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叹赏的鲁一同与他的《邳州志》
李修运 许贯中
鲁一同何许人也
西瞻唐宋山,东眺隅头湖。
长堤何蜿蜒,揵扞今沦胥。
侧耳无哀鸿,化为湖中鱼。
百万葬其腹,得鱼忍食诸。
人鱼同一尽,天地为烘炉。
莫贪腹下腴,看取眼中珠。
弃鱼撇波去,千网遮归途。
亦有辙中鲋,微沫相吹嘘。
吞舟久为龙,此类自泥途。
安得淡沈菑,与尔分贤愚。
这首五言诗,开头读来亲切,但读到后面顿感觉沉重。诗作者乘船从邳州运河猫儿窝至窑湾途中,看到河两岸的山水有感,于是从唐宋山和隅头湖写起,满目泽国,想到联那些落难的百姓,以鱼寄情,不忍食之,表达了作者感伤悯民、壮志未酬和立志报国的情怀。唐宋山就是现在邳州八路镇北部的唐山,隅头湖即古镇窑湾正北五里的隅头村。而今,唐宋山因被连年肆意开采,矮小而光秃,没有任何诗意了;隅头湖早已干涸,原来自沂蒙山区向南流淌着一条与大运河平行的山河,流水淙淙,掬水饮之甘冽,现断流改道三十多年了,沧海桑田,河床变成了麦地。这首诗的作者就是鲁一同先生,是《自峄县舟下氶水入泇河抵宿迁舟中杂诗六首》诗中的其五。就是这个鲁一同先生,把咸丰《邳州志》修成了“最善者”。鲁先生居功至伟,邳州人们应永远感激他。
鲁一同何许人也?鲁一同(1805~1863)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古文家、诗人。字兰岑,一字通甫,山阳安东(今江苏淮安涟水)人。道光十五年中举,此后屡次会试不第。鲁一同先生很关心时事,他的一些政治见解,得到了当朝的大腕曾国藩、林则徐等很多知名人士的欣赏。太平军蜂起,他曾协助清河县知事吴棠积极防御,并向清军将领江忠源出谋献策。未被采纳。后曾国藩主政力剿,所用计谋与鲁一同先生不谋而合。他工诗善画,文章气势挺拔,切于时事,著有《通甫类稿》、《通甫诗存》等。
清嘉庆九年乙丑(1805年),鲁一同生于山阳,成年后“始迁清河(今淮安市淮阴区)”。其父长泰,字瞻岩,号特山,别署小鱼头道人。乾隆辛亥(1791年)淮郡庠生,“工书善画,闭门养素,以道自贞”,尤善绘花鸟虫鱼,世人重其画鸡,时称“鲁鸡”。少年鲁一同聪颖过人,幼从三姐兰仙(字灵香)识字,继又随之入塾。六岁通五音,“少长工为古文辞”,塾师徐念劬先生以孔文举(融)、杨德祖(修)相期。十三岁从巢湖杨欲仁先生学诗文。杨德祖字体之,别号铁梅道人,善画梅,有名于世。鲁一同侍其作画,展纸研墨,观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又从习画,尽得其传。十七岁入山阳县学,十八岁乡试中副榜第二名(副贡生)。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年)中第二十名举人,时年三十二。后数应会试均不能金榜题名,然鲁一同以他的古文、诗词和墨梅在应试举子中享有盛名。一起参加会试的蔡姓举人偶问鲁一同姓名,大惊说:“少时读先生文,尝恨古人不可复见,乃今先生故在也!”立即尊鲁一同为老师。宝山毛岳生见鲁一同文章,以为“七百年来,文患于柔弱,惟此能得刚健之美”。清末著名文士李慈铭称赞说:“通甫诗气象雄阔、浩荡之势,独往独来,传之将来,足当诗史。”
当代著名学者钱仲联也称赞鲁一同在鸦片战争时期写成的《三公篇》、《读史杂感》、《重有感》等爱国诗篇“魄力沉雄,苍凉盘郁”,“嗣响杜陵”,“在道光时代,他是江苏诗坛杰出的一人。”曾任安徽巡抚、湖广总督的周天爵(敬修)见其文曰:“此天下大才也”。鲁一同留心时务,好为激切之言。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对道光朝的社会矛盾有敏锐感觉和深远忧虑,与同乡潘德舆有师友之谊。
