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悬圃与三才祖国考
悬圃又称“玄圃”、“县圃”、“平圃”、“元圃”,是历史传说中的“昆仑山顶的神仙居处”、“黄帝下都”、“黄帝之园”。玄圃之源,出自《山海经》等古籍中。
大庸人屈原《楚辞·天问》记载:“昆仑悬圃,其尻安在?”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其巅曰县圃,乃上通於天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载:“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唐太宗《帝京篇》载:“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清时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记载:“所谓瑶池、悬圃,珠树芝田,概乎未见。”《汉典》载:“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
此“悬圃”在屈原、文勰笔下将其界定“昆仑山”,故曰“昆仑悬圃”,而悬圃又名“玄圃”,为神仙所居,故昆仑山又被道教的神学包装成“神都”。
请问,昆仑山在何处?《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此“西王母”本境二人混说,即“文虎”和“弇兹”。
昆仑山,两千年儒、道两家连手包装,称昆仑为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而所指的山是亚洲中部的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即风水学称为昆仑山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毛主席的“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华章,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现代经典小说,金庸的《天龙八部》,桐华的《曾许诺》,沧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笑愚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说都有提到过昆仑山。
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场所在地,后因变故逐渐隐出。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
此之昆仑山,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脉,与“悬圃”无关系,它的四周既不是百丈悬崖,又不是先祖居住之所。
何谓“悬”?实指“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峰”。何谓“圃”?实指花园,菜圃,《说文解字》卷六口部“圃”:“种菜曰圃。”
何谓“悬圃”?是指四面悬崖峭壁的孤立山,而且又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并且是高档次文明古国的帝王之花园、巫教帝巫之“天坛”,因又称“玄圃”,就是道教神学的发祥地。
盘古后裔有山祖国何谓古?古字《玉篇》载:“久也,始也。”古,实指历史悠久和事物开创之始。《周书·周祝》载:“天为古。”此天为古并不是苍天为及大地为新,是指中国祖文化之“创世巫教”之帝巫、帝师巫、大巫师各站一座离天最近的大山为“天梯”而祭天,这就是“山头主义”之本源文化。巫教是古庸国的国教,其国山之崇山有一级帝巫、帝师巫的4天山和巫师的11天山,合为15天山即:01天崇山、02天门山、03天师山(七屋山)、04天古山(中央山盘古山,又称熊壁岩)、05天宝山、06天王山(位于伝陵火场乡):07天子山、08天鹅山、09天麈山、10天权山(天泉山)、11天平山、12天傩山、13天心山、14天巫山(位于石们)、15天共山。
人类文明,始于巫文化。一切人类文化均来源于早期巫文化,这几乎是全球人类学家的共识。100年前,英国学者弗雷泽在其人类学名著《金枝》中载:“人类历史经历了大体三个阶段:先是巫术统治的阶段,进而发展到宗教,更进而发展到科学。”因此,“巫教”是古庸国的国教其准确度很高。
何谓盘古?崇山之盘古山的盘古就是“有熊氏先祖”,而盘古开天说源于崇山三易三八卦的起源说:在天地之始的“太极时期”即“太极三阶段”发展而变幻的三种太极即:“混沌太极”、“阴阴太极”、“三皇太极”(详见附图第7页,崇山三太授图腾)。此三种太极有三种开天,即:盘古导气开天-斧劈“混沌球”,火神夫妻开天-温化阴阳鱼,伏羲一画开天-周合三才象。
关于盘古导气开天斧劈混沌球的传说:在天地之始的混沌时期,天地不分,如一个“蛋”,就是“混沌球”即“混沌太极”,在其中央的核心,有一位神人随混沌球的旋转而孵化,这位在混沌球中央孵化的神就是“混沌王盘古”,简称“盘古”,他诞生的那座山被后人称为“中央山”,这就是中央山的历史之源,因“伏羲始祖盘古”是一位天地最早的中央神仙-“中央混沌王”。《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七出而辉沌死故事:“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混沌即“昆仑”。故其后人将其出生立国的山命名为“古山”、“盘古山”、“中央山”、“中央仙山”。
混沌球中央即中央山的伏羲部落始祖盘古孵化成功后,在天地第一空间的中央山生活,久而久之,盘古爱不失手的两个蛋孵化出一男孩即盘古的“化生子”-“猿甲”,此种传说一直沿袭至今,如农村家庭的母亲管不到自己的儿子,就骂他:“化生子”,但是,只有母亲骂儿子,其意就是说:“你不是我生的”,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另一位“化生女”称“戴胜”,二人结名夫妻,这就是“中央混沌兽猿甲”即创世元灵和“中央混沌神戴性”即西王母,苗族戴氏先祖。
苗族《古老话·前面一朝·戴驩》记载:“戴驩上来坐巴人,戴驩上去坐巴扒;生西家,育驩跑。西家下坪下平野,驩跑从岭绕道;驩高务,驩高果,驩明高,驩扒代。苗族古歌《话亲话姻》一节中记载戴氏即:《戴驩》、《戴弄》、《戴辽》、《戴轲》、《载硚》、《戴恺》、《戴莱》、《戴卢》、《濮沙》、《大戴若芈偻》十个小段,分别记录了三苗先民十大先祖找亲结戚、繁衍子孙的历史。”此八戴小段就是戴胜后裔。
熊罴岩中央混沌王盘古有十三大部落,分别为:
伏羲部落、伏羲氏;大容部落、大容氏;容成部落、容成氏;大庭部落、大庭氏;伯皇部落、伯皇氏;姜央部落、姜央氏;栗陆部落、栗陆氏;骊畜部落、骊畜氏;华胥部落、华胥氏;弇兹部落、弇兹氏;尊卢部落、尊卢氏;高丽部落、高丽氏;金门部落、金门氏。
《真众仙记》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没有方向)。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井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
文中那位“太元玉女”、“太元圣母”与崇山“混沌王盘古”和“混沌兽猿甲”、“混沌神戴胜”完全一致。“戴胜”就是“王毋娘娘”。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毋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酌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文中“豹尾虎齿”就是王母的神像,其名和神像相一致。“西王母”的称谓,《山海经》中又载:“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这就交待得更清楚了,王母在昆仑山之西,故称西王母。
关于《山海经》中的“西昆仑”和“西王母”:此西昆仑并非中国西方帕米尔高源的“昆仑山”,而是指天门山的古名之昆仑山,因天门山有五宫,即东宫高谋宫、西宫王母宫、南宫赤松宫、北宫庸王宫、中宫轩辕宫(有专述),此西昆仑就是昆仑西宫即王母宫,又称“文虎宫”,及道教尊称的“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宫”、“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宫”。道教的“龟山”、“龟台”就是《归藏易》之《三皇两孤神农中天八卦》数理编号的“十洛龟书”之神龟献书处(另有专述)。
