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婉心
编辑|潘心怡
过去两年,缺乏优质投资主题早已是一二级市场的常态。
尤其是去年开始,二级市场投资风格大转弯,过往一向景气的消费升级概念、互联网等“软科技”概念大幅震荡,不少企业过往十年甚至二十年因红利而获得的增长被瞬间抹去。
与这一市场情况相对的是,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中,高端制造、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应“硬科技”开始吸金。
资金流向的改变,来自于经济下行、疫情流行、一代新科技见顶的共同大背景,同时也指向了热钱散去环境下投资者对市场的新预期。
今年年初,中金发布《2022互联网行业展望报告》指出,对互联网行业而言,2021是整体叙事逻辑剧变的一年,行业的关键词由“爆发”、“规模效应”、“无边界”等变为“监管”、“瓶颈”、“社会责任”等。
中金判断,互联网硬科技、出海、以及面向虚拟世界的探索是行业下一阶段成长的动力所在,不过这些新的叙事逻辑发生在个体的新锐公司身上才会有更明显的体现。
就多个智能化产业的未来空间和瓶颈,36氪对中金公司研究部科技硬件行业首席分析师彭虎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
01 VR/AR 产业丨36氪:在元宇宙大潮中,VR/AR广为关注。包括VR、AR在内的智能硬件产品,量产是件很难的事,您认为在国内VR硬件量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彭虎:ARVR硬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打造高品质的沉浸感体验,这对VR硬件参数要求比较高。此外,品牌方在ARVR硬件开发的同时,亦需要软件、算法等方面的设计能力支持,对开发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整体来看,这两方面对于资金投入的要求会非常高,国内部分硬件厂商面临资金不足以及硬件技术不成熟等问题。
内容方面,国内VR内容生态发展相对滞后,缺少优质的VR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游戏等应用场景不适合国内发展,海外主流的线上内容分发平台又没有在国内运营。
另一方面,国内ARVR内容开发者相对欠缺经验,使得国内用户接触到的ARVR应用质量良莠不齐,并且受制于服务器等原因,联机体验感较差。即使有厂商能够进行硬件量产,但受限于生态及内容,也难以形成大规模出货。
丨36氪:目前VR在C端的渗透率大概多少?较前几年有无大幅增长?提升渗透率的关键是什么?
彭虎:VR在C端主要还是以游戏为主要应用场景。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2022年3月,全球游戏主机年出货量约为5000万部,包括索尼、任天堂和Xbox等。而2021年VR全球出货超过1000万部,渗透率已达到20%。普及率方面,据Steam披露,目前平台用户中VR头显的用户数占比从2019年的不到1%上升至今年2月的2.12%。
综合来看,VR作为游戏主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普及率目前还在低个位数,未来有较大的成长机会。
而过去1-2年渗透率的提升,主要建立在硬件和内容上的双重升级上。硬件方面,2020年底Meta(原Facebook)发布Oculus Quest2,相较于之前的VR系列产品,在芯片、视场角、自由度等硬件参数均实现大幅提升;同时产品从平均500美元的售价降低至299美元起,性价比显著提升,达到消费级水平。
内容生态方面,2020年3月V社发布的高质量3A级VR游戏《Half-Life:Alyx》凭借精细的画面以及真实的交互体验出圈。这款游戏上线之后,VR活跃用户占比出现了大幅提升。后续高质量的VR游戏持续上线,用户的游戏体验持续提升,拉升了VR在C端的设备需求。
丨36氪:为什么目前VR创业公司多从硬件入手,国内VR内容却十分短缺,少有人涉足?
彭虎:首先是应用场景仍未成熟。我们上面分析的渗透率、普及率均是以全球角度来看游戏领域的VR出货情况。反观国内,游戏版号审批收紧导致VR游戏难以在国内快速落地,而其他应用领域仍在开拓和尝试中。
VR游戏在开发门槛上也比较高,国内游戏市场目前仍以手游为主,端游及主机游戏占比较低,而VR游戏需要3D建模,对于开发引擎等软件要求较高,普通手游、网页游戏研发团队转型困难较大。
此外,硬件性价比方面,目前国内VR头显价格基本和海外相近,但从消费能力来看,国内仍和海外有较大差距;VR内容端从业者无法从消费者侧获取收益形成正向循环。
02 智能家居| 36氪:智能家居目前的发展主要瓶颈是什么?如何看待不同生态平台间相对封闭的现状?
