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青岛作为海洋城市,践行“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是向海而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青岛海洋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海洋产业提质增效,海洋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潜心探索攻克难题。围绕这一宏大主题,晚报记者近日兵分多路实地探访,见证青岛经略海洋迈出的有力步伐,记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青岛实践。
大食物观 青岛迈铿锵步伐
全国唯一的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在青揭牌运行 大海变良田 科技来兴农
向海而兴 新政策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经略海洋,青岛今年迈出新的有力步伐。2月11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发布,青岛将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助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这是青岛出台的第一部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性和开创性。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的排头兵,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海洋产业政策体系,在发展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方面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目前,青岛海洋经济规模位居全国第三。水产种业、远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产业等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20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且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有6个,过百亿元的有8个,尤其在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青岛海洋产业发展,将推动形成海洋科技企业蓬勃兴起、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经略海洋的底气。
全国唯一 渔业种质资源库揭牌运行
去年10月28日,全国唯一的、投资规模最大、保存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揭牌运行,标志着我国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水平、海洋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记者从黄海水产研究所了解到,该资源库根据我国不同海域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需求,构建现代化的渔业生物资源保存平台,实现海洋经济种、生态种、特有种、稀有种和濒危种等重要生物资源全覆盖,创建保存容量最大,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最高,收集保藏技术和管理水平最先进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打造国际一流的国家水产种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中心、海洋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及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支撑水产种业振兴行动和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提质增效 海洋发展质量越来越高
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介绍,我市的海洋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海洋产业提质增效。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百发海水淡化二期、崂山沙港湾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去年6月试验区“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实施三文鱼规模化收鱼,引进山东海洋集团投资50亿元探索构建陆基育种、近海驯化、远海养殖、综合加工的绿色养殖新模式。
我市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去年联合清华大学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共同组建的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挂牌成立,首批筛选的20个拟落地项目中有3个已纳入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组建了18个研究中心,积极推动海工院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一体两翼发展。依托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蔚蓝生物等研发平台,建立“企业+研究院”前、中、后端对接协作机制,加速海洋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我市加强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28家省级中心通过评估考核,7家认定为优秀,列全省第一位。
大胆创新 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海洋牧场的同时,近年来,青岛市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左强志介绍,2019年以来,青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规模化经营相结合,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高标准农田94.32万亩,充分发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作用。此外,青岛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胆创新,先后开展堆肥还田培肥地力项目试点1.69万亩、损毁工程保险试点15万亩,积极探索提升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工程质量及维修管护的保障能力。
