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申俊涵 实习生陈立 北京报道 作为在科技及消费领域有着十余年投资经验,近一年先后投资弘玑cyclone、大童保险、微盛等多个知名项目的投资人,敏锐迅捷的洞察力和行动力已是众为资本合伙人姚安民的“肌肉记忆”。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长线、耐心、谨慎等却是他提及更多的关键词。
众为资本合伙人姚安民
“尽管近年来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包括近期海内外资本市场一系列波动,众为资本始终坚定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创新机遇。中国正在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可预见的是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将带来一大批新兴前沿科技的产业化落地。”姚安民说。
他表示,众为资本也将继续深入产业一线,梳理产业逻辑,内化产业认知,继续坚持“科技+产业”的投资逻辑,在科技驱动的企业服务、新消费和硬科技等领域深耕布局。众为资本希望成为最懂产业的投资机构,不断沿着产业变革的方向,寻找科技最合适的应用点,耐心陪伴创业者们一同前行。
据了解,众为资本正式成立于2015年,目前已经成长为覆盖中早期及成长期投资的双币基金平台。去年五月初,众为资本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募资,至此众为资本管理规模折合超百亿人民币。据悉,近期众为资本即将完成新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募资。
弹药充足之后,众为资本面临的问题便是章法是否得当,路径是否清晰?本次专访过程中,姚安民分享了众为一直坚持的产业投资逻辑,对消费、企业服务等领域投资趋势的最新判断,以及“利他”精神为众为带来的投资指引。
耐心耕耘,产业投资需要厚积薄发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国新经济以“互联网+”为主脉络,以改造商业模式为抓手,在移动互联网端高歌猛进。但在近两年,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创投市场进入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下半场已成共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芯片半导体等项目成为众为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的真实注脚。
姚安民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将会在各个垂直产业发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更加聚焦于生产力的提升,这必将带来“科技+产业”的投资机会。
在姚安民看来,目前产业端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增长趋势。制造业中呈现出的自动化、智能化趋势,让产业升级步入了软硬件结合的发展新阶段。例如在工业生产和物流仓储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主动感知、自动识别的背后是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硬件,与算法、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软件的高度融合,这使得机器人产业的附加值大幅拉高。
新能源汽车更是这一趋势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都要求整车在动力系统、车机系统等各个软硬件层面实现跨越式创新。这些趋势将大幅增加传统产业的客单价格和整体市场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业整体的技术门槛,让创业者之间的竞争集中在软硬件的技术层面,而不是之前阶段商业模式和制造能力。
“产业投资要求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更加紧密跟踪产业的变革,以更快的速度突破产业认知壁垒,与更多产业内的从业者有着更为高频的交流。产业投资人不能单凭数据模型来决定是否开枪,而是需要深入企业内部,去发现那些真正提高产业生产力的创新力量。”姚安民补充说。
具体在企业服务领域,姚安民分享了其找寻优质投资标的的主要考量要素。首先是应用场景的市场空间。目前,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大客户定制化需求强,小微企业付费能力和意识还需要提升,整体客单价又相较于美国市场偏低。企业服务客观上需要生根于规模较大的行业,以通用型产品获取更多客户群体实现体量的增长。由此,众为资本对电子签名领域的法大大和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弘玑cyclone进行了投资。
