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的楼市调控政策,已经引发了不小的房地产危机。
近日,2022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发布,从各机构榜单来看,2022年开局惨淡,各阵营增长率全部下滑、门槛值次第下滑,百亿房企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
2021年-2022年1月TOP100房企增速情况 来源:中指研究院
百亿房企数量腰斩
1月份销售额达到百亿的房企仅有1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成为1月销售额前三甲,销售额分别是504亿元、335亿元和279亿元;销售额超50亿的房企有2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1家。
2022年1-2月,不同阵营均出现大幅下降,第一阵营(100亿以上)下降最快,百亿以上阵营共30家,较2021年同期减少一半,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成为1月销售额前三甲,销售额分别是504亿元、335亿元和279亿元。第二阵营(50-100亿)有26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34.1%;第三阵营(30-50亿)共24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31.9%,第四阵营共20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28.8%。
1-2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03.0亿元,同比下降34.0%;其中销售额超百亿房企3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4家;超五十亿房企2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77.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56.3万平方米。
随着市值、销售额的下降,各个阵营的门槛值也出现了下降。20.9亿销售额就能进入TOP100,而之前则需要45亿。TOP10房企门槛值为200.4亿元,较上年下降50.3%;TOP30房企门槛值为100.5亿元,较上年下降40.4%;TOP50房企及TOP100房企门槛值分别为62.6亿元和20.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3.4%和54.1%。
可以看出,销售额的腰斩,让本来光鲜的榜单减少了高光。房企都不好过,销售额都在下降,即使排名第一又如何呢?
分析人士认为,春节前后不是房企销售的旺季,更为主要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下行压力加剧,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加浓重,市场整体的供求和成交都没有明显转暖迹象,企业推盘及营销积极性也普遍不高。虽然目前政策面有缓和、好转的趋势,但短期内市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预计三四月份市场也难以回暖。
头部房企大洗牌
房地产市场基本面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销售额日益缩水的背景下,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下行。
截至3月15日收盘,年初至今房地产开发(申万)指数已下跌7.5%。在88家A股、港股样本房企中,仅有16家上市房企股价较年初有所上涨,70家上市房企股价均呈现下跌,最大跌幅达到86.7%。其中,千亿市值房企数量进一步缩减至7家。
3月14日,A股和港股双双遭遇黑色星期一,地产股未能幸免。A股头部房企“招保万金”中三家下跌,其中万科跌3.36%,金地集团跌1.85%,招商蛇口跌0.14%。近半年多涨了90%的保利发展则依旧强者恒强,开盘低开后一度冲高涨超5%,此后在大盘裹挟下一路回落,但收盘仍录得0.68%的涨幅,与万科的市值差距已经拉大到百亿以上。这样的走势让保利在上周五超越万科登顶A股市值“一哥”后,又在一天内“干掉”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用两天时间逆袭了三家头部同行,登顶国内房企市值之王。
港股内房股方面,几乎全线飘绿,板块跌幅达到9.25%,龙光集团、碧桂园等跌约19%,龙湖集团、中国金茂跌超10%,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跌幅在5%一线。此次股价重挫,让2021年销售规模第一的“宇宙房企”碧桂园,市值仅剩791亿港元,与同期相比大幅缩水一半,排名也滑落至行业第七。
根据地产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的2021年度销售数据排名,保利发展不管是全口径还是权益口径两个维度,都只排在行业第四,而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分别排在第六和第八。销售规模第一毫无悬念是“宇宙房企”碧桂园,其全口径销售金额达到了7588.2亿元,比保利高出40%,比中海和华润高出一倍多。但这一轮暴跌后,头部房企大洗牌,保利发展荣登第一宝座,而碧桂园被关在了千亿俱乐部门外。
从对比图上我们也发现,市值上涨的保利、中海、招商、金地,全部是国资房企,万科是国资背景房企排名唯一下降的,从前一年的第一跌至第四,一年时间市值蒸发近50%。民营房企市值排名均录得不同程度下滑,前五只剩龙湖集团1家,但排名也从去年的第二跌至第五。恒大一年时间市值跌去九成多,仅剩148亿元,已经彻底“躺平”。
房企还有未来吗?
这些年,房地产调控不可谓不严厉,自从“房住不炒”这个定位被提出后,丝毫没有动摇过,一坚持就是5年,越调越涨的时代过去了,足见政府调控的决心和力度之大。
2021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住建部等最新表态中,均提及“良性循环”。在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下,2022年,“良性循环”无疑将成为重要关键词。
近日,经济日报在文章《房地产行业还会好起来吗?》中表示,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是7.2%。如果测算综合影响,这一占比还要高得多。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于经济金融稳定和问题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良性循环体现得更为积极,对房地产调控不是一味限制,更应该体现在与国民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上。
目前,我国住房需求依然旺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刚需和改善。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仍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离完成城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以上,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这种需求是刚性需求。加上二胎放开,鼓励三孩,既有刚性需求也有改善性需求。住房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当然这不代表房地产粗放发展还有空间,而是新的发展需要。
过去房地产是高风险高收益,现在房地产是高风险低收益,规模收缩是必然,优胜劣汰也是必然。近几年有少数几家在规模上蒙眼狂奔的地产企业尤其让市场焦虑,但大部分稳健发展的房企还是能活下去,步入平稳的发展通道。