再说中央山盘古见这个“混沌球”不利于人的生活,于是大怒,一声大吼,举起他随身携带的“混元开天斧”,一阵乱劈,乎然间,那个如蛋的混沌球开始分离,但是,一块如屏嶂的东西连接不断,其化生子“混沌兽猿甲”和化生女“混沌神戴胜”见后,一人伸出“太易混元爪”,一人伸出“太始两仪拳”,前一爪,后一拳,巨屏为天厰开二门,这就是崇山即祖山四悬圃的“两处天门”,即“崧梁天门”和崇山南麓的“星山天门”,由于二人功力相等,因此,两门大小一样。
“中央混沌王盘古”和“混沌兽猿甲”、“混沌神戴胜”父子开天仅完成第一步,即将那个如“蛋”的“混沌球”分离成阴阳,即天地两界和两界连通的“两天门”,就是“三易八卦学”神话传说的一对“阴阳鱼”-“两仪太极”。伏羲的后裔部落-有熊部落,有一位“火神燧人氏”,继承先祖的遗志,与其妻“索王华胥氏弇兹”联手化解那一对被冰封的“阴阳鱼”即“两仪太极”。据传说,火神燧人即“雷神燧人”用他的“闪电雷神火”为那一对阴阳鱼加温化冰,而其妻背人弇兹用她的“乾坤金光罩”将阴阳鱼罩住而调节温度,慢慢地,那一对阴阳鱼活了,并且显示出了交映变幻的功能,时而是一对“阴阳鱼”,时而又是一对“阴阳两仪”符号。
火神燧人氏与其妻索王华胥氏生育了一对儿女,用先祖名,儿子伏羲,女儿名叫女娲,二人结成天妻。伏羲长大成人后,对那一对阴阳名很感性趣,一天,他见两鱼之间在不断地闪光,于是,伏羲提笔在两鱼之间划一条曲线,本意是地盘界线,却不料一阵闪光和一声轰鸣,两鱼化成闪光的三鱼,这就是崇山三易之“天地化生大衍易理图”之三的“三皇太极”即天皇日、地皇月、人皇星。此三皇太极仍然不停地变幻,时而一日、一月、一五星,又时而一阴仪、一阳仪、一胎仪,于是,伏羲灵感暴发,在一块“磐石”即“磐古石”上划上“天皇阳仪”、“地皇阴仪”,而在天、地两仪间又划上人皇胎仪,这就是伏羲八卦的“太极三阶段”-混沌阶段、两仪阶段、三皇阶段,再生出四象而成八卦。
崇山有一个盘古文化沉积带,熊山有古山、盘古山、磐古石(即今方石岩),崆洞山有盘古洞,崇山南麓的沅陵县丑溪口盘古乡有盘古洞,此洞并非盘古的源生点,只是对崇山之古山祖国的例证而已。
由此而知,熊山即太古山的“混沌王盘古”是创世始祖,据葛洪晚年的名著《枕中书》记载:“道教最高最先的神是元始天王,又名“盘古'。”崇山是三教的发祥地,此记载与传说相一致。
最早的盘古记载是战国成书的《六韬·大明》中有“盘古之宗”的语句。此句,说的是天道地德人事,也就是国事,若想国事不凶,则不可动“盘古之宗”。因此,从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至战国末,频繁的战争都没打到崇山的八十里大社盆之“大庸”,秦国号称人屠夫的白起领兵伐楚,打到辰州即沅陵,听说再进是“盘古之宗”的祖山,于是立急退兵。又举一例:虞舜兵伐驩兜崇山天国,于是败走九嶷而死,便成为后人“盘古之宗、不可侵犯”的戒律。再举一例:楚王室第一次政变于公元前741年,熊胸去世,谥号厉王。熊胸死后,其弟熊通政变杀死楚厉王之子“熊诩”自立为“楚武王”。那位被杀的新楚王熊诩并未死,采取金蝉脱壳之法,被几位知己携带金银财宝逃回祖山之崇山,继先祖进志续办鬼谷熊馆,楚武王熊通知道后,不但不追杀,反面暗中相助。
崇山有一个盘古文化沉积带,熊山有古山、盘古山、磐古石(即令方石岩),崆洞山有盘古洞,崇山南麓的沅陵县丑溪口盘古乡有盘古洞,此洞并非盘古的源生点,只是对崇山之古山祖国的例证面已。
明碑记·明弘治谏议大夫左长史翰林检讨马政撰文:“盘古氏,人祖也。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穴居而野处,草衣而木食,污尊而抔饮。当此之时也,无三光五岳之名,无三皇五帝之作,无三坟五典之书,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盘古氏,生参“三才'而赞“两仪”,子三皇而孙五帝,盖自是而人极始立,人道始明,人文始着。故曰:一气未分道在天地,两仪既判,道在圣人,盘古氏以之,自是而有“卦画”,而有结绳,而有网罟人制,何者不自盘古氏肇邪?自是而有耒耜,而有衣裳,而有律吕之音,何者不自盘古氏来耶。史弁三皇,书冠五帝,古今上下知有三皇五帝,而不知有盘古氏,岂荒远在所略耶!侧闻,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不有我祖,何开我人。岂可使古今上下知有我人而不知有我祖也!茫茫堪舆,俯仰无垠,知者盖寡,谁其貌之。青实故虚也,在邑南十有五里,邃故迹可寻,第恐庄列(庄子和列子)之言涉于虚,史传之纪沦于妄,夷考其实,有庙在里,有墓在沟,突兀如昔;自有国有家而即有也。皆青人之所见闻者,矧可绎思。走量而谒,尚记陈容古貌,精爽逼人。土僧传说:杨仆等建造,弘治戊中刘侯视象,得陈景春氏作俑,而一新之,犹未备也。讫周侯下车,得孙克晖作倡而大新之,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涂泥而金铁之,使万古不易之基,一旦而改观。祝之而雨,祷之而晴,报应如响,谁之绩欤?谓可无记,以垂永久,昭后来也。记欤,敢从而铭之,铭曰;盘古有庙,青人赡眺;“盘古有像”,青人仰望;“盘古有沟”,青人夷游;“盘古有墓”,青人慨慕;“盘古有门”,青人见闻;盘古有里,青人振起;盘古有名,青人勒铭。”
弘治十七年岁在甲子春正月丁丑立
文中的“盘古氏,人祖也。生于混沌之初······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也。盘古氏,生参三才而赞两仪。”仅这几句,给我们提供三大信息:其一,盘古生于混沌之初。即崇山三易三卦之“天地化生大衍易理图”之“三太极”的“混沌太极”时期相一致。其二,列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若再加“太极”就是崇山三易三卦的“五太”即混沌五大阶段。其三,盘古氏,生参三才而赞两仪。三才即崇山三易三卦的三才即“三皇太极”阶段,两仪即“两仪太极”派生的“阴阳两基因”即伏羲灵感暴发而创世的“阴阳八卦学”。
这里有必要交待清楚与崇山“伏羲阴阳八卦学”相吻合的“混沌五太文化”。
混沌五太文化是古人的朴素宇宙观:宇宙混沌,指宇宙大爆炸为“太易”;未有气息,乃宇宙冷却为“太初”,始有气息,及元素形成为“太始”;始有形态,为天体形成为“太素”;始有物质,是行星形成为“太极”;天地分明,便三才形成为“太清”。两仪生-大地分清“昼夜四季”:三才化-宇宙构成“星辰系统”;四象变-阴阳律变父母子女八卦。这就是崇山混沌三太极变幻而成的阴阳八卦学。
《列子·天瑞》载:“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日易也。”
关于“混沌”、“浑沦”:后人译太易认为:还不见气从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那么,混沌状态下,是未见气而相分离的,气形质具而未相离的,故曰浑沦。可见,混沌、浑沦意同,深沦就是混沌。
何谓混沌?混沌是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西方控制论创造者“维纳”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描述:“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钉子缺这样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经逐级放大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1972年12月29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蝴蝶效应》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产生一个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天气的不可准确预报性。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为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对混沌学的浓厚兴趣。今天,伴随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
从崇山三易八卦学之“中央混沌王”创世起到今天,这种古山古国的三混沌传说,发展成为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混沌学”。
《易纬乾凿度》载: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从无形至生有形乾坤,经过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大阶段。乾坤者,天地也。天地既生,自有极立,乃太极之谓。太始,太乙,太素气形质具,浑而未离,乃称浑沦。浑沦后散气化形显质乃天地悬隔,两极分立而有太极。综上物生必历五节,太之易初始素极分应五行。易土,初金,始木,素火,极水应先天五行。另后世常素质二字联用,亦有本质之说。故太素者,本也,质也。素问乃关乎本质之问,本于阴阳。有形未有质曰太始,即虽有形立而阴阳未分乃曰太始,黄帝内经多处引用过“太始天元册”中的内容,其太始者,正此之谓也。而太素者,质之始也,质之阴阳本于太始既生之形。无论素问、灵枢皆本于形而论阴阳。
