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崔道植:初心如磐的痕检“定海神针”
【人物简介】 崔道植,1934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最美奋斗者”等称号,“七一勋章”获得者。他检验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破获无数惊天大案;十几项专利成为解锁疑案的金钥匙,百万字著作成为刑事技术的经典教科书。【声音】“在我心中,党是我的母亲,祖国是我的母亲,是党养育了我、培养了我。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给党。”——崔道植崔道植17岁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在参军期间入党。自此,他以对党的绝对忠诚,用责任担当和毕生心血谱写了一心追随党、一切献给党的信仰之歌。入党68年、从警67年,崔道植初心如磐、矢志不渝,在公安刑事技术战线上潜心钻研、勤勉敬业、屡建奇功。自1955年从警,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已经超过7000件,无一差错。2013年,一起疑难案件摆在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面前,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哈尔滨市公安局请已经79岁的崔道植“出山”,对案件进行攻坚。崔道植接到任务后,连续工作一天一夜,经过一帧一帧的比对和对细节的极度苛求,最终为案件拿出权威鉴定结论。连续工作9天9夜比对一枚疑难指纹、八旬高龄带着眼伤3天3夜不眠不休为侦破案件提供关键证据……崔道植常态化的忘我工作,成就了中国警界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崔道植对事业孜孜以求?青年时期的崔道植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这样的话:“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热爱的,因为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他写下了对党的无限感激,也写下了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而这份初心,给予了他支撑一生的力量。精通枪、弓、齿、手、足等鉴定方法,崔道植是公认的全才。崔道植的“成功秘诀”也很简单,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与勤勉,让一名普通刑事技术民警成长为了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像极了一名时刻准备着的战士,只要组织有召唤、只要工作有需要,耄耋之年的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冲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中。崔道植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给党。”听党话,跟党走,完成好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成为崔道植一生的执着信念和精神力量。公安刑事技术事业中,崔道植并不孤独,他收徒传艺,将毕生所学和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看到很多年轻民警对刑技知识的渴求,他将自己参与办理案件的现场资料、经典案例整理成PPT分享给他们。近年,黑龙江省公安厅实施的“道植计划”以崔道植为标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各级公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化施工、项目化管理,引导带动黑龙江广大公安民警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
02
戴维列:参与办理3000起刑案无错漏
【人物简介】 戴维列,1965年1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所长、警务技术一级主任,主任法医师,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楷模”。他参与办理重大、疑难刑事案件3000余起,检验毒物、物证过万件,从无错漏。【声音】“作为一名刑事技术工作者,我们参与的每一份检验鉴定都与案件的事实证据相联系,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不能有任何失误。”——戴维列勇于创新、集智攻关、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这些词,都是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所长、警务技术一级主任、主任法医师戴维列的真实写照。从警32年来,戴维列扎根刑事技术领域,参与办理了3000余起重大刑事案件,一直保持零失误、零差错;他参与的科研项目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戴维列的带领下,广州公安刑事技术领域队伍和能力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被国务院授予“模范刑事技术所”荣誉称号。围绕“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建设方向,戴维列组建了广州食药环法庭科学实验室,并强力推动刑侦部门电子物证专业建设。2017年,广州公安专业化勘查队伍组建并全面投入实战,全市专业化现场勘查率达100%,极大提升了刑事技术支撑侦查破案、服务诉讼的能力。