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文化旅游区 何海威 摄
[IP群像名称]
大黄鹤楼-武昌古城
[IP群像素描]
一座现代城市的的终极发展,内在文化底蕴具有关键性意义,这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武昌古城便在这一共识下,并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具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发展境界。
白云黄鹤,千年武昌。武昌地灵人杰,是一座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城。开门见山,举步遇水,山明水秀,中国最美的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全国最具文化旅游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楚河汉街汇聚于此,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自然山水生态融合,实力圈粉无数。
武昌文脉绵长,是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古城。黄鹤楼、起义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巍峨壮观;藏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稀世珍品的湖北省博物馆在东湖之滨静静矗立;清幽静谧的宝通禅寺、长春观等宗教圣地庄严神圣;户部巷、昙华林历史文化区等特色街区活色生香,引来游客如织。
当前,武昌区上下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勇担使命,聚焦打造大黄鹤楼-武昌古城IP群像。
群像亮点>>>
翻开武昌历史画卷,深邃悠远、厚重璀璨:1790多年前,东吴孙权在此筑城,开启了武昌的历史文明进程,跨越十二个朝代,沧桑变迁,文脉不断;100多年前,仁人志士在此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用热血铸就首义精神,锐意革新,风云激荡;如今这片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之地,历史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荆楚文化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楚河汉街、翟雅阁博物馆等文旅新秀蜚声中外,东湖绿道、武汉大学樱花广受游客追捧……
大黄鹤楼-武昌古城范围以蛇山和黄鹤楼为中心,以古城墙为边界,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1790余年的古城历史精华凝聚在这片土地上,以她优雅的韵姿展现出武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的魅力。
古城芳华·历史的沉淀
公元223年,孙权依蛇山修筑夏口城,铺就武昌古城根基。以长江大桥、黄鹤楼、蛇山为中心的横带片区,是武昌古城千年建城史的历代叠加。
关键词:黄鹤楼
“天下绝景”耀古今
作为武汉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鹤楼赋予这座城市太多的历史印记,也升华了其文化底蕴。古时,黄鹤楼是文人墨客登楼赋诗之地,留下不胜枚举的千古佳话;今日,黄鹤楼点睛了这座城的人文艺术品格,长江东去,诗意飞扬。
黄鹤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等美誉。几经重建,现黄鹤楼于1985年6月落成,共五层,建筑风格延续中国特色的尖顶和飞檐,像一只黄鹤展翅欲飞。她耸立在武昌蛇山之上,俯瞰万里长江和长江大桥,三镇旖旎风光尽收眼底。黄鹤楼外铸铜黄鹤造型、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有白云阁、胜像宝塔、碑廊等建筑。
关键词:百年学府
书香袅袅造就人文荟萃
位于武昌的武汉大学 罗逊 摄
武昌惟楚有才的学府文化深入人心。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武昌营坊口都司湖畔创建两湖书院,为晚清时期我省最高学府,中国新式教育起源地。书院现存最完好部分位于武昌实验小学校园内,朗朗读书声中,百余年的书香延绵不绝。
正是书香袅袅,造就了人文荟萃。坐落在武昌的武汉大学、湖北美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都是武昌学脉底蕴的延续。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环抱东湖水,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行走其中,百年学府的清雅气质令人沉醉。
关键词:城墙城门
留千年记忆,续历史文脉
起义门 罗逊 摄
武昌古城从明朝确定城市格局至今,北面的武胜门,西面的汉阳门、平湖门、文昌门,南面的望山门、保安门、中和门,以及东面的宾阳门、忠孝门,这九大城门清晰地划定了古城沿承百年的文化肌底。
灰瓦红墙,城楼巍峨,位于首义南路的起义门与楚望台公园相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一砖一石,都凝结着武昌古城的厚重历史。起义门为武昌所有老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也是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千年武昌看此门,说的就是起义门。
今年初,地铁5号线积玉桥路段施工意外挖掘出了武胜门部分城墙遗址。武胜门素有武汉“老城根”之称。武胜门遗址的文物保护工程目前正在实施,未来,武胜门将与起义门遥相对应,复原武昌历史。
古城岁月·时光的印记
武昌是一片镌刻着浓重时光痕迹的土地。由辛亥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组成的首义文化旅游区,和汇集了中共五大会址等众多红色场馆的著名红色街区都府堤,共同见证着一段段革命历史、岁月荣光。
关键词:首义文化旅游区
观历史遗迹,忆烽火岁月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为武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历史。
