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铜川市耀州区农户加工连翘。 铜川市耀州区供图
图为铜川市耀州区农户加工连翘。 铜川市耀州区供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药王故里”的转型之路:陕西铜川以“药”为“引”促产业链提档升级
中新网陕西铜川5月1日电 (记者 张一辰)“近些年,黄芩的市场价格不错,种植管理方便。我打算继续扩大面积,以此提高家庭收入。”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文昌村村民高增虎表示,目前依靠种植中药材,每年可为他带来近三万元的收入。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铜川因煤而立、先矿后市,工业起步早,曾是以煤炭、水泥等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典型老工业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城市基础、产业结构上的弊端逐渐显现,2009年,铜川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转型升级成为铜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
据介绍,铜川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由来已久,气候、光照、土地资源和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令此间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近年,铜川将中医药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梳理了研发链、种植链、加工链、流通链、服务链、文化链、保障链、金融链8个子链,细化了黄芩、丹参、金银花等重点药材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潜力在此间不断释放。
“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这是铜川的城市形象宣传语,也是当地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的现实之举。从铜川市耀州区向东不远,便是药王孙思邈故里——孙塬镇。近年,当地大力发展黄芩种植产业,着力推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优化以药王养生产品为主的第二产业,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目前,孙塬镇黄芩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建成黄芩种植示范基地1个。
图为当地农户收割艾草。 铜川市耀州区供图
据统计,铜川全市共有中草药品种683种,载入国家《药典》的有198种,其中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有30多种,“耀芩”“宜党”等中药材享誉全国,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艾草芊芊,植于汤南。疗我唇兮,佑工身健”当年,汉献帝被名医华佗用扁鹊庙里的仙艾治好病后,留下的诗句,成为了如今药王故里——耀州的“大产业”,艾草产业于此间“方兴未艾”。
作为铜川当地的一家中医类高科技企业,铜川照金润泽源中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该公司的艾草加工厂内,装袋、称重、封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据介绍,工厂日加工艾草10余吨,年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左右。
图为当地农户种植的中药材——花椒。 张一辰 摄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植艾草,同时,扶贫工厂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该公司负责人许江南表示,通过对当地农户种植的艾草进行收购,加之提供就业岗位、租金分红等多项举措,让农户受益也令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据介绍,通过招商引资,铜川市成立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6个中医药产业招商小分队,截至目前,引进项目58个,落地建成14个,完成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1个,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铜川市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和品种增加,催生了一批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全市中药材种植产业链不断延长。目前,以市区县中医医院为枢纽、乡镇社区孙思邈中医堂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已建成。
铜川市官方表示,当地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医药企业提质增效,加大精准招商和园区建设,延链、补链、强链,通过做大二产,带动一产和三产。同时,坚持科技支撑助推产业快速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产业互联网等数字化科技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