文中五太五行之易土、初金、始木、素火、极水即;太易属土、太初属金、太始属木,太素属火,太极属水。句中出现一个特殊的排列法即:太易之“土”生太初之“金”,这是律生之原理,接着是“太始之木”排列在受克的“太初金”之后,这里本应将“太极之水”排在此处为当,却离奇地变更位置,而“太极之水”排在最后。“太素之火”排在“太始木”之后,这又恢复了律变之常规。这里有一试问?“太素之火”和“太极之水”是相互无法溶纳的,却为何排在一起即最后?按常规而言,这是违理的排列,是错误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若站在崇山演卦的角度,它就是对的,正离奇地对应“三皇两孤神农中天八卦”的排列法。
太易土、太初金、太始木,是中天八卦的三家之土家、金家和在先天八卦中,坤母土所生的长男和乾父金所生长女组成的“婚姻木家”,这就是前三为“三家”,而后二之“太素火”和“太极水”为双孤即阴阳两孤王。
本境民俗盘古开天门神杵化且柱的传说
盘古即创世神,与燧人祝融同为仙人。祝融降于崇山,在崇山创建古庸国。但是,祖山这条巨龙,横跨东西万里,将南北二气隔断,使阴阳不能媾合,致使后人们的事业步履惟艰。一次,祝融与盘古一同闲游祖山,正兴致勃发时,二人不禁同时叹道,二气不通,必有凶灾!祝融曰:吾祖能否在此地开一道门?盘古曰:此法甚好。于是,盘古祭起玄牡金光杵,一阵乘兴乱戳,连开两道门。盘古法宝的漫天金光,惊动了四方神仙,其中的一路是穷神“虞幕”,为颛顼的嫡亲儿子,是上古时姑幕国秦王。他一见漫天金光,便知是盘古的法宝,于是忙驾起遁光前去盗宝。却不知,穷神的行踪还是被盘古发觉,见有人盗宝,遂将玄牡金光杵化成巨柱。谁知,此举又被另一路神仙发觉,原来主管雷部的“北极四圣”拜南极仙翁返回,四圣驾起云头经过此山,见遍山金光,“天猷元帅”惊问道,此系何物?“天蓬大元帅”大将“天罡大圣”,睁开中目一看,自然明白,于是,一行落下云头去拜访祝融。当晚天蓬大元帅带领:天罡大圣、混元一气都统大将、四目老翁雷霆杀伐大将、雷霆使者、九天杀童大将、高刁北翁神将、长颅巨兽大将、雷公神部八政雷兵、九元煞童、五丁都司、七政八灵、直月将军、十二支直符以及天猷元帅、翊圣元帅、真武元帅会师祖山后宫,作法盗宝。
此举动触恕盘古,一气之下,祭起他的最得意法宝-“混元开天斧”,一阵乱劈,将祖山分成五块。而祝融见盘古连开两门,本来就不高兴,见其将祖山劈成五块,块块不能相连,人亦无法来往,于是,愤然大怒,祭起“太玄定宝罩”,将盘古的“玄牡金光杵”定在祖山,变成一根“且柱”即“祖柱”。此且柱指崇山且柱图腾,与天门图腾组合成远古人类崇拜的“阴阳周合图腾”
千年后,老子和庄子来祖山鬼谷熊馆求学,见祖山如此之状,二人共同记录下来,庄子曰:“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即四悬圃部落间)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天崇野鹤《满江红·盘古开天门》
乾坤混沌之期,盘古欲试开天,却又无法辨别方位,只好将“玄牝金光杵”随便一数,突然,大气轻浮上升为天,浑沉下坠为地,一道天门,豁然而开,宇宙澄清,乾坤始定,伏羲演天地大橙之先天八卦时大惊道:盘古在南方开一道“门”即崇山“天门”,本就很好,却又在东方开一道“门”即崧山天门,只怕有一场冤孽情仇的纠缠。
一道天门,交两界、直通仙阙。谁料到、善良奸恶,共兴禅说。笔墨难寻攀桂路,狐蛇反得修行诀。三才会、遁甲忆轩辕,留迷结。
方位错,开亦塞。为补救,风波烈。罚金童玉女,惨遭磨劫。巫道光源盘古迹,神祈泪洒凌霄帖。五彩石、周合化凶邪、真情切。
崇山南麓沅陵丑溪口乡盘古洞的发现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在崇山南麓的沅陵丑溪口乡荔溪口村发现一处大石锁封住的神秘石洞,洞内有56张石床很有规则地排放在一起,石床是由一块块厚薄一样的石片垒筑而成。更为奇怪的是,在一张石床上面,天然形成了一根两人合抱的钟乳石,足有两米多高。经湖南省社科院教授何光岳、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英、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系地质学教授翟辅东等数百名专家学者前往古洞内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该洞应是一处罕见的远古人类洞穴群居遗址,洞穴形成年代在一百万年以上,洞内遗物对研究远古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极具价值。湖南日报2003年3月2日讯报道:中国国内众多的历史、考古、民族、民俗、建筑专家和学者,纷纷把目光锁定于沅陵,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典籍文献,并通过长时间的精心考证,最终把这个拥有早期人类生存遗迹的古洞穴定为“盘古居室”。
盘古与崇山太古四岳的传说
关于古山“有熊氏盘古”所涉及四岳,有待深层次地探索,《述异记》载:“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灌畦暇语》记载:“旧说盘古氏之死也,头为五岳。”一个是四岳,一个是五岳,究竟谁的准确度高?关于五岳之名,初定于秦汉时期,但是,直到魏晋以来的习惯上还是常用四岳,五岳直到唐宋才开始大量的运用,但更变地域在清时还在争议。
关于五岳的定论:自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至清顺治十七年七月(公元1660年)止,经历了六代、六次167年的朝廷立岳大争论。但仅一座“南岳”,先后有三位帝王各自定位授封:汉武帝刘彻封安徽安庆天柱山为南岳;北周武帝宇文邕封天门山为南岳;隋文帝杨坚封湖南衡山为南岳。
可见《述异记》之“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的准确度很高。
崇山有“四岳”,就是悬圃之四天山,即“古岳熊山”,“天岳崇山”,“地岳崧山”,“人岳星山”。
天门山的“崧山”即“崧梁山”和“崇山”即“天崇山”皆称“嵩山”,古“崧”、“嵩”、“崇”通用。《康熙字典》崧:“《诗·大雅》:崧高维岳。《传》岳,四岳也。《疏》尧时止有四岳而已,“不主中岳”。又云:崧,高貌。此则山高大者自名崧,不主中岳而言。《通雅》孙愐,徐铉合“崧'“嵩'为一字。”
崇山即“嵩山”《康熙字典》寅集中·山字部“嵩”:“古文“崇'《玉篇》思融切。同崧。《正讹》嵩,古作崇。”此是金量史证。
《康熙字典》午集中皿字部“盘”:“《任昉·述异记》盘古氏,夫妇阴阳之始也,天地万物之祖也。又与般通。又与蟠通。又通作磐。《前汉·文帝纪》盘石之宗。《成公绥·啸赋》坐盘石。《注》盘,大石也。”
《康熙字典》午集下石字部“磐”:“《广韵》薄官切。《集韵》《韵会》《正韵》蒲官切,音槃。'大石也。
《易·渐卦》鸿渐于磐。《注》磐山,石之安者。《疏》'山中石磐纡,故称磐也。”又“磐礴。”《郭璞·江赋》荆门阙竦而磐礴。《注》“磐礴。广大之貌。”又盘牙。《后汉·滕抚传》盗贼羣起,磐牙连岁。《注》磐牙,谓相连结。又通作盘。《前汉·孝文纪》磐石之宗。《荀子·富国篇》国安于磐石。”
关于“盘”,大石也,此之“盘古石”与盘古创世文化,经两千年儒教寻遍整个中源,遗憾地没有发现。古庸宗的“盘古石”又称为“方石岩”,位于盘古山悬崖100米处,因两地无法往来,而划为永茂镇樟木村三星堂组,此盘古岩四面悬崖,象一块四面刀切的“方石”,故曰“方石岩”,与中央山、古公岩对峙于三星,古是大庸、永顺、沅陵古三县交合石(详见附图)
祝融驩兜部落--日山天国
崇山有“重光三山”又名“三才山”,汉·晋·南宋《三山志》记载:“太姥山,旧名才山,《力牧录》云:容成子先生尝栖之,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句中的“太姥山”是天门山的别称,而“才山”就是三才山即天山、地山、人山,典出“崇山三易八卦学”的“三太极”之“三家三皇太极”,三皇即三才,为“中天八卦”的“月山地皇土家”、“日山天皇金家”和“星山人皇木家”,此之天、地、人三山就是日、月、星三山的别称
“日山”即“崇山”,崇山之“日”,是因为该山的太古部落之“赤乌氏族”以“赤乌”为图腾,在“崇山三易八卦学”中为四大神兽之一的“赤乌”即“朱雀”,赤乌为“太阳神鸟”。
赤乌,又称“金乌”,金乌形象是二足,西汉后期演变为三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足金乌、传古代人看见太阳黑子,认为是会飞的黑色的鸟-乌鸦,又因为不同于自然中的乌鸦,加一脚以辨别,三足乌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鸟”,故赤乌又称太阳,太阳为“日”。《韵会》载:“日中有三足乌。”三国·吴·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唐·白居易《劝酒》诗中吟:“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崇山赤乌氏族部落是中华祖族即苗族的祖山,其先祖颛顼高阳、驩兜父子以及星山蚩尤,皆系伏羲后裔。苗族的“九黎部落”以“九日”为图腾即“九日朝宗”,实为十日,中间一个大太阳代表伏羲,本境三坪长茅山有一古观,名叫“九日观”,就是“九日朝宗”之源。
