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特别是疫情常态下的文旅项目,经历的是“生死考验”,中国文旅面临一次彻底的洗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 年发展预测》显示,2022 年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仍是下调,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超过70%的景区严重亏损。
疫情常态下景区现状一、疫情是对文旅项目一次彻底的洗牌
其实中国文旅项目的软肋一直存在,在2010年以前基本都是资源垄断型发展,还没有新媒体的概念,大部分景区经营者都是国家队,人好引,票好卖,2010后房企和私企也看好国内巨大的旅游市场,短期内国内旅游景区的数量出现暴增,但是增长的只是数量而非质量。
大部分景区缺乏内容,不了解游客需求,更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游客的信息获取更便捷,选择面更广,游客变的越来越挑剔,营销成本,宣传成本倍增,其实在疫情来临之前景区的很多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通过疫情的洗牌会淘汰部分品质低下,整体实力较弱的项目,反而会更加利于景区的健康发展。
二、2022年活下去的要素:流量!
2021年,国内旅游从业者有超过68.1%的人失业。一家景区,巅峰时期员工人数达到几千人,现在却只有几百人。
痛定思痛,很多文旅企业都在想办法活下去。有的在并购重组,还有的在做“旅游+”,但很多这些景区并不明白:解决困难的唯一途径是“流量”,没有流量一切都是空谈。部分景区借助外力资源导入各种主题活动,“灯光节”“音乐节”“美食节”虽然节省了自身投入成本,也带来了部分的流量,但是合作方也需要控制自身的风险,低成本的投入,虚假的宣传,甚至前期推广不好中途毁约的事情时有发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赚了流量赔了口碑”反而加速了景区的下滑,最终出圈的不是投机取巧者,而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总有人在逆风飞翔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虽然大多数景区是严重亏损,但仍有13%的景区保持盈利,有些景区的客流量甚至出现了暴增。
其实,景区本身存在的问题一直就有,疫情只是一面放大镜,把这些问题放大了。
我们都知道的上海迪士尼,开业一年就实现盈利,开业五年实现客流量超过8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400亿元。即使在疫情之下,上海迪士尼2021年依旧保持盈利,2020年在停园四个月的情况下,全年客流量超过500万人次,而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是超400万。
一、2021年国内景区成功案例
大唐不夜城:
2021年,每到节假日,西安大唐不夜城基本人满为患。2021年春节,《2021抖音春节数据报告》中,大唐不夜城春节期间打卡量位列全国景点榜首。五一小长假客流量超100万人次。
杭州宋城:
2021年,杭州宋城持续深化演艺公园模式,积极开拓多剧院、多类型、多场次的演出模式,内容丰富性和多元化加速推进。形成千古情为引领、各类中小剧目补充、各类活动穿插的全新局面,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1年宋城演艺全年实现利润2.58亿元。
盐城大洋湾唐渎里:
2021年,盐城大洋湾唐渎里,在疫情严峻的考验下,自2月12日开街,年客流量达到了171万,甚至超过了江苏文旅标杆拈花湾的147万,游客好评率达到了95%,超越了南京夫子庙的94%,和拈花湾持平,仅比“大唐不夜城”低一个点。唐渎里开业半年,就获得“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名单”荣誉。2022年,春节期间,在因疫情临时停止演出的情况下,引流超过20万人次,营业额超200万。
吉林梅河口东北不夜城:
2021年5月1日开街,一个城市人口不到30万的县级市,创造了多个中国文旅的第一。 五个月客流量就达到了407万,超过了乌镇去年全年368万客流量,城市的酒店整体入住率达到了80%以上,节假日入住率达到了100%对城市的旅游经济,强劲的拉动的地方经济,其实做文旅最牛的一件事情不是实现拉动当地的内循环,而是让外地的城市的人把钱花在自己城市的外循环,无疑,东北不夜城做到了这点。
开业不到半年,就获得“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为什么大多数景区在忙着套公式
