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环境波动,多个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而小米显然抓住了机遇。
2022年3月22日,小米发布2021年Q4及全年财报:全年总营收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调整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69.5%。
小米最大的亮点是月活用户超5亿,这成为小米创新的新起点: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最大的优势是“月活5亿”的用户基础。
手机和AIoT是小米发展至今的两个拳头,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小米业务的第三级,重构小米集团的业务结构。
基于5亿月活用户,稳定基本盘,发展新业务,主营业务与创新业务平衡,小米形成了独特的“双拳进击”战术,这是小米持续进化的基础。
量价齐飞,小米基本盘稳健
国家化、高端化成为新的增长点,期内小米量价齐飞,维护了小米基本盘的稳定。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21.4%,高于市场预估的814.6亿元;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39.6%,高于市场预估41.7亿元;整个2021年,小米集团总营收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调整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69.5%。
智能手机业务依然是小米的支柱产业,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1.9亿台,同比增长30%。
其中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超2400万台,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由2020年的7%提升至13%,高端智能手机业务实现增长。
高端化战略带来ASP(平均售价)的持续增长,在手机大盘销量萎靡的情况下推动手机业务增长,小米2021Q4单季度ASP同比提升达到10%。
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小米手机在全球14个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62个市场排名前五,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二。
2021年境外出货量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难得,小米全球化成绩显著。
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境外市场(不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和孟加拉)运营商渠道超过2500万台,同比增长超120%。
同时,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34个境外市场的运营商渠道排名前三,在欧洲地区运营商渠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7.9%上升至16.8%。
小米境外市场稳步增长,得益于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本地化经营优势,2021年小米在欧洲、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取得提升。在拉美和非洲市场,小米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4.0%和65.8%,排名第三。
2021年,小米境外市场收入人民币1636亿元,同比增长33.7%,占总收入的49.8%,接近半数;此外,境外互联网全年收入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4.3%,2021年四季度境外互联网收入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21.5%,小米国际化进展顺利。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同比增长5.7%。在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增幅最大,达29.3%。
技术立业,研发投入132亿元
雷军倡导“技术立业”,是小米手机增长爆发的重要原因。
2021年,小米研发支出为132亿元,同比增长42.3%。2017年至今复合增长率高达43%。在Xiaomi MIX FOLD和Xiaomi 12 Pro两款高端旗舰机型上,小米分别推出了首款自研专业影像芯片小米澎湃C1 和首款自研充电芯片小米澎湃P1。未来五年,小米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预计超千亿元。
“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是小米的三大铁律之一,技术立业,技术才是根基。
推崇工程师精神,“百万美金年度技术大奖”在小米已经持续了三年时间,2021年CyberDog仿生四足机器人项目获得了这一大奖。
2021年小米还启动了人才激励计划,对象包括青年工程师、技术专家、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入选者等在内的优秀人才。
通过持续的人才激励,小米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他们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技术驱动产品迭代,2021年小米取得丰富的前沿科技成果,新品Xiaomi MIX FOLD和Xiaomi 12 Pro两款高端旗舰机型上,分别搭载了小米自研的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以及充电芯片澎湃P1,手机性能大幅提升,万物追焦、AI自动识别追焦等功能大幅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小米坚持技术创新,技术推动发展,小米既跑赢了当下,也赢得了未来。
2021年,小米推出的Xiaomi MIX FOLD折叠屏手机是市场上首款低于万元价位的头部手机品牌的折叠屏手机,搭载全球首款采用液态摄像头的手机,是一次全新的技术尝试,性能和配置方面均为旗舰标准,未来小米将在折叠屏领域进行更多投入,占领更多市场。
目前,折叠屏技术正成为拉动智能手机新一轮创新的关键技术,2021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860万部,春节脱销,市场预期2022年可能翻番。