伏羲即“伏爔”,是火神燧人之子,火神发明用火,并和其妻索王华胥氏诸英联手温化了“太始混沌球”的那一对“阴阳鱼”。伏羲继承父志而点化“太素”之“三皇太极”创演八卦,因此,伏羲本是伏爔。《康熙字典》爔:“火也。又《集韵》虚宜切,音牺。曦,日光。”而“曦”又通作“爔”:《康熙字典》曦:“《玉篇》日色也。《类篇》赫曦,日光。亦作爔。”
由此而知,崇山赤乌为日,崇山伏羲亦为“日”,崇山赤乌氏族以赤鸟为图腾,而崇山苗祖的“九日朝宗”图腾即“九乌朝宗”,因此,崇山为“日山”。
崇山赤乌氏族部落的代表人物-祝融,亦称“赤帝”,这里要注意的是史书所记载的祝融有三,一是火神祝融即伏羲之父燧人;二是赤帝祝融即伏羲二女儿火龙公主;三是火正官祝融即一职梯队官员。这里所指的祝融是赤帝祝融即伏羲二女儿。
崇山天国之“天”,《说文》载:“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载:“鎭也,居高理下,为物鎭也。”《易·说卦》:“乾为天。”《尚书·多方》载:“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崇山之“天”就是古庸国宗都国教的“天梯”即“天坛”,其部落之“国”故名“天国”。此之“崇山天国”之庸国,化生出“夏”、“商”、“周”三国,后有专述。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15公里处,与日山之天门山、星山之七星山即祖山重光三山相连。海拔1164. 7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驩兜墓、驩兜屋场、驩兜庙古遗址以及伏娲垭、鬏巫剑、火娃屋场、天牢庸,兵祖庸、天门大社坛、大社溪、法坛溪、尧家湾、雷吒岩、黄师垴、文王垴等域名的太古历史文化山。崇山是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驩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即嵩山。《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夏居阳城,嵩高所近。”句中的“夏”肯定是指夏王朝。《太平环宇记》载:“也可以认定夏朝的都城在“邓'。”此夏都在中原的“邓”是准确的,但是《路史·国名记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这又说明,夏王朝仲康儿子迁都于“邓”,而夏仲康还有四代先祖在国都的崇山,分别为:夏鲧、夏禹、夏启、夏太康、仲康,仲康都在何处?其子夏相才迁邓,以上都是被虞舜授封的“崇伯”,但是,此之“伯”,并非周王朝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伯”。《康熙字典》伯:“《说文》长也。《释名》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正韵》必驾切,同霸。”《荀子·成相》:“五伯,即“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帝王世纪》载:“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曰谓之“有崇伯鲧'。”《汉书·楚元王传》载:“昔者鲧、共工、驩兜与舜禹杂处尧朝。”唐颜师古注:“鲧,崇伯之名。”句中舜封鲧为崇伯,此君主二人均在崇山。鲧之子“夏禹亦继任崇伯”,《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在有虞(虞舜),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句中的“伯禹”就是崇伯夏禹。
《史记·夏本纪》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山海经·大荒北经》载:“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颛顼为祝融第18代孙,驩兜为祝融第19代孙,故祝融驩兜为“崇山天国”的“天皇”。崇山乃狄山的异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历唐尧於崇山兮,过虞舜於九疑。”张守节正义引张揖曰:“崇山,狄山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引《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
《康熙字典》:“崇、重也,又高贵也。《左傅宣十二年》师叔楚之崇也。又充也。又地名:《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注》在今澧州澧阳县。又《正讹》嵩古作崇。”清《古今图书集成》载:“慈利县,唐虞本崇山地,放驩兜于崇山即此。”又载:“唐虞本崇山地;在尧舜时期,慈利属崇山。”
由此而知,崇山的日山天国其历史文化相厚重,这还仅史书记载而已,许多“崇山三易八卦学”的原生文化在史籍中仅是概念式的“混沌状况”,如祖国之源、三皇之源、三才之源、中华之源、华夏之源等。崇山天国在“三易八卦学”中,有一个伏羲八卦之家的传说,但伏羲、女娲之子女的传说不具体,史载不详细,而出土文物载有四子。总之,伏羲、女娲延续人类,有子女是准确的。1942年9月,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一件举世闻名的“楚帛书”,它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资料。帛书载:有“伏羲、女娲结为夫妇,并生有四子。”这是最早的、完整形态的有关伏羲女娲的记录依据。楚帛书1942年流入美国,现藏美国华盛顿塞克勒美术馆。在传说中,伏羲女娲有九个儿女即:宓妃、黄龙氏、黑龙氏、白龙氏、赤龙氏,羲和、羲叔、和仲、和叔。又传:伏羲、女娲有四子:羲和、羲叔、和仲、和叔,分别掌管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还有个可爱的小女儿-宓妃,就是《洛神赋》里面的,冯夷的妻子,后羿和龙王也喜欢她。
崇山伏羲八卦之家
关于崇山伏羲八卦之家,所涉伏羲和女娲的儿女,笔者所知的传说是1964年春,当時吾师熊初易即燕玉清给其子燕叙义和笔者传授崇山熊 氏三卦时说:此八经卦的名称就是伏羲、女娲的家庭八大成员:
阳班:乾父伏羲领三女
乾父,是指 伏羲公公 乾天父 身穿白色衣 故以白衣为标志
长女,名叫 巽风公主 昊英 脚穿青色袜 故以脚衣为标志
中女,名叫 离火公主 祝融 腰系赤色裙 故以腰裙为标志
少女,名叫 兑泽公主 昆仑子 头顶白色帕 故以头帕为标志
阴班:坤母女娲领三男
坤母,是指 女娲娘娘 坤地母 身穿黄色袍 故以黄袍为标志
长男,名叫 震雷太子 朱 襄 脚穿青色鞋 故以脚鞋为标志
中男,名叫 坎水太子 共 工 腰系玄色带 故以带为标志
少男,名叫 艮山太子 混沌子 头戴黄色帽故以头帽为标志
黄帝轩辕部落--月山地国
天门山,又被称为“崧岳”、“桥山”、“乾山”、“坤山”、“月山”、“伏山”、“壶山”、“云梦山”(苗语叫:“仁云仁梦”)、“不周山”、“方壶山”,“壶头山”、“归藏山”(又称:金匮峰)、“崧梁山”(苗语“召崧召梁”)、“赤松山”、“太姥山”(又称“天姥山”)、“玉屏山”、“石墨山”、“天鼋山”、“天池山”、“南岳山”,共21个古名称。
在21个山名中,有一个“月山”,所涉及天崇山之“日山”,两山合为“日月山”,源出有四:一是出于鬻熊的《龙虎经·火记不虚作章第三十三》之:“此经以龙虎为首者,龙者,日也,虎者,月也······故以龙虎为名也。”何为龙?何为虎?“天崇山”为“龙”为“日”,而“天门山”为“虎”为“月”,两山合为“日月山”;二是出于两处天门,“天崇山”之天门位于南方,为“前”为“阳”为“日”,而“天门山”之天门位于北方,为“后”为“阴”为“月”,两门合为“日月山”;三是出于自然风水学之山体穴场的龙虎砂,山势峥嵘、崖壁凸显者为“凶”称为“虎”为“月”,山体缓和、草木茂盛为“吉”为“龙”为“日”;四是出于祖山天然的生殖图腾,“天崇山”之图腾为“且柱”,及男性生殖器,为“阳”为“日”,而“天门山”之图腾为“玄牝门”,及女性生殖器,为“阴”为“月”,合为“日月山”。由此而知,“日月山”是两山的连环纽带即祖山阴阳二祖的特殊标志
“天门山”是伏羲八卦的卦盘地,是轩辕黄帝的陵墓地,是赤松黄
帝的问答地,是炎帝神农的拜师地,是歌祖邢天的《扶犁》地,是庸成日晷的发明地,是屈邑太祖的定居地,是墉师郭支的筑城地,是穆王祭祖的禋祀地,是历代伯庸的都邑地,是诗祖屈原的问天地,是司马季主的访贤地,是张良隐居的著述地,是北周武帝的封禅地,是千年诗社的生息地