针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戴维列和团队主动开展科研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水中腐败尸体的死因鉴定曾是一大难题,刑技所课题组系统研究了10多年,终于在硅藻的富集方法、消解提取、定性定量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这项研究成果先后协助全国22个省区市检案400余起。作为广州公安刑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戴维列一直战斗在广州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及检验鉴定的第一线。对重特大案件现场,特别是有一定风险的案件现场,他总是亲临一线指挥勘验,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带领技术人员参与侦破了一批重大案件。在2014年的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的侦办中,他带领技术人员连续6天6夜对现场进行勘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终通过现场勘验发现了关键物证。作为毒化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戴维列长期与腐败检材苯、甲苯等有毒物质打交道。为了突破一个困扰刑事技术毒物分析领域、全国范围内未能解决的难题,他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对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多次出现白血球严重偏低的情况。尽管项目最终如期通过鉴定验收,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但付出的代价是,2003年5月,他被确诊患上恶性淋巴癌。但他依然以工作为重,身体稍有好转便立即重返岗位,继续从事毒物分析、毒品检验、物证检验等工作,深刻诠释了科技人员的钻研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公安民警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03
贾东涛:创新精进 写就神探传奇
【人物简介】 贾东涛,1974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百佳刑警、江苏最美警察。在他的带领下,南通公安DNA实验室成为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和一级DNA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南通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骨干。【声音】“做科研就像爬山,把一个个困难、一个个难题解决掉,这个过程你是快乐的、享受的。”——贾东涛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贾东涛,全国有名的“骨语神探”,从未停止改革创新的脚步。2004年,贾东涛从一具掩埋4年、降解严重的女性尸骨上,成功提取到死者的DNA,明确了尸源身份。通过此案,他在全国首创了陈旧尸骨DNA检测鉴定方法,成为陈旧尸骨检验领域独树一帜的专家。2009年9月,南通发生一起命案,现场的唯一线索就是一段多个人混在一起的DNA,当时无法进行拆分和判断使用。混合基因型的分析是DNA检验中的难点,不仅比对耗时长,而且比中的范围也非常大。贾东涛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探索。在贾东涛带领下,南通公安DNA实验室耗时5年攻坚,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月,混合分型拆分成功,据此锁定犯罪嫌疑人达某,案件成功告破。仅当年,南通警方通过这项技术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82名,破案212起。2019年6月,南通市辖区一名走失老妪被残忍杀害。贾东涛带领4名民警利用现场取得的137份检材,在实验室连续工作了37个小时,成功检出了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生物物证,但经比对却没有任何结果。贾东涛没有气馁,调整思路,重新梳理规划对检材检验的方向,终于发现了线索。案发后48小时,犯罪嫌疑人高某束手就擒。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贾东涛多次受邀参与全国各地重大疑难和有较大影响案件的勘查检验工作,至今已受理外地案件600余起、检材3000余件,参与侦破了包括“白银案”“凯里爆炸案”“冷水江命案”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案件。2019年,贾东涛带领的南通公安DNA实验室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市级单位的实验室,参与了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检验工作。贾东涛对工作要求很高,他要求实验室出具的检验鉴定意见书要无一差错。事实上,这么多年,他们出具的检验鉴定书全部被法庭采用,作为审判证据。“他教会我们科研的方法和思路。”韩海军是贾东涛的得力助手,现任南通公安DNA实验室主任。韩海军说,他们每年都有课题成为重点科研项目,很多年轻同志成长为行家能手。“我要承担起技术传承、带好队伍的责任重大,每起案件都是一个团队在破,大家都在努力。”贾东涛说。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作为被国务院命名的“特别能战斗刑警队”,一直刻苦攻关,磨砺“正义之剑”,维护社会正义。
04
熊国海:奋战在刑侦信息化实战前沿
