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虎的故乡,是虎文化的发祥地。2022年为农历壬寅虎年,老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从“山中之君”到图腾之虎、白虎、伏虎、镇宅之虎,显示了虎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下选取50件具有代表性的与虎相关的文物(封建时期)进行展示。
1.秦阳陵虎符“虎符”为古代帝王调动军队之信和物。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统兵将领以兵权,既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调动军队时,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前往驻地。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两半虎符对合,验明无误,即应发兵,虎符盛行於战国、秦、汉。此件为秦代之物。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书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阳陵为秦之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此件铜质,为秦始皇授予驻守阳陵将领之虎符。此件因年代已久,对合处生锈,现左右不能分开,整体形成一艺术品。目前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阳陵虎符。相传于山东省枣庄市临城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符形为伏虎卧地,昂首前视曲尾上翘,铭文字体谨严浑厚,风格端庄,笔法圆转,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一件极其罕见、极其珍贵的完整虎符,国宝级文物。
2.西汉伏虎石雕霍去病墓石刻包括马踏匈奴、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二、野人、野兽食羊、卧牛、人与熊、野猪、卧蟾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两件。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件伏虎石雕长2米,宽0.84米,作品刻划出猛虎机警凶猛、随机捕获猎物的形象,全身刻有条纹,显示了皮毛的丰满、轻柔和斑斓,尾粗有力,卷曲在背上,更增添了其咄咄逼人的威猛气势。此石雕原分布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前,现藏于茂陵博物馆。此石雕刀法简洁,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斑纹不雕而现,更增添了其咄咄逼人的威猛气势,异常生动,表现出西汉雕刻的高超技巧,是迄今所见最早在墓前安放石虎的实例,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国宝级文物。
3.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此铜虎高11.6厘米,长19厘米,厚1.2厘米,为一扁平板虎,昂首挺胸,呈蹲踞之势;它露齿张口,弓腰瞪眼,威风凛凛,十分气派;其尾巴卷曲成“8”字形状,前后足下有浅槽,头和足的转折处及脸部的皱纹均以短线勾勒出来,十分清晰;铜虎全身黑色,但身上的斑纹颜色艳丽,是用贴着金箔片的弯叶形浅凹槽表示的,极富立体感。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此虎节的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5个字,说明这是一件调动车兵的信符,它应该是南越文王赵眛生前调兵遣将的令符,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发现的一件错金铜虎节,十分珍贵,国宝级文物。
4.西汉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此器高50厘米,盖径25厘米,经考古鉴定为西汉时期物品。该器器身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平底、下有足。器腰两侧各装饰一个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无论是虎的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虎呈向上攀爬状,张口咆哮,虎尾下垂,宛如两只真老虎附着在器身两侧。器物盖上有四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四头牛排列错落有致,在器盖平面上呈逆时针方向行进,每头牛双角卷曲,孔武有力。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10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器采用铸塑、焊接、鎏金等工艺,大大丰富了器体的造型,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鎏金佩剑骑马者形象预示墓主人生前所拥有极高的权力与身份,从中可窥见神秘古代“滇国”文明的璀璨,国宝级文物。
5.西汉透雕螭虎纹玉佩此玉佩为白玉质,圆形,直径7.1厘米,玉佩使用透雕技法,上部镂空成樱花,中间镂雕一只盘曲螭虎。虎体用阴线条刻出其身形,均两面刻,形象朴素而生动。玉佩边缘阴刻两圈弦纹,中间夹以双弧形纹,显示出精细的雕刻技艺。所谓“螭虎”,身形如虎,为螭与虎的复合体。《说文解字》云:“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螭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合为螭虎,“似虎而鳞”或“虎类,龙形”,意指天地合,阴阳接,象征着皇权与吉祥。1975年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大葆台西汉广阳顷王墓出土,现藏于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这件玉佩乃王后佩带之物,刻工巧妙,纹样精美,螭虎形象既有龙的蜿蜒盘曲,又有虎的凶猛威壮,把两种动物的特征表现得恰到好处,当出自名匠之手,为我国古代玉佩之极品。