记者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11年以来,青岛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66.74万亩。2022年全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1.7万亩,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
秸秆还田 秋收叠加“高科技”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2021年,青岛的秋收秋种贯穿着丰收的喜悦。桔梗还田、堆肥等过去令农户头疼的问题,今年不再让人烦心,因为科技、环保成为秋收秋种的“关键词”。为做好秸秆还田工作,青岛胶州市采取政府主导补贴的办法,支持机械深耕加秸秆精细化粉碎混埋还田。在青岛胶州市铺集镇鹿家村,不少种植户采用精细化粉碎混埋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时需要深耕并配施生物菌剂,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有机质,还缓解了下茬作物生长和病害防治的问题。
“采用这种方式还田,以前每亩地得多花约70元,大家都不乐意干。”村民鹿炳展说,但今年市里给广大农民一定财政补贴,支持作物秸秆残茬还田,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2021年,胶州市将作物秸秆残茬处理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财政安排资金700万元,计划实施面积20万亩。灭茬后,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厘米,残茬掩埋深度不小于3厘米。
据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姜延海介绍,胶州市还同时加强秸秆肥料化利用。充分利用畜禽粪污、马铃薯等农作物秸秆积造有机肥。此外,胶州市还推行了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利用方式,将作物秸秆全面“吃干榨净”“以绿还绿”,不仅提高秸秆利用率,还提升了秸秆的附加值。
农业“芯片” 加快科研攻关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小小一粒种子,关系着粮食生产和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农业发展离不开种业支撑。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等方面,青岛市全面开展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地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处(筹)负责人王乃栋介绍,青岛市现有品种全部建有活体保种场,实现应保尽保,同时探索开展基因库保种,在奶山羊上率先进行精液、胚胎的冷冻保存,不断积累技术和保种素材。积极进行新资源挖掘,发现了青岛本地一个新的优秀资源(黑山羊),并联系企业开展收集、保护和测定。
近年来,青岛还大力实施本土种企壮大工程,全市累计审定农作物新品种144个、种畜禽配套系3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1045个。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 高静文
鱼虾满舱 市民餐桌海味鲜
水产科研把渔民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 培育出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
海鲜是深受市民喜爱的美味佳肴。从“贵族”变成平民,从濒危到规模化养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们多年来孜孜以求,潜心攻关,水产科研改变了海鲜的命运,也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了不起的科学家
破译我国首个鱼类基因组
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陈松林,从事鱼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工作30余年,在其研究领域里填补了诸多空白,取得了多项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为水产企业突破了难关,打破了生产瓶颈,给产业的发展带来科技动力。
陈松林破译了我国首个鱼类基因组,揭示其性别决定机制,创建分子性控技术,实现我国鱼类基因组序列图谱从0到1的突破,推动鱼类育种进入基因组时代;建立鱼类种质冷冻保存技术体系,奠定了鱼类种质冷冻保存与种质资源冷冻库建设的基础;发现我国首个海水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突破遗传性别分子鉴定技术难题,推动国内外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发现;以鲆鳎等鱼类为代表,创建我国鱼类抗病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抗病育种基因芯片“鱼芯1号”,育成高产抗病新品种3个,推动鱼类育种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种业发展,为我国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
将论文写在海上
渔民的难题就是研究课题
一些海鲜品种的华丽蜕变,离不开水产科研人员的努力攻关。半滑舌鳎又称舌头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也是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九大品种之一,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0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和莱州明波水产等公司合作,在国际上率先突破半滑舌鳎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半滑舌鳎养殖业迅速崛起。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半滑舌鳎生长缓慢和病害等问题相继出现,导致养殖规模缩小、产量下降、渔民收入减少。