彭虎:根据Statista数据,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渗透率只有12.6%,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从供给端来看,产品智能化程度不高,不同家居产品底层协议互不相通,消费者无法感受到全屋智能家居带来的升级体验。目前产业链也不够完善,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程度不够。
智能家居尤其是全屋智能对系统和设备安全性、稳定性要求很高,而现阶段全屋智能系统部署难,不仅费用高昂,后续服务也仍待改进,消费者对部分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存在担忧。
产品端的良莠不齐使得消费者初期接触时难以辨别效果,或没有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智能化需求,导致新品类推广进度较慢;不同生态系统迫使消费者在平台之间二选一,也影响了整体的智能家居发展节奏。
目前智能家居领域存在众多生态平台,包括海外的苹果Homekit、亚马逊Alexa、谷歌Fuchsia;国内的小米米家、华为HiLink、涂鸦等。不同生态平台之间相对封闭的状态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商业模式不完全成熟导致的。
智能家居生态平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成长阶段:第一阶段是成长导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是开发者数量。在智能家居发展初期,完整的场景覆盖将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开发者也会自驱性地加入生态最完整、最多消费者选择的系统。
第二阶段是平台整合期,随着全屋智能程度的深化,B端开发者会对系统连接的稳定性和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和丰富资源的平台将逐渐实现行业整合。第三阶段是成熟期,平台方的盈利模式从依靠用户流量增长逐渐转移到增值服务变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平台方企业将掌握更多主动权。
当前全屋智能系统平台市场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演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各生态平台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产品数量优势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互联需求,逐渐从早期强调封闭生态安全性的角度,走向了互联互通的方向。
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到,海外行业龙头共同推出了Matter协议,不同通信技术的产品可以通过IP协议统一连接到一起,从而打破了前述的品牌和技术障碍,从而实现真正的系统间互联。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在Matter协议下,有望打破系统、技术、品牌壁垒,真正实现互联互通。
丨36氪:例如扫地机器人这类智能家居,市场看好的一个主要逻辑是,扫地机器人就是一个完整机器人的“底座”,为今后智能机器人的迭代提供了基础,您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彭虎:首先,从大的市场来看,扫地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的范畴,而全球的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
根据IFR 和中国电子学会的数据,2016-2020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CAGR 约为21.8%,预计2021 年市场规模约为125.2 亿美元,2022 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工业机器人,至2023 年将突破200 亿美元,整个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扩张动能十分值得期待。
聚焦到扫地机器人而言,作为服务机器人中率先成熟的一个品类,扫地机器人为今后机器人产业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产业链维度来看,当前扫地机器人在核心硬件技术、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定位导航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成熟度,对于其他服务及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范本。
未来随着科技硬件及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加速布局以及更多一级创业公司的加入,整个产业会在扫地机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多相关技术有望依托过去扫地机器人发展的经验取得突破。
丨36氪:前几年大家普遍看好智能音箱是家居场景最好的切入口,这两年热点又变成了扫地机器人,您怎样看背后的原因?会有下一个“更好”的入口出现吗?
彭虎:回顾智能音响的发展历史,亚马逊在2014年发布的智能音响Echo被我们看作是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该产品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首次打开了万物互联的想象空间。2017年开始,中国科技公司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行业,并通过补贴经营的方式快速提高了智能音响在国内的普及度,消费者受众面不断提高。
总结智能音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经验能看到的是:功能上,智能音响除了播放外,逐步衍生出了控制、购物、教育、社交等功能;进一步推演到产业链发展规律来看,智能音响(甚至于手机),当硬件升级迭代逐步成熟后,其控制中心与应用增值的角色便会愈发重要。我们能看到“软硬结合”在其消费电子终端的体现, “软硬结合”也将成为AIoT时代消费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果把目光聚焦到现在的扫地机品类来看,会发现扫地机器人与智能音响在产业发展规律上会有一些契合。2020年的疫情居家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消费者对于家庭清洁的重视感,而扫地机作为智能家居行业布局已久的电子产品,也是以优秀的产品体验率先受益。
2020-2021年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些类似于2014年初的智能音响,产业界更多聚焦于硬件功能的升级迭代。只是相对智能音响而言,扫地机的硬件迭代难度更大,吸引了产业界以及消费者更多的关注目光。
展望未来,与其他智能终端类似,连接、协同以及应用增值将成为扫地机器人的发展主线。扫地机器人有望成为智能家居品类的一个重要拼图,与更多的智能家居品类互联,从而实现智能家居全屋互联的蓝图。
有关“入口”,我们理解认为,有别于智能手机时代的单一入口,在智能家居的场景下,更多追求的是整体的“场景智能”,因此每一个能够满足消费者智能家居需求的品类都有可能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一块拼图,我们也是建议将视角聚焦在智能家居整体的软硬件生态建设,以观察智能家居产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03 消费电子及汽车丨36氪:消费电子整体来看,手机是当下最普及的一个入口,你认为手机之后的形态会如何演变?现在折叠屏比较普及,但有观点认为折叠屏手机只是一个中间形态?