第一句“是伏羲八卦的卦盘地”,有专述;第二句“是轩辕黄帝的陵墓地”,这就与天门山的别名之“桥山”有关,此桥山是指上天门山的“地桥之自生桥”,“人桥之断山桥”,“天桥之崧梁桥”,故名“桥山”。关于黄帝葬桥山,《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又载:“轩辕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且战且学仙一统天下,作君作师作仙,骑龙上升,群臣葬其衣冠於桥山。”句中的“黄帝”、“桥山”、“崆峒山”三个关键词,都与崇山文化相吻合,“黄帝”出自鬻熊“重艮五方八卦”之中央黄帝,“桥山”即天门山的天桥之崧梁桥、地桥之自生桥、人桥之断山桥,“崆峒山”即与大社盆之祖山龙对峙的武陵江北崆峒山龙,二山龙在潭口合为铁板城门即“连山”之第二意。
历史传说:“黄帝的圣山圣地是昆仑山”,而“轩辕氏族又是以天鼋为图腾”,史证是周代《献侯鼎》铭文载:“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由此可知,轩辕氏族即黄帝部落的圣山之昆仑山必有自然的“天鼋图腾”,天鼋就是轩辕,其氏族的天然图腾与其氏族的圣山应同在一地,而大庸人屈原《河伯》曰:“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就是对此处的特写。除此之外,还有黄帝与其师赤松子问答成书的《中戒经》,其书收录在明正统《道藏》第三册诫律类,作者赤松子,文中所涉黄帝、赤松子无从考证,此书是儒道结合的著作,从“天人感应”和“天道承负”两个方面,阐述了弃恶为善的重要性和修养方法,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书出于儒道两家,而道教收录为主。但是,崇山是巫教发源地,是道教发源地,颛顼之子驪兜所建的“鬼祠”即“百祖祠”被道教定为“昆仑神都”。这一切都与轩辕氏族有关联。
再说天门昆仑山,《河图括地象》记载:“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其书又载:“昆仑者,地之中也。”天门山南麓是沅陵县,古名称“神州”,因与中国之别名“神州”有冲突,被改“神州”为“辰州”并设辰州府。此典又正与崇山文化对接,其山有四大悬圃,其中的熊山悬圃又称“古山”、“盘古山”、“中央仙山”,是“中央混沌王盘古”的源生地,而崇山又正处于当时古庸国中心(有专述),这里有“元陵”、“充陵”(春陵)、“武陵”即“五帝陵”。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又载:“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穆天子传》卷二戟:“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口隆之葬,以昭后世。”
句中的“昆仑之虚”,“帝之下都”,“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穆天子升于昆仑之丘”,“黄帝之宫”的相互链条,此六大链条是无法脫节的,该在一处,即天门山。我们从六大链条中的两大谜结来破译链条的统一性。
第一谜,是穆天子即周穆王姬满上昆仑山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先祖周文王葬于崇山,有《山海经》为证(有专述),而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本是“古山”即“熊山”人,故称古公,因此,穆天子上昆仑山的真正目的是祭祀先祖。
第二谜,是开明兽守门为何与朱雀七宿第一宿井宿“井木犴”与南天门相一致?井木犴(即驼鹿,属木),为南方第一宿。《康熙字典》犴:“黑喙,善守。《淮南子·道应训》青犴白虎。《集韵》本作豻,野犬也。犬所以守,故谓狱为犴。《廣韻》犴,狱也。犴,野狗也。”古代常把它的形象画在牢狱的门上,据说是因为他能辨善恶且好打斗。据《晋书·天文志》载:“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此“井宿”的“井木犴”之“南天门”和第二宿“鬼宿”与驩兜鬼祠同名,又称“鬼祠”、“天庙”,均在古庸国祖山之崇山。
由此而初作定论:天门山是轩辕部落的圣山即“昆仑山”,有《河图括地象》为证;天门山是轩辕图腾的天鼋即“天鼋山”,有“天鼋岩”为证;天门山是轩辕黄帝陵地即“桥山”,有天生“三桥”为证;天门山是黄帝始祖的熊山即“盘古山”,有元陵之“盘古陵”为证。这就更清楚地证实,天门山是轩辕部落的祖山即圣山-“月山地国地皇轩辕”。
致于黄帝部落何称地国?因为黄帝就是土地,隋·萧吉《五行大义论》引《河图》云:“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土,本为地,而又在地之中央,故称“土帝地国”-土家族祖山。
摘录:赤松子《中戒经》原文样式
轩辕黄帝稽首(向师行跪拜礼),问赤松子曰:“朕见万民,受生何不均匀,有富贵,有贫贱,有长命者,有短命者,或横罹枷禁,或久病缠身,或无病卒亡,或长寿有禄,如此不等,愿先生为朕辩之。”
赤松子对曰:“生民穷穷,各载一星,有大有小,各主人形,延促衰盛,贫富死生。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故福随善者),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为恶之人,凶气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人皆恶之,衰患之事,病集其身矣”(故祸随思者)。人之朝夕,行心用行,善恶所为,暗犯天地禁忌,谪谴罪累事非,一也。人之朝夕为恶,人神司命,奏上星辰,夺其蒜寿,天气(即元气)去之,地气著之,故曰衰也。”
黄帝又问曰:“人生寿命合得几许?”
赤松子对曰:“人生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八百日,都为一百二十岁,“一年主一岁,故人受命皆命一百二十岁',为犯天地禁忌,夺蒜命终。”
黄帝又问曰:“或有胎中便夭,或得数岁而亡,此既未有施为,犯何禁忌?”
赤松子对曰:“此乃祖宗之罪,遗殃及后。自古英贤设教,留在《仙经》(称之道教经典),皆劝人为善,知其诸恶,始乃万古传芳,子孙有福。夫人生在天地之中,禀阴阳二气(《太极图说》二氧交感,化生萬物),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天不言而四时行,土不言而万物生,人处其中,瓷心情欲,凡人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地四知也。人不言报天地之恩,发言多怨天地,天生争民,以乾坤表父母,日月表眼目,星辰表九窍,风动火力为暖气,寿命终时,总还归土。天上三台(三台六星)、北辰、司命、司录差太一直符,常在人头上,察其有罪,夺其蒜寿:若夺一年,头上星无光,其人坎坷多事;夺蒜十年,星渐破缺,其人灾衰疾病;夺其蒜寿二十年,星光殒来,其人困笃,或遭刑狱;夺其蒜寿三十年,其星流散,其人则死;时去蒜尽,不周(阴阳不合)天年(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是在保持身体在健康状态下的自然寿命),更殃后代子孙,子孙流殃不尽,以至灭门。人不自知过犯,只言短寿。故天不欺物,示之以影,昼夜阴阳,雷电雨雪,虹霓效晕,日月薄蚀(薄蚀即薄食,指日月相掩食),彗宇飞流,天之信也;地不欺物,示之响应及生万物,江河流注及至枯涸,山崩地动,恶风怪木,飞沙走石,水涝虫蝗,饥荒天旱,瘴疠灾疫,地之信也。鬼神不欺物,示之以祸福、怪异、灾祥,是鬼神之信也。国主(指君王)不欺物,示之天地和,星辰顺,灾殃灭,四方归,万姓安,人君之信也。人之所行,发言用意,莫言天地如此,故圣人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凡人逐日私行,善恶之事,天地皆知其情(指人作坏事,天地知晓)。暗杀物命,神见其形;心口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百,鬼收其精;犯禁满千,地录人形;日行诸恶,枷锁立成,此阴阳之报也。皇天以诚议,故作违犯,则鬼神天地祸之也。
后文,略。
赤松子是中华第一位著述者!《吐纳法》是古今第一个新观念!《中戒经》是熊馆第一部教科书!
神农蚩尤部落-星山人国
星山人国是神农蚩尤部落,但先祖又说是容成华胥部落,因华胥国都在山下,这里有一个离奇的传说即:“八大链条谜结”,分为:华胥-蝴蝶-姜央-《康熙字典》-枫香树-雷神庙-雷泽坪-脚印岩,这一切都归结于崇山。
本境清·中宪大夫侯昌铭《退园诗草》中载:“高卧华胥国,何者是羲皇。”此诗点破了大庸古国的远古历史,句中的“高卧”是指作者侯昌铭的家,居住在“华胥国都”之“仙人溪口”的木纳,故“高卧华胥国”,就是说:作者的家就住在华胥国故都之地,他退居后,悠闲地享受故乡即华胥国都的丰富生活。第二句的“何者是羲皇”是一种提问的句式,其意为“谁是羲皇伏羲”。两句合起来解释,是指:我悠闲地高卧在华胥国的故都,可是,谁是华胥之子伏羲呢?