【人物简介】 熊国海,44岁,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刑侦情报研判能手、全国公安优秀刑警等称号。【声音】“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用大数据守护百姓平安。”——熊国海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副支队长熊国海从警23年来,奋战在刑侦信息化实战最前沿,构建平台,创新战法,运用网上作战、合成侦查等手段,成功带队侦破刑事案件5000余起,带动全市公安系统信息化作战破案数占比上升至90%。作为南昌扫黑除恶战线领军人物,熊国海在坚持进一步推进警种合作、统筹侦查资源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建立“合成侦查工作平台”,打造了一个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合成作战信息防控网,为扫黑工作插上科技翅膀。2020年4月,根据江西省公安厅指令,南昌市公安局负责侦办“12·27”专案,熊国海带队赶赴九江市,迅速组建6个研判小组,对111个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梳理。7天时间内,运用大数据手段,通过对涉案人员及相关亲属进行人员轨迹关联调查,定人定时定位,迅速整理出一套精准完备的抓捕档案。2020年5月8日,南昌市公安局组成15个抓捕工作组,仅用1天时间,在湖北省、上海市和九江市等地同步收网,成功抓获嫌疑人106名,缴获枪支3把、子弹5万余发,查扣涉案资产27亿元,一个涉嫌聚众斗殴、开设赌场、非法采矿、串通投标、非法持有枪支等犯罪的特大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摧毁。2021年3月,熊国海牵头组建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紧盯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电诈犯罪,组织刑侦、网安等警种,积极开展打防研究,对电诈犯罪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2021年7月,进贤县发生一起电诈案件,涉案金额1700余万元。案件发生后,熊国海第一时间带队加入专案组,组织民警围绕相关信息,开展大数据研判分析,抽丝剥茧,循线追踪,迅速摸清了资金去向、幕后金主等重要信息。在抓捕过程中,持续提供大数据支撑,协助办案单位在贵州、云南、广东等12个省市,迅速抓获嫌疑人40余名。在熊国海带领下,结合“长风”“断卡”“云剑2021”等行动,南昌公安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侦办了一大批电诈案件。2021年,全市电诈案件刑拘数、破获案件数同比上升180.6%、175.6%,损失100万元以上案件破案率上升至70%。
05
任飞:坚守初心的“警营科学家”
【人物简介】 任飞,1980年9月出生,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山西新时代政法英模等称号,入选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声音】“多精通一门技术,就多一门打击犯罪的本领;多创新一种方法,就多一项克敌制胜的手段。”——任飞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理化实验室,身穿白大褂的任飞像往常一样“战斗”着,碾磨、分离、溶解、搅拌、萃取……他拿着手中的检材,娴熟地操作着实验台上各种专业仪器,一个小时后,打印机吐出一张满是数据和曲线的质谱图。“找到了,确实存在非法添加!”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翔实的基础数据,任飞和战友通过谱库比对、分析判断,很快得出了检验结论,并第一时间反馈给办案单位。很快,一个专门向老年人兜售假劣“降糖中药丸”的团伙浮出了水面……今年以来,随着全国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重点攻坚专项工作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有力开展,任飞带领团队利用专业优势和技术储备,主动承担起食品药品检测工作,为打击食药犯罪提供保障支撑。“我们不断扩充标准品数据库,大量建立筛查方法,对减肥药、降压降糖降脂保健品、性保健品、抗风湿镇痛药、婴儿消杀品、化妆品、掺假肉等300多个检材进行了检验,向一线办案部门转交线索40余条,目前已立案侦查10余起。”指着实验台上几百个五花八门的检材,任飞告诉记者。而作为一名专业“鉴毒师”,从警13年,任飞先后完成毒化、毒品和微量物证检验4000余件,处理毒化检材上万个,参与破获重特大和疑难案件200余起。“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刑事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任飞说。2021年,在做好传统毒品检测鉴定、溯源支撑的同时,任飞带领民警成立攻关科研小组,半年时间经过500余次反复试验、合力攻关,先后建立了“笑气”(一氧化二氮)、合成大麻素、迷幻药等新型精神活性药物的仪器检测方法,突破了基层办案单位对新型毒品案件的检测定性的瓶颈,公安机关据此一举打掉一个涉案上百人的贩卖“笑气”违法犯罪团伙。开发新技术、攻克新课题,全力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被誉为“警营科学家”的任飞始终坚守初心、孜孜不倦,连续攻克了地沟油、掺假肉、新型毒品、新型减肥药、迷幻药、假劣药等一系列检测难题,科研方法在多个重大案件中起到关键证据作用;参与完成的两项科研课题成为国家公共安全标准,成功立项多个公安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系列科研成果记录着任飞的成长,也见证着我国刑事技术的发展进步。
来源: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