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途科技今天给各位分享山东蓬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东蓬莱疫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和分享本站。
蓬莱在山东,为什么百度百科上说蓬莱仙岛在浙江舟山?那么蓬莱到底在哪?
在这里辟谣!浙江的蓬莱就是个山寨货!正统的蓬莱仙境就是在山东蓬莱市!
蓬莱市自古就是道教名圣之地,道教文化浓厚,宋朝就修有蓬莱阁作为道教圣地之一!另外蓬莱的海以及长岛及其附属岛屿环境优美、海水清澈,美不胜收,再加上胶东地区最适宜的环境气候,以及八仙过海的神话典故!再者自古神话里神仙喜桃,而山东蓬莱及整个胶东地区是中国桃树种植极其普遍的地方。尤其是以前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桃园桃树。希望浙江人不要跟韩国一样意淫!
蓬莱蓬莱阁道教名胜。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城北一公里处的丹崖山巅。创建于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巡抚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使其大具规模,后又得以多次修缮,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是中国汉族民间和道教传说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间仙境。传说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听说这里生产一种长生不老的药物,而且还有神仙出没。于是他下令让一个叫徐福的人,带领着很多童男童女前往寻找神药。后来,中国道教就把该地作为圣地。而历代朝廷也先后在这里建立了不少宫观,蓬莱阁就是其中之一。蓬莱阁坐落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海边的山崖上,最早创建于1070年的宋朝。它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蓬莱阁是一个汉族古建筑群,主要由吕祖殿、三清殿、蓬莱阁、天后宫、弥陀寺等建筑组成。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因众多文人墨客的登临吟咏而名噪一时。南宋时成为南渡士大夫登临北望的伤心所在。周密写下《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抒发亡国之痛;王十朋留下千古名篇《蓬莱阁赋》。南宋末年,被战火毁灭,2008年重建。蓬莱阁又称袁家山、吕祖庙,在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城东南隅,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候的蓬莱是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
蓬莱有两种概念:
1、神话中的蓬莱,在东海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岛上有不死草。可望而不可及,乘船接近它,它就会没入水下或被风吹走。
2、地名中的蓬莱,在今山东省东部海边。常见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汉武帝求仙到此,建小城名之为蓬莱。在今蓬莱市境内。从地名来说,古今蓬莱是同个地方。只是现在的境域远大于古代。
自徐福求仙事后,出现了不少以蓬莱为名的地方。不少学者认为,日本就是徐福求仙去而不返的归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的记载。五代义楚和尚撰写的《义楚六帖》中说:“日本国亦名倭国……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称蓬莱。”在日本,还有“熊野蓬莱”、“严岛蓬莱”、“热田蓬莱”等。在我国沿海,有山东“蓬莱”、浙江舟山群岛中的岱山“蓬莱”及宁波象山丹城的“小蓬莱”等。
详见:http://xintu.cseac.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335
蓬莱市是山东省县级市,它的地名来历是什么?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
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日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姑且相信是汉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无边福泽的吧。
蓬莱在哪
蓬莱有两种概念: 1、神话中的蓬莱,在东海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岛上有不死草。可望而不可及,乘船接近它,它就会没入水下或被风吹走。 2、地名中的蓬莱,在今山东省东部海边。常见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汉武帝求仙到此,建小城名之为蓬莱。在今蓬莱市境内。从地名来说,古今蓬莱是同个地方。只是现在的境域远大于古代。 自徐福求仙事后,出现了不少以蓬莱为名的地方。不少学者认为,日本就是徐福求仙去而不返的归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的记载。五代义楚和尚撰写的《义楚六帖》中说:“日本国亦名倭国……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称蓬莱。”在日本,还有“熊野蓬莱”、“严岛蓬莱”、“热田蓬莱”等。在我国沿海,有山东“蓬莱”、浙江舟山群岛中的岱山“蓬莱”及宁波象山丹城的“小蓬莱”等。
蓬莱是哪
蓬莱是山东省的县级市。
蓬莱,即蓬莱市,山东省的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烟台市境北部,北临黄海、渤海。蓬莱市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东临烟台,南接青岛,北与天津、大连等城市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蓬莱属于烟台市,是烟台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烟台以西73公里,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古称登州府,蓬莱是因“蓬莱阁”得名。主要景点有蓬莱阁,戚继光故里,海底世界,八仙渡海口,三仙山等。
山东蓬莱岛名称的来历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
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日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姑且相信是汉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无边福泽的吧。
--摘自《“蓬莱”的由来》
蓬莱岛在哪?