彭虎:客观来说近几年手机形态确实变化不大,各家厂商努力在全面屏、快充等技术领域进行了许多微创新,但是整体创新的力度和速度在放缓。
我认为未来手机一方面形态上可能会往折叠屏、卷轴屏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和无线蓝牙耳机、ARVR眼镜、智能手表,甚至智能汽车和智能家居等互联,继续发挥重要的智能设备入口功能。
从去年开始,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关注有了明显提升,但目前看全球出货量仍比较小,渗透率还非常低。各大安卓厂商近期陆续推出或计划推出折叠屏手机,此前制约折叠屏普及的柔性屏、铰链技术等方面有了明显突破;另一方面当折叠屏产品品质提升,同时部分产品价格下探到万元以内之后,消费者的购机热情也有了明显提升。
远期来看,折叠屏手机不一定是未来手机的终极形态,消费电子的公司也都在积极探索,包括卷轴手机等等。我认为折叠屏是手机形态的一个有益创新,未来有望在供应链逐渐成熟、成本下降同时品质提升的背景下,激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
丨36氪:在手机厂商下场造车屡见不鲜的当下,如何看待车企造手机的动作?智能手机与智能驾驶之间相互联动的逻辑在哪?
彭虎:汽车厂商虽然入局手机业,但并不是为了挑战几大手机头部公司的地位,而是借手机之力反哺主业,或改善车机交互,或节省流量成本。
目前,车载大屏系统仍相对落后,有响应速度慢、应用软件少、适配度差等问题,多数情况下车主依然习惯用手机支架,借手机完成导航、车上通讯。对车企而言,优化车机体验,实现手机与智能座舱系统的无缝对接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而拥有手机与车载大屏后,车企在与软件开发者谈判时,也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议价权,让开发者针对不同终端优化产品,实现终端的一体化链接。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目前的驾驶场景中较少操作车载大屏,车企很难收集用户偏好数据,跟手机所掌握的数据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而缺少的深度数据就难以改善体验,手机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移动算力及人机交互平台,能够快速、大量的获取用户数据,从而定制用户的车机交互偏好,实现更好的驾驶交互体验。
至于两者之间联动的逻辑,可以分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智能手机和智能驾驶都是消费者的智能移动终端。手机的软件服务增值体系已经完善,而智能汽车的软件业务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未来通过实现手机与智能座舱系统的无缝对接,使得消费者可以在手机、汽车等多个硬件终端中实现众多APP账户信息等内容的迁移。
第二,智能手机和智能驾驶长期都将落在软件实力比拼。手机品牌的差异化已从单纯硬件竞赛提高到软件、算法等能力的竞争。手机厂商在过去积累了大量的软件人才,具备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在未来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智能驾驶将在相似的硬件参数(感知、算力等)水平下,从软件及算法等维度进行差异化竞争,手机厂商在软件人才领域的优势将更加重要。
第三就是供应链的协同及互补。智能化趋势下,汽车软硬件加速解耦,硬件制造趋于模块化、标准化。因此,消费电子厂商可以发挥智能手机时代零部件的经验优势,快速切入汽车电子部件的生产;同时,在代工厂推动下,造车门槛降低,手机厂商跨界进入汽车产业链发展。手机产业链公司有望依托过往的手机业务合作关系,进一步导入汽车品类供应,并且在快速响应、规模生产等方面发挥已有的优势。
关注获取更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