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958篇原创文章:
经济社会的现实,对于很多只有窥镜思维的群体来说,有一个很痛苦的事实,那就是很容易从看热闹的位置,变成受害者的角色。
最典型的就是房价,虽然很多城市房价的确存在不合理,和平均收入对应的购买力存在脱节的表现,高房价和持续上涨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也没少收获各种批判和指责,但是现实就是,房价如期下行,骂房价的人反而少了?
是拔旗易帜加入多军了吗?还是房价下跌换来皆大欢喜的结果了?
并不是,而是房价的下跌,导致了很多原本骂房价的人,突然发现房价下跌以后,自己的收入,工作,还有生意经营,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是因为利益和自身无关,一旦利益关联,就看这些人腰疼不疼?
经济承压,泥沙俱下,有那点闲心去盯着房价问题去发挥还不如多想想自己的收入和生存来得更靠谱。
时间进入2022年3月份,一场席卷中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拉开了序幕:
3月13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的话题相继上了微博热搜。
有传言称,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会在未来几周进行大裁员。腾讯预计裁员 10%~30%,阿里裁员30%。
这是什么概念?阿里去年财报显示员工规模超过了 25 万,而腾讯财报则称员工规模超过了10万。
按照中位数的裁员20%估算下来,将意味着阿里“砍掉”5万人,相当于半个腾讯;而腾讯也要缩减掉约2万人,可以说是个夸张的数字。
当然,有一说一,目前这样的信息都属于网络传言,并没有涉及的互联网公司正式的对外公布,或者相应的澄清和证实,关于信息性质的界定,先明确一下。
事情的可信度有多少,其实并没有多少争议和值得推敲的地方,更没有什么“反转”的意义,大概率来看,可信度很高。
而且基于对规模以上企业裁员收缩的逻辑和过程来看,其实从当前上热搜的表现来看,这样的事情其实应该早就在持续进行,热搜爆发,只是到了量变引发质变的那个点了而已。
在百度上,搜索“大厂裁员”会出现4060万个词条。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裁员”,弹出的是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的话题。
裁员,成为大厂不可避免的关键词。
当然,造成这种经济龙头行业大量裁员的原因很多元复杂,中概股全面杀跌,业绩下滑,市场收缩等等,国内国外,宏观微观层面的因素综合之下,从结果出发,才有意义。
经济的关联和影响的传导,很快就对应到了现实,就在舆论和媒体还在为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打口水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城市,却出现了非常魔幻的一幕:
阿里传出裁员的消息,杭州法拍房总数超过5万套排全国第一,只怕楼房的春天,还要再等上一等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份的时候,杭州的法拍房数量才3万出头,开年短短两个月不到,就直接冲上第一,这个动向,绝对值得关注:
截止1月6日12:00,全国29城+廊坊+燕郊的31城住宅用房法拍房数量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事实,结合互联网大厂裁员的热点,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房地产所正在面对的风险和压力,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讨论和分析。
内容硬核,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杭州CBD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杭州楼市魔幻一幕:超过5万套法拍房!法拍房,是观察中国楼市和房地产经济动向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窗口。
进入法拍环节的房产,无非涉刑、诉讼、破产、抵债4类。而类型不同,都会在进行公开拍卖的时候进行公示说明,随便浏览一下,各大法拍门户网站和地方法拍窗口,没有什么悬念,抵债和诉讼(银行作为申诉主体)类型的法拍房,绝对是占据超过90%以上的比例的大户。
图片来源:网络
而房产进入法拍环节,被摆上货架,其实是一个滞后的过程,原来的业主按揭停供,不到万不得已,银行不愿意将按揭房告上法庭。
原因很简单,拍卖很可能意味着价值下降,能否抵清贷款尚不可知,而后续一系列住户安置也很令人头痛。
2021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深入,房价上涨速度不快了,甚至在去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降温,房子价值明显下滑,高杠杆买房的问题就开始渐渐暴露出来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阿里法拍房的数量就达到了300万套,而到了今年3月份,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310万套,短短几个月就新增了10万套法拍房,另外京东房产的法拍房数量也有几十万套,不难看出最近几年断供的人越来越多了,从法拍房激增的情况来看,不难看出很多购房者的确是已经没有偿还能力了!