你说的应该是《封神演义》里面的蓬莱岛。
八仙过海的蓬莱岛指的是山东的蓬莱市
山东烟台蓬莱市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主要旅游景点有蓬莱阁、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景区、戚氏祠堂、田横山公园、西苑动物园、艾山自然保护区。
蓬莱阁有关三神山传说
中国蓬莱网讯,三神山的由来,实起于战国。《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中记载:“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所说的三神山,不同的时间应有不同的所指。从《史记》、《汉书》的描写看 , 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楼,不明白它的科学成因,以为海中真的有这样一些岛屿。他们便到海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些原来不了解的新岛屿。从蓬莱、方丈、瀛洲这些名称看,应是古代东莱人所寻找的地方。王献唐遗书《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指出:蓬莱犹风莱,为风夷、莱夷所居之地。方丈之方为风音所转,丈即场字,方丈即风族也即是莱夷所居之地。瀛洲之瀛即嬴,为嬴族所居海中之陆地。嬴亦夷之。夷也为东莱的原有部族。《黄县志》说:黄县尧时为嵎夷地。蓬莱、方丈、瀛洲都是莱夷在海中居住的海岛。
到了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盛行,方士们便把海市蜃楼现象加以渲染,说成是海中的神山,山上有长生不死药。传说三神山上,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传 54 得神乎其神。徐福对秦始皇称海中有鲛鱼阻止,不能到达神山。又曾说:海中大神对采药之事说:“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话,批准徐福两次入海寻仙。
《十洲记》记载:“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鸟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徐福及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十洲记》亦名《海内十洲记》,旧题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十洲记提要》记载:“盖六朝人所依托。”据近人考证,应为东汉道士所撰。这是记载了东汉时的神话传说。唐戴孚撰《广异记》也有相同记载。
宋、元、明时期以后,就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指的海中的海市蜃楼现象。元人于钦《齐乘》卷一说:“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现则山林城郭,楼观旌幢,毡车驼鸟,衣冠人物,凡世间所有,象类万殊……呜呼神哉!然则《史》、《汉》所称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未能至者、殆此类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于钦的看法是正确的。清代道光年间,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王仲瞿的话说:“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现代的学者也都认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现象。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北海全园布局,包括团城和中南海在内,是按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而设计的。在元代是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这样就构成了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宫苑。园内的中心建筑是琼华岛。琼华岛又叫蓬莱山,白塔山,四周由太液池水环绕。清顺治八年( 1651 )在明广寒殿遗址建一座喇嘛塔,因通体为色俗称白塔,在琼华岛之顶,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岛东的绿荫深处,树立乾隆手书的《琼岛春阴》碑,碑阴为乾隆的诗。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也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等岛屿,分别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其中藻鉴堂位于昆明湖最南 端水域中,它与治镜阁,南湖岛鼎足而立,寓意“海上三神山”。清漪园时期,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若,吟诗赏景。清末,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夫人。
乾隆皇帝在修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时,仿照神话传说,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称为“方丈”,西边那个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做“蓬莱”,南边的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名叫“瀛洲”。当地老百姓嫌这些名字太文雅太难记,就管方丈叫团城,蓬莱叫老公山,瀛洲叫凤凰墩了。
从三神山的所在地分析,《史记》载:“其传在渤海中”。所谓渤海,从历史地域而言,包括了今之渤海和黄海,应为齐燕东部之海面。今渤海应排除,而扩至今日的黄海,当然不是向南,而是向东。那么战国方士从登州出海,换言之即登州港为入海求仙的策源地当没有问题。
