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3·15晚会,康师傅成了众矢之的。
同为食品巨头的双汇,并未出现在这次的曝光名单中,似乎可以置身事外?
其实不然,就在3·15前夕的一档暗访节目中,双汇被“抓了个正着”。
3月14日晚,来自江西电视台的某频道,曝光了一则暗访视频,部分画面如上图所示。
视频中,食品加工员穿着发黄发臭的工作服,甚至用粘过浑水的毛巾直接擦拭香肠……卫生条件堪比民间小作坊。
更加讽刺的是,加工车间的外墙上,还挂着一排大字:“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这便是双汇设立在南昌的猪肉加工厂。
也许是对突发的事态始料未及,双汇第一时间选择了“辟谣”,称“与事实不符,源发稿件已撤稿”。
然而“辟谣”并没有堵住悠悠众口,舆情反而愈演愈烈,于是仅仅数小时后,双汇便改口了。
在第二次回应中,双汇明显没了底气,表示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进驻到南昌双汇对此事进行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暂未有完整的调查结果。
两次截然不同的回应背后,影射出的是双汇早已崩盘的公信力。
与康师傅一样,在食品安全方面,双汇已是惯犯。同样惨痛的教训,11年前就在双汇的身上发生过。
那次,便是双汇的3·15初体验。
2011年的3·15晚会上,河南孟州等地被曝光采用“瘦肉精”喂养生猪,而双汇旗下子公司济源双汇正是他们的下游客户。
情况与今年曝光的康师傅如出一辙。但与“不卫生”的土坑酸菜相比,“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显然更大。
在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后,双汇发展的市值瞬间蒸发上百亿,并进入了长达7年的低位横盘。
但比市值下跌更可怕的,是公司口碑的崩盘,这往往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廋肉精”事件之后,双汇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由公司实控人万隆亲自坐镇。
甚至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位公司的“食品安全监督日”,在当天进行食品安全总结,然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
表面功夫是做足了,可然后呢?双汇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2011年双汇火腿肠未过期发臭,有人吃了上吐下泻;
2013年,双汇火腿肠中出现疑似蠕虫的异物;
2015年,双汇火腿肠保质期内出现霉变;
2018年,双汇火腿肠保质期内长毛;
2020年,火腿肠中居然吃出了活蛆……
光是以“双汇 长毛”为关键词,就能搜出全国各地的各种案例
当然,这些我们尚可将其归为偶发事件,那这次呢?
所谓的食品安全,绝不是为了做个样子给消费者看,而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