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一代贤宦,名流千古;有人说他是无耻太监,遗臭万年;很多人因李白才认识他,对他的形象关键词无外乎三点:谄媚,器小,权贵。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宦官:高力士。
大家对于历史上的宦官都没什么好感,认为他们是一丘之貉。
因为他们往往是一个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两千年来一直试图改变历史的走向。
而高力士是这个特殊的“另类”,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大都是以“坏”出名的,只有他因为“贤”出名。
历史对其评价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历代宦官中大忠大义的杰出典范。
在封建王朝的大环境下,宦官这一特殊群体经历着何等的腥风血雨。
他们忍受生理残缺之痛,进入到皇宫之后,不可避免地陷入利益纠葛之中,饱尝人间冷暖。
要想在皇宫这个特殊的职场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得削减了脑袋往上爬。
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翘楚的能人,手上势必沾满了鲜血。
而一旦他们拥有一定权力之后的后果,轻则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皇朝由盛转衰;重则终结一个王朝的命运,高力士却是个“另类”。
身处深处的大染缸中的高力士,为何可以有别于其他人,因贤能而出名?
说起来,高力士的身世与著名大奸宦赵高一样充满曲折。
他本名冯元一,后被恩人李千里送给武则天,武则天赐名:力士,之后又随义父高延福改姓高。
他一开始并不是个宦官,出身名门,是著名的谯国夫人(冼夫人)的六世孙,可以说是苗正根红的官四代。
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卷入一起叛乱案,因此遭受宫刑,成为宫中太监。
好在高力士大小就是见过世面的人,面对这样的境地并未选择自暴自弃,反倒是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了。
凭借着聪慧乖巧又很会看颜色的本事,成功赢得了武则天的赏识。
不仅让他在身边供奉,还让他去“习艺馆”学习骑术和文化。
大概是以为自己位置已经很稳了,高力士开始放松了警惕。
有一天在侍奉武则天的时候竟然犯了低级错误,让武则天很不爽,不仅罚他被鞭打,还将其逐出宫。
因犯错被逐出宫,已经净身的高力士只能流落街头,好在遇到了贵人高延福。
将其收为养子,改姓为高。宦官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于是高力士经常出入于武三思第宅,这也为他日后再次进宫打下了基础。
总结来说,高力士的姓名经历了两个转折,原姓名为冯元一;被李千里进献给武则天后,为冯力士;最后被高延福改姓,为高力士,从此这个名字也走上了历史舞台。
不是从军旅中发迹,单纯靠的就是皇帝的信任。
收下高力士之后,高延福对其进行了悉心的调教。高力士也是一个可塑之才,没多久不仅愈发有眼力劲,办事也稳妥,整个人也变得英俊帅气。
武则天听说后,随即将高力士召回身边,还封其为“宫帷丞”,这样成为高力士命运的转折点。
不过,他命运的改变并不是靠武则天,而是自己。
虽然只是一个宦官,但高力士也是一个有前瞻性以及敏锐政治嗅觉的人。
在目睹了神龙政变那样的宫廷争斗后,高力士也越来越成熟老练。他知道武则天死后,自己随时就被碾死,于是他选择先榜上一棵大树。
但是大树哪是想榜就能榜得上的,彼时的大唐王朝处在一个非常尴尬境地,武则天在传位给武家和李家的问题上,纠结不前。
也由此上演了在其晚年,上演了个多次闹剧。虽然最终武则天还位给李家,唐王朝也不可避免地上演了多次政变。
高力士在几十年中,陆续侍奉了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见证了大唐王朝数次风云剧变,终于得以榜上一棵大树。
这棵大树就是:李隆基。
也与李隆基意气相投、生死相伴,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尽管当时的李隆基只是一个藩王,但高力士认定此人之后便开始倾心结交。
在之后更是协助玄宗参与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
李隆基做皇帝后,立下赫赫功劳的高力士人生也就此发迹,对高力士的信任便在此铺就。
高士力之所以能成为李隆基的心腹,与其为人有某大关系。
总的来说有三大特点:①对唐玄宗的绝对忠诚;②说话做事小心谨慎;③政治方向正确。
他所有的建议,都是从维护皇权和忠于朝廷的立场出发,不是一个为了利益而在皇上面前嚼舌根的人。
正因如此,唐玄宗才对他十分信任。
不仅如此,爱屋及乌的唐玄宗非常重视宦官,赏赐金钱不计其数。北京一半以上的土地和豪宅都是宦官的。
很多宦官还被赋予军政大权,作为监督军队的权力,所谓是一朝得道鸡犬升天,某些人也变得肆无忌惮,不仅贪污索贿还滥用权力。
但是高力士从不滥用权力,虽说也提拔一些自己的亲信,但是绝不卖官鬻爵,很多有才能的人也因此而得到提拔。
就连太子李亨都称他为二兄,驸马爷竟称他为"爷",可见高力士的地位。
本是一贤宦,为何历史名声不佳 ,以反面形象为主?
原因全在于一个虚构的段子:李白醉草吓蛮书。
把高力士塑造成李白遭贬谪的罪魁祸首,活脱脱一个“擅权专横”的小人。
至于为什么后代人会拿高力士开涮,这大概要怪李太白此人太过迷人,让后世的文人墨客仰慕不已,只盼能他的人生经历能比任何人都传奇梦幻:要贵妃捧研,要力士脱靴,要捞月而死。再加之,后世的文学作品、影视剧等总是反派,久而久之人们一听到高力士的名字,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坏太监。
实际上高力士虽“权倾内外”,但并未达到独霸朝政的地步,当时政事基本上由宰相李林甫把持。
高力士曾多次劝谏玄宗莫把权力给别人,要警惕边镇力量的强大,但玄宗并未理睬。
试想如果唐玄宗听取高力士的劝言,克制李林甫,贬谪安禄山,弃用杨国忠,或许,开元盛世应该不会如此短暂了!
纵观高力士一生,先后历武则天、玄宗、肃宗、代宗等四朝皇帝,亲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过程,无大过,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要说他有小过,那就是贪了不少钱财成为了被后人编排的把柄。
从武则天身边的小太监一步步做到内侍省的最高长官,成为宫中太监的领袖,更是以宦官的身份位列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爵封齐国公,对一个宦官来说算得上是一段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