由此而知,大庸的历史文化并不是当代的我们从事研究而发现,而历代本地文人都多少不等地发现了这种文化的沉积,每一点就是“超级无量”!如北宋武陵溪都指挥使田承滿为“天崇书院”书写一联曰:“太极龙门迎古帝,兰台石匮锁中天”便又是一例。
本地崇山之仙人溪的历史文化沉淀很厚,因颛顼之子驩兜令大臣“歹劝榜垄”建鬼祠于此地的“榜垄峪”(现误传为菠萝峪)而称“鬼谷”,汉文化叫“仙人谷”,仙人溪有三神潭,名叫“武陵三潭”,即“龙珠潭”(其潭的龙珠现有多路人想购买为家园景石)、“仙人潭”、“犀牛潭”。《说文》:“水出武陵成玉山。谨照原文潭改镡。”仙人溪特殊传奇实在很多,这里选录两位神仙即仙人的传说:
仙人溪第一仙-庸成公
民间传说:“在太古时期,仙人溪有一位神仙,名叫“庸成公”,活到二百余岁,牙齿掉了又生根,头发白了又转青,仙人溪的地名是因有这位仙人居住而得名。”
庸成公即“庸成子”、“容成公”、“庸成公”。罗泌《路史·后纪》记载:“容成氏,有文献写作“庸成氏'。”《法言义疏三·吾子卷第一》释名释姿容曰:““容,用也。”字亦通作“庸'。”《庄子·胠箧篇》载:“'容成氏',六韬大明篇作“庸成氏',庸亦用也。”
葛洪《神仙传》记载:“容成子(庸成公),字子黄,道东人。曾栖'太姥山'炼药,后居“崆峒山',寿二百岁。”文中之太姥山即本境天门山十六文化峰“太姥峰”,又叫“天姥峰”、太姥、天姥同一意;而“崆峒山”是指本境风水文化的澧水南岸的“武陵山龙”从西向东奔走,与此相对的澧水北岸的“崆峒山龙”亦由西向东奔去,南北二龙在崇山四天山绕成八十里大社盆后,皆在潭口相会而合成风水学的“铁板城门”,这就是崇山三易文化之“连山”的一种传说。
本境文人王章贵著《崆峒山》一书,经现场考察,与天门四天山相对峙的崆峒山,有“一地户”和“108洞”。其中的一地户之水为北水南流的“社溪”,直通20里崆峒山龙而出,人亦可随溪而往来,出口处称为“地户宫”即今“连城村”,其“连城”即“高阳城”,地户宫即“子宫”,其宫外是八十里大社盆的“阳父坪”即“高阳坪”,坪中有一古寺叫“高阳寺”。
王章贵老师所著的《崆峒山》有108洞,分别为:大洞、岩洞、风洞(一)、风洞(二)、风洞(三)、硝洞、虹洞、雾洞,红云洞、盘古洞(又称为“盘饥洞”)、响水洞、蜂王洞、消水洞、双龙洞、桃星洞、金鸡洞、水井洞、田华洞、三眼洞、元阳洞、大刀洞、月亮洞、水濂洞、老屋洞、石芝洞、灵龟洞(又名叫“神龟洞”)、鱼虾洞、压龙洞、牛王洞、无底洞、通气洞、童子洞、枇杷洞、瓦窑洞、花果洞、水脏洞、三仙洞、天女洞、岩屋洞、烧枝洞、倍子洞、力量洞、祝郎洞(误名“竹郎”,实祝融子“音乐祖神太子长翠”、张仙洞、海儿洞、狗儿洞、猪儿洞(一)、天仙洞、赵家洞、神仙洞、卧虎洞、珍珠洞、观音洞、莲花洞、星月洞、仙人洞(么八溺)、猪儿洞(二)、藏宝洞、帝阁洞、黄莲洞、将军洞(又名“同觉洞”。“财神洞”)、腊台洞、梭银洞,圣贤洞、神农婆洞、天坑湾洞、大塔一洞、大塔二洞、大塔三洞、大塔四洞、松树垭洞、云家善洞、张果老洞,康熙娘娘洞、张崇恩湾洞等,这仅是知名的而已。
这就是崇山自然文化之“天门四天山的36洞、72峰”和“地户崆峒山的108洞”的连山特殊环境。
崆峒山的“庸成公”即“容成子”这位仙人,就是长寿国的国君。《列仙传》称其为黄帝之师,居“太姥山”修仙,后转徒“崆峒山”,“年二百余岁”,善导引之术,保精炼气,老而转少,面带幼容。又《云笈七羲·轩辕本纪》载:“有容成公善补导之术,守生养气,谷神不死,能使白发复黑,齿落复生,黄帝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即访。”《列子·汤问》:“唯黄帝与容成子,居崆峒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葛洪《神仙传》谓或称“容成子,字子黄,道东人。曾栖太姥山炼药,后居崆峒山。寿二百岁。”东晋著名道家葛洪《神仙传》谓:“容成公,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此之“白发复黑,齿落复生”和“延寿无极”不但与本境传说相一致,而且足可证明“仙人溪是长寿国即华胥国都”的本源文化。
这位“容成公”是崇山“容成部落”之“仙人国”即“长寿国”的一位代表人物,并非该国的始祖,他还有一个祖族-“大容氏”即大庸之前庸的祖族-盘古十二部落之“大容氏族部落”。
《姓氏词典》引《新纂氏族笺释》注:“容姓出自大容氏。”而大容 氏部落后派生出容成氏族。《穆天子传》载:“容氏国”即庸国,而《庄子·胠箧》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文中的“大容氏”即“大庸氏”,“容成氏”乃大庸氏的传承即七星山部落的仙人溪长寿国,“中央氏”即熊山之“古山有熊氏”(有专述)。
谯秀《蜀记》:“蜀之八仙,首容成公,即鬼容区,隐于鸿蒙,今青城山也。”四川蜀之八仙分别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道教传说他们均在蜀中得道成仙。
容成公在本境崇山仙人溪,为何《蜀记》又说在“蜀”?按一般史载而言,这种矛盾冲突应该大大地降低其准确度,可是,此事又奏巧得很,四川学者伏元杰研究蜀族发源地,其先祖是大庸崇山驩兜的“不死之民”即“长寿国”,这又与本境民间传说之历史上几次大迁徙的“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相一致。
中国历史上有七次大迁徙。第一次:是秦灭蜀、巴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西晋末年,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进入四川:第三次:北宋初的北民南迁,此时,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元末明初,以湖北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清初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四川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
元末明初,因连年战乱,湖广一带田园荒芜,人口减少,明朝政府将江西等省民众迁徙至湖广地区,允许其“插旗占地”,明末清初,历经战乱的四川荒凉凋敝,地旷人稀,清政府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就是广泛流传于巴蜀地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民谣的历史背景。四川人的“插旗占地”与本境“江西填湖南”之“扦标占地”完是一码事。何谓扦标?就是三根丝茅草绑在树上或木棍上缠三根茅草。
所谓“湖广填四川”,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子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历史。
四川学者伏元杰先生在《蜀族发源地探讨》之六,“澧水流域的驩兜族为不死之民-蜀之先民”一文载:“驩兜墓在湖南澧水流域张家界市天门山的崇山。······《山海经·大荒经》载: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驩兜为颛顼子,自是“三面不死之人',不死之人,既为蜀人,澧水流域的驩兜族当为蜀人,当为远古蜀族之初民。”此史记第二次选用,是因金量很重。
由此可见,庸成子既是大庸先祖,又是蜀人先祖。容成子如此,可能祝融亦如此,是长寿国民迁徙时,和苗族人迁徙一样,将祖人和祖山一并迁移嫁接到一个地方,如凤凰县合鼓坪乡就有“崇山”,并说是从大庸挪移而来。由此可见,四川城都名叫“蓉城”,而解释为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而得名,只怕大大地减轻了历史文化之金量,和三星堆出土文物对照,此之“蓉城”应该称为“融城”即“祝融城”,因为古庸帝国在颛顼高阳帝执政时,其疆界《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由此可见,蜀人先祖是大庸人,蜀地八仙之首庸成子亦是大庸人,而成都异名之“蓉城”本应是“融城”即“祝融城”,还是依据大庸古国的赤帝而名。
仙人溪第二仙-华胥氏华胥
即华胥氏,名诸英,按其传说,又是“蝴蝶”、“胥邪”、“索王”、“姜央”、“枫树妈妈”和“天星圣母”。
容成氏之“容”通“庸”,又通“榕”,《康熙字典》容:“《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邀,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就是容华之貌,即美好而华丽的容貌。
华胥氏之“胥”,《康熙字典》记载:“《广韵》相也。《前汉·楚元王传》二人谏不听,胥靡之。《注》胥,相也。《前汉·叙传》史迁熏胥以刑。《注》胥,相也。又树名。《前汉·司马相如传》留落胥邪。《注》胥邪似井闾,皮可作索。”由此看来,胥:即“胥邪”,是一种树名,即“梭榈”,本地称作“棕树”。而“相”是一种官职即帝王的臣相。《扬雄·解嘲》载:“胥靡为宰。”《注》张晏曰:“靡,无也。言相师以无为作宰者也。”《史记·殷本纪》载:“说为胥靡。”文中的“胥靡为宰”、“说为胥靡”就是宰相“所向披靡”。
何谓披靡?指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之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艺文类聚》卷六十引晋《灵鬼志》:“河间王顺既败于关中,有给使陈安者,甚壮健;常乗一赤马,俊快非常;双持二刀,皆长七尺;驰马运刀,所向披靡。”《周书·王雅传》:“擐甲步战,所向披靡,太祖壮之。”
关于“胥邪”是“梭榈”特指本境的“棕树”,《康熙字典》邪:“胥邪,木名。《司马相如·上林赋》留落胥邪。《注》胥邪,似椶榈,皮可为索。”此“椶榈”即“棕榈”,“椶”、“棕”二字通用,皆特指一种植物即-棕榈。
古时的农村尽是农民和从事的农业,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屋前屋后不成块的荒地上栽种一些棕树,因为它不但是经济作物,而且是农事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农用、航用产品,不但可增加家庭收入,更能支擎社会各业的正常进行。