而细分到部分城市,法拍房的数量也是在明显增长,目前长沙法拍房数量达到了4万多套,郑州法拍房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增加了1倍,达到了5.13万套,而杭州的法拍房数量则达到了5.16万套,种种迹象都在反映出,这种弃房断供的事情,并不是小范围发生的,而是很多城市都在发生!
截止到3月8日,杭州法拍房全国第一,已经高达5.16万套,而这仅仅只是在阿里拍卖上的数量。
就连阿里的龙兴之地湖畔花园,也有高达32套房产进入法拍,今年就有3套。
图片来源:阿里拍卖
互联网大厂裁员,没想到最先冲击和关联到的,竟然是当地的楼市,经济关联性,一目了然:
中概股暴跌导致收入锐减,原本很多互联网大厂的高管年薪200万,现在变成税前65万,因为股票期权跌得太厉害,并还在以每天10%的速度在贬值。
然后裁员收缩这部分直接经济收入断档,都没工作了,怎么还贷款?可能直接就断供了。
这些互联网大厂的高收入中产群体,在丰年的时候加杠杆贷款买豪宅豪车习以为常,没想到荒年一来,收入暴跌,直接被杠杆反向压死,
也不知道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一天高喊“一鲸落万物生”逻辑的群体,看到这样的经济关联传导,会是一个什么心情。
图片来源:网络
以阿里人的超高购买力,如果他们的房贷断供,或者离职员工离开杭州出售房产,确有可能会对杭州楼市形成一定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来到现实,就非常具有警示意味了:如果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继续萎缩下行,那么杭州的房价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基本面能不能撑得住?
想想过去5年卖地总收入,杭州排全国第一;5年中有3年杭州第一,上海2年第一,真是恍如隔世……
30%的裁员,已经产生了连锁反应,按照当前阿里股票持续下行被杀估值,公司持续收缩保障核心生存力的趋势来看,叠加一举冲上全国第一法拍房数量的表现,杭州的房价和楼市,极限承压,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杭州整个地方财政的承压,房价撑不住,法拍房激增,土地谁还敢买?土地卖不动,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如何实现?
一个经济的恶性循环,开始逐渐发挥威力,这才是本质视野。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互联网裁员的背后,是给对应楼市的致命一击,更是给原本承压的经济增加了冲击杭州法拍房数量冲上第一,毫无疑问是给当前已经非常低迷和正在承压的中国楼市和房价行情,敲响了警钟。
这就是现代经济的残酷所在,一切过往的泡沫,最终都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饱受争议的互联网大厂,从2021年开始遭遇风向转变,叠加外围不确定性风险的影响,从中概股的暴跌就预示着,今年比往年更加难。
2022年以来,新浪微博、美团优选、小米、快手、拼多多、字节跳动战投部等均有传出裁员消息。
大厂拉响了“警报”,比起往年的“财大气粗”,大厂也开始节衣缩食。
在新的颠覆式技术未出现,市场规模跑不起来,利润又被不断挤压时,大厂们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裁员,只是断臂求生的正常选择,没有什么道德层面的对错可言,而且相较于血汗工厂,家族企业,管理混乱,唯利是图的其他不规范中小企业,大厂的裁员,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一定能保证体面和合规。
但是即使这样,对于楼市的直接冲击,也无法避免,曾经在资本扩张,海外金融市场吃着行情红利,还有缺乏约束的各种特权加持之下,对应的高收入高福利员工待遇,传导到市场层面制造的价格泡沫,失去了核心的支撑。
不吹不黑地说,互联网大厂和行业未来好不好,这不好说,但是当下的不好,直接就给对应的楼市带来了致命的一击,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未来科技城板块,因为阿里的原因,成为这两年楼市滚烫的区域。
但自去年以来,这批红盘的二手市场表现得并不好,挂牌数量多、降价房多,成为未来科技城板块喧嚣之后的主基调。
当然,还有深圳的腾讯,北京的西二旗,主力退潮,泡沫承压的现象,都不是孤例。
这个经济传导逻辑本质都是一样的:行业红利到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支撑楼市房价,行业红利退潮,楼市房价泡沫承压。
