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里,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是最为可触可感的篇章之一。出行顺不顺畅,园区干不干净,一路一桥、一草一木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一座城市的面貌,不仅呈现在大开大合的公共空间,更展露于人们生活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寸角落。从解决民生“急难愁盼”处入手,方能把民生实事落在实处,切实推动城市品质实现全面提升。
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城市品质”“城市更新”成为2022年黄山高新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立足高新区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打造,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破解交通瓶颈。轩辕大道上的断头路即将在6月全线打通,园区道路增加公共停车位约510个。全区交通体系更加畅通,居民通勤、出行更加便利。
开展市政设施提升行动。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对园区内32条主次干道的污水检查井更新防坠网;对全区道路破损路面进行挖补,对牙石、人行道、窨井盖、遮阳棚、小品雕塑、城市步道、城市家具等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在梅林大道、齐云大道等主要道路改造雨水管道,解决非机动车道积水问题;对万福嘉苑、蕉充小区等路段的路灯进行提升,消除安全隐患,千方百计保障市民脚下安全。
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化,聚焦高新区整体生态环境提升,黄山高新区对银蝶湖公园、梅林湿地公园、横江湿地公园的绿地现状进行“把脉”,对周边滨水景观和休闲娱乐配套进行提升,打造既容得下高楼大厦,也留得住鸥鹭齐飞的优质生态。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园区内百姓群众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巩固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积极对标先进地区,借鉴经验做法,完善城环卫一体化管理考核机制。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切实抓好农村“三大革命”,巩固“五清一改”成果,从“清、保、改、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以梅林村、仙和村等村庄环境秩序整治为重点,推进环境秩序整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加大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污水整治项目推进建设力度。深化拓展“两高一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将全面完成16个行政村(居)环境秩序整治。
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对现有机关投放试点区进行再规范、再提升。同时,完成书香雅苑、梅林国际、状元首府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市场化购买服务招标工作。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无缝衔接体系,全面开展属地非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争取2022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0%。农村“生态美超市”乡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达95%。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开展。
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以“市容环卫管理责任区”责任制的落实为切入点,深化部门联动机制,提升管理标准。加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建设,完善高新区、新潭镇、属地各村、社区三级联动体系。聚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完善“周调度、月考核、季通报”三到位的检查督导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文明执法。针对两区交界、城乡结合部等易反复、难查处的实际情况,重点对汽车客运总站周边、背街小巷、芙蓉路临时市场、中盛建材市场、中合农产品批发市场、黄山北站周边等区域在前期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持续攻坚、加强整改、保持长效。深入持续开展流动摊点、骑路市场、文明养犬、广告店招、交通秩序、工地管理、人居环境、市民素质“八整治”专项行动,分路、分段、分片、分块、分点落实领导部门包保责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升高新区城市整体形象做足实效。
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效。按照“大城管”“小网格”工作思路,以市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完善智慧园区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推进网格化、规范化、信息化城市管理机制。在业务方面,通过探索整合环卫、绿化、市政等相关资源,逐步推动“各管一摊”向统一负责、统一管理转变;在监管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配齐网格化专业管理队伍,实现网格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工作一网统管,由按照业务以条管理逐步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格管理模式转变。促进城市管理向专业化方向迈进,促进城市管理品质化和精细化水平再提升。
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加快我市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倾力打造“五个之城”,黄山高新区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各部门单位相互协作配合、精雕细琢。一条路、一处公园、一棵花草树木的背后是广大建设者的责任感,而最终的落脚点是让民众生活质量更高、公共服务水平更优。黄山高新区顺应群众期盼,打造群众满意的人居环境,改善了环境、凝聚了民心,这里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内涵充实。(王璨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