棕树杆上的棕片剥下后,可制作蓑衣、棕垫和各种棕绳,如:牵牛绳、箩筐索、棕绷、棕垫、蓑衣、扫帚、棕刷,以及木匠锯子索,猎人擒野兽的套子索等。这种棕索即棕绳的最大用处有两种,一是河、海船舶的首缆、尾缆及一切船帕的用索,都只有棕索能用,因为这种以棕丝片搓制的绳索,抗拉力强,耐摩擦,耐海水,而且伸缩性小,在尼龙索发明以前,这一切用处都无法选用别的绳索代替。二是农村农民种田和收粮,不但是自己生活的需要,而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国家昌盛的需要,因此,农民种田的唯一工具就是“牛”用“嘎担”拉动“犁”的那两根“索”-“缆索”,因为耕田经常处于半湿半干的状态,除棕索外,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东西代替。因此,先祖人所尊崇的“索王”就是全社会百分之百的农村农民种田所需的“耕牛用嘎担拉犁的那两根缆索”。这种关系到人类生存及拉动社会发展的那一对“阴阳缆索”看相当地低俗,而真正的用文字表述,却又相当地玄乎,例如:这两根“缆索”和两头相串连之牛背的“嘎担”和连犁的“打将木”,皆出于五千年农民的语音传承,在中华两千年儒教的书山中,找不到这三种共同拉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农业工具之记载。这种五千年的农祖无符号的三种语音农具,传至二O一五年三月四日首次被张家界市崇山文化研究会写在书上,这种“语言声音”首次与文字对接,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文字运用,例如:“缆索”,其语音叫“烂索”,此处的“缆”、“烂”都不准确,只有暂用“缆”字代替;“嘎担”是架在牛颈肩部用弯木做成而一边一尺五寸的农具,此“嘎”是一种声词,放到此处绝对不当,但是在所有字典中皆找不到这个准确的字,吾只有暂用之;“打将木”,是犁咀前约两尺长的那一根横木,中间装上一个名叫“拖圈”扭成“8”字型,“8”字的上圈穿在打将木的中间,“8”字下圈系在犁咀上,而打将木的两头系上“缆索”。这里提请注意:此“打将木”之“打将”绝对找字不准,但又找不到这个字,只好暂时借用。犁,本境还有一个特殊而美丽的语音名称和民俗崇拜的传说。犁,地方语叫“犁媛”,二字在《新华字典》中都有正规汉字,但是,在汉字的书籍中只写为一个字的“犁”,与本境所称的“犁媛”实指一件耕田的农具。
本境农民的“犁媛”,凡是中国古今所有的书籍,都没有记载,而本境却有一个很有文化的传说故事,这种“太普遍”,“太实在”,“太重要”的“三太文化”却被历代帝王和儒家离奇地划定为“奴役”的“下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化巧得很,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如索王之缆索既不重要,又不属于文化,如帝王制所造成的农民低溅、女人低溅等;而人类不存在的东西如神学之天神,不但重要,而且还束缚了人们的精神和思维,这就是崇山伏羲阴阳八卦学之“阴阳并存”即“实虚并存”的易学源理,这种“虚尊实卑”的现象,因国家体制的变更,那种“虚尊的神学文化”衰败了,而另一种“实卑的三农文化”却被纳入国家的重要决策,例如连续三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政策,现在农民工的工资有国策撑腰,谁也不敢克扣,这就是“共产党执政”扭转阴阳之虚实互变的现实结果。
由此而知,本境民俗风情之“索王文化”有“索王神树”、“索王神容”、“农耕索王”、“天子索国”、“兹姑索溪”,这种索王文化归结于“索王华胥”。
对“索王树”的认识和崇拜有一个时间禁区之“两种社会人的反向观”:其一:古代社会的先祖人,其二:发达社会的当代人。在研究历史文化和传播历史文化都是当代人,这就有一个实在的问题-即两类人之“先祖人”和“当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社会各业共同所需的那根“支擎柱”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转变了,因此,崇拜的角度和对象在两类人之间也就各自不同了。现仅从本境两类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作对应比较。
先祖人崇拜“农耕三位神”,是他们生活的需要。先祖人很注重与己相关的社会现实,谁对他们的效益大就崇拜谁,本境农村农民家庭所真心崇拜的是“农耕三件宝”即“农耕三神”,分别为“一头耕牛”,“一张犁媛”和“一幅缆索”,按其崇拜的对象而言,却是“一位牛王神”、“一位黎媛神”和“一位索王神”,这就是崇山祖源文化,即本源文化。
当代人崇拜“旅游三景区”,是他们精神的需要。当代人仍重注重现实,绐本境人带来实惠的是景区的天然石峰,是今人从心底崇拜“旅游三张牌”,分别为:“天门一个洞”,“青岩一山峰”,“茅岩一湖水”。
因此,先祖人和当代人形成一种对现实社会感受的“背离意识”。因此,谈本境历史文化,皆因环境不同,感受不同,认识不同,追求不同而难以接受,因为今人之眼只有三看,即“看风景”,“看钱财”,“看名誉”,什么农耕三宝,祭祀三王都无法感动被金钱融化的心。
何谓“牛王神”?本境的“牛王神”不是一位神化了的人,而是一头实实在在的牛,此牛就是崇山伏羲和女娲的外甥即“农皇神农”在历山耕种的那头牛,因为他开启了中华的农耕文化,神农命名为“烈山神牛”。神农仙世后,天帝封其为神仙,神农半天不开口,也不说谢主,天帝问道,你还有何事?,神农说,我造福世人的农耕文化,如果没有我那头“牛”,就无法农耕,因此,请求一并授封,于是,天帝就下令,封神农那头牛为“烈山神牛”。不久的一天,烈山神牛仙世了,部落人将其埋葬的那座山,后人称为“牛王山”,还来了六头大兽护卫,分别为:金狮、银狮、金象、银象、貔貅、麒麟,将“烈山神牛”围在中央,久而久之,六兽同死于此地。此事被雷神的一位雨师“赤松子”知道,将其皮制作成七面鼓,献给雷神,雷神相当喜欢,并奖励赤松子。此后,崇山八十里大社盆的“雷泽坪”、“雷神七兽山”即“雷神七鼓山”皆成为一个历史文化链条故事的传说,此“雷神七鼓山”位于现小河坎,此七山分别为:牛王山、金狮山、银狮山、金象山、银象山、貔貅山、麒麟山,而牛王山在六山之中,低而平,上有一座古庙-“牛王庙”,此传说故事就源于此。
何谓“打将木”?这根约50厘米长,而安装在犁咀上的那根横木却有一个很有个性化的传说故事。太古时期,神农的那头牛,被天帝授封为“烈山神牛”后,农村农户在祭祀牛王神时,一是上“神农庙”,二是上“牛王庙”,三是祭祀自家那头牛。传说,在周朝有一名田正官上朝时向周王呈诉说“许多农家反映,因牛的先祖“烈山神牛”被天帝所封而自尊自大,在犁田时,不服气拉那根随便捡来木头,农民因怕触犯牛王神而无法解决,请万岁将这根木头授封而提高地位,以便农耕。周王听后,将身边的一根“打将法杖”顺手拿来说:田正官听令,今后凡农户耕田,都以此“打将法杖”代替那根横木。从此后,这根装在犂咀,两头系上“缆索”的横木,称作“打将木”即“打将法杖”。
何谓“犁媛神”?崇山的“犁媛神”即“黎媛神”,古时候“犁”乃为“犂”即“黎”,《康熙字典》犂:“《左传·昭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犂',为祝融。《注》犂为火正。”此乃古代文字之“犂”与“黎”的通用字。《中华大字典·下》2960页亥集黍部“黎”:“⑲通黎,⑳通犂,⑳通梨。”而汉字之“犁”在《康熙字典》巳集下牛字部“犁”:“《正韵》邻溪切。同犂。详后“犂”字注。”没有具体解说,全部引向巳集下牛字部“犂”才有的诠释,而《新华字典》却相反,只有“犁”的具体解释。因此,本境农耕三宝之“犂媛”就是“黎媛”,特指崇山八十里大社盆之“离(黎)山”的祖神-“离山老母”。但道教也有一位同样的神-“骊山老母”(位于京兆,仅单一的传说,无营养,不可信),此神被道家封为“先天元始阴神”,即“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并涌现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故又称“无极大天尊”。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崇山乃是三教的源生地,即“巫教”、“鬼教”、“道教”,而“昆仑神都”,就是本境的“天门鬼祠”,因为天门山为昆仑山,鬼祠是苗族称谓,实为古庸国宗庙即“百祖祠”。由此可知,这位被道教包装的原形人正与本境传说相一致。
此“犁媛”即“黎媛”,本境传说为赤帝祝融的母亲(并非火正官祝融的母亲)。崇山北麓有武陵五溪,其“祝母溪”是指祝融的母亲-黎山老母(即离山老母,黎禅老母),其溪之水发源于巫山石窟,即风泉洞,又分为上洗马溪和下洗马溪,经双龙山,在四方城之西绕成一个天然太极后入澧,全长仅约三公里。在此溪的古城头,即“四方城”头,仅百步有一座神农古刹,一处三代继植枫树,一处历山长谷庸。有诗曰:
龙奔太极一溪清,水出巫山绕古城。寺奉神农依长谷,妈妈树下舅传甥。
这位祝母“黎媛”为何被本境当作“犁神”崇拜?有个与“犂”相 关的传说:崇山古庸国赤帝祝融(按;崇山有三代祝融,一种是雷神祝融、一种是办帝祝赋,一种是火正官职祝能)之母住在“离山”即今之阴山(离卦为阴,故称阴山),发动部落人们种桑养蚕,其中祝母黎媛亲手种植100株桑木,本境称为“庸桑”,除摘叶养蚕外,她还亲手扶持,培育出100根弯弯的桑枝,长大成材后,砍下加工做出100张“犁”,助部落人们耕种,这批犁就因祝母之名为名曰“黎媛”,祝融之母的这种助农耕种行为,深受后人的崇拜。因此,从那时起,本地农村农民耕田的犁就尊称为“犁媛”,但不是所有的犁都叫“犁媛”,只有“桑树”做的犁才称“黎媛”,因为此材是犁中上品,不过后来凡犁都统称为“黎媛”,这就是崇山草根文化的特色。
何谓“索王神”?本境风俗之崇拜的索王有三层含意:一是“索王神华胥”,二是“索王木棕树”,三是“索王绳缆索”。
本境崇拜的索王,实指“华胥氏诸英”,仅凭本境的传说,还不能服人,现从“百度”中摘录一段为证:
“弇兹氏:古代传说中最早的女首领。她发明了“用树皮搓绳'技术,此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为“玄',两股合成的为“兹',三股合成的为“索',又作“素'。后世人则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
“后来,“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起互为婚姻的 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此种观点全错,经现代科学考证,这座平均海拔5500~6000米的帕米尔高原被称为“死人谷”,是人类活动禁区。而真正昆仑山是本境四天山的“天古混沌山”即“中央山”,混沌即“昆仑”)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穹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在天的北面即北极,故又称北极星。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
