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11月9日4版
“双11”临近,各大头部电商平台成为“买买买”舞台的“主角”。作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龙头城市,青岛本土电商平台正在悄然崛起并颇具气象——
“生”在创业城市,青岛“电商丛林”正葳蕤
今年的“双11”,来得似乎更早一些。从十月底开始,各大电商平台就吹响了“买买买”的号角。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网络零售额(1170.58亿元)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位,在全国占比1.4%;居山东第一,在全省占比37.2%。作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的龙头城市,青岛市今年的“双11”能拿到怎样的“成绩单”,颇受瞩目。
在城阳一物流仓库,货物被堆放得满满当当,一派繁忙景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摄
作为一座具有创新创业气质的城市,创新正在成为青岛新的城市IP。建设创业城市,更是这座城市当下的雄心壮志。相比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电子商务行业似乎离创新之路更近一步。面对时代对创新的呼唤,企业注册地在青的本土电子商务企业正在成为青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然而,在风起云涌的电商江湖中,大型电商平台的“挤压”也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黑洞效应”愈演愈烈,留给青岛本土电商平台的发展空间似乎并不多,以至于不少青岛人都会疑问:青岛还有本土电商平台?有哪些?
令人欣喜的是,虽然“长在深闺人未识”,但也有一片颇具气象的“电商丛林”正在崛起。“双11”来临之际,记者走近青岛本土电商一探究竟。
本土垂直电商“后浪”奔涌
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在打造创业者的梦想城市的旅途中,诸多新产业、新业态竞相迸发,电商行业也不例外,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它早已脱离了传统的综合电商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发展模式。虽然我们并没有枝繁叶茂的电商“大树”,但一棵棵“小草”早已破土而生、茁壮成长。
“跟那些大型电商平台比,我们职多多是纯正的‘草根’。”在联合创始人之一——“青岛小哥”陈黎晖看来,职多多没有任何“大树”可依靠,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目前,职多多已成为覆盖全国的B2B服务众包交易平台,以村镇、县域的招聘任务和快消、互联网行业下沉类的任务为主要众包品类,任务内容涵盖代理招聘、人力外包、市场推广、软件开发等多个服务类别。“我们一直做的是劳务行业的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双方提供智能匹配、交付撮合、信用体系、资金担保、平台结算、赋能系统等服务。”陈黎晖说。2019年,平台交易额达到了1.7亿元,产生千万元以上的税收贡献。截至今年5月份,平台交易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总和,预计全年交易水平将达到4-5亿元。
“其实最开始创业没想那么多,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陈黎晖说,得益于青岛的创业氛围,城市打造的“双创”品牌为创业公司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职多多属于产业互联网科技公司,主要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蓝领,这和青岛的传统优势不谋而合,因此,发展之路走得相对扎实。
和职多多一样看好青岛传统优势的,还有青岛檬豆网络科技公司。严格意义上来说,其旗下的平台柠檬豆不算是从青岛的土壤上土生土长“长”起来的电商平台。柠檬豆2015年在上海注册,2017年受到青岛产业互联网政策的吸引,从上海迁到了青岛。“青岛乃至山东具有非常雄厚的工业基础,这是我们平台发展的沃土。”柠檬豆创始人霍胜军说,现在青岛创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已全面起势,这正是柠檬豆的大机遇和大风口。
“其实我们就像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拼多多,把中小企业的采购订单通过拼单给到供应商,以此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霍胜军说,采购降本和技术创新对接是柠檬豆两大核心竞争力所在。
不难看出,经营状况不错的职多多、柠檬豆等,其实做的都是各自领域的垂直电商。作为在特定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商企业,垂直电商旗下商品大都是同一类型的产品。目前,青岛本土的垂直电商尽管不多,但却是血统纯正的互联网创业企业,而且在各自领域内影响力不断扩大,独具特色,可谓是“隐形冠军”。除了上述企业,第一化学网、锦桥纺织等也是各自行业内的佼佼者。