1850年乙酉年,鲁一同应邀来邳州(今邳州市)修《邳州志》。鲁所纂修的《邳州志》被推崇为名志,有“志家法程”的美誉。完成后,又应清河知县之邀在清江浦慈云寺(今淮安市市区)修《清河县志》。咸丰五年(1855年)归馆吴城义塾。同治二年(1863年)逝世。
鲁一同有着儒家根深蒂固的“兼济天下”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他熟于史籍,注重经世之学。考进士不第,用心于文章。其文气势挺拔,古茂峻厉。立言有体,疏畅明晰,内容广涉田赋兵戎、河道变迁、地形险要和中外大势等。“无不究其端委而得其机牙,罕有偶合,则一发之于文章,为文务切世情(《清史稿》),这在他修纂的《邳州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与桐城派的拘守义法和应酬世俗,有显著不同。有人请他为某巨公写祝寿文章,他说:“吾辈文疏直朴野,不足说势要。若肆其狂愚,为足下得罪当途,何所用之?”(《淮安府志》引《通甫类稿》)
鲁一同不仅诗文有声于江淮,而且善绘事,亦为邑人所称道。不过,他的画名终被诗文所掩,至今已鲜为人知。在鲁一同绘画诸作中,又以梅花为最。据《清画家诗史》记载:鲁一同“工诗画,写梅颇佳”。他的“梅花”作品不少,其友人孔宥函声称他“写梅千百本”,几乎“年年有作”。鲁一同画梅,运思立意多取梅花熬霜耐寒的自然特性,以寄托他高洁的情操和品格。
鲁一同与咸丰《邳州志》
迄今为止,共有六种《邳州志》存世。一种是嘉靖重修邳州志。十卷,为明代邳州知州陈柏修,聘请曾任山西按察副使邳州人杨辅纂。此志是现存最早的邳州志书,也是现存唯一的明代邳州志书,参考价值较大。第二种是康熙邳州志。十卷。清大兴人孙居湜修,孟安世纂,清康熙32年(1693)刻本,本志将学校、民事单独列卷,较旧志为详,尤以新城营建前后的史实记载详实可信。第三种为乾隆邳州志。乾隆14年,由奉天铁岭人邳州知州邬承显修,贡生吴从信纂,清乾隆15年(1750)刻本。其时因“州自迁治时旧案一概无存”,邬承显乃捐俸开局修志,聘吴从信主纂,邹西川协纂,于乾隆14年冬着手,至次年春3月稿成,费时6个月。篇目设置不循《乾隆府志》成例,自创体系。陈光贻《稀见方志提要》言其“独立河渠一门,以运道、河防、水利附,主重于河防,以御水患,用意亦佳”,评论中肯。治学态度也较严谨,“有涉于疑似者,宁阙之”。但民事、兵事二门,编年记事,中多缺漏,且有详古略今之嫌。第四种为嘉庆邳州志。十八卷。清河北宛平人邳州知州丁观堂修,兴化人曾三任邳州学正陈燮纂,当时,适国家“史馆有《一统志》之修,而江南亦议续修通志”,“耳濡目染”,故篇目设置井井有条。
第五种就是鲁一同所编写的邳州志了,简称咸丰邳州志。二十卷。清董用威,马轶群修,鲁一同纂。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清光绪18年(1892)善化杨激云重印本,清光绪21年(1895)重印本,民国9年(1920)鲁氏双梧轩重印本。董用威,河北宛平人,进士出身,曾三任邳州知州,道光30年重礼相聘鲁一同修志,未成即离任,后由轶群踵事。马轶群,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咸丰元年来任知州。道光30年,鲁一同因事路过邳州,应邀修志,得吴瑗、卢锡宇等人协助采访、抄录,至咸丰元年10月书成。