“产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渔民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陈松林带领团队累计建立半滑舌鳎家系510多个,采用家系选育技术筛选出抗病家系和易感家系,进一步建立了抗病性状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出抗病育种基因芯片,经过四代家系选育,结合全基因组选择,最终培育出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新品种的问世对于推动半滑舌鳎种业发展、加快鱼类抗病育种进程、培育抗病高产优质的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成果1
濒危品种实现规模化养殖
近年来,金乌贼、圆斑星鲽等濒临绝迹的海鲜老品种重回市民餐桌。这几种海鲜是黄海水产研究所珍稀海洋生物繁殖与保护团队负责人陈四清,带领科研人员攻关的成果。2005年以前,青岛以北海域的金乌贼绝迹多年。陈四清带领团队开展头足类繁育与增殖养殖研究,先后攻克了野生金乌贼采集、运输、驯化养殖、人工越冬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全人工规模化繁育,为青岛金乌贼增殖放流公益事业作出贡献。
圆斑星鲽资源稀少,水产界学者公认2008年以后已经采集不到野生鱼种了,驯养的鱼种也老化接近死亡,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陈四清于2000年开始攻关繁育,于2012年完成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指导建立了省级圆斑星鲽原种场,2018年,渔民终于可以在沿海捕到圆斑星鲽鱼了。
从事水产科学研究30年,陈四清带领团队开展了头足类和鱼类等17个品种的研究和生产,建立了海蜇、金乌贼等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累计创造产值过百亿元,支持建设多个国家和省级原良种场,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2
对虾种业创新按下“快进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水产种业是农业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根本。黄海水产研究所去年与邦普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育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国产良种,打造现代对虾种业新标杆。双方联合成立的“对虾种业研发基地”和“对虾育种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加大水产品良种合作研发力度,为凡纳滨对虾的种业创新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孔杰介绍说,水产家系育种技术上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挪威,曾是我国育种技术研究的空白点。国内上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对虾人工授精技术,但步骤繁杂,效率低下;上世纪90年代,家系培育开始兴起,但当时很难突破数量的局限;2000年以后,开始引进家系/个体标记技术,大大提高了选育的效率。2004年,我国和挪威开展家系选育的研究,家系育种技术已经应用到中国对虾、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大菱鲆等十几个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成果3
海带养殖达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1950年,海带移养在青岛获得成功,奠定了青岛海带养殖的基础。此后几年间,海区梯度与海带生长关系的探索,肯定了富营养对海带生长的决定性影响,基本解决了北方沿海广大营养贫瘠区的海带生长问题。海带孢子体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适应性和自然光育苗条件的试验,提出全新的育苗方法,保证海带养殖的苗种需要。1959年后,科研人员进行了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培育了形态性状优良并能抗高温的高产新品种“59-1”,还进行海带生长发育与温度、光线、营养盐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海带养殖科学技术体系,把海带的科学研究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黄海水产研究所海藻繁育与增养殖课题组于2014年从法国成功引进掌状海带、极北海带、糖海带等海带目大型经济海藻的配子体克隆系,优化并作为种质材料长期保存的条件,成功将这些珍贵的种质材料保存下来。“课题组探索了配子体克隆系快速营养生长的环境条件,建立起配子体快速扩增技术,优化育苗的技术参数,实现了在实验内的掌状海带、极北海带幼苗批量培育。我们当时采用了海带浮筏平养的方法,对培育的掌状海带幼苗进行了养殖测试,经过5个月的养殖,引种成功。”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研发中心副主任刘福利表示,目前我国共有12个国审海带新品种,其中有7个源自青岛,青岛在国内海藻养殖领域有着突出贡献。海藻养殖对海洋环境有益,可以吸附有害物质,解决海水的富营养化。发展海藻的规模化养殖,对治理我国近海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耕海牧渔 洪波细浪化良田
今年“深蓝1号”将实现三文鱼规模化收鱼,西海岸海洋牧场进入提质增效年
蓝调是青岛的城市肌理,海洋是这座城市坐拥的巨大富矿。在距离青岛120多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新投放的10万尾三文鱼正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1号”网箱自如游弋、健康生长,预计今年6月将端上市民的餐桌。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深蓝1号”、海洋牧场为代表的海洋“黑科技”、渔业“大国重器”等,正在以“脑洞大开”的方式挺进深蓝、向大海要食物,让三文鱼等高端鱼类“游”上市民的餐桌。
攻难关黄海“襁褓”产出三文鱼
今年,10万尾三文鱼鱼苗已投入到“深蓝1号”怀抱中,在最适宜的水温环境下茁壮成长。这是“深蓝1号”培育的第二批三文鱼,在首批规模化收鱼的基础上,这一批的单鱼重量、成活率等能否实现新突破,答案将在今年6月第二批规模化收鱼时揭晓。“深蓝1号”的横空出世,对青岛深远海养殖业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去年6月21日,“深蓝1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单鱼平均重量超过4kg,成活率达到80%,共收三文鱼15.6万尾,品质超过欧盟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冷水鱼类取得成功。