6.西汉白玉镂空虎形韘形佩韘是古代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以钩弦的用具,以象骨制成,也称“块(玦)”,俗称“扳指”。这件虎纹韘形玉佩长4.8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由和田玉青白玉精雕细琢而成。器体扁平,略作椭圆形。中心有圆孔,上端中部出尖,下面微鼓,背面略凹。突出之处是玉佩两侧附饰对称透雕的虎。虎头向上,张口露齿,细长腰,绞丝尾内卷相接,虎背刻一条阴线为脊。两虎四肢紧抱韘形主体,下部阴刻对称的卷云纹。1996年安徽省合肥巢湖市放王岗吕柯墓出土,现藏于巢湖市博物馆。此玉佩琢磨柔滑,洁白纯净,造型新奇,刀法简练,用虎纹作为附饰,且完全对称,实属罕见,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当属汉玉上乘之作。
7.西汉螭虎纹玉带钩带钩是古人用于束腰、钩挂衣领或钩挂饰物之用,通常由钩首、钩身和钩尾三部分组成。它既是一种实用器,也是一种装饰品。这件西汉带钩长14.6、宽3.5、厚0.9厘米,呈扁长条形,是由一块整和田玉雕琢而成。局部有褐色沁斑。钩首及钩尾均雕作龙头形,钩身微弧,两侧各高浮雕一螭虎纹。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一侧螭虎的尾巴翻卷到钩面,另一侧螭虎头向钩面,绞丝卷尾。钩体正面阴线浮雕六组勾连云纹,背部有椭圆形钮,偏于一侧,可能是随玉料雕琢。1996年安徽省合肥巢湖市放王岗吕柯墓出土,现藏于巢湖市博物馆。汉代玉带钩,除继承了战国时期纹饰之外,还有所发展和创新,该带钩螭虎装饰即是新的创举,螭虎交相呼应,浑然一体,具有楚文化遗风,并展示出一种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实属西汉玉带钩精品。
8.西汉螭虎钮方玉印汉代对玺印的铸制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印钮的不同形制来显示职位官阶。据《汉官仪》记载:皇帝玉玺螭虎钮、皇后金玺螭虎钮;诸侯王用黄金橐驼钮;列侯、丞相、太尉、大将军用黄金龟钮等。此玉印长2.8厘米,宽2.8厘米,高2.3厘米,玉色灰白,光洁明亮,方形。其钮为一站立回首翘望之螭虎形,说明西汉早期玺印制度尚未完善,虎目圆睁,四肢粗壮有力,长尾圈于腹下,座缘四周阴刻卷云纹,无印文。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此玉印螭虎形造型生动,琢磨细腻,为研究汉代玺印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9.西汉错金银铜虎此铜虎一组两件,基本保存完整,长43.7厘米,宽10.6厘米,高20.7厘米,虎昂首瞠目,威猛雄健,眼珠镶以黑色矿料,通体以错金银工艺饰虎斑纹。虎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被视为兽中之王,虎的形象在汉代壁画、画像石及各类出土器物中均有体现,但内涵各不相同。一方面,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构成四神形象,在象征方位的同时,更多发挥辟邪功能;另一方面,它的写实造型常被用于铜镇、铜帐座等日常生活用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大云山汉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这两件铜虎整体模铸,造型精美,装饰奢华,比例协调,极具写实性,极可能为其生前喜爱之物,刘非本人极为尚武,这两件铜虎展现出的王者之气恰与其性格高度契合。
10.新莽虎符石匮虎符石匮身长1.5米,高0.5米,背宽0.6米,分上下两部分,造于公元9年,通高两米有余,上为石盖,雕有俯卧石虎;下为石匮,虎符石匮正面和底部雕刻着“西海郡虎符石匮,始建国元年十月癸卯,工河南郭戎造”22个篆体字。虎符石匮是王莽假托天命,大造舆论,夺取西汉政权的产物,是放兵符的柜子。虎俯卧在长方形石座上,虎尾搭背呈蹲伏状,双目前视,栩栩如生,似有一跃而起的神态。1986年出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郡故城遗址,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这件虎符石匮具有汉人石雕浑厚古朴的风格,雕刻纹路清晰,神情生动,实为稀世珍品。王莽又“颁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虎符石匮当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目前仅见的一个,国宝级文物。
11.东汉褐黄釉陶熏炉此器通高28.2厘米,采用立体堆塑工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和一个镂空浮雕力士。下层器座为一只浮雕猛虎蹲伏于地,回首做侧撕咬盘状,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爪子上,意趣盎然。虎背上驮柱盘,柱中部浮雕菱形纹样。2004年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此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反映了汉代精湛的制陶技艺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精品。