2007年,苹果iPhone横空出世,多点触控技术引领手机行业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升级,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幕。即使折叠屏技术不像多点触控技术那样,敲开一个新时代的大门,但有一点是相似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访问更多的服务与应用,手机终端承载更多学习、工作及生活日常。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受芯片断供的影响,华为让出了一部分高端市场,手机行业破局,破局点在高端市场。
折叠屏手机正在进入主力机时代,折叠屏技术成为手机市场新的变量:谁能在折叠屏手机市场领先,就可能赢得破局点,在智能手机格局转变中受益。
月活5亿,小米创新的新起点
小米坚持推进“手机×AIoT”公司战略,“1+4+X”的IoT品类战略,坐拥5亿月活用户,智能造车业务高速潜行,小米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1+4+X”的IoT品类战略里,“1”是手机、“4”是电视、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笔记本,“X”则是由生态链企业和合作企业来提供的各类IoT产品。
“1+4+X”的硬件生态大大提高用户粘性,创造了一种新的获客引流方式:较传统互联网企业高额的获客成本,做到了“负”的获客成本。
2021年,小米全球净新增MIUI月活用户达到1.13亿,中国大陆净新增用户数达到1890万,2021年11月22日MIUI全球月活用户突破5亿。
期内小米“手机×AIoT”、“1+4+X”战略继续推进,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米AIoT连接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4.34亿件,同比增长33.6%;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数达到880万,同比增长40.4%。
2021年12月,小爱同学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3.3%,达1.07亿;米家APP的月活用户同比增长42.0%,达6390万。
小米智能电视在2021年实现逆势增长,全球出货量高达1230万台,小米电视出货量连续三年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前五。
3月17日的Redmi K50旗舰系列发布会上,红米更是推出了Redmi MAX 100英寸巨屏电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米集团合伙人、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表示,Redmi K系列三款同发,价格覆盖2000~4000元档位,款款硬核,目标就是做2022年的“全价位焊门员”,必将焊门又一年。
除电视外,空调品类也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小米全球智能空调出货量超过200万台,同比增长超70%。
多元产品矩阵推动了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稳步提升。2021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50亿元,同比增长26.1%。
手机和AIoT是小米发展至今的两个拳头,未来智能汽车将成为小米业务的第三级,重构小米业务结构。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进入造车领域,雷军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CEO。一年以来,小米汽车的进展备受外界关注。
有报道称,小米汽车在2024年将正式量产,小米汽车研发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小米表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
小米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产业生态链,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30多家汽车产业链的公司。
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最大的优势是“月活5亿”的用户基础,这是小米智能造车的起点,也是小米孵化更多新业务的起点。
观弈评论:
“机车一体”已成为新的创新制高点
小米作为手机公司造车是新闻,汽车公司进入手机行业更是新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两个行业正在交叉,形成新的制高点。
从去年底开始,关于特斯拉造手机的消息就从没有断绝过,特斯拉的手机很酷:与星链的卫星直连,辅助特斯拉汽车,去手机SIM卡……
这当然不是真的,手机与卫星直连目前就还存在技术上的壁垒,有赖于卫星功率、手机天线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满满的科技感、未来感,噱头十足,特斯拉为手机行业开创了新的空间。智能手机产业远远没有进入黄昏。
据东方财富网的报道,蔚来有意进军手机行业,项目正处于最开始的调研阶段。另有消息显示:原美图手机总裁尹水军加盟蔚来,负责手机线;蔚来1个月前在猎聘上密集发布硬件、产品岗位,设计“智能硬件”、“手机”、“车机互联”;消息人士称蔚来造手机办公地点在深圳福田区前海卓越。
据36氪等媒体报道,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正与手机厂商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交易还在进行中,正在做 DD(尽职调查)。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手机+汽车”将成为创新竞争的高地,分歧是由谁主导。汽车派认为,手机将成为汽车最重要的外设;手机派则认为,手机是汽车的控制中心,是大脑,更是创新中心;中间派则认为,汽车与手机是创新的双核,离开了谁都不成。
吉利、蔚来涉足手机行业的行动或许已经表明:未来手机很重要,即使不是唯一的中心,也是“双核”,没有必要为了外设搞那么大动静。
对于个人而言,汽车、家庭是未来两个最大的智慧化场景。“智能时代”是人类久远的梦想了,但如何撬开智慧时代的大门,还没有成功的实践。
“手机+汽车”的想象空间就是“撬开智慧时代的大门”,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小米集团无限可能。
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有明确的“定义”,亚马逊是一家电商公司、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小米呢?一家手机公司。这是市场、消费者的定义,不是雷军对小米的定义。他曾经说:小米的未来是“星辰与大海”,“星辰与大海”是什么,雷军没有回答。
或许,当“撬开了智慧时代的大门”后,雷军会给出一个答案,一个阶段性的答案。不设立边界,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创业者才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