循着历史的足迹,武昌区深入挖掘首义文化内涵,展现历史名城风采,建成集教育、观赏、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首义文化旅游区。在这片国家4A级旅游区内,汇集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广场、起义门、首义碑林等“首义十八景”,来自全世界的华人纷纷到此瞻仰辛亥遗址,缅怀辛亥义士。
旅游区内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墙红瓦,被武汉人称为“红楼”,它是100年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的旧址。首义广场南侧是一座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兴建的专题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设计感十足,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关键词:都府堤
红色革命的“摇篮”
武汉革命博物馆-农讲所 何海威 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片土地历来不乏英雄豪杰,创造着武昌城的荣光。
都府堤这条著名的红色街区,是武昌红色精神的根本所在。长不足500米的老街,集中坐落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里面陈列的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古朴实物,将人的思绪带进那已经远去的峥嵘岁月。
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共五大会址 罗逊 摄
2019年5月9日,武汉革命博物馆历时3年打造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历程,并推出大型展览《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填补了国内党的纪律建设展览空白,观众纷至沓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的开馆进一步丰富了都府堤红色旅游资源。
古城街巷·光阴的絮语
武昌古城至今延续了相对完整的传统肌理和街巷格局。北片区是传统街巷特征保存最完整的地段,涵盖得胜桥历史街区、昙华林百年建筑集群等。一直以来,武昌区立足于这些古城街巷,着力打造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文化浓郁、商旅结合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街区。
关键词:昙华林
浓缩了古城600年神韵
位于昙华林的翟雅阁博物馆 何海威 摄
步入昙华林,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悠悠古意。这条1200米长的街区几乎浓缩了武昌古城600多年的余味。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石瑛故居、私立武汉中学旧址……昙华林集中了50多处近代历史建筑,其历史之连贯、规模之密集、内涵之丰富,在武汉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属罕见。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武汉第一座近代西方医院、第一所洋学堂等都曾诞生于此。各流派建筑纷呈,新与旧在这里交汇,中与西在这里杂糅,从昙华林,几乎可以看到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被誉为是“一部活的百年近代史教科书”。
昙华林文气浓郁。1871年,创办于此的文华书院(后改名文华大学、华中大学),是武汉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源地。文华书院流传下一大批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典特色建筑群,如今这里是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校园内还有当时文华书院的文学院、法学院以及女生宿舍等。
关键词:户部巷
打造“汉味小吃第一巷”
都府堤向南穿过中华路来到蜚声荆楚、名扬海内外的“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这条开放型美食文化历史街区,已经成为“汉味小吃”的代名词和城市名片,它汇江汉五粮、集天下干鲜,精烹细调,孕育出一道道经典小吃,是游客来汉的必打卡地。
户部巷为明清古巷。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游览体验,今年4月起,武昌区推动户部巷汉味风情街环境整体提升。日前,经过数月的整治提档升级改造,户部巷开始试营业。未来,户部巷将联动斗级营特色街区修复和中华路城市阳台建设,再现古汉阳门正街繁华景象。
古城新颜·时代的变迁
时光倏忽,经过持续修缮、改造,武昌古城正不断刷新着整体颜值,焕发出勃勃生机,既有历史的沉淀,也不乏时尚的元素,成为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名城。
关键词:遗迹新生
历史场所上演“变形记”
在时光脉动中,一些历史场所上演“变形记”。
武昌积玉桥的临江大道上,一座白色的百年钟楼静静矗立。这是建于1915年的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旧址。而今,经过艺术之手设计改造,这座大楼已经成为武昌新景,门前“BIG HOUSE”的立体英文字母显示着它今天艺术中心的身份。钟楼上,从前纺纱的车间变成了展厅;原始的三角屋顶木头房梁下摆着现代艺术装置……年代在这里交错,时光在这里交融。
翟雅阁,不少老武汉人都有记忆。1921年,为纪念文华大学首任校长翟雅各而建,是国内最早的室内健身馆。两年多前,经过维修改造,翟雅阁变身为翟雅阁博物馆,作为武汉设计之都客厅,这里既是历史文化展厅,也是城市文化交流平台,成为武汉时尚靓丽的文化名片。
曾经机器轰鸣、烟囱高耸的武汉锅炉厂403双层硫酸车间,现如今变身为安宁静谧的武汉新潮先锋文化艺术地标——403国际艺术中心。漫行书吧、红椅剧场、剩余空间、原型创业邦四大文化创意板块,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文化生活新空间。
关键词:活力复兴
让历史照进未来