此志曾被曾国藩推崇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在道咸年间有名志之称,被誉为“志家法程”、“志乘获矩”、“邳邑信史”。此志《叙目》,略论设类分目及排列先后之由,书末《后叙》略述编辑宗旨和成书过程,此外并无长吏题作序、跋,《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其“不博征长官序文,以为冠冕”,可谓中肯评价。现代著述,找名人、请为官者作序,比比皆是,趋之若鹜;不请长官作序,说明鲁一同为人耿介,也是咸丰邳州志的一大特色。该志取材亦颇严谨,考证也称精详。方志学家王葆心说它“上下十九代之史,旁及《通典》、《通鉴》、《通考》、《山经》、地志、官书,吏牍、世家谱牒,金石文字之类,反复研索,证之以旧志,府志、淮安旧志七八家,参以己见,断为一书。其自明以前,宗诸正史……明以后,史所不详,则以志证志,兼考官牍,旁采舆论……于材料辨之也精,则其取舍也严。”有所引用,一一注明出处。为文精炼,记叙简洁,自然顺畅。但后之《邳志补》纂者窦鸿年批评此志“于水也,多古道而少今渠,于建置也,详旧城而略新治”,故有厚古薄今之讥。至于志中有关问题的议论发挥,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但大多趋向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今著名方志学家朱士嘉断论:“鲁氏不愧为志家新派中一巨子。”
第六种为民国邳志补或称邳志再补。二十六卷。为邳州人窦鸿年纂修,民国12年(1923)刻本。窦鸿年(?~1931),字忆园,邳州寨墩人,光绪拔贡,曾任湖北襄阳知府,晚年倾卖田产迁居上海,因不满现实,削发入镇江竹林寺为僧,80余岁病逝。民国初年,他响应缪荃孙、冯煦议修省志的倡导,锐然以县志编修为己任,集采访,绘图,缮写、赞助19人,经过几年的努力,于民国12年(1923)成书。志首冠冯煦序。此志称“补”,盖自谦之词,意谓步鲁一同之后;然从实际内容看,也有“正”,如《叙录》指出《咸丰志》10多条不足,就有正误纠谬的作用。咸丰10年(1860),黄河北徙,邳县地貌大为改观。进入民国,改州称县,政、财、兵,学制度也为之一变,窦鸿年不囿成规,随时而纪,尤以追编《再补》,保存了不少民国初年地方史料,殊属珍贵。
以上,罗列了现存的邳州历代志书。整体看,鲁一同所修咸丰邳州志最好,也是同期所修的其他州志中出类拔萃者。既然称“最善者”和“邳邑信史”,说明它是准确的、详实的、信也达也雅也。当然,与时俱进才是修志的根本原则,稍后窦洪年先生的《邳志补》,自然又前进了一大步。
鲁氏对于邳州前代所修诸志是给予肯定的。“邳以区区百里之地二百余年矣,纂修至于四、五(次)”,和其他地方比,很不简单了,难道是只有邳州当地管理者“政通而多暇”,经了解才更感觉到,原来这里的士大夫的确是真的“专一淳朴,乐成事而少议论”啊。鲁一同先生修志的经过,在他的《邳州志》后叙中,说得特别详尽。之前的各种邳州志,都是白玉微瑕的,否则让我鲁一同来干什么呢?他自信地写道:乙酉之年(1849年)我游历彭城,到下邳旅途画了个句号。旅途中遇见缙绅五六人,他们其貌庄严地来拜访我,言谈中说到了修志的事,大家都很有感喟,我几次推脱。第二年夏天自京师南归,其时同年生董用威作邳州知州,又再次恭请,并说:“志与史同属于一种体例啊,一个人修纂,则专精而条贯,若多人共修就很容易散乱,我在任期间修志,绝不允许和其他官样文章混为一谈!”董用威把修志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我,我懂他的苦心积虑和与众不同,于是非常用心,忠于史实,这本邳州志可以说殚精竭虑,完全是我的“私意所裁”啊!这本州志我写了十七个月,从道光三十年七月初吉到咸丰元年十月晦。其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也。主事者前有董用威,后有继任者马轶群,协助我的还有本地贡生巩嘉玉,廪生徐景山、朱锡组,抄写采访者是生员吴瑗、卢锡宇等人,在此一并感谢。