早在2014年,三文鱼养殖企业携手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专家团队,开始在低纬度海域,探索利用底层冷水团养殖三文鱼,这在当时属于全球技术难题。普通的装备没法养三文鱼,这是长期困扰高端鱼类养殖“卡脖子”的问题。因为到了夏天黄海海域的水温特别高,而“深蓝1号”的优势作用在于,到了夏天沉入水下二三十米,让三文鱼在冷水中安然度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深海养殖装备“深蓝1号”,其周长180米、高70米、重量超过1500吨,采用浮箱捕捞、网箱附着生物清除、鱼鳔补气等核心技术,实现自动投饵系统、发电系统和养殖系统管理一体化。全程冷链控制下的冰鲜三文鱼,最快只需要12小时,便可送上岛城百姓的餐桌。目前,“深蓝1号”每年可收获30万尾成品三文鱼,产量超1500吨,年产值超1亿元。
海陆联动为深远海养殖“补链”
在去年规模化收鱼取得成功后,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发展的步履一刻都没有停歇,还有许多技术领域的空白亟待填补。去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万泽丰公司正式签订《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投资合作协议》,试验区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为满足深远海区553.6平方公里养殖服务配套需求,山东海洋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锁定两座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去年9月,Atlantic Amsterdam平台(居住能力136人)运抵青岛北船进行升级改造,11月28日平台开始维修。同月,High Island VII平台(居住能力为100人)抵达试验区海域并安装到位,配套提供养殖看护、物资储备、海洋实验、信息通讯、直升飞机交通等功能,为深远海养殖“1+N”新模式搭建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投资约2亿元的“深蓝2号”网箱设计任务书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在进行设计招标,计划在今年6月开工建设。同步“深蓝2号 ”核心系统“生物量监测系统”在新区开工。去年年底,山东海洋集团决策建造“牧渔一号”“牧渔二号”网箱,目前正在进行方案优化设计,预计今年11月投入使用。仅2021-2022年,网箱建造计划总投资约4亿元。
据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海上有设施、陆上有基地、网箱有活鱼、市场有产品”的阶段性目标,抓住“种业研发链、海水驯化链、养殖平台链、产品贸易链”四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1+N”深远海养殖新模式扩容增效。新区正在加快推进陆基示范园区和苗种孵化-驯化基地配套建设,规划设计绿色、高标准的陆基养殖配套产业园区,并在全国范围布局谋划,通过资本合作等方式配套建设标准化鱼苗孵化-驯化基地,有效解决鱼苗安全性和鱼苗不足等问题。在技术研发合作方面,继续协助推进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战略性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渔业专利体系,抢占全球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新高地。按照计划,新区通过有机整合深远海养殖、海上旅游、休闲度假、休闲海钓等要素,将推动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打造国家级深远海田园综合体。
在大海“放牧”年产值近5亿元
除发力深远海养殖外,海洋牧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正在新区不断放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灵山岛周围便出现了投放石块开展人工鱼礁的试验,2009年新区开始规模化建设海洋牧场。截至目前,新区已建成海洋牧场23处、总面积7600公顷,形成了青岛竹岔岛—灵山湾—斋堂岛沿线海域青岛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群,投放各类人工鱼礁110万空方。全区共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16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处(用海总面积6630公顷),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处,山东省休闲海钓钓场6处,配套建设海洋牧场观测网系统8套,标准休闲海钓船30艘。
如何在大海上“放牧”?青岛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负责人将海洋牧场的效应具化地介绍道:鲁海丰海洋牧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鲁海丰海洋牧场年收获野生海参、鲍鱼、鲈鱼、黑头等各类海珍品3000余吨;年接待钓客近1.5万人次,年接待观光餐饮游客2万余人次,年产值近5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悉,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连三岛路618号的青岛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国家农业农村部2015年批复的第一批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可提供省级、国家级各类垂钓赛事,力争打造成为一个主题功能完善的海洋生态休闲旅游景区。
激活海渔生产力丰富渔业资源
“通常情况下,一空方鱼礁,每年可收获0.75公斤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和2公斤经济鱼类,产值近200元。按照一处海洋牧场投放10万空方礁体计算,通过底播养殖鲍鱼海参,一处海洋牧场年收益近2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人工鱼礁区水生生物资源量比投礁前增加5.3倍,基础生产力提升64%,海洋生物、藻类、贝类等资源明显增多,对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海洋牧场的建设还可以带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带动渔民转产转业。以鲁海丰海洋牧场为例,直接安置从事养殖和海钓服务的人员近100人,加上旅游接待的从业人员达300人。据统计,新区海洋牧场累计可带动社会就业4000人,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
