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游览观光体验,一边是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来,“遗产旅游”不断升温,丝绸之路、丽江古城等很多世界遗产地也迅速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世界遗产地,其自然或人文禀赋独特厚重,吸粉引流自不待言。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遗产旅游”也成为人们出游的热门选项。
展陈上新聚人气
近年来,很多市民选择走进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来一场“寻宝之旅”或“艺术之旅”。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也频频上新展览,等待市民游客前来解锁。
早前,山东博物馆推出的明代服饰文化展,从礼仪文化、织绣技术、服饰多样化发展等角度表现了明代服饰的风采与魅力。每逢假期都吸引众多汉服爱好者前来打卡,其中也不乏从外地专程赶来观展的游客。“每次来山东博物馆都有不同的感受,最喜欢参观的就是朝代服饰展区,传统服饰的精美和华丽总是让人震撼。”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
除了博物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秉承“即时发掘、即时上展”的理念,将最新考古成果以最快速度上展。记者注意到,2021年11月结束的莱芜区古镇古墓群发掘项目,出土文物经初步整理,现已在济南考古馆展出。
记者了解到,现场参观的游客以家庭和学生团体居多,除了展厅中的特色展览,文创展区也十分吸睛。从文物中汲取灵感衍生而来的精美文创产品种类多元,涉及图书图录、IP形象以及主题纪念品,涵盖潮玩手办、服饰首饰、学习文具、家居用品等不同领域。“文创产品的出现,以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更加丰富的文物故事,也让更多人将‘文物’带回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非遗传承接地气
非遗与旅游具有天然联系,二者融合,也是市场产品的绝配。
近年来,济南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旅游产品,集中推出“扁鹊故里”中医药研学之旅、“曲山艺海”民间艺术鉴赏之旅、“泉城寻味”非遗美食之旅、“齐鲁工匠”手工艺体验之旅、“黄河古韵”民俗感受之旅等5条旅游线路;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阿胶文化展馆、百脉泉酒文化展馆、孟姜女民俗文化博物馆等30个非遗主题展馆,举办趵突泉花灯会、千佛山庙会等一批非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体验,其中很多已经成为景区的金字招牌。
其中,《商河鼓子秧歌进校园实践案例》成功入选2021年山东省“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近年来,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非遗传承人、专业人员走进各学校进行辅导,不断创新非遗进校园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大力推动非遗扎根学校。除此之外,还举办了6届青少年非遗传承展演,集中展示“非遗进校园”成果,促进各类非遗项目高水平的保护和传承。全县已建立起常态化、系统化的非遗项目教学模式,形成一校一项、全面开花的非遗教育格局。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将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改建新建一批非遗展示体验场馆、传习所,打造一批非遗景区、非遗民宿、非遗街区、非遗村镇,扶持非遗产品设计提升和转化,推出一批非遗元素旅游商品。
红色遗产显底蕴
近年来,红色遗产旅游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说到济南红色革命遗址,很多市民都能信手拈来,解放阁、郎茂山、茂岭山、大峰山……济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同时更是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荟萃之地。
济南解放纪念馆是山东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人们熟知的解放阁。2014年济南解放纪念馆全面提升,展馆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大量史料,增加展览内容。“每年前来参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非常多。”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位于英雄山的济南战役纪念馆2001年落成,由陈列厅和全景画馆两部分组成,生动翔实地记述了济南战役全过程。馆内全景画馆更让游客身临其境地走进那血与火的历史。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坐落于仲宫街道西南约5公里处的尹家店村的“萃文堂”。2013年10月10日,“济南战役山东兵团指挥所纪念地”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业内人士表示,“红色遗产旅游”不仅是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一项文化工程,要注重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故事讲得精彩、有内涵、有吸引力,甚至成为红色经典,就会让“红色遗产旅游”兴旺起来,进而彰显一座城市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气质”。“遗产旅游”受追捧
随着文旅遗产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遗产旅游”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2022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不难看出,无论是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未来遗产地旅游发展都被赋予更高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遗产地往往与人们有着先天的文化与情感联系,也就是身份认同感。一个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认同和自豪感的人,会很自然地激发出去看看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旅游的愿望。现如今,到遗产地去“打卡”,也成了某种文化品位或消费能力的标签,促使遗产旅游出现了火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