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南门,史称“朝阳门”(亦称“望汴门”),南门外有道清铁路东西横亘于县城与孟家营(今孟营)、张营(今藏营)间,“瞻汴桥”架于南门护城河上沟通内外。
透过拍摄于三十年代初期的照片,可以清晰看出南门外湖泽众多、时断时连。水几近桥洞之拱顶,足见水之丰盈。
一平房居于“瞻汴桥”之南,平房之南不远处为“喜雨桥”,系民国五年(1916年)邑人田蓂生创建。平房之西二树下立有三通石碑,应是记载“瞻汴桥”、“喜雨桥”与此平房建筑历史的。只是不知此房是不是“水神庙”或是“风云雷电山川坛”的所在呢?
湖泽之中的沙渚上,百姓种植蔬菜谷黍以备家用或易换它物。虽简朴,亦心悦。
然1938年2月17日,新乡城垣的沦陷,使这一切田园般祥和宁静的生活为之紊乱变色,牧野之歌亦因之失音。三通石碑旁葱茏高大的树木也就此消失。
1938年6月,新乡城郊霍乱流行,7月华北各地急性流行传染病渐至猖獗,徐州、开封、新乡等地霍乱尤为严重。据载:“孟营一村最少病死七人。铁匠孟德林一家四口全被传染,妻儿病死。朱召、南高村、八里营等许多村子都有病死的”。
此灾祸之源头在于,“侵犯豫北的日军迭遭中国军袭击,伤亡惨重,乃在道清铁路两侧地区滥撒霍乱及疟疾病菌”所致(《朱德、彭德怀报告日军在豫北地区滥施霍乱及疟疾病菌之罪行电》)。
为掩人耳目且自保,日军在新乡城垣内外之东西南北四门、中央大街(即“城里十字”)、游家坟车站加强警备治安防范,分别由那须弓雄第五十九联队第一大队的第二、第三中队负责。日军特务部、防疫部则与临时政府防疫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进行防疫注射,并支持军方对疫区的侦察、控制。
1938年7月11日十时,第一大队大队长须藤少佐在新乡城内大队本部下达“第一大队作命第四五一号”,命令第二、第三中队各抽调一个步兵分队、轻机关枪分队配以一名卫生兵、一名翻译,分别对各自指定区域予以侦察,包括百姓卫生情况、病患者的病状;最近死亡者及其原因;村落及其附近卫生清洁程度;井水状况、是否可饮用;其他与卫生防疫相关必要事项;由石田军医大尉同行指导此次活动。
7月11日十三时,第二中队所抽兵力于南门出发,奔向马小营、段庄、张庄;次日六时,集结于南门的第三中队所抽兵力,携带昼食向鸿内村、介庄、公村、定国村一线出发。
忙碌两天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贼喊抓贼是日倭一贯的伎俩手段。
15日晚八时,因孟家营百姓进入县城内的频次增多,须藤闻讯紧急下令,由第三大队大队长派遣所部步兵一分队,隔断道清铁路新乡新站北侧与新乡南门至张营之间的交通,设卡严密盘查、监视,同时命伪县公安队员予以配合,确保道清铁路的安全运行。
一时间,新乡城垣内外人心惶惶,南门外的百姓进出城垣更是提心吊胆,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才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