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区是全市传统街巷特征保存最完整,传统风貌建筑最密集、传统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区域,涵盖了黄鹤楼景区、得胜桥历史街区、昙华林百年建筑集群、都府堤片区等。武昌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要素基础,按照“生态修复、文脉复现、老城复兴”原则,贯穿“建古香古色的城、住老街老坊的人、引有质有产的商、聚有品有名的客”理念,着重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修补,目前,昙华林瑞典教区片整修全面展开,预计明年10月全面开放;得胜桥千年古轴片正在实施房屋征收,近期结合轨道交通5号线昙华林站修建把武胜门遗址公园纳入同一个建设体系,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展示武昌古城史,后续还将选取古城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对经心书院、贡院、太平试馆等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得胜桥千年古轴,强化武昌古城空间肌理的仪式感和文化感。
在即将迎来建城1800周年之际,武昌力求用延续千年的历史文化与古城精神来恢复旧有城市的人文性,实现文化古城活力复兴,将武昌古城建设成武汉“历史之城”的启动区和展示区、“长江文明之心”的文化窗口、文-旅-商-教-创“五位一体”的城市旅游区。
[ 主创推荐 ]
守护千年古城续写武昌繁华
汉街最美夜景 武昌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今日武昌,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并肩,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天下瞩目。如何守护千年古城,续写城市繁华,是武昌区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
武昌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不断充实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主阵地,彰显古城古韵,激发旅游产业新活力。文明汇聚造就一方文化,历史传承积淀千年盛景。长江奔流,北望黄鹤楼屹立蛇山,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崭新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传续着一座城的伟大。
[ 延伸 ]
湖北省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馆藏文物24万余件,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都非常值得一看。“曾侯乙”“梁庄王”“盘龙城”为该馆常设展览,很受欢迎。
湖北省图书馆——我国最早建立、最早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馆藏之丰,被誉为“楚天智海”。新馆建于风景秀美的沙湖之滨,主体造型取意“楚天鹤舞、智海翔云”,极显荆楚文化意蕴。
楚河汉街——汉街是全国最长、夜景最炫的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汉街因楚河而生,沿南岸而建。街道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兼具古朴与现代,加上丰富的文化业态,堪称现代“清明上河图”。
[ 精华活动 ]
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
联通世界的文化桥梁
武昌从2002年开始举办辛亥首义文化节,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2013年,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升级为市级节庆。这是武昌区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也是打造武昌首义文化精品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17届。
辛亥首义文化节赋予了“首义”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和活力,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将一系列群众文体活动纳入文化节中,进一步弘扬首义文化精神,提升首义文化品位。
辛亥首义文化节在每年10月前后举行。一场盛大的主题文艺晚会是每届文化节开幕的“固定节目”。晚会上,歌舞、诗朗诵、情景短剧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融合,以歌抒怀,以诗明志,将观众情绪不断推向高潮,精彩纷呈,掌声雷动。
主题文艺晚会宣告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会举办一系列主题文化精品惠民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繁荣武昌文化。
武汉“过早节”:
武汉人的节会,惊艳了天下客
热干面、豆皮、汤包、面窝、鲜鱼糊汤粉……武汉人“过早”的花色品种多、选择余地大是全国闻名的,过早也就成了展示江城世俗民情的一道风景线。2006年,武汉“过早”入选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为了展示武汉美食文化的魅力,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味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多元化的享受。武昌区于2018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首推过早节。整个过早节期间,武昌首义园美食文化街共接待各地游客近20万人次,户部巷接待人数近百万人次。
今年春节,武汉过早节再次举行,各色经典汉味早餐品种齐聚户部巷。既有美食相关的文化展览、美食体验活动,还有非遗特色小吃传承人在现场传授美食烹制技艺,传播武汉传统美食的特色。
在武昌过早,粮道街、户部巷、大成路、水陆街、首义园都是卧虎藏龙、饕客喜爱的美食去处。
出品: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