更进一步的,直接威胁到了地方土地财政,这才是关键,房价楼市不稳,地价高低其实就没有什么讨论意义了,连买的房企都没有了。
政府没有土地财政支撑,收入骤降,进一步,给城市的经济面造成压力。
而当下互联网收缩只是开始,2022年,老百姓基因里面对现实的直觉已经达成了共识:
2022年,可能会更难,准备过冬。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趋势研判:对于这一轮的房价调整,要有全新的理解和认知很多指责房价高的群体,其实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没有业主的房子不说,一旦房子进入市场,通过债务的关系实现了产权转移,那就成为了一个个家庭和个体的家庭资产,在债务没有偿还完毕以前,房子是银行资产表上的银行资产。
经济软着陆的意思,不是说房价暴跌,谁都买得起,而是大家通过收入提升,没买房的能够买得起,买了房的能够收入稳定,保证偿还能力。
如果房价暴跌,那就是硬着陆,无数个人和家庭的资产和财富灰飞烟灭。
看问题太极端,不是心里有鬼,就是流氓无产。
当下的房价行情和楼市情况比较特殊,主要的源头,还是国家在进行去杠杆的经济结构调整。
互联网行业的收缩,对楼市的冲击,对经济的压力,其实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中国房地产的一个核心态度:“托而不举”:
30%的跌幅是托底,不到30%就在市场维度进行消化。
能看懂这个30%的人,一定有不错的资产和投资素养。
基于这个本质,那么2022年的房价和楼市,会因为货币政策,大水漫灌,出现那种预期中的回暖和全面暴涨吗?
不要把货币政策和楼市刺激当做价值根源,之所以过去几轮放水拉升房价,是经济层面收入增加,行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量买的单,是高收入高利润的行业用真金白银在支持,一个人的欲望和需求,总是需要别的人来付出和买单的。
债务和泡沫这种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只能被消化和转移。
基于以上的分析,很现实地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中,是明显的消化能力不行(经济增量不足,经济发展承压),所以转移(法拍房激增)的现象就会凸出明显。
这已经不是什么货币刺激,政策调控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性经济发展瓶颈的现实困难阶段。
所以,2022年这一轮的全国房价和楼市调整,本质上已经走到了消化不良,需要通过转移来实现时间换空间的阶段了。
基于这样本质维度的分析,这一轮的房价调整,还能不能用曾经“货币放水就能救市拉行情”的逻辑来看?
这是一个好问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在一个风险大于机遇的特殊阶段,普通人还如何理性去面对楼市和需求?对于目前楼市中的这种信号,作为还没买房的刚需们千万要注意了,因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购房者已经没有了还款能力导致的,过去很多人为了买房不惜借钱,甚至多贷款,短期来看房子确实是买到了,但长期来看房子属不属于你还真不好说,毕竟只有当你的房贷完全还完后,你从银行拿到抵押的房产证房子才算真正属于自己。
所以2022年买房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千万不能透支自己的经济能力去买房,特别是一些贷款多还贷时间长达二三十年的购房者一定要注意,毕竟谁能保证未来二三十年工作都非常的稳定,谁能保证你的收入能够连续二三十年的增长,这些都只是预判而已!
2022年,互联网大厂裁员,经济传导就冲击了楼市,可能只是时代的一个小小水花,宏观层面的大国博弈,利益竞争,包括不确定冲击,最终还是要落到每一个经济个体的头上来的。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每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事实就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观点明确,就是建议谨慎务实,愿大家合理评估自身的资产处置能力,谁也不希望辛苦赚到的家,变成了被强制执行资产。
从时间和周期上来看,最快也要到2022年下半年,大局稳定,结构平稳实现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需求,去考虑现实行动。
不要和趋势作对,不要和大环境叫板,顺势而为,理性客观,才是正途。
春天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