12.三国吴“赤乌十四年”青釉虎子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总体造型基本一致,每个时代在细部刻画上有所不同。这件虎子高15.7厘米,长20.9厘米,通体浑圆,斜颈圆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状提梁,虎首昂起,张口露舌,目视远方,腹下有缩状四肢。全身饰淡青釉,造型摆脱了僵硬强求外表形似的模式,注意对内在精神的表现,精巧而又不失质朴。这种动物造型的大量出现和演变,改变了越窑瓷器风格单一的局面,形成了崭新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当时社会正孕育着重大转型的鲜明特征。1955年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吴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器腹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和“制宜”的铭文,表明它制于公元251年,是中国现有纪年铭文的古瓷中时间最早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13.北燕青铜虎子虎子为古代溺器,一般都作伏虎状,常见于东汉晚期至三国两晋时期的江南地区墓葬中,北方较少见,且多是瓷器。虎子长38厘米,为古代溺器。1965年辽宁省北票市将军山冯素弗墓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器为铜铸,造型虽四足伏地,而形态威猛,周身除铸出花纹外,在颈、背、胸、尾又用细线刻划毛、须等,于雄浑中表现细致,为难得的佳作。
14.北魏静陵石虎静陵是中国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红山乡上寨村南部,建于532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07年—531年;在位528年—53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北魏献文帝之孙,彭城王元勰(的嫡子(第三子),母亲为王妃李媛华。姿貌很俊美,有勇力,自幼在宫为孝明帝担任伴读,与孝明帝颇为友爱,527年被特封长乐王,528年被尔朱荣拥立为皇帝,实际上是傀儡。这件石虎高106厘米,蹲踞状,圆睁双目,须作三缕,弯曲下垂,腹下未镂空,尾巴浮雕在臀部,为北魏孝庄帝静陵石刻。1980年河南省洛阳市邙山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这件石虎造型敦实,十分罕见,为北魏孝庄帝静陵石刻,是一件难得的北魏石刻精品。
15.唐献陵石虎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位于三原县北的永合村,石虎作为献陵的镇墓兽,雕刻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这只石虎形体高大,躯体粗壮,头部微斜,两腮鼓起,眼神凝注,似在寻找猎物。唐陵中只有李渊的献陵前设置石虎,而根据当时的惯例,一般皇陵都是设置石狮,为什么献陵要设置石虎呢?原来这位大唐帝国的创始人生前非常尊崇道教,并尊老子李耳为自己的祖宗,如果把佛教中的神兽狮子立在自己的陵前,显然不合李渊的心意,所以雕刻石虎。献陵石虎原是一对,现其一移入碑林,而与它相对厮守了一千多年的另一只石虎还驻守在唐献陵南门——朱雀门。此石犀原置于唐高祖李渊献陵前,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石虎线条简练,镌刻手法写实,形象栩栩如生,追求逼真而没有华丽的装饰,猛兽的形象被刻画得温柔驯良,是不可多得的唐朝石刻精品。
16.北宋登封窑珍珠地划花虎豹纹瓶登封窑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烧瓷品种丰富,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此外还行黑釉、青釉印花、三彩及瓷塑玩具。珍珠地划花最具代表性,此装饰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装饰的瓷器中居首位。此瓶高32.3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9.5厘米,形似橄榄,圈足。胎为灰褐色,施白色化妆土。瓶身刻划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翘尾,均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1962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登封县(今登封市)曲河村登封窑遗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瓶制作规整,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反映了该窑制瓷技艺的极高水平,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窑作品,也是唯一一件传世的登封窑珍珠地剖花虎豹纹瓶,国宝级文物。
17.金磁州窑白釉褐彩鹡鸰图虎枕此枕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成卧虎形,虎背平坦作为枕面。灰胎,施白色化妆土。枕面作腰圆形,内以黑彩绘鹡鸰图,具有典型的中国写意画风格,笔法潇洒自如。虎头及身以黑彩描绘毛发和斑纹,除眉、眼、口、牙几处用极浅而薄的褐色轻凃外,余皆罩以较深的褐色。最外施透明釉,通气孔设在虎的双耳上,十分巧妙。枕底露胎,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传世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件虎枕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是磁州窑的典型产品,枕面装饰有花卉、湖石等形式变化,但带纪年款者则极少见,堪称精品。