早在战国时期,齐燕方士们就说:“勃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 ,“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 ”( 《列子 . 汤问》 ) 。进而发展为“三神山 ” 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山海经·海内北经》:“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史记·封禅书》 ) ”当时的勃海范围,比今天渤海要大得多,包括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但是与海市相联系,则只有蓬莱以北海面符合方士们所指。从他们描述的神山情形看,恰恰是海市的生动写照。
王嘉在《拾遗记》中说:“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史记》记“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引风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太平广记·神仙》:“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船为风飘至一山,见道人指言: ' 天台山司马承祯,真良师也。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自然乃回,求承祯受度。”
《史记·秦始皇本记》:“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
《史记·孝武本记》:“少君言于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既从臣 ( 徐福自称 ) 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
唐代李贤注《后汉书·窦章传》: ”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径秘禄皆在焉。 ”
《拾遗记·高辛》 ( 晋·王嘉 ) : ”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
从上述记载之,入海求仙的始作俑者当属齐威王。若以齐威王即位之年算起,离越王从琅琊回吴(苏州),亦仅20 余年,齐国的海港活动,主要当在北方,即登州一带。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而在追求的神山仙境中,独重“蓬莱”。例如把三神山称为“蓬莱诸神山” ( 《史记·孝武本记》 ) ;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也是“蓬莱不死药” ( 《太平寰宇记》 ) 、“蓬莱药” ( 《史记·秦始皇本记》 ) 、“蓬莱神仙” ( 《后汉书·效祀志》 ) 、“蓬莱神人” ( 《史记·孝武本记》 ) ;汉武帝多次巡游至登州,也是“冀通蓬莱焉” ( 《史记·孝武本记》 ) 、“将以望祠蓬莱之属” ( 《史记·效祀志》 ) ;记载所求仙境也多是蓬莱:“蜀女谢自然泛海,将诣蓬莱求师” ( 《太平广记·神仙》 ) ;对仙岛蓬莱及蓬莱仙人的描述也很细致 : “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勃海中也” ( 《山海经·海内北经》 ) ;“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非飞仙无以到” ( 《太平广记·神仙》 ) ;“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在八仙渡海口,存放着一颗树龄达 1700 多年的巨枣树,看到如此巨大的枣树,那么安期生所食巨枣大如瓜,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蓬莱”不仅成了仙境、神山的代名词,而且凡人世间欲求而不得之物,似乎它那里全有。
古代蓬莱指现在哪里
蓬莱素有仙境之称,传说蓬莱、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皇汉武求仙访药之处。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的神州传说,便源于此,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荷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凭借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
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幸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久地依附在这里,遂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仙境。
蓬莱阁即缘此而建,坐落在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丹崖拔海面起,通体赭红,与浩茫的碧水相映,时有云烟缭绕,蓬莱阁高居其上,“仙阁凌空”确是一幅天开的画图。
蓬莱阁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创修于宋嘉佑六年。1982年与水城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蓬莱阁记》
世传蓬莱、方丈、瀛洲在海之中,皆神仙所居,人莫能及其处。其言恍惚诡异,多出方士之说,难于取信。而登州所居之邑曰蓬莱,岂非秦汉之君东游以追其迹,意神仙果可求也,蓬莱不得见,而空名其邑曰蓬莱?使后传以为惑。据方士三山之说,大抵草木鸟兽神怪之名,又言仙者宫室伟大,气序和平之状,餐其草木,则可以长生不死。长往之士,莫不欲到其境而脱于无何有之乡。际海而望,翕然注想物外,不惑其说者有矣。
山东蓬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山东蓬莱疫情、山东蓬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信途科技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