当时,明嘉靖陈志疑似失传,无从找寻,可凭借的为本朝三志,即康熙孙志、乾隆邬志与嘉庆丁志。可是孙志:“主于指陈利弊,抚恤凋伤,其言往复咨叹,然而稽古不诉其源,今不综其要,体亦疏矣。要其恤民之心不可不察也”;邬志“载职官不及河务,记水旱不及祥异,志河渠不及他境,知所限断矣。然而援旧文、踵伪谬,有不免焉。”而丁志:“自以为详且核矣,至其乖戾乃不省见,或文增而事反减,或裁旧而情转隐。”“至于接续旧文,使六十年中有所凭藉,不可没也。”最后,鲁一同从十个方面论述了他的“私意所裁”定见之缘由...六十年之后,他修的州志再次被关注重视。邳州人窦鸿年给予续修。
冯煦(1843—1929),江苏金坛人,晚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安徽凤阳知府,山西、四川按察史,安徽布政使,民国七年,被江苏通志局聘为总编,倡导各地修志,邳州人窦鸿年先生欣然响应,散财聚纳本地贤达,成立团队,以鲁通甫咸丰《邳州志》为蓝本,新修志书。他谦称“其足补前志之缺者亦有数端”,从六个方面给予补足,谦称为《邳志补》。冯总编为《邳志补》做了序言,对于窦先生的贡献,冯煦赞不绝口:“先生(指鲁一同)有知,当亦嘉君为劳臣,引君为诤友也耶”。对于鲁通甫,他不吝笔墨赞美:“先生高文渊识,抗希龙门,斯志尤雄奇卓绝,宙合仰镜[,足以上揜康、韩,下轹章、孙。”同时还表达了十足的崇拜之情:“予少服膺先生之文,而与先生中子蕡仲实相识于毛遂村,许仲实述过庭所闻,颇窥先生纂前志之苦心。今又获与君上下其论议,于是编之卒业也。爰举君大旨所在,著之简首,极知僭妄,安得起先生而质之?”
知州董用威前后凡三任邳州,据鲁一同先生记载,董用威“爱乐邳人”,曾发誓说:“卒死于职,不克归葬”。此人“和易有礼,喜愠不形于色”,统御下属“少伤宽纵”,正是这位知州对邳州的了解与深情,促使他不惜重金,慧眼独具,设法请来了鲁一同老先生,成就了邳州文坛这一盛事,留下了传颂至今的佳话。如此浩繁的工程,让鲁一同先生一人领衔独断,其他人辅助,经千辛万苦,完成了邳州历史巨著,给邳州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鲁一同所编的《邳州志》、《清河志》出版后,在志书学界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作为邳州后学人,我们特向158年前归于尘土的鲁一同先生稽首。
在邳州的历史长河中,鲁一同的名字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他把国祚大事与修撰地方志有机结合起来,文气一贯到底,字里行间流淌着大爱,爱国、爱人推及爱为其作志的古邑---邳州。一位“不获大用”,屡试不第,“无尺寸之柄”(《清史稿 》)的读书人,却能忧国忧民,壮心不已,平民布衣的家国情怀扑面而来,令人景仰。还是以鲁一同先生的遗诗《题下邳壁间》其一作为结尾吧:
赵北飞尘并马来,江南小雨又迎梅。
水声易别荆卿驿,山势似回项羽台。
沧海有家难作客,乾坤何事复须才。
长淮草阁宜高卧,莫漫闲愁对酒杯。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