今年,新区海洋牧场将迈入提质增效年,进一步激活海渔生产力,丰富海洋渔业资源。通过对原有渔港升级改造进一步配套完善设施,将海洋牧场陆上体验中心与渔港休闲体验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渔港和海洋牧场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海洋牧场的平台集成作用,推进海洋牧场一二三产业融合。与此同时,新区将打造海洋牧场产品品牌,让生态、安全的海洋牧场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庭。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
盐碱改良 胶州湾畔飘稻香
亩产可达600公斤,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科研成果辐射全国
作为农业大省,齐鲁大地辛勤耕耘,不仅努力让饭碗多装“山东粮”,而且加强科技创新,“脑洞大开”,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在胶州湾东岸,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近年来通过构建“耐盐碱水稻育种(良种)+盐碱地改良(良田)+产业生态圈(良态)”等模式,加快推动耐盐碱水稻的育种及产业化进程,研究成果已辐射全国,为盐碱地改良带来希望。
藏粮于技的努力探索
在胶州湾东岸,李沧区环湾路白泥地公园北端,坐落着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这里的实验田到4月中下旬,即将开始整地春耕。目前,工作人员正在三亚对去年筛选的水稻材料进行扩繁,为下一季耐盐碱水稻的测试和示范准备足够的种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在全球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这群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显得更有意义。
2020年初开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防止本土缺粮,开始限制粮食出口,不少国家开始担心出现“粮荒”。我国同样面临着确保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根据国情,扩大粮食耕种面积增产非常困难,要确保饭碗端得稳,不仅要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从耕地“红线”外寻找适合耕种粮食的土地,同样是必然选择。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突破“藏粮于地”的空间,还要拓展“藏粮于技”的储备。
海水稻亩产潜力达600公斤
对于种植业来说,种子无异于“芯片”。
“耐盐碱水稻适宜在盐碱地种植,在土壤改良上比其他作物更优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选育适应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一直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核心工作。
2012年,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成立,开展耐盐碱水稻育种与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发,搜集整合具有耐盐碱特性的水稻种质资源,建立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利用杂交水稻技术、远缘杂交、航天育种、化学诱变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多种技术手段,创制了一批耐盐碱水稻新种质。
2017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300多份进行测试的材料中选取4份进行现场测评,获得1个亩产潜力在600千克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材料,且另外3个亩产潜力均在400千克以上。
中心具备耐逆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优势,2017年起建立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种质资源库现有种质资源1800余份,包括耐盐、耐旱、耐碱、优质以及有色稻等资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3月,科技部批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承担了耐盐碱水稻盐碱地改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中心的核心任务。
棋盘在全球,中国有先手
2020年,袁隆平院士提出了“改造全国一亿亩盐碱地,多养活8000万人口”的愿景。青岛海水稻研发推广团队用短短几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从目标到实践的示范性操作路径,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盐碱地,带来了种植水稻丰收的希望。
这是中国农业、世界农业的一盘大棋——棋盘在全球,中国有先手。
2017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牵头,与18家水稻科研院所成立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在全国34个地区开展耐盐碱水稻种植试验。区试协作组成立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耐盐碱水稻区试,参照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建立耐盐碱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首次建立起国家级耐盐碱水稻品种区试到审定的通道,促进耐盐碱水稻品种的产业化。
目前,区试协作组共有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今年2月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要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青岛的海水稻实践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重大意义,也为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开辟了新路径。
为盐碱地改良带来新希望
提到盐碱地,很多人会想到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盐碱地不仅存在于山东,在河南等其他省、自治区也有。团队告诉记者,盐碱地也分为若干个类型,包括西北干旱地区盐碱地、滨海小流域盐碱地、东北苏打冻土盐碱地、环渤海盐碱地、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中部地区沿河次生盐碱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地等。