大家都知道文旅的六要素:吃、住、行、娱、购、游。但大多数景区负责人并不知道如何体现和满足这些条件,我们整天谈商业、休闲、娱乐、体验等多种元素的融合,但怎么融合?用什么融合?大家都在忙着去模仿而非创新,却不知道一个项目成功的背后一定要对应的硬性条件,总有你无法克隆的部分,而这恰恰是核心。
为什么大多数景区经营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有的景区,喜欢高大上、有规模、有政绩。却不了解“游客为什么来?”游客应该什么时候来?”。
有的景区,喜欢模仿,别人搞什么自己就想搞什么,看到大唐不夜城火,看到东北不夜城火,很多地方就盲目模仿,90%旅游景区经营困难,跟模仿不无关系。
有的景区,喜欢把钱投在建设上。旅游最重要的是要有无限创意,有超强的运营团队,资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疫情常态下景区如何引流?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笔者认为,景区在制定营销方案时,一定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是什么;所谓知彼,是避其锋芒攻其软肋。、
很多文旅项目开业就成为客流最高点,之后就一直不断下降,直到最后门庭罗雀,这其中最主要是问题就是游客的好评度不断下降,景区没有做到知彼知己。
很多游客喜欢看抖音,用抖音做旅游攻略。而抖音等自媒体有好评率的计算,一个景区,好评率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你做的好不是不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仅仅是数据说了算,而是游客说了算,一定记得你所拥有的都是游客给予的,所以要保持超高的认可度,达到95%才算优秀。
除了要看好评更要看差评,我们都知道水桶原理,决定水桶能盛多少水的,不是桶的大小,而是最低的点在什么地方,作为景区运营者,我们要找到自身最弱的点,并且有效地去解决它,才能不断的提高景区的认可度。
2、引流定位:差异化是关键
生搬硬套学公式的景区不可能出圈,也不可能拥有流量。国内目前头部的文旅项目哪个不是具有鲜明的差异化?景区引流的第一步是定位,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方向错了就算是再强的运营团队也只能是延缓一个项目的衰败期,最终改变不了失败的结果,策划的核心是新奇特,满足游客凑热闹,占便宜的心理,但是切记不要做模仿者,人云亦云,对于游客来说,别忘了游客没有忠诚度,游客永远“喜新厌旧”。
3、成功的前提是做大众而非小众-----和游客共鸣
游客总是追求新鲜事物,特别是当今80、90、00后主导的旅游市场尤为明显,很多项目定位首先是立足本土文化,这就等于是给自己加了一道枷锁,如果我们想从中国30000多个景区中脱颖而出,就一定是为大众所认同的,地方文化不可摒弃,但是更大的突破点是大众的认可度而非小众。
4、运营思路一定要新
别认为学到了就做到了,前策,外部资源整合,商业资源导入,定向的宣传推广,高效落地执行,营销引流必须是专业运营,专业策划、专业创意、专业市场调查、专业的运营前置等一气呵成,要有无限创意的运营创意和运营思路。
微旅游是主流,要搞清三个为什么。疫情期间国家不倡导跨省游,300公里范围内的微旅游成为了主流,充分挖掘周边游客的需求是景区目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家景区,要想出圈,实现引流,达到流量变现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项目的策划定位。
流量裂变,高速迈向成功,这是每一家景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你要想跑起来,首先要学会走。
作为景区的运营,要搞清楚三个为什么。
1、为什么来?
文旅项目的战略定位就是差异化,在文旅项目运营中,“求同”是大忌,谁模仿、谁抄袭、谁一成不变,其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
景区在突出差异化的同时,首先要定位自身的文化IP,但是这个定位一定是具有广泛的认同感,切误“曲高和寡”。
2、什么时候来?
要明确什么时间来,特别倡导夜游,因为夜间的消费是白天的4--5倍,在引流策略上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给游客足够的理由在特定的时间段来,没有心动就没有行动。
3、和谁来?
内容决定了吸引的人群,家庭游,80,90,00,每个人群的喜好都有很大的区别,别想大而全,我们要做的是小而精,众口难调,但是根据特定人群的内容植入才会有奇效。
疫情之下破局出圈,没有什么不可能,前提是我们一定要坚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