18.元虎纽玉押此玉押为青白玉制虎纽方押,上刻伏虎,长尾纹身,虎身下留有穿孔,形亦与北宋《新定三礼图》中的“白琥”相似,或与《说文》释“琥”为“发兵瑞玉”有关。印面减地阳起三道大小不一的横纹押款,推测为范文虎本人的画押。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由此可见南宋降将范文虎这枚玉制画押,可能是皇帝特赐之物。1956年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范文虎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此玉押为和田玉料制成,温润华滋,虎纽的形制,蕴含着使用者勇猛果敢的寓义,是目前国内惟一有明确出土地点与纪年的玉押,弥足珍贵。
19.明佚名《霜林白虎图》卷此图横69厘米,纵29.5厘米,绢本设色,图作秋林白虎。树木枝干用硬性线条双勾,线条刚劲挺健,山石侧锋揩擦作皴。古柏屈伸,红叶点唇,恰与威仪凶猛的白虎形成鲜明的对比。白虎以线勾勒,敷施白粉,画无款,然从树石表现方法上认定,应为明代前期受院体浙派影响的作品。此图出土于一座石灰浇浆墓,据墓志记载墓主为王镇,字伯安,生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卒于弘治八年(1495)。墓志中称王镇“治家勤俭,生财有道,由是家益丰盛,对图画墨迹最为钟爱,终日披览玩赏,并善识真伪”,且到了收藏之倾从不计价值的地步。1982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郊闸口村王镇墓出土,现藏于淮安市楚州博物馆。此图构图完整,笔致精逸,气息内涵宗南宋院画一路,用笔双钩填色,气韵苍然有力,其绘画水准堪称一流。
20.明洒线绣武松打虎经皮面此件绣品用于包佛经皮,长35厘米,宽15.5厘米,此经皮面以黄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上以黄、红、蓝、绿、白等色衣线和绒线为绣线,采取2-3配色法,以反戗针、齐针、散套针、缉线、高绣、松针、滚针、刻鳞针、正戗等针法绣制武松打虎的场面。经面上部为一条一爪侧升龙,作戏珠式。中部绣一硕大的宝葫芦,葫芦轮廓内绣山岗、松树,武松头戴纱帽,身着公服袍,腰系公服带,足穿朝靴,左脚踩虎,左手按虎,右手高持棍棒,双目圆睁,用尽全身力气作打虎状。下部为缓缓流过的小溪。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品构图巧妙,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纹样豪放,设色明丽,绣工精细,是明代京绣中的佳品。
21.明嘉靖青花莲鹤纹素狮纽瓷熏炉此炉高39.4厘米,腹围23厘米,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盖顶一精美无釉雄狮,脚踏绣球坐于其上,雄狮雕琢精细无比,嘴微张,香烟从口中缕缕而出,昂首回头,眺望远方,仿佛召唤着远处疾奔而来的同伴,富有动感的造型,使本来静止的狮子充满了活力,情趣盎然。盖部满绘折枝莲花纹。炉身绘有锦地纹和凤穿缠枝莲纹,其画工笔致粗犷,线条有力。双耳造型大方别致,犹如凤凰展翅,富有生命力。所用青料为回青料,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纹饰疏密有致,生动古朴,釉色滋润,光亮莹澈。底部三足采用虎首为足,体现出王者风范,说明该墓主人地位显赫,颇有身份。1969年四川省成都市胜利公社四大队明墓出土,现藏于四川博物院。这件熏炉青花呈色蓝中泛紫,较为鲜艳,整个器物满绘纹饰,中间穿插飞凤和飞鹤,繁复华丽,是明晚期青花精品。
22.明“永昌大元帅印”虎钮金印此金印用黄金制成,边长10.3、印台厚1.6、通高8.6厘米,重3.195千克。印面用九叠篆文书“永昌大元帅印”六个字,印的背面左右分别刻“永昌大元帅印”和“癸未年仲冬吉日造”。印钮为一立虎的形象,虎口大张,虎身前倾,虎尾向上卷曲,虎身阴刻线纹表现虎的鬃毛和斑纹。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被盗采出土,后于2016年追回,现藏于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博物馆。此金印虎钮及尺寸与明代和南明将军印类似,采用了明代官印的九叠篆文,是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现的等级最高的文物之一,对该印章时代及主人的确认对判断遗址的性质以及相应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国宝级文物。
23.清康熙银扎萨克虎印此虎印全称为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印,成正方形,银质,边长10.5厘米,通高11厘米,厚3厘米,印背有一蹲坐的虎形大纽。印文右为满文楷书,左为蒙文楷书,汉译均为:“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印”。此印背右面刻满文,左面刻蒙文,汉译皆同印文。印侧右刻满文,左刻蒙文,汉译均为:“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前后两侧各阴刻满、汉楷书,汉译皆作:“礼部造”。此印印背、印侧的文字仅能识别,已不能传拓,且印的四角皆有磨损,可能因长期使用而造成。传世品,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此印的出现印证了清朝当时已对科尔沁行使了有效管辖,是中华大家庭各民族世代友好、和谐相处的象征,更是清王朝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鉴证。
24.清圆明园虎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由欧洲传教士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的。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为壮观。这件虎首铜像是高32厘米,是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中的一个,内部原来连接喷水管的榫卯处已经残破,一副虎须也只剩下一小根。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这件兽首铸工精细,表面还以精细的錾工刻划,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