青岛海水稻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照亮青岛乃至山东农业的探索道路,还为全国这些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改造带来新的希望。
2018年起,团队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山东、浙江、黑龙江等地建起10个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团队通过对外投资建设运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方式,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各地开展未利用地、低效耕地、撂荒耕地集约化利用,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积累了耕地指标资源。目前,团队在全国推广基于全产业链模式的海水稻达10万亩,签约具备改造潜力的土地100万亩,储备了以盐碱地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土地600万亩。
在内蒙古杭锦旗,围绕鄂尔多斯河套平原盐碱地,专家团队开展海水稻技术针对性研究,改造盐碱地,开展5000亩耐盐碱水稻示范种植,助力农民增收,成为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疆阿克陶,柯尔克孜族牧民下山定居进行农业生产,公司组织专家对牧民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改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水稻,为其开拓脱贫致富的新道路,带动当地贫困农民每亩地增收3000元,打造了精准扶贫新样板。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刘卓毅
探索“蔚蓝” 微生物供蛋白献热量
青岛企业发挥微生物种质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 培育“养分转化师”
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是现代农业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界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青岛,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将生物新产品和先进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水产、环保、食品等多个领域,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生产环节的高产优产稳产贡献技术力量。
它是土壤的“养分转化师”
在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微生物种子资源实验室,实验人员正在培养有益的微生物菌种。蔚蓝生物微生态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凌红丽告诉记者,利用公司微生物种质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进行特异性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筛选,并针对性开发出了适用于经济作物种植和土壤修复改良的微生态制剂产品,在促进土壤增肥、作物保护、土壤修复和有机肥腐熟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小的微生物,为何有着巨大能量?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生态系统的灵魂和中心,不同微生物菌株功能各异。作为土壤的“养分转化师”,微生物能够活化分解土壤养分,提高作物对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作为土壤的“清洁师”,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改良和修复土壤作用。因此从自然界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菌种功能数据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蔚蓝生物已形成集菌库建设、基础研究、工艺研究和应用研发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在微生物种质资源挖掘、功能菌库构建、工艺开发、产品创新和技术攻关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创建了M-H-R全自动微生物筛选鉴定技术平台和微生态菌种功能数据库及动植物模型的功能评价体系。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蔚蓝微生态技术中心拥有全自动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鉴定系统及基因指纹图谱鉴定系统和菌株高通量筛选工作站,并建立有蔚蓝特色的M-H-R微生物筛选鉴定技术平台和微生态菌种功能数据库,现已完成上千株生产菌种样本50余项功能指标筛选和评价,主要生产芽孢杆菌、乳酸菌、丁酸梭菌等微生态制剂系列化产品,产品质量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出口到周边国家。“2021年由蔚蓝发起成立的‘微生物菌种产业应用中心’可以提供产学研合作平台,链接来自不同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实现微生物菌种资源应用技术的合作对接与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工作人员介绍。
工业废料转化成优质菌体蛋白
围绕健康养殖、安全和环保的需要,蔚蓝生物已开发出适用于饲料端替抗、养殖端减抗及养殖废弃物处理的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实现了绿色养殖,保障了食品安全。针对农业种植开发出适用于土壤增肥、作物保护、土壤修复、有机肥腐熟处理的复合菌剂系列产品,为作物种植提供了安全、绿色、有机的生物解决方案。
在蛋白的高值化开发和利用方面,蔚蓝生物实现了低值蛋白高值化和普通蛋白功能化,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资源,经生物技术转化为优质菌体蛋白,提升生物利用度,用于动物饲料甚至是人类食物补充剂。通过定向酶切技术,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进行功能肽转化,提升蛋白在人类健康和动物保健上应用的功能特征。同时,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筛选和研究能够高产蛋白、高产营养素等,通过微生物表达呈现功能食品,真正做到向微生物要蛋白。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