨、周转量1357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51%和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334万元,增长37.47%,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81万元,增长13.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4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城乡商品交易市场53处,同比增加0处,成交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0.17%。实现进出口总额3900万美元,其中出口3000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2201万美元,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1155万美元,增长13.2%。主要旅游景点有5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景阳冈、海源阁、狮子楼、海慧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60万元,增长20%,其中外汇收入2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3886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5.7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4.45万人;小学280所,在校生6.54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3345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345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61件,比上年增长3.45%;授权专利1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2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2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5张,卫生技术人员1700人,其中医生782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3元;生活消费支出1353.78元;人均居住面积26.88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08人。其中城镇3929人,增长30%;农村4960人,增长3.5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7个,床位1043张,收养1016人。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25人。
阳谷县人物.地理.历史.文化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南与河南省台前县为邻。今阳
谷县地春秋时属齐国柯邑及薛陵邑,汉于境内设东阿县,隋开皇十六年(596) 析置阳
谷县,取原东阿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其后历代沿设至今。县城于宋景德三年(1006)迁
至孟店,即今址,全县总面积1048平方千米。全县均为黄河泛滥平原,地势由西南向
东北缓倾。因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境内改道、冲决,泥沙淤积,加之风力搬迁作用的影
响,逐步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缓冈、缓平坡地、浅平洼地三种微地貌类型相间的现代平
原地形。 有黄河、金堤河、徒骇河等7条河流,均为南北或西南、东北流向。县属暖
温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干湿季变化明显,年均降水约550毫米。19
87年, 全县总人口647016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7%,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
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0.3%。阳谷土层深厚,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历史上蚕桑业发达,誉满华夏的“阿缟”即产于此地。以阿城阿胶井水熬
制的阿胶,历来为中成药中之上品,《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均有记
载。
阳谷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伦以“反对额外
加征”为号召,发动反清起义,席卷鲁西大地。1928年1月14日爆发的“坡里暴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最早的一次农民反抗活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全
县有1620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1978年以后, 全县经济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4013万元,年
均递增11.9%。当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2374万元,人均1241元;人均占有国民收入6 46
元。阳谷为传统的农耕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及花生、棉花等。1987年全县粮食
单产8040千克,总产量29865.6万千克,分别为1949年的6.2倍和2.87倍。棉花种植业
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当年全县棉花每公顷产量1020千克 (皮棉) ,总产量290
1.2万千克。 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得到优化,农民收入
逐年增加。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1%,传统干鲜果品有桃、梨、杏、大枣等,其中尤以
大枣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熏制而成的乌枣,享誉大江南北,并曾大宗出口至
东南亚各国。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小尾寒羊、鲁西黄牛、阳谷黑猪
等为重点发展的优势品种。
阳谷历史上手工业比较发达,尤以阿城镇的阿胶、张秋镇的木版年画及毡制品最
负盛名。阿城阿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工业逐步
得到发展。1978年以后,更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一轻、二轻、
纺织、 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建材、食品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177家,另
有村办、 联户办、户办企业3461家,实现工业产值26731万元,较1978年增加1904 7
万元,年均递增14.9%。全县有景阳岗陈酿白酒、“贡”字牌阿胶、铁牛牌套筒扳手、
“火轮牌”液化石油气钢瓶、箱板纸等10多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以上优质产品。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198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千米,规划区
为10平方千米,供电、供水、排水、照明等设施配套齐全,县城面貌大为改观。
山东省阳谷县属于哪个市
山东省阳谷县就是属于山东省聊城市的,地处鲁西平原。
山东省阳谷县就是属于山东省聊城市的,地处鲁西平原。
阳谷县在哪个省﹖
阳谷县是中国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
历史[编辑]
春秋时齐邑。鲁僖公三年,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谋伐楚,即此。汉为须昌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宋太平兴国四年以河水冲破县城移于今治。明清皆属兖州府。[2]
194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共烈士徐翼,以阳谷县东部和东阿县西部析置徐翼县,1949年并入阳谷县
李梦说(1864年-1924年),山东阳谷县四甲李(今聊城市东昌府区朱老庄四甲李村)人,清朝军事将领,武状元及第
关于山东阳谷县和山东阳谷县解放后撤过县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信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