在这段记载中之““燧人氏'与“弇兹氏'建立婚姻联盟。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与本境传说离奇地吻合。这种“燧人氏”和“弇兹氏”的婚姻,以及“燧人弇兹在昆仑山”,不但与本境传说一致,而且与史载相一致,现借史为证:
《太古河图代姓纪》中记载:“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载:“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这种金量史证再录用不为重复吧。
这就完全证明:伏羲之父为“燧人”,伏羲之母为“华胥”,而“百度”之“燧人”、“弇兹”结婚和“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此昆仑山与本境的“昆仑山”渊源之混沌相一至。
华胥即“弇兹”(按:“兹”音读“慈”,她发明搓绳技术,绳即索,有三种:单股为“玄”,两股为“兹”,三股为“索”,后世尊称她为“女帝”、“玄帝”、“玄女”、“王素”、“素女”、“须女”和“帝弇兹”,因与崇山“燧人氏”联姻,故又称“燧人弇兹氏”即伏羲母“华胥氏”。本境传说:“天子山”,原名“天兹山”,又名“兹姑山”,溯其源,是古索国的一位女王,名叫“弇兹氏”,此后,与火神燧人结婚,弇兹华胥住“昆仑山”即天门山西宫,其地是上天门山的西道,上山道有30米悬崖,挂一条索,上山人拉索而上,峭壁下供一神即“索王”,上山人皆先拜索王而求保平安,后再上山,此吊索和那尊神像,名叫“索王神容”。
这里有一个插曲:本书不是专写华胥传,在崇山文化链条中,华胥仅是一支条,这个庞大的链争网络无法一条条梳理清细,只有采取串叉式的分散对接,因此,不细品好似重复,而这种枝节的重复却衬托了主题的清晰度。
《山海经》记载:“大荒西有弇州之山。”《穆天子传》记载:“天子 宾于西王母,乃纪其迹于弇山,名曰西王母之山。”《山海经》载:“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兹。”弇兹发明的“索”又称“素”,《集韵》索:“苏故切,音素。”《释名》载:“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这位“素王”乃“索王”即“弇兹华胥氏”,因名“王素”故称“王母”即万神之母的“王母娘娘”,实意就是母系社会的第一位“母亲之王”,故曰“王母”。“兹”有两种读音,《康熙字典》之兹:“《唐韵》子之切,音孜。又《海篇》音“慈'。”例如:“龟兹国”三字之“兹”读“慈”,而不能写作“慈”。由此而便知,慈利县之“慈姑”实为“兹姑仙子”之“弇兹”,即索王、王素-“王母娘娘华胥”。
“慈姑”之“索国之王”,位于索溪,因结绳而著称,系母系社会时期,其王弇兹因被中国道教奉为众仙之祖,故本境称为“兹姑仙子”,先秦置县时,本境慈利县为“兹姑县”而后变为“慈姑县”,是以此先祖之美名而命名,纯属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而县址设在今慈利官塔坪即零阳镇,传说此是“古索国遗址”。
崇山的“索王崇拜”,除发明索以外,还有一传说,即赤帝祝融招集大臣选定索王,当大臣到齐后,祝融令人将所有绳索都搬来让大家当场评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后自然地统一为犁田所用的“缆索”,最后,赤帝祝融钦定:“索王神华胥”,“索王木棕树”,“索王绳缆索”。
魏朝鹏先生认为,按照历史的记载和传说,华胥文化包括《洛书》《河图》《归藏》等十方面的内容。
对于魏朝鹏先生多年来的研究,虽有人持不同意见,但是更多人认为,对华胥文化的研究尚处于很初步的阶段。一些结论可以是很好的研究方向,所以,魏朝鹏先生的研究很有价值。
崇山华胥文化即结绳记事文化;华胥陵即崇山春陵,与有熊元陵(沅陵源于崇山北麓的元溪即沅溪)在一地,华胥历史即崇山伏羲世家,这种多元文化、系统文化绝不是空谈,《太平御览》《轩辕本纪》、《补史记·三皇本纪》等历史著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华胥文化、华胥国的内容。
华胥即索王王母弇兹,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从崇山八十里大社盆三都之中庸宗都,华胥仙都,崇伯夏都,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
《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古琴曲有一《华胥引》,出自《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五》。此曲是根据《列子》寓言故事而作,相传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胥之国,发现该国一切顺乎自然,国治民安,于是黄帝以此来管理其国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作者以此来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的古琴谱集《神奇秘谱》记载:臞仙按,琴史曰。“是曲者,太古之曲也。尤古於遁世操。一云黄帝之所作,一云命伶伦所作。”按列子,“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天下不治,於是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书寝而梦游华胥氏之国,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於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黄帝既寤,怡然自得,通於圣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故有“华胥引”。《浙音释字琴谱》、《重修真传》、《琴苑心传全编》、《神奇秘谱》同。《浙音释字琴谱》分三段:其一退闲,其二寤梦,其三乐生。
第一段,退闲:闲居大庭,斋心服形。忧天下之不宁,何堪政事民情。久居三月之零,海河欲致清平。悠悠一梦之录,致华胥之行。
第二段,寤梦:华胥之国依谁识,远飞魂聊自适。蘧然寤梦也,那地天南北为无极。蔼蔼淳风,人民安宿食。如画夜,月盈日昃。冠仪而不忒,如君臣,如父子,如宾客,如亲而如戚。桃李如色,覃恩(广施恩泽和深厚广大的恩惠)布泽,别有之国。
第三段,乐生:淳风而美俗,乐自然那民无嗜欲。接比邻,相劝也衷心诚服。重土居安食足,刑免而无讼狱。无是无非,无荣无辱,进势无拘无束。从死从生,此心也无抑郁。俄然兮一梦惊心触目,兆太平之永福,至治怡然自卜。一统乾坤,皇风清穆穆。
“华胥引”之词、曲、小说、电影等文化有:华胥引,是“词牌名称”;华胥引,是“古琴名曲”;华胥引,是“唐七公子创作小说”,华胥引,是“河图演唱歌曲”;华胥引,是“2014年郑嘉颖等主演、李达超导演电视剧”;华胥引,是“陈嘉上导演3D电影”。
相关解说:华胥梦是用了一个典故,有一天,黄帝,这个黄帝是炎黄子孙的那个黄帝,即炎帝、黄帝。这个黄帝就喜欢白天睡觉,梦见自已到了一个叫华胥氏的国家,那个国家没有长辈,也没有老师去训导别人,民众也没有什么贪欲,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非常的安宁和谐,这个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可以尽情。
词牌:华胥引
宋·周邦彦《清真集》。此词调名出自《列子》:“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此调为双调。前片九句,后片八句,共八十六字。前片第三、五、七、九句和后片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最好用入声字)韵。词牌曰:
宋·周邦彦词:
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似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宋·方千里词:
长亭无数,羁客将归,故园换叶。乳鸭随波,轻苹满渚时共唼。接眼春色何穷,更橹声伊轧。思忆前欢,未言心已愁怯。欺鬓吴霜,恨星星、又还盈镊。锦纹鱼素,那堪重翻再阅。粉指香痕依旧,在绣裳鸳箧。多少相思,皱成眉上千叠。
词牌:华胥引·格律之一:
平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中仄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仄。
词牌:华胥引·格律之二: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星山人国人皇神农蚩尤
星山人国人皇的传说,是“农祖神农”和“兵祖蚩尤”。神农是伏羲女娲女儿的儿子即伏羲女娲的外甥,《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有专述,这里简略)中国历史上,自春秋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根据这些记录,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蚩尤是庸国兵祖,有兄弟八十一人,骁勇善战,势力强大。
传说中认为,蚩尤是庸国宗都兵祖,是“星山人国人皇”,其史证是本境大庸有上三观的传说,即:茅土观,三家观,九日观,其中的九日观位于官坪长茅山,其观有“九日朝宗图腾”,九日,代表九黎部落,朝宗之宗是指伏羲,羲即“曦”,《玉篇》:“日色也。”《类篇》:“赫曦,日光。”后羿射日和常娥奔月的故事就出于此。关于黄帝与蚩尤的“捉鹿”之战,是一个游戏,二人同上天麈山祭祀,见一只神鹿即四不象,于是二人商定,谁将其捉住,此天坛就是他的,于是,二人开展“捉鹿之战”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