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正在给农民传授果树修剪技巧。本报记者姚凡摄
小雨过后的杏花岭区中涧河镇王家岭村,清爽的空气中交织着泥土和草木的芳香。
该村正全力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重视培养农村创新人才和“土专家”,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王家岭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3月24日,记者走进王家岭村,倾听产业富民故事,传播乡村振兴声音。
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农旅融合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站在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观景台上眺望,三面环山,地势平整,视野非常开阔,从这里可以俯瞰到太原市区。如今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已经成为省城市民娱乐健身的“后花园”。
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是太原市30处城郊森林公园之一,也是东西山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美如画卷的公园,曾经却是黄土满山,遇到刮风下雨,环境恶劣程度不可想象。
王家岭村党总支书记王贵生介绍,该公园是2020年太原市民生实事工程,也是高标准造林示范工程,占地面积3738亩。经过一年多的种植和养护,园区内绿化已经全部完成。这片区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性优化,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生态、运动、休闲、健康、色彩、宜居。
该公园的建设可以说是填补了太原市东山地区没有主题公园的空白,也让村民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惬意。
村民李建义是一名护林员,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夏季一场大雨,村里积水就一米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村民们的生活常态。”
如今,该公园建成后,旅游经济随之发展起来,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现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搞起了采摘。以前是被迫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不仅如此,路修好了,以前去市区需要半个小时车程,现在只需十几分钟。”谈到生活的变化,李建义乐得合不拢嘴。
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修剪果树要有长远打算,统筹兼顾,根据树木发育阶段的特点,采取生长和结果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的修剪措施。”在王家岭村的核桃园里,杏花岭区高级农业师、时代新人聂利胜正在给村民们传授果树修剪技巧。他强调:“轻剪夏剪和梳剪,原则把握不能乱。”
村民们围在果树下,聚精会神地记录着这位农业专家传授的知识。“每年,根据果树生长周期,聂老师都会来田间地头教我们种植知识。以往,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现在,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他把关,种植果树我们心里更有底了。”村民们争相告诉记者他们的感受。
作为中涧河镇农村科技特派员,聂利胜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坚持用新品种、新技术引领大家快速致富。目前,已经为中涧河镇育果树苗几十万株,引进大樱桃、金太阳杏、玉露香梨、火龙果、粉红太妃葡萄等10个新品种。”
在聂利胜指导种植的火龙果大棚里,村民丁理忠正在给果树进行修剪。“我种植了一个大棚,占地面积大概有半亩,年产量3000至5000斤,以游客采摘的模式销售,每年大概收入6万元左右。”他说,以前他是在外务工,干过很多工作,2020年返乡后开始种植火龙果。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农民,也要为乡村振兴出点力,我要努力学习知识,做一个知识型、技术型、智慧型的新型农民。
丁理忠说:“南果北种是一个新颖的市场,游客采摘时,可以有一种新的体验。市场上卖的火龙果,大部分是从南方运输过来的生果或是半熟果,来到采摘园可以直接采摘熟透的果实。下一步,我希望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种植火龙果。”
“筑巢引凤”托起强村富民梦
当日,在王家岭村的特种技能培训基地,一堂生动的挖掘机操作课正式开讲。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员。
王家岭村为了培养技术型农民,扩大农民的就业范围,依托太原市晋基工程机械职业培训学校,分批次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培训。
“2009年,学校来到王家岭村,当时村子的整体面貌还相对落后,我们开上挖掘机参与民房改造,帮助改善村容村貌。同时,设立了挖掘机和铲车培训基地。”太原市晋基工程机械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程飞说,目前,学校有专业老师10名。自2019年开始,每年约有100余人从培训学校毕业,学员均来自王家岭村以及周边乡村。
在培养新型农民、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方面,王家岭村下足了功夫。王贵生说:“参加职业学校培训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在外打工的农民,现在村里为他们提供了职业培训,变原来的‘输血模式’为现在的‘造血模式’,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很多村民得知消息后都积极返乡就业、创业,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助力。”
王贵生告诉记者,村里将要打造农副产品智能直播间,带动农民打通产供销 一条龙产业链,从线上线下助推农业、农民增收。同时,引导一批有学历、有能力的农民回乡创业,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实实在在地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快车道。
下一步,王家岭村还要进行徐头沟经济林、观赏林种植培育;农副产品直播培训基地筹建;完善下岭文化广场、王家山休闲广场、西岭时代发展广场申报工作,为该村高质量发展定位……在发展的道路上,王家岭村正在逐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诗篇。
本报记者姚凡
(责编:温文、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