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不到一年,京东集团又迎来重大人事调整。
4月7日早间,京东集团公告称,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接替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同时,徐雷将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京东集团董事会。刘强东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致力于公司的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大佬纷纷退居幕后,前有马云、黄峥、张一鸣等互联网大佬纷纷辞去公司职位,隐居幕后,如今又有京东集团刘强东卸任CEO职位。
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大佬卸任CEO,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慢”思考,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降低个人对公司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完善公司架构的重要举措。退居二线后,互联网大佬将更多聚焦公司战略,确保企业实现长线发展。
7日早盘,京东港股低开后一度冲高翻红,但随后又震荡向下。截至午间收盘,京东集团跌3.58%,报226.4港元/股。
徐雷接棒任京东集团CEO
去年9月刚升任京东集团总裁的徐雷,如今接替刘强东晋升为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徐雷自2007年5月起担任京东市场营销顾问,负责组建京东商城市场营销体系及团队等工作,2009年1月正式加入京东。
2009年至2010年,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营销副总裁,全面负责京东商城广告推广、公关宣传、品牌建设、政府公关、校园及企业营销等工作。
徐雷曾于2011年短暂离职,并于2013年重返京东商城,任职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工作。
2016年,徐雷担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着手推动了京东商城APP、PC和微信手Q等前端业务及团队的闭环整合,组建了商城营销平台体系,通过组织创新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的营销和运营效率,为商城构建了强有力的运营及营销竞争力。
2017年4月,徐雷担任京东集团CMO,全面负责集团整体包括商城、金融、保险、物流、京东云等业务在内的整合营销职能,以及集团整体的国内市场公关策略策划职能,更敏捷高效地为集团各业务板块提供公关与市场、公关支持与服务。
彼时的任职公告中,京东集团这样评价徐雷:“徐雷先生帮助公司搭建了大市场的营销体系、移动端的产品研发体系和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运营体系,培养出了多支敢打硬仗、迎难而上的优秀团队,并为京东品牌的建设和塑造、向移动端转型的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7月,京东商城宣布实施轮值CEO制度,由京东集团CMO徐雷兼任首任京东商城轮值CEO,全面负责商城日常工作的开展,这是京东首次在内部实施轮值CEO制度。刘强东表示,“我个人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上,比较成熟的业务,我们的管理团队都可以处理好。”
自2019年起,徐雷在京东的各项活动中越发突出,并成为京东电话会议上主要发言人。
2021年9月,徐雷担任京东集团总裁,负责京东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徐雷主导设计了京东618营销活动,目前618已成为每年中国经济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徐雷在京东的十余年中,京东的营收规模已经接近万亿。京东集团此前发布了2021年度财报显示,去年其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5.7亿。但去年京东集团转盈为亏,当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5.6亿元。
刘强东退居幕后
虽然卸任了京东CEO一职位,但刘强东对京东依然有掌控权。
此前,京东披露的股权数据显示,刘强东持有京东4.345亿股,持股占比13.9%,但占总投票权的76.9%。其中,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股为13.5%,有72.9%的投票权。腾讯通过黄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为16.9%,有4.6%的投票权;沃尔玛持股为9.3%,有2.5%的投票权。
2022年2月3日,京东公告称,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将向第三方基金会捐赠6237.66万股B类普通股作慈善用途,并且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根据不同投票权架构,京东股本包括A类普通股及B类普通股。A类普通股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而B类普通股持有人则每股可投20票。
本次捐赠后,刘强东所持股份缩减至3.6亿股,所持股份仍然高于沃尔玛,同时投票权依然占主导地位。
而腾讯今年3月25日曾将所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集团股份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腾讯股东。紧随实物分派完成后,腾讯控股于京东集团的持股比例将减少至约2.3%。
卸任CEO一职后,京东整体发展规划和企业定位,依然由刘强东把控。刘强东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致力于公司的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互联网大佬为何纷纷隐退?
近几年,“隐退”似乎成了互联网的关键词。
2021年3月,时任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并由拼多多联合创始人、CEO陈磊接棒。
2021年5月,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卸任CEO一职,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将接任成为字节跳动新CEO。
在这份内部信中,张一鸣决定放下公司日常管理,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事项,计划“相对专注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动手尝试和体验,以十年为期,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
而在互联网大佬的内部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聚焦公司战略,致力公司长远发展。
分析指出,互联网大佬“隐退”,更像是创始人的转型之举,互联网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战术”层面竞争转变为“战略”层面竞争。同时,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降低个人的影响,实际上也有利于完善公司组织架构,确保企业实现长线发展,并保持活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