其次,外部因素的催化效果。企业服务作为一个长周期赛道,外部因素刺激是企业服务项目加速成长的重要催化剂。比如,近两年的外部环境影响带来了一些新的需求,银行业务的线上化,非接触式的合同签署,协同办公软件等得到了更快的渗透。这些外部强制性因素的驱动抵消了迁移成本过高,以及个体使用习惯带来的阻力,让许多企业服务项目有了突破口。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姚安民认为,企业服务项目若要脱颖而出,除了具备需求归纳、用户友好等基础面,最能拉开软件之间差距的还在于技术实力和对行业的理解。如何立足垂直行业,与用户业务流深度绑定,在与行业用户的互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沉淀技术能力,真正成为“必需品”作业平台,企业服务软件需要在这个层面上去构建陪伴客户长生命周期的技术壁垒。
潮水退去,消费投资加仓时机到来
消费赛道也是众为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众为资本已先后布局和府捞面、好麦多、诗与万花镜等项目。
“消费作为长周期的赛道,在流量红利消退之外,还有两个变量因素值得关注。”姚安民说。
首先,新消费品物质属性的丰富。消费者对消费细分场景有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产品的功能性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不少初创企业在细分领域中紧扣核心用户群,满足其特定需求,这帮助它们在与巨头的竞争中赢得了市场空间。比如近年来很火的口腔护理赛道,就涌现出众多优秀企业。
除去功能性,迎合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健康性的追求也是新消费品牌的一大特点。零糖、零卡、低脂、高纤维等产品标签层出不穷,比如众为资本投资的好麦多就是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新代餐的健康需求。另外,新消费品内在技术含量的提升也让各个产品的物质属性获得了极大的拓展。
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皈依”,消费人群的代际差异也让产品的精神属性发生了变化。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兴起,正是迎合Z世代这一新兴消费主力的精神属性,也相应出现了潮玩、“三坑”等品类品牌。
这些基本面并没有随着消费融资浪潮的褪去而消失。为了做到对新人群、新渠道等变量的持续调研和分析,众为资本与分众传媒联合组建了“众为分众消费研究院”。机构的设立、人员的配置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众为资本对于消费赛道穿越周期的坚定信心。
“去年,我们的消费投资相对谨慎,今年会加大在消费赛道的关注度。”姚安民透露,众为资本今年三个月内过会的消费类项目已经超过去年。
他表示,选择此时加大消费投资主要因为消费投资的狂热已逐步褪去,项目估值回归理性。其中,长线行业趋势向好、估值趋于合理,并且产品力强的消费品企业是众为资本重点关注的方向。
同时,在消费行业的低谷期,一些基础实力强的公司更容易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有一些长线保持联系的公司,今年可能会有机会进行投资合作。”姚安民说。
“利他”投资与创业者形成良性互动
在谈及众为资本的核心投资理念,“利他”精神被姚安民多次提及。据了解,众为资本内部将“利他”精神作为投资哲学的指引,团队认为,创业者以及创业公司所展现和蕴含的“利他”精神,对于能否为消费者、外部社会和整个世界带来持久真实价值至关重要, 这也将会是区别平庸与伟大之间的分水岭。
众为眼里的“利他”,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投资标的和创业者的选择上。姚安民补充说,“众为资本有着天然的创业者基因,同许多产业出资人和优秀企业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仅是资金层面的支持,我们也希望将这些企业家的创业经验和产业资源,以‘利他’之心分享对接给新一代的创业者。”
秉持“利他”投资哲学,众为资本不仅仅是在资金层面提供企业发展支持,同时将人力资本、组织发展、品牌市场、 融资募资等各个环节的投后增值服务主动前置。
“很多公司我们在投资前,就会帮忙介绍客户、推荐高管。众为认为,在成为股东之前,把能够贡献的资源先拿出来。相信企业能够在这过程中认识到我们的价值,会愿意选择众为成为合作伙伴,这是良性互动的过程。”姚安民说。
在陪伴被投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众为资本也持续践行“利他”精神,借助自身产业资源对企业进行赋能。具体而言,众为资本对每一个项目都有“投后120天计划”,对企业发展的各个业务面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集中的资源输出与衔接内化。比如,众为资本自身的招聘与组织发展团队,也将深度参与被投企业的人力资源搭建过程中。
而另一方面,众为生态中的产业出资人也会通过“利他学院”等内部分享形式,将自身多年对产业的深刻认知和一线经验,高浓度地传递给创业者们。同时,他们深厚的行业资源能够为被投企业带来产业端的生态资源。比如,分众传媒作为众为资本的紧密生态伙伴之一,就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非常专业的品牌建设、广告投放等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