相比垂直电商,依托传统企业的综合电商,也就是“淘宝们”,青岛也有几家叫得比较响亮的电商平台,如海尔智家、日日顺乐家、利群商城等。这些电商平台多是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对网销商品的尝试,从进货到物流都依靠原有传统渠道资源,面向的顾客群也主要是青岛本地或半岛地区。“可以说,这些电商平台只是传统企业在线上增加的一个展示或者销售的平台,商品种类与大型的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撞型’,盈利模式上很难脱离开他们各自的‘母体’。”一位从事电商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坦言,青岛本土综合电商平台的发展总体偏弱,规模交易量、活跃度、经营能力以及交易额占GDP的比例目前来看还较低。
互联网“黑洞效应”愈演愈烈
“电商行业不是无源之水,其发展规律也和传统产业不同。”青岛网商协会会长姜欣认为,青岛乃至山东地区一直以大项目大企业为发展“龙头”,而江浙地区民营企业活跃,更适合电商行业的发展生态。
姜欣拿出最新统计数据,前三季度,青岛网络零售额(1170.58亿元)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位,增速5.4%,在全国占比为1.4%;居山东第一,占全省37.2%。
“咱们在全国排名尚可,但详细分析名单就会发现,这个名次其实有些‘尴尬’。”姜欣说,一方面,青岛和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差距较大,上述几个城市的网络零售额都在6000亿元以上,增速也比青岛高出一截;另一方面,作为后起之秀的重庆、郑州紧随不舍,增速不容小觑,尤其是重庆创下了62.5%的增速,在30个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二,郑州的增速也达到16.4%。
究其原因,姜欣分析,一方面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均位于第一梯队城市,互联网的“黑洞效应”愈演愈烈,也加速了要素流动和资源聚集,99%的流量、资源和优秀人才都被1%的头部企业吸引走了;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双重冲击下,如郑州等城市,将视野更多地投向跨境电商等新的增长点,不仅来势汹汹,而且发力迅猛。反观青岛,在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国外疫情发展等大环境综合影响下,电商行业表现出较往年同期较大的变化,增速有所放缓。
“我们在电商行业投入的资金、资源有限,行业见效较慢,难以满足短期投入资金考核要求。此外,也应该给予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足够的关注度。”姜欣特别点出,2020年是直播元年,而青岛的电商企业在直播活动上的发力还不够。
缺少人才和资金是最大瓶颈
摆在青岛本土电商面前的问题有很多,但最大的瓶颈在哪里?采访中,当记者抛出这一问题时,几位电商企业负责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人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了。”贝壳找房鲁东省区总经理赵阳年初刚刚从贝壳找房杭州站调来,对于这一点,他的感受尤其强烈,“从公司发展层面而言,贝壳找房现在需要大量的优质互联网人才,但目前青岛相关人才仍然存在缺口。如果人员到位,很多业务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产品架构、信息安全亟待提升,与杭州和深圳等地相比,青岛的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还是短缺的。”霍胜军直言。
柠檬豆和贝壳找房面临的这一问题,职多多也不例外。“职多多的项目是互联网平台类项目,但有些职位在本地很难招到相应的人才。”陈黎晖无奈地说。
除了人才,资金不足也困扰着本地电商发展。全国一线电商平台打价格战、营销战的背后只有一个关键词:“烧钱”。而青岛众多电商中拿到过风险投资的寥寥无几,除了常规的融资手段几乎都是用自己的钱在经营。“超一线城市距离资本更近,更容易获取融资等其他资源。”霍胜军说。陈黎晖也表示,互联网公司属于轻资产公司,取得银行信贷相对困难,自有资金用于公司发展十分受限,“像北京、上海和深圳,那边的信贷门槛更低,互联网公司也较容易拿到引导扶持资金,得到产业信贷支持。”对这一点,陈黎晖也有同感,“产生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类电商总部,现在看来还有差距,还需要各方更多努力!”
记者手记
打造本地特色品牌电商
本土电商平台路在何方?面对巨大的互联网“黑洞”,本土电商平台如何才能在电商江湖中立足?
“一木不成林”。青岛需要的并不只是一棵“大树”,而是一片“电商丛林”。要打造“电商丛林”,从城市的整体环境来说,应当发挥城市优势,培育食品酒水、服装服饰和家具家居等领域新电商,抓住直播等新风口,才能实现全年网络零售的全面复苏。
此外,要立足青岛实际,加速地方产业链的聚集,如即墨的童装,胶州的家具、假发、制帽等,激励专精特新企业拥抱互联网的积极性,在细分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电商名片”。
毋庸置疑,只有主动顺应电商发展新趋势,密切跟进电商发展新潮流,才能勇立潮头,闯出一片电商发展的新天地。相信随着青岛创业城市的建设,未来将吸引更多新的生产要素汇聚于这片葳蕤之地,